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考点提分)_第1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考点提分)_第2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考点提分)_第3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考点提分)_第4页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考点提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观察蚕宝宝的胸部,发现有(

)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取食。A.2

B.3

C.42.下列动物中,由妈妈直接生下来的是(

)。A.兔

B.苍蝇

C.蜗牛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是宇宙中唯一会发光的星球

B.月球自己能发出很亮的光

C.地球上有丰富的液态水4.下列动物中,由母亲直接生下来(胎生)的是(

)。A.牛

B.蚊子

C.鲤鱼5.下图中的蚕,身体颜色暗淡,并抬起前半部身体,一动不动,这是(

)之前的状态,称作“眠”。A.即将吐丝

B.即将蜕皮

C.即将结茧6.温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今天的温州更为美丽的壮观,位于温州市中心处的某大酒店建有观光电梯,乘客在竖直上下的过程中便可欣赏第一城的美丽景色,以下关于观光过程的描述,说法正确的是(

)。A.以电梯内的某一乘客为参照物,其他乘客是运动的

B.以电梯为参照物,所有的乘客都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上的树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7.下列动物中属于昆虫类的是(

)。A.虾

B.蜻蜓

C.蜘蛛8.观察蚕的生长变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用拍照的方法记录蚕宝宝的变化

B.用尺子测量蚕宝宝的长度

C.仔细看不用记录9.蚕的幼虫吐丝结茧是为了(

)。A.给人们提供蚕丝

B.化蛹休眠,保护蚕蛹

C.保暖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云层越厚看起来越白

B.云层越厚看起来越黑

C.云的黑白与云层薄厚无关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小王和小余是同学,小余坐在小王的东南方,则小王坐在小余的(

)方。2.月球是(

)的卫星,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

)的光。3.模拟制造环形山的步骤:①把细沙(

)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

)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

)”。4.许多动物都依靠产卵来繁殖后代,有的卵有卵壳,有的卵没有卵壳,卵壳的作用是(

)。5.我们所说的物体的运动,是指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它的(

)位置发生了变化。6.(

)、(

)、(

)一般都是卵生动物。7.观察蚕宝宝,数一数:它总共有13个体节,有(

)对足,其中胸部有(

)对足,腹部有(

)对足,尾部还有(

)对足。8.过山车轨道的长度可以用(

)和(

)来测量。9.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观察到的物体的运动形式可能会(

)。(填“相同”或“不同”)10.观察地图时,我们用(

)来比较陆地和海洋面积的大小,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

)。三.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1.刚羽化的蚕蛾身体湿润,翅膀下垂,柔软皱缩,但很快便干。我们需要将其放置在宽敞干燥的地方。(

)2.每当夜晚来临,月亮总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3.我们可以用文字和画图等方法记录小蚕的生长变化情况。(

)4.甲乙两名相学同时跑100米的距离,甲早到了终点,则乙同学不如甲同学跑得快。(

)5.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选为参照物。(

)6.蚕蛾羽化不久就会交尾,雌蚕蛾刚产下的卵是褐色的。(

)7.钟摆的运动、秋千的运动是平移。(

)8.小六棱柱在斜面上一定会滚下来。(

)9.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只有滑动和滚动两种。(

)10.表针的转动属于曲线运动。(

)四.连线题(共5题,共28分)1.将下面的人物与他们所处的年龄段连线。爷爷79岁

弟弟5岁

表姐18岁

妈妈38岁

我10岁

儿童

青年

中年

老年2.以下物体放在斜面上如果都能运动,它们是滚动还是滑动,请你将物品与运动情况连线。3.连线题。通过核聚变产生光和热有面积广阔的月海

太阳有丰富的液态水和空气

地球有动物和植物生存

月球会产生黑子和耀斑4.用直线把下列物体运动与对应的参照物联系起来。一轮红日从东方升起

火车月亮在云朵里慢慢穿行

地面飞驶火车中的旅客说:“树木、房屋正在后退。”

地球同步卫星静止在高空某处

5.把鸡蛋各部分的名称和对应的作用用线连起来。卵白

提供氧气卵黄

保护作用卵壳

提供营养气室

提供养料和水五.简答题(共5题,共29分)1.同一个小球在同一长度、不同高度的斜面上运动,你认为小球到达哪一个斜面底端的时间短?2.唐朝李商隐有句著名的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春蚕吐完丝后真的死了吗?为什么?3.我们周边有许多斜坡,物体在斜坡上会怎样运动?如果想要研究铅笔、橡皮、直尺在斜坡上的运动情况,请你写出实验过程。4.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有哪些运动方式?5.蚕卵孵化需要的条件有哪些?六.材料题(共2题,共15分)1.下面是小丽写的有关养蚕的短文,仔细阅读短文后,指出其中的错误。

春天到了,我养在盒子里的蚕卵开始孵化了。①刚孵化出来的小蚕白白的,在盒子里慢慢地蠕动。为了让小蚕能健康地成长,②我每天都会喂它们刚洗过的桑叶,小蚕可喜欢吃了。过了一段时间,小蚕渐渐长到了1厘米左右。③这时它们的食量增大,整天不停地吃桑叶,在蜕皮时,也时不时地吃上几口。又过了几个星期,小蚕长到了3-4厘米。④它们的身体一节一节的,身体爬过的地方会留下一层黏液。又过了一个星期后,它们陆续开始结茧了。一个个蚕茧胖乎乎的,很可爱。又过了几天,从蚕茧里钻出了美丽的蚕蛾。请指出文中画线处存在的错误。①②③④2.下面是蚊子、蚂蚁和蚕蛾的图片。请你根据图片并结合平时的观察回答下列问题。(1)蚊子和蚂蚁比较,相同点有:(

);不同点有:(

)。(2)这三种动物的相同点有:(

)。(3)昆虫的一生都是经过变态发育的。请你在下图的横线上填上蚕各阶段的名称。①(

);②(

);③(

);④(

)七.综合题(共3题,共28分)1.如图,真实的太阳比月球要大很多,但我们看起来觉得差不多大,原因是是什么,让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得出答案吧。1.实验材料及其用途连线。圆纸筒

模拟太阳小圆纸片

模拟地球视角大圆纸片

模拟月亮2.实验过程(1)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模拟的是(

)、(

)、(

)。(2)如果乙和丙两位同学位置不动,甲同学需向(

)(填“前”或“后”)移动距离,直到看到的(

)大小和小圆纸片差不多为止。(3)丙在没有尺子的情况下,可以采取(

)或(

)的办法测量自己和乙分别于甲之间的距离大小。3.得出结论是因为(

),所以看上去,太阳和月亮大小差不多。2.小王制作了一个“过山车”模型,他想要比较木球、铁球、玻璃球在“过山车”上运动快慢。请你帮助他们完成这个任务。1.他们需要什么工具?2.他们应该如何比较小球快慢。3.皮影戏是一种用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的照射下进行演戏。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用手操纵人物剪影,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皮影戏是起源于中华民族的艺术形式,2011年成功申请了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1)在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遮挡物和屏分别是什么?(

)(2)在表演皮影戏的过程中,如果想让“演员”的影子变大,应该怎样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2.A3.C4.A5.B6.C7.B8.C9.B10.B二.填空题1.西北2.地球;太阳3.平铺;撞击;环形山4.保护内部结构5.相对6.昆虫;鱼类;鸟类7.8;3;4;18.软尺;细绳9.不同10.数格子;小三.判断题1.√2.√3.√4.√5.×6.×7.×8.×9.×10.√四.连线题1.如下:2.如下:3.如下:4.如下:5.如下:五.简答题1.因为斜面长度相同,斜面高度越高,到达底端时间越短。所以小球到达斜面高度高的斜面底端的时间短。2.蚕吐完丝之后没有死,而是变成了蛹,蛹一般情况下一动不动,但是蛹是有生命的。3.①用木板和木块搭建一个斜面;②把铅笔轻轻地放在外面的最高处,观察它的运动情况;③按照上面的方法,分别观察橡皮和直尺的运动情况;④重复上面的实验,观察运动情况是否与第一次相同。(合理即可)4.坐在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的运动方式有转动、跳动。5.适宜的温度、适宜的湿度、注意空气流通等。六.材料题1.刚孵化出来的小蚕不是白色的,应该是黑色的;要给小蚕喂表面于燥的新鲜桑叶;蚕在蜕皮时是不吃东西的;蚕爬过的地方不会留下黏液2.身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