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及环保施工方案_第1页
绿色及环保施工方案_第2页
绿色及环保施工方案_第3页
绿色及环保施工方案_第4页
绿色及环保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05绿色及环保施工方案(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

705绿色及环保施工方案(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目录TOC\o”1—3"\h\z\u_Toc384295712”3.“绿色施工工地”组织机构 1HYPERLINK\l”_Toc384295713”3。1“绿色施工工地"工地领导小组: 14。1绿色施工管理 2HYPERLINK\l”_Toc384295717”4。2.绿色施工管理职责 3_Toc384295719"5.1扬尘污染控制 4_Toc384295722”5。4土壤保护措施 6HYPERLINK\l”_Toc384295723”5。5噪声污染控制措施 65。6光污染控制措施 7HYPERLINK\l”_Toc384295725"5。7建筑垃圾控制措施 7HYPERLINK\l”_Toc384295726"5.8传染疾病预防措施 8HYPERLINK\l”_Toc384295727”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 8HYPERLINK\l”_Toc384295728”6。1材料节约措施 8HYPERLINK\l”_Toc384295729”6。2资源再利用 9HYPERLINK\l”_Toc384295730”6。3就地取材 9HYPERLINK\l”_Toc384295731”7.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 9HYPERLINK\l”_Toc384295732”7。1节约用水 9HYPERLINK\l”_Toc384295733"7.2水资源利用 108.节能利用措施 10HYPERLINK\l”_Toc384295735"9.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10HYPERLINK\l”_Toc384295736”9.1节约土地 10_Toc384295738"10。职业健康与安全 11HYPERLINK\l”_Toc384295739"10。1人员安全 1110.2人员健康 11_Toc384295743"10。5消防通道管理 131。编制依据1.1建设部《绿色施工导则》(建质[2007]223号)、1。2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21)、1。3北京市《绿色施工管理规程》(DB11/513-2021)、1.4《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DBJ01—83—2003)、1。5《北京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DBJ01—72—2003)、2。工程概况序号项目内容1工程名称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C1818-705地块3—8#、S1配套公建、E1、E2消防出口、地下机动车库1(西城区旧城保护定向安置房二期)2工程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镇3建设单位北京华融金晖置业4设计单位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5监理单位北京帕克国际工程咨询6质检监督单位北京市昌平区质量监督站7施工总承包单位北京市城乡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8文明施工目标确保“北京市绿色施工安全文明工地”;争创“北京市绿色施工安全文明样板工地"9总建筑面积189739.11㎡10结构形式剪力墙结构3。“绿色施工工地"组织机构3。1“绿色施工工地”工地领导小组:组长:赵宏元副组长:张义权、程晓东、钟义成员:闫玉柱、晋长亮、陈建勋、桑大国、王久平、陈刚、王新安、刘润贵、尚海飞、周占林、孙思远、毛志光、王倩、吕树联、赵彬同3。2“绿色施工工地"领导小组职责:序号姓名职务主要职责电话组长赵宏元项目经理负责绿色施工工地的全面实施副组长张义权生产经理负责绿色施工工地的实施和协调副组长程晓东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绿色工地技术方案、措施的审批副组长钟义安全负责人负责绿色施工工地的具体实施成员晋长亮工长负责作业施工队伍绿色施工工地的全面实施成员刘润贵工长负责作业施工队伍绿色施工工地的全面实施成员王新安工长负责作业施工队伍绿色施工工地的全面实施成员吕树联商务经理负责绿色施工工地实施的资金保障成员张涛消防保卫负责绿色工地办公区、生活区和行政后勤的管理成员赵彬同物资管理员负责绿色工地材料管理和节材工作。4.绿色施工管理绿色施工的定义:建设工程施工阶段严格按照建设工程规划、设计要求,通过建立管理体系和管理制度,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最大限度节约资源,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安全水平,保护施工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我们将以“绿色施工”贯穿本工程整个施工过程,依据“绿色施工”的理念制定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落实工地环境保护措施,重点控制对大气污染、对水污染、噪音污染、废弃物管理和自然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大程度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以一流的管理、一流的技术、一流的施工、去实现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OHSAS18000职业安全与卫生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4.1绿色施工管理4.1.1绿色施工管理目标本工程施工期间将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手段,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减少施工活动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规范绿色施工管理,保护周边环境、节材、节地、节能、节水.本工程的绿色施工管理目标为:杜绝环境污染,美化周边环境,节约可用资源,营造绿色建筑。4.1.2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本公司将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制定绿色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定期开展自检、考核和评比工作。4.1。3绿色施工工作制度4。1.3。1项目经理部在进场时组织绿色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绿色施工意识.4。1.3。2施工前,根据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施工现场环境保护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等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4.1。3。3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一次对施工现场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做好检查记录。4.1。3.4项目经理部将场区内绿色环境保护情况在周报中反应.4。1.3.5检查落实环境保护施工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4.1。3.6检查落实现场场容卫生制度、厕所卫生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4.1。3.7检查落实现场材料堆放,库房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4。1.3.8检查落实定期对职工进行环保法规知识培训及工人入场后的环保教育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4.2。绿色施工管理职责作为总承包单位本公司对施工现场的绿色施工负总责。分包单位要服从总承包单位的绿色施工管理,并对所承包工程的绿色施工负责。4.2。1项目经理—-—是本项目绿色施工管理第一责任人,并为实施、控制和改进绿色施工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保障;—-—负责组织、管理、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实施绿色施工工作。-——每月组织一次对场区绿色环境保护进行检查;将场区内绿色环境保护情况在周报中反应.4.2。2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制定绿色施工方案和现场技术管理工作.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负技术责任;———组织贯彻技术规程、施工规范、环境和安全标准,负责企业的科技进步、技术管理工作;--—主持编制、审定本项目的环境管理措施方案、纠正与预防措施;组织收集“绿色施工工地”的工程资料。4.2。3生产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贯彻实施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负责现场土建施工过程中绿色施工管理工作;--—检查落实现场材料堆放,库房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检查落实现场场容卫生管理制度并有书面记录可以备查;——-对执行绿色施工情况进行监督与检查。4。2。4项目工程部—-—负责办公区、生活区废弃物、废水的处理工作;--—负责卫生防疫工作;———负责办公设备的配置个管理;———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编目、归档、保管查阅和处理工作,并按规定向本公司档案室移交。4。2。5各分包你,专业队、各作业班组—-—每天设专人用洒水车随时进行洒水压尘;—--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专用的油漆油料库,其储存、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每天设专人进行垃圾分类和随时清运消纳,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现场区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完清场。5。施工现场环境保护5。1扬尘污染控制5。1。1施工现场周围设置硬质围挡。5.1。2为降低施工现场扬尘污染和现浇混凝土对地面的污染,施工现场主要道路采用混凝土硬化,每天设专人用洒水车随时进行洒水压尘。对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的裸露场地进行绿化、美化。5。1。3木工棚、露天仓库或封闭仓库应做到每天清扫,经常洒水降尘。5。1。4运送渣土的车辆要进行覆盖;工地出口要设置洗车槽;运输车辆驶出施工现场要将车轮和槽帮冲洗干净.5。1。5现场堆置的回填用土及时覆盖。遇有四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土方回填、转运以及其他可能产生扬尘污染的施工。5.1。6水泥和其他易飞扬的细颗粒散装材料尽量安排库内存放。如露天存放时采用严密苫盖,运输和装卸时防止遗撒和飞扬,以减少扬尘。石灰的熟化和灰土施工时要适当配合洒水,以减少扬尘.5。1。7每次模板拆模后设专人及时清理模板上的混凝土和灰土,模板清理过程中的垃圾及时清运到施工现场指定的垃圾存放地点,保证模板堆放区的清洁。5。1.8施工现场进行机械剔凿作业时,作业面局部应遮挡、掩盖或采取水淋等降尘措施。5。1。9施工现场建立封闭式垃圾站.施工垃圾、生活垃圾应分类存放。建筑物内施工垃圾的清运,采用相应容器或管道运输,严禁凌空抛掷.5.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5。2。1施工现场严禁焚烧各类废弃物。5。2。2施工车辆、机械设备的尾气排放要符合国家和北京市规定的排放标准。管理者和施工人员尽量乘坐公共交通、班车上下班,私车满员承载进出现场。5.2.3所有进出现场的运输车辆都要与责任单位签署环保协议,所有车辆必须为排放达标车辆,不达标的车辆禁止进入现场。5。2.4建筑材料要有合格证明.民用建筑工程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5.3水污染防治、处理及回用5。3。1现场污水严格按《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执行.5。3。2雨水管网与污水管网分开使用.现场交通道路和材料堆放场地统一规划排水沟,控制污水流向,设置沉淀池,将污水经沉淀后再排入市政污水管线,严防施工污水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流出施工区域污染环境。5.3.3污水的排放:办公区设置水冲式厕所,在厕所下方设置化粪池,污水经化粪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清洁车每月一次对化粪池进行消毒处理。在特殊施工阶段的个别施工区域设置可移动式环保厕所:如地下室区域.每天吊运更换一次,厕所由专业保洁公司进行定期抽运、清洗、消毒。5.3。4污废水的重复利用:现场大门口设置三级沉淀池,清洗混凝土泵车、搅拌车的污水经过沉淀后还可用作现场撒水降尘、混凝土养护等重复利用。5。3.5施工现场试验室产生的养护用水通过现场污水管线,经沉淀排到市政管线,严禁出现在施工现场乱流现象。5。3.6加强对现场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管理,对存放油品和化学品的库房进行防渗漏处理,采取有效措施,在储存和使用中,防止油料跑、冒、滴、漏污染水体。5.4土壤保护措施5.4.1办公用房采用三层彩钢板房,减少占地面积,减少对场地原土的干扰。5。4。2专用化学品库房四周全封闭,地面为混凝土全密封,所有油品、用油的机械设备下方设置接油盘,防止油品污染土地。5。4.3现场雨水、洗车水经沉淀后流入市政雨水管道,避免水流带走地表土。5。5噪声污染控制措施降低噪音目标:噪声排放不超过环境保护规定标准.完成指标:施工现场场界噪声:结构施工,昼间<70dB,夜间<55dB(22:00至次日6:00);装修施工,昼间<65dB,夜间<55dB(22:00至次日6:00)。5。5。1施工现场合理布局、闹静分开,从空间布置上减少噪声影响。5.5.2根据环保噪声标准(分贝)日夜要求的不同,合理协调安排分项工程施工时间,将混凝土施工安排在白天施工,振捣设备选择低噪声产品。夜间原则上不进行施工。最大限度减少施工噪音污染,加强对全体职工的环保教育,防止不必要的噪音产生。5.5.3夜间所有运输车辆进入现场后禁止鸣笛,以减少噪音。5。5。4提倡文明施工,加强人为噪声的管理.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的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5。5。5选用低噪音机械设备,强声音设备作业进行遮挡。在混凝土输送泵、木工房外围搭设隔音棚,并不定期请环保部门到现场检测噪声强度,以达到国家标准限值的要求。采用低噪音混凝土振捣棒,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和钢模板,并做到快插慢拔.5.5.6模板、脚手架在支设、拆除和搬运时,必须轻拿轻放,上下、左右有人传递。5.5。7现场设噪声监测点,定期监测噪音是否超标并及时整改.所有施工阶段的噪声控制在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2021)。见表14-2-1.表14-2—1施工噪音限值表施工阶段主要噪声源噪声限值(DB)白天夜间结构阶段混凝土罐车、地泵、振捣棒、钢结构施工磨光机等小型机械、电锯等7055装修阶段电锤、电锯手持电动工具等60555.6光污染控制措施环境目标:施工现场夜间无光污染完成指标:夜间施工照明灯罩的使用率保证达到100%,以保证现场夜间照明灯光不射入周围居民家中.5.6。1探照灯尽量选择既能满足施工照明要求又不刺眼的新型灯具,并采取措施控制光线照射角度:工地周边及井字龙门架上设置大型罩式镝灯,随施工进度的不同随时调整灯罩返光角度,保证强光线不射出工地外。施工工作面设置的碘钨灯照射方向始终朝向工地内侧.5.6。2尽量选择节能灯具。5.6。3工作面设置挡光彩条布或者密目网遮挡,防止夜间施工灯光溢出施工场地范围以外,对周围居民造成影响.5。7建筑垃圾控制措施环境目标:固体废弃物实现分类管理,提高回收利用率完成指标:合理处置各类固体废弃物,尽量回收利用.及时消纳当日建筑垃圾。5.7。1在各楼层或区域设立足够尺寸的垃圾箱,根据垃圾数量随时清运消纳.运垃圾的专用车每次装完后,用布盖好,避免途中遗洒和运输过程中造成扬尘。5.7.2指定分包和独立分包商产生的垃圾由指定分包和独立分包商将他们的生产垃圾堆放到总承包商设立的垃圾存放点,由总承包商负责清运和消纳.5.7.3现场区域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到工完清场,以免在结构施工完未进入装修封闭阶段,刮风时将灰尘吹入空气中。5。7.4在清理施工垃圾时应使用封闭的专用垃圾道或采用容器吊运,严禁凌空抛撒造成扬尘。5。7。5在施工期间,存放并处理好机械设备和多余的材料,并及时清运废料、垃圾和不再需要的临时物品,清运时适量洒水减少扬尘。5.8传染疾病预防措施根据目前国际上多个国家发生流感传染性疾病,我项目部高度重视,并成立流感防治领导小组。5.8.1领导小组负责本项目部内流感防治工作的动员、组织和协调.督导项目部全体成员及各分包单位落实流感的防治应急方案,保证必要的防治经费。做好施工人员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本项目部内疫情调查,紧急免疫接种,肉类产品无害化处理,环境消毒和后勤储备工作.5。8.2各部门、各分包应根据工作部署,督促落实防治应急方案。负责做好全体施工人员工作,组织、协调,落实在项目部内调查疫情上报,紧急免疫接种等工作。5.8。3建立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及其他有关分包单位参加的应对流感联防联控机制,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做好预案准备,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提高防控效能。5.8。4严格做好工地及生活区检验检疫工作,特别是加强控制对疫区来我工地的外来人员,加强对来自疫区交通运输工具的消毒处理,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严防疫情传入工地及生活区。5.8。5根据疫情发展情况,及时发布现场卫生安全提示。5.8。6加强流感疫情监测,特别是要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流感样病例监测。建立疫情直报制度,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就要及时上报。5.8.7加强流感疫情监测,严格猪产品的检疫监管。项目部及生活区食堂,加强管理,定期消毒,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5.8.8项目部要配备必要的防护防疫用品(如:消毒液、喷雾器、喷壶、体温计、口罩等)储备,以应急需。5。8。9做好流感防治知识宣传普及工作。让全体施工人员广泛了解流感是否可防、可控、可治的,提高全体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提高群防群控。要及时准确地发布疫情信息,为公众解疑释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措施6.1材料节约措施6.1。1所有施工用辅助材料采用对人体无害的绿色材料,所有进场材料一律通过招标采购.6。1.2比较租用现场临建用房和自行安装临建用房价格,选取最经济方案,作为本公司中标后临建用房。6。1.3模板的设计与选择是决定模板工程造价的关键(模板工程造价约占混凝土结构造价的三分之一)。为了更好地控制项目成本,本工程所有的平面体系和墙体都采用木胶合板。6.1。4工地实行限额领料。施工用的下脚料随时回收,分类存放,再利用。每月由项目物资部计算材料消耗量、节约率报表公司,公司总部突击核查材料使用情况,奖罚到人。6。2资源再利用6。2.1场地内现有资源利用充分利用现场已有的临建用房、循环道路、临水、临电,不足的部分另行增加。6。2.2施工废弃物管理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主要有:土、渣土、散落的砂浆、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金属、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它废弃物。因此,施工垃圾分类时就是要将其中可再生利用或可再生的材料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重新用于生产.1)所有建筑材料包装物回收率要达到100%,有毒有害废物分类率达到100%。施工固废物处理后要达到《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标准》(CJJ17-88)、《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2)封闭式垃圾站的设置.6。3就地取材除业主指定材料外,进口和国产的同一类材料,选择综合性价比较优的国产材料;外省与本地产的同一类材料,选择综合性价比较优的本地材料。7。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措施7。1节约用水7。1.1施工现场实行用水计量管理,严格控制施工阶段用水量。7。1.2加强现场水管理,施工现场生产、生活用水使用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在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约用水标识。设专人每日检查水龙头,杜绝冒水、滴水、漏水现象。7。1。3由于工程占地面积较大,考虑工人方便,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若干个可移动式环保免冲厕所.7.2水资源利用7。2。1车道施工降水经沉淀泥沙后,排入市政雨水系统.7。2.2清洗车辆的水经沉淀后,用于路面降尘和混凝土养护。7。2.3办公室每日喝剩的白水用于擦洗办公桌。喝剩的茶水用于浇花。7.2。4施工现场中应尽可能采用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再利用.8.节能利用措施8.1采取无纸化办公,网络办公,增加项目与公司网络交流的机会。8。2工程开工后,对现场用电、用水、用油建立物料消耗台帐,指定责任人,定期进行考核.8。3现场办公室等临时设施选用由高效保温隔热材料制成的复合墙体和屋面,以及密封保温隔热性能好的门窗.采用敞开的办公格局,以自然通风、自然光照明为主,缩短空调和采暖装置的使用时间。室内照明采用新型节能荧光灯。8.4现场用水用电安装水表、电表实行计量管理。经常检测现场供水阀门,杜绝跑、冒、滴、漏现象.8。6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9.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9。1节约土地9。1。1施工现场临时设施建设采用彩钢板房.9。1.2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1:0。3的土钉墙,减少土方开挖量,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土地的扰动,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9。2施工用地保护进行施工总平面图布置时对原生态的土地尽量不占用,且进行绿化处理。对被临时占用的土地采用可恢复的方式进行硬化处理。10。职业健康与安全10.1人员安全10。1.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针对工程性质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安全检查制度;完备安全教育制度。形成一整套安全管理体系详见《安全防护措施》。10。1.2现场措施10.1.2。1脚手架、基坑支护、模板工程、“三宝"、“四口”及“五临边”、高处作业、料具存放、施工用电、机械设备的防护措施按《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标准》要求和企业《现场安全防护方案》通本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制定详见《安全防护措施》.10。1。2.2当施工人员操作焊接、喷涂、切割等有强光作业、粉尘作业、强噪音等作业时,施工人员应佩戴护目镜、面罩、口罩、耳塞等防护器具上岗。10。1。2.3现场挂安全提示板,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各种安全设施和劳动保护器具进行检查和维修。将安全隐患遏制在事故发生之前。10。2人员健康10。2.1职业健康10。2.1。1现场设饮水处、休息区、临时固定厕所、临时移动环保厕所、吸烟室等必要的施工人员生活设施,每日专人清洁环境、喷洒消毒、防止污染。10。2.1。2施工库房堆放保温材料、吊顶板等具有吸水性的材料时,在下面放置垫块(垫块利用现场材料下脚料)防潮,防止霉菌滋生。10。2。1。3健康检查:新工人上岗前进行体格健康检查,特殊工种、有毒有害工种按《职业病防治法》定期做健康检查。10.2.2卫生防疫10。2。2.1施工现场员工膳食、饮水、休息场所应符合卫生标准.10.2.2。2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应有通风、照明设施,日常维护应有专人负责。10。2.2.3食堂应有相关部门发放的有效卫生许可证,各类器具规范清洁。炊事员应持有有效健康证。10。2。2.4办公室、工人休息室、警门卫室等内部设施整齐干净,照明通风均符合职业安全卫生要求,夏季对上述地点还要派专人灭蚊灭蝇,保持环境干净。为便于集中管理工人的安全卫生状况,工人每天乘班车接送上下班,并每日对车辆检查消毒。10.2.2。5厕所、卫生设施、排水沟及阴暗潮湿地应定期消毒。10。2。2.6生活区设置密闭式容器,垃圾分类存放,及时清运.10.2.2。7施工现场设立医务室,配备保健药箱、常用药品及绷带、止血带、颈托、担架等急救器材.10。2.2。8施工人员发生传染病、食物中毒、急性职业中毒时,应及时向发生地的卫生防疫部门和建设主管部门报告,并按照卫生防疫部门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置。10.3进出场保卫管理本施工现场主要交通运输道路为施工场地东侧与西侧的施工消防道路,同时该消防通道在保证施工的前提下,还必须满足项目消防的使用。特此我项目部针对人员、车辆进出现场及夜间值班建立现场治安保卫管理制度如下:10。3。1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1)进场施工的人员严格政审,登记、造册、留档。现场施工人员进场前必须进行三级安全教育,进入现场后,定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2)施工人员实行胸卡挂牌及实名卡双重制度,统一工作服、安全帽。实名卡、胸卡要妥善保管,每天凭卡出入施工现场,胸卡不得涂改、借人、伪造,如有丢失,立即报告安全及文明施工管理部。(3)施工现场严禁赌博、酗酒、卖淫、嫖娼、打架斗殴等违法犯罪行为。(4)外部人员不得在现场无故逗留。(5)严禁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脱离岗位。(6)施工期间,严禁将外部人员带入施工现场,不得存放外部人员的物品。10.3.2外来车辆与内部车辆的管理制度(1)除施工运输车辆外,所有车辆禁止进入施工现场。(2)施工车辆,按指定车位停车。外来现场联系业务的车辆停放,统一听从保安指挥,不得乱停车。(3)车辆通行证,不得转让和借于他人使用,不得涂改、伪造,一经发现,没收其车证,并追究其责任。(4)车辆通行证,由指定部门统一发放,加盖项目部公章。10。3.3夜间值班制度项目管理人员3人一组,各组轮流值班,负责夜间施工、保安查岗及整个现场的安全保卫应急处理工作。10.3。4保安人员配置的设备保安人员配备对讲机、反光背心、保安服装、急救箱、手电筒、自卫用的警棍.10。4防火管理措施10.4。1可燃物资的存放与管理措施10.4.1。1可燃物资存放库房应用非燃烧材料搭设;10.4.1.2易燃品专库储存,在仓库的入口处必须适当地张贴醒目的告示牌并配备足够数量的灭火器,各易燃品必须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仓库内用电符合防火规定,化学类易燃品和压缩可燃性气体容器等,按其性质设置专用库房分类存放;10。4。1.3废弃物料应及时处理,禁止大量堆放在现场;10。4.1.4严格防火措施,使用易燃物品时指定防火负责人,配备灭火器材,确保施工安全。10.4。2明火作业控制措施10。4。2。1施工作业用火必须经消防保卫办公室审批,领取用火证,方可作业;用火证只在指定地点和限定时间内有效。10。4。2.2具有火灾危险的场所禁止动用明火,确需动用明火时,事先向消防主管部门办理审批手续,并采用严密的消防措施,切实保证安全。10.4.2.3生产,生活用火均应经消防安全主任的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擅自动用明火,使用明火时,远离易燃物,并备有消防车器材。10.4.2。4现场设吸烟室,场内严禁吸烟。10.4.2。5加强对电气焊人员的消防知识教育,持证上岗。在作业前办理用火手续,并配备适当的看火人员,看火人员随身携带灭火器具,在焊接过程中不准离开岗位.10.5消防通道管理10。5。1大门管理办法(1)我部将在大门口安排专业警卫人员担负警卫、防火检查、夜间巡逻等任务,保证大门24小时随时开启,保证道路时刻畅通。对出入现场所有车辆进行登记,并发放出入证,统一管理。大门管理由消防保卫负责人杨洪涛直接负责,安排各种车辆及行人通行,满足使用需要。(2)现场施工人员持证进出大门.(3)加强值班警卫人员的责任心教育,不放松每一个细节。10。5.2道路管理办法(1)根据围墙位置,我公司对施工现场内道路进行全面管理。(2)我部将派专人负责消防通道的管理,道路上严禁堆放材料设备,保证道路畅通,满足消防车辆及各种车辆通行的需要。(3)我部将加强对进入消防通道车辆的管理,车辆进入消防通道后司机不得离开车辆,保证车辆随时移位,确保道路畅通。(4)如果由于我方使用造成消防通道损坏,我方将及时予以恢复。(5)我部将加强对现场景观灯、监控线杆、绿植的保护,如果我部损坏,我部无条件负责恢复.(6)我部将加强人员、车辆的噪音控制,进入消防通道的人员不得大声喧哗,物品要轻拿轻放;车辆减速慢行,不得鸣笛,如果停止时间长则熄火等待。(7)消防干管直径不小于100毫米。消火栓处昼夜设有明显标志,配备足够的水龙带,周围2米内不准存放物品.(8)除了按要求配备报警和灭火设施外,制定严格的防火、灭火制度,严格控制明火,定期进行防火检查.(9)道路安排专人负责清扫、洒水,保证道路干净.(10)道路安排专人负责巡逻,保证安全.****高速第五合同段项目部环保方案为认真贯彻生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并重的方针,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强化管理”的原则,切实加强****高速公路建设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把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作为****高速公路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落实到高速公路建设的全过程,努力把****高速公路建设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高速第五合同段项目部制定环保方案如下:工程概况**省****至****高速公路是**省高速公路网“三纵十一横十一环”布局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项目起点位于****村西南方向约800米处,设**枢纽与**高速公路相接,经**市**区东南侧,与**高速公路十字交叉后,再经**县、**县,终点位于**县**镇西北700米,设***枢纽与**高速公路**段相连接。本项目全长71。496公里,按双向6车道标准建设,设计速度100公里/h,路基宽33.5米,路面采用沥青砼路面.桥涵设计的汽车荷载等级为公路-1级,特大桥设计洪水频率1/300,路基、大、中桥、小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其中**东互通连接线、**互通连接线均采用一级公路标准。**高速第五合同段起止桩号为K42+40—-—K53+100,全长为10.7km。途经两县(**县、**县)三镇(**镇、**乡、**镇)五个村(**村、**村、**村、***村)。计划工期12个月。二、环保管理的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交通部门关于公路工程建设环保工作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2、经批准的开工项目环境评估意见书;3、施工区域地方的环保规定,本工程的设计文件及相关环保工程建设单位下达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环保规定和要求;4、《****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管理办法》三、环保管理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强化管理”和“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四、环保管理目标认真贯彻国家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坚持项目建设“三同时”制度,把龙城高速公路打造成:环境污染控制有效,土地资源节约利用,工程绿化完善美观,水保措施落实到位,努力建成一流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高速公路。环境保护工程设施的环保效果达到设计的要求;经工程措施及植物措施治理后,基本保证水土不流失;基坑开挖面不裸露,弃土场全部防护处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保障工程建设周边地区的安全。五、环保管理办法1、对已开项目的噪声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监测,并及时填报监测结果报告,大气TSP、水质项目的监测结合环保监测部门完成。2、检查料场及混凝土搅拌站场所是否合适,确保这些场所满足环保要求.3、检查粉尘和噪声污染控制情况,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执行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4、督促检查有毒、有害物质装卸堆放的管理,检查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工程建设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执行环保相关环保法规和标准。5、检查施工场所生活废水及含油污水的排放和处理,确保地表水不被污染。6、弃土场地处理,确保土地资源不被严重破坏。7、检查环保设施按“三同时"制度实施,确定最终完成期限,确保“三同时”落实。8、检查环保设施是否达到标准要求,验收环保施设。9、检查是否有地下文物,保护文物资源不受破坏。六、环保管理手段1、项目部成立环保、水保监督领导小组,制定环保监督制度;指定专人负责环保具体工作,对各级环保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位,督促承包人建立环保监督、检查体系,使环保工作从组织上和制度上得到了保障.2、落实施工组织设计时重点审查其环境保护措施,文物保护措施是否齐备,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设计文件、施工合同的要求,如有不完备之处,应按要求进行补充完善。3、参加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交底,参加设计图纸有关环境保护工程或措施的复查核对,优化和完善设计,对有关设计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4、对有关环境保护的合同承诺兑现、保证体系及制度建立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应督促进行整改。5、检查施工现场、建设用地等临时设施的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审查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环境保护内容。6。组织对监理组全体监理人员培训工作。七、环保管理程序1、熟悉并遵守国家、地方以及交通部关于工程建设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作的法律和相关规定;2、落实业主下达的有关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规定和要求;3、了解本项目的设计文件及相关环境保护、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内容;4、落实在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方案、措施及相关制度的建立;5、与当地环保水保部门建立正常的工作联系,了解当地的环保、水保要求和相关标准,取得当地环保水保部门的支持;八、环保管理措施(一)、生态环保1、施工过程中,在能产生雨水地面径流处开挖路基时,应该设置临时性的土沉淀池,以拦截泥沙。土沉淀池一般为0。5m深,其规模依据汇水面积大小而定,位置依地形地貌、施工方式而定。必要时沉淀池的出水一侧应有土工布围栏。待路建成,涵管铺设完毕,将土沉淀池推平,绿化或还耕;2、在取土场边缘设矮土坝,高约30cm,并作雨水引流沟,防止雨水冲蚀。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时排出的泥浆要进行妥善处理,严禁向河流或农田排放;3、在施工过程中的高地取土,应做到边开采,边平整,边绿化,尽量做到有计划取土,及时还耕.平原公路两侧取土,要与修建养鱼池有计划的结合起来,取土之前应与当地群众协商,做好设计,并保持与路基一定的距离,坚决杜绝路边随意取土;4、筑路与绿化,边坡、修排水沟应同时施工、同时验收;5、对施工临时占地,应将原有土地表层耕作的熟土推在一旁堆放,待施工完毕将这些熟土再推平,恢复耕作土地表层;6、杜绝任意从路边农田取土,应严格按照设计方案取土;7、以冲沟做弃土场的点,先做好挡土墙再倾倒弃土,层层压实,坡面植草;(二)、噪声防治1、在路线近距离内有集中村镇居民区的路段,强噪声施工机械夜间停止作业(22:00—6:00);2、在距路线近距离处有学校的路段,施工单位应尽早与校方协商大型机械施工的作业时问,以免干扰学校的正常教学;3、施工机械操作工人及现场施工人员按劳动卫生标准控制工作时间,或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戴耳塞、头盔等;4、料场、拌和场、沥青搅拌站等应离敏感点≥100米;5、选择主要的运输道路应尽可能远离村镇、学校敏感点;6、地方道路交通高峰时间应停止或减少运输车辆通行,减少噪声影响;(三)、大气污染防治1、公路施工的出料场、灰土拌和站应设于空旷的地方,相距200米范围内不得有集中居住区、学校等;储料场、施工材料运输公路经村庄、学校路段及便道应采取定时洒水降尘等措施;2、施工现场主要运料道路要定期洒水,防止尘土飞扬。洒水时问主要在无雨天气,每天洒水两次,上午和下午各一次;3、沥青烟雾防治:沥青混凝土搅拌站的位置必须选择适当,按卫生防护距离分级规定,沥青混凝土搅拌站必须设在离开居民区500米以外的下风向(按主导风考虑)外。另外,绝对不能采用开敞式半封闭式沥青熬化作业工艺;(四)、水污染防治1、大桥施工在河道时,采用围堰法或沉进法施工,防止泥土和石块阻塞河流,避免引发水质混浊,影响河流水质。2、施工管理区生活污水、生活垃圾要集中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水体。生活污水设干厕处置后用于农灌及用作农田肥料,生活垃圾设置集中堆放场;3、施工材料如沥青、油料、化学品不宜堆放在民用水井及河流水体附近,应远离河流,并应备有临时遮挡的帆布,防止大风暴雨冲刷而进入水体;(五)、文物保护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发现文物出土,施工部门应立即停止施工,保护好现场,并及时报告龙城高速公司和总监办,龙城高速公司要及时报请文物部门组织清理发掘、处理妥善后再继续施工;(六)、振动监控在村庄附近做强振动施工时(如桥墩夯实,振荡式压路机操作等),对临近施工现场的民房应进行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对确受工程施工振动影响较大的民房应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七)、景观保护取土场取土时,注意取土要有一个自然向下的坡度,以便植被迅速恢复。对弃土场进行植草绿化。****高速公路第五合同段项目部220kV知识城变电站工程绿色施工方案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二工程公司220kV知识城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章)年月日南方电网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指导意见(输变电工程试行版绿色部分)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20212021年634月目次TOC\o"1-2”\h\u305771范围 —1—245152规范性依据文件 -1-66543总则 —1—284034施工要求 —2-136434.1一般要求 —2-374。2场地环境保护 7—2-281274.3大气环境保护 -3—145184.4噪声影响控制 -3—244434。5水污染控制 —4-146594.6节地、节能、节水、节材措施 —4—TOC\o"1—3”\h\z\uHYPERLINK\l”_Toc295253270"前言 IIHYPERLINK\l”_Toc295253271”1范围 1HYPERLINK\l”_Toc295253272"2规范性引用文件 1HYPERLINK\l”_Toc295253273"3总则 2_Toc295253275"4。1站址选择 34。2电气一次部分 4_Toc295253279”5输电线路设计 18HYPERLINK\l”_Toc295253280"5.1电气部分 18HYPERLINK\l”_Toc295253281”5。2结构部分 26_Toc295253283”6。1一般要求 286.2场地环境保护 286.4噪声影响控制 29HYPERLINK\l”_Toc295253287"6。5水污染控制 30_Toc295253289"附录本指导意见用词说明 31

前言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绿色电网的任务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的电网(简称cccgp,即3C绿色电网,下同)。根据南方电网公司2021年基建工作会议精神,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制定了《南方电网公司2021年基建技术重点工作实施计划》,要求通过构建“3C绿色电网”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电网向更加“智能、高效、可靠、绿色"转变.南方电网公司建设智能、绿色电网的任务是: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建设一个覆盖城乡的智能、高效、可靠的绿色电网(简称cccgp,即3C绿色电网,下同).根据《南方电网公司基建一体化管理推进工作方案》的相关要求,南方电网公司基建部制定了《南方电网公司“3C绿色电网"示范工程建设工作方案》,要求通过技术标准的建立和示范工程的建设,将智能、绿色、节能等理念逐步融入到电网工程建设中,不断提高公司基建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实现电网建设向“3C绿色电网”建设的逐步转变。为规范开展绿色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为全面推广绿色变电站工程的建设,为规范开展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的建设,统一建设原则,特制定本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提出、归口、组织编写并解释。本指导意见起草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基建部、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广西绿能电力勘察设计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本指导意见主要起草人:徐达明、邓恩宏、陈兵、王俊刚、蔡上、吴晖、黄志秋、廖毅、谭可立、吴琛、徐中亚、池代波、贺艳芝、刘宝英、简翔浩、蔡田田、施世鸿、龚有军、邱昊、汪晶毅、梁德飞、刘万群、张坤、陈文广、许晋、黄显波、郭钰、郑海麟徐达明、李品清、邓恩宏、陈兵、周健、黄志秋、廖毅、游复生、简翔浩、侯婷、刘宝英、蔡田田、施世鸿、李涛、谭可立、吴琛、徐中亚、王咏莉、池代波、汪晶毅、龚有军、林方新、刘万群、张帆、赵雪竹。范围本作业指导书用于指导220kV知识城输变电工程的意见作为3C绿色施工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性文件,明确了示范绿色输变电站工程建设的技术原则。本指导意见适用于交流110kV11035kV~500kV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示范工程,其它类型的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以及35kV电压等级的配网工程,其它类型的输变电工程可参照执行。规范性依据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意见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意见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意见,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意见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意见。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指导意见的引用而成为本指导意见的条款。凡是注明日期的依据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指导意见,然而,鼓励根据本指导意见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明日期的依据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指导意见。GB3096-2021《声环境质量标准》GB8702—88 《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978-2002《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202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6203-1996 《作业场所工频电场卫生标准》GB24790—2021《电力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27—2021 《并联电容器装置设计规范》GB50545—2021《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50061-2021《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T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18870—2002《节水型产品技术条件与管理通则》GB/T20840。7-2007《电子式电流互感器》GB/T20840。8-2007《电子式电压互感器》GB/T13730-2002《地区电网调度自动化》DL/T5056-2007《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155-2002《220kV~500kV变电所所用电设计技术规程》DL/T5218-2021《220kV~750kV变电站设计技术规程》DL/T50059-2021《35kV~110kV变电站设计规范》DL/T5440—2021《重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5221-2005《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DL/T5218—2005《220kV~500kV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DL/T5222-2005《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DL/T5344-2006《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DL/T5352-2006《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DL/T5390—2007《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547-2005《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运行管理规程》DL/T860 《变电站内通信网络和系统》DL/T1080《电力企业应用集成》HJ/T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JGJ75—2003《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CJ164《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Q/CSG10011-2005《220kV~500kV变电站电气技术导则》Q/CSG11006-2021《数字化变电站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绿色建筑技术导则》国家环保总局令第十八号《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南方电网基建部《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版南方电网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2021版)》南方电网基建部《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输电线路杆塔标准设计(V1。0)》南方电网基建部《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请补充相关规范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南方电网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技术实施规范》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南方电网220kV~500kV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2021年版)》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南方电网110kV及以下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2021年版)》南方电网电力调度通信中心《中国南方电网500kV线路保护及辅助保护技术规范(试行)》总则3.1紧密结合南方电网公司实际情况和技术发展现状,结合建设和运行需求,积极应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将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智能、高效、可靠、绿色等绿色理念融入到电网工程建设中,促进3C绿色电网的建设和发展。3。2在智能化技术应用方面,遵循智能、高效、可靠的原则,根据输变电技术领域的新技术、新设备发展情况,采用成熟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和智能化的一、二次设备,实现南方电网一体化电网运行智能系统对功能整合、资源和信息共享的要求,支持电网完成实时自动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3.32在绿色环保技术应用方面,统筹考虑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及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等方面的因素,通过优化设计方案及设备材料选型、积极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等措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3。43坚持经济适用原则和全生命周期效益最优原则,合理控制费用,力求资源利用的最大化.3。4所选用的设备、材料等均应满足南方电网物资品类优化方案的成果。3。5选择“3C绿色电网”输变电示范工程具体项目时,应明确示范工程在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等方面的应用需求,可根据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选取本指导意见的全部或部分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工程建设。变电站设计站址选择4.1。1变电站站址选择应符合《变电站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并应避让以下区域:1)国家及地区的重要历史文物古迹保护区;2)国家和地区规定的风景区和重要的供水水源卫生保护区;3)具有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地、湿地、森林、自然生态保护区.4.1。2站址选择时,应充分考虑合理使用土地,可合理选用废弃场地作为变电站站址,并对已被污染的废弃地进行处理并达到国家标准。4.1。3站址及进站道路新建段不应占用基本农田,宜少占用或不占用耕地和经济效益高的土地。4。1.4变电站总体规划应结合工程条件按最终规模统筹规划,分期建设。4.1。5变电站的总体规划应满足当地城镇规划、工业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或旅游规划区规划等,避免与相邻民居、企业及设施的相互干扰。进站道路路径设计须结合地形综合考虑,宜利用已有的道路或路基,尽量减少桥、涵及人工构筑物工程量;宜利用当地的社会交通运输资源,做到沿线厂矿企业共同应用,并兼顾地方交通运输的要求。请补充相关要求电气一次部分电气主接线变电站电气主接线应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进行设计,在具备可靠性、灵活性、前瞻性的前提下,适当简化,以减少元件数量,力求做到经济合理,简单可靠.4。2.2电气设备和导体选择4.2。2。1变电站应选用全生命周期内性价比高、维护量小、占地少、环境友好的电气设备。主变压器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产品,应根据现有规程规范确定所应满足的最低损耗限值,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损耗目标值。220kV及以下变压器若不受运输条件的限制,应选用三相变压器。在制造、运输等条件受到限制时,可选用单相变压器、现场组装三相变压器或三相组合电力变压器.冷却方式宜采用自然油循环风冷或自冷.4。2。2.3站用变压器应选用11型及以上低损耗、节能型产品;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可采用非晶合金型变压器..户内布置的站用变压器应采用带金属箱体的干式变压器,以节省占地面积。4。2。2.4并联电抗器应选用低损耗节能型产品,应根据现有规程规范确定所应满足的最低损耗限值,并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损耗目标值。端子箱、控制箱等采用驱潮自动控制装置,设定自动启停湿度,以利于节能。4.2.2。65主变压器应选用低噪声环保型产品,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噪声目标值.宜在变压器安装地点采取有效的减振、隔声、吸声措施。4。2。2。76并联电抗器应选用低噪声环保型产品,结合目前国内外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噪声目标值.4。2。2。87110kV及以上变压器户内布置时,宜采用散热器和本体分离布置,将变压器本体布置在屋内,墙壁用吸音材质,将散热器布置在屋外.4.2。2.9810kV并联电抗器户内布置时,应采取有效的减震和隔震措施。9500kV开关站宜选用带抽能线圈的并联铁芯电抗器,除补偿线路的容性无功外,还可作为开关站的站用电源。4。2.2.1110并联电容器装置的串联电抗器电抗率选择宜根据电网条件与电容器参数经相关计算分析确定。仅用于限制涌流时,电抗率取0。1%~1%;用于抑制谐波,当并联电容器装置接入电网处的背景谐波为5次及以上时,宜取4。5%~5%,当背景谐波为3次及以上时,宜采用4。5%~5%与12%两种电抗率混装.4.2.2。12一次设备选型应综合考虑测量数字化、状态可视化、功能一体化和信息互动化,智能一次设备宜采用“一次设备本体+传感器+智能组件”形式.一次设备智能组件一般包括:智能终端、合并单元、状态监测IED等。条件具备时,智能终端、合并单元宜与一次设备的机构箱/控制柜一体化设计、生产.4.2。2。13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可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也可采用常规互感器。选用电子式互感器,需进行充分技术经济论证;选用常规互感器时,宜配置合并单元,合并单元宜下放布置在就地控制柜内。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若采用户内开关柜保护测控下放布置时,宜采用常规互感器,若采用户外敞开式配电装置保护测控集中布置时,可采用常规互感器,也可采用电子式互感器。主变中性点或公共绕组可采用常规电流互感器,双重化配置,其余套管电流互感器可根据实际需求取消。4。2。2.1421电力变压器、500kV并联电抗器的冷却器宜采用“可编程控制器”智能控制方式,根据负荷大小、油温高低进行最优化判断,自动投入或退出冷却器运行,节能降耗,提高寿命。4。2。2.1532除配电装置的汇流母线外,较长导体的截面宜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43对SF6的采购、使用、回收宜全过程监控,提高SF6的回收处理和再利用水平。站用变压器可采用非晶合金型变压器。54经过经济技术比较后,10kV及20kV大电流回路可选用具绝缘铜管母线,以降低能耗。9654.2。3电气设备状态监测配置原则4.2。3。1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按实时性和连续性可分为在线监测和离线监测,在线监测方式和离线监测方式的选择应满足必要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状态监测装置的配置应满足安全性、有效性、可靠性、必要性、经济性的原则。一次设备的状态监测范围及参量的选择应按运行需求和应用功能,考虑设备重要性及性价比等因素,按照不同电压等级,通过技术经济论证,选用成熟可靠、具有良好运行业绩的产品。4.2。3。3状态监测设备的使用应不影响一次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整套装置的使用寿命应不小于8年,安装在设备内部的传感器使用寿命应与安装设备的寿命一致。4.2.3。4全站应建立统一的状态监测后台系统,实现各类设备状态监测数据汇总与分析。4。2。3.5220kV及以上主变压器、高压组合电器(GIS/HGIS)应预置传感器及测试装置接口.设备状态检测IED在装置硬件处理能力允许情况下,同一电压等级和同一种类设备宜多间隔、多参量共用状态检测IED.主变压器、高压并联电抗器、高压组合电器(GIS/HGIS)、高压断路器、氧化锌避雷器的状态监测配置原则如表4。2.3—1~4所示。4。2。3—1主变压器在线监测项目配置表监测项目电压等级应用建议油中溶解气体500kV应采用220kV宜采用110kV预留接口铁芯接地状态500kV应采用220kV宜采用110kV一般不采用油中含水量检测500kV应采用220kV一般不采用110kV不采用局部放电500kV可采用220kV预留接口110kV一般不采用套管绝缘监测500kV预留接口220kV预留接口110kV不采用绝缘油温度500kV可采用220kV可采用110kV一般不采用绝缘油高度500kV可采用220kV可采用110kV一般不采用绕组温度500kV一般不采用220kV一般不采用110kV一般不采用4。2.3—2高压并联电抗器在线监测项目配置表监测项目电压等级应用建议油中溶解气体500kV应采用油中含水量检测500kV应采用绝缘油温度500kV可采用绝缘油高度500kV可采用绕组温度500kV可采用表4。2。3-3高压组合电器(GIS/HGIS)、高压断路器在线监测项目配置表监测项目电压等级应用建议SF6气体密度500kV应采用220kV应采用110kV可采用局部放电500kV宜采用220kV可采用110kV预留接口断路器机构特性500kV预留接口220kV不采用110kV不采用4.2。3—4避雷器在线监测项目配置表监测项目电压等级应用建议泄漏电流500kV应采用220kV应采用110kV一般不采用动作次数500kV应采用220kV应采用110kV一般不采用阻性电流500kV宜采用220kV宜采用110kV一般不采用4.2。43配电装置布置型式4.2。43.1在满足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运行维护方便的前提下,配电装置的设计应坚持节约用地的原则,布置应紧凑、合理。同等规模下各电压等级区域的占地面积不应超过《南方电网公司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V1。0)版南方电网110kV~500kV变电站标准设计(2021版)》、、《南方电网公司10kV和35kV标准设计(V1.0)》的占地面积。4。2。43。2配电装置的布置宜控制静电感应对人体的影响,避免或减少同相布置,尽量减少同相母线交叉与同相转角布置,控制箱等操作设备应尽量布置在较低场强区,必要时宜适当增加屏蔽线或设备屏蔽环。4。2。43.3配电装置的布置方位应根据出线走廊规划的要求,综合考虑进出线间隔的排列、进出线方向和主变压器各侧的引线,应避免或减少各级电压架空出线和引线的交叉,并应便于扩建.4。2.43。4110kV~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常规设备敞开式布置时,优先选用母线隔离开关布置在母线下方的分相中型布置,其母线型式应选用支持(或悬吊)式管形母线,以减小变电站的占地面积。4。2。43。5用地受限制地区,110kV~500kV配电装置应采用GIS或HGIS,以减小占地面积。深入城市中心的110kV、220kV变电站应采用小型化全户内或半户内变电站布置型式。3。6变电站站界(非架空出线侧)的工频电场强度和工频磁感应强度应符合一定的限值要求,应根据现有规程规范确定所应满足的最低限值,并结合目前现有变电站电磁环境监测现状合理制定不同水平的目标值。4。2。4。7110kV~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常规设备敞开式布置,当采用电子式互感器时,采用电流电压式组合型设备并与隔离开关组合安装。4.2.4。8110kV~500kV配电装置采用户外组合电器,当采用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时,将其布置在组合电器内部。4。2.4.935kV配电装置采用紧凑型布置,保护测控装置采用就地安装.4.2。54电缆敷设与防火封堵4。2.54.1电缆敷设的路径应合理安排,在满足安全及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力求路径短、转弯少、交叉少、便于扩建。4.2。54。2地下变电站的电力电缆应采用无卤低烟阻燃型。4。2.54。3变电站应采用无毒、且不对电缆产生腐蚀和损害的防火封堵材料.4。2。65防雷接地4。2。65。1为防止环境污染,变电站接地网中应少用或不用降阻剂,不应使用含有重金属或其他有毒成分的化学降阻剂。5。2根据站址土壤腐蚀情况,对于规模较小的敞开式变电站接地材料可选用铜镀钢或铜材料。4.2。65。3在土壤电阻率不大于1000Ω•m的地区,110kV及以上配电装置的避雷针应装设于配电装置构架上.4。2。76照明4.2。76。1变电站内照明功率密度值应不高于规范DL/T5390《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现行值。宜选用高效节能灯具,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如T5型荧光灯、太阳能灯、LED灯等光效比高的灯具,照明功率密度值不宜高于规范DL/T5390《火力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中的目标值.6。2户外照明宜采用自动节能控制,道路照明、场地照明及围墙照明采用分开关控制。道路照明宜分组布置。对经常无人使用的场所、通道、出入口处的照明,宜设单独开关分散控制。户内建筑的通道照明宜设感应控制。4.2.76。3照明方式宜采用直接照明方式,不宜采用间接照明方式。在满足灯具最低允许安装高度及美观要求的前提下,宜尽可能降低安装高度,以节约电能。4。2.76。4气体放电灯宜附加与光源相匹配的高效节能电器附件,包括无功补偿器、镇流器等.4。2.76。5自然条件允许时,宜局部采用太阳能灯;经技术经济比较,可开展光伏发电、风能接入站用电系统的试点应用,为照明等生产辅助性负荷提供电能。6.6在有人值守变电站,站前区的照明可采用风光储一体的照明灯具。4.2。76.7有人值班变电站的长期使用场所及频繁启动场所的正常照明可采用LED灯,如主控室、高压设备室、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LED灯可用于应急照明及长期使用场所及频繁启动场所的正常照明,如有人值守的主控室、户外道路和围墙、走廊、楼梯间、卫生间等。请补充相关要求电气二次部分4。3。1保护装置整合过电压及远方跳闸就地判别装置应集成在线路保护中,线路保护采用内置光纤接口,减少保护通道的中间环节。66kV及以下电压等级宜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4。3。2一体化电源系统1)变电站站用交流、站用直流和UPS等电源宜整合成一体化电源系统,进行统一监测和控制。2)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变电站,通信直流电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