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_第1页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_第2页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_第3页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_第4页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与文化产业发展

市场和产业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一方面,市场供求关系是产业政策的依据,因为产业政策归根结底是为了调节市场供需关系,以实现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加速发展;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又影响了市场资源配置的方向,令其在更大范围内和更长时段中,对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也是如此。我国的文化产业既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和进步的产物,也是我国文化市场持续开放的结果。文化市场开放度的不断提高,与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之间一直保持着一种积极的相互作用。但是,我们也看到,近年来,文化产业的相关政策有脱离文化市场规律的倾向,这值得我们警惕。一我国文化产业兴起是改革开放的必然我国首次将文化产业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蓝图是在2000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报告中。《2001~2002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中对这一重大战略举措的出台原因做了详细的分析。文化产业蓝皮书认为,文化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既有经济发展的原因,又是体制变革的结果;既受到科学技术革命的内在推动,又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所裹挟。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有其必然性。(一)收入需求结构的变化刺激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产业的兴起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和产业结构开始出现重大调整的突出特征。它同时也是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所推动的。根据权威部门研究,1978~1997年,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由此导致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1978年,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是184元,到1998年上升到2972元,增长了近4倍,每年的平均增幅达到7%。[1]而且,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居民消费结构的恩格尔系数降到了50%以下,从总体上告别了温饱,进入了小康。其中城镇居民的恩格尔系数到90年代末降至40%以下,开始走进了富裕时代。[2]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居民消费结构中用于文化教育消费部分越来越大,增长速度越来越快。我国城镇居民自1981年至1997年,消费结构演变经过了从以生存资料数量扩张为主的“粗放型消费”阶段,到生活消费需求稳定、家庭新兴耐用消费品普及率迅速提高的“集约型消费”阶段,最后进入发展、享受资料快速增长,更加注重消费质量的“舒展型消费”阶段。第一阶段以吃穿类消费为主,占到3/4,第二阶段中吃穿类支出开始下降,第三阶段生活必需品支出继续稳步下降,而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全面上升和加速,娱乐文教支出首次超过用品类支出,将我国居民消费次序从“吃、穿、用”改变为“吃、穿、娱乐文教”。相当一部分居民开始向教育、科技、旅游及精神产品消费等领域转变。[3]因此,国民经济“九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重大的转折,人均GDP接近1000美元,城乡居民家庭开支的恩格尔系数降至50%以下,开始越过专家们所说的人均收入的门槛,开始显示出消费结构中的“脱物”倾向。发达国家的普遍趋势在我国也已出现,文化类消费需求在整个居民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的决定性上升,及文化消费品总量规模的急剧扩大,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兴起的重要内在动因。(二)科学技术革命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技术创新通常被认为对产业结构变化具有重大影响,这一点也充分表现在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信息技术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我国的数字化信息技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最为耀眼的增长点。我国信息产业和电信业迅速从传统的基础设施领域脱颖而出,进入一个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传统电信和计算机网络、电信产业和新闻媒体、金融服务的大规模“产业弥合”时期,成长为我国国民经济最大的综合性支柱产业。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提升为大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新兴产业群的生长提供了新的技术基础,并反过来对一些传统文化产业领域产生了延伸影响。近年来,信息技术产业和电信业在我国以每年30%~40%的增长速度超前发展,在我国的文化产业中形成了最为引人注目的产业关联效应。如果对近年来我国产业界热点问题进行一番检视,我们可以发现,国内对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产业发展和投资热点的关注,无不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这个大主题相关。1999年是“网络热”;2000年,信息化迅速进入传媒领域,引发“传媒热”,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传统大众传媒部门迅速“触网”,出现了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大汇流”的壮观景象。仅以出版业为例:1994年底以前,国内正式出版的只读光盘仅有几种;1995年出版约100种;1996年为300种;1997年为1025种,连续几年电子出版物出版品种和复制总量年增长率均超过200%。[4]数字印刷技术消除了出版、印刷、发行之间的界限,使出版业发生革命;而数码电影的出现,不仅可以将胶片拷贝的高成本降下来,而且还可以实现全球网络化放映。可以说,新技术革命与文化需求形成了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两翼。新兴的产业向需求强劲且技术进步的领域,尤其是负载着高密度文化内容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已经直接导致了新兴文化产业群的急剧膨胀,并迅速改变着我国传统第三产业的格局。中国经济结构的持续、健康发展的现代图景已经显现。(三)新一轮全球化浪潮拉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无论是需求结构变化还是产业结构变化,都已经被证明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国际性的普遍趋势,但是这种普遍趋势对于处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来说却具有全然不同的意义。由于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现代化的进程,从整体上进入了“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在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日益一体化的当代,就在总的发展趋势上为后发国家“设定”了发展道路。在信息技术产业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领域,这一点表现得特别明显。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是新一轮全球化浪潮拉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美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龙头老大”,在高新技术产业的带动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引领着西方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加速调整的进程。到了1998年,这个发展进程达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有两件事值得载入历史。第一件事是“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发布,将计算机、路由器等信息技术硬件生产列入传统制造业,而将信息产业重新定义为“信息产品和服务业”,即信息内容产业;第二件事是美国的消费类视听技术文化产品出口达到600亿美元,取代航空航天工业的位置,成为第一大出口产品。这两件事情标志着美国已经完成了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再一次抢占了国际性产业升级运动的制高点,国际经济关系的不对称格局再一次形成。我国政府已经注意到了这一发展趋势,并在加入WTO的谈判过程中,以及在制定我国当前传媒体制改革的政策时充分考虑了这个大背景。加入WTO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将迫使我国的产业在新的一轮全球分工中进行产业定位,而知识经济时代的降临需要我国的产业奋起迎接挑战,认清国际上文化产业迅速崛起的现实,迅速制定我国自己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迎头切入世界经济的前沿,积极参与新一轮国际分工,从而使中国在当代国际经贸活动中扮演重要角色。(四)改革启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表现出制度性启动的特点。需求结构的变化、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全球化浪潮的拉动,为我国的文化产业积累了大量“动能”,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位势”,只有制度创新和改革政策的输入,才为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打开了“闸门”,令其汇入国民经济发展的洪流。以制度创新适应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从而启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一个世界性的发展趋势。根据对世界各国传媒体制发展的研究我们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从美国到欧洲,发达国家已经基本上解除了通信业、传媒业、信息业之间传统的行业管理壁垒,完成了适应传媒手段汇流的制度创新,目前正在进入针对传媒内容的制度创新时期。随着世界各国纷纷拆除其自身的传媒行业壁垒,以及国家间的关税壁垒,一个超越民族国家的文化内容市场正在形成;信息产业的全球化已经成为现实,文化产业的全球化趋势正在凸显。文化产业不平衡发展规律,已经成为各国发展战略制定人员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深刻而广泛。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转变势必要扩展、影响到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营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总体环境和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基本格局形成的同时,一批原国有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也平稳启动。在我国国民经济“八五”计划和“九五”计划实施的同时,与文化产业相关的各项体制改革相继出台。从旅游管理体制的改革、广播电影电视体制的改革,到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文化体制的改革接连不断。总之,文化产业是一个集中代表了现代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全球性趋势的新兴产业,在我国的兴起有其必然性。二我国文化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是市场不断开放的结果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是在加入WTO后应对国际文化市场调整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更是在国内文化市场逐渐开放的改革举措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可以说,无论是国际文化市场还是国内文化市场,市场始终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而推动市场开放的改革始终是发展的动力。(一)加入WTO,倒逼文化市场开放,启动文化产业发展在《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的总报告中,我们对于当时(2001年)面临的“入世”形势作出了如下预测:中国“入世”及其在服务贸易领域里的承诺,以及国际文化产业集团在WTO的原则框架范围内获准进入,在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构成多重挑战的同时,也对中国文化产业全国竞争态势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并将这一竞争进一步引向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新型产业融合。我们明确认识到,WTO所形成的诸多协定、协议广泛涉及文化产业的各个领域,有关文化产业的规章条例主要包括在WTO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规则,即《服务贸易总协定》《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之中。因此其基本原则也就自然地成为各成员政府制定和执行国内文化贸易政策的文本基础,这就必然地要给这个国家的文化管理制度和文化产业政策支持系统带来制度、法律和政策性影响。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进行文化体制改革,90年代开始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至今已经初步建立起了由一系列行政法规和规章构筑起来的文化产业政策系统,以及由这个系统建立起来的文化管理机制。但问题是,现有的文化产业政策文本系统,基本上是在两种体制转型过程中制定和形成的,并不是为加入WTO、或根据WTO原则而制定的游戏规则,因此,很大程度上带有计划体制的痕迹,这就出现了现存政策的目的性与WTO对中国文化产业政策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同时,由于我国不同领域里的现行文化管理与文化产业政策主要是由政府的不同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并以政府的名义发布的,因此,行业和部门的利益保护色彩比较浓厚。这样一来,在整个政策的价值规定、功能及政府对社会文化资源的权威性分配中,应有的公共性、公正性和公平性就比较差。而所有这些都是与WTO贸易自由化原则、透明度原则、市场准入原则等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和内在的规则冲突。因此,文化市场对外开放在“入世”后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由有限范围和有限领域内的开放,转变为WTO规则框架下的宽范围和多领域开放;由以试点为特征的政策性开放,转变为法律框架下的按中国政府承诺的时间表开放;由单方面为主的自我开放,转变为中国与世贸组织其他成员之间相互开放。扩大文化产业的对外开放将成为引领中国文化产品、文化企业以及文化产业集团走向世界市场,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的重要措施。这里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放宽市场准入。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调整和重组文化经济利益关系,积极稳妥地构筑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的“国民文化经济利益共同体”,以应对加入WTO后的挑战,应该将其作为最重要的政策选择。文化产业是一个涵盖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广播影视业、音像制品业、版权业和演出业等在内的现代产业群,同时也是一个充分国际化的产业。应对WTO的挑战,仅有国有文化产业这一股力量是不够的。面对加入WTO后国际文化市场的巨大压力,单凭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强调民族的集体责任。长期困扰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人力和管理问题,必须在对外和对内两个全方位开放的环境中,充分整合社会的参与意愿,通过完善以文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为核心的文化产业政策体系加以解决。我们应该借鉴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成功经验,逐渐放开并最终允许非文化系统的各类市场主体——企业、基金会及其他合法的企事业单位和非营利社会组织,参与和经营包括报业、期刊业、出版业、电影电视业等在内的文化核心产业,通过引进新资源和新机制,盘活国有文化资产存量;我们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按照专业分工和规模经营的要求,运用联合、重组、兼并等现代企业的资本运作方式,优化和提升原国有文化资产,调整现有的不平衡的单极化文化经济利益关系,给国有文化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其竞争能力的迅速提高。文化产业的发展影响着中国的未来,有理由、也有可能获得强大的民族精神的支撑。正如中央领导人所言,在市场准入方面,能允许外国人进入的,必须首先允许中国人自己进入。在加入WTO后的市场环境中,我们应该丢掉一切幻想,在国家有关部门的领导下,动员民营资本和民间力量,有意识、有计划、有步骤和坚定地实施国有文化资产的清算与转移,而不要等到宝贵的国有文化资产流失殆尽后再来收拾残局。(二)明确政策定位,将文化产业纳入市场经济发展轨道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的标准政策性表述,首次出现于2000年10月通过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报告中,与“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这一常规表述联系在一起。报告指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一政策性表述到了两年后通过的十六大报告(2002年11月)中就基本完善了。在该报告中,以“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积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为题,专辟一节,对相关政策问题予以系统表述。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这句话根据市场经济发展规律论述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把市场经济与文化产业的关系表述得标准而清晰。这是一个简洁的判断,蕴含着对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战略性引导。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同落后的文化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是我们将长期面临的主要矛盾,必须积极,以市场经济的新机制、新方法、新模式加以解决。我国正处于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以制度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对解决经济发展全局的结构性矛盾和体制性障碍具有重大的意义。事实上,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成为我国深化改革、全面建立市场经济体系、实施我国国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环节。从21世纪以来的我国经济发展形势看,这一政策定位是非常正确和及时的。2001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家计委《关于“十五”期间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这是自199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以来,为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下发的又一个重要文件,说明中国政府决心推动一场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服务业革命”。要推进服务业革命,发展新兴服务业特别是文化产业才是关键。国民经济长期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精神文化需求增长迅速,这就与相对滞后的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水平产生了越来越突出的矛盾。与此同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又使我国的文化市场暴露在国际文化传媒巨头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之下。因此,继经济体制改革、社会和政治体制改革后,我国进入了一个释放文化生产潜力,以启动新一轮内需,进一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如果我们党和政府的有关政策贯穿起来,就会清晰地看到“十六大”报告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相关内容的完整背景和形成思路。概括地说,发展文化产业的必要性可以这样看:着眼国内,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既是加快第三产业发展,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第三步发展”的战略需要,也是启动新一轮体制改革,全面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放眼全球,它是应对“入世”挑战,参与新一轮国际经济与文化竞争的需要。(三)实施文化体制改革,主动开放文化市场,推动文化产业加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文化产业发展已经成为各方瞩目的战略发展目标,但是要实现文化产业的根本性的发展,关键还是开放文化市场,而开放文化市场的前提则是文化体制改革。根据2002年底十六大报告“抓紧制定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的要求,从2003年初开始,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启动,文化产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从2006年后,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呈现跨越式发展的势头。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既为今后出台的改革方案提供了经验性依据,也在实质上推动了市场化和产业化的进程。中央确定的改革试点总共有35个试点单位和9个综合试点省市,行业遍及新闻媒体,出版单位,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文艺院团,影视制作企业,印刷、发行、放映公司,等等。试点工作对文化单位进行公益性事业和经营性产业的分类,对在WTO谈判框架内开放文化市场,从以政府配置文化资源为主向以市场配置为主方式转换等的基本取向是非常明确的。在试点工作的推动下,不仅原有国有文化企业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壮大了产业规模,还出现了民营资本投资文化产业的高潮。根据新闻出版总署2003年统计,我国出版、报业集团中有31家进入我国企业500强,年收入几十亿元的出版集团14个,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报业集团9个,年收入10亿元以上的发行企业、印刷企业已经数十家,单品种发行千万册以上图书,100万份以上报纸,300万份以上期刊,100万张以上光盘的企业已经有相当数量。另据全国工商联最新统计,2003年1~9月,全国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资额9577亿元,同比增长30%,投资方向出现多元化和结构日趋合理的特点。我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从2003年开始,到2005年基本完成后向全国推开,一直到2012年10月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完成基本任务。国务院正式宣布:全国承担改革任务的580多家出版社、3000多家新华书店、850家电影制作发行放映单位、57家广电系统所属电视剧制作机构、38家党报党刊发行单位等已全部完成转企改制;各省(区、市)已基本完成有线电视网络整合;全国2103家承担改革任务的文化系统国有文艺院团按照“转制一批、整合一批、撤销一批、划转一批、保留一批”的改革要求,完成改革任务的院团有2100家,占总数的99.86%,其中转企改制占61%;全国3388种应转企改制的非时政类报刊已有3271种完成改革任务,占总数的96.5%。全国共注销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法人6900多家、核销事业编制29万多个。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字,从2004年到2010年,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递增超过23%,高于同期GDP年均增速。我国图书版权输出引进比从2005年的1∶7.2缩小至2010年的1∶3,国际文化贸易逆差局面明显改观。200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从2003年的900多元上升到1472.76元,进入文化消费“黄金期”。(四)调整好市场和产业的关系,促进发展方式转型我国是一个“转型—发展”国家,不是在文化市场自发发展的过程中形成文化产业,而是在加大市场准入、逐渐开放市场的过程中,通过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这就造成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长期处在需要不断调整关系的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既不能脱离市场经济规律过分强调产业政策作用,也不能离开政策的框架和边界抽象地谈文化市场。事实证明,前者特别容易出现“泡沫化”现象,即发展方式不合理;后者则往往忽略了中国体制环境的特殊性而陷于空谈。按照一般理解,产业政策是国家对市场的干预,是后发国家赶超发达国家的一种发展战略。在市场经济体系健全的国家,产业政策往往能弥补短板、形成战略性产业增长点,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但是如果市场经济体系不健全,产业政策也会脱离市场需要,扭曲市场规律,造成资源错误配置。我国文化市场的开放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步,但是全面建设文化市场体系较晚,因此长期的“双轨制”造成了市场隔绝、价格扭曲、寻租盛行、利益固化,以及政府与市场界限不清,党政不分、政企不分、政事不分、政府与社会中介组织不分,市场发育水平远远落后于全国市场体系发展的一般水平。文化市场开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涉及一些基本制度的建立,也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因此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将会长期与市场机制形成张力,搞好了是产业推动市场开放,并为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搞不好则是产业脱离市场规律,成为政府“自娱自乐”的过程。关键在于我们是不是能够始终坚持市场取向的改革,根据市场需要制定产业政策,通过产业发展不断扩大市场空间。从2000年以来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看,产业和市场一直处于紧张状态。2003年的文化体制改革试点是文化产业高速发展的起爆点,但是仅仅两年的时间,即到了2005年,就在动漫游戏等领域出现了在政策推动下单兵突进的“泡沫化”现象。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文化产业“逆势增长”,表现亮眼。2009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从传统的文化行业实现了向新兴产业部门的变身,上升为与钢铁、汽车、纺织等一样重要的国家战略性产业。文化产业的热度再次提升,借文化体制改革的政策推动力,发展速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随着应对金融危机政策的出台,结构调整成为经济政策的主线,文化产业的这一轮发展大潮与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型相遇,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发展方式不合理的因素。需要研究的是我国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紧平衡”关系的外部原因。“入世”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后期,抓住参与国际经济分工大调整,承接国际制造业转移的重大机遇,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加剧了宏观经济运行中存在的深层问题。回顾十五以来的发展,许多专家都认为,从宏观经济环境说,我国经济在“十五”期间进入了新一轮增长空间,但是依旧继续了工业超高速增长的逻辑,宏观经济矛盾深化。加入WTO后,发达国家制造业加快了向我国转移的速度,使投资和出口一路走高,传统工业发展逻辑更加走向极端,宏观经济愈加不平衡。尽管实施了宏观调控措施,但是投资对GDP的贡献率接近60%,外贸依存度升至70%,而消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从2000年的73%下降到2001年的48%、2002年的40%和2003年的38%。这种宏观经济形势对于启动文化消费和加速发展文化产业形成了消极影响。“十五”期间宏观经济中的问题可以这样表述:新的发展机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经济主管部门对于以发展文化产业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获得新的发展空间的期望,而宏观经济失衡问题的凸显,又提高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紧迫性。是按照传统逻辑,发展传统产业,还是改弦更张,转向新兴发展道路呢?“十一五”规划将提高服务业比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并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上述问题应该说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三展望今后5~10年的市场机遇,中国文化产业正在进入重大的发展机遇期经过了“十一五”期间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经济在被动中实行“发展方式转型”,这就为文化产业在“十二五”以后的发展开辟出新的巨大空间。展望今后5~10年,中国的文化产业有五大市场空间,正处在重大的发展机遇期的入口。(一)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充分释放,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文化产业首先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消费需求的现代服务业。“十二五”经济新政在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需求方面的政策取向构成了今后5~10年中国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基本依据。根据国际比较分析,我国居民文化消费支出大大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的状况,这与文化发展长期以来得不到充分重视有关,也与“入世”以来发展方式日益不合理,经济结构越来越不平衡有关。“十二五”时期有望成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分水岭: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已经成为中国经济政策的主轴,这个巨大的文化消费落差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近乎无限的想象空间。我们看到,“十二五”规划中引人注目地在“政策导向”一章中谈到了“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特别明确地提出要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并提出了诸如推进城镇化、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以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等释放居民消费潜力的措施。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也是促进经济均衡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内在要求。我们可以把这一“政策导向”看作今后5年宏观经济环境将向有利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的最重要信息。(二)参与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辟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方向文化产业既是消费性服务业,也是生产性服务业,现代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功能是满足越来越多的相关产业部门的生产性服务需要,对于中国这种面临重大产业升级的制造业大国来说就更是如此。“十二五”规划对经济结构调整的高度强调,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高度关注,构成了今后5~10年中国文化产业的主攻方向。“十二五”规划中将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的高度,将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并将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作为首要任务,这一系列具有紧密逻辑关联性的战略举措最终指向了现代文化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形态。在关于结构调整的一系列具体要求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一广阔的发展前景。比如说,在有关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篇章中,就谈到了推动研发设计,推动自主品牌建设,而这需要大大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文化附加值;在有关推动服务业大发展的篇章中,还提到了要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数字内容服务等高端服务业。这些都在为当代文化产业的重要领域——创意设计腾出巨大的发展空间。(三)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是我国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今天的文化产业是建立在数字化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新型文化产业。经济危机将信息产业推到了战略新兴产业的地位,也使我们获得机遇,大力发展相关文化产业,走向世界前列。这是我国文化产业在“十二五”规划期间成长为支柱产业的最大机遇。新型文化业态是数字技术的产物和新兴文化产业的序曲。根据权威信息来源,2010年,我国全国电话用户净增9244万户,继续延续“十一五”以来每年大约1亿户的增速,总数达到115339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85900万户,在电话用户总数中所占的比重达到74.5%,是固定电话用户的3倍左右。另据报道,截至2010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4.57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7330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3.03亿人,较2009年底增加6930万人。手机网民在网民总数中的比例进一步提高,从2009年末的60.8%提升至66.2%。信息技术如此迅速的普及,以全世界最快的速度创造着新型的消费者、新型的消费热点以及新型的业态,极大地推动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与数字化信息技术有关的新型文化产业部门,不断爆出超常增长的消息,有关公司也接连在纳斯达克上市,迅速进入全球大型企业之列。这说明中国只有在新兴文化产业领域才有可能较早地走进世界前列。(四)发展新型城市文化经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从“十二五”时期开始,我国发展方式转型的一个重要支点就是,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通过区域功能的规划,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而构建新型城市化战略格局、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是这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后“高铁”的迅猛发展,推动了全国范围内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的进程,改变了一大批二、三线城市的区位属性,掀起了新一轮城市建设的高潮。地方政府的新一届执政者将眼光投向未来,否定了服务于传统工业化的城市发展战略,大量新颖和别具特色的文化地标涌现在城市未来的蓝图上。各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等新型产业集聚区的纷纷创建,既引领了这个发展进程,也为自己争得了新的发展空间。我们看到,随着我国工业化趋近于完成,有一股越来越强劲的发展趋势正在出现:那种完全按照工业化要求规划出来的、功能性的、没有任何地域特色的“福特式”地点和城市正在被人们摒弃,具有“高水平唯一性”的地域性文化资源,正在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参与到地区性的发展中,形成“后福特式”的地点和城市。近年来,一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异军突起,凭借与所在地区和城市发展的密切关系,打造了成功的商业模式,就是典型的范例。(五)发展文化贸易,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天地未来5~10年将是我国对外贸易发生转型的重要时期,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将向培育出口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文化等新兴服务业的方向发展,这将与国家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高度契合,使国家增强软实力的战略与促进文化贸易的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出新天地。目前,我们已经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