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扬州市区域环境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一扬州市区域环境现状“十一五”期间,扬州市环保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空气质量稳步改善,水环境质量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控制,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强度逐步下降,重点流域、区域环境治理不断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强势推进,环境监管能力不断加强,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1.空气质量稳步改善扬州市区全年空气环境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由2005年的317天提高到2010年的32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7.95%,比2005年(86.85%)提高了1.1个百分点;市辖各县(市)区的环境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天数均达到319天以上。从2000~2010年污染趋势分析看,市区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空气质量状况逐步好转(如图1所示)。图12000~2010年市区空气主要污染物变化趋势图酸雨发生频率由2005年的64.7%下降到2010年的32.9%,酸度也有所下降。仪征市酸雨频率由71.7%下降到49.28%,江都、高邮和宝应2010年没有发生酸雨(如表1所示)。表1扬州市区降水酸污染年度变化表2.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十一五”期间,扬州市实施了大运河综合整治、老通扬运河整治、北澄子河单元治污、江都市城河整治、汤汪甪里河、高罗河等重大的水环境整治工程;划定了全市9个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全面清理保护区内的污染源。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水质达标率大幅提高。全市地表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由2005年的62.25%提高到2010年的79.7%;地表水国控断面满足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由2005年的66%提高到2010年的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由2005年的98.75%提高到2010年的100%。3.城市声环境质量达标稳定城市环境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功能区环境噪声达标率)达到100%。2010年度市区及各县(市)城区环境噪声平均值小于55dB(A),符合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与2005年的50.1~54.1dB(A)基本一致。扬州市区交通噪声平均等效声级小于68dB(A),符合国家交通噪声标准,与2005年的66.4dB(A)相比,保持稳定。4.环境电磁辐射水平良好2010年扬州市重点流域地表水中核素浓度在江苏省天然水平范围内,饮用水中放射性监测因子浓度满足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限值。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监测结果、空气中氡浓度监测值、土壤中主要放射性核素含量均在江苏省天然本底水平范围内。5.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不断上升2005年扬州市平均综合指数分值为79.70分,2010年上升至87.5分,市辖各县(市)小康社会环境质量综合指数均高于86.6分。(二)总量减排扎实推进“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结构减排、工程减排和管理减排三大措施,市区及各县(市、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各县(市、区)城镇污水处理厂均建成投运,六圩污水处理厂、高邮海潮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也于2010年下半年投入运行。污水日处理能力由“十一五”初期10万吨上升到目前的50.25万吨。扬州第二发电厂、扬州华电所有火电机组及仪化纤热电机组脱硫设施全部建成并正常运行。市区淘汰或改造燃煤设施600多台(套),对424家化工企业开展专项整治,关闭小化工企业153家。全市共实施COD减排项目174个、SO2减排项目92个,累计完成COD减排量27055.79吨,完成SO2减排量72066.51吨。截至2010年底,扬州市COD排放总量为5.09万吨,SO2排放量为7.03万吨,均控制在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以内,省环保厅通报扬州市COD和SO2与2005年相比分别削减18.6%及15.7%,两项指标均圆满完成“十一五”污染物总量削减任务(如表2所示)。表2总量控制与污染物减排完成情况表单位GDPCOD排放强度由2005年的6.77千克/万元GDP下降到2010年的2.31千克/万元GDP,SO2排放强度由2005年的10.8千克/万元GDP下降到3.23千克/万元GDP。二扬州市区域环境问题分析全市的环保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方面如下。(一)环境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水网纵横是扬州的特色,但水环境质量状况不容乐观,部分河流监测段面水质不能稳定达标,城区河道仍有黑臭现象。“十一五”期间扬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力度空前加大,但空气中PM10居高不下,社会环境噪声污染成为环境举报的热点。环境质量的改善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品质生活追求不相适应。(二)环保设施建设进展缓慢城市污水收集管网不完善、泵站建设不到位,污水集中处理率不高;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有些县尚未建立垃圾无害化填埋场,“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农村垃圾集中处理模式尚未真正建成。乡镇污水处理设施欠账很多。现仅有宝应曹甸镇、高邮菱塘回族乡、江都邵伯镇等13个乡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投入运行,江都小纪镇、仪征新集镇等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在建。(三)环境保护投资不足“十一五”期间扬州市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例一直徘徊在2.5~3.3%,离生态市建设考核指标3.5%以上仍有一定差距。受资金限制,各地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仍显滞后,多个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亟待扩建或提标,乡镇污水管网建设资金严重缺乏;个别城市没有规范化垃圾填埋场,部分垃圾填埋场渗沥液基本没有得到有效处理;全市工业固体废物处置体系不健全,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能力严重不足。(四)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农村环境改善已取得一定成效,但当前农村环境“脏、乱、差”现象仍然严重。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普遍滞后,“四位一体”的长效管护机制尚未有效运行,乡镇环保力量严重不足,农村环保工作有待加强。同时,由于污水处理设施相对滞后,节能减排面临很大压力。三对策建议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今后的发展应着重以下几点。1.编制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立足于扬州市社会、经济和环境现状,以生态市创建成果为后盾,尽快编制一本符合扬州实际情况的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推动扬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进程。2.加强环境监管通过建立先进的环境监测预警体系、突发环境事件应急体系,以及有力的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环境的监督与管理,全面提高扬州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3.建立学习合作机制通过区域环保合作战略和国际合作战略,提高区域环境管理水平和环保技术手段,推动扬州生态市深化建设,探索具有扬州特色的环境保护道路,共建环境和谐的大扬州。4.突出重点建设工程加强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城乡空气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工程、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农村环境整治工程、城市环境优化工程等重点建设工程。展望“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