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馆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1页
某公馆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2页
某公馆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3页
某公馆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4页
某公馆工程测量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目录0第一章概述11.1工程概况11.2内容特点1第二章技术依据12.1工程依据12.2国家规范1第三章准备工作23.1人员配备23.2测量仪器配备23.3内业计算3第四章工程平面控制网34.1控制点建立34.2四角矩形网点的放样44.3测量及改正44.4其它控制桩的放样4第五章工程定位测量45.1测量方法45.2轴线定位竖向传递55.3投测方法5第六章工程高程控制76.1测设方法76.2测量允许误差8第七章工程沉降观测87.1测设方法87.2制作方法87.3设置方法87.4观测使用97.5注意事项9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9第九章施工测量管理109.1技术复核109.2误差要求109.3测量管理制度10工程概况工本工程为##松茂房地产集团##/##市新安翻身股份##开发的松茂柏景湾公馆工程,位于##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宝源路南侧。本工程为新建商住楼建筑,地上16/17层,地下一层地下室工程,总建筑面积36666.95㎡,地下室建筑面积8199.04㎡。地下室为地下汽车库、设备用房等用途,并在地下室设置战时人防防护单元,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为一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主楼部分地下室结构形式为剪力墙结构,其余为框架结构。程概况工程基本情况工程名称松茂柏景湾公馆工程地点##市宝安区宝源路南侧建筑面积(m2)36666.95建筑高度(m)54.05结构类型框剪主体结构框架地上层数17地下层数1标准层层高(m)3首层/二层层高(m)5.1/6各责任主体名称建设单位##市松茂房地产集团##设计单位建设综合勘察研究####施工单位##三穗建筑工程##监理单位##深龙港建设监理##项目经理黄腾光总监理工程师方平技术负责人李文斌专业监理工程师郑峰义第二章技术依据2.1工程依据1.本工程建筑、结构设计施工图纸。2.本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3.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2.2国家规范《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2.《工程测量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8-96。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第三章准备工作联塑总部办公大楼工程测量放线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工序,测量控制的思路如下:以城市导线点为依据,遵循整体控制局部的原则,对本工程采用一级导线并逐级控制,用高精度来控制低精度,同时配备先进的测量仪器,GTS-102N全站仪、DS3200水准仪、DZJ2激光垂准仪。技术准备1.方案的编制依据《测量规范》、《建筑工程施工测量规程》等国家和地方规范、规程、标准,规划局给定的有关测量资料,设计施工图纸,公司《测量工作管理规定》。3.2人员配备为了确保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开展,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组成本工程施工测量组。序号##学历职务施工年限01李惠超大专测量502曾观国大专测量12030405施工测量组是项目部施工技术部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测量的监督实施。3.3测量仪器配备根据本工程特点和精度要求,平面控制和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轴线投测采用经纬仪,高程测量采用水准仪,主轴线垂直度控制采用激光垂准仪。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见一览表。本工程主要测量器具配备一览表仪器名称型号数量精度用途全站仪GTS-102N1台2"±(3mm+2ppm)距离和角度测量水准仪DS32002台±0.2mm/km水准测量、沉降观测激光垂准仪DZJ21台1/30000垂直度测量钢尺50m2把经计量局检定合格距离测量对讲机KENWOOD2台通讯联络钢卷尺7.55把距离丈量注:仪器均在计量局检验规定周期内检定。3.4内业计算采用计算机配相应的计算及绘图程序,CAD软件,现场计算采用卡西欧CASIO5800计算器,该计算器己输入有关计算程序来进行数据处理。以求高效、准确地进行测量工作,确保工程质量。第四章工程平面控制网4.1控制点建立及选点、埋石.4.1.1、以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为高级控制点,将建设单位提供的控制点引入施工现场,先初步放样各建筑物的四个角矩形控制点,然后采用导线测量的方法对放样的控制点进行测量。在此基础上进行各项工程的定位和细部测量。本工程原始坐标点为建设单位提供的城市控制点西面〔X=2530752.359,Y=406004.615,H=3.569〕西面2(X=2530718.604,Y=406083.792)北面(X=2530817.819,Y=406103.935)联塑总部办公大楼4.1.2、1、根据建筑物的外形以及视线情况,在结构外设置控制网点。控制网点必须留在便于施工复测而又不易破坏的地方,该点做好保护措施,采用混凝土包裹以防施工中扰动网点,造成测量误差。做法:点上砌砖抹灰围护,然后用混凝土浇筑结实,将控制点投上定位。2、在设计和选点宜利用以知点位及塔吊位,并使所选点构成良好的图形。3、控制网点应便于长期保存、加密、扩展和寻找。4.2四角矩形网点的放样根据已有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初步放样出矩形控制点,观测使用GTS-102N全站仪,角度观测采用正倒镜分中法,边长观测两次测距,取平均数作为最后结果。角度及边长的观测的各项限差均按照《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要求。在观测边长时,输入了温度、气压改正系数,由仪器自动改正。4.3测量及改正测量拟采用闭合或附合导线测定。精度等级按一级导线技术要求。经过方格网整体严密平差,求得所放样点的实际坐标,然后将各点的设计点位改正到设计位置上。平差采用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NASEWv3.0版。改正后的主控制桩点,进行矩形网角度及边长检测。4.4其它控制桩的放样利用己改正后的控制点,按内分法加密纵横纵轴线上的控制桩,角度观测采用正倒镜分中法放出,边长观测两次测距,取其平均值作最后结果。若最后一段边长误差土超出允许范围,则根据内分法进行调整。第五章工程定位测量5.1测量方法本工程最高有23层的高层建筑,结合本工程施工现场周围环境的特点,本工程将采用“内控〞投测方法进行施工楼层的测量放线。1.根据现场的轴线控制网点,在首层结构楼板施工完成后,利用控制桩用内分法放样出各细部轴线,将事先确定的楼层轴线控制点投测在首层楼板上,经复核无误后,作为主体轴线控制原点。2.每层结构楼板混凝土工程施工前,在相应的位置预留200mm×25.2轴线定位竖向传递根据高精度、易控制、易操作的原则建立垂直轴线控制网。在建筑物首层地板上测设较高精度的轴线控制点,用内控法施测。必须注意外控制、内控制之间的关系必须保持一致,这样无论施工到哪一阶段,都能确保精度。1.控制点的做法:弹出控制点,用红油漆画好三角标明。2.控制点的布设:见控制点布置图。3.竖向传递方法:各楼层楼板上与首层内控点相对应的位置留出200mm×4.轴线投测及传递误差应符合下表:项目允许误差(mm)每层±3总高〔H〕H≤30m±530m<H≤±105.3投测方法1.安置:将三脚架置于测站点上,仪器安装在三脚架的基座强制中心孔内,锁紧基座制动手轮,使仪器稳固。调节三脚架高度,使望远镜使准轴约于人眼等高,并使仪器圆水泡居中,旋转仪器目镜,使分划板刻线清晰,转动调焦手轮,使对中标志成像清晰。2.整平:转动仪器照准部,使长水准器与任意两个脚螺旋的连线平行,以相反的方向等量转动此两脚螺旋,使气泡正确居中。将仪器转动90°,旋转第三个脚螺旋,使气泡居中。用上述方法反复调整,直到仪器旋转到任意位置,水准泡最大偏离值都不超过四分之一值为止。3.对中:先旋转对点器目镜,使分划板清晰,再旋转对点器调焦手轮,使对中标志清晰。滑动仪器,使测站点居于分划板的十字丝中央。将仪器照准部转动180度后检查仪器对中情况,然后拧紧中心固定螺旋。仪器整平后再精确对中一次。4.照准:先转动望远镜目镜使分划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调焦手轮使目标在分划板上成像清晰,并尽量消除视差,及当观测者轻微晃动眼睛时,十字丝与目标之间不能有明显的移动,若有则继续以上步骤,直至满意为止。5.向上投点:如果仪器已校正好,当仪器整平后,则视准线可以作为垂准线,只需一次观测精度也足够了。但为了进一步提高垂准精度,可以将仪器照准部旋转180°,获得第二个观测值,取其中数〔中点〕就是正确的垂准位置。量时,在首层控制点上架设激光铅垂仪,调置仪器对中整平后启动电源,使激光铅垂仪发射出可见的红色光束,控制到上层预留孔的接受靶上,查看红色光斑点离靶心最小之点,此点既为第二层上的一个控制点。其余的控制点用同样方法向上投测。6.将所有控制点都投到最上一层的结构楼上后,根据控制点之间的关系,采用经纬仪、钢卷尺等将该楼层的墙、柱、梁的位置在结构板上准确标出。7.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以上每个施工楼层的施工放线。8.因所使用的垂准仪精度为1/30000,随着施工楼层高度的增加,系统误差也相应增大。因此,为减少误差,在结构施工完六层后,再重新设置一次控制点,上部施工楼层放线时,即以该层的控制点为准向上投测。第六章工程高程控制6.1测设方法1.在首层的柱子上标定出±0.000标高相当于黄海高程标高4.380m。2.二层以上模板安装的高程基准点选在易于保存且便于传递的位置上,每一流水段用钢尺垂直拉三个高程点。钢尺应考虑温度、尺长、拉力等各项改正,三个高程点较差应在3mm之内,平均后再抄测其他点线。由于该类基准点多具不稳定性,每次使用前都必须重新校核后方可使用。模板安装完后,按设计标高检核高程,3.在每层的柱子墙体浇筑完后,在电梯井筒或楼梯口内向上传递高程。在室内柱子及墙体上定出层高+1.004.在结构层内引测标高时,要使用水准仪往返测量与基准点校核,误差要控制在规范范围内。确保精度要求。6.2测量允许误差根据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1.位移3mm。2.向传递的允许偏差见一览表。标高传递允许偏差表高度〔m〕允许偏差国家标准〔mm〕内控标准(mm)每层±3±2总高±5±3第七章工程沉降观测7.1测设方法由于本工程组团中有高层建筑,根据国家规范和设计要求,施工到0.00以后,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在主体框架角柱上+1.00处设沉降观测点,以上结构每增高1-2层观测一次,主体封顶后,每周观测一次至竣工,通常情况下,观测点位置由设计单位指定。对于沉降观测点设置,我公司已有成熟技术,本工程采用“套筒内藏式沉降观测点〞设置制作方法。7.2制作方法一个7070的电气预埋盒,一个20直螺纹套筒穿过盒底。PVC或镀锌铁皮盒盖,可以用螺丝将盒盖固定在电线盒上的螺丝孔上。用20钢筋制作成90度弯头的观测头,水平段套丝,长约6cm,垂直段长约4沉降观测点设置大样如右图。7.3设置方法在主体结构施工时,首层柱墙结构钢筋绑扎完毕后,将准备好的电线盒固定在观测点位置,直螺纹套筒从电线盒底穿过,用电弧焊将20直螺纹套筒焊在观测点内柱或墙的主筋上,封闭模板时,注意检查电线盒必须紧贴外模。结构模板拆除后,即可看到预埋的电线盒及盒中的直螺纹套筒。联塑总部办公大楼工程沉降观测点NO.01#测量控制点,注意保护!7.4观测使用联塑总部办公大楼工程沉降观测点NO.01#测量控制点,注意保护!每次使用时,打开观测点盖子,旋转20钢筋弯头,将弯头套在套筒上,保持观测点在垂直面上,即可进行观测,记录每次观测数据。观测完毕后,取下弯头,盖上盖子,盖子面上可以用红色油漆标上标记或观测点好,以表明用途,并使外观美观,如右图示。7.5注意事项1.所有轴线传递都以控制点和定向点为基础,所以要加强控制定向点的保护。仪器要经常进行检校,并备有检查资料。2.根据《工程测量规范》、《城市测量规范》、《水准测量规范》及柱定位平面图,按设计要求,在建筑物相应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在建筑物周围布设四个水准点作为工作基点。当基础施工完毕,首层结构施工时在本结构施工图规定的位置埋设沉降观测点,对沉降观测点要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冲撞引起变形影响数据统计。3.沉降观测点稳固后进行首次观测。首次观测测二个测回,精度符合要求后填写记录表。主体结构施工时每二层楼观测一次,主体结构验收后砌墙内外填充墙时,每三层观测一次,竣工后,由业主继续观测。第一年四次,第二年二次,以后每年一次至到下沉稳定为止。如沉降量大时缩短周期。并及时整理施测数据,编制成果表,作为竣工资料存档。第八章施工注意事项1.为了做到防患于未然,建立合理的复核制度,每一工序均有专人复核。2.测量仪器均在计量局规定周期内检定,并有专人负责。3.阴雨、曝晒天气在野外作业时一定打伞,以防损坏仪器。4.非专业人员不能操作仪器,以防损坏而影响精度。5.对原始坐标基准点和轴线控制网定期复查。6.由于工期紧,施工分项多,为保证各班组相互配合,以求紧密衔接,施工测量应与各专业工种密切配合,并制定切实可行的与施工同步的测设手段。7.所有施工测量记录和计算成果均按工程项目分类装订,并附必要检查的文字说明。第九章施工测量管理根据本工程的施工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