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1页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2页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3页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4页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回族文化与校本特色发展的研究》课题研究方案吴忠市红寺堡区回民中学课题负责人:牛海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1年5月29日)、教育部“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教师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地方内容或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而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建立三级课程体制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线的音乐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利用当地的音乐美术课程资源,以弥补音乐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解决现行音乐美术教材与地方实际不符的问题,充分发挥乡土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艺术形式,满足学生学习音乐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乡土民间艺术,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普通生活实际之中,它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深厚的人文性。

民间艺术:是大众的、生活的、民俗的艺术,是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艺术,她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包涵着丰富深刻的社会历史信息,体现了广大民众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而回族的民间文化艺术习俗,源于伊斯兰文化艺术,具有本民族的传统和特点,为劳动人民的生活服务,为劳动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表达了回族人民对艺术的感受和思想,反映了回族人民探索、追求完美的艺术境界的理想、观念和方法。民间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化的积淀。在中小学开展民间艺术教育,能让学生接触经典的民间艺术,是帮助学生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有文化根基的社会人的需要。同时,民间艺术常常是科学、语言、社会、健康、艺术等多方面的综合体,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价值。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艺术兴趣和艺术天赋,有助于学生全脑功能开发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有助于民族意识与情感的激发,有助于学生对文化精神的把握和自身完满人格的塑造,对其终身发展都具有强烈的导向性。红寺堡区是目前国家最大的生态移民区,总人口约20万,其中回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57%。移民主要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各个县区,而南部山区各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灿烂的地域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民族艺术,使得我区形成了多元文化,尤其以回族民间艺术最为突出,回族民间剪纸、回族服饰、回族刺绣、花儿、回族舞蹈独具特色。我校是该区唯一的一所回民初级中学,以创办民族特色学校为奋斗目标。结合学校地处山区的特点,我们发现学生家长中有许多人会剪纸、刺绣,而且不少学生的妈妈或奶奶剪纸水平还比较高,每逢春节及喜庆日来临,大部分都要自己拿起剪刀剪窗花和门联。我们根据课改的需要及学校的资源优势,确定将剪纸纳入校本课程,并且将剪纸作为学校办学特色的突破口,在“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的基础上,达到“人人能创作”,逐步努力开创剪纸艺术特色学校。我校在剪纸教学上,做到“四个结合”,即:剪纸与校本课程相结合;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相结合;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开创以民间剪纸剪纸艺术、刺绣、花儿等艺术形式为主线的回族文化特色活动。尤其是回族民间艺术课题的研究,旨在以地方民间艺术为土壤,立足于地方,立足于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学生为本,发展为本”,发挥社会、学校和家庭等多种渠道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自己身边的艺术,发现身边的艺术素材与资源,体验感受生活中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民间艺术、民族文化。通过挖掘、整理传统民间乡土艺术资源,为学生提供生动有趣、易于触摸、丰富多彩的艺术内容和信息,让学生“亲密接触民间、民族艺术”,让学生“走进艺术,感受艺术”。在乡土民间艺术活动中参与、体验,“亲近生活,亲近艺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每一位学生的艺术素质得到充分培养与发展,对家乡民间传统文化艺术的认同、热爱和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从而积极参与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1.与校本课程结合,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结合当地的居民在传统节日和喜庆时,张贴剪纸喜字图案的风俗,学校将剪纸作为校本课程加以开发,充分挖掘教育资源。结合实际编写《剪纸艺术》校本课程,把当地的剪纸等手工制作纳入校本课程,编写小组的教师走访了当地的居民,了解当地民俗,在此基础上,大家齐心协力到网站上搜集,购买资料,反复的研究,编写了具有我校自己特色的《剪纸艺术》校本课程。2.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我校结合剪纸教学,开展了研究性学习。学生对剪纸的渊源、表现手法等感兴趣的问题,以课题的形式提出来进行研究,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对不懂的问题,请教老师、居民,或从网上进行查阅并做好记录。在实验楼一至三楼的走廊,展示了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有剪纸的溯源、剪纸的工具、材料介绍、不同民族风格的剪纸艺术、剪纸名家及名家作品欣赏等。学生以课题的形式了解我国剪纸的溯源,了解本门类的艺术特点,表现手法,各地的剪纸风格,以及剪纸艺术所蕴涵的文化。3.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人有剪刀,人人会剪纸,人人有作品”是我们在剪纸方面的具体做法。结合学校的美术课、综合实践活动课,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为重点,开展趣味剪纸活动。七八九年级分层次、分阶段进行。先遴选一部分有基础的学生参加剪纸兴趣小组活动,第一阶段主要以简单的团花等为主,要求每一个学生会制作窗花等装饰品等,培养学生的剪纸兴趣;第二阶段以简单的图案剪纸为主,能用剪纸作品装饰教室、房间等,培养对我国剪纸艺术的热爱;第三阶段能制作较复杂的剪纸作品,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制作有创意的剪纸,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学生在剪纸的实践活动中,掌握了剪、刻的技能技巧。4.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增强民族自豪感。在剪纸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将剪纸寓于德育之中。注重引导学生感受剪纸艺术的魅力,以剪纸为主线,发展学生的特长,渗透民族教育,德育教育内容,提高审美情趣。学生在剪纸活动中,成立小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访问调查中,礼仪交际能力得到锻炼,通过剪纸,引申到学生对我国民间艺术探究的兴趣,领略我国民间艺术的神奇魅力,使学生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与群芳争高下,只欲平凡脱颖出。”我们将继续进一步探讨、挖掘、光大民间传统艺术——《剪纸艺术》。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目前,国内将剪纸、刺绣等作为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学校较多,但主要集中在发达城市,如:北京、浙江、山东、陕西、重庆等。在课程开发中,这些研究都本着要传承剪纸这项优秀的中华民族文化遗产为基点,因地制宜,发展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剪纸教学,从而达到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发展。在课程开发中,都遇到了一些困难:1、剪纸教材缺乏系统性。市面上的剪纸教材适合于有一定剪纸基础的人,多以欣赏为主,不能系统指导学生。2、缺乏剪纸方法的系统指导,而且不适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都需要参与课题研究的学校自主研发。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瑞士和欧洲都非常重视开展剪纸活动。尤其是我国台湾已将传统民间剪纸发展为一种纸雕艺术,在中小学有专门的手工劳动剪纸课程。王沛著有《河州花儿研究》,北方民族大学武宇林教授就西部“花儿”的传承与创新做了详尽的阐述,都对花儿进行专门研究。正如著名作家冯骥才说过的:“民间文化是一种母亲文化,它是我们的根,它融入了我们的血肉,给了我们情感”。2003年,剪纸被列为全国首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抢救和保护项目,要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关键在于传承,而学校应该是传承民间文化遗产的主阵地。我区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民间艺术的发掘传承与保护,北方民族大学承担的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宁夏回族民间剪纸与刺绣研究”项目进行了验收。验收专家组认为,研究成果《宁夏回族剪纸与刺绣》图文并茂,较全面真实的反映了宁夏回族剪纸与刺绣的状况,也为宁夏剪纸与刺绣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宁夏师范学院美术系虎西山教授专门针对《宁夏西海固地区回族民间剪纸的形式和内容》作了专门研究,就回族民间剪纸的形式与内容做了详细的论述。因此,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提供了大量的参考资料与理论支持。三、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一)课题研究的总目标1、完成剪纸教学由原来的课外兴趣小组向校本课程的构建,进行《剪纸艺术》校本开发。2、探索民间艺术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开发民间艺术主题资源,总结校本课程实践的经验与不足,本着适合我校学情、适合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原则,系统地完成剪纸校本课程教材的编写。3、形成中学各年段实施剪纸教学的目标和评价方案体系。4、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促进学校素质教育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形成我校的剪纸、刺绣等艺术特色。(二)学生发展目标1、了解传统的剪纸、刺绣、花儿艺术的特点和特色,唤起学生热爱中华民族艺术的情感,继承与发扬地方民间艺术。2、学生掌握剪纸、刺绣等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能由临摹逐渐转向创作,能独立完成作品。3、通过学习的直接体验和感受,培养学生细致耐心的品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创新能力,团队协作精神,激发中学生的民族意识与情感,开发学生创造潜能,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发展。(三)教师发展目标1、增强教师探索剪纸艺术传承和剪纸教学方法的能力。提高教师将传统文化与综合实践相整合的能力。2、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成长,科研能力的提高,造就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四)、研究内容民间艺术的题材与内容比较宽泛,由于我区回族人口较多,加之我校回族学生占学校总人数的60.4%,而且绝大多数学生来自宁夏南部山区,具备一定的艺术底蕴与技能。因此,本次课题研究主要选取一些喜闻乐见、民族特色强的艺术形式就行研究。1、分层次、分阶段研究不同年段的学生对剪纸、刺绣、花儿等的认知和理解,根据学习需要的不同帮助与指导,制定各年段剪纸学习目标,建立健全剪纸校本课程的目标体系。2、据各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剪纸课目标,研究设计最适合学生的剪纸课教材,力求做到有趣、易学、充实、有序,并初步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剪纸课内容体系。3、研究如何在传统剪纸的学习中融入创新教育,在剪纸的系统学习中,努力尝试学生在临摹传统剪纸的基础上,能利用剪纸表达自己内心情感、喜好,作品能具有童趣与现代感的意识。

(1)“民间剪纸”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结合多媒体信息,使学生由欣赏熏陶、初步感知,体会剪纸艺术的独特魅力与艺术感染力,然后对学生进行剪纸艺术语言的训练并想象创作练习。学生可以借助网络,搜集整理素材,创作个人有代表特色的作品。

(2)“民间刺绣”,在宁夏不独历史悠久,而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反映回族风土人情的特色。回族由于受伊斯兰文化艺术的影响,民间刺绣以其独特的风格,广泛流传,受到人们的青睐。将“民间刺绣”引入课堂,学生由欣赏体验到学习针法到创作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刺绣装点和改变生活。

(3)“花儿”俗称山曲儿,最早流传于宁夏、甘肃、青海一带,经二百余年演变,已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花儿”词曲优美,韵味独特,语言鲜活生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曲调有上百种之多,既高亢、粗犷,也不乏悠扬、委婉,体现了多民族、多元性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其强大的生命力和传播功能,表现在众多民族共同使用汉语进行演唱,并各具特色。跨地域、跨文化、跨民族、跨时空的“花儿”民歌具有极强的艺术生命力和文化包容性,是西部多民族地区文化交流、民族和谐的桥梁与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生动诠释。花儿曲调高亢,节奏明快,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将其引入音乐教学当中,教学生学唱花儿,引导学生欣赏、感受花儿的艺术风格与魅力。(4)将民族舞蹈纳入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培养。四、课题研究原则:(一)实践性原则

本课题的研究,强调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紧密结合,帮助学生从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与体验,引导学生热爱剪纸、刺绣、热爱生活,着眼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学会富有创意地生活。

(二)自主性原则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强调学生的自主性,通过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开辟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学生自己选择剪纸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方式,自己决定剪纸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自己去活动、体验与创造。使其享受探究的乐趣,活动的愉悦,服务的充实,真正地使学生“解放大脑、解放思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解放动手”。

(三)趣味性原则

运用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充分发挥剪纸工具材料的独特性、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独特性。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状况和认识特征,设计活泼多样的剪纸内容、呈现形式和教学方式,以赋予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四)创新性原则

创新性精神是每个社会成员重要的心理品质之一。创新性原则是要求教师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探索性活动的广阔时空,让学生大胆想象、大胆设计、广泛开展探索性的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做到教的创新和学的创新有机统一;不断激发创新的欲望和自觉追求创新的有机统一;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提高的有机统一。

(五)发展性原则

通过本课题的活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文化传承,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变有限为无限,形成发展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的新方法,养成乐于动手、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意识。同样,可以更新教师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五、课题研究方法:本课题具有实践性,具体性,探索性的特征,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力求体现课题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使之有推广价值。

1.文献研究法:搜集、学习有关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的理论专著和科研信息,指导本课题研究的全过程。

2.实验法:运用于课题研究的实施阶段,是课题研究的重点。

3.观察法,并结合生动有趣的民间剪纸、刺绣等艺术主题教育的教学方法。4.经验总结法:通过实践探索,总结教学活动中的心得、体会。寻找理论依据,不断提高课题研究价值,做好实验资料的储备、整理工作,运用于整个实施阶段。六、课题研究的操作措施:1、组织学生成立“剪纸”、“刺绣”、“泥塑”、“花儿”兴趣小组或“花儿”合唱团等研究小团队,以兴趣为基点,搜集民间剪纸、刺绣、花儿等样本,尤其是回族剪纸、刺绣纹样,发掘民间艺术作品,作为校本教材设计重要参考。2、邀请同心县剪纸名人——“中华巧手”井春霞老师,“宁夏回族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田彦兰老师来我校进行剪纸教学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指导。3、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动为载体使满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强化学生的素养,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举办好每年一届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成立“通过兴趣小组活动带动全体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热情。充分以广场文化专场演出、校园文化艺术节、各种展览活动等为契机,举办剪纸、刺绣等主题展览活动和花儿、回族舞蹈专场文艺演出,展示我校艺术教育及课题研究所取得成绩。4、课题组教师加强业务学习与研究,更新观念,不断提高业务素养,使自己业务水平始终保持与最新的理念、最新的技术同步。5、艺术组全体成员要加强合作,明确责任,共同探究。每月安排一次课题组会议,认真组织好教研活动,及时讨论纠正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调整部署,顺利进入下一阶段任务。七、课题研究的步骤:1.以课题研究为中心,带动音乐美术组全体教师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通过听、读、看、写、谈、说、、学(听专家报告或专题讲座,读理论杂志,看图片、录像及观摩活动,写教育笔记、论文、教学方案,,读民间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前景,说民间艺术教育在当前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学积极的经验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使音乐美术组教师能自觉地投入到民间艺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中,并以此作为自我发展的舞台。本次课题的与实施拟定分三个阶段完成:(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2月——2012年4月)搜集关于剪纸、刺绣、花儿艺术的各种书籍资料,为剪纸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进行民间剪纸艺术采风活动,使校本课程的开发起到传承民间艺术的作用。学习借鉴各级各类学校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方面的经验,完成校本课程申请报告,做好校本课程研究方案的制定。确定剪纸课程初级、中级、高级各年段的学习目标及评价体系。(二)实施阶段(2012年5月——2014年2月)1、建立自己的子课题方案,在搜集、整理和分类的基础上对民间艺术主题活动进行设计、改编、创新和应用。2、根据各研究阶段的目标修改内容、形式及有关材料,做好阶段性小结。3、用边研究边思考,边提炼边总结的方法,逐步形成一些阶段性成果,并定期汇报。(三)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5月)1、汇编剪纸艺术活动优秀学生剪纸作品集。2、按要求完成各项成果,总结经验、撰写论文、申请课题鉴定。3、制作课题专题纪录片、收集整理第一手资料,邀请教研室对我校课题的开展情况进行初步指导验收,提出宝贵的意见。4、在回顾、归纳、提炼、总结的基础上完成研究报告,形成最终成果。八、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本课题组成员都是学校优秀教师,具有一定的美术、音乐专业技能,有很高工作热情和责任心,在学校校园文化艺术建设及音乐美术教学中有突出成绩,在县、市级美术比赛活动中多次获奖。课题指导:吴风虎贾庭洲(负责课题的全面支持、督查与指导工作)课题组长:牛海,男,隆德人,中教二级美术教师,国画专业,固原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务干事。在教育教学、民间剪纸上有一定的方法与经验,辅导的多名学生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剪纸类银奖、铜奖、优秀奖。本人获得“吴忠市‘移动杯’首届青少年美术书法摄影大赛”优秀辅导教师铜奖。剪纸作品《金陵十二钗》获得我区“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二等奖。辅导学生糟怀东获得“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软笔书法一等奖。撰写的论文《将美育融入素质教育的几点看法》在宁夏《小龙人报》教研版发表。负责课题方案的制定,组织,承担剪纸教学研究,编写校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