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州青年消费与闲暇娱乐状况研究
青年对消费与闲暇娱乐有较高感受能力和参与热情,青年群体受到消费与闲暇娱乐行业的特别关注。消费与闲暇娱乐状况能反映生活质量的高低,因此通过分析青年消费及闲暇娱乐状况,可了解青年的生活质量及其变化,从而在消费方面提出关于经济新常态下青年发展的意见和建议。本研究主要使用2014年开展的“广州市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分析,文中如无特殊说明的均指2014年调查数据,2014年调查的数据收集情况参见本书相关章节。文中还对2010年与2012年分别调查的“广州市青年发展状况调查”部分数据做了比较,这两个数据来源将在文中以“2010年调查数据”和“2012年调查数据”分别说明。一广州青年消费现状2010年与2012年展开的两次“广州市青年发展状况调查”数据分析认为:广州青年的消费状况较为健康,广州青年追求消费的品质与现实可能性,并有适度的个性追求。两次调查跟踪均发现广州青年有“月光族”即月盈余不多、“啃老族”即父母支援消费,以及信贷消费趋势[1]。而2014年调查发现,广州青年收入水平继续增加,广州青年消费与闲暇娱乐持续小步提升,消费结构与往年相近,网购、信贷和享乐型闲暇娱乐的消费趋势持续扩大,住房、购车和旅行等方面的信贷需求较为强劲,反映青年逐渐接受信贷消费作为规划生活、优化生活条件的金融手段。(一)收入提高显著,“月光族”持续增加经济能力是消费质量的基础,收入是经济能力的重要来源。2014年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在职青年的平均年收入为5.2072万元,较往年青年收入有了较大提高。2010年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在职青年平均年收入为3.9530万元,2012年调查数据显示广州在职青年平均年收入是4.0440万元,两者比较,2012年增长为2.3%,增幅较小。2014年调查数据与2012年调查数据比较,广州在职青年平均年收入增幅达到28.76%,为青年提高消费与闲暇娱乐的质与量提供了经济基础(见表1、表2)。较多在职青年与在校大学生每月收支平衡或者有盈余,但仍有超过两成“入不敷出”,占26.9%,“收支平衡”占26.0%,“有,但不多”占44.2%,“有很多”占2.8%。值得注意的是,2012年数据中“月光族”为16.3%,而2014年数据中“月光族”进一步增加,26.9%“入不敷出”青年即“月光族”,比2012年数据还高出10.6个百分点,“月光族”有增无减(见表3)。表12014在职青年年收入表2三次调查青年收入状况表32014年在职青年与大学生每月盈余(二)消费结构1.食品与餐饮支出占比增大,可能与外出就餐有关(1)食品与餐饮支出占超三成。食品与餐饮是基本的生活需求,广州青年平均每月的食品与餐饮支出占月收入的比例是34.23%,占有比例较大,说明青年的消费中心落在基本生活需求上。2014年的食品与餐饮支出占比,虽然较之前两次调查数据中“食品支出”有上升,2010年为20%,2012年为19%,但是应注意到,2014年调查数据为食品和餐饮合并数据,而外出就餐已然成为广州青年的消费和闲暇娱乐的项目,导致此项支出占比增加(见表4)。表42014年在职青年与大学生每月食品与餐饮占月收入比例(2)食品与餐饮支出的影响因素分析。①收入越高,食品与餐饮支出占比越低。对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年收入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经检验得出,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年收入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Pearson系数=-0.322,P<0.001)。因此,年收入越高的青年,其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会越低(见表5)。表5食品餐饮消费比例与年收入pearson相关分析②年龄越大,食品与餐饮支出占比越低。对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年龄进行单因素均值比较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年龄段的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20岁以下青少年的食品与消费比例均值为55.5%,21~25岁青少年的食品消费比例均值为34.1%,26~30岁青少年的食品消费比例均值为27.5%,31~35岁青少年的食品消费比例均值为26.7%。由此可见,青少年的食品消费比例随着年龄的递增而下降,年龄大的青少年的食品消费比例小于年龄小的青少年(见表6)。表6食品餐饮消费比例与年龄相关分析③学历越高,食品与餐饮消费占比越低。对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学历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学历的青年的食品与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50.336,P<0.001)。初中、高中(含中专、中技)、大专三个学历的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最大比重在“比例在20%~50%”的比例段上,比例分别为54.1%、51.9%和42.5%;大学本科学历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主要在“比例在20%及以下”、“比例在20%~50%”两个比例段;硕士及以上学历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最大比重在“比例在20%及以下”,比重为53.6%。可见,学历越高的青年,其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越低(见表7)。表7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学历卡方分析④已婚青年食品与餐饮消费占比低于非婚姻青年的占比。对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婚姻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婚姻状况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135.568,P<0.001)。在“比例在20%及以下”这一比例段上,已婚青年的比重高于未婚青年和离异/丧偶青年,比重为52.7%。在“比例在50%及以上”这一比例段上,已婚青年的比重低于未婚青年和离异/丧偶青年,比重为5.8%。可见,已婚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低于未婚和离异/丧偶青年(见表8)。表8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婚姻卡方分析⑤广州户籍青年食品与餐饮消费占比低于外地户籍青年的占比。对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户籍类型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户籍类型的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72.676,P<0.001)。在“比例在20%及以下”的比例段上,广州本地户籍的比重高于外地户籍的比重,分别是45.0%和46.9%;在“比例在50%以上”的比例段上,外地户籍的比重高于广州本地户籍的比重,分别是26.5%和22.6%。在“比例在20%及以下”的比例段上,农村户籍的比重高于城镇户籍,分别是46.9%和35.1%;在“比例在50%以上”的比例段上,城镇户籍的比重高于农村户籍,分别是12.3%和26.5%。可见,广州本地户籍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低于外地户籍青年,农村户籍青年的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低于城镇户籍青年(见表9)。表9食品与餐饮消费比例与户籍卡方分析续表2.青年住房占比较往年轻微降低(1)青年每月住房支出低于往年,同住可能减轻了住房负担。广州青年平均每月住房支出占比是17.617%,低于食品与餐饮占比(见表10)。这一住房支出比例也低于2010年和2012年数据,2010年和2012年广州青年的住房开支所占的比重都达到了18%。调查将住房状况分为“租房”、“自有产权房”、“宿舍”、“住亲戚家”和“其他”。在职青年与大学生则需要负担更多住房支出,自有产权房,占44.3%,另外,“租房”占24.4%,“宿舍”占28.1%,“其他”占3.2%(见表11)。在同住情况方面,在职青年与大学生“与父母同住”占27.5%,“三代同堂”占10.4%,“与配偶及小孩同住”占11.5%,“与配偶两人同住”占7.2%,“单身独居”占8.5%,“未婚同居”占1.3%,“与他人合住”占33.1%,“其他”占0.4%(见表12)。青年与人同住可能减轻了其住房负担,例如广州本地青年可能与父母同住,这样本地青年就节约了住房支出,可能增加其他消费与闲暇娱乐活动。表10在职青年与大学生每月住房支出占月收入比例表11在职青年与大学生住房状况表12在职青年与大学生的同住状况(2)住房消费影响因素分析。①收入越高,住房消费比例越高。对青年的食品、住房消费比例与年收入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经检验得出,住房消费比例与年收入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earson系数=0.183,P<0.001)(见表13)。因此,年收入越高的青年,其住房消费比例会越高。表13住房消费比例与年收入Pearson相关分析②年龄越大,住房消费比例越高。对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与年龄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年龄段的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80.983,P<0.001)。在“比例在20%及以下”的比例段上,随着年龄的上升而比重在下降(从87.0%到60.2%);在“比例在20%~50%”和“比例在50%以上”两个比例段上,随着年龄的上升而比重在上升(从11.2%到32.2%;从1.8%到7.6%)(见表14)。可见,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年龄越大的青年,其住房消费比例越高。表14住房消费比例与年龄卡方分析③硕士及以上学历青年住房消费比例较高。对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与学历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学历的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31.964,P<0.01)。硕士学历的青年的住房消费与其他学历的青年会有较大的差异:“比例在20%及以下”这一比例段上,其他学历青年的比重是在70%以上,而硕士及以上学历青年的比重为54.4%;“比例在20%~50%”这一比例段上,其他学历青年的比重是在30%以下,而硕士及以上的比重为33.8%(见表15)。可见,硕士及以上学历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要比其他学历青年的比例要高。表15住房消费比例与学历卡方分析④已婚青年住房消费比例较低。对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与婚姻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婚姻状况的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65.952,P<0.001)。在“比例在20%及以下”这一比例段上,已婚青年的比重低于未婚青年和离异/丧偶青年,比重为60.7%。在“比例在50%及以上”这一比例段上,已婚青年的比重高于未婚青年和离异/丧偶青年,比重为8.1%(见表16)。可见,已婚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低于未婚和离异/丧偶青年。表16住房消费比例与婚姻卡方分析续表⑤广州城镇户籍青年住房消费比例最高。对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与户籍类型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不同户籍类型的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存在显著的差异性(χ2=18.181,P<0.01)。在“比例在20%及以下”的比例段上,广州城镇户籍的比重低于广州农村户籍、外地城镇户籍、外地农村户籍三种青年,比重为68.1%;在“比例在50%以上”的比例段上,广州城镇户籍的比重高于广州农村户籍、外地城镇户籍、外地农村户籍三种青年,比重为6.2%。在“比例在20%及以下”的比例段上,农村户籍的比重高于城镇户籍,分别是72.5%和72.6%;在“比例在50%以上”的比例段上,城镇户籍的比重高于农村户籍,分别是6.2%和5.0%(见表17)。可见,广州城镇户籍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最高,农村户籍青年的住房消费比例低于城镇户籍青年。表17住房消费比例与户籍卡方分析(三)网络消费成青年消费重要取向1.青年网购现状2012年数据已显示,青年经常进行电子商务行为,也就是网购,2012数据中,对“我经常在网上购物”完全同意和比较同意的则占到了广州青年人数的39.05%。而电子商务在2013~2014年进一步冲击着人们的消费习惯,支付宝支付、微信支付、财付通等多种新的网络支付平台应用广泛,而网商巨头阿里巴巴和京东分别在海外上市更将电子商务提升到全球金融的高度。在这一背景下,2014年数据显示广州青年平均每月网购金额达224.78元(见表18)。可以预计,未来广州青年网购行为将继续增加,资金投入将进一步加大,网购日益成为广州青年的消费渠道和生活方式。表182014年广州青年月平均网购花费2.青年网购消费的影响因素分析(1)网购费用与年收入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对网购费用与年收入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网购费用与年收入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earson系数=0.1980,P<0.001)(见表19)。即青年的年收入越高,青年的网购费用会越高。根据经济学理论,当人们有一定经济收入保障的时候,他们会更愿意消费。所以有收入保障的青年会更愿意消费,因此其网购的费用也越高。表19网购费用与年收入pearson相关分析续表(2)年龄越大,网购费用越高。对网购费用与年龄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网购费用与年龄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224.986,P<0.001)。20岁及以下的青年的网购费用会集中在“200元及以下”,比例是88.8%,这个比例高于21~35岁的青年的比例。21~35岁的青年在网购费用“200~500元”、“500~1000元”两个阶段的比重高于20岁及以下青年的比重(见表20)。因此,年龄越大的青年,其网购费用会越高。表20网购费用与年龄卡方分析(3)有婚史青年网购费用较高。对网购费用与婚姻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网购费用与婚姻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77.372,P<0.001)。在“200元及以下”这个阶段,未婚青年的选择比重高于离异/丧偶青年和已婚青年。在网购费用200元以上的各个阶段,已婚和离异/丧偶青年的选择比重高于未婚青年的比重(见表21)。因此,在网购费用方面,未婚青年的网购费用最低,有婚史青年网购费用较高。表21网购费用与婚姻状况卡方分析(4)城镇户籍青年网购费用高于农村户籍青年。对网购费用与户籍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网购费用与户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42.409,P<0.001)。从表格数据看,广州户籍青年的网购费用是高于外地户籍青年(见表22)。城镇户籍青年的网购费用高于农村户籍青年。(四)理性消费观念与适度信贷意愿并行1.消费观念保持理性,贷款意愿略低于2010年数据当回答“如果您要买一件东西,但是手头存款不够,您愿意借贷消费(向金融机构贷款购买消费品,然后分期付款偿还债务)吗”,60.7%青年回答“不愿意”,39.3%回答“愿意”(见表23)。不愿信贷消费的青年占超过六成,显示大部分青年秉持理性消费,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表22网购费用与户籍卡方分析表23如果您要买一件东西,但是手头存款不够,您愿意借贷消费吗?(2014调查数据)青年的消费观念趋于节制和理性。对于“节俭是值得提倡的”,“完全同意”占38.5%,“比较同意”占37.6%,“一般”占16.1%,“较不同意”占4.2%,“完全不同意”占3.3%,“不清楚”占0.4%,显示青年认同节俭的消费观念。对于“我觉得人应该享受,有钱就该花”,“比较同意”占24.2%,“完全同意”8%,“一般”占38.3%,“较不同意”占20.2%,“完全不同意”占8.3%,“不清楚”占1%,显示青年对享受型消费态度比较中立。对于“购物时我喜欢刷信用卡”,“一般”占39.7%,“较不同意”占18.1%,“比较同意”占16.7%,“完全不同意”占12.6%,“完全同意”9.2%,“不清楚”占3.6%,显示近四成青年接受信用卡购物的行为,信用卡使用观念比较普遍(见表24)。表24以下表格列出了某些消费行为和观念,请说出您的认同程度(2014调查数据)通过三次青少年贷款消费意愿的比较,2012年和2014年青少年贷款消费意愿均低于2010年青少年贷款消费意愿。2014年青少年的贷款消费意愿稍高于2012的贷款消费意愿(见表25)。表25三次调查青少年贷款消费意愿比较2.购房、购车和旅行是主要信贷消费目标,教育消费意愿较低而当回答“在未来的1年内,您最想借贷消费的是什么产品”时,45.1%选择“住房”,20.7%选择“私人轿车”,12.9%选择旅游,显示购房和购车仍是青年的信贷消费目标,而旅游跃居信贷消费目标第三位,显示广州青年注重通过旅行增长见闻,提高生活质量。其他选项包括“电脑”占5.4%、教育4.8%,医疗0.8%,手机3.9%,相机2.8%,其他占3.5%。其中教育仅占4.8%,远低于前三位的住房、私人轿车和旅游,显示青年投入教育资金的意愿较低(见表26)。表26在未来的1年内,您最想借贷消费的是什么产品?(2014年调查数据)是否拥有私家车是提示生活舒适度的指标,数据显示,广州青年自己或家庭拥有私家车的占24.2%,生活舒适度较高。仍有75.8%的青年自己与家庭都没有私家车,因此青年贷款购车意愿较高(见表27)。表27您(您家)是否拥有私家车3.贷款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1)青年贷款消费意愿随着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对贷款消费意愿与年收入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贷款消费意愿与年收入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47.606,P<0.001)。在“愿意”这一选择上,年收入15万元及以上的青年的比重最大,为55.2%,年收入为2万元及以下青年的比重最小,为31.9%,青年贷款消费意愿随着年收入的增加而增加(见表28)。表28贷款消费意愿与年收入状况卡方分析(2)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对贷款消费意愿与年龄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贷款消费意愿与年龄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38.159,P<0.001)。在“愿意”这一选择上,20岁及以下青年的比重为32.4%,21~25岁青年的比重为34.8%,26~30岁青年的比重为46.2%,31~35岁青年的比重为43.7%。因此,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上升(见表29)。表29贷款消费意愿与年龄卡方分析(3)学历较高的青年会更愿意接受贷款消费。对贷款消费意愿与学历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贷款消费意愿与学历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20.715,P<0.001)。在“愿意”这一选择上,初中学历青年的比重为22.5%,高中(含中专、中技)学历青年的比重为35.1%,大专学历青年的比重为38.3%,大学本科学历青年的比重为43.3%,硕士及以上学历青年的比重为43.5%。学历较高的青年会更愿意接受贷款消费(见表30)。表30贷款消费意愿与学历卡方分析(4)已婚的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较高。对贷款消费意愿与婚姻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贷款消费意愿与婚姻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23.824,P<0.001)。已婚的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高于未婚青年和离异/丧偶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离异/丧偶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相对最低(见表31)。表31贷款消费意愿与婚姻状况卡方分析(5)城镇户籍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较高。对贷款消费意愿与户籍进行卡方分析。经检验得出,贷款消费意愿与户籍具有显著相关关系(χ2=20.715,P<0.001)。在“愿意”这一选择上,广州城镇户籍青年的比重为43.8%,广州农村户籍青年的比重为36.1%,外地城镇户籍青年的比重为41.0%,外地农村户籍青年的比重为33.5%。广州本地户籍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高于外地户籍青年;城镇户籍青年的贷款消费意愿高于农村户籍青年(见表32)。表32贷款消费意愿与户籍卡方分析二青年闲暇娱乐多样而健康(一)平均每日闲暇时间4.7小时娱乐休闲消费是高于基本生存和发展的较高层次消费,分析青年闲暇娱乐状况能进一步把握分析青年生活质量的高低。2014年数据分析显示,“近一个星期,您平均每天有______小时闲暇的时间”问题中,广州青年平均每日闲暇时间是4.7小时,显示广州青年有一定的时间开展闲暇娱乐活动,根据闲暇时间与生活质量相关的规律,广州青年在享有较充足闲暇娱乐时间的情况下,生活质量也是相对较高的[2](见表33)。表33平均每天闲暇时间(2014年调查数据)(二)平均每周运动时间3.4小时青年平均每周运动时间是3.4小时,运动时间相对不足,还有待提升。相应地,青年在闲暇娱乐场所中选择“健身俱乐部及其他体育设施场所”占6.9%,低于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等场所,从一个侧面反映广州青年运动时间有待加长,如果城市与社区能提供更多便利的体育运动场所将有助于广州青年加强运动锻炼,强健体魄,以利于更好地工作、学习和生活(见表34)。表34平均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2014年调查数据)(三)青年到专门场所进行闲暇娱乐活动的比例上升1.广州青年闲暇娱乐场所多样数据显示,广州青年的闲暇娱乐场所多样,在“通常的休闲活动场所”问题中,居于前三名的分别是“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18.7%),“自己家里”(18.4%),“茶馆、咖啡店、美食街”(14.2%),显示广州青年闲暇娱乐最注重艺术熏陶,家居与社交的地点。而“图书馆、书店、展览馆”选项占13.7%,与“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两相合并,可显示广州青年选择侧重艺术与教育的场所,比例达32.4%,闲暇娱乐场所比较高雅。此外,其他闲暇娱乐场所选项也得到广州青年青睐,“网吧、KTV、酒吧、棋牌游艺室”(9.0%),“旅游景点和公园”(13.6%),健身俱乐部及其他体育设施场所(6.9%),“自己居住的小区或住地附近的空地”(5.1%),其他(4%),广州青年闲暇娱乐的场所比较丰富多样、健康(见表35)。2.广州青年到专门场所开展闲暇娱乐活动的比例较往年上升通过2014年与2012年青少年休闲活动场所分布对比,我们发现,青少年去“图书馆、书店、展览馆”、“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茶馆、咖啡店、美食街”、“旅游景点和公园”、“健身俱乐部及其他体育设施场所”的比例均有所上升。而“自己家里”、“自己居住的小区或住地附近的空地”的比例有所下降(见表35)。表352014年与2012年青少年休闲活动场所分布对比(多选)3.青年闲暇娱乐场所的影响因素分析(1)“90后”更倾向于去“图书馆、书店、展览馆”。对青年的休闲娱乐场所与年龄进行交互分析。结果显示,“90后”青年比“80后”青年更倾向去“图书馆、书店、展览馆”,“90后”选择的比例为41.2%,而“80后”青年选择的比例为23.9%,两者相差异常明显(见表36)。而在其余的休闲娱乐场所的选择上“80后”与“90后”青年对比没有异常差异。(2)学历对闲暇娱乐场所有影响。对青年的休闲娱乐场所与学历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大学本科、硕士及以上学历青年会倾向选择“图书馆、书店、展览馆”、“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小学及以下学历的青年更倾向选择“网吧、KTV、酒吧、棋牌游艺室”,初中和高中(含中专、中技)学历青年会比其他学历青年更喜欢“自己家里”(见表37)。表36休闲娱乐场所与年龄交互分析表37休闲娱乐场所与学历交互分析续表(3)婚姻对闲暇娱乐场所有影响。对青年的休闲娱乐场所与婚姻交互分析。结果显示,未婚或离异/丧偶青年比已婚青年更倾向选择“图书馆、书店、展览馆”、“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已婚青年比未婚或离异/丧偶青年更倾向选择“旅游景点和公园”、“自己家里”(见表38)。表38休闲娱乐场所与婚姻状况交互分析续表(4)户籍对闲暇娱乐场所有影响。对青年的休闲娱乐场所与户籍交互分析,结果显示,广州本地户籍青年比外地户籍青年更倾向“网吧、KTV、酒吧、棋牌游艺室”、“茶馆、咖啡店、美食街”、“自己家里”。外地户籍青年比广州本地户籍青年更倾向“图书馆、书店、展览馆”。城镇户籍青年比农村户籍青年更倾向“电影院、音乐厅、博物馆”,尤其是广州城镇户籍青年(见表39)。表39休闲娱乐场所与户籍交互分析续表(四)闲暇娱乐方式多样,上网、听音乐与睡觉居前三项广州青年的闲暇娱乐方式也较为分散多样,前三项是上网(48.7%)、听音乐(35.3%)、睡觉(31.3%),这三项均是在家里可以进行的闲暇娱乐活动,显示广州青年偏爱的闲暇娱乐方式仍然偏向于“宅”。但体育锻炼占27.7%,位列第四,可见广州青年仍然重视体育锻炼。其余的闲暇娱乐应答次数百分比分别是看书刊(23.3%)、看电视(20.5%)、看电影(25.8%)、做家务(7.1%)、亲友聚会(17.3%)、外出餐饮(13.1%)、逛街购物(14.2%)、旅行(8.0%)、其他(.9%)(见表40)。可见广州青年闲暇娱乐方式多样,首要方式是便于在家里展开的,其次注重体育锻炼,也兼顾其他外出性闲暇娱乐方式。表40主要休闲方式(最多选三项,2014年调查数据)三广州青年消费与闲暇娱乐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一)“月光族”增加,“啃老”现象依然存在青年“月光族”较往年增加,相应地“啃老”现象依然存在。父辈家庭对青年的经济支援在住房上较为明显,青年可能与家人同住而降低住房支出,或家人对青年购房提供经济支援。这体现了我国传统家庭居住习惯和扶持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显示出“月光”与“啃老”的无奈。其原因在于尽管青年收入有一定增长,但是仍赶不上青年消费与闲暇娱乐的多样化需求与现状,青年依然存在“入不敷出”的压力。产生青年“入不敷出”压力的根源,是社会上形成的“结婚先买房”,或者其他追赶时尚、品牌等攀比观念,使得青年在消费与闲暇娱乐方面陷入了困境。另外,在经济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环境下,青年收入依然有待提高。(二)青年静态休闲时间较长,动态休闲娱乐时间较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向2025年生鲜新零售行业供应链优化与冷链物流创新实践研究报告001
- 咖啡连锁品牌2025年市场布局:咖啡店品牌战略规划与市场研究报告
- 2025年医药企业研发外包(CRO)模式下的创新项目管理报告
- 食品饮料行业数字化营销与电商运营数据驱动决策模型构建报告001
- 广东财经大学《免疫学检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中医学概论(Ⅱ)》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北民族大学《高等药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唐山学院《美术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农业大学《三笔字训练(三)》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故事板创作》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品管圈QCC成果汇报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建设进度计划与措施
-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重点教材-第16章
- 人工智能安全ppt
- 综述论文(肠内营养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展)
- 北京市工伤保险医疗费用手工报销申报表
- 2022-2023学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解析)
- 2023年厦门大学强基计划招生考试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
- 2023年职业技能-配网不停电带电作业考试参考题库(高频真题版)附答案
- O型密封圈的选型设计计算参考
- 食品供货方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