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型社区建设研究9700字(论文)》_第1页
《防灾型社区建设研究9700字(论文)》_第2页
《防灾型社区建设研究9700字(论文)》_第3页
《防灾型社区建设研究9700字(论文)》_第4页
《防灾型社区建设研究97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防灾型社区建设研究——以S社区为例TOC\o"1-3"\h\u19067摘要 I273031绪论 157091.1研究背景 1268261.2研究意义 1239233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的基本情况 2137723.1数据来源和调查情况 2229663.2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的现状分析 2141483.2.1民防工程和防灾减灾预案 246433.2.2防灾知识讲座 3308783.2.3应急物资 4109723.2.4新梅S社区仍然存在部分安全隐患 5169674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困境及成因 751244.1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困境 7121624.1.1社区防灾建设不足 7247934.1.2社区综合减灾规划不完备 9244634.1.3社区防灾工作资金匮乏 1042694.1.4社区居民归属感不强 1013474.2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困境产生的成因分析 1183554.2.1缺乏专业团队建设 11287504.2.2部门之间权责不清 12134014.2.3财务核算制度不详 12178554.2.4居民参与渠道有限 12217395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优化路径 1224315.1发挥社区的作用,强化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 132355.2建立防灾社区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发挥专业团队的影响 13268485.3推动防灾社区的建设规划、完善机制并提供资金支持 14238775.4倡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互动 14303276总结 155679参考文献 16摘要防灾型社区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有机构成,是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安全建设能力的内在要求,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及财产安全的路径要求。然而,现行城市综合防灾型社区规划存在理念模糊、规范依据不足、体制上横向协调不顺、纵向衔接不通,编制范围有限、程序公开以及责任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在突发事件下应以城市安全为目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坚持规划先行,以风险预防原则、协同性原则、公开原则为指引,探索构建多维联动协同防灾救灾体制,动态调整防灾救灾规划范围,推动信息公开与责任机制建设。以期全方位提升城市应对突发灾害事件的“制度韧性”。本文以上海市新梅S社区为例,对上海市新梅S社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进而分析新梅S社区的防灾现状,针对上海市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困境和成因进行探讨,从而提升上海市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优化路径。关键词:防灾型社区;城市安全;社区建设121294_WPSOffice_Level1绪论1.1研究背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和城市环境的日益复杂多样化,城市中发生灾害的几率和损失也在同比上升。以往自上而下的灾害风险管理模式已经不能很好的利用社区内部的资源和能力,与现如今社区防灾的需求无法匹配。在“十二五”期间,上海市有关部门关于防灾和减灾的任务集中在“科技备灾”、“社区减灾”的主题上,积极开展了防灾减灾的各项活动。在“十三五”时期,也是推动我国防灾减灾社区建设的能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中,仍然存在着许多新挑战:尚未正式建立起来社区防灾减灾工作的综合协调机构,上级组织的管理制度也亟待健全,个别管理部门及其下属机构都存在着职能不全面的问题。所以,防灾减灾型社区的整体规划及建设仍然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升级,人们也开始不断关注防灾型社区的建设能力。在中国,对防灾型社区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社区防灾体系上。在对社区防灾和社区安全治理这两个理论的研究中仍旧处在一个初期阶段。所以,对这一方向的探究,对我国今后的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即使上海减灾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不过由于灾害的发展形势变幻多端,所以我国的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推进缓慢。因此,在中国建设防灾社区时,应该借鉴其他国家社区建设的精华,引进先进的社区减灾经验和技术,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纠正自身的不足,在各方面不断优化和完善,努力提高我国防灾减灾建设的综合水平,最终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为居民提供稳定和谐的生活环境。1.2研究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对上海市防灾型社区进行调研,分析在上海市常住居民对于社区防灾认知、防灾社区的建设以及社区防灾工作的满意度等情况,剖析当前造成上海市防灾社区建设推进缓慢的因素,了解当前建设防灾型社区过程中存在的瓶颈等具体情况,也是对上海防灾型社区建设的成效进行分析,为有效研究适合上海市防灾社区的建设方法和举措提供理论依据,为创造更加合理、美好的居民居住场所提供现实研究意义。3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的基本情况3.1数据来源和调查情况本次调查问卷分成三个部分。首先是居民的个人信息填写,了解现状下居民的居住环境和对于环境的态度和看法。第二部分是关于新梅S社区防灾的认知情况。最后,第三部分是关于新梅S防灾型社区建设的满意度调查。建立在次操作化的基础上设计我们的调查问卷。此次问卷调查,通过问卷星和见数两个平台发放,发放120份本次调查主题问卷,有效处理回收了本次调查主题问卷100份。问卷在两个平台上进行回收之后,将两个不同平台上的应用数据一起进行整合后放到一个SPSS软件里,对其中的一些应用数据可以进行一个综合性的分析。本次调研的对象是针对18周岁及以上的上海市新梅S社区常住居民。本次调研对象的年龄段主要在18-30岁,占总比的72%。其中,31岁及以上占到总比的28%。男女比例差距不太大,男性比例占42%,女性比例占58%。本次调研的对象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高,其中普通高中及以下的比例为1%,大专毕业率为10%,本科毕业生占73%,研究生毕业率为16%。本次调研对象的就业状态,在读学生占35%,在职人员占64%,离退休人员占到1%。从户籍状况来看,本地人比较多,本地人占64%,外地人到35%,新上海人占1%。从居住年限来看,居住在上海11年及以上的是最多的,占总比的73%。其中6-11年的有10%,2-5年的有17%。3.2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的现状分析3.2.1民防工程和防灾减灾预案在新梅S社区防灾工作方面,首先,关于社区是否有民防工程的问题,57%的居民是肯定有的,6%的居民明确表示所在楼栋没有民防工程。37%的居民对于民防工程并不清楚。对于社区是否有防灾减灾相关预案,52%的居民是肯定有的,4%的居民所在社区没有防灾减灾相关预案。44%的居民对于防灾减灾相关预案并不清楚。对于社区是否有明确报灾员或灾情统计员,38%的居民是肯定有的,10%的居民所在社区没有明确报灾员或灾情统计员。52%的居民对于明确报灾员或灾情统计员并不清楚。有56%的社区是定期举行防灾减灾专题教育的。对于社区消防设备的是否定期检验问题,高达86%居民是肯定社区定期检查消防设备。这表明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欠缺的问题(见表3.1)。在新梅S社区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中,每年组织1—3次占到42%。没有组织过占到29%。不清楚是否经常组织开展应急演练活动高达23%。每年3次以上的,仅仅占到6%。这数据表明,在社区应急演练的工作中,大部分社区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做的不到位(见表3.2)。表3.1居民社区防灾事宜的情况是否不清楚民防工程57637防灾减灾相关预案52444明确报灾员或灾情统计员381052定期举行防灾减灾专题教育5644/对社区消防设备的定期检验8614/表3.2应急演练活动开展情况开展应急演练活动频率没有组织过29每年组织1—3次42每年3次以上6不清楚233.2.2防灾知识讲座在防灾知识讲座方面,新梅S社区举办过模拟灾害演习活动,防灾用具教学活动分别占到57%,46%,和40%(见表3.3)。在居民对灭火器使用方法的了解程度方面,有54%的居民表示知道使用方法,并且曾经练习过。有43%的居民表述自己了解使用方法,但是没具体操作过。有3%的居民表示完全不了解灭火器使用方法(见表3.4)。在居民获取防灾知识的情况当中,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小手册、互联网,推送(微信、微博等)的途径是偏多的。其中,通过互联网达到了77%。通过朋友间,邻居的途径,相比之下,还是很少的(见表3.5)。表3.3社区在防灾知识的宣传情况社区在防灾知识的宣传上做过以下哪些工作频率防灾知识讲座57举办模拟灾害演习活动46防灾用具教学活动40表3.4居民使用灭火器情况灭火器使用方法频率是,曾经(练习)使用过54是,但没具体操作过43完全不了解3表3.5居民获取防灾知识情况获取防灾知识频率电视/广播68宣传小手册/报纸/杂志69互联网77推送(微信、微博等)60朋友间24邻居53.2.3应急物资有应急器材,但没有应急场地、设施或不完善的社区占到48%。居民所在楼栋有应急场地、设施,但应急器材未配备或不全的占总比的17%。有21%的楼栋应急器材、场地、设施十分完善。有3%的居民表示这些应急器材、场地都没有。也有11%的居民表示不清楚社区是什么情况(见表3.6)。关于社区储备防灾减灾应急物资数量情况,比较充足的应急物资数量占到41%。有少量应急物资数量占到33%。没有应急物资数量的有1%。不清楚应急物资数量占到25%(见表3.7)。表3.6居民社区应急器材、场地等情况频率有应急器材,但没有应急场地、设施或不完善48有应急场地、设施,但应急器材未配备或不全17应急器材、场地、设施十分完善21都没有3不清楚11表3.7居民社区应急物资数量情况应急物资数量频率比较充足41有少量33没有1不清楚253.2.4新梅S社区仍然存在部分安全隐患超过七成的社区居民认为自己所在的楼栋存在安全隐患。当被问到“您认为自己所居住的楼栋存在哪些安全隐患”时,认为自己所在楼栋没有任何风险占到16%。认为自己所处楼栋发生火灾隐患,公共设施故障带来的危险(如:电梯故障),消防通道被占用带来的危险是普遍占到多数居民。对于地震灾害,暴雨洪灾,气象灾害(雷暴、台风、冰雹、寒潮),这三个选项,相对于上面的选项偏少。这体现出,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有在仔细观察到自己楼栋发生的情况,还是非常在意的,很明显的从数据情况表现出部分楼栋里存在安全隐患问题,偏向于人为造成的原因更多(见图3.1)。去年楼栋里发生过灾害占到12%。其中,火灾隐患占到6%。暴雨洪灾占到3%。气象灾害(雷暴、台风、冰雹、寒潮)占到3%。公共设施故障带来的危险(如:电梯故障)占到4%。消防通道被占用带来的危险占到3%。这些数据说明了,有的楼栋去年期间同时发生了多重的灾害。上述安全隐患基本都是潜在的灾害因素(见图3.2)。并且在由于上述发生的12%的社区灾害当中,既无人员损失也无财产损失达到16.67%。仅有财产损失达到75.00%。既有人员损失也有财产损失占到8.33%。说明在这些灾害发生时,都对居民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和损失(见表3.8)。图3.1楼栋的安全隐患问题图3.2去年楼栋发生过灾害情况表3.8灾害损失情况损失频数既无人员损失也无财产损失16.67%仅有人员损失0.00%仅有财产损失75.00%既有人员损失也有财产损失8.33%合计16.67%4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困境及成因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当前上海新梅S防灾型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在防灾型社区的组织制度、主管机构的指导、各个组织之间的权责联系、信息交流与共享等各个环节仍然还存在一些短板,而这些短板使得新梅S进一步加快防灾型社区建设陷入了困境。4.1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困境4.1.1社区防灾建设不足由图4.1、图4.2、图4.3可知,社区的民防工程、防灾减灾相关预案、报灾员的建设都是比较欠缺的。对于社区定期举行防灾减灾专题教育和对社区消防设备的定期检验问题中,可以看出一半的楼栋在防灾方面的建设也是不足的。社区的相关组织机构防救灾意识薄弱,社区工作者团队的综合素质、工作的能力、工作方式方法尚未完全地适应于防灾社区建设和发展的实际需求。在应急设施、场地以及防灾物资储备上,对整体的规划安排,设施配备等问题,一直无法做到实处。使得发生灾害时,居民都无法立即采取紧急措施,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健康。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社区防灾救灾的经验,应急处置不够妥当。不能很好地完成社区防灾的培训和示范演练工作,及时地开展防灾专业知识学习,增加了对社区防灾工作者在新梅S防灾型社区建设过程中的专业性知识储备,使得新梅S的社区工作者团队的综合素质、工作的能力、工作方式方法逐步适应我国防灾社区建设发展的实际需求。图4.1居民社区防灾事宜的情况图4.2应急演练活动开展情况图4.3居民社区应急器材、场地等情况4.1.2社区综合减灾规划不完备目前,我国对社区防灾减灾的研究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缺乏建筑师和城市规划专业团队的参与。部分地区没有社区综合减灾的系统规划。我们必须有系统严密的规划来进行有效的社区建设。社区灾害管理机构设置交叉繁杂,防灾型社区建设中的“行政化”现象。因此,新梅S社区综合减灾面临的任务相当严峻。部分地区注重行政化而没有强有力的灾害监管部门和有效的应急救援指挥,实际进行中缺乏规范,并且相应的运行机制不完善,容易导致相互推诿现象。要确立灾害预防工作的指导观念,增强社区灾害应急工作领导者和社区志愿组织者自身的危机意识(见表4.1和图4.4)。表4.1居民社区防灾事宜的情况是否不清楚民防工程57637防灾减灾相关预案52444明确报灾员或灾情统计员381052定期举行防灾减灾专题教育5644/对社区消防设备的定期检验8614/图4.4需要上级主管部门协调解决的社区防灾减灾问题4.1.3社区防灾工作资金匮乏社区防灾救灾工作推动过程中缺乏固定经费支撑和投入,或者进行过程中出现的资金链短缺,导致社区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与开展具有阻碍。政府应该发挥后续声援作用,政府需要发挥好后续保障和支持的作用,协调不同行业和部门提供各种有利于防灾社区建设所需的政策、专项资金、防灾设备和设备技术,设立防灾减灾社区专用资金,保证经费的制度化和标准化。4.1.4社区居民归属感不强新梅S社区内部的居民在防灾型社区中积极投身于防救灾意愿较强,防灾型社区在建设过程中的社区居民归属感相对较弱,参与渠道较为“隐蔽”。要加强新梅S社区涵盖范围内居民的社区参与度和参与感的提升。居民的应急防范意识较差,有必要对居民的应急防范层面进行有效的理论学习。通过多渠道学习预防意识的理论,在灾害发生时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预防意识。居民要认识到自己是社区的主人,自觉培养自身素质,为新梅S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见图4.5和图4.6)。图4.5居委会、业委会选举参与情况图4.6社区内部的社会组织或团体参与情况4.2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困境产生的成因分析4.2.1缺乏专业团队建设首先,新梅S社区工作者里缺乏专业人员及团队,对于灾害的管理控制缺乏专业见解和防灾相关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新梅S社区工作者团体综合技术能力也不能够匹配当前社区的需求。其次,新梅S社区工作者对于社区防灾的方面没有对居民进行非常到位的宣讲等等,社区自身并没有做到很主动参与到居民的生活当中,缺乏积极性。单单只是社区工作人员出一份力量太薄弱了,社区内缺乏志愿者的积极配合和影响作用。还需要政府、其他组织与社区相互支撑合作,构建起一个良性合作。4.2.2部门之间权责不清由本文的调查数据结果可以看出,当发生灾害时,第一时间出现在现场的是哪些部门;发生人力、财力损失时,主动跳出立马解决问题的部门是哪些。部门之间存在来回拖拉的关系。各部门之间没有明确彼此的合作关系,对防灾信息各部门之间的及时共享上没有做到位,也没有意识到相互之间的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在新梅S社区发生灾害时,没有明确的系统性的防灾规划指南。新梅S社区内的防灾设施的定期检查可以看出,政府对于在社区防灾应急设施的投入还是有所疏忽的。经费的支撑和社区防灾的建设还是远远不够的。4.2.3财务核算制度不详由于市、区职能部门尚未出台有关社区财务管理规则和具体的会计核算制度,使“居账街管”方式缺乏完善的会计制度保障,导致有的街道对社区资金财务核算具有随意性,会计科目(明细科目)设置不统一,社区收入确认标准不一致,财务数据难以真实反映社区收支余情况。部分街道办事处无相应内控制度和流程规定,对社区资金理财能力偏弱,部分专项经费在基层结余沉淀,未发挥使用效益。有的街道简单采用社区财务核算外包方式,使集体资金缺乏有效监管。有的社区固定资产、房产和其他财产一直处于管理盲点状态。4.2.4居民参与渠道有限首先,虽然居民自身的防灾意识比较强,但是由于自身对于灾害的了解程度并不够,所以并不在意。在社区内,保持着比较“自我”的状态,不太关心除了自己之外,社区内其他事务的发生。其次,居民受到社区防灾相关的信息并不是很多。根据数据可以得知,居民得到消息的途径是匮乏的。并且,居民自身的意见和看法没有地方去诉说,长期下来,导致居民默默承受,不愿再参与到社区建设当中。28299_WPSOffice_Level25上海新梅S社区防灾建设的优化路径通过相关文献研究以及调研的实际情况,梳理出了一些新梅S社区建设有效针对性的措施和对策。5.1发挥社区的作用,强化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我国开展防灾社区的建设,要考虑到现实因素,其中包括政府的人力资源和行政效率有所欠缺。一方面,积极发挥我国十多年来的防灾型社区建设的先天优势,并利用现有防灾型社区内的各种社区组织积极开展各类宣传、培训、和防灾演练等,使防灾社区组织的各种防灾知识和专业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最后,发展社区形成了独立的、自备的防灾社区组织。这不仅仅提高了新梅S社区对灾害的防御能力和承受能力,而且还进一步促进了可持续性发展的防灾型社区。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新梅S社区志愿者团队的影响力;可以将热切关心社区安全的民众,或者部分有意向投身于社区的防灾救助工作并且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意识形态和职业素养的社会公民,纳入到新梅S防灾社区的志愿者当中,并积极为新梅S社区志愿者们建立一个健全完善的信息库,明确了志愿者们的权益、义务和他们所做的工作内容,给予支持。愿意为组织创造良好的发展契机和环境,吸引、鼓励和支持志愿者的终身服务,确保了志愿者服务的长期性。5.2建立防灾社区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发挥专业团队的影响对于我国防灾型社区发展的推动,不但需要中央地方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政策引导,更需要应该充分着力于加强社区和公、私两个职能部门之间长期合作伙伴服务关系的联合培养和共同建立,尤其是更应该充分着力于社区充分发挥各个社区专业人员群体和服务团队的协同功能。因此,对我国防灾社区的推动,一方面要加强各职能部门的联系(包括民政部、人防部、公安部、消防部、卫生、教育等部门)。除这些主要部门外,还需要与社区有关部门、地方政府和灾害部门保持良好的联动配合。还可以和社区周边的企业、单位签订防灾协议,共同承担防救灾的责任。这样会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并且可以有效地使社区防灾救灾工作在推动中更加全面,推进过程也会相对顺畅。另一方面,在防灾型社区建设的推进中,我们还需要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团队的功能。按照新梅S社区不同特点,为每一个楼栋的内部居民尽快做好自身遭受灾害以及生态环境的情况调查、社区常住人口防灾避难管理计划、制作好自己的社区避难生活用房防灾装置。对新梅S社区居民应变能力教育工作手册的修订拟定、防灾社区应急宣传活动演讲、筹建防救灾类的社区社会组织活动计划、防灾社区器材的配发准备、防灾类的社区应变教育理论实践活动演习等多个技术方面都可以提供各种技术培训支撑与服务咨询,就是我们希望可以通过各种各样专业性的团队帮助防灾社区与其他各级地方人民政府之间尽快建立一种相互沟通与交流对话的有效渠道,以有效率地解决新梅S社区内部居民在组织进行有关防灾社区规划实施和组织推动的工作过程中所可能遇到的各种社会问题与心理困境。5.3推动防灾社区的建设规划、完善机制并提供资金支持我国防灾社区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应通过持续的社区集体动员和居民的积极参与来制定和实现。在我国防灾社区的推进中需要更多地注重政府的作用。第一,政府要尽量汲取我国近年来灾害频发的经验,突破传统的只重视救灾的老模式,树立真正意义上的防灾观念,提高新梅S社区灾害应急工作领导及组织者的危机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有关的政策规划,将灾害应对提升到灾前预防和灾后恢复重建这两个阶段,不断培养居民评估环境风险因素的技能,有效推动可持续性的防灾型社区。第二,新梅S社区的建设要更加法制化,规范新梅S社区建设过程中相关机构的责任、义务和协作关系,使新梅S社区建设更加规范化。第三,政府部门应整理不同防灾部门的相关资源,建立一个完整的社区灾害管理网络体系,并在街道上成立一个办公室专门负责社区防灾减灾的工作。可以建立下属机构包括灾前预防组、应急救援组、灾后重建组。明确各小组职责分工,完善新梅S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机制。最后,政府要充分发挥后续保障作用和支持作用,协调配合不同行业、不同部门来提供有益于防灾型社区建设的各项政策法规、专项资金、防灾设备和新型技术。尤其是要将防灾型社区建设所需要的各类专项资金纳入政府储备资金,确保财政支持的制度化、规范化。5.4倡导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互动国内外对于防灾社区推进过程中的的实践证明,社区全体居民的积极参与,除了有利于提高社区民众的灾害和危机意识,更重要的是可以提高对灾害的防范和应变能力,结合社会公众的集体力量,来让社区居民免受这灾害所带来的危害。所以,推进我国防灾型社区的建设,我们可以借助新梅S社区活动的方式,来加强居民的参与程度和防灾意识。有一个核心要点就是有关部门对社区要采用自上而下的推进方法,合理有效的接收新梅S社区居民反馈回来的意见,确保新梅S社区居民的知情权,使新梅S社区规划可以更好的符合社区居民的利益和需求。二是通过对新梅S社区进行宣传和教育,通过新梅S社区居民们喜闻乐见的各种宣传形式(如:报刊、广播电视、灾害预警知识宣传讲座、社区围栏墙报、橱窗、科普小册子、张贴绘画、挂图等),让所有新梅S社区人员更方便地获取社区预警和救灾相关信息,让每个社区人员都能成为潜在的预警和救灾小帮手。三是鼓励新梅S社区居民加入到制作社区防灾救灾宣传手册当中,让居民在这个互动环节中持续增强社区归属感。四是指导和动员新梅S社区居民积极参加社区防灾演练。通过系统性的、长期性的、规范性的防灾演练,可以促使新梅S社区居民能够真正了解并掌握灾害应急救助的知识和技能。五是有效汲取新梅S社区居民参加防灾社区活动后的反馈意见,树立居民防灾救灾意识,最终实现新梅S社区防灾救灾的责任意识,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防灾型社区。6总结社区是居民们工作和日常生活的地点和场所,社区的安全直接影响着整个社区的居民生活的质量和健康水平。总而言之,政府的首要任务就是充分地参考国内外有关防灾型社区的理论和政策,结合当前我国防灾型社区建设的实践和情况,总结防灾型社区的主体机制和建设的基本原则,为当前我国防灾型社区的发展和建设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以新梅S社区为调查对象,结合当前我国城市建设的发展现状,探索出一种更加适合于我国的防灾型社区的建设。各级政府部门、单位以及广大民众都应当积极投身于防灾减灾的建设的实践中,主动提高自己防灾的风险意识。在防灾型社区建设的推动过程中,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