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资源奇妙的乐器(大上)_第1页
教案资源奇妙的乐器(大上)_第2页
教案资源奇妙的乐器(大上)_第3页
教案资源奇妙的乐器(大上)_第4页
教案资源奇妙的乐器(大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动1好玩的报纸目标:1.练习走、跑、跳等基本动作,学习快跑的动作技能。2.探索报纸的多种游戏玩法。3.体验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建立良好的竞争意识。重难点:利用报纸的玩法学习快跑的动作技能。准备:用报纸做的纸球、废旧报纸、黑板、小雪糕筒16个、动感音乐、汗巾、方筐。过程:1.活动身体,为活动做好准备。播放音乐,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做有趣的纸球操,让运动的气氛活跃起来。2.幼儿自由玩报纸,激发活动兴趣。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叠报纸,这些都是废旧的报纸,拿去扔了太可惜,今天我想把废旧报纸再利用起来,制作出各种运动器械,让我们一物多玩。(1)教师交待活动要求:请幼儿动动小脑筋,将报纸制作成不同的运动器械,玩出多种不同的玩法。(2)幼儿自由探索,教师观察指导。(3)分享交流报纸的多种玩法。教师:你把报纸做成了什么器械,你是怎么玩的?教师小结:大家想出了许多方法,有把报纸做成纸球拿来踢,有的把报纸顶在上头上走、跑、跳……等,大家都很棒,动了小脑筋,让自己运动起来了。3.幼儿学习带纸快跑的方法,学习快跑的动作技能。。(1)师生讨论带纸快跑的方法及要求,。教师:请小朋友想办法带着报纸向前快跑,途中既不能用手拿报纸,也不能用身体的任何部位夹住报纸,请小朋友想想,我们如何带纸快跑?(2)幼儿自由尝试带纸快跑的方法。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能否带着报纸快跑,存在什么困难,提醒幼儿注意正确的跑步姿势和。(3)交流、分享带纸快跑的方法。①请个别幼儿说说并演示不让报纸掉在地上的方法,引发模仿。②小结、展示带纸快跑的方法:双手先持报纸紧贴在胸前,跑起来双手放掉报纸,加快跑的速度,不让报纸掉下来。③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带纸快跑练习。(4)教师组织幼儿开展带纸快跑比赛,培养竞争意识。①教师介绍比赛规则:教师引导幼儿熟悉比赛规则:幼儿分成4组,每组4人,依次带纸快跑,并绕过小椅子返回,最后一名队员跑完后,须举手示意,中途若有报纸掉落,须捡起来贴在胸前继续跑。②以小组为合作单位开展带纸快跑比赛。教师:现在我们4组小朋友开始比赛,第一次带纸快跑进行直线跑,绕过小椅子跑回起点,最快跑完的一组为胜。教师:现在我们4组小朋友再开始比赛,但是要增加难度,每个小组增加4个雪糕筒曲线带纸快跑,绕过小椅子跑回起点,最快跑完的一组为胜。(注意幼儿的出汗量,教师引导幼儿及时更换汗巾或增减衣物。)③师生总结,教师表扬动作规范、表现认真以及能为别人加油鼓劲的。4.教师组织幼儿开展舞龙游戏,尝试协同配合的新玩法,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1)教师介绍游玩法:4人一组,将报纸放在头顶上方,并将自己的报纸和前面幼儿的报纸连接起来,搭成纸龙,边听口令边走边舞。规则:在行走中,每条龙的报纸须保持连接,不能断开。(2)每4名幼儿自由组合,每4组开展一轮比赛,从起点按玩法和规则最快走到终点的一组为胜。5.放松运动。(1)全体幼儿边走边捶臂、捶腿,随音乐和同伴一起放松手臂、腿部肌肉。(2)收拾整理报纸。活动2椅子总动员目标:1.主动而有创造性地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自主探索椅子的不同玩法。2.练习爬、跳远、平衡等基本动作。3.懂得团结合作的力量。重难点:在探索椅子玩法的游戏中,练习平衡、跳远的能力。准备:靠背椅每人一张,两首音乐(队列训练、轻音乐),音箱、“星星”贴纸、小奖牌若干。过程:1.播放音乐,幼儿搬椅子入场,做椅子操进行热身运动。(1)教师带领幼儿每人搬一张椅子进入场地,椅子放在地面上的圆点处。教师:现在让我们沿着一竖排小椅子直线走一走,跑一跑,再绕椅子S线走一走,跑一跑。(2)教师带领幼儿做椅子操,进行热身运动。教师:请小朋友找张椅子坐下来,让我们听着音乐一起来做椅子操。2.教师提出问题,幼儿自主探索椅子的多种玩法,激发兴趣。(1)教师引导:“椅子的用处可大了,我们来想想椅子有什么有趣的玩法?小朋友们既可以自己玩,也可以和小伙伴们一起来玩,听到老师的哨声搬椅子回到原点。”(2)师幼交流各种椅子的玩法。教师:小朋友们,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刚才玩的是什么椅子游戏?能给大家展示一下吗?注意游戏安全。教师注意观察幼儿,发现创新的给予表扬(奖励“星星”贴纸)。(3)请幼儿一起学习几种椅子玩法,练习爬、跳、平衡等基本动作。单人游戏:利用椅子蹲、单腿立、骑马、跳椅子、跨椅子等。合作游戏:走平衡——椅子拼成小桥走。梅花桩——椅子分散摆成图形,间隔物走。小小伞兵——从椅子上向下跳。钻山洞——请男生搬椅子排成一排,站在椅子对面,弯腰,双手搭在椅子扶手上形成山洞,女孩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过山洞。教师:怎么做山洞?请一个小朋友示范。哪里是山洞?请一个小朋友来钻山洞。(男女生互换)3.组织幼儿开展“跳小河”的游戏,不断加大难度练习跳远基本动作。(1)把两张椅子背着地靠在一起做成小河,间隔一段空地,再把两张椅子背着地靠在一起,依次类推,然后幼儿一个接一个地跳过去。教师:刚才小朋友钻过了山洞,现在我们来跳小河,先把两张椅子背着地靠在一起,然后双脚并拢跳过去,谁愿意来试一试?①教师示范并分解跳远的步骤:腿稍弯曲,手臂后摆,身体前倾,然后腿蹬直,手臂向前摆,双脚向前跳出,轻轻落地。②幼儿分成2组按要求跳过小河,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个别指导。(2)把四张椅子背着地靠在一起做成有点宽的河,加大跳远难度。教师:刚才做的小河太窄了,很容易就跳过去。现在我们要做一条更宽的河,小朋友们你们能不能跳过去呢?教师提醒小朋友跳远的要求,请小朋友依序跳过宽河,教师个别指导。(3)把六张椅子背着地靠在一起做成更宽的河,进一步加大跳远难度。教师:小朋友们太棒啦!你们想不想挑战更难的呢?现在是六张椅子,谁敢去试一试?要两脚同时跳过去哟!幼儿分组自由练习,教师在旁个别指导。(4)终极挑战:“我们来闯关”,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用每六张椅子背着地靠在一起做成大河,小朋友们分成4组,每2组迎面站立,从起点开始跳,连续跳过4次到达对面的小朋友处,拍手示意,对面的小孩继续往回跳,要求双脚并拢同时跳过去才算闯关,先跳完的一组为胜,闯关成功的小朋友奖励“小奖牌”。4.教师组织幼儿玩“抢椅子”游戏,体验竞争游戏的乐趣。音乐开始,幼儿绕着椅子转圈跑。音乐一停,幼儿迅速找椅子坐下。没有找到椅子的幼儿搬走一张椅子,自己也退出游戏。依次类推,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规则:幼儿转圈跑时手不能扶椅子。5.放松活动,搬椅子回教室。教师:今天小朋友玩得开心吗?那我们一起为自己喝彩吧!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拿张椅子找一个圆点站好,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放松一下。教师带领幼儿搬椅子回教室,并请幼儿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想一想我们的椅子还可以怎么玩游戏。活动3追浪、踏浪目标:1.练习边抖动绳子边走或边跑。2.练习用脚前后左右踏住晃动的绳子。3.锻炼动作的灵敏性。重难点:能准确地用脚前后左右踏住晃动的绳子。准备:绳/人,一首节奏感强的音乐,一首舒缓的音乐。过程:1.播放音乐,师生一起拿绳子做韵律操。2.教师提出问题,想想绳子怎么玩可以像波浪。(1)师幼分散在场地上,手拿一根短绳,把绳子拖在地上随意抖动,让绳子像海边的波浪一样,越抖越快,波纹就越多。(2)排成一队,一起抖动绳子,好象浪拍打在沙滩上。3.组织幼儿开展“嬉水浪”的游戏,练习边抖动绳子边走或跑。(1)两名各持一根绳子,相对站立,一名幼儿边抖动绳子边后退,另一名边抖动绳子边向前走,两人来来回回,前前后后的边走边抖动绳子,好象水浪互追。(2)四组排成四队,四队分别向前走,向后走,形成交替的形状,看上去就像海浪在涌动。4.组织幼儿开展“踏浪、追浪”的游戏,练习用脚前后左右踏住晃动的绳子。(1)一组幼儿排成一横队,做海浪的水波,用绳子边抖动边后退,另一组幼儿为踏浪,双脚交替踏浪,踩踏到后两个人交换角色。在游戏中要求幼绳子不要抖动的太高,以免摔倒。(2)两人一队,一人抖动绳子变向跑,一人追。5.教师小结玩游戏的情况,提出继续探索绳子不同玩法的要求。6.播放舒缓的音乐,放松身体。活动4我是滑稽人目标:1.探索塑圈的多种玩法。2.练习膝盖套圈走、跳的能力。3.体验玩滑稽人游戏的快乐。重难点:一边做滑稽动作,一边膝盖套圈快速走或跳。准备:1.看过滑稽人的表演,了解滑稽人的特征。2.若干塑圈、若干彩色纸帽和纸鼻放在椅子上、音乐。过程:1.师生扮演角色,随着音乐活动身体。(1)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玩圈的准备动作。:“我们小朋友看过杂技表演,故事里面有滑稽人走路,有趣极了。今天你们就来做小滑稽人,做大滑稽人,一起来玩玩滑稽人的游戏。首先,我们做圈操活动身体”(2)听,手拿塑圈,跟着做圈操。2.幼儿探索塑圈的多种玩法,教师巡回指导。(1)请尝试多种玩圈的方法。(滚圈、跳圈、带圈走、转圈、踏圈走、套圈等)。(2)巡回观察、随机指导,邀请若干名展示各种玩圈的方法,互相启发交流。3.教师重点指导幼儿学习膝盖套圈走、跳的方法。(1)请2至3名表演玩圈的方法。:“小滑稽人玩圈的办法真多,我们请他们来表演一下。”(2)示范:把塑圈套至膝盖,两腿分开套住圈,不让其掉下来,在场地上自由地走、跳。教师:“大滑稽人也想了一个很好的玩圈方法,你们看我把塑圈套至膝盖上玩。”(3)全体在的带领下一起玩膝盖上套圈快速向前走、跳的游戏。:“现在小滑稽人跟着大滑稽人一起来玩套圈走、跳的游戏。”4.组织幼儿开展“我是滑稽人”的游戏,体验玩滑稽人游戏的快乐。(1)教师介绍、示范游戏玩法:幼儿分成3队,任意做一个滑稽动作,带着圈快速向前走,走到终点后,拿一顶纸帽戴在头上,往回走,把纸帽交至第二人,第二人把纸帽戴在头上,往前走,拿第二顶纸帽戴。如此直至最后一位幼儿,头上的帽子越来越多。(2)教师发令,幼儿游戏,以动作滑稽、帽子最多、速度最快的一队获胜。教师对膝盖套圈困难的个别幼儿进行指导,注意幼儿的安全。5.教师也可组织玩“滑稽人贴鼻子”的游戏进行膝盖套圈走和跳。6.结束游戏,放松身体。随着膝盖套圈蛇行走回教室。延伸:《我是滑稽人》游戏可以随着幼儿对游戏玩法的熟练和膝盖套圈走路的能力,逐渐增设游戏障碍,使从中获得更大的情绪体验。活动5我知道的乐器目标:1.围绕乐器主题展开讨论,能大胆表述自己知道的乐器。2.运用各种美术手段表现自己所知道的乐器。3.学习倾听。重难点:能大胆、清楚地表述自己知道的乐器。准备:铃鼓、三角铁、碰铃等实物,《幼儿活动材料》P49、P50,配套多媒体光盘“各种各样的乐器”和“幼儿乐器绘画作品欣赏”,橡皮泥、水彩笔,资源库18、19。过程:1.出示铃鼓、三角铁、碰铃等实物,激活幼儿对乐器的经验。教师:请问这些乐器的名称叫什么?你们还知道哪些乐器?2.师生以乐器为核心进行谈话,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你知道的乐器名称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它是用什么做成的?怎样才能让它发出声音?它演奏出来的声音是怎样的?3.教师利用配套光盘“各种各样的乐器”介绍乐器,幼儿初步熟悉各种乐器的名称、外形特征及音色等。4.分组表现自己知道的乐器。(1)请幼儿画出自己知道的乐器,完成《幼儿活动材料》P50。(2)请幼儿用橡皮泥塑造自己所知道的乐器。5.记录幼儿的谈话,并填好“我知道的乐器”记录表“我知道的乐器”记录表幼儿姓名乐器名称形状材料演奏方法收集:1.幼儿的作品。2.与幼儿的谈话记录。

活动6大家来听音乐会(一)目标:1.欣赏绘本“大家来听音乐会”,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的内容。2.了解若干种西洋乐器的外形及音色。3.体验与同伴共同阅读的乐趣。重难点: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书中的内容。准备:一本“大家来听音乐会”绘本书,绘本“大家来听音乐会”PPT。过程:1.教师播放绘本“大家来听音乐会”PPT一遍,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兴趣。2.教师提出问题,了解“大家来听音乐”中乐器及人物的特点。(1)这本绘本书中的乐器有哪些?(2)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3)每个乐器的名称是什么?外形是什么样的?音色是怎样的?(4)这些乐器演奏者的造型、体态及服装是怎样的?3.教师引导幼儿逐页地识别“大家来听音乐会”中的图画,幼儿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的内容。4.教师小结,进一步引导幼儿熟悉西洋乐器的外形及音色。5.师生一起将此绘本讲述一遍。延伸活动:1.美工区:绘画西洋乐器。2.语言区或亲子阅读绘本“大家来听音乐会”、“乐器在歌唱”。活动7大家来听音乐会(二)目标:1.能用绘本中巧妙、传神的词汇或语句表述西洋乐器的特别造型及音色。2.通过听、看、演进一步认识若干种西洋乐器的外形及音色。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胆地模仿西洋乐器的演奏姿势。重难点:能用绘本中巧妙、传神的词汇或语句表述西洋乐器的特别造型及音色。准备:一本“大家来听音乐会”绘本书,绘本“大家来听音乐会”PPT,小提琴、长号、圆号、长笛等乐器实物或图片。过程:1.教师播放绘本“大家来听音乐会”PPT,幼儿再次欣赏,激活经验。2.出示若干种西洋乐器的实物或图片,学习用巧妙、传神的词汇或语句描述绘本中的乐器。(1)长号:(教师:首先上场的是大家伙)①观察外形,你看到了什么?(长长的尾巴)谁说谁回答,不要用括弧谁说谁回答,不要用括弧它叫长号(出示长号实物或图片),移动长长的尾巴可以吹出不同的音。谁说谁说②那它的声音怎么样?(初听音色)谁说,全文修改谁说,全文修改

教师用手势引导从高至低,从低至高。③生活中什么东西是滑来滑去的?(滑滑梯,小鸟,滑翔机……)④教师演奏长号,幼儿边听边用手比作滑翔机进行演奏。教师:让我们跟着长号一起体会滑翔的感觉。⑤这支长号静静地独奏着,“独奏”是什么意思?他的心情怎样?

教师:独奏是一个人演奏的意思,他肯定很孤单。⑥教师引导幼儿用巧妙、传神的词汇或语句描述长号。教师:你听,有一个声音好像滑翔翼,从高音滑落到低音,又从低音爬上高音,静静地独奏着,他是一支长号。(2)依次引导幼儿学习用诙谐、巧妙的语言描述小号、圆号、大提琴、小提琴等乐器的外形及音色。(3)分析小号时,教师向幼儿介绍“重奏”的概念。3.教师引导幼儿分析此绘本书的语言风格及图画特点。“大家来听音乐会”文字简练,形像可爱,运用了轻松、诙谐的笔调,艳丽温暖的色彩,勾勒出各种乐器特别的造型和音色。4.师生一起将此绘本完整地复述一遍。活动8快乐的小乐器目标:1.认识不同种类的打击乐器,知道每一种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及音色。2.体验用不同形式表现打击乐器。3.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重难点:知道每一种打击乐器的种类、音色及演奏方法。准备:hello音乐,沙锤、沙蛋、节奏棒、刮壶、碰铃、手鼓等若干乐器,故事“顽皮的小老鼠”(见资源库4)。过程:师生一起唱hello歌互相问好,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教师:在刚才的hello歌里,小朋友听到沙沙、哒哒的声音了吗?那是什么发出的声音?教师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打击乐器,了解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的打击乐器,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1)请幼儿自己观看、敲打,尝试说出每种打击乐器的名称和演奏方法。(2)教师引导幼儿分类认识各种打击乐器和演奏方法。木质类乐器:节奏棒、响板、鱼蛙金属类乐器:三角铁、指嚓、碰铃散响类乐器:沙锤、沙蛋、十三棒铃鼓类乐器:手鼓、拨浪鼓教师出示某一个乐器,手持同类乐器的幼儿进行合奏XXXXX│。教师:有的乐器是木质类,有的乐器是金属类,有的乐器是散响类,有的乐器是鼓类,只要老师拿起一个乐器,就请同一类乐器的幼儿演奏XXXXX│。幼儿根据教师出示的乐器分组演奏XXXXX│,巩固乐器的种类、音色及演奏方法。教师讲述故事“顽皮的小老鼠”,用打击乐器配小老鼠、开门、开灯等声音,感受配乐的效果。教师:打击乐器会发出这么多好听的声音,这些声音还能帮助我们讲故事呢!现在我们就来听一个有乐器配乐的小故事“顽皮的小老鼠”。6.教师小结打击乐器的名称、种类、演奏方法及音色效果。延伸活动:开展音乐游戏“什么乐器在歌唱”(见资源库4),音乐游戏“小指挥”(见资源库5)。

活动9京剧乐器目标:1.了解较为常见的京剧乐器名称、外形特征,能分辨出其不同的音色特点。2.了解京剧乐器的演奏方法。3.感受民族艺术的魅力。重难点:知道常见京剧乐器的外形特征、音色及演奏方法。准备:1.各种京剧乐器(管弦乐器:京胡、二胡、笛子、唢呐等;打击乐器:大锣、小锣、板、堂鼓等)实物若干和京剧片断VCD“智取威虎山”;配套挂图“京剧乐器”;2.背景知识“京剧乐器”(见资源库15),《幼儿活动材料》P57。过程:1.请幼儿欣赏京剧VCD“智取威虎山”,引导幼儿注意倾听京剧乐器伴奏的音乐,引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在京剧VCD“智取威虎山”中,你在哪听到过吗?你听到的音乐跟其他的音乐有什么不同?这段音乐是什么乐器演奏出来的?它们有一个什么共同的名称?2.请幼儿尝试演奏不同的京剧乐器,说说它们的名称,听听它们不同的音色。3.出示京剧乐器的实物或配套挂图,引导幼儿认识京剧乐器的名称、特征、音色及演奏方法。4.在认识京剧的过程中,重点引导幼儿发现京剧乐器的发声器件及音色特点。5.请幼儿再次观看京剧乐器表演的VCD“智取威虎山”,进一步感受它们的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等。6.教师引导幼儿根据管合并整理弦乐器和打击乐器的标准进行分类,理解这种标准的分类特征,完成《幼儿活动材料》P57“京剧乐器”。合并整理活动10

参观乐器商店目标:1.进一步认识各种不同的乐器,感知乐器的种类、特征和音色。

2.学习从不同角度观察和统计乐器。3.进一步产生探索乐器的兴趣。重难点:进一步认识乐器的种类、特征和音色,初步学习统计“乐器商店”记录表。准备:联系一家乐器种类较多的商店或琴行。过程:1.在参观之前向幼儿提出具体的参观要求。如:爱护商店里的各种乐器;认真听琴行的叔叔阿姨讲解,不随便插嘴;仔细观察,记住所看到的乐器的名称、特征等。2.组织幼儿参观乐器商店,请琴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并演奏各种乐器。3.参观后,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谈话活动:你看到了什么乐器?有多少个?是什么样子的?你最喜欢哪种乐器?你发现了什么问题?4.教师引导幼儿回忆并统计““乐器商店”记录表。“乐器商店”记录表种种类数量名称弹拨乐器打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例1:钢琴2收集:幼儿的绘画作品。延伸活动:1.美术活动:我最喜欢的乐器。2.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资源库17),信上写明教师的想法、愿望和记录要求。3.请家长指导幼儿完成《幼儿活动材料》P52。活动11声音的产生目标:1.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2.知道声音有乐音和噪音之分,及声音对人们的作用。3.了解噪音的危害和控制、减少噪音的方法,增强环保意识。重难点:知道声音产生的原理;乐音、噪音对人们的作用。准备:绘本《爱音乐的马可》PPT,“噪声及噪声的控制、减少的方法”(见资源库14),大鼓,幼儿自带若干玩具。过程:1.播放PPT,教师讲述绘本故事《爱音乐的马可》,引发幼儿探索的兴趣。教师:马可会演奏哪些乐器?爸爸为什么说马可演奏的是噪音?妈妈为什么说马可演奏的是音乐呢?2.提出问题,探讨声音产生的原理。教师:不管是乐音还是噪音,声音是怎么产生的?(1)请幼儿玩自己带来的玩具,讲一讲自己的玩具是怎样动起来的,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2)出示一面大鼓,请若干名幼儿把手放在大鼓上,老师击鼓,幼儿感受物体振动产生声音的现象。(3)请幼儿把玩具放在鼓上,观察击鼓时玩具的变化。(4)请幼儿将手再次放在鼓上,老师变化击鼓的节奏和力度,幼儿感受击鼓节奏的快慢、力量大小的变化。3.师生讨论:怎样让乐器的声音变大或变小?教师小结:知道物体振动越大,产生的声音越大,反之则越小的现象。声音不规律或音量过大,就会产生噪音。4.师生讨论问题,知道乐音和噪音对人们的作用。(1)在生活中,你最喜欢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有什么感觉?(2)你最不喜欢哪些声音?听到这些声音有什么感觉?(3)噪音有什么危害?我们怎样控制和减少噪音?延伸活动:师生利用绘本《爱音乐的马可》继续探讨:1.爸爸不支持马可搞音乐,还说他没天分,所有的邻居都把他的音乐称之为噪音时,妈妈是怎样对待它的?马可是怎样做的?2.为什么春天一到,马可又开始演奏,而且所有的邻居都加入到演奏的队伍中来?(探讨的目的是:幼儿初步学习换位思考,尝试感受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12寻找乐器目标:1.知道生活中处处有各种各样的乐器,体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音乐。2.学习用身体、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发出的声音演奏音乐。3.感受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美。重难点:学习用身体、大自然及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发出的声音演奏音乐。准备:1、音乐《谁的声音最好听》;乐器:小鼓、小锣、三角铁、碰铃、沙球;日常用品:搓衣板、脸盆、瓶子、杯、茶叶罐、锅、盒子、塑料盆、桶、筷子、铲子、碟、碗、汤匙、钥匙等;大自然的物品:石头、小棒,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声音录音、笔、《好听的声音》记录表。2、认识以上各种乐器,熟悉歌曲《谁的声音最好听》、《小红帽》;熟悉节奏型:XXXXX│XXX-│。过程:1.播放音乐《谁的声音最好听》,以“乐器们要比赛,谁的声音最好听”引入活动,激发活动兴趣。(1)幼儿边听音乐边想:有什么乐器在比赛?这些乐器发出什么声音?加深幼儿对乐器及其声音的认识。(2)幼儿拍手模仿节奏:XXXXX│XXX-│2.寻找乐器:“小朋友觉得这些乐器的声音好听吗?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乐器,那什么叫乐器呢?"(1)介绍“乐器”的定义:凡是能够发出好听声音的东西都叫乐器。(2)教师启发提示:身体乐器:手、脚、口、舌、牙齿、嘴等;周围生活中的物品、声音等。(3)幼儿自由寻找,自由敲打,找出其形象的声音记录下来并模仿。(4)请幼儿说说找到了什么乐器:身体乐器、生活乐器或是自然乐器?它们发出什么声音?指导幼儿将其记录贴在节奏谱下。3.幼儿用自己选定的乐器配乐,比一比谁配的最好听。(1)幼儿用自己选定的乐器进行配乐,与同伴比一比谁配的乐器声音最好听。(2)请若干幼儿以比赛的形式进行配乐展示。4.介绍身体上最好用的乐器——嗓子,教育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自己的嗓子。5.请幼儿再自由选定一种乐器,并为歌曲《小红帽》伴奏。(1)教师引导幼儿将乐器进行合理的匹配之后进行合奏。(2)请乐器发出相似声音的幼儿坐在一起进行合奏。6.教师提出问题,进一步引导幼儿在生活中探索乐器。教师:这些乐器合奏的音乐感受是什么?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也能当乐器进行演奏?活动13乐器之王——钢琴目标:1.知道钢琴是乐器之王,简单了解钢琴发声的基本原理及音色。2.从不同角度观察钢琴,认识钢琴的特征、类型。3.感受钢琴曲的独特之美。重难点:简单了解钢琴发声的基本原理、构造特征及音色。准备:立式钢琴或三角钢琴一架,不同种类、颜色钢琴的图片若干,钢琴曲“致爱丽斯”,《幼儿活动材料》P56。过程:提出问题,引发幼儿探究钢琴的兴趣。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乐器之王是哪个乐器吗?2.请幼儿从不同角度观察、探讨钢琴,认识钢琴的特征、类型及发声原理。(1)教师:请小朋友看一看、摸一摸、弹一弹钢琴,你发现了什么?(2)教师:请小朋友数一数,钢琴有多少个琴键?黑键有多少个?白键有多少个?(3)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钢琴是怎么发出声音的?每一个琴键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为什么会有高音、低音、强音、弱音?(4)教师:请小朋友用脚踩一踩,钢琴的下面有三个什么东西?叫什么?分别有什么用?3.教师和幼儿共同总结钢琴的特征,进一步认识钢琴。(1)钢琴的身体是用木头做的,表面刷上了一层钢琴漆,摸起来很光滑。琴键是用木头和瓷片做成的。(2)钢琴有52个黑键,36个白键,是按一定的顺序(从低音到高音)排列成的。(3)钢琴的发声:当我们按琴键的时候,和它连着的小木锤就敲到后面的金属弦上,就有声音发出,每个键发出的声音都不同。(4)钢琴下面有三个踏板,分别叫延长踏板、加重踏板和练习踏板。可以加重、延长音乐,使乐曲更丰富。4.请幼儿观察几种钢琴图片,认识钢琴的不同类型及外观,知道钢琴是乐器之王。总结:钢琴音域宽广,音量宏大,音色变化丰富,演奏技巧复杂,表现力强,可演奏各种不同风格、不同艺术要求的乐曲,被人们称为“乐器之王”。5.欣赏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致爱丽斯”,感受钢琴曲的独特之美。延伸活动:请教师指导幼儿开展折纸活动—钢琴,参照《幼儿活动材料》P56。活动14小鼓响咚咚目标:1.了解鼓的外形特征、演奏方法及音色特点。2.掌握“小鼓响咚咚”3/4拍的唱法。3.感受歌曲中“我”对鼓的喜爱之情。重难点:掌握“小鼓响咚咚”3/4拍的准确唱法。准备:配套音乐CD“小鼓响咚咚”(见资源库7),小鼓、鼓槌若干套。过程:出示若干套鼓、鼓槌,分批请幼儿尝试演奏,引发活动兴趣。请幼儿描述鼓的外形特征及音色特点。3.教师演唱歌曲“小鼓响咚咚”或听配套音乐CD,请幼儿感受歌曲的旋律及3/4拍的节奏。4.请幼儿分段欣赏歌曲,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学习歌词。5.请幼儿分别大声、小声跟唱歌曲,教师注意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演唱和学习3/4拍的准确唱法。6.在唱的过程中,可启发幼儿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现歌曲内容。7.请若干名幼儿用鼓、鼓槌演奏歌曲中的最后一节“咚咚咚”,进一步激发幼儿演唱的兴趣。8.以多种形式请幼儿轮流表演整合,全文同。整合,全文同建议:教师可以有选择地教幼儿演唱歌曲“小口琴吹支歌”(见资源库8)“小小乐队”(见资源库9)、“快乐的音乐会”(见资源库10)。活动15乐器的分类与配对目标:1.学习按照乐器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2.学习匹配乐器的演奏工具。3.练习分析比较的能力。重难点:能够准确地匹配乐器,并按照乐器的不同特征进行分类。准备:若干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配套卡纸—各种各样的乐器,《幼儿活动材料》P53、P54、P55。过程:1.出示若干种乐器的实物或图片,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你们认识这些乐器吗?哪些乐器可以分为一类呢?2.师生探讨乐器分类的问题,启发幼儿从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1)这些乐器都是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吗?都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演奏的吗?都是中国发明的吗?(2)教师说明每一件乐器都有自己的类别,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分类。3.教师发放《幼儿活动材料》卡纸—各种各样的乐器,请幼儿自主尝试分类。4.幼儿在乐器分类的过程中,指导启发幼儿按照不同的特征分类,如演奏方法、制作材料或乐器本身的种类等。5.请若干名幼儿介绍自己分类的方法,教师加以小结。6.教师指导幼儿完成《幼儿话动材料》P53、P54、P55,学习匹配乐器的演奏工具7.小结幼儿分类、匹配乐器的情况。

活动16小黄莺唱歌目标:1.理解“小黄莺唱歌”的故事内容,学习词汇:害羞、勇敢、顽皮。2.学习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对话。3.敢于在集体面前大方地表演。重难点:能在集体面前大方地表演故事“小黄莺唱歌”。准备:配套挂图和配套语言CD“小黄莺唱歌”(见资源库1),小黄莺、黄莺妈妈、小松鼠、小八哥、小喜鹊、青蛙、山雀的头饰各1—3个。过程: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激发兴趣。教师:小朋友在集体面前说话和表演时应该怎样做?你们听说过小黄莺唱歌表演的故事吗?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小黄莺唱歌”,幼儿熟悉故事。3.播放配套语言CD“小黄莺唱歌”,师生共同欣赏,共同讨论。小松鼠捧了一把鲜花,请小黄莺到树林里开的联欢会唱歌,它为什么不敢唱?小黄莺第一次表演唱歌时,为什么红着脸跳到后台去了?小黄莺是怎样练习唱歌的?第二次小黄莺表演唱歌时,它唱得怎么样?小黄莺前后两次上台唱歌的不同表现及听众的不同反应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谁说4.请幼儿学习故事中主要角色的对话,学习词语:害羞、勇敢、顽皮。谁说5.老师扮演黄莺妈妈,请幼儿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小黄莺、小松鼠、小八哥等,师生一起表演故事。6.小结表演情况,教师表扬敢于在集体面前大方表演的幼儿。收集:幼儿表演故事的相片。活动17参观音乐剧团(乐队)目标:1.丰富乐器知识和演奏经验。2.知道乐队和谐演奏的重要性。3.对演奏家的刻苦练习和出色表现产生敬佩之情。重难点:知道乐队演奏家刻苦练习和合作演奏的重要性。准备:联系一家音乐剧团(乐队),说明组织幼儿参观的目的。过程:1.带领幼儿进入音乐剧团,激发幼儿了解音乐剧团的愿望。2.教师提出参观的要求,丰富幼儿的乐器知识和演奏经验。(1)参观音乐剧团要轻声细语;音乐剧团里的物品不能随便乱动;要有礼貌地打招呼等。(2)音乐剧团里有什么?你主要看到了哪些乐器?演奏家在做什么?3.师生完整地欣赏一段乐曲,要求幼儿仔细观察演奏者的姿势、演奏方法。

4.请幼儿和演奏者进行交流。如:问演奏者:“怎样才能弹得这么好?”;“怎样才能演奏出优美、完整的乐曲?”5.组织幼儿讨论:你认为乐队演奏时最重要的是什么?6.教师小结,知道刻苦练习和合谐演奏的重要性。教师:每位演奏者首先要刻苦地熟练乐曲,再根据指挥的要求和谐地演奏,只有这样才会演奏出美妙的音乐。延伸活动:1.观看世界各地有特色的音乐活动的VCD、画报等。

2.请家长带幼儿在电视上或歌剧院欣赏1—2场新年音乐会或其他形式的音乐会。活动18小小音乐家目标:1.了解著名的音乐家——贝多芬、聂耳、郎朗、谭盾等。2.能愉悦完整地演唱歌曲“小小音乐家”。3.产生对音乐家的尊敬之情。重难点:在完整演唱“小小音乐家”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不同形式的创编活动。准备:配套歌曲磁带“小小音乐家”(见资源库6),收集贝多芬、聂耳的代表作及介绍他们生平的VCD、画报等资料,附有音符的五线谱图片1张。过程:1.出示附有音符的五线谱图片,探讨问题,激发兴趣。(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音乐是怎么唱出来的吗?出示附有音符的五线谱图,说明音乐是由do、re、mi、fa、sol、la、si这七个美妙的音符来构成的。(2)观看、倾听贝多芬、聂耳、郎朗、谭盾等演奏家、歌唱家、指挥家的图片、VCD和代表音乐。教师:他们把美妙的音乐带给我们,人们尊称他们为音乐家。小朋友,你们想当音乐家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新歌“小小音乐家”。2.学习演唱歌曲“小小音乐家”。(1)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2)小朋友随音乐旋律学唱歌词。(3)幼儿用“啦”轻声集体哼唱“小小音乐家”。(4)小朋友轻声地跟着音乐唱词。(5)再次聆听歌曲“小小音乐家”。(6)幼儿随琴声有感情地演唱此首歌曲。3.幼儿以小组为单位创造与表现歌曲“小小音乐家”:(1)创造(歌、舞、器乐、绘画):教师分配小组,小组协作讨论创造形式。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编活动。(2)表现:汇报表演。4.教师小结幼儿创编及表演的情况,鼓励表现好和有进步的小朋友。延伸活动:语言活动:讲述绘本“小小音乐家”(全8册)中的故事,幼儿进一步了解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加强对音乐家的尊敬之情。活动19哆来咪目标:1.知道这首歌曲是美国著名电影“音乐之声”的插曲。2.在理解do、re、mi……si代表意义的基础上,学唱此首歌曲。3.感受其活泼、轻快的旋律美。重难点:在理解do、re、mi……si代表意义的基础上,学唱此首歌曲。准备:配套音乐CD“哆来咪”(见资源库12),电影“音乐之声”精彩片断。过程:1.提出问题,激发兴趣,引入活动。(1)上次我们在学习歌曲“小小音乐家”时,知道音乐是由哪几个音符组成?(2)音符中的“do”代表什么呢?“re”又代表什么呢?你们听过“哆来咪”这首歌吗?2.请幼儿欣赏歌曲“doremi”两遍,谈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听完这首歌曲,你的的感受是什么?在这首歌曲中,你听到了什么?3.播放电影“音乐之声”精彩片断,教师介绍这首歌曲的来历。4.分段欣赏,引导幼儿理解歌曲内容。(1)识字要先学会念什么?唱歌要先学什么?(2)do、re、mi、fa、sol、la、si分别代表什么?5.教师引导幼儿逐步学习演唱歌曲“哆来咪”。6.请幼儿随着乐曲的旋律自由创编舞蹈。建议: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请幼儿观看电影《音乐之声》。活动20进行曲、摇篮曲和圆舞曲目标:1.感受进行曲、摇篮曲、圆舞曲三种乐曲的不同性质。2.能用语言讲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三种乐曲的不同性质。3.提升对音乐的鉴赏能力。重难点:能用语言讲述和肢体动作表现三种乐曲的不同性质。准备:进行曲“运动员进行曲”、摇篮曲、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三种乐曲的磁带(或VCD),运动员进场、娃娃睡觉、舞会场面的图片各一幅。过程:1.教师哼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引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刚才老师哼唱的歌曲叫什么名字?听了这首乐曲你想做什么?2.先后播放进行曲、摇篮曲和圆舞曲,请幼儿初步谈谈对这三首乐曲的认识,了解这三首乐曲的不同性质。3.教师出示运动员进场、娃娃睡觉、舞会场面的图片,请幼儿说出每张图片适合播放的音乐。4.请幼儿反复欣赏“运动员进行曲”,说出自己脑海中产生的声音形象,请幼儿从三幅图中挑出一幅适合这首乐曲的图片并进行分析。知道这是一首雄壮有力的乐曲,可以用于走步。请全体幼儿随着“运动员进行曲”有精神地踏步走。5.播放摇篮曲,启发幼儿讲出自己的感受,并能用不同的肢体动作表现出乐曲旋律的轻柔、亲切与优美,知道娃娃要睡觉了,我们该给他播放一首安静的乐曲,让他甜甜地进入梦乡。请幼儿挑出一幅合适的图片。6.播放圆舞曲“蓝色多瑙河”,请幼儿根据自己的欣赏经验,捕捉音乐形象,选择符合这首乐曲的图片。展开讨论:这首乐曲的名称叫什么?你听到这首乐曲的感受是什么?师生一起随着“蓝色多瑙河”舞动起来。7.教师将三种乐曲串在一起放给幼儿欣赏,请幼儿分别用恰当的动作表现不同情绪、不同性质的音乐。

活动21森林音乐会目标:1.感受乐曲欢快的特点,并能利用图谱理解乐曲的结构和节奏型。2.在老师的引导下,能为乐曲创编配器方案。3.初步学习看指挥合作演奏,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重难点:为乐曲创编配器方案,能在教师的指挥下合作演奏。准备:1.幼儿有进行过打击乐的教学活动。2.铃鼓、圆舞板、小铃、图谱、“森林音乐会”音乐。过程:欣赏熟悉乐曲,引起幼儿的兴趣。教师:今天森林里要召开—场音乐会!有许多的小动物都想来参加,那到底有哪些小动物会来参加呢?(1)幼儿欣赏“森林音乐会”音乐。(2)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初步分析音乐中的角色。教师:你们听到有谁来到森林音乐会?(鸟类,青蛙,各种各样的虫子等)教师:到底谁来参加今天的音乐会了呢?请小朋友看看今天的演出节目单。2.出示图谱,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1)提问出示图谱。教师:节目单上都有谁呀?教师出示图片:青蛙、小鸭子还有小孔雀。(2)请个别幼儿根据图谱分别来做一做小鸭子、小青蛙和小孔雀的动作。①第一个节目由小青蛙表演,它表演的节目是唱歌。咦?小青蛙是按什么节奏唱歌的?谁能看着图谱把小青蛙唱歌的声音拍出来?(老师清唱,个别小朋友看老师指挥尝试拍出节奏)是不是这个节奏?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小青蛙表演。②第二个节目是小鸭子跳舞,她又是怎么跳的呢?(幼儿集体看图谱拍手)③我们看一看第三个节目是谁带来的?孔雀会为我们带来什么节目呢?小孔雀是怎么开屏的呢?我们一起来学一学。(看图谱做动作)教师:三只小动物为我们表演了精彩的节目,我们和它们一起做一做好吗?(教师指挥,幼儿看图谱完整拍手1—2遍。))(3)组织幼儿进行“森林音乐会”第一次彩排。教师:第一次彩排可难了,要请小演员一边听音乐一边看指挥拍手,要认真哟!教师:你们发现这只青蛙怎么啦?这只青蛙跟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啊?(颜色不一样,位置不一样,青蛙跳出来表示乐曲结束了,要谢幕了。)(4)再熟悉一遍音乐,强调最后一只小青蛙的节奏。教师:我们再来一次把最后一只青蛙的节奏拍准。(5)跟随音乐速度的快慢变换拍手的节奏。教师:现在我们要加大难度,音乐速度变快了,小朋友愿不愿意挑战啊!3.教师引导幼儿配器合奏,初步学习看指挥合作演奏,体验与同伴合奏的乐趣。教师:现在我们进行第二次彩排。第二次彩排,指挥要给你们一个新的任务。这次新的任务是什么呢,请看。(教师出示乐器。)(1)认识乐器,介绍使用方法。教师:今天指挥带来了哪些乐器?(小铃,圆舞板,铃鼓)

教师:它们分别怎么演奏?(2)师生讨论配器方案。教师:小青蛙的音乐你们想用什么乐器演奏?小青蛙脚蹼的音乐你想用什么乐器。教师:大鸭子的音乐可以用什么乐器演奏?两只抱在一起的小鸭子的音乐可以用什么乐器?教师:孔雀的音乐可以用什么乐器?小孔雀你想用什么乐器?例如:圆舞板可以给青蛙伴奏、小铃给小鸭子伴奏、铃鼓可以给孔雀伴奏。(3)根据配器方案,在教师的指挥下进行合奏。幼儿看图谱和指挥,听音乐进行初步合奏,合奏2至3遍后,交换乐器演奏。4.教师小结合奏的情况,表扬若干幼儿。教师:小朋友真棒!今天的合奏活动非常好,你们快成为小小演奏家了!今天XXX、XX等小朋友有进步,值得表扬!让我们轻轻地把小乐器送到回家。活动22儿童舞曲目标:1.学习使用打击乐器,加深对4/4拍的认识。2.能根据A-B-A的乐段结构变化进行演奏,发展节奏感。3.体验合奏的乐趣。重难点:能用打击乐器演奏4/4拍A-B-A结构的乐曲。准备:配套挂图和配套音乐CD“儿童舞曲”(见资源库11),大鼓一面,铃鼓、碰铃、木鱼若干(放在幼儿座位下)。幼儿座位布置如下:(见原中班上册教参书P149)过程:1.请幼儿倾听第一遍“儿童舞曲”音乐,感受乐曲的风格,引发兴趣。2.请幼儿第二次倾听“儿童舞曲”音乐,用手或其他肢体动作表现节拍,重点感受4/4拍的强弱规律。如果幼儿听不出4/4拍的强弱规律,老师则随即放一首3/4拍的乐曲,请幼儿对比分析,感知两首乐曲的不同。3.请幼儿第三次倾听音乐,讨论三段之间的不同特点,感受A-B-A乐段结构的特点。4.出示若干打击乐器,激发幼儿演奏的兴趣。教师:这些乐器属于什么类乐器?你们都知道这些乐器的名称及演奏方法吗?5.请每名幼儿从椅子下自取一个打击乐器,请幼儿自主尝试演奏后,教师介绍每种乐器的名称,正确示范每种乐器的演奏方法。6.请幼儿分段学习乐曲的节奏。(1)学习演奏A段音乐的节奏(2)学习演奏B段音乐的节奏,第一、二小节教师演奏;三、四小节幼儿演奏;五、六小节同一、二小节;七、八小节同三、四小节。(3)教师指挥,引导幼儿完整地练习2-3遍。7.请幼儿按同类乐器分组就坐,随着音乐进行合奏“儿童舞曲”。(1)注意提醒幼儿:B段音乐,只由碰铃和大鼓演奏,演奏2-3遍。(2)幼儿熟悉后,可请幼儿担任指挥,击鼓。(3)引导幼儿理解什么是合奏,体验合奏与齐奏的不同。8.教师小结幼儿合奏的情况,根据幼儿的表现适当给予表扬。活动23喜洋洋是否要空格,全书同是否要空格,全书同目标:1.感受民乐欢快的气氛,了解这首乐曲是中国人民过新年时表达欢快心情的音乐。2.理解乐曲ABA的结构,能和同伴合作表演所创编的节奏、动作。3.体验乐曲喜洋洋的欢快风格。重难点:理解乐曲ABA的结构,利用合作创编的节奏、动作表现此首乐曲。准备:1.活动前给幼儿讲关于中国人过新年的趣事;2.小铃、铃鼓、圆舞板、双响筒以及大鼓(教师演奏用)等乐器,彩带、红绸、扇子、袖头等;3.配套音乐CD“喜洋洋”(见资源库13),并将音乐分段刻录好。过程:1.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喜洋洋”,感受民乐的特点,引发活动兴趣。教师:听完这首乐曲,你的感受是什么?想到了什么?2.第一次欣赏A段音乐。教师:你听到了什么?好像看见了什么?3.第二次欣赏A段音乐。教师:你听了这段音乐感觉怎样?4.第三次欣赏A段音乐,利用彩带、红绸、扇子、袖头等表现“喜洋洋的”情绪。教师:我们大家都来学学敲锣打鼓放鞭炮,快快乐乐过新年吧!5.用欣赏A段音乐的方式欣赏B段音乐三遍。教师:新年到了,小朋友特别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听听他们是怎样玩的?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一学。6.请幼儿完整欣赏,分辨音乐ABA式的结构。教师:刚才大家听了两段音乐,你觉得这两段音乐一样吗?有什么不同?(A段音乐做“敲锣打鼓”的动作,B段音乐做“捉迷藏”的音乐)7.完整欣赏乐曲,幼儿一边听音乐一边做动作。教师:我们听到相同音乐的地方就做相同的动作,在不同的音乐的地方就做不同的动作。8.出示乐器,请幼儿创编这几种乐器的节奏,并用语言随音乐说出来。即“咚咚咚咚锵锵锵锵咣咣咣咣”。在欣赏B段音乐后,请幼儿创编躲迷藏的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