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卡姆:东方音乐的明珠_第1页
木卡姆:东方音乐的明珠_第2页
木卡姆:东方音乐的明珠_第3页
木卡姆:东方音乐的明珠_第4页
木卡姆:东方音乐的明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木卡姆东方音乐的明珠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是维吾尔族人民对灿烂的中国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木卡姆风格独特、旋律优美、格调明快、表现形式简洁而又丰富,在世界各民族的艺术史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它综合运用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形式于一体,表现维吾尔族人民高尚的情操和绚丽的生活,反映他们的理想与追求,受到世界各族人民的喜爱,被誉为“东方音乐的明珠”。一东方明珠,重现光芒木卡姆艺术广泛流传于新疆各维吾尔聚居区,包括“十二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哈密木卡姆”等,是希腊、印度和伊斯兰古典音乐精华的融合体,是打开维吾尔族文化宝箱的金钥匙,也是维吾尔音乐的瑰宝。木卡姆历史悠久,产生距今已有600多年。维吾尔族祖先从事渔猎、畜牧活动时的即兴歌曲,经不断融合、衍变,形成了木卡姆的雏形。16世纪,叶尔羌汗国的阿曼尼萨汗王后组织音乐家们对散失于民间的“木卡姆”进行了系统的规范,并改掉了原“木卡姆”歌词中难懂的外来语词汇、古维吾尔语词汇和陈旧的宫廷诗词,使其更加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当时,木卡姆艺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可谓辉煌一时。然而,木卡姆靠师徒之间口传心授的形式进行传承,在岁月风尘的荡涤下,耗散较多,加之木卡姆体系庞大、词意深奥、曲牌绵长,难以完整地被记下来。随着木卡姆在维吾尔族人民的节日仪式和人生礼仪中的功能逐渐减弱,它的传承出现了严重的危机,到1949年前夕,木卡姆已濒临灭绝。1949年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木卡姆这一民族瑰宝。国家成立专门班子,组织人员开始了艰辛的挖掘、整理工作,先后成立了一批专门研究木卡姆艺术的研究机构,培养了一支专业研究队伍,投入大量资金完善设备设施,经过长期的努力,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这一千古绝唱终于得以完整地保存下来,并趁着东风蓬勃发展,由本土走向全国,由中国走向世界。2004年1月,参加中央电视台举办的“西部民歌电视大赛”,获得金奖。2005年11月,“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7年3月,3名刀郎木卡姆民间文化艺人随温家宝总理赴日本参加中日友好文化交流活动;10月,“嫦娥一号”搭载了31首歌曲,《十二木卡姆》选曲名列其中。2009年11月,组团参加了在台湾举办的海峡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2010年4月,麦盖提县刀郎木卡姆组合在第十四届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以鲜明的民族特色、新颖的音乐表现形式、激情奔放的演唱获得第一;7月,为庆祝中国和印度尼西亚建交60周年暨中国印尼友好年,在印度尼西亚第二大城市泗水与当地演员一起进行了精彩的演出;上海世博会新疆活动周文艺演出中,《木卡姆的春天》获得高度评价。2011年刀郎木卡姆获第七届“人类贡献奖”年赛文体游艺类文献奖。就这样,经过一段低迷之后,新疆木卡姆艺术再次繁荣发展起来,以它迷人的魅力进入人们的视野,像一颗耀眼的明珠在演艺界熠熠生辉。二裙裾飞舞,内功深厚1.抢抓机遇,借政策“东风”打造品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维吾尔木卡姆这一文化瑰宝。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国政府和学术界动用了多种手段,开展了持续半个多世纪的抢救性保护保存工作。1950年,文化部紧急派出音乐家万桐书、刘炽等对十二木卡姆进行挖掘、整理,他们找到唯一演唱者阿洪老人,用一台老式录音机录下了十二木卡姆的全部内容,用了将近6年时间,才将曲谱、歌词整理完毕。1960年,正式出版了《十二木卡姆》,包括古典叙诵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曲、即兴乐曲等340余首。由此,拉开了十二木卡姆从口头传承到文本传承的序幕。进入新时期以来,新疆继续加大对十二木卡姆的拯救力度。20世纪80年代,成立了自治区木卡姆研究室、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同时出版《维吾尔十二木卡姆》、《哈密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吐鲁番木卡姆》等书籍和光盘。新疆艺术学院构建起全世界首个木卡姆教学、科研、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1996年,成立了木卡姆表演艺术班。2000年,新疆师范大学开设了木卡姆艺术研究生班,首位专门研究木卡姆的研究生已正式毕业。2005年底,在新疆鄯善县鲁克沁镇托万买里乡兴办了全国第一所木卡姆小学。同年,吐鲁番地区鲁克沁镇占地1500平方米的新疆第一家木卡姆传承中心建成。之后,类似的木卡姆传承中心在喀什、伊犁、阿克苏等地也相继建立。2008年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开始策划编写木卡姆普及型乡土教材,其中阿瓦提、麦盖提等县已经使用《刀郎木卡姆》音乐和舞蹈动作,编成健身操在中小学推广。2009年,国家启动“丝绸之路(新疆段)重点文物抢救保护工程”,已投入3.5亿余元,对木卡姆等重点文物保护项目进行抢救性保护。2010年7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木卡姆艺术保护条例》在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上一审全票通过,开了我国专门就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行省级地方单项立法的先例,标志着保护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工作进入了有法可依、管理规范的历史新纪元。2011年3月,哈密木卡姆传承中心正式被批准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如今,新疆已建立起自治区、地(州、市)、县(区、市)、传承单位和传承人四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网络,每年投入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经费近2000万元,使木卡姆艺术得到有效保护和繁荣发展。正是抓住了这一难得的机遇,借着政策的东风,木卡姆艺术以令人欣喜的姿态不断迈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2.市场运作,化资源优势为产业优势新疆文化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文化产业发展滞后,加之不熟悉文化市场的运作,有时花了巨资打造的优秀剧目,只能在家门口风光,却没创造多少经济价值。怎样把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一直是新疆文化人苦苦求解的难题。2010年5月,借新疆文艺汇演之机,新疆文化人作出了大胆尝试。他们请来全国演出经纪机构负责人,在演出同时举办“新疆舞台艺术产品全国推介洽谈会”,展示精品舞台剧目,向文化艺术市场投石问路。洽谈会上传来喜讯:8项舞台精品将登全国大舞台,传统乐舞《木卡姆的春天》将走上世界舞台。深圳文博会上也传来佳音:乌鲁木齐代表团收获了大单——与来自浙江、深圳、北京等地的文化企业签订了10个项目的合作意向,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亿元。同时,随着新疆对外文化交流的逐步加深,新疆民间艺术出省出国演出的机会越来越多,“走出去”的战略应运而生。2008年10月,新疆木卡姆艺术团赴卡塔尔演出,在其首都多哈的国家剧院奉献了一台精彩纷呈的歌舞晚会;2009年4月13日,赴哈萨克斯坦演出,表演极为成功;2010年11月,《木卡姆爱情遗歌》在香港公演,尝试将音乐、诗歌、视像糅合,维吾尔语、英语结合来演绎木卡姆之中的爱情故事;2011年1月,在悉尼的演出取得圆满成功;5月,赴塔吉克斯坦参加“沙什木卡姆”艺术节,以其热情奔放、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征服了观众。近二十年来,新疆木卡姆艺术团先后出访过欧洲、美洲、中亚以及东南亚地区的十余个国家。在展示中,木卡姆艺术不断得到挖掘和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熟悉、接受和喜爱上它。每到一地,木卡姆表演队都受到了热烈欢迎和盛情款待,他们精彩的表演让观众赞不绝口。就这样,局面打开了,木卡姆艺术征服了国人,征服了世界。3.深厚内功,以艺术魅力打动人心维吾尔木卡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地域分布广泛,记录和印证了不同乐舞文化之间相互传播、撞击、交融的历史,是绿洲丝路孕育出的艺术奇葩。在木卡姆中既能见到我国中原音乐和漠北草原音乐的因素,也能见到中亚、南亚、西亚、北非等国家、地区音乐的影响。木卡姆的唱词多为民间歌谣,也有中世纪文人墨客的诗作,汇集了维吾尔民间口头文学和古典诗歌的精华,是维吾尔人思想情感的代言和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它的名句脍炙人口:“我的热瓦甫有心眼,我给它找了羊皮弦;知道来的人都是客,它灵气发作弹得欢。”(刀郎木卡姆《巴希巴雅宛》)“美人啊!你爱情的火焰,深藏在我心里。但十万个痛苦和灾难,却来自你那里。”(十二木卡姆《赛乃姆》)维吾尔木卡姆音乐在调式、音律、节拍、节奏及乐器组合等方面呈现出与现存中原传统音乐不同的特征,充满西域风情的迷人魅力和艺术价值。它体裁多样,节奏错综复杂,曲调极为丰富。生动的音乐形象和音乐语言,深沉缓慢的古典叙诵歌曲,热烈欢快的民间舞蹈音乐,流畅优美的叙事组歌,在艺术成就上是无与伦比的。例如刀郎木卡姆,它的引子高亢有力:“外,安拉!外,安拉!外,安拉!……”随后,几面甚至几十面手鼓一起敲响,声震云霄,震撼着每个参与者的心,再之后,人们在不同节拍、节奏的歌舞曲中翩翩起舞。所有这些,构成了维吾尔木卡姆动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每次表演都让观众如痴如狂,陶醉在艺术的享受中。木卡姆表演队每到一地演出,几乎场场座无虚席,有些剧目甚至“一票难求”。三盛典背后的冷思考1.“舞台热、民间冷”的困惑新时期,尤其是2005年申遗以后,维吾尔木卡姆的研究与舞台演出一度火热,但民间的反应却比较冷淡。究其原因,首先,是语言问题,木卡姆中的部分歌词和诗作采用中世纪维吾尔族语言,当代人难解其意,学习起来困难,听的人也难理解。其次,木卡姆的传承主体是年轻群体,可这部分人要么上大学,要么外出打工,真正安下心来从事木卡姆艺术的人非常少。再次,随着现代文明的冲击,传统文化逐渐被忽视,木卡姆在维吾尔人民的节日仪式和礼仪中的功能逐渐减弱,在民间自然就冷了下来。2006年,为了将木卡姆艺术推向世界,扩大影响,工作人员专门到喀什艾提尕尔广场,想拍一场万人跳“萨玛”舞的情景,但等待了近两小时,到场跳舞的也不足一百人。最近的一次普查更令人吃惊,如今全新疆已没有一个人能完整地演唱出十二木卡姆。新疆麦盖提县是刀郎木卡姆的故乡,12套刀郎木卡姆只流传下来9套。培养年轻群体,让他们在现实矛盾和诱惑面前,在与主流文化的碰撞中,形成民族文化传承自觉,这一工作任重而道远。2.创新的艰难众所周知,一项艺术,只有在传承中不断发展才能永葆青春。木卡姆是经典的东西,可它离现在的人有些遥远,你要现代人理解它喜欢它,就需要创新,但木卡姆艺术的特殊性——特殊的音乐结构和演奏方法,特殊的乐器及演奏团体,特殊的受众及演出场所仍然制约着它的发展和传播。有段时间,曾有人尝试改变《十二木卡姆》的乐曲节奏和配器方法,希望它像流行音乐一样,广泛流传,创造效益,结果以失败告终。3.原生态的去与留历史上,民歌的舞台从来都在山乡田野、江河湖海或农舍村庙之中。在这个生活大舞台上,民间歌手率性而歌。但新时代的城镇化却慢慢拆掉了这个自然的舞台,发达的传媒又重新搭建起一个个舞台,并且极为红火。木卡姆也面临这个问题,近些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