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_第1页
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_第2页
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22〕11-0018-03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22.11.007

最近一段时间读了日本东京大学佐藤学教授的代表作三部曲之一?学习的高兴――走向对话》一书,本书重点论述了“学习〞作为一种对话性实践,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借助这种对话性的、合作性的实践,为人们提供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的可能性[1]。在佐藤学教授看来学习是人对客观世界的对话〔认知性实践,即发明世界〕,是与自身的对话〔伦理性实践,即自我探索〕,是与他人的对话〔社会性实践,即形成搭档〕。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往往只简单地看到了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单维的活动。“时间〞、“空间〞、“人〞、“知识〞、“环境〞等等在效率的压缩下,变得客观而失去了其原本丰盛的内涵,机械而僵硬。课堂里同时发生着他与客体世界、与他人、与自我三位一体的实践,而且这种实践的发生是一次性的、特有的、瞬间的。

我读着佐藤学的书,内心不时充斥着对教育无限的遐想,勾起美好的向往。掩卷沉思,在脑海里究竟留下哪些痕迹?如何在化学教学中通过“对话〞实现观念建构与转变的教学?下面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教学为例作一阐述。

一、在问题驱动下走向“对话〞,形成对浓度概念有效建构与浓度意义的深入思考

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馈的本质是构成物质微粒之间的相互转化。我们在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中有必要搞分明溶液中含有溶质微粒数有多少,也就是说,原来的质量分数已经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了,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衡量溶液组成的表示办法。“物质的量浓度〞这局部内容位于?化学1》的第一章[2],在学生初中已经学过了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度,本章又学习了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气体摩尔体积的根底上,本内容要使学生对于溶液浓度表示办法的认识回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学会一种使用更为方便、广泛的表示办法,使学生对化学的认识更进一步。同时,本内容承前启后,既是对初中溶液知识的继续和延伸,又是对新学物质的量等化学根本概念的稳固和应用。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可采用“类比式对话〞的办法,通过常见的口服液、消毒液、眼药水、酒、矿泉水等标签中表示组成的数据意义的理解,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办法:V/V、m/V、n/V、m/m,能够提高溶液的组成中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溶质的体积与溶液的体积,与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兼容性,有利于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个陌生概念内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并将建构这样的根本观念:混合物的组成表示办法总是某种成分占总体的多少;表示溶质和溶液多少的物理量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相同物理量时单位可以一致也可以不一致。

将某些物质配成溶液是日常生活和科学实验常用的办法,人们首先要搞清标记溶液定量组成的方式有哪些,故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的事例与之形成对话:〔1〕矿泉水中各元素的组成常用质量体积浓度来叙述,其单位为mg/L。其中钙的含量为≥4.0,它叙述什么含义?〔2〕天之蓝酒的酒精度为45%,它表示体积百分含量,说出它的含义?〔3〕表示溶液组成的共性是什么?〔溶质的量《溶液的量〕

为了实现从用“质量分数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向用“物质的量浓度〞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的转化,也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物质的量浓度的本质意义,初步建立物质的量、摩尔质量、质量分数、密度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关系。师生之间围绕浓度的本质意义发展对话,为学生体会物质的量浓度的价值意义进行铺垫,引导学生切身体验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获得过程和办法,促进学生内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强烈愿望,对有关知识进行深入研读和深刻思考把握其本质属性。

问题解决总是跟思维联系在一起的,人们为解决问题而思维。作为思维产物的观念跟问题和问题解决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设计相互关联的问题引发的对话,激发学生的思维,进行从定义、符号、单位、叙述式等方面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进行深入的理解,进而引导学生建立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就是单位体积溶液中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的观念;由问题的提出而引发的对话,一是实现了对几种浓度表示办法的比照和叙述的探究实践,理清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解度和质量分数概念的本质认识。二是稳固对溶液均一性的深刻理解,有利于溶液浓度本质意义的暴露,形成合理知识结构,并由此及彼,触类旁通,避免知识的混同;三是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将知识内化,形成自己的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学生深入体验到物质的量浓度的核心价值,逐步形成一定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的习惯。

二、在真实的情境中引发“对话〞,建构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办法和思路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学生掌握的第一个定量研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用定量的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有重要的作用,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在课堂上,从浓度的意义出发,创设真实而有意义的情境,利用更多的课程资源、制造更多的时机来充盈丰盛学生的感知,引发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自己的三位一体的对话,形成学生注意、好奇、质疑、愤悱等急于解决问题的心理状态,促进学生更具体、更丰盛地与生活、生产、科研进行更为亲密的接触,诠释了佐藤学的教学价值重建的意义。

在教授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时,应该明确配制的要求与目标,而不应将溶液的配制一味“精确化〞,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物质的性质和浓度要求出发,思考配制方式的选择,使学生理解粗配和精配的价值和办法,根据实际要求,按需配制才是最合乎科学研究需要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的教学,围绕物质的量浓度的根本定义,从c=n/V的根本意义出发,引导学生理解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核心:是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配制时确定溶液的体积与溶质的物质的量是确定溶液浓度的关键。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凸显溶液配制的思考办法从浓度的内涵入手,结合浓度的要求或物质的性质,确定是粗略配制或是精确配制,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师生对话,一是揭示溶液的精配、粗配与物质的量浓度内涵之间的相互联系;二是将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核心知识〔思路与办法的选择〕结构化,形成“不同浓度溶液配制〞的意义建构;三是促进学生对浓度配制思路与办法的理解和反思,从而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线索,进行归类、整理,创设将仪器、试剂的选择与溶液配制要求相结合的真实的情境,选择适当的仪器、步骤进行配制。

通过创设正确与错误、探究与建构,分享与独享、激发与抒发的真实情境,将情绪内容〔到底怎么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啊?〕与知识内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与办法〕进行深度的融合。这样有利于学生建构化学知识的良好载体;有利于学生产生化学认知兴趣的源泉;有利于帮忙学生建立认识世界的化学视角;有利于学生知识迁移能力的形成[4]。

如,教师可以提出是否什么物质都能精确配制、能否精确配制0.400mol/L的NaOH溶液100mL等问题,引导学生了解NaOH由于其在空气中易于吸收CO2和水分等,因而不能精配。与NaOH类似不适合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还有浓硫酸、盐酸等,而NaCl、Na2CO3等物质由于〔1〕在空气中稳定:不吸湿、不挥发、不与空气中物质反馈、受热不易分解;〔2〕纯度较高;〔3〕实际组成与化学式完全符含;〔4〕具有较大的摩尔质量便于减少称量误差而用作精确配制的物质。化学上把这样的物质叫做“基准物质〞。像NaOH、硫酸等不能精确配制的物质,即使采用精密的仪器,要配制所谓的0.100mol/L等精确浓度也是完全达不到的,这些物质一般均采用先粗略配制,再采用基准物进行滴定标定的办法获得其准确浓度。

三、在学习共同体中生成“对话〞,建构溶液配制要求源于配制精度的认识观念

佐藤学认为:建设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学习共同体〞,把过去的个人主义转换为共同体的学习,保障每一个学生的以多样性为出发点的活动性学习,以实现多样的学习交流与合作,培养学生成为自立的、活动的、合作的学习者[1]。边讲边实验集教师演示、学生实验于一体,既凸显了化学学科特点,也是创设课堂中“学习共同体〞的有效方式之一。在由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中生成的“对话〞,能使学生迅速进入有关的思维活动,不仅思维过程合理、有效,而且能使学生增加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思路和办法的理解,丰盛有关一定浓度溶液配制意义的认识。

由师生共同实验操作形成的“学习共同体〞,顺应了化学教学由教室向实验室转移的改革趋势,它不是一种简单的教学场景和教学形式的变换,它蕴含着教师对步骤源于实践〔实验过程〕,仪器源于步骤,操作和仪器的考前须知源于步骤和仪器的精度等认识观念的正确把握和建构。通过学生在精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操作过程前形成一定的认知冲突情境,引发学生“心动〞;通过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精确配制实验探究,引领学生“手动〞;通过在精确配制中可能产生的误差比照分析、质疑、答辩,激发学生“脑动〞;通过学生充沛的叙述交流,引导学生“口动〞;这样在学生有效参与课堂教学的前提下,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形成对溶液配制意义的深刻理解。搭建一个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共同体,学习积极性就会被激发,自主学习的意识被唤醒,在动脑、动手、动眼、动嘴的过程中[5],建构配制过程要求与仪器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