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_第1页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_第2页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_第3页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_第4页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建设方向初探[摘要]长三角城市群在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和中国面向国际化的开展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其经济综合实力较强,城镇等级体系完善,区域内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向世界级城市群开展的根本条件。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开展的重点是建立弱行政边界的网络化联系,实现功能提升、互补和空间有机集散,统筹根底设施建设,建立内部协调机制。

[关键词]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规划

PreliminaryDiscussionontheDirectionofConstructionofWorld-classCityGroupsintheYangtzeRiver

Delta/YangJunyan,ZhuoZhenkun,ChenWen

[Abstract]ThecitygroupsintheYangtzeRiverDeltahaveanimportantplaceintheshiftoftheworldeconomiccenterandinChina'spatternofdevelopmenttowardsinternationalization.Withstrongcomprehensiveeconomicpower,acompletetownshiphierarchysystemandcloseeconomictieswithintheregion,theyhavethebasicconditionsfordevelopmenttowardsworld-classcitygroups.ThekeyintheharmoniousdevelopmentofthecitygroupsintheYangtzeRiverDeltaistobuildanetworkconnectionwithaweakadministrativeboundary,formingapatterninwhichfunctionshavebeenupgradedandsupplemented,spaceflexiblycentralizedanddecentralized,infrastructureconstructionplannedasawholeandinternalcoordinationsystemestablished.

[Keywords]world-classcitygroup,TheYangtzeRiverDelta,citygroupplanning

1、世界级城市群的根本特征

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具有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以一个或两个巨型城市为中心,借助于现代化的交通和信息通达性,密切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汇合体[1]。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的开展,国家、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之间的竞争,特别是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大城市、特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以城市群组织形式为代表的城镇密集区域,成为集聚国内乃至国际经济社会要素的巨大影响空间,如美国东北海岸、五大湖沿岸,日本东海道地区,英国以东南为中心向西北方向延伸的地区,西北欧以阿姆斯特丹、巴黎和鲁尔为中心的地区。这些大型城市群地区被认为是最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地区。

戈特曼认为,成熟的世界级城市群应具备下列的条件:

(1)区域内城市密集。

(2)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性城市,如美国东北部城市群的纽约、大湖城市群的芝加哥,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东京、大阪,英格兰城市群的伦敦,西欧城市群的巴黎等。

(3)多个都市区连绵,相互之间有较明确的分工和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共同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备整体优势。

(4)拥有一个或几个国际贸易中转大港(如纽约港、横滨港、神户港、伦敦港、鹿特丹港、上海港)、国际航空港及信息港作为城市群对外联系的枢纽,同时区域内拥有由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现代化交通设施组成的兴旺、便捷的交通网络。这一交通网络是城市群内外巨大规模社会经济联系的撑持系统。

(5)总体规模大,城镇人口至少到达2500万。

(6)是国家经济的核心区域。示例,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以不到1/7的国土集聚了全国1/2的人口和58%的产出[2]。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是美国经济的核心地带,制造业产值占全国的30%,是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商业贸易中心和世界最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包括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几个大城市。该城市带长965km,宽48km~160km,面积为13.8万km2,占美国面积的1.5%,该区人口为650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20%,城市化水平到达90%以上。北美五大湖城市群分布于五大湖沿岸,从芝加哥向东到底特律、克利夫兰、匹兹堡,并一直延伸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和蒙特利尔,与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共同构成北美制造业带。其中,底特律是全球驰名的汽车城。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是日本经济最兴旺的地带,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该区域向西包括东京、横滨、静冈、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户,包含了以东京、大阪、名古屋为核心的三个城市圈,分布着全日本80%以上的金融、教育、出版、信息和研究开发机构。英国以伦敦为核心的城市群,以伦敦—利物浦为轴线,包括大伦敦地区、伯明翰、谢菲尔德、利物浦、曼彻斯特等大城市,以及众多小城镇。这是产业革命后英国主要的生产基地,其中伦敦现已成为欧洲最大的金融中心,同时也是世界的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欧洲西北部城市群由大巴黎地区城市群、莱茵—鲁尔城市群、荷兰—比利时城市群构成,主要城市有巴黎、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安特卫普、布鲁塞尔、科隆等。其中,巴黎是法国的经济中心和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也是西欧重要的交通中心之一;鹿特丹素有“欧洲门户〞之称。

2、长三角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可能性

长三角包括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和台州9个城市,以及杭州、宁波、嘉兴、绍兴、湖州、舟山6个城市,区域总面积为10.96万km2,以占中国1.1%的陆地面积、6.3%的人口,发明了中国20%左右的GDP和财政收入、40%的外商投资额和35%的进出口总额,人均GDP为全国平均数值的3倍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开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的区域之一。无论是从城市密集度、中心城市、社会经济联系还是从交通网络、总体人口规模、经济汇集度看,长三角区域都具备了向世界级城市群开展的根本条件。

2.1在世界经济重心转移中占有重要地位

世界经济重心的转移为长三角地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提供了机遇。世界城市密集区的形成和开展一般都伴随着工业化的加速扩展(尤其是在工业化进入重化工业化和高加工度化的阶段),这已成为世界城市群开展的一条规律。19世纪的英国由于首先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成为世界经济增长重心,形成了以伦敦为中心城市的英格兰城市群;随着工业化向法、德等西欧大陆国家推进,西欧城市群形成了;进入20世纪以后,经济重心进一步向亚太地区转移,出现了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美国西海岸城市群等。从世界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看,国际资本向以长三角地区为主的中国沿海城市密集区集结,该区域正日益成为国际制造业的生产中心;尤其是该区域正处在工业化高速开展阶段,具备了建设世界级城市群的根底。

2.2在中国面向国际化的开展格局中占有首要地位

长三角、珠三角和以京津冀为核心的环渤海地区是我国推进国际性区域合作的主要载体和首选区域。相比拟而言,珠三角城市群拥有香港的资本、人力和自由港资源,再加上采用了仿香港制度的市场机制,产业产品与世界一体化的融合较好,对全国人才的吸引力较大。环渤海湾城市群那么是全国最大的原材料基地、最古老的工业基地,是东北亚产业转移的最近途径,同时拥有最丰盛的土地资源。

与以上两个城市群相比,长三角城市群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长三角区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长江黄金水道“T〞形经济总体格局的结合部,把守长江入东海的出海口,并处在西太平洋世界环球航线要冲,拥有沿海和沿长江的内外交流通道,区域内大陆海岸线长约1800km,长江优质岸线600km,还有由上海港、宁波港、舟山港、乍浦港、南京港、镇江港、张家港、江阴港、南通港等组成的中国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与世界160多个国家和地区、300多个港口有经贸联系,是中国对外联系的门户。同时,长山角区域通过长江的水运动脉,沟通着占地180万km2、人口3.5亿的长江流域,具有广大的腹地和市场。因此,它具有集黄金海岸与黄金水道于一体的区位优势,是我国面向国际化的首要门户,也是辐射长江流域、带动全国的关键地区。

2.3经济综合实力较强

从经济总量看,长三角三次产业得到了全面的开展,比重较为协调。2022年长三角农业产值为2267.3亿元,占全国的7.64%;粮食产量为1700.4万吨,占全国的3.95%。全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到达7186.08亿元,占全国的15.7%;资金融机构存款余额为41183.98亿元,占全国的9.8%,上海证交所全年股票成交额为2.08万亿元,占全国的64.8%,实现工业总产值37037.28亿元,约占全国的29.11%,工业增加值对GDP增加值的奉献率到达53.33%。与京津冀相比,长三角制造业配套齐全、工艺较为精细;与珠三角相比,长三角又具有良好的重工业根底,轻重合适,门类齐全,化工、钢铁、装备制造等重化工业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加工等传统加工配套业兴旺。随着兴旺国家更多地将制造业转移到中国,中国有望成为未来的全球制造业基地。

从科技能力看,长三角地区科研资源丰盛、创新能力突出,拥有251名两院院士、8个国家大学科技园、7个国家高新区、21所国家211项目大学、2000多个国有独立县级以上的研究机构,在生命科学、微电子、海洋科学和项目、航天航空等领域处于全国当先水平。

2.4城镇等级体系完善

长三角地区的城镇网络化开展程度和城市化水平已经初步具备世界级城市群的特征。①城镇等级体系较为完善,拥有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县级市和建制镇等在内的全部城市行政区划主体,在数量构成上也呈现出金字塔式的分布。其中,上海城市人口超过1200万,非农业人口超过1000万,总人口在200万以上的城市有6个,绝大局部城市在全国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35个城市中,长三角占了10个,在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中,长三角占了37个。②城镇分布密度高,现有地级以上城市16个、县级市37个、小城镇1396个、城市分布密度为4.8个/km2,是全国平均水平(0.69个/km2)的7倍;人口分布密集、城市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到达745人/km2,是全国平均人口密度的5.5倍,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已经超过60%,高出全国平均水平(2022年为41.8%)近20个百分点。

2.5区域内经济联系比拟密切

自古以来,在长三角内部,“吴越两国,同文同语,居于江南〞,有“吴越一家〞之称,文化同根,语系相通,江、浙、沪之间的交流频繁,经济社会联系密切。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长三角区域联动开展关系日益紧密。原有的上海以国资为主、江苏以外资为主、浙江以民资为主的特色开展模式,正在彼此间的相互借鉴中日益趋同,向国资、民资、外资相互渗透的混合经济开展模式开展;各省市间也重视加强根底设施的衔接、旅游合作、竞争型协作,区域性根底设施建设加快,呈现出网络互动的开展态势,社会经济一体化程度日趋紧密,为世界级城市群建设奠定了根底。

[1]

[2]

下一页

3、长三角城市群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的差距分析

3.1人口结构

长三角城市群人口规模庞大,已经到达甚至超越了许多世界级城市群的人口规模(表1)。但是,长三角城市群的人口结构存在两个问题。

(1)国际人口比重低。世界级城市群应当是面向国际、经济自由、社会开放、跨国交往频繁的区域,能吸引众多国际人口在区域内工作、生活。而长三角区域目前国际化的环境还有待改善,国际人口少,在本地居住的国际人口更少,即使在国际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市,2022年外籍居民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也仅有2%,而同期纽约的外籍居民比例占总人口的20%,过低的国际人口比重影响了长三角区域对世界经济的控制能力。

(2)人口素质较低。世界级城市群的积极意义很大程度上在于汇集大规模的高素质人口,使之发明出更高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世界各大城市群大都是本国人口素质最高的区域,而目前在长三角区域内的8500万人口中,大学生与科技人员比重不高,制约了其社会辐射力和经济影响力的发挥。

3.2高端职能

世界级城市群的形成与开展与其承当大区域内高端职能的能力密切相关。这种高端职能指在大经济区域内的城市群的产业结构处于高级水平,并通过占据具有高附加值的核心环节控制大区域产业链,尤其是第二产业中的核心研发制造业与第三产业中的商务产业,带动大经济区充沛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这种高端职能在形成阶段主要表现为城市群对大区域内资本、研发、信息、效劳等经济要素集聚的极化作用;在成熟开展阶段那么更多地表现为城市群对大区域内各种经济要素的控制和优化配置能力。

长三角区域目前高端职能并不凸显,高速开展的制造业背后是核心研发能力的滞后,产业仍以加工制造产业为主,短少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这种劳动资本密集型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容易受到外部干扰;商务产业同样单薄,短少金融中心和跨国公司总部,尚不能形成世界级核心CBD,对全球性的要素掌控能力较弱。这些高端职能的缺位使长三角区域“世界工厂〞的形象很难得到大幅度提升。

3.3经济效率

在经济实力方面,2022年长三角区域GDP总量到达23798亿元,占全国的21%,但是经济的结构效率不高,突出体现在地均GDP产出量上,长三角区域地均产值为2171万元/km2,存在着一定的土地浪费现象。在开发程度较高的上海浦东“一桥三区〞内,地均产出也只有34亿元/km2,江苏沿江地区的开发区仅为3.21亿元/km2左右,杭州湾地区工业区产出率仅为2.73亿元/km2左右,这一指标远远低于其他世界级城市群,如日本东京工业区的地均产出到达了50亿元/km2。

4、长三角城市群协调开展的重点

虽然长三角地区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显着的进展,但目前仍是以行政区经济为主体的开展模式,长三角地区城市间的战略联盟目前还没有达成,很多根底设施还处于分割状态,尚未形成协调的行业布局、集聚的经济能量、合理的产业结构。在未来的开展中,长三角应进一步建立协调开展框架,构筑坚实的一体化根底。

4.1网络化联系

在由市场主导的城市群开展进程中,打破地区封锁和经济割据,建立市场主体在长三角地区跨行政区的活动网络,是长三角城市群开展的必由之路。长三角地区企业数量多、规模大,按照市场规律进行经济活动,由此推动资源在整个区域内的流动和配置,形成弱行政边界的网络化联系。

4.2功能提升与互补

整合长三角产业资源与城市功能,依托已有的产业群和城镇群,加强整体规划,突出区域错位开展,展开跨地区的产业分工合作,形成区域整体产业优势,共同打造假设干个世界级研发基地和商务中心。同时,要利用区域的经济优势吸引高端人才,利用区域的科教根底积极培育高端职能,形成一批能够适应产业开展需要的管理、技术、信息效劳等方面的高级人才。

4.3空间有机集散

发挥大城市对周围地区的吸引和辐射作用,合理开展中小城市,择优培育重点中心镇,增加城市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和带动效应,加快打消二元结构。按照科学开展观的要求,以空间有机集散为目标,提高城镇开展集中度和土地利用集约度,引导人口向城镇集中;坚持生态和环保优先,科学合理地确定开发与爱护空间,实现长三角地区可持续性开展;注意爱护和利用长三角地区特有的自然风貌,建设好绿色生态隔离带,形成自然生态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人居环境。

4.4根底设施统筹

根底设施建设是推进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根底性项目,完善的根底设施是城乡开展水平的物质体现,是强化城乡联系的重要依托。必须强化规划意识,使城镇开展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