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项目可行性研究及综合分析1—1项目概述21世纪是人类崇尚健康的时代,也是健康产业大发展的时代。每个人对健康的追求是无止境的,这就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最为广泛而坚实的基础。健康产业也称为HT(HealthTechnology)业,是医药保健行业的简称。HT业是近年来崛起的新兴产业,它在美国IT业开始走下坡路的时候,保持了持续的增长,因此,有人认为它将是取代IT业在未来十年内领导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经济增长点,新技术革命的浪潮已经由IT技术转向HT产业(健康产业)。据报道,美国的经济构成中有七分之一来自健康医疗产业。以至美国两任总统经济顾问保罗·皮尔兹认为,健康保健产业将是继网络革命之后,最有可能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产业。它也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明星产业,是下一个具有兆亿美元量级的产业,被称为“财富第五波”。目前,我国健康产业正在飞速的爆发式的发展,专家预言它将成为未来数个世纪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具潜力的黄金产业,尤其在我国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发展机遇。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7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国国际医药交易会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上曾讲到:同时,随着老龄人口的迅速增加,我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养老事业,确定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出台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养老服务业是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顾和护理服务,满足老年人特殊生活需求的服务行业。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发展养老服务业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2006年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据白皮书介绍,中国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不断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环境;大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院和老年护理院,为不同经济状况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病残人群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在农村加强敬老院建设,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服务。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给予老年人生活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安慰,让所有老年人都能够安享幸福的晚年。”为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贯彻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事业目标,积极参与中国老龄事业,进一步推动老龄健康产业发展,同时,遵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战略部署和《中共四川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中医药发展的决定》(川委发【2006】22号)文件精神,弘扬传播我国中医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发扬中医药事业,全力促进我省中医药事业发展,为人类健康作出贡献,本策划组提出以国际健康文化、中华中医养生文化、国际休闲文化、现代自然生态文化、城乡和谐发展文化为项目主要的文化定位。为了推动同安街道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为了给成都市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及建设现代世界田园城市的顺利实施提供条件,本项目拟在同安街道猫猫沟水库区域(约占地3000亩),投入巨资进行生态、文化、健康、教育、休闲、环保、社区、中医药项目综合开发,以发展“生态养生”的新思路,把祖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健康管理模式相结合,打造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要求的健康产业链,建立集教学、产业、实习、创业于一体的教育新概念职业教学模式,营造具有独特性和冲击力的生态养生基地及现代健康服务产业,以此提升同安街道以及龙泉驿区的综合竞争力和建立具有世界影响的品牌形象。本项目的主题为“中国西部(龙泉)莎菲雅国际健康城——倡导健康养生理念,关注老年身心健康”。具体项目包括:莎菲雅国际老年公寓(含老年文化艺术中心、老年餐饮保健休闲中心、幼儿园、超市等)、莎菲雅国际助老养生院(含人居文化高尚住宅区)、四川西部中医药产业职业技术学院、莎菲雅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园区、莎菲雅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等系统工程。1—2项目开发背景1—2—1资源背景龙泉驿区位于成都平原东部,是成都市九区之一,距成都市中心12.5公里,因历史上明清两朝均在此设驿站而得名。全区幅员面积556.24平方公里,辖4个街道办事处、7个镇、1个乡,总人口56龙泉驿区作为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及成都市城市东部副中心,扼蓉城咽喉,居川渝要津。区政府所在地距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境内拥有沪蓉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两条出海大通道,成渝铁路、成昆铁路穿境而行,形成了五横三纵、四通八达、海陆空交通便捷的交通网络体系。龙泉山是成都的天然氧吧、上风天然氧源。龙泉山森林覆盖率达35.5%,年平均温度低于市区2~3度,氧气纯度及负氧离子含量均高出市区6倍。龙泉山除了最有名的龙泉湖,还有百工堰、宝狮湖、山门寺、毛家口、李家沟、猫猫沟、飞龙湖等20多个天然、人工湖泊,总量达17184亩的广袤水面,既湿润了成都的空气,改变了局部气候,也孕育了龙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龙泉驿区现有水库共计20座。猫猫沟水库位于龙泉驿区同安街道,紧邻中粮·御岭湾别墅群,是龙泉驿区7座小(一)型水库之一(属市管水库,由龙泉驿区代管),水面面积约500亩。水库过去以灌溉为主,兼防洪、供水、水产养殖,随着龙泉驿区农业开发和工业开发、城市建设,其水库的功能发生了一些变化,减弱了灌溉功能,增强了旅游和生态等服务功能。猫猫沟水库油菜香满猫猫沟1—2—2区位条件同安(猫猫沟水库)地处成渝高速公路阳光城立交桥旁,成洛路、老成渝路、成龙路三条快速通道南北相傍,是成都市东部“五纵三横”和连接城市四区三县交通干道的枢纽,成都市半小时经济圈层。东距重庆327公里,西距成都市中区18公里,南距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5公里,离西南航空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离西南最大的铁路货运站——成都东站15公里。猫猫沟在成都市的位置猫猫沟在龙泉驿区的位置成渝高速(龙泉段)1—2—3自然环境同安有山有水,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达48%,大气环境为“清洁级”,五大湖泊错落有致地分布在群山之间,空气清新,果林叠翠,气候宜人,具有无可比拟、无可复制的生态环境,是成都市近郊理想的湖泊、森林、山地相融的大型生态空间。1—2—4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开发建设,同安境内基础设施完善,城区内水、电、路、气、通讯、光纤畅通,具备城市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配套。水:现有供水能力1万立方米,日供水10万立方米。电:成都地区大电网覆盖全境,现有110kv和35kv两个变电站双向供电。路:境内30~60米的交通干道纵横交错呈“井”字状镶嵌在城区内。气:日供天然气10万立方米。1—2—5人力资源同安拥有实力雄厚的教育人才资源,聚集了四川大学龙泉校区、四川联合经济技术学校、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国际标榜职业学院、四川省职业技术学院等大中专院校,已形成高、中、初级职业教育体系,造就具有职业竞争优势的高级“蓝领”和产业工人,着力打造“西部大学城”。1—2—6物产资源同安属“国家三高农业试验区”,有着十分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水果、瘦肉型猪、蔬菜、奶牛及鱼和小家禽等生产具有相当规模,桃、梨、橘、葡萄、枇杷、樱桃、草莓、脐橙等八大水果已发展到500余个品种,质优量大;林业资源丰富,丘陵地区林木茂盛,有柏木林、桤木林、松树林、青岗林及种植的墨西哥柏、巨桉、意杨、美国松、藏木。1—2—7产业状况同安街道自1992年开发建设以来,大规模实施城镇建设,大力引进新兴第三产业,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貌大为改观,现已建成城区面积5.5平方公里,人口6万人,地区生产总值达8.9亿元,已形成旅游度假、会务会展、职业教育、康体休闲、高端居住等产业集群,初步形成了以博瑞花园酒店为代表的“商务会展酒店经济圈”,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代表的“西部大学城”,以阳光体育城为代表的运动休闲基地,以中粮·御岭湾为代表的“别墅城”,以阳光商业世界为代表的商贸业。经过多年努力,同安街道获得“科技部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乡镇”、“国家三高农业示范区”等荣誉。1—2—8产业政策环境同安行政服务高效快捷,建有行政服务大厅,对所有投资项目实行“一门式受理、一站式审批”,对外来项目的审批、建设实行全程式代理服务,在同安投资兴办的企业享受国家级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配套服务的全部优惠政策。1—2—9市场背景及分析前苏联N·布赫曼教授研究后提出:人体存在着既不是健康,也不是患病,而处在一种中间状态,可称之为第三状态或亚健康状态。而今,亚健康的概念已广泛被各国医学界接受并纷纷展开相应研究。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在21世纪,人类卫生医疗工作将实行预防性健康策略,重点是防治亚健康状态。该组织的一项全球调查结果显示:全世界真正健康人仅5%,找医生诊病者约20%,其余75%是“亚健康”人。在中国,则有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这意味着中国有近10亿“亚健康”人。这些亚健康人若保健得当,可向健康转化,反之,则有可能患病。但遗憾的是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大多停留在“有病去看医生”这个层次,即使有少数觉醒者,因为没有完善的健康指导,他们也只能盲目地使用保健品,因此收效甚微。健康产业在我国是一个既古老又新兴的产业,说它古老是因为它已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说它新兴是因为在最近的二十多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工业及其它产业的日渐现代化,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健康产业的整条产业链日渐完善。现代健康产业是指围绕民众身体健康并以促进人们健康为目的的系列服务,主要包括技能培训、咨询、服务及产品的科研、生产、流通等。具体的讲它包括健康产业专业人才的培训,如医生、护士、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的培训;健康及疾病的咨询;健康产业的服务,包括医院、营养诊所、健身馆等;医药、保健品、疾病的科研,如医学院、药物研究所等;生产方面包括医药及其用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绿色食品、绿色环保产品、体育健身用品等的生产;流通方面包括各类商业贸易公司、连锁药店超市等。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及国民生活质素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于以下的原因,使健康产业真正的形成了规模化和产业化,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第一,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尤其是中产阶级的崛起,对市场的消费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中国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这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第二、由于中国的人口基数巨大,同时由于人们的亚健康状况日渐突出(据统计全国目前亚健康人群的比例达到75%、非健康人群的比例为20%,只有5%的人是完全健康的),随着各类污染及社会问题的影响,这一状况正进一步恶化,这为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大的市场基础。第三、由于SARS、禽流感等大型流行疾病的侵蚀,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保健观念,所以这就从观念上为健康产业的大发展扫清了障碍。第四,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在健康产业链中的一系列行业的发展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已基本形成了规模化的产业格局,这为健康产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产业基础保证。第五、由于政府相关利好政策的不断制定或出台,如《营养师法》、《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等等,为我国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政策背景。综上所述,我国的健康产业正在飞速的爆发式的发展,专家预言它将成为未来数个世纪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和最具潜力的黄金产业,尤其在我国它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的发展机遇。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07年4月25日召开的“中国国际医药交易会暨医院与医药企业峰会”上曾讲到,面对21世纪生命科学一日千里的发展前景,中国应该转变观念,大力加强生命科学研发、发展健康产业。对健康的投入不应该视为社会的消费性支出,而要作为国家最重要的战略性投资。健康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蕴涵无限前景,中国政府应该积极引导健康产业的持续发展,使之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8%左右,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陈竺认为,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动力。在提供基本医疗保障外,国家应该增加对健康产业、尤其是生命科学研发的投入,给予免税等鼓励性政策措施,改变不利于产业发展的现状,比如审核程序复杂导致药物研发周期漫长,在药品招标中唯“价低”是取等。陈竺表示,中国在人类基因组、水稻基因测序等领域取得了瞩目成就,同时,在新世纪的生命科学研究中也面临着不进则退的巨大挑战,而这将对整个国家的竞争力产生战略性的影响。(1)国内外健康产业的现状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健康产品的总需求急剧增加。以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为先导,涵盖医疗卫生、营养保健、健身休闲等健康服务功能的健康产业成为21世纪引导全球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产业。数据显示,近20年来美国的健康产品销售额增长了36倍,日本增长了32倍,欧共体诸国则以每年17%的速度增长,而中国则达到15%~30%,远高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3%。但目前我国人均31元的健康产品消费额仅为日本的1/12和美国的1/17,市场潜力是巨大的。据统计,目前全球股票市值中,健康产业相关股票的市值约占总市值的13%左右。特别是在发达国家,健康产业已经成为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美国的医疗服务、医药生产、健康管理等健康行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5%,加拿大、日本等国健康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也超过10%。在我国,健康产业仅占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4%~5%,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而在发达国家,这一比例普遍超过15%,健康产业成为带动整国民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例如,美国的健康产业约为1.5万亿美元,而中国只有400亿美元。中国拥有的生物制药企业达6000家,但规模小,研发力量薄弱,生产的药品97.4%为仿制类药物。我国的健康产业是一个高速发展的产业,其产业经济方面,包括医规模和总容量都在不断扩大。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仅保健产品一项,到2010年的年销售额将达到2000亿元。健康产业早已被国际经济学界确定为“无限广阔的兆亿产业”。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的向往,世界各国功能食品的市场年均以10%的速度递增,远远超出了一般食品年增2%的发展速度。至今,已有美国、日本、加拿大、中国大陆及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相继立法,以规范功能食品市场,推动了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2)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趋势一:新时代的“朝阳产业”。世界顶尖经济学家保罗·比尔兹预测,到2010年与健康相关的产业和产品将会成为新时代的宠儿。全球健康食品目前已占整个食品销售额的5%,达1000亿美元,我国也近600亿元人民币。未来10年,中国健康产品的消费额将在目前基础上呈几何级数增长,将形成全球引人注目的一个兆亿价值的市场。趋势二:预防产业、服务产业有很大商机。目前健康观念依然是重医轻防。但资深专家分析,药物治疗在诸多因素中对人体健康的维护作用只占8%,而身体自我康复能力的维护对人体健康贡献达到50%之多。此外,药害的肆虐也使人们不寒而粟。因此,天然保健食品必然愈来愈受青睐。随着人们观念的更新,运用先进设备超前体验,进行预防和保健养生,将带来巨大商机。未来健康产业的重心将向预防产业和服务产业倾斜。趋势三:产品升级和产业重组将成新焦点。朗生制药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朱迅表示,中国医药行业快速增强核心竞争力的路径是并购和研发投入。除大中型医药公司对小型公司的兼并外,非医药公司对制药公司的收购与重组也占较大比例。同时,医疗健康产业与IT产业融合也成大势所趋,数字健康概念同样让投资者们跃跃欲试。趋势四:保健食品行业前途看好。从天然资源(如中草药)中寻找开发新的功能配料是未来食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昆虫保健食品、海洋资源保健食品将得到大发展。基因食品将成为未来保健品主流。到2010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额将达1200亿人民币。趋势五:医疗改革呼唤保健新体制。医疗改革风起云涌,医药费用昂贵、医患之间的矛盾加剧,可以说中国的医疗改革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上。而对老百姓来说,在传统的“有病才去看医生”的观念下,很多人可能因为一场大病而倾家荡产。今天人们才怕真的生病住院了,公费医疗制度的改革将促使每个人更加珍惜自己的健康。但传统医疗又难担大任,事实证明:无论是去医院,还是上街盲目地购买保健品,盲目地运动,都不是理想的健康解决方案。那么中国人究竟需要怎样的保健体系呢?这意味着一种对旧医疗体制的挑战,但更蕴藏着无限的商业机会。趋势六:市场趋向成熟,消费者趋向理性。市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理性”,国家法律将完善、管理开始规范,商家也慢慢抛弃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而着眼于长远战略,消费者和投资者开始从欺骗、圈钱、夸张等各种迷惑中清醒过来,理性消费、理性投资已经成为市场的主流,消费者或投资者从品牌、品质、价格、文化等综合性因素来进行选择,而不仅仅是被概念或广告所迷惑。趋势七:提供全面服务及整体健康解决方案的模式将有强大的竞争力。以健康服务为最终目的,给消费者提供全面的健康解决方案,并针对不同的个体提供不同的个性化服务,提升全民的健康意识。(3)“银发产业”蕴藏巨大金色商机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随着20世纪中期出生高峰的人口陆续进入老年,可以预见,21世纪前期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最快的时期,老年人口将成为人数众多的重要人群。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论政府、社会还是个人都越来越关心老年人的生活与生命质量问题。老年人作为特殊的消费群体,其不断提高的物质文化需要呼唤着“老龄产业”(也称“银发产业”,西方叫做SeniorIndustry)的兴起。截止2008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1.589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预计2020年将达到2.4亿,占当时总人口的16%左右。根据“联合国人口年鉴”预测,我国在未来二三十年里,60岁及以上人口将以3%的速度递增,80岁及以上的人口以5%的速度递增。这将导致老年人口的翻番式增长,到2050年,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不断扩容的老年人群,使老龄产业商机日益凸显。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老年人市场的年消费需求为6000亿元,预计到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老年人经济收入的不断提高必然带来购买力、消费品质的逐步升级。据国家相关部门统计数据表明,老年人中年收入在5000~8000元为温饱型消费,其购买能力相对不足;年收入在8000元~1.2万元,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过渡,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开始对品种、质量、品牌、档次关注;年收入在1.2万元以上的属于小康型消费,他们要求生活舒适,对服饰品牌、饮食、休闲保健以及生活质量等有着较高的追求。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中的老年人已经开始步入小康型消费。专家预测,几年之后,当现在50多岁的人进入60岁以后,老年市场的巨大购买力将会充分地显现出来。这批人中有许多人事业有成,退休金和储蓄存款比现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很大的提高,现在所谓的老年人高档消费如旅游、休闲购物、保健、敬老院等在10年之后将变成普通消费。随着老年人购买力的日趋增强,我国庞大的老龄人群已经形成一个结构多元、规模可观的消费需求。据有关专家估计,目前每年我国老年人市场需求为4000亿~6000亿元,2010年将达到1万亿元。然而,与巨大的市场需求相比较,我国目前每年为老年人提供的产品不足1000亿元,这意味着我国老年人市场蕴藏着高达5000亿元的巨大商机!除了数量上巨大的发展空间外,我国老年产业在细分产品(服务)上也尤为紧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指出,老龄产业是涉及医药、房地产、金融、保健、食品、服装、保险、旅游等十多个行业的综合产业,我国老龄产业在医药、医疗、保健品方面有所发展,但在其它很多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几乎还没有一个细分产品和服务分离出来。通过调查,我们还发现,目前在市场上,老年人日常生活所需的商品品种较单一,有的甚至短缺。比如适合老人穿的轻便布鞋、粗线袜、适合老人体型的服装等,一般商场极少能够见到。房屋设计和装饰装修也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殊需求,房门偏小,有的甚至连轮椅都不能通过……而在一些发达国家,老年人则是市场的“宠儿”。厂商为了迎合老年人的需要,千方百计发展老年人商品和服务市场,像适合老年人假牙咀嚼的口香糖、自动配药服药定时器、配备特大按钮的老年专用手机等。在不少地方,满头银发的老人代替了妙龄女郎,成为品尝酸奶的模特,老年人商店,老人玩具公司、老人旅游公司等也相继出现。此外,我国老年人最关心的养老服务行业也频频告急。据调查,在物质基础较为雄厚、“银发产业”发展较早的上海,共有养老机构近400个,而床位仅能满足现有老年人口1%的需要,而且规模小、设备简陋;天津市约10万名老人有入住老年公寓的愿望,而床位只有4000多张;而在首都北京,更是存在着近10万张床位的巨大缺口。另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约有3250万老年人需要不同形式的长期护理,但目前专业的老年人护理机构及护理服务还不成气候,一是数量少,二是服务质量差强人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透过以上信息数据,我们可看出,虽然我国老龄产业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但目前仍处于初始发展阶段:一方面,老年人的需求十分庞大,也十分迫切;另一方面,老年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整个产业尚未在国民经济中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链。这预示着,我国老龄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其中蕴藏着巨大的金色商机。如果说过去的30年开发最成功的市场之一是少儿产业,那么21世纪将会是老龄产业和少儿产业并驾齐驱的时代。(4)中医药是人类社会战略性支柱产业随着国际上“回归自然”和“绿色消费”浪潮的兴起,中医药这一古老而传统的产业正日益受到世界瞩目和关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经济贸易逐步与国际接轨,由此,给中医药国际、国内市场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给我国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创新,总结提高,逐渐形成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及独特的学术体系,为保证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对中医药工作都给予高度重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都对中医药工作作出非常重要的指示。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学习会上,曾亲自强调大力发展中医药问题。他指出:“继承和发展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制定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推进中医药和民族医药的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化”。国务院为此还特别制定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大力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提出了明确的措施。中医药事业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事业。中医学,从学科的属性上讲,它属于自然科学当中应用科学的范畴。但由于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的特殊历史背景和条件,使其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的底蕴和内涵,从而形成一整套独立于现代医学之外的完整的医学科学体系。它有着自己一整套对于人体、生理、病理、诊断、治疗、药物、预防、保健等方面独特的认识,有着自己一整套完整的临床分科,是世界已有科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而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病治病的武器,在治疗多种疑难病症和康复保健中有独特作用。从《神农本草经》记载365味中药,发展至今,已达12807种,常用的中成药5000多种,以及号称“百万锦方”的方剂。中药品种之多,资源之丰富,用途之广,开发前景之广阔,是任何国家或民族所没有的。可见,中医药的确是我国的伟大宝库,也是人类共有的巨大财富,理应对全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近百年来,西方国家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科学飞速发展,带动了医学迅速发展,但西方医学的主要成就在于它的基础理论和诊断学的发展上日新月异,但在治疗学上却有相对不足,甚至脱节,西方医学之所长在于病原学疾病的治疗上有独到之处,但对复杂的多因素、多系统的疾病治疗却鞭长未及,只能停留在对症治疗上,而这方面却是中医药之所长,中医药从整体观念出发,辨证施治,起到从多系统、多层次、多环节防治疾病的目的。从现代人类的疾病谱可以看出病原学所致疾病不到1/3,大多数疾病为多因素所致,特别是科学进步,医疗保健水平的提高,病原学疾病在日益下降,多因素、多系统疾病日渐增加,众所周知中医在治疗老年性疾病、妇女经血病、免疫和内分泌性疾病、慢性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等及一些疮疡、骨伤、皮肤病等有相当效果。由于西方医学诊断和治疗的脱节,使得西药研究中越来越多的吸收中药的精华。从西药的发展前景来看,中药或草药更有希望的出路之一是应用中医药的知识发明新药。在中国及亚洲,有大量的中药宝藏,有应用中药制品进行健康保健和治疗疾病的宝贵经验,并且制药工业已在多方面对中药进行了开发。如,Taxol是从一种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化合物,已通过审批用于治疗乳腺癌和卵巢癌。人们积极从事将植物和草药作为新药源的研究。自1992年以来,中国直接或间接从中药植物中发明了大约200种新药。在西方市场,1980~1996年至少有60种申药品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其中一些已被批准作为药品使用。近年来,随着化学药品毒副作用逐渐被人们所熟悉,一些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难治病尚未发现满足的治疗药物,一个“回归大自然”和“重新重视天然药物”的热潮正在兴起,同时,中医药学在治疗现代医学(西医)认为的一些所谓难治性、疑难性疾病(包括一些常见病和慢性病)中所显示出的治疗优势,已逐渐被国际医药学界所重视。根据MTW公司调查,现在世界上已有120多个国家接受中医药,并相应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西方的植物药市场规模在逐渐扩大,年销售额已超过40亿美元。我国中成药在国际市场上很受青睐。由于中药制剂以天然药物为原料,讲究综合疗效,故越来越引起世界上许多国家人们的爱好和重视。法国现有2800个中医治疗诊所,年进口中药达4.3万吨。美国国立癌症研究中心和艾滋病防治研究中心分别花重金对300种中草药进行系统筛选和有效成分研究。据保守估计,美国每年进口中国药材达800万磅。世界头号草药销售大国德国年销售额为22亿美元,人均消耗草药为36.55美元。据报道,中国市场中药销售额占总药品销售额的1/3强,中药制品销售额超过了日本,占亚洲之首。一位瑞典的医学专家说:“中国的草药已成了西方医院研究人员的金矿”。以上表明,历史的机遇使我国中医药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目前人们用有效的天然药物替代一些化学药品,已成为国际医药发展的普遍动向和趋势,给中医药走向世界带来契机,为开拓中医药国际贸易提供了良好的机遇。2004年11月上旬,以国家发改委国家级专家黄小蕙研究员为主笔与策划的调研报告《以山区为基地,开发生物医药,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中医药大国强国——关于中医药产业纳入“十一五”规划的建言》胜利完成。课题组成员有7位专家、教授、企业家:万本根(教授)、薛永新(董事长)、颜景策(教授)、时丹(博士后)、袁廷旭(总经理)、谢文军(副教授)、金欣鑫(硕士研究生)。11月16日呈送报告,11月17日温家宝总理即作重要批示:“抓住生物技术,发展中医药产业,带动山区经济发展,应该成为‘十一五’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黄小蕙、万本根等专家的建言报告,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和现实揭示了中医药是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是高科技、高就业、高产出产业,是永续发展的综合经济增长点,是构筑循环经济的可再生、无污染资源。温总理的批示又将中医药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产业”。1999年以来,四川省根据自身的资源优势,把医药产业列为国民经济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十多年来,四川中医药产业异军突起,显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据相关调查,现有中药资源种类9000多种,仅四川就有中药材5000多种,全省中药种植面积100万亩,植物药产量100万吨以上,此外还有大量的野生药材。经过多年的发展,四川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中药材基地。全省中药材收购品种已占全国1200种的41.6%,收购量占全国70万吨的10.2%。与年收购300种以上的15个省区相比,与收购量1万吨以上的17个省区比较,四川名列前茅。位于成都市的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全国著名的药材市场之一,年交易额12亿元。同时,四川省医药产业尤其是中医药产业发展迅猛,已形成了中成药、中药飲片、药用包装材料、制药机械等配套比较齐全的工业门类,中药工业已经占据医药工业半壁江山。四川省理应成为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桥头堡”。(5)中国职业教育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迈进,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5年11月17日,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温家宝总理作了题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的讲话,提出中国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大量技能型人才。教育部部长周济在概括总结建国60年来中国教育发展成就的时候,特别提到了“一个突破”,即职业教育不断发展,教育宏观结构调整取得重要突破。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中国从人口大国转变为人力资源大国,职业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国家及社会的关注。发展职业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大量应用人才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当前世界经济整体下滑,而我国要保持稳定发展的形势下,职业教育成为我们国家解决就业问题、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2009年,我国有611万的大学毕业生面临就业问题,是近年来高校毕业生最多的一年。加上前几年沉淀下来的未就业的480万大中专毕业生,使得2009年待业的大中专毕业生高达千万之众。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职业学校毕业生却成为就业市场的宠儿:2008年天津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达93%,超过了本科就业率;2009年9月11日,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平均就业率达95.77%,中职就业率连续四年超过95%;《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2009)》中显示,各学科之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已经成为就业率最低的专业之一。而从北大青鸟等IT职业培训机构毕业的“非正规军”却成为用人单位的宠儿,很多学员还未毕业,用人单位即已下了“订单”。就业的利好消息,直接带动了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水涨船高:2008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总量达到1100万人,在校生超过3000万人,分别占据了高中阶段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同样面临广阔的发展空间。以IT职业培训市场为例,2008年全国IT职业培训市场实现销售额53.8亿,比上一年增长17.4%。2009年预计增长率为15.7%。至2012年,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为15.2%。从某种意义上,企业用人观的转变对职业院校就业率的走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有了“用人成本”的意识,这种成本不但包括给员工的薪酬待遇,还包括培训他们所花费的成本。而对于某些岗位来说,录用职校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花费更少的用人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企业挑选人才从看“学历”到看“学力”的转变带来了职校生的高就业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技术教育,它以培养技术应用人才为根本任务。20世纪的后半个世纪,是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期,其结果之一就是产业和技术结构的调整,它直接导致了对技术应用人才的广泛和迫切需求,高等职业教育(国外多称高等技术教育)也应运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极大发展,这不是一种偶然现象,它是一种历史趋势。科学家们在展望21世纪的科技发展时,都认为技术在新的世纪会有极大的、难以预料的发展,尤其是高技术的产业化,会给技术型人才创造更加广阔的活动空间。我国的教育政策近几年来极大的变化,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放弃对高等教育实行多年的“抑制需求”的政策,而采取通过大力发展高职来推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是中国高层对历史趋势的一种把握,其深层原因就是希望有更多的技术人才来面对21世纪的科技挑战、面对加入WTO后的人力资源需求,这是把我国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唯一正确抉择,是我国经济社会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1—3项目的SWOT分析及开发可能性1—3—1优势分析(Strength)(1)自然环境良好龙泉驿区境内气候温和,绿色城区和龙泉山生态屏障交相辉映,大气质量为国家二级,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区”和“全国绿化百佳县(区);同时,素有“四时花不断,八节佳果香”之美誉,是国务院正式命名的“中国水蜜桃之乡”。猫猫沟水库区域集山、水为一体,四面被青山环绕,高低起伏,郁郁苍苍,生机盎然,时而有鸟群穿梭,飞翔其间。项目四周植物茂盛、视野开阔、空气清新,山水环绕,山、水、林、溪沟等景观相互交错,适宜养老、休闲、旅游,具备开发老龄健康产业的资源基础。(2)区位优势得天独厚项目区距市中心12.5公里,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成渝铁路穿境而过,成昆铁路绕境而行,以老成渝路、成龙路、成洛路为骨干的交通网络覆盖全境,现已开通8条对接成都市区的城市公交线路,正在建设的成都地铁2号线将龙泉城区与成都市区紧紧相连。(3)现代农业基础良好龙泉驿区先后被评为“国家资源综合开发型三高农业示范片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示范试点区”、“国家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无公害水果示范区”、“全国无公害农产品加工基地”。(4)健康产业和职业教育发展已有一定基础按照“全力推进全面城市化、全力打造西部职教城、全力建成山水度假城”的总体定位,同安街道在现有旅游度假、会务会展、职业教育、康体休闲、高端居住等产业基础上,提出了以下产业发展目标:一是大力发展高端居住产业,打造世界顶级别墅城市成都别墅样板群落;二是大力发展高端教育产业,引进知名院校,培育各类专业人才,打造西部职教城;三是大力发展现代生态观光农业,建设“现代生态果园、和谐家园、水果观光基地”,打造都市高效农业与观光农业结合的样板;四是大力开发旅游资源,打造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康体休闲为一体的高端休闲时尚产业群。1—3—2劣势分析(Weakness)(1)政府和企业对老龄健康产业发展关注不够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没有充分认识发展老龄消费市场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政府只有原则性政策,缺乏在土地、费用征收、银行贷款、产业扶持等方面鼓励开发老年消费市场的可操作性政策;老龄健康产业涉及到生产、流通、经营、消费等各个环节,涉及民政、财政、劳动保障、工商、计委、国税、地税、物价、银行等不同部门,难以统一协调;社会企业、个人兴办老龄健康产业投资审批手续繁杂,且投资者在财税、金融、信贷等方面也很难得到相应支持;许多企业缺乏长远打算,急功近利,不愿投资或经营那些经营周期较长或利润不多的老年产品。(2)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规模较小,层次不高我国目前上规模、上水平的老龄健康产业项目还不多,主要是分散经营,服务和产品单一,层次也不高,主要在衣食、居住和医疗卫生方面提供服务,针对老年人文化娱乐和精神享受内容的比较少,而且缺少高科技产品和高质量的品牌产品,难以适应高水平竞争。许多领域还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如老年旅游、老年保险等。(3)现有老年产品和老年服务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老年用品匮乏,缺乏创新、品种单一、质次价高,造成老年人消费热情不高。专门针对老年人的特殊生活用品,如老人床垫、手杖、轮椅等以及生活辅助商品如老花镜、助听器、假牙、假发等,即使在我国许多大中城市,也很难找到老年消费品专卖店,即使有一些,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保健型、方便型、舒适型商品也少之又少,且价格偏高;在老年服务业领域,目前专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设施、服务项目、内容、服务人员的素质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以养老产业为例,为何会出现一面是惨淡经营的托老机构,一面是呼声日高的养老需求,究其原因,一是资金约束,目前民间社会养老机构资金力量薄弱,要改善设施和服务力不从心;二是管理人员和服务人员素质较低,不少机构负责人缺乏专业理念、经营技能和融资能力;三是护理人员大多没经过专业培训,服务意识差,服务技术不规范。(4)老龄人口的消费能力不高我国养老保障程度低,覆盖率低,社会养老概念差等因素严重影响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我国与老龄人口密切相关的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尚未完成,一些制度和举措尚未落实并实施,无形之中增大了老龄人口的后顾之忧,抑制了老年人的消费欲望,使相当一部分现实购买力转化为储蓄。老年人口有支付能力的现实消费需求相对不足且增长乏力,成为制约老龄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5)老龄人口的消费结构单一我国老龄人口消费模式多为理智型消费,大部分支出是用于满足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而教育、文化、休闲、娱乐等精神生活消费支出比较少,加之传统观念影响老龄消费呈重积累、轻消费,重子孙、轻自身的特点。老年人的消费主要集中于生存资料消费、物质资料消费,而享受性、发展性资料的消费、精神文化消费、生态消费、服务消费比重太小。1—3—3机遇分析(Opportunity)(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老龄事业面对人口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巨大挑战,党和政府已把老龄问题作为“关注民生”的重要课题来抓。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把“发展老龄事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列入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全国老龄办也专门发布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正按“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方针狠抓落实,老龄事业的战略地位随着整个社会事业地位提高而提高,致使发展老龄健康产业的物质基础愈加雄厚。《成都市2010年老龄工作要点》提出要大力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服务产业,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和老年优待水平,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作出新的贡献。《工作要点》提出,今年,成都市将在全面完成《成都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础上,编制《成都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今年将完成全市养老福利机构布局规划,各区(市)县也要制定当地老龄产业发展规划和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具体政策和办法。同时,在已有基础上,继续深入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进一步规范居家养老服务流程,建立健全社区居家养老工作制度,完善养老基础设施,提高社会化、信息化服务水平。完成农村老龄服务设施建设任务,到2010年底,90%以上的乡镇建有老年服务中心,50%以上的农村社区建有为老服务站点。(2)人口老龄化为老龄产业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外在的基础条件老龄化是随工业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而出现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人们的生育观开始转变,由过去追求多生多育,变为少生优育;同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使人口的死亡率降低,平均寿命延长,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见,人口老龄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老年人对所需商品和服务有着特殊的要求,要求商家能够专门为其设计和生产。如果老年人的数量很少,商家从成本效益考虑,往往不愿意生产,即使有少数商家生产,也难以形成市场规模。而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老年人口比重的上升和数量的增多,造就了一个庞大的老年消费群体,从而为老年市场的形成和老龄产业的兴起创造了条件。(3)家庭结构的变迁呼唤社会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在传统社会里,供养和照料老年人,是家庭的一个重要功能。但是,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的家庭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是多数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从而导致老年人家庭地位的下降和家庭对老年人照料的困难;二是家庭规模开始变小,家庭代数开始减少,随之,老年人单独生活的家庭即所谓“空巢”家庭增多,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的老人往往难以得到家庭的照料。即使是与子女一起生活的老人,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很好的照料,因为即使子女有孝心,也会由于工作生活担子重,照料老人往往力不从心。家庭结构的变化,要求社会必须承担起照料老人的责任,老年服务的社会化势在必行,家庭变迁呼唤老龄产业的建立。(4)老年人收入的不断提高,为老龄产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一个产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其服务对象购买力水平的制约,而购买力是以收入作保证的。发达国家老年人的购买力在社会各年龄段群体中是比较强的。当前,我国老年人所具有的购买力,不仅无法与发达国家的老年人相比,而且与国内在职人员相比也较低。但是,作为一个日益庞大的社会群体,其购买力总和还是相当大的。以城市老年人为例,一是领取退休金的人数占有相当的比例,1999年我国离退休人员退休金总额就已达到2068亿元;二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后又重新找到工作,有关机构研究表明,我国城市60~65岁的老年人口中约有45%的人还在业,他们除有退休金之外,还有另外的收入;三是一部分老年人或多或少从子女那里得到一部分赡养费;四是一部分老年人拥有一定的储蓄,据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城市老年人中有42.8%的人拥有储蓄存款。我们还应该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收入将呈不断增长之势。有人预测,仅退休金一项到2010年就将增加到8383亿元,2020年为28145亿元,2030年为73219亿元。这将为厂商提供巨大的商机,使老龄产业的发展前途无量。(5)老年人消费观念的转变,为拓展老龄产业发展途径创造了有利条件目前,我国社会领域的改革正在深化,而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会随之转变,因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也显著增强。这都为增强老龄产业的发展活力、效率和拓展发展途径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6)四川省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加快,将直接为项目本身提供较大的市场需求根据四川省统计局今年初公布的调查数据,2009年,四川省人口自然增长率2.72‰,老龄化日益严峻,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有873.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10.67%。1—3—4威胁分析(Threat)(1)我国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强烈的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随着中国加入WTO及医疗卫生行业的体制改革,中国的医疗、养老服务行业成为资本追逐的热点,越来越多的资本已经进入或准备进入中国的医疗、养老服务行业。外资、民营及私人医疗、养老机构的经营理念正在对传统医疗模式形成新的挑战。未来我国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将面临强烈的技术竞争和人才竞争。(2)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我国的老龄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严重滞后于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和老龄消费群体的巨大需求。而相对于不断增加的市场需求来说,目前的老龄产业从总体上来讲仍处于“启而不动,动而不活”的局面。以老年产品为例,一方面老年人很难找专门的地点去买属于自己的适用产品;另一方面生产老年用品的企业又无利可图,举步维艰,使处在萌芽状态的老龄产业陷入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除缺乏政策扶持、老年人待遇偏低和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影响外;从企业的角度讲,很多是企业规模小,资金供给不足和运作能力单薄。因而,致使众多涉老企业面临困境,许多想涉足老龄产业的企业心存余悸,只能是望洋兴叹。(3)扶持老龄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还不尽完善从国际经验看,老龄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无论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政府都起着扶持、指导、催化作用。政府有关部门应尽快制订相关的法律文件,为集体、个人以及港、澳、台地区和国外组织及个人在我国国内兴办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政策依据,也使负责这项工作的老龄或民政部门有章可循,便于操作。同时,政府有必要在老龄产业发展初期,根据老年人需求的成熟状况和老龄产业领域的发展特点,将老龄产业的发展加以正确定位,分阶段适时出台促进老龄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资源,多层次、多渠道筹集发展老龄产业的资金,努力提高资金利用率,鼓励更多的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充分调动民营资本投向老龄产业的积极性,使得老年人的大部分需求尽可能通过市场机制加以解决。二、项目的建设意义及政策依据2—1项目建设的意义当一个社会以“老龄”命名时,意味着老年人群体在这个社会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他们的生命质量、生活状态在某种意义上反映着社会的整体文明程度,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对于现阶段的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尤其不能忽视老人群体,老年人是社会的宝贵财富,同时蕴藏着巨大的消费潜力。一个完美的社会,应该成为儿童和老年人的天堂:让小孩受到最好的教育,让老年人享受最好的福利、过上最好的生活,而青年以及中年人则应担负起家庭的重任,成为社会的脊梁。从个体生命成长的规律看,谁都会有老的一天,关注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注中年人以及青年人的明天!一个人奋斗一生、辛劳一辈子,能有一个安详、美好的晚年,是个人之福、家庭之幸、社会和谐、美好的重要象征。中国传统文化中,孝为百善之首。《论语》中说,孝为仁之本。孝敬长辈是中国人最基本的品德。在新的时代中、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怎样“孝”、怎样“敬”,怎样养老,这不仅是个体家庭的事情,同时也是社会大家庭共同面对的命题。因为我们已经不是农业时代、封建社会,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迁,生命形态、生活结构也随之变化。最突出的一点,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而人的独立性越来越强,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生活,中年人有中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也有老年人的生活。老年人不仅需要家庭生活,也需要社会生活;老年人的物质、文化需求越来越多样化、个性化,满足这些需求需要引入市场机制、走产业化道路,加强养老的基础设施和完备功能建设。因此,让和谐社会成为老年人的天堂需要个人、家庭、社会、政府等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老龄健康产业应社会文明进步而生,同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发展老龄健康产业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进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幸福。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的变化,有着与其他年龄段人群不同的特殊需求。这种需求突出反映在六个“老有”上,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需要社会提供适合其需要的特殊产品和特殊服务,以使其生活质量不断提高。而这些需要的满足,都与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也就是说,发展老龄健康产业,对于老年人的晚年幸福至关重要。(1)发展老龄健康产业有利于刺激需求,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促进作用,首先表现为增加了商品的种类,扩展了服务的领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增加了社会的财富,扩大了就业的渠道,推动了经济的增长;其次表现为通过发展老龄健康产业的关联效应和连锁效应,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发展,比如说要做老年教育,需要有教育设施;要做老年医疗,需要有医疗卫生设施等等,这刺激了生产资料市场,给经营生产资料的厂商带来商机,促进生产资料生产的发展。(2)发展老龄健康产业有助于扩大就业领域,缓解就业压力,维护社会稳定我国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就业压力很大。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绝对量还会增加,每年都有数量很大的新生劳动力需要就业;经济体制改革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导致一大批职工下岗,这些人需要重新就业;发达国家一般每千人平均有50个企业,而我国即使把个体户按每10个折为1个中小企业计算,每千人平均企业数仍不到9个。中小企业数量少,使得就业岗位增加困难;我国的城市化程度低,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展,有大批农业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出来就业,导致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要解决就业问题,就需要创造就业岗位。而老龄健康产业作为一个新兴行业,涉及的范围广、层次多、产业链长,可为社会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3)发展老龄健康产业有助于增进社会的文明程度和推进社会进步,更好地建设和谐社会社会的文明、和谐社会的构建,体现为老年人平等地享受经济发展的成果和充分参与社会生活的权利。联合国“1999年国际老人年”的主题就确定为“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在当今社会里,老年人既是发展的参与者,也应是发展的受益者,他们的传统地位应得到尊重。和谐的老龄社会,应满足老年人的交通、住房和通讯等方面的特殊需要,实现资源的共享,共享包括生存资源的共享、发展机会的共享、社会成果的共享。要实现这些共享,都离不开老龄健康产业的发展。只有发展老龄健康产业,才能为老年人的发展提供机会、创造成果,使共享成为可能。(4)发展老龄健康产业有利于减轻和克服老龄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例如,通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不仅可满足老年人老有所为的需要,而且缓解了劳动力的不足,降低了社会负担,同时还可以增加老年人的收入,减轻其他劳动人口的负担,使社会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发展生产。对因养老而加重社会负担问题,我们不能只看到负担,还应看到因老年消费扩大所带来的巨大商机。从已经进入老龄化的国家来看,通过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延长人均劳动时间,以及由老年消费市场的扩大所带动的老年产业的发展,能够减少和消除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2—2项目提出的政策依据(1)国家先后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2001-2005年)》、《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计划纲要(2006-201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6号)等,对老年康复产业也给予一系列优惠政策。2006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指出,发展养老服务业按照政策引导、政府扶持、社会兴办、市场推动的原则,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形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2006年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老龄事业的发展》白皮书,据白皮书介绍,中国大力发展社区为老服务,不断改善老年人居家养老的支持环境;大力发展老年公寓、养老院和老年护理院,为不同经济状况和生活能力的老年人,特别是高龄病残人群提供机构养老服务;在农村加强敬老院建设,为“五保”老人提供集中供养场所和生活服务。(2)《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内容:一、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发展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二、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三、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四、加强基础能力建设,努力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质量;五、积极推进体制改革与创新,增强职业教育发展活力;六、依靠行业企业发展职业教育,推动职业院校与企业的密切结合;七、严格实行就业准入制度,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八、多渠道增加经费投入,建立职业教育学生资助制度;九、切实加强领导,动员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3)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大力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同年10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五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制定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2007年3月,国务院成立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小组,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亲自担任组长,以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宏观指导,协调解决中医药发展中的重大问题。2007年5月16日温家宝总理批示要求“卫生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研究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问题”。对此,卫生部、国家中医药局高度重视,针对影响和制约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深入各地进行了大量实际调研,并开展了系列专题研究,提出了《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2009年4月21日正式发布了《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这(4)从2003年开始推进城乡一体化,到2007年获批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成都一路消除了大量以前城乡分治局面造成的制度障碍。2010年,成都市委工作会议正式确立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发展目标。成都在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过程中,城市的现代化功能必将得到大幅提升,市民的生活品质也将得到进一步改善。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田园式的城市形态、国际性的城市功能都要求有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成都一定会推动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发展,这同时也为成都市的健康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搭建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三、项目策划3—1指导思想及策划原则本策划项目在政策导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形象定位、功能定位、客源市场定位等各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高水准,并与目前成都地区,甚至四川及全国已开发建设的同类型老龄健康产业项目有明显的区别,具有独到的文化内涵。本项目秉承“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和“心系民生、回报社会”的公益理念,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贯彻落实“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老龄事业目标,借鉴国际先进的养老服务模式,坚持“以公益为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积极探索和完善符合中国国情的公益性可持续发展新型养老模式。针对中国老龄健康产业发展的现状,并结合企业自身的优势,本策划大胆提出要发展“生态养生”的新思路,把祖国传统养生文化和现代健康管理模式相结合,探索一条最适合中国人的健康管理模式。借鉴当前全新“生态养生学”(其理论基础就是中医的整体观、平衡观、以人为本观和自然治愈观)的技术理论体系,以祖国传统养生学为核心,并有机结合现代营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全科医学和第四医学的最新成果,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健康长寿,从而实现当今国际社会大力提倡的健康管理的核心价值和终极目的。为此,项目选址优先考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远离闹市、空气清新、水质极佳的风景区。本项目的策划原则是:充分利用项目区地理环境与文化特色,同时在这一文化基础上引入高雅文化、时尚文化、休闲文化、生态文化特色,项目具有独特性和震撼力,富有文化内涵,注重生态特色,可操作性强,满足本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人文环境的内在发展,特别注意本项目与整个成都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为此创造多项条件,以达到企业、政府与民众多赢的结果。另外,“用足政策”也是本项目需要注意的。投资老龄产业,国家有许多扶持政策,如:政府对兴建养老院等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给予优先划拨供地,地价给予优惠,免征土地管理费、土地权属调查和测绘费;免交城市建设和房屋建设费用,免交煤气增容费和城市供排水设施的收费;免收营业税,对所得税减免照顾;当地政府给予资金补贴等。用好用足这些优惠政策,可为创业者节省创业成本。3—2总体构思本项目以国际健康文化、中华中医养生文化、国际休闲文化、现代自然生态文化、城乡和谐发展文化为项目主要的文化定位,对项目区的社会、经济、环境等要素进行高水平打造和整合,构建优美的、不同寻常的“生态养生”休闲景观想象空间,同时,在大尺度范围内营造富有想象力和诗意的人居环境,做足生态文章,利用山水景观,力争通过生态建设与保护成为成都市生态环境教育和自然保护教育基地。通过建设莎菲雅国际老年公寓(含老年文化艺术中心、老年餐饮保健休闲中心、幼儿园、超市等)、莎菲雅国际助老养生院(含人居文化高尚住宅区)、四川西部中医药产业职业学院、莎菲雅生态农业种植示范园区、莎菲雅中药材种植示范园区等具体项目,以国际助老养生服务、健康养护服务为核心业务,以医学科研、医学教育为技术和人才支撑,以国际化、集团化、标准化、信息化为运营模式,以不断创新和资源整合为发展动力,全面建设一个涵盖助老养生、健康养护、医疗科研、医疗教育、健康管理、健康地产等诸多业务领域,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中国最大的健康产业综合运营商,并最终实现“以生态养生提升人民健康,以健康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愿景。本项目预计建设周期为8年,将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梯度开发、整体推动、滚动发展的方针,最终形成产业多元化、开发科学化、经营集约化、运作市场化、设施环保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国际生态养生养老综合经营体系。3—3项目主题中国西部(龙泉)莎菲雅国际健康城——倡导健康养生理念,关注老年身心健康3—4项目愿景以生态养生提升人民健康,以健康生活促进社会发展。3—5项目的文化定位3—5—1国际健康文化长寿是人们美好的愿望,养生是健康长寿的基础,关系到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关系到人们事业的发展,社会的前进。其理念越来越引起世界各界人士的关注,并成为提高幸福指数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课题。通过养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这是人类永恒的追求。1946年4月7日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时,通过的《组织法》中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而且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又将道德修养纳入健康定义,进而将健康的概念扩展为“躯体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和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形成了全世界公认的“健康新理念”。(1)健康长寿是高品质老年生活的标志什么是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其中有两个重要指标:一是长寿,一是健康,两者缺一不可。仅仅延长生命而不增加生活质量是没有意义的。长寿并不是最终目标,健康长寿才是人类追求的目标。这一点已成为共识。健康长寿实际上是“成功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的代名词。健康长寿就是指在寿命延长同时亦延长健康期,或者在增加寿命的同时也使健康期相应增加甚至健康期增加更多,健康长寿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20世纪以来,由于公共卫生、营养、饮用水和医疗条件的改善、疫苗和接种的普及、抗菌素的应用、慢性病药物治疗的发展,人类预期寿命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长。仅仅一百年内增加的预期寿命就等于或大于人类从青铜器时代到19世纪末4000年增加的总和。老年人的预期寿命也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目前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为16和19年,而在20世纪初分别为11和12年,男女65岁老人的预期寿命分别增长约40%和60%。然而,老年人口的增多和人类寿命的延长是否必然伴随着老年人健康状况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呢?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搜集,我们发现,目前对老年人健康长寿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个方面是健康预期寿命研究。要研究健康长寿,研究者首先要解决健康长寿的测度问题。较为常用的就是健康预期寿命。健康预期寿命可以基于一般生命表或多状态生命表从健康的不同维度得到反映不同维度的健康预期寿命,比如,无残障预期寿命、无病预期寿命等;也可以基于隶属等级模型同时计算出反映健康多个维度的预期寿命。人类在20世纪的寿命确实延长了很多,但寿命延长的同时,残障期是否延长了?目前有三种理论:一是Fries等(1980)提出的疾病期缩减理论,即随着存活率的改善,残障的患病率将降低,从而导致残障期或患病期缩短;第二种理论与此正相反,认为由于死亡率的下降,残障期将增加。这种理论认为人类整体存活率的提高主要是由于健康较差群体存活率提高的缘故,而那些健康比较差的人群的残障率或患病率较高,因此,最终导致残障和带病比例增加从而使残障期和带病期的增加;第三种理论是混合理论。这种理论认为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从慢性病到严重残障的演变进程会放慢,因此,严重残障比例会减少,但低度或中度残障的比例会增加,从而在寿命增加的同时,低度或中度残障的时期也会增加。哪一种理论更好地反映了目前或未来的变化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另一个角度是考察生命最后阶段的生活质量,缩短老年人生命最后阶段的痛苦期也是健康长寿的目标之一。再有是对百岁老人的研究。百岁老人是研究健康长寿的好素材。平均而言,百岁老人虽然各种生活自理能力和老年痴呆的比例比非百岁老人高,但百岁老人之间的健康异质性也很大。研究表明,确有一些百岁老人的健康状况很好。比如,Hagberg等的研究表明,日本百岁老人中有15%的人的认知功能很健全,瑞典的比例则更高,芬兰的研究也显示了这一点。以上三个领域中,除研究健康长寿状况及其变化外,更为主要的是健康长寿影响因素的研究。众多研究结果显示健康长寿的预测因子包括:保持良好的预防疾病的行为、乐观、有经济保障和社会、家庭支持,以及人类在生物医学、生物人口学、基因学等方面研究取得的重要突破等。从以上影响老年人健康长寿的因素看,让世界以及中国的老年人享受高品质的老年生活,涉及到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社会保障、科技水平、文化程度等紧密相关,进而深刻影响到老年人群体的心理、生理状况以及精神面貌等,实现“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以老年人为本,集合方方面面的要素,为老年人服好务,让老年人享受到最好的待遇、福利,以及科技文明成果等。(2)关注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让全社会关注老年人的长寿与健康问题,重在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形态和功能的优劣程度及其生存、繁衍、发展的能力,是一个生理学概念;“生活质量”是指人在社会环境中生存的状态以及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程度、实现自我需要的层次高低等,它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生命质量与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或者说生活质量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生命质量,所谓健康自然长寿,但长寿未必健康。从年龄上划分,60~70岁、70~80岁、80~90岁以及90~100岁的老年人,在同等条件下其生命状况有着明显差异,但实践表明,通过改变生活质量可以优化生命质量。因此,从实际入手,我们最应关注的是老年人每一天、每一日的生活质量。国际上对生活质量的评价多数倾向于使用与“健康”相关一系列指标,主要包括有无某种疾病诊断结果、生理功能(如血压)、心理和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如生活自理能力)、健康感受(如健康自评)、社会功能(比如社会交往的性质和范围)等等。这其中又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绝大多数学者认为,生活质量既应包括主观感受也应包括客观评价,两者缺一不可。环境、社区、邻里、家庭、收入都决定着生活质量,但这些客观指标不能充分揭示老年人对生活是否满意、是否顺心。同时,仅仅知道主观感受对于制定何种政策和如何实施干预介入也是不够的。在两者之间的比重方面,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主观感受应在生活质量评估中占相对较大权重。关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研究,西方学者介入得比较早。Lawton(1991)强调生活质量在结构上应包括评估、个人标准、社会规范、人与环境、时空等五个方面;而在内容上应包括行为能力、感知、环境、心理四个方面。Kahneman等(1999)提出了生活质量应包括五个层次的内容:外部条件(比如收入、邻里、住房等)、福康的主观评价(比如自评满意不满意)、一贯的情绪状态(乐观/悲观)、行为的生化和神经基础。目前,尽管生活质量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仍没有一致意见,但许多研究者认为生活质量应该是一个多维概念,至少应包括躯体健康、自理能力、认知功能、心理健康、社会交往、家庭情感支持、生活满意度、健康服务可获性、经济状况、业余生活、幸福感等方面。生活质量的多维性同时也促进了交叉学科的研究。在我国,身体健康状况下降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相关的心理、膳食和社会因素也不容忽视。随着年龄增高,老年人大脑功能减弱,心智功能需要改善,膳食结构也亟需调整。研究表明,我国有1/3左右老年人存在失落、孤独、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需要调适。调查发现,老年人能量摄入偏高,是标准的121%,脂肪摄入量占能量的34%,而微量营养素则摄入不足。城市部分老年人体重超重,农村部分老年人则存在营养不良。不合理的膳食还导致了冠心病、高血压及糖尿病的发生。忽视个体在体力和智力上的差异,“一刀切”的退休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老年人才的丧失和社会参与率低,使老年人过早处于被“养”起来的生活状态。庞大的老年人群,漫长的老年期,单调的闲散生活,应引起全社会关注。生活方式对我国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影响也非常大。据科学研究表明,在老年期,那些具有上进心、参加健身锻炼、饮食平衡、良好心态的老年人具有较好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而且老年人只要坚持这种良好行为,躯体功能是可以得到改善的。经常吸烟的人的死亡率高,每天少量饮酒的人比从不饮酒的人更健康、更容易长寿等等。这些研究显示改变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在我国,打造高品质的老年人生活以“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为基本原则,将之落到实处,需要从老年人的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健康水平、生活环境、享有的权益和权利、老年人自身素质等方面进行研究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这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也是一个系统工程。3—5—2中华中医养生文化中医药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实践,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并经历代医家不断发展创新,总结提高,逐渐形成系统的中医药理论及独特的学术体系,为保证人民健康,繁衍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医养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它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中华中医养生文化在其历史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思想原则,这些原则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1)防重于治,未老养生的未病思想中医古典医著《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淮南子》云:“良医者,常治无病之病,故无病;圣人者,常治无患之患,故无患也。”金元时期朱丹溪亦说:“与其治疗于有病之后,不如摄养于先病之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建筑学专业导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音乐学院《生物信息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卫生健康职业学院《企业项目实践》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习领会《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心得体会
- 玉溪职业技术学院《数理统计及软件》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流行业智能化协作网络设计
- IT业务数据季度总结模板
- 业务操作-房地产经纪人《业务操作》名师预测卷1
- 农业公司年度汇报
- 柏拉图与《理想国》读书笔记
- 2024版中国台球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策略研究报告(智研咨询)
- 2024年国家公安部直属事业单位招录人民警察及工作人员696人笔试(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初中必背古诗文138首
- 上海生活垃圾分类现状调查报告
- 小升初中简历模板
- 【深信服】PT1-AF认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GB/T 43824-2024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
- 2024年10月自考00058市场营销学押题及答案汇总
- 初中地理学法指导课
- 体检中心质控工作计划
- 车路云一体化智能网联汽车产业产值增量预测-2024-03-智能网联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