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中国古代礼仪制度_第1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礼仪制度_第2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礼仪制度_第3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礼仪制度_第4页
第三讲-中国古代礼仪制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礼仪制度政治理论教研室朱肃建第一节五礼一、礼仪的起源与发展(一)礼仪的起源1、礼仪起源于人类为协调主客观冲突的须要(1)为维持自然的“人伦秩序”而产生礼(对家庭成员言行的规范)例如:“尧舜之时,五礼兼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黄香温席,孔融让梨”(2)为“止欲制乱”而制礼(维系封建等级差别的须要)2、礼起源于原始的宗教祭祀活动“礼立于敬而源于祭”礼的繁体字“禮”3、从祭祀之礼扩展而为各种礼仪第一节五礼(二)礼仪的发展1、起源时期:夏朝以前2、形成时期:夏、商、西周三代(1)“五礼”在商代已有完备的礼制,周代将其扩充和用于规范整个社会,都起到了制约和干预的作用。“五礼”指:吉礼—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嘉礼—婚嫁、宴请等喜庆场合之礼宾礼—是朝见天子或会见之礼军礼—军旅之礼凶礼—丧葬、灾祸之礼(2)“三礼”《周礼》、仪礼》、《礼记》的出现标记礼仪发展的成熟阶段。其中,只《仪礼》一书就记载17种礼仪,可概括为六个大礼,(冠礼、婚礼、丧礼、祭礼、相见礼、跪拜礼)。第一节五礼3、变革时期:春秋战国时期4、强化时期:秦汉至清末例如:汉代,礼仪已成为社会成员一切行为的规范。《礼记·王制》所说的:“六礼:冠、昏、丧、祭、乡、相见”;“七教: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挚友、来宾”;“八政:饮食、衣服、事为、异别、度、量、数、制”。我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大多在汉代得以定型。第一节五礼二、地位:礼仪在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中国历来被称为“礼义之邦”。三、范围古代所谓礼仪,包括的范围特别广泛,诸如政治体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灾难祈禳ráng、学校科举、军队征战、行政区域划分、房舍陵墓营造,乃至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言谈举止,无不与礼仪有关,它几乎是一个囊括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一切典章制度以及个人的伦理道德修养、行为准则规范的浩大的概念。第一节五礼三、内容直到近代以后,礼仪的范畴才渐渐缩小,现在则一般只有礼节和仪式的意思。本章所述礼仪制度,基本上仍旧沿用传统的概念,依照“吉、嘉、宾、军、凶”五礼,分门别类地加以介绍,其次节吉礼一、概述吉礼即祭祀之礼,为五礼之首。古人普遍认为,祭祀能给自己带来福祉,是国家的大事,所谓“礼有五经,莫重于祭。”“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主要内容:1、祭祀天神,指对五帝、日月星辰等祭祀;2、祭祀地祗zhǐ,指对社稷、五岳、山林川泽等的祭祀;3、祭祀人鬼,指对先王、先祖、先圣、先贤的祭祀。其次节吉礼三、祀sì天(一)圜丘祀天(1)周代祭天的正祭是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实行。有燔燎(也叫“禋(yīn)祀”)、酢、嘏(后世也叫“饮福”)、赐胙等仪式。祀天是我国古代最隆重的政治宗教活动。祀天之日,天子身着饰有日,月,星,辰,山,龙等图案的衮服,外着大裘,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流)的冕,腰插大圭,于早晨率百官来到郊外.鼓乐声中,天子手持镇圭,面对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报知天帝驾临 享祭.

其次节吉礼然后,由周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和玉帛等祭品一起放在柴垛上,天子点燃积柴,烟火高高升腾于天,让天帝嗅到气味,称为“燔燎(凡聊)”.随后,由活人扮演的作为天帝化身的“尸”登上圜丘,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待“尸”在盛放玉帛等祭品的礼器前就坐后,先向其献牺牲的鲜血,随后依次献五种质量不同的酒及全牲,大羹(肉汁),刑羹(加盐的菜汁),黍稷等.祭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最终,祭祀者共享祭祀用的酒醴,称为“饮福”,天子把祭祀用的牲肉分赐给宗室臣下,称“赐胙(做)其次节吉礼其次节吉礼(2)秦代祭天的资料甚少,只知道有三年一郊之礼。(3)汉代武帝初,行三年一郊之礼,即第一年祭天,其次年祭地,第三年祭五畤(五方帝),每三年轮一遍。成帝建始元年(前32年)在长安城外昆明故渠之南建圜丘。翌年春正月上辛日(第一个辛日)祭天,同祭五方上帝。(4)南北朝郊祀制度也有一些变革。一是少数民族政权祭天虽采汉制,但常有民族传统礼仪掺入。二是梁代南北郊祭天地社稷、宗庙,都不用牺牲,而用果蔬。三是圜丘坛外建立屋宇,作为更衣、憩息之所。(5)隋唐圜丘制度与东汉相像。隋代将祭祀昊天上帝、日、月、皇地祇、神州社稷、宗庙定为大祀,祭星辰、五祀、四望等定为中祀,祭司命、司中、风师、雨师、山川等定为小祀。唐代祀天一年四次。其次节吉礼(6)宋代圜丘合祀天地后,要在皇城门楼上实行特赦仪式,赦免囚徒;改日,要到景灵宫祖宗神像前行“恭谢礼”。(7)辽代祭天与祭山并举,设天神、地祇之位。金世宗大定后才有较完备的南郊圜丘祀天之礼。(8)元初有蒙古民族的拜天礼。宪宗时曾在日月山拜天,且合祭昊天后土。元世祖忽必烈至元时才在大都(今北京)丽正门东南七里处建祭天台。成宗大德时建圜丘,南郊祀天。(9)明代变更圜丘礼制,合祀天地。(10)清代基本沿袭明制,但保留了本民族入关前“谒庙”之礼,入关后改称“祭堂子”。其次节吉礼(二)祈谷——即正月的第一个辛日祭天以祈祷丰年.唐高宗显庆二年(657年)及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年)所定礼制都有祈谷礼,仪式与圜丘祀天大致相同。明初无祈谷之祭,嘉靖十年(1531年),定孟春上辛在大祀殿行祈谷礼。后祈谷之祭改在惊蛰之日实行,礼仪规格略小于大祀,不设从祀坛位,不行燔柴。清祈谷礼仿明制,乾隆时,将大享殿更名为祈年殿,以合祈谷之义。其次节吉礼(三)大雩——求雨之祭求雨之祭,在无风旱灾难发生时是例行之祭,于仲夏实行;在大旱发生时则无论夏秋,随时实行。隋唐时,孟夏之月在圜丘行雩礼,如遇旱灾,则另有祈太庙、祈太社、祈五岳山川海渎于北郊等祭礼。如久雨,则禜祭于国门。明嘉靖时在圜丘坛外泰元门东侧建雩坛,行大雪礼。清代在圜匠雩祀祷雨。乾隆后设例行的常雩之祭,遇干旱则大雩行礼。常雩初在立夏,嘉庆后改在立夏后择吉日实行。其次节吉礼其次节吉礼(四)明堂——季秋之月以收获的谷物和牲畜祭祀天帝的礼仪.《礼记·月令》说它是季秋之月大享天帝的地方,大享是报答天帝的恩佑,把收获的新谷及牲畜进献给天帝。一说明堂是祭祀祖宗或者是天子布政的地方;也有人认为明堂、太庙、灵台、辟雍、路寝等都是一回事,名异而实同其次节吉礼汉长安明堂中心建筑复原图其次节吉礼(五)五帝五帝一般指黄帝(居中,具土德);太皞hé(居东方,具木德,主春,亦称青帝);炎帝(居南方,具火德,主夏,亦称赤帝);少皞(居西方,具金德,主秋,亦称白帝);颛顼(居北方,具水德,主冬,亦称黑帝)祭祀天帝一般重点祭祀与本朝相一样的一帝,同时还要配祀先帝。其次节吉礼其次节吉礼(六)日月星辰1、周代,“祭日于坛,祭月于坎”,春分之朝祭日,秋分之夕祭月,祭日于东,祭月于西,这是日月的正祭。2、另外,郊祀天帝常以日月星辰从祀,诸侯觐见天子之礼要到南门拜日,北门拜月。3、星辰之祭,主要是指“五星”:东方岁星、南方荧星、西方太星、北方辰星、中心镇星,4、“二十八宿”: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昂、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其次节吉礼其次节吉礼四、祭地(一)方丘祭地——祭祀地神的正祭。这是每年夏至之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上实行的祭典。水泽,即以水环绕;方丘,指方形祭坛,古人认为地属阴而静,本为方形。水泽、方丘,象征四海环绕大地。古文献中的土地神称“地祗”或“社”,祭礼叫“宜”。方丘,即四周环水的方形祭坛,象征四海环绕大地,每年夏至日在国都北郊水泽之中的方丘实行祭地大典。祭地礼仪与祭天礼仪大致相同,只是祭地不用燔燎而用瘗埋,即挖坎穴把祭品埋入土中。祭地所用牺牲取乌黑之色,玉为黄琮,取黄色象土,方形象地之意。其次节吉礼(二)四望山川——即祭祀名山大川。祭祀山川,亲至其地而祭,称为“祭”;因山川距离遥远,远望山川而祭之,则称之为“望”。古代,多在国都四郊各建一坛,望祀一方的名山大川。古代的名山大川主要有: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四渎”(江、济、河、淮)、3、“四海”(东海、南海、西海青海湖、北海贝加尔湖)。正祭之外,国家遇有大事,如重大军事行动、凶灾变异等,也要实行望祭。其次节吉礼(三)封禅——古代帝王于泰山上祭告天地的典礼。“封”指在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禅”指在泰山下小山(指粱父)上除地,报地之功。“封禅”是古代特殊隆重而又难得实行的祭祀天地的大典,只有改朝易代或帝王自认为世治国盛之时才有可能实行。由于这一隆重的典礼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所以,历史上行封禅之礼的帝王屈指可数,有确凿史料记载的封禅帝王只有秦始皇、汉武帝、光武帝、唐玄宗、宋真宗等人。除泰山以外,历史上只有武则天于天册万岁二年(696)登封嵩山,禅于少室。其次节吉礼(四)祭社稷社稷之神最初就是指土地、谷物的神灵,后来出现宗教神话,由传闻中的英雄人物来担当。中国以农业立国,所以历代特别重视社稷。《周礼》:“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建国以社稷为先,“社稷”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天子诸侯每年春季祭社稷,以祈求丰年,秋季祭社稷,表示报谢。其次节吉礼其次节吉礼五、宗庙祭祀在殷商甲骨文中,对祖先的祭祀已有较完整的制度,由于史料不足,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探讨。后代宗庙祭祀所沿用的制度,基本上还是周代的礼制。1、帝王宗庙祭祀周人宗庙制度,一般认为: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七。所谓昭、穆,是指宗庙中位次的排列,自始祖以下,父曰昭,子曰穆,依据世次递邅排列下去。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士一庙。其次节吉礼2.大夫士庶宗庙祭祀大夫、士立庙依次递减,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于太祖之庙合而为五;大夫三庙;士一庙.庶士、庶人不得立庙,这是宗法制度严格规定的。大夫、士、庶祭祀祖先的礼制,大体上经验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礼经规定的制度,大约是周制。其次个阶段是周礼的变通和改造,私庙制度渐渐完善。第三个阶段是宗族祠堂制度的出现,大致始于南宋。其次节吉礼古代祭祀行礼特别严格,有“九拜”之礼:1、稽拜是跪下后两手着地,引头至地,停留一段时间,是九拜中最重的利益;2、顿拜是引头至地,稍顿即起,是礼拜中次重者3、空首是两手拱地,引头向地而不着地,是礼拜中较轻者;4、振动是两手相击,振动其身而拜;5、吉拜是立拜以后再稽拜;6、凶拜是稽拜以后再立拜;7、奇拜是屈一膝而拜;8、褒拜是回报他人行礼的拜礼;9、肃拜是俯身行拱手礼。前三种为正拜,后六种是前三种的变通。传统三叩九拜大礼重现.f4v其次节吉礼六、其他祭祀我国古代祭祀名目繁多,除以上三类以外,列入国家祀典的重要祭祀还有:(一)祀先王先圣先师——指对传闻中的三皇五帝等有功于民者的祭祀。祭祀先圣先师,初为立学之礼,未有特定之人,汉魏以后渐渐以周公为先圣,孔子为先师。唐朝定孔子为先圣,颜回为先师。元代,孔子之后袭封衍圣公,天下郡学书院皆修孔庙以时祀之。其次节吉礼(二)祀先蚕礼天子后妃于仲春二月以少牢祭祀先蚕神,三月朔率内外命妇于北郊,亲桑事,以激励蚕桑生产。历代所祀蚕神各有不同,后齐以黄帝为先蚕,后周以嫘祖为先蚕。其次节吉礼(三)高媒之祭高媒即高母,传闻是主宰婚姻与生殖之神,所以敬祖重嗣必祭高禖。周代,天子率妃嫔于仲春二月祭祀媒神。第三节嘉礼一、嘉礼是和合人际关系,沟通、联络感情的礼仪二、主要内容:一曰饮食,二曰婚冠,三曰宾射,四曰飨燕,五曰脤(shèn,社稷祭肉)膰(fán,宗庙祭肉),六曰庆贺。在等级制度下,无论什么礼仪,都随地位的尊卑贵贱而有仪节繁简多寡的不同,不行能对“万民”一视同仁。第三节嘉礼三、燕飨之礼

“燕”通“宴”,即宴饮之礼。燕飨之礼,是古时王室以酒肉款待来宾之礼,飨礼在太庙实行,虽设酒肉,但并不真的吃喝,牛牲“半解其体”,也不煮熟,不能食用。飨礼规模宏大,有确定之规,重点在礼仪往来而不在饮食。飨礼规模宏大,重在仪式,用以明君臣之义,贵贱等差;燕礼在寝宫实行,烹狗而食,主宾献酒行礼之后即可开怀畅饮.秦汉以后一般在朝会(正月初一),圣诞(皇帝诞辰)等所谓大庆,大礼时实行“大宴”,重要节日如立春,上元,寒食,端午,七夕,中秋,重九等皇帝也常赐宴,称为“节宴”.“大宴”气氛较肃穆,节宴则比较轻松活泼,常在园林楼阁实行.第三节嘉礼太庙和燕飨之礼第三节嘉礼四、冠笄(机)之礼(一)冠礼所谓冠礼,是指男子的成年礼仪.行冠礼的年龄,一般为20岁.男子加冠后就被承认为成年男子,从今有执干戈以卫社稷等义务,同时也就有了娶妻生子等成年男子所拥有的权力.加冠在古代是人生一件大事,一般在宗庙里实行,由父或兄主持。冠礼前,要以蓍(师)草占卜,选定加冠的良辰吉日。冠礼时,“宾”(主持人)要给受冠者加三种形式的冠:先加缁布冠(用黑麻布做成),表示从今有治人特权;其次加皮弁(便)(用白鹿皮制成),表示从今要服兵役;最终加爵弁(用葛布或丝帛做成),表示从今有生人之权。加冠后,“宾”还要给冠者取“字”。传统冠礼B—在线播放—优酷网,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第三节嘉礼第三节嘉礼(二)笄礼古代女子在15岁许嫁时实行的成人礼仪叫“笄礼”。笄礼由女性家长主持,负责加笄的是女宾。女宾将笄者头发挽成发髻,盘在头顶,然后著髻。加笄后也要取字。女子到了20岁,即便仍未许嫁,也要实行笄礼。笄礼展示第三节嘉礼第三节嘉礼五、宾射之礼(一)射即射箭。周人射礼有四种:1、大射是天子、诸侯祭祀前为选择参与祭祀的贡士而实行的射礼;2、宾射是诸侯朝见天子或诸侯会面时实行的射礼;3、燕射是天子与群臣燕息之时实行的射礼;4、乡(飨)射是地方官为荐举贤能之士而实行的射礼。射者要目的明确,姿态和谐,容仪进退要合乎礼节,动作要和于乐歌节奏。第三节嘉礼(二)投壶之礼投壶,以箭矢投入壶中为胜。假如庭院不够宽敞,不足以张弓比箭,便以“投壶”代替弯弓。主宾手执箭矢,投入壶中为胜。投壶之礼春秋时多见。汉代画像石上也有《投壶图》,魏晋时宫廷中投壶的游戏仍很流行。第三节嘉礼六、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敬贤尊老之礼,是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乡饮酒礼的意义有四项:一是选拔贤能;二是敬老尊长;三是乡射,即州长习射饮酒;四是卿大夫款待国中贤者。第三节嘉礼第四节宾礼一、概述(一)宾礼是接待来宾之礼。(二)宾礼是用来加强王朝与诸侯国及诸侯国之间联系的礼仪。后世将皇帝遣使蕃邦,外来使者朝贡,觐见及相见之礼等都归入宾礼.(三)内容包括:1、朝觐之礼2、会同之礼3、相见之礼第四节宾礼二、朝觐之礼(一)朝觐之礼指诸侯藩国朝见天子的礼仪。朝觐之礼意在明君臣之义,通上下之情。(二)诸侯拜见天子的称谓:1、春季曰“朝”,“以图天下大事”;2、夏季曰“宗”,“以陈天下之谟”;3、秋季曰“觐”,“以比邦国之功”;4、冬季曰“遇”,“以协诸侯之虑”。第四节宾礼(三)王畿之内的诸侯,每年四次朝觐。封于远方的诸侯则分为“六服”:1、邦畿之外方五百里谓之侯服,每岁一见;2、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甸服,二岁一见;3、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男服,三岁一见;4、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采服,四岁一见;5、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卫服,五岁一见;6、又其外方五百里谓之要服,六岁一见。九州之外谓之藩国,一世一见。但这只是志向,事实上各代并不严格照此执行。第四节宾礼第四节宾礼(四)历代朝觐礼两汉时,诸侯王或一年一朝,或数年一朝,或长期滞留京都,没有严格的制度。晋武帝时规定,诸侯王每三岁一朝,朝礼皆执璧。后周时,梁王萧詧(察)以藩国身份入朝,当时方依据礼经制定朝觐之礼。唐代《开元礼》有藩主来朝礼。明代洪武初,规定亲王每岁朝觐,但是不得同时来京,必需等一王朝觐完毕回国之后,再通报另一王,准许其来京朝觐。自长至幼,自嫡及庶。嫡者朝毕,方及庶者,也依据长幼序次,周而复始。清康熙时,藩王分班轮番来朝。雍正时改分四十九旗王公、台吉为三班,二岁一朝。至咸丰时废止。第四节宾礼三、会同之礼

会同之礼是四方诸侯藩主一同来朝见天子的礼仪。朝觐是天子个别接见一方一服来朝诸侯,会同则是四方齐会,六服皆来,而且既可以在京师,又可以在别地,甚至在王国境外。天子与诸侯实行会同典礼,事先告祭宗庙、社稷、山川。会同之时,天子先向诸侯三揖行礼,而后率诸侯拜日,盟誓等。礼毕,天子宴飨诸侯,或行宾射之礼。会同也有大、小之分,天子诸侯各自派遣卿大夫参与的,称“小会同”;天子、诸侯亲自参与的,称“大会同”。第四节宾礼四、相见之礼(一)《仪礼》有《士相见礼》一篇,以士礼为主,兼及士见大夫,大夫相见,士大夫庶人见君以及言谈、视看、侍食等内容。士相见,宾见主子要以雉为贽;下大夫相见,以雁为贽;上大夫相见,以羔为贽。依据汉儒的说明,用贽有象征的意义。用雉,“取其耿介,交有时,别有伦”;用雁,“取知时,翱翔有行列”;用羔,“取其从帅,群而不党”。第四节宾礼(二)历代相见礼1、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定立群臣相见之礼:下级见上级,按职官分别行礼;途中相见,下级“敛马侧立”等候上级通过,或“回避”分路而行;同级相见,行对拜礼;下级参拜上级,上级官员要答拜,如品级相差较多,则上级无须答拜。2、明代官员之间行揖礼,公,侯,驸马相见行两拜礼;庶人相见,依长幼行礼,幼者先施礼.3、清代王公相见,宾主二跪六叩行礼;官员之间再拜行礼,庶人相见行揖礼.

第四节宾礼(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节。按尊卑分为三种,称为“三揖”:1、对庶姓诸侯(异姓诸侯中无亲戚关系者)行“土揖”礼,即拱手向下推;2、对异姓诸侯行“时揖”礼,即拱手平推;3、对同姓诸侯行“天揖”礼,即供手向上推。第四节宾礼“土揖”礼“时揖”礼“天揖”礼第五节军礼一、军礼概述(一)军礼指军队征战、操练之礼。(二)包括:1、“大师之礼”,指军队的征伐行动;2、“大均之礼”,指均土地,征赋税;3、“大田之礼”,指定期狩猎;4、“大役之礼”,指营造、修建等土木工程;5、“大封之礼”,指勘定封疆,树立界标。后代礼书又有将射礼、軷祭道路、日月有食伐鼓相救等作为军礼内容的。下面只介绍征战、校阅、田猎、马政等几项。第五节军礼二、征战之礼(一)出师祭祀古代军队出征,有天子亲征和命将出征两种。天子亲征前,要实行祭告天地、宗庙、军神、军旗、道路等的祭祀活动,以示此次征伐乃受命于天地、祖宗之意,并祈求得到神灵护佑。

第五节军礼(二)誓师祭祀礼毕,出征的军队有誓师典礼,一般是将出征的目的与意义告知将士,揭露敌人的罪恶,强调纪律与作风,也就是一次战前动员和教化。假如是命将出征,君王要在太庙召见全军将士,并授节钺于大将以节制全军(后代常授刀剑)。君王拿着斧钺的端首,把柄交给大将,表示将节制军队的全权授予他。第五节军礼(三)军中刑赏行军作战过程中,要将祖庙的木主和社神木主载于军中,所谓“赏于祖”、“戮于射”,就是指对立功者受赐于祖庙木主之前,违反军令者则在社神木主之前刑戮,表示赏罚公正,鬼神可鉴。军纪规定特别严明。如明代以“行军号令”规定军中刑赏例则,内容有:交锋之际,能突破敌阵,斩将搴旗者;本队战胜敌人后主动救济友军者;受命后能稀奇克敌制胜者,皆为“奇功”。临敌畏避退后及妄谈灾异、妖言;泄露军机者,皆斩首。临阵时,有内官持象牙牌随军,看到有英勇当先、杀敌有功之人即赐予牙牌,作为战后升赏的凭证。第五节军礼(四)凯旋军队获胜而归,谓之“凯旋”,其时高奏凯乐,高唱凯歌。天子亲征凯旋,大臣皆出城迎接,有时远至数十里之外。假如是命将出征凯旋,有时皇帝也会亲率百官出城至郊外迎接,以示慰劳;有时则派遣大臣出城迎接。这都称为“郊劳”。回京后要在太庙、太社祭告天地祖先,献捷献俘。而后是论功行赏,称为“饮至”。假如军队败绩而归,则称为“师不功”或“军有忧”,以丧礼迎接。第五节军礼三、检阅之礼校阅之礼指君主亲自检阅军队训练之礼。天子亲临,称为“亲讲武”。我国古代的军事理论一向重视军队的平常训练,认为“兵事以严终”军队严加警备,强化操练,反而使得敌人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要定时校阅演习。第五节军礼四、田猎之礼古代之所以把田猎之礼列入军礼,是因为古代田猎是一项具有军事意义的活动。田猎的作用,依文献所说有下列各项:一是为田除害,爱护农作物不受禽兽的糟蹋。二是供应宗庙祭祀。三是为了驱驰车马,弯弓骑射,大张旗鼓,进行军事训练。最终,田猎所获山珍野味也用于宴飨来宾及“充君之庖”。第六节凶礼一、概述(一)凶礼是哀悯吊唁忧患之礼。(二)凶礼的内容有:1、以丧礼哀死亡2、以荒礼哀凶札(闸)3、以吊礼哀祸灾4、以禬(桂)礼哀围败5、以恤礼哀寇乱.”

第六节凶礼二、荒礼荒礼,指自然灾难引起歉收、损失和饥馑后,国家为救荒而实行的政治礼仪措施。1、散利,是给灾民以救济。主要措施有三项:(1)周,指周济,是无偿的赈给,这是遇到较大的自然灾难后接受的方法。(2)贷,指借贷,发生灾荒时出借,收获以后归还,这往往是青黄不接的时候接受的方法。(3)粜即平价卖粮。荒年要放粮,丰年就须有储积。国家历代皆有大规模的粮仓备荒,称为“常平仓”。第六节凶礼2、薄征薄征,指蠲免、削减或缓征租赋。遇到灾难,由皇帝下达蠲除之令,叫做“灾蠲”。有时虽无灾难,皇帝为了表示恩惠,也减免部分租赋,叫做“恩蠲”。由于各地灾情常常不能刚好上报,上报以后也往往迟疑不决,皇帝的蠲除诏令有时不能刚好下达第六节凶礼3、缓刑缓刑即灾荒之时为饥寒所迫简洁触犯法律,所以执法应适当宽缓。历代帝王每逢凶灾多有减刑、缓刑的诏令。这是由于古人认为自然灾难的发生乃是民间冤气郁滞,政治失当的报应,上天以天灾来警告人间的君王。如,明代又有让罪犯交纳粟米救灾免罪的方法。第六节凶礼4、弛力“力”指力役之征。“弛力”,即减免徭役。遇到自然灾难,人民流离失所;严峻时,饿莩载道,哀鸿遍野,在这种状况下,国家也不大可能再征发力役。有些统治者在凶荒之年,强行大兴土木,征集民夫,往往成为大规模农夫起义的导火线。5、舍禁国有山泽园囿,平常严禁人民入内,凶荒时对灾民开放,百姓可以去采摘果蔬,捕猎渔樵,以为生计。第六节凶礼6、去幾“幾”,本指门坎,这里指的是设关卡征税。“去幾”,即废除关卡征税。我国古代大都实行重农抑商、扶本抑末的经济政策,在水陆交通要冲多设关卡,对往来商贾征取税收,并且制定相应的法令——津关令。一般凶荒之年,国家常颁令放松关津之禁,宽缓关市之征。同时,也放松平常对人民严禁迁徙的限制,准许饥民通过关卡到富庶地区去“就食”。第六节凶礼7、省礼省礼指减省庆贺、祭祀典礼或其中的某些仪式。省礼的主要措施有:减膳,减乘舆,罢宴会,罢节日庆贺,避正殿,罢角抵游戏,以及太仆减省喂马谷料、水衡减省喂兽用肉、尚方御府停止制造豪华日用器物等。8、杀哀杀哀,指减省凶礼的礼仪规格,主要是丧葬之礼不得大操大办,铺张奢侈。第六节凶礼9、蕃乐“蕃”,即藩,有藩屏、闭止之意。蕃乐,即停止、罢除演奏音乐及其他消遣活动,后代也称为“彻乐”。汉宣帝本始四年(前70年)正月,因前一年有大旱之灾,下令太官损膳省宰,并且裁减乐府的乐工,“使归就农业”。唐文宗太和七年(833年),久旱不雨,诏令太常所属教坊女乐,停止演唱练习。有的朝代也有因为灾难而取消节日消遣活动的,如宋仁宗时曾因河北地区发生水灾,取消了上元灯会。第六节凶礼10、多婚多婚,指凶荒之年男女青年应多为婚配,这就应当减省婚娶礼仪,从简结婚,不要为了礼仪的完备而影响了婚娶。这里包含着相互救助、爱护以及增殖人口,补充由于灾荒而削减的人口的意思。第六节凶礼11、索鬼神索鬼神,即找出与造成凶荒有关的鬼神予以祭祀。古人认为凶荒的发生是因为鬼神未加庇佑的原因,很可能是在常规祭祀中没有祭到的鬼神发怒生气而降下了灾祸。所以,凶荒之时,往往要广祭群神。第六节凶礼12、除盗贼前面有“缓刑”一条,这里又讲“除盗贼”,明显是双管齐下,软硬兼施。凶荒之年,人民流离,民心浮动,走投无路,常常成为引发农夫暴动的导火线。历史事实表明,多次大规模的农夫起义都是在大荒之年爆发的,深受饥馑之苦与官府之害的百姓,揭竿而起,安葬了一个又一个腐朽王朝。救荒之政第十二条,强调“除盗贼”,正反映了统治阶级在心理上所感受的威逼。但是,只要剥削制度存在,没有一个王朝真正能够妥当解决“除盗贼”的问题。第六节凶礼二、札礼“札”,指疫疠疾病,即流行性传染病。因为凶荒之年,常常有疫疾流行,所以有的礼书中将“大荒、大札”并列,措施都是“移民、通财、舍禁、弛力、薄征、缓刑”等等。札礼,最紧迫的问题是葬死救病。很多疫疾是由于灾荒中的死人未能刚好掩埋而引起的。对死于凶荒疫疾者,历代常常有赐给棺木或丧葬钱的方法。第六节凶礼三、灾礼灾指灾祸,主要指水火、雷电、日月之食、地震山崩以及各种怪异灾变等。其礼制与荒、札基本相像,即贬损礼仪规格,减省消遣、膳食,而祈禳之礼往往比较讲究,除祭祀祠祷天地、社稷、宗庙、上下神祇,又用男巫、女巫,歌哭跳号,以冀感动神灵,消灾去祸。日月有食,在古代是重大的灾变,因而有救日月之礼。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记录日月食的国家。救日月之食,一般的礼仪措施是奔跑呼号,击鼓,用牲用币于社,置旗幡、兵器第七节丧葬礼一、何为丧葬礼二、丧葬礼的由来三、丧葬礼的程序第七节丧葬礼二、丧葬礼的来由死亡,是人生旅程的最终一站,标记着人将从今脱离社会。在传统社会里,又普遍认为死亡并非是人的消逝,而是他从一个世界进入了另一个世界。活着时在人世间,死后则去了阴间。怎样处理死尸,则是活着的人的事。做这件事,即表达了活着的人与死人的感情纠葛:哀悼、思念、依恋、评价;同样也表达出活着的人对生与死(人世间和阴间)这样一个严峻问题的思索。第七节丧葬礼(一)丧礼所谓丧服,是人们为哀悼死者而穿戴的衣帽、服饰。中国古代丧服制度规定的五个等级_五服。五服以内的亲属称为五属,即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五个差等

。相应的五种不同的丧服称为五服。

斩衰(cuī)

五等丧服中最重的一等,以极粗麻布制作,衣边不缉(不缝边)。齐(zī)衰

次于斩衰,为丧服其次等,依据亲疏关系分为杖期、不杖期、五月、三月。缝衣边。

大功

次于齐衰,为丧服第三等。大功及以下都不用杖。

小功

次于大功,为丧服第四等缌麻

缌麻次于大功,为丧服第五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