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_第1页
2-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_第2页
2-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_第3页
2-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_第4页
2-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汉语

第二节古代汉语的数词和数量表示法一、数词二、数量表示法一、数词数词是表示事物或动作的数目或次序(次数)的词。1、基数(1)整数百、千、万前通常不加“一”。例如:今齊地方千里,百二十城。(《戰國策·齊策》)如今齐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个城邑。凡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漢書·藝文志》)诸子总共有一百八十九家,作品四千三百二十四篇。今夫差衣水犀之甲者億有三千。(《國語·越語》)现在夫差穿水犀牛铠甲的有十万三千人。

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使其骖乘谓之曰:“牛则有皮,犀兕尚多,弃甲则那?”役人曰:“従其有皮,丹漆若何?”华元曰:“去之,夫其口众我寡。”(《左传·宣公二年》)修建宋都的城墙,华元设立好标杆,视察工地。修城筑墙的劳工唱到:“瞪着大眼睛,挺着大肚子,丢了皮甲逃得快。胡子长满腮,丢了皮甲逃回来。”华元派他的骖乘对他们说:“有牛就有皮,犀兕多的是,丢掉了皮甲,又有什么关系?”劳工说:“就算你有皮,哪里弄丹漆?”华元说:“走吧,他们人多我们人少。”(2)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不用“零”补位,有时中间会加“有”或“又”。“有”是“又”的假借。例:春秋之戰,弑君三十六,亡國五十二。(《史記·太史公自序》)在《春秋》书中,记载弑君事件三十六起,被灭亡的国家五十二个。桂陽郡十一城,戶,十三萬五千[]二十九;口,五十萬一千四百[]三。(《後漢書·郡國志》)桂阳郡共辖十一个城邑,十三万五千零二十九户,五十万一千四百零三口人。即去大梁百有二十里耳。(《荀子·強國》)即距离大梁仅仅一百二十里罢了。到了近代和现代汉语早期,开始出现“零”。雖走了一個月零兩日,因日子有限了,怕爺心焦,可不趕著來了。(《紅樓夢》第五十三回)只活了一年零兩個月。(《金瓶梅》第五十九回)注意:“两”和“再”古今用法有所不同。古代汉语中的“两”专用于表示成双成对的两件事物,如“两臂”“两手”“两汉”。而“再”在古代汉语中既可表示整数二,又可表示序数“第二”。“再”表示动作发生了两次或第二次,和现代汉语的“又一次”不同。例:一歲而再獲之。(《荀子·強國》)一年收获两次庄稼。一之為甚,其可再乎?(《左傳·僖公五年》)一次就过分了,哪里可以再来第二次呢?“再”在表示第二次时,与“一”“三”相对。例: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左傳·莊公十年》)战争,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鼓足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便有所衰落;第三次击鼓时,勇气便衰竭了。2、序数(1)直接用基数词表示序数的基数词一般是在年、月、日之前,或者后面有语气词“也”。趙惠文王十六年,廉頗為趙將伐齊,大破之。(《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赵惠文王[第]十六年,廉颇做赵国的大将攻打齐国,打得齐国大败。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左傳·隱公元年》)五月辛丑那天,太叔段出走逃亡到共城。狄有五罪,俊才雖多,何補焉?不祀,一也。耆酒,二也。棄仲章而奪黎氏地,三也。虐我伯姬,四也。傷其君目,五也。(《左傳·宣公十五年》)狄人又五条罪状,出众的才能虽多,有什么帮助?不祭祀,这是一。嗜酒,这是二。废弃仲章而夺取黎国的土地,这是三。杀了我们的伯姬,这是四。伤了他们国君的眼睛,这是五。(2)数字前面加“第”字。蕭何功第一,曹參次之。(《史記·蕭相國世家》)萧何功劳第一,曹参第二。還家十餘日,縣令遣媒來。雲有第三郎,窈窕世無雙。(《孔雀東南飛》)[兰芝]回到娘家十多天,县官就打发媒人来提亲。说县官有第三个公子,才貌兼优,世上独一无二。(3)用“甲、首、冠、太上(大上)”等表示第一,第二以下用“次”“次之”“次者”或“其次”等表示。當是時,楚兵冠諸侯。(《史記·項羽本紀》)在这个时候,楚国的军队在诸侯军队中为第一。匡廬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廬山草堂記》)庐山特别秀丽,为天下第一名山。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最上等的是树立德行,次一等的是建立功业,再次一等的是树立言论。(4)用“伯(孟)仲叔季”或天干、地支等表示。其中,“伯(孟)仲叔季”主要用于兄弟姐妹之间的长幼排行。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忠肅共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左傳·文公十八年》)高辛氏有才能的子孙八人:伯奋、仲堪、叔献、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狸,他们忠诚、勤敬、恭敬、纯美、周密、慈爱、仁惠、和蔼,天下的百姓称之为“八元”。3、分数古代汉语分数最完整的表示法是“分母+分+名词+之+分子”。例:方今大王之眾,不能十分吳楚之一。(《史記·淮南衡山列傳》)现在大王您的军队不及吴国和楚国军队的十分之一。法一月之日,二十九日八十一分日之四十三。(《漢書·律曆志》)按照历法,一个月的天数是二十九又八十一分四十三日。除此之外,主要是省略“分”“名词”或“之”的一些简略表示法。例:管子對曰:“昔者,聖王之治天下也,参其國而伍其鄙。”(《國語·晉語》)管仲回答说:“过去,圣王治理天下时,曾把都城分为三区、郊野分为五区。”大都不過参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左傳·隱公元年》)大的都市,不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等的城市不超过国都的五分之一;小的城市不超过国都的九分之一。秦地天下三分之一。(《漢書·地理志》)秦国的土地占天下的三分之一。子一分,丑三分二,寅九分八,卯二十七分十六。(《史記·律書》)子一分,丑为三分之二分。寅为九分之八分。卯为二十七分之十六分。其中,当分母是十(什)或百以上整数,而分子是个位数时,分母和分子中间不用“分”或“之”,而用“分母+分子”这一形式。例:什一,去關市之征,今兹未能。(《孟子·滕文公下》)田租十分取一,取消关卡、市场的税收,今年还办不到。藉第令毋斬,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記·陳涉世家》)如果免于斩首,可是守边折磨而死的本来也要占十分之六七。“十六七”即十分之六七,“十”是分母,“六七”是分子,也是约数。4、倍数现代汉语表示倍数是把数字放在“倍”字前面,而古代汉语则往往只用一个数字表示多少倍。其中两倍称“倍”,五倍称“蓰”。“蓰”常与“倍”连用,表示不定的多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萬。(孟子·滕文公上)物品之间不相一致,是物品本身的特性,有的相差两倍五倍,有的相差十倍百倍,有的相差千倍万倍。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商君書·更法》)[杜挚说]利益不上百倍,就不变更旧法制;功效不上十倍,就不能更换旧器物。故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孫子·謀攻》)所以指挥军队作战的办法是,[我军]十倍于敌军,就包围他;五倍于敌军,就进攻他;二倍于敌军,就设法分散他;力量与敌军相等,就要战胜他;兵力少于敌军,就要退却;兵力比敌人弱,就要避免作战。5、约数约数也叫概数,表示大概、大约的数,主要有两种表示法:(1)连用两个相邻或相近的基数表示约数。例: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論語·先進》)青年人五六个,儿童六七个。淮南王有子四人,皆七八歲。(《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淮南王有儿子四人,年龄都是七、八岁。二是在数词或量词前后添加“将、且、可、约、所、余、许、数”等词,表示接近或超过某个确定的数量。例: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孟子·滕文公上)现在的滕国,长短折算下来将近五十里方圆。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列子·湯問》)北山有个老头叫愚公,年纪将近九十岁了。章小女,年可十二。(《漢書·王章傳》)王章的小女儿,年纪大约十二岁。舟首尾約八分有奇。(魏學洢《核舟記》)船从头到尾长约八分多。父去里所,複還。(《史記·留侯世家》)老人走了一里左右,又转回来。鄒忌修八尺有餘。(《戰國策·齊策一》)邹忌身高八尺多。潭中魚可百許頭。(柳宗元《小石潭記》)石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尾上下。每一字皆有數印。(沈括《夢溪筆談·卷十八·技藝》)每一个字都有许多字模。6、虚数虚数跟实数相差较大,用以表示极少或极多。表示极多的虚数常用基数词“三”“五”“七”“九”及其倍数(如“十二”“三十二”“七十二”等)或“十、百、千、万”等整数表示。例:一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一天没有看见,就像过了好几年啊!劍一人敵,不足學,學萬人敵。(《史記·項羽本紀》)剑术只抵挡得住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就学能抵挡得住上万人的本事。另外还可以用“一”“一二”等表示数量极少。例: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孟子·盡心下)杨子主张为我,拔掉一根毛而对天下有利也不去做。二、数量表示法根据所修饰对象是事物还是动作,数量表示法可分为两种:名量词(或叫物量词),修饰名词;动量词,修饰动作。(一)名量表示法(二)动量表示法(一)名量表示法两种:一是用数词直接与名词结合;二是数词与量词组成数量结构后再与名词结合。古汉语中以前者居多。根据使用位置的不同,名量表示法可分为以下四种:1、数词+名词2、名词+数词3、数词+量词+名词4、名词+数词+量词1、数词+名词此車一人殿之,可以集事。(《左傳·成公二年》)这辆车一个人镇守,就可以成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論語·為政》)几个人一道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师的人。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論語·為政》)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纯正’。”

2、名词+数词牛一,羊一,豕一。(《尚書·召誥》)一头牛,一只羊,一头猪。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論語·雍也》)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吏二縛一人詣王。(《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两个官吏捆着一个人来见楚王。3、数词+量词+名词一簞食一瓢飲。(《論語·雍也》)一竹筐饭食,一瓢饮水。今之為仁者,猶以一杯水救一車薪之火也。(《孟子·告子上》)现今推行仁政的人,好比用一杯水去浇灭一车木柴燃起的大火。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朱熹《觀書有感》)注意:有时会在数量结构后加“之”,结构为:数词+量词+“之”+名词。例: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孟子·公孫丑下》)三里长的内城,七里长的外城,四面包围攻打,却不能胜利攻下。百畝之田,勿奪其時,數口之家可以無饑也。(《孟子·梁惠王上》)百亩的耕田,不要耽误它的生产季节,数口人的家庭没有挨饿的情况了。昔鬬子文三舍令尹,無一日之積,恤民之故也。(《國語·楚語》)过去斗子文三次辞去令尹的职务,家里连一天用来生活的积蓄都没有,这是体恤百姓的缘故。4、名词+数词+量词冉子與之粟五秉。(《論語·雍也》)冉子给他五秉粟。於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於齊,齊兵乃出。(《觸龍說趙太后》)于是为长安君准备一百辆随行的车辆,送他到齐国充当人质,齐国这才出兵援救赵国。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史記·項羽本紀》)我拿一对白玉璧,准备献给项王,一对玉酒杯,要送给亚父范增。(二)动量表示法(行为数量表示法)现代汉语表示行为数量,一般是把数词与动量词构成的数量词组放在动词的后面作补语,如“看<两遍>”、“踢<三脚>”。而古代汉语中却不是这样的,其方法是:(1)一般的方法:[数词]+动词。(2)强调的方法:动词性成分+者+数词(1)一般的方法:[数词]+动词。(将数词直接放在动词之前作状语表示行为数量)[三]進及溜,而後視之。(《左傳·隱公元年》)士季向前走了三次直到屋檐下,晋灵公才看着他。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論語·憲問》)桓公多次召集各诸侯国的盟会,不用武力,都是管仲的力量啊。禹八年於外,[三]過其門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大禹八年在外,多次经过自己家的门口都没有进去。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荀子·勸學》)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得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止前进。现代汉语中的一些成语保留了这种用法,如:一劳永逸、百战百胜、千变万化等。(2)强调的方法:动词性成分+者+数词(在表示动作的词语后加“者”,将数词置于句尾作谓语表示行为数量。这样,“者”字词组就充当了全句的主语,放在句尾的数词成了全句的谓语。)於是平原君欲封魯仲連,魯仲連辭讓者三,終不肯受。(《戰國策·趙策》)就这样平原君想要封赏鲁仲连,鲁仲连辞让了多次,最终没有接受。范增數目項王,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史記·項羽本紀》)范增多次使眼色给项羽,举起(他)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多次。蓋一歲之犯死者二焉。(柳宗元《捕蛇者說》)一年当中冒死的情况只是两次。补充:动词+<数词+量词>秦汉之际,动量词逐渐出现,形成了与现代汉语一致的格式:“动词+<数词+量词>”。当数词是“一”时也可以省略不用。例: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水經注·三峽》)巴东三峡以巫峡最长,猿猴鸣叫三声叫人眼泪沾湿衣裳。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三國志·魏志·王肅傳》)读书百遍,意义便自己显现出来了。太子击前诵恭王之言,誦三遍而請習之。(劉向《說苑·敬慎》)太子击上前复述了楚恭王说过的话,说了三遍后请求跟从田子方学习。分析下列句子中数量表示法的类型:(1)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2)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3)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