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模板范本_第1页
液化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模板范本_第2页
液化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模板范本_第3页
液化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模板范本_第4页
液化气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参考模板范本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液化气公司液化气站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及地理坐标占地面积4000m2建设性质新建项目设立依据××县发改委备案发改工交函[2011]12号行业类别及代码D45-燃气生产与供应业项目投资(万元)200环保投资(万元)14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7%项目内容及规模:1、项目选址及周边环境本项目占地面积约4000m2,位于××省××市××县××镇××侧,站区西侧、东侧、北侧为农田,南侧为105国道。周边环境状况详见附图二。2、项目由来本项目建设内容主要是液化气站工程,总投资200万元,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务院(2017)第682号令《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列》、《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8》(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和××省建设项目环保管理的有关规定,本项目需履行环境影响评价手续,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县××液化气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委托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在接受委托后,立即开展了详细的现场踏勘、资料收集工作,在对本项目有关环境现状和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后,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了环境影响报告表。3、主要建设内容本项目占地面积约4000m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800m2,总建筑面积320m2,设有两个50m3卧式储罐,一个50m3卧式残液罐,配套有办公用房、消防水池、值班室、配电室、消防泵房等辅助设施。项目设计平均日灌瓶量为50瓶。配套工程主要是厂区硬化、绿化、供配电、给排水及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组成见表1-1,主要经济指标见表1-2,产品方案见表1-3。表1-1项目组成一览表工程类别单项工程名称工程内容及规模备注主体工程罐区卧式液化气储罐2*50m3,卧式液化气残液罐1*50m3,年周转液化气252吨已建灌装区(包括机泵房)框架结构,1F,建筑面积约90m2,主要设备有烃泵2台,压缩机1台,年分装液化气252吨已建辅助工程办公用房砖混结构,1F,建筑面积约90m2已建辅助用房砖混结构,1F,建筑面积约140m2,含值班室、配电室和消防泵房公用工程给水站内用水取自地下水已建排水雨污分流,污水排至化粪池内已建供电本工程用电引自市政电网已建消防水池一座设在罐区旁,容量为1*450m3一座设在消防泵房旁,容量为1*60m3已建环保工程废水化粪池已建固废垃圾收集箱若干已建噪声减震和距离衰减已建表1-2项目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序号项目单位数量1建设用地面积m240002建构筑物占地面积m28003总建筑面积m2320其中灌装间m290办公用房m290值班室m250配电室m240消防泵房m2504建筑系数%0.205绿化面积m29506绿化率%23.75表1-3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产品名称单位年产量1液化石油气t/a2523、主要生产设备项目生产设备详见如下表:表1-4项目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卧式储罐50m3,Q345R个22卧式残液罐50m3,Q345R个13烃泵YQB10-5台24压缩机ZW-0.6/10-16台15电子灌装秤M-2B台46消防泵-台24、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项目原辅料及能源消耗情况详见下表:表1-5原辅材料及能源消耗一览表序号能源名称单位用量1液化石油气t/a2522水t/a16563电KWh/a100005、原辅材料的理化性质液化石油气:(1)主要成分:主要成分为丙烷和丁烷,还有少量的丙烯、丁烯、丁二烯以及臭味剂四氢噻吩。(2)理化性质:无色气体或黄棕色油状液体,有特殊臭味,气态密度2.35kg/m3,液态密度580kg/m3,引燃温度:426-537℃,点燃后形成淡蓝色火焰,并产生大量热。(3)健康危害:液化石油气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会出现头晕、头痛、兴奋或嗜睡、恶心、呕吐、脉缓等症状,重症者可突然倒下,尿失禁,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停止;慢性中毒会出现头晕、睡眠不佳、易疲劳、情绪不稳以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4)危险特性:极易燃,与空气混合会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其蒸气比空气中,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5)泄露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6)防护措施: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卤素接触。在传送过程中,钢瓶,容器必须接地和跨接,防止产生静电。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7)急救措施: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接触液化气体,接触部位用温水浸泡复温。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及时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就医。6、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职工人数:劳动定员8人,均不在站内食宿。工作制度:年工作日为360天,每班工作12小时。7、公用工程(1)给水:站内用水取地下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要求。(2)排水:本项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系统。雨水根据站内场地设计坡向顺坡排出站外;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不外排。(3)供电:本项目电源引自市政电网。(4)消防安全:站内设有消防泵房和两座容量分别为60m3和450m3的消防水池,满足站内消防用水要求。8、建设项目规划相符性分析本项目选址位于××县××镇105国道与310省道交汇处向西北约1000米处北侧,已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项目符合××县××镇总体规划。9、选址合理性分析项目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所在区域内电力、给水、交通等基础配套设施齐全,项目所在区域无其他建设或外部运营条件约束。项目区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不外排,大气环境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项目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4a类标准要求。根据现场勘查可知,项目周边现不存在与本项目相冲突的企业、无对本项目敏感的企业存在,本项目与周边关系相容。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10、产业政策分析对照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1]9号文《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正)可知,本项目属于鼓励类中第二十二项“城市基础设施”的第十条“城市燃气工程”所鼓励的范围,因此项目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相关产业政策。项目已于2011年1月14日经××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改工交函[2011]12号”文件备案,因此,项目的建设符合地方的产业政策。与本项目有关的现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已建成投产使用,因此站区现有污染即为本项目营运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一、站区现有污染分析本项目设计供气能力为252t/a,项目已完成厂房与充装区的建设,项目营运过程中主要有废水、废气、噪声和固体废物等污染物的产生。本章节只进行定性分析,各污染物定量分析见第五章。废水项目废水主要来自员工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灌溉农田,不外排。废气项目废气主要来源于卸气、倒气、液化气瓶充装过程以及储存过程,主要为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噪声项目噪声主要为压缩机、烃泵等机械设备运行产生的。通过减震、隔声、绿化等措施降低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固体废物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员工生活垃圾和液化石油气残液,根据现场勘查,站区设有垃圾箱对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液化石油气残液暂存于50m2残液罐定期由厂家回收。二、站区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无。二、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一、地理位置××县位于××省西部,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跨东经115°50′20″至116°32′31″和北纬31°44′51″至32°36′31″之间。西与河南省信阳市固始县接壤,北与颍上县、阜南县隔淮河相望,东与××市裕安区、以淠河寿县毗邻,南与××市叶集区相连。既是挺进中原、东进西出的跳板,又是连接江淮、南上北下的纽带。105国道、312国道、合武高速、阜六高速、310省道在县内交汇;宁西铁路、阜六铁路穿境而过并设有××站;淮河周集港、庆发港建成使用,航运通江达海。总面积3847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2.7%。二、地形地貌××县地处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地势南高、北低,南部属低岗丘陵地区,北部为平地湖泊河流,是淮河中游的重点行蓄洪区。1983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商品粮生产试点县,是××省九大水产基地之一。地震烈度为7度。三、气候气象项目所在地处于北亚热带边缘,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季风显著、光照充足、降雨量适中。多年平均气温为15.4℃,极端最高气温41.2℃,极端最低气温为-16.6℃。土壤冻结多发生在12月至次年1月,冻结深6~8cm,最大11cm。多年平均降水量为951mm。降水量年内和年际变化都很大,汛期6~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60%以上,汛期降水又多集中在7、8月份,并且降水的丰枯变化频繁。本项目所处位置地势较高,除降雨外,几乎不受汛期影响。冬季施工时,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需采取相应的防冻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四、水文、水系××县属于淮河流域,境内淮河干流陈村至孟家湖全长79km,沣河、石龙河两河发源于南部丘陵,史河、汲河、淠河、泉河四河穿越境内入淮。城东、城西湖分踞城关镇东西两侧,常水位水面282km2,蓄洪时最大水面890km2,集水面积3920km2。诸多河湖为××县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水资源,不仅为发展农业灌溉创造了条件,而且基本满足了城乡居民生活、工业生产、水产养殖等需水要求。五、植被、生物多样性项目区植被覆盖度高,植被以作物为主,农业用地比例较大,一般在65%~75%,土地垦殖率高,评价区裸露地极少,林地和果树等乔木树种组成的森林植被所占比重不大。项目区植被隶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植被均为次生植被,且以人工植被为主。区内主要农作物是小麦、玉米、水稻、红薯、大豆等,经济作物有花生、芝麻、油菜、棉花、烟叶等。工程区的动物属常见种,由于历史上农业开发较早,人口居住密度较大,人为活动频繁,野生动物种类贫乏,没有国家重点保护的种类,主要为人工养殖的家禽和家畜。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一、××县××县地处××西部、大别山北麓、淮河中游南岸。总面积3493平方公里,位居全省第二位。南部为丘陵,北部为平原,总体地貌以平原为主。辖32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425个行政村。人口166.6万,位居全省第五位。2017年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15.4亿元,同比增长4.0%。其中5000万元以上投资项目36个,投资完成额42.5亿元。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40.3亿元,增长94.8%。房地产销售面积79.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5.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9亿元,增长10.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工业)22.9亿元,下降37.3%;第三产业完成投资87.5亿元,增长25.3%。2017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9.96亿元,增长4.5%;农林牧渔业增加值50.02亿元,增长4.6%。粮食播种面积212653公顷;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2811公顷,其中油料播种面积9135公顷,棉花播种面积689公顷。实现粮食总产142.25万吨,同比下降2.33%;经济作物产量34.86万吨,同比增长7.55%,其中油料产量23278

吨,下降6.02%,棉花产量1249吨,下降14.16%。2017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133家,比上年增加3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2017年,国有控股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股份制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0%;外商及港澳台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7%。大中型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4.9%。轻工业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6.5%;重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22个行业大类中有16个行业实现了增长。其中农副产品加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2.0%;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1.1%,黑色金属矿采选业工业产值同比增长38.1%。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工业产值同比下降11.5%。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9.1%,比上年增加3.9个百分点。2017年,我县居民可支配收入13805元,同比增长9.2%。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44元,同比增长8.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62元,同比增长9.0%。2017年,实施34项民生工程,累计投入资金较上年增加增长9.6%。农村低保22283户、35642人;城镇低保10704户、13839人。××县被誉为“华夏风水河”的千里长淮,营造了××三面环水、南拥沃原的佳境旺地。城东湖日出,烟波浩渺,流光溢彩。城西湖映月,碧荷扬花,清香醉人。临淮岗大坝,横跨淮上,理水安澜。南原的田野,稻硕麦壮,四季丰收。地下的矿藏,开采正旺,日进斗金。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镇××县下辖乡镇。1949年建××乡,1958年成立五四公社,1992年撤区并乡时与西皋乡合并,改为××镇。位于县境南部,距县城37公里。面积95.8平方公里。辖众兴、红卫、林祠、油坊、赵河沿、马城墩、西皋、大王集、糖坊、唐老庄、马林共11个村委会。全镇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为依托,产水稻、小麦。镇内现有大型企业8家,分别是××海陵箱包有限公司、××荣程玻璃制品有限公司、××阳光博文房地产有限公司、××勇和鞋业有限公司、××友荣米业有限公司、××永香米业有限公司、××钟山工艺品有限公司、××宏达钢球有限公司。近年来,家庭养殖业发展迅速,成立了专业性的合作社,以赵河沿村生猪养殖合作社、大王集村黄鳝养殖合作社、马城墩村水产养殖合作社为主要代表。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大气环境监测数据引自《××县国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FR-4绝缘板、25万平方米覆铜板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环科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对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的监测数据,××县国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位于本项目西北方向约6km,与本项目地形和气候条件相近,监测时间为2018年6月21日至6月27日,符合《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关于数据来源的相关规定要求。监测结果见表3-1:表3-1大气环境监测结果单位:mg/m3监测项目SO2NO2PM10TSP日均浓度值2018.6.210.0200.0270.0740.1422018.6.220.0190.0270.0790.1352018.6.230.0220.0280.0780.1452018.6.240.0220.0270.0810.1552018.6.250.0210.0260.0780.1522018.6.260.0230.0250.0770.1402018.6.270.0220.0310.0780.143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0.150.080.150.3监测结果表明,项目区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浓度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要求,空气环境质量良好。2、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与本项目有关的地表水为沣河上游。本项目地表水环境监测数据引自《××县国华纳米科技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FR-4绝缘板、25万平方米覆铜板生产线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环科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21日至6月22日对沣河上游水质状况的监测数据,监测结果如下表所示:表3-2地表水现状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mg/l(除pH外)监测点位pHCODNH3-NBOD5W1(沣河上游许岗北支渠入河口上游500米)2018.6.217.52170.6833.32018.6.227.41180.7053.4W1(沣河上游许岗北支渠入河口)2018.6.217.50170.8563.22018.6.227.42190.7783.5W1(沣河上游许岗北支渠入河口下游1500米)2018.6.217.53170.8133.22018.6.227.48170.8053.0GB3838-2002中Ⅲ标准6-9201.04.0由上表可看出,沣河上游水质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要求,区域地表水环境现状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环评单位委托××省公信产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30日~31日对该项目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结果详见表3-3:表3-3项目区声环境监测结果一览表单位:dB(A)监测点位噪声值dB(A)10月30日(Leq)10月31日(Leq)昼间夜间昼间夜间N1(东)51.645.351.545.1N2(南)60.151.559.850.9N3(西)51.345.250.945.5N4(北)50.244.649.844.9由上表可以看出,项目临105国道昼夜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昼间70dB(A),夜间55dB(A))。其余厂界所在区域昼夜噪声值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昼间60dB(A),夜间50dB(A))。总体来看,项目周边的声环境质量良好。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建设项目附近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文物古迹等需要特殊保护的环境敏感对象。总体上不因本项目的实施而该变区域环境现有功能,根据现场踏勘及建设项目周边情况,确定建设项目具体环境保护目标如下:1、保护项目区域环境空气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2、保护地表水体沣河上游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体功能要求。3、保护区域声环境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表3-4项目区域环境保护目标列表环境要素保护对象名称距厂界距离方位规模环境功能大气环境公路稽查站65mS约10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B3095-2012)中二级标准居民80mS约5户林槽坊250mNE约20户地表水环境沣河上游1.2kmE小型《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声环境公路稽查站65mS约10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居民80mS约5户林槽坊250mNE约20户四、评价适用标准环境质量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环境空气质量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标准值如下表:表4-1环境空气二级标准(单位:mg/m³)污染物SO2NOxPM10PM2.5非甲烷总烃《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日均)0.150.080.150.0754.02、地表水环境质量地表水沣河上游水体环境质量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标准。标准值如下表:表4-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限值(单位:除pH外为mg/L)类别pHCODNH3-NBOD5TP石油类Ⅲ类6-9≤20≤1.0≤4≤0.2≤0.053、声环境质量项目临105国道侧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4a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所在区域昼夜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要求。表4-3声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Leq:dB(A))执行标准昼间夜间6050(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7055(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1、废气:非甲烷总烃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的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表4-4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无组织排放监控点及对应监控浓度限值(mg/m3)15m20m30m非甲烷总烃1201017534.01、废水:项目废水主要是员工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不外排。3、噪声:本项目临105国道侧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4a类标准要求,其余厂界噪声执行2类标准。表4-6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标准类别昼间dB(A)夜间dB(A)2类60504a类70554、固体废物:项目运营期工业固体废物按《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的要求进行处置;危险废物临时贮存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中的相关规定。总量控制:无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工艺流程简述营运期工艺流程:本项目为液化石油气灌装站,原料液化石油气由第三方危化品运输公司负责运输至站区。本项目主要涉及液化石油气的储存和灌装。项目主要生产工艺包括采用压缩机卸车,烃泵灌瓶,主要包括汽车槽车的装卸料、灌瓶以及残液回收工序。具体工艺流程和产物环节如下:1、汽车槽车的装卸料:图5-1汽车槽车装卸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简述:液化石油气采用汽车槽车运输至本项目区,在卸车台通过压缩机抽出储罐中的气相液化石油气经压缩机加压送入槽车的气相空间,从而达到降低储罐的压力,形成槽车与储罐的压力差,将液态的液化石油气卸入储罐。3、灌装图5-2项目灌装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钢瓶的设计使用年限为8年,每4年由第三方钢瓶检验中心采用水压试验等对钢瓶进行质量检测,并且对钢瓶进行清洗。在有效期内,对进站灌装的钢瓶进行目测和日期检查,查看钢瓶上的检测时间以及是否在使用年限内。在灌装前进行检查,将有缺陷、漆皮严重脱落、附件损坏的钢瓶送去检修,超过检修周期等不合格的钢瓶经残液回收后报废。经检瓶人员检查合格的液化气钢瓶,送至充装台,接好充装卡后,连接储罐液相出口来口气泵的液相进口。开启气泵进出口阀门和气相联通管阀门,启动气泵自液化石油气储罐抽出液体,经液丰目管道将液化石油气送至灌装区,而后通过灌装枪头充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气体经气相联通筐回到储罐,使气液平衡。液化石涯气泵有4个灌装接口,可同时灌装4个钢瓶,边充装边称重,充装完毕后,停气泵,关闭液丰目及气相阀门,卸下钢瓶,灌装后的钢瓶进行质量检验,通过钢瓶上的压力表进行检漏,检测合格后贴上合格证方可出站,该工序主要产生非甲烷总烃以及噪声。4、残液回收图5-3项目残液回收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工艺流程:空钢瓶运至站内,在灌装前进行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倒残,倒残时将软管连至钢瓶出入口,打开压缩机气相出口,利用压缩机将残液罐内的气相压力压入钢瓶内,使之增压,然后将钢瓶翻转,再打开液相出口阀,这样钢瓶内的残液就在压力的驱动下,钢瓶灌装的残液通过管道输送至储罐区的残液罐(1.77MPa),残液罐总容积为50m3。残液罐中的液化石油气残液交由供气单位的运输车辆抽出运回生产厂家处理。主要污染工序:一、施工期:本项目目前已建成并投产使用,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分析略。二、运营期:(一)废水项目营运期废水主要是员工的生活污水和绿化用水。本项目员工共8人,年工作日360天,按75L/p.d计算,生活用水量约为0.6t/d(216t/a),生活污水量约为用水量的90%,则生活污水产生量约为0.54t/d(194.4t/a)。绿化用水主要是道路和绿地浇洒用水,道路浇洒用水量为3.2t/d(1152t/a),绿地浇灌用水量为0.8t/d(288t/a)。项目排水实行雨污分流,站区内雨水根据场地设计坡向顺坡排出站外,污水排至化粪池内,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项目水平衡图见图5-5:图5-5项目水平衡图单位:t/d(二)废气项目废气为非甲烷总烃,主要来源于卸气、倒气、液化气瓶充装过程以及储存过程,烃类气体为无组织排放。根据类比调查,该部分气体逸出量按0.1kg/t算,本项目液化石油气的周转量为252t,则非甲烷总烃的产生量为0.0252t/a。(三)噪声本项目噪声主要是生产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噪声源源强为70-85dB(A),主要设备源强值见表5-2。表5-2主要设备噪声源强表单位:dB(A)序号设备名称噪声源强位置1烃泵80-85充装区2压缩机75-85充装区3消防水泵70-85消防泵房(四)固废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残液、职工生活垃圾。液化石油气残液液化石油气闪点温度为-74℃,引燃温度426-537℃,其残液主要成分为戊烷,戊烷为无色液体,有微弱薄荷香味,分子式为C5H12,闪点温度-40℃,引燃温度260℃。项目销售最大量为252t/a,根据类比调查,液化石油气残液产生量约为液化石油气灌装量的0.3%,因此残液产生量为0.756t/a。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建设单位于厂区设置一个50m3的液化石油气残液罐用于暂存液化石油气残液,后定期由供应商回收。生活垃圾项目职工8人,生活垃圾按每人每天0.5kg,年工作360天,则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4t/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定期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处理。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大气污染物生产区非甲烷总烃0.0252t/a无组织0.0252t/a水污染物生活污水(194.4t/a)300mg/L0.06t/a经化粪池处理定期清掏用作农肥,不外排NH3-N30mg/L0.006t/a200mg/L0.04t/a固体废物液化石油气残液0.756t/a暂存残液罐,定期由供应商回收员工生活垃圾1.44t/a分类收集,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噪声本项目主要噪声源为烃泵、消防水泵、压缩机,声级值约70-85dB(A)左右。经站区围墙、绿化带阻隔及空间距离衰减,项目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4a类标准要求。主要生态影响:本项目位于××县××镇工业园区,为工业用地。项目周围主要为农田、道路和工厂等,无大面积自然植被群落及珍稀动植物资源,且该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经处理后均做到达标排放,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明显影响。七、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目前已投入生产,不再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产生的废水来自职工生活污水,估算生活污水量为194.4t/a。本项目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定期清掏灌溉农田,不外排。2、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工程分析,本项目大气环境污染因子为非甲烷总烃,主要来自液化气装卸、灌装等输气过程,烃类气体以无组织排放的方式逸出。根据类比调查,烃类气体的逸出量为0.0252t/a。本次评价利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SCREEN3进行预测。项目大气污染源具体预测参数见下表:表7-1项目无组织废气污染源参数一览表污染源污染因子面源长度面源宽度面源高度排放量充装间非甲烷总烃32m15m4m0.003kg/h根据项目大气污染源参数,经SCREEN3估算预测,预测结果如下表:表7-2项目无组织废气预测结果一览表污染物最大落地距离最大落地浓度质量标准值占标率无组织排放标准值生产区50m0.0025mg/m32.0mg/m30.13%4.0mg/m3根据预测结果可知:本项目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最大落地浓度为0.0025mg/m3,远低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最大落地浓度值4.0mg/m3的要求,可以做到达标排放。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为0.13%,对环境空气影响很小。(1)大气防护距离本环评通过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考虑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将灌装间与罐区所排放的污染物视为一个整体源,面源面积为灌装间与罐区整体面积,进行计算。经计算,项目周围的无组织颗粒物无超标点,因此不要求项目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2)卫生防护距离: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采用《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中第7.4条的计算方法:式中:QC—工业企业有害气体无组织排放量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kg/h;Cm—标准浓度限值,mg/m3;L—工业企业所需卫生防护距离;γ—排放源在生产单元的等效半径,根据该生产单元占地面积S(m2)计算:;B、C、D—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参数项目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量为0.0252t/a,由此计算确定该项目无组织非甲烷总烃卫生防护距离为0.031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规定,本项目提级后的卫生防护距离取50m。图7-1项目卫生防护距离包络图经现场调查,本项目周边50m范围内无学校、医院、居民等环境敏感点,所选厂址符合卫生防护距离要求。综上所述,项目对周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3、噪声环境影响分析环评时本项目已经建成投产,因此项目声环境质量现状可反应出项目运营期对周边声环境质量的影响。为了解项目区声环境质量现状,环评单位委托××省公信产品质量检验有限公司于2018年10月30日~31日对该项目厂界声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监测,监测时该厂处于正常生产状态。通过监测结果可知,项目厂界噪声最高值为60.1dB(A),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4a类标准要求,项目运营对周边声环境影响较小。4、固体废物影响分析项目固废主要是液化石油气残液和员工生活垃圾。(1)液化石油气残液:液化石油气残液产生量为0.756t/a,建设单位于厂区设置一个50m3的残液罐用于暂存残液,后定期由厂家回收。(2)生活垃圾:项目员工有8人,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44t/a,产生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交由当地环卫部门统一清运。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措施“三同时”汇总表本项目总投资200万元,环保工程投资估算为14万元,占总投资7%。项目“三同时”污染防治措施见下表。表7-3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治理措施一览表污染源污染防治对象环保措施预期效果环保投资(万元)废水生活污水化粪池不外排0.5雨水雨污分流体制─2噪声压缩机等隔声、减振等达标排放2固废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置达标排放0.5残液储罐残液暂存残液罐内,定期由厂家回收资源化2环境风险消防消防水池─5绿化生态环境绿化950平方米2合计14八、环境风险评价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毒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本项目的风险主要是因液化石油气泄漏、操作不当等因素造成的火灾和爆炸。因此,企业应经常检查、维修,杜绝事故发生,同时企业应制定事故应急措施,做到在发生事故时能迅速做出处理措施,确保站区和周边人民生命安全。1、风险评价等级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的有关规定,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本项目储罐站内设置2台50m3液化石油气地上储罐,液化石油气相对密度按0.5567t/m3计算,储罐的最大体积充装系数为0.8,则储罐的最大储存量约44.5t。表8-1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表单位:t物质名称临界量(Q)存在量(q)是否构成重大危险源液化石油气5044.5否辨识结果:该储备站所涉及的危险物质存在量未超过《重大危险源辨识》中规定的临界量,因此该液化气站储罐区不构成重大危险源。2、评价等级及范围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下表8-2:表8-2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别判定表剧毒危险性物质一般毒性危险物质可燃、易燃危险性物质爆炸危险性物质重大危险源一二一一非重大危险源二二二二环境敏感地区一一一一通过上表可知,本项目涉及的危险品属于易燃危险性物质,为非重大危险源,因此,本次风险评价等级判定为二级。3、源项分析风险事故的特征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包括火灾、爆炸、液气体化学品泄漏等几个方面根据对同类行业的调研,以及生产过程中各个程序的分析,针对已识别出的危险因素和风险类型,确定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①最大可信事故及其概率最大可信事故是在所有预测的概率不为零的事故中,对环境(或健康)危害最严重的事故,根据本项目特点,项目存在泄漏、火灾、爆炸风险事故。项目发生火灾、爆炸的范围一般在厂区内,发生火灾后燃烧物为CO2和水蒸气等,无其他有毒有害物质产生,同泄漏事故发生比较,对外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是项目区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泄漏事故。参照统计资料,并结合实际运行情况,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管线、阀门、储罐等发生严重泄漏,最大可信事故概率为10-5次/年。漏事故风险源强最大可信事故源项是对所识别选出的最大可信事故源、危险物质在最大可信事故情况下的释放率和释放时间的设定。本项目设计中采取了严格的防范措施,确保密闭工作和输送,辅以大量检测报警仪表和连锁控制系统,能够保证在万一发生泄漏的情况下及时报警和关闭阀门切断气源,一般装置物质泄漏可以5-10分钟内得到控制。考虑到事故发生及业主单位的反应时间,本次评价最大物质泄漏时间10分钟考虑。液体的泄漏速率采用柏驽利方程计算:式中:Q-液体泄漏速率,kg/s;-液体泄漏系数,取0.62;-液体密度,kg/m3;取580;-裂口面积,m2;取0.0001;-容器内介质压力(绝对压力),Pa;取1.6MPa;—环境压力,Pa;-重力加速度,m/s2;取9.8;-裂口之上液位高度,m,取2.5。根据上式计算出液化石油气在单个储罐发生泄漏的时候,液化气泄漏速度QL为2.59kg/s;假设泄漏发生后10分钟内处理完毕,则液化气泄漏量为1.55t。其中丙烷含量70%,泄漏量为1.08t,丙烷泄漏速度QL为1.81kg/s。泄漏液体蒸发量估算见下表。表8-3泄漏液体蒸发量估算值物质蒸发量(泄漏量的百分比)极易挥发物质(饱和蒸汽压>50kpa)90-100易发挥物质(10kpa<饱和蒸汽压<50kpa)70-90较易发挥物质(1kpa<饱和蒸汽压<10kpa)40-60液化丙烷属于极易挥发物质,其饱和蒸汽压力为53.32kpa,本次蒸发量为泄漏量的95%,即丙烷蒸发量为1.02t。4、环境风险预测泄漏事故预测浓度见下表:表8-4丙烷泄漏事故下风向浓度预测结果一览表距离(m)100200300400500600700浓度(mg/m3)94.329.99.252.580.610.110.002设定泄漏事故处理时间为10min,预测结果显示,泄漏停止时刻下风向100m左右距离的污染物浓度最高,污染物在泄漏点附近形成较高浓度富集区。表8-5丙烷泄漏事故预测数据统计一览表事故源参数最大落地浓度半致死浓度范围风速风向稳定度时间浓度(mg/m3)出现距离(m)最远距离(m)丙烷0.5m/sB51904.74.310.4101905.54.310.4301905.74.310.4D52177.48.220.1102186.88.220.2302189.68.220.2F5115.134.710145.737.330155.737.8泄漏事故影响分析见下表:表8-6丙烷泄漏事故影响分析一览表危害物质指标阙值(mg/m3)最大可能影响范围(m)丙烷半致死影响2186.820.2注:丙烷标准值参照非甲烷总烃以色列标准2mg/m3。由预测结果可知,事故泄露状况下,丙烷的半致死浓度出现在20.2米范围内。在此范围内无居民居住,本项目液化石油气储罐泄露风险水平在可接受范围内。5、风险防范措施①总平面布置考虑安全性,根据功能分区布置,各功能区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设置风向标,以方便指示液化石油气泄漏时,保证现场人员的逃生方向。②压力容器设置压力、温度、液位等检测仪表,并设置超限报警设施和消防设备。③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应设置环形道路,内外道保持通畅,有利于安全疏散和消防车辆的顺利通行。④设计要根据规范划分爆炸危险区域,并选用相应的防爆电气设备、仪表。⑤加强设备、管道的密封措施,防止液化气的泄漏而引起火灾、爆炸事故。同时设置静电接地措施,防止静电累积。⑥液化石油气储罐设置可靠的防雷接地装置,防止因雷击而引起火灾、爆炸。为防止感应雷击,罐区内所有金属设备、管道、金属架等均与接地装置相接。⑦在液化石油气储罐区、装车站、泵房设置可燃气体泄漏检测仪,随时检测空气中液化石油气的含量及设备的泄漏情况。⑧凡容易发生事故和危及生命安全的场所、设备,以及需要提醒操作人员注意的地方,均按标准设置安全标志。凡需迅速发现并引起注意以防发生事故的场所、部位均按标准涂安全色。6、风险防范措施建议①加强设备质量管理,储罐在投入使用前,必须严格按照《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进行强度和气密性试验。运行后应进行保养,从根本上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防止设备故障导致泄漏。②制订一套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加强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和业务培训,进入储罐区从事充气、检修和残液回收的操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和鞋。储罐操作人员定时对罐区内储罐的压力、液位、温度和安全装置及主要操作控制阀门进行安全巡查。严格执行动火检修制度,夏季要根据储罐温度变化,及时开启喷淋装置。③及时发现泄漏。应在储罐区、卸车点周围等危险场所,特别是低洼的阀门操作井、地下卸液口等容易积聚液化石油气气体的地方,均应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检测和报警装置,罐区正常巡查的工作人员,应配备手提式防爆型可燃气体浓度检测报警器。检漏报警装置应定期检测保养,保证运转正常。④建议委托有资质单位进行设施维护保养和运行管理。加强液化气运输和装卸管理,做好承运商、供应商的安全资质认可。应当对驾驶员、装卸管理人员等进行有关安全知识培训。7、应急预案措施建议根据国家及地方《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编制导则》以及《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原则内容及要求》等要求,以及“以人为本、预案为主”的指导思想,由业主负责编制企业应急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应急计划区;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应急预案分级响应条件;应急救援保障;报警、通讯联络方式;应急环境监测、抢险、救援及控制;应急检测、防护设施、清除泄漏措施和器材;人员紧急疏离与疏散,撤离组织计划;事故应急救援关闭程序与恢复措施;应急培训计划;公众教育和信息等。本项目运行中,贮运系统一旦出现突发事故,必须按拟定的应急预案进行处理。本项目应急疏散撤离与区域应急联动的整个过程由地方政府相关领导负责联合指挥、协调,并通过当地政府建设各级各部门联动机制。8、结论本项目为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储存物质的类别为液化石油气,通过物质风险识别,液化石油气以及其中所含的丙烷、丁烷均为易燃液体。通过分析,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为管线、阀门、储罐等发生严重泄漏。在事故泄漏状况下,丙烷的的半致死浓度出现在20.2米范围内;事故泄露对下风向大气环境质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