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1月2022山东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9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01月2022山东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9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01月2022山东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9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01月2022山东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9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01月2022山东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9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1月2022山东淄博市市属事业单位综合类岗位公开招聘96人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富有弹性也就是弹性比较大,主要就是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很小变化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却会受到很小的影响。(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价值规律知识。

第二步,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被简称为需求弹性。其衡量的是: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一般情况下分为两类:富有弹性和缺乏弹性。富有弹性也就是弹性比较大,主要就是当商品的价格发生很小的变化时,消费者的需求量却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因此,本题错误。

缺乏弹性就是弹性比较小,也就是说无论商品的价格怎么变化,消费者的需求量却不变。

2.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拘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置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A.正确

B.错误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四十九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对怀孕妇女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审判时是否可以适用死刑问题的批复》(1998年):怀孕妇女因涉嫌犯罪在羁押期间自然流产后,又因同一事实被起诉,交付审判的,应当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据此可知,本题中甲女在羁押期间流产,应视为“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另外,死刑包括死刑立即执行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不适用死刑意味着也不适用死缓。

因此,本题正确。

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3.在windows中的资源管理器中,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的方法(

)。

A.单击每个要选定的文件

B.双击

C.先单击任何一个要选定的文件,然后按住shift

D.先单击任何一个要选定的文件,然后按住ctrl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计算机基础知识。

在windows中的资源管理器中,选定多个不连续的文件的方法是先单击任何一个要选定的文件,然后按住ctrl键单击每个要选定的文件。

故正确答案为D。4.佝偻心情:指受到压抑的心情或不能充分流露或充分发挥的心情。

下列不属于佝偻心情的是:

A.小雪在某公交站挤乘公交时,不慎丢了身份证,回家后越想越气,又不好对家人发火,只好一人独坐,默不作声

B.庞旭在卡拉OK演唱会上演唱时因起音太高,在唱到高音时未能唱上去,只好勉强唱完,下场后为此不禁潸然泪下

C.小刚在复习备考时常常因起早贪黑而忘记吃营养品,妈妈为此很着急,每天专门为孩子精心准备一杯牛奶并看着他喝下去才离开

D.小毛在单位一直受人好评,本年度评优时因名额有限而未能评上,小毛为此闷闷不乐,最近一段时间才有了较大起色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受到压抑的心情或不能充分流露或充分发挥的心情。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雪丢失了身份证,一人独坐,默不作声,属于“压抑的心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符合定义;

B项:庞旭起音太高并勉强唱完,心情压抑,后来潸然泪下,属于“压抑的心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符合定义;

C项:妈妈看着小刚把牛奶喝下去,其着急的心情已经得到了充分的流露,不符合定义;

D项:小毛因名额有限而未能评上,为此闷闷不乐,属于“压抑的心情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5.诗歌的面貌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人品的高下,而是与作者的学力素养、心灵的敏感程度有更为直接的关系。换句话说,________________。典型的例子就是晋代的潘岳,他虽然有“拜路尘”的卑劣行径,但其《闲居赋》一文却展现了一份清雅独绝的隐逸情怀。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个品格并不高尚的人同样有可能创作出动人的诗篇

B.人格是否高尚并不是决定作品质量高下的唯一要素

C.一些杰作的作者反而更擅长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

D.“知人知面不知心”的情况在创作领域尤为常见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段中,意味着横线处的内容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且由“换句话说”可知,该横线和前一句在内容上有一致性。横线前面强调诗歌与作者的人品没有必然的联系,反而与其他的要素有更直接的关系;横线后是人品差而写出好作品的例子。横线处要填的句子需将两者衔接起来,即要表达“品格不高也能写出好诗”的意思。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第一句话强调的话题一致,且符合例子想要证明的观点。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文语句的衔接呼应。由关键词“换句话说”可知,填入句子应为前文的总结句。再结合设空位置在段中,必须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选择与前后文呼应最恰当的一项。“换句话说”提示横线部分与前文呈解释对应关系,即说的应是诗歌的质量并不完全取决于作者的人品高下,由此排除C、D。比较A、B,A项与后文潘岳的例子更契合。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通过横线前的“换句话说”以及横线后的“典型的例子”可知,所填入句子要与前文内容和后文例子表达意思一致。前文阐述了诗歌的面貌与作者的人品关系不大,后文通过潘岳的例子来说明具有卑劣行径的人依然可以写出高雅的作品,对应A项。

B项:“作品”范围扩大,文段强调的是“诗歌”,且“唯一要素”若填入,则表明下文应该侧重讲除人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对于作品的影响,而不是潘岳的例子,故逻辑不通,排除;

C项:“掩饰自己的真实品格”无中生有,排除;

D项:“知人知面不知心”指了解一个人的内心很难,与原文中诗歌的面貌和作者品格的联系不大,且“创作领域”太过宽泛,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6.

A.18

B.20

C.24

D.40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每一项中,从左上角数字开始顺时针排列,分别得到:1、2、3、4;1、3、7、15;1、4、13、(40);分别用后项减去前项,得到新数列:1、1、1;2、4、8;3、9、(27),都构成等比数列。则未知项为。

故正确答案为D。7.页面设置:页边距:文字方向

A.插入图片:公式:页码

B.字体设置:宋体:黑体

C.邮件发送:附件:正文

D.保存文档:硬盘:手机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页边距、文字方向是页面设置所包括的两个具体内容,后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页面设置为包容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插入图片与公式、页码无明显关系,公式、页码也可以是插入的内容,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宋体与黑体是字体设置时可以选择的两种字体,后二者为并列关系,但与字体设置为对应关系,并非包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附件与正文是邮件发送所包括的两个具体内容,后两者为并列关系,与邮件发送为包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D项:硬盘与手机(闪存)是保存文档的两个设备,后两者为并列关系,与保存文档为对应关系,并非包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8.下列对“惊蛰”这一节气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A.标志着冬天的结束,春天开始

B.降雨量充沛,利于谷物生长

C.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春天已接近尾声

D.温度逐渐升高,渐渐有了春雷,冬眠动物复苏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惊蛰”是24节气中的第3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A项错误,描述的是立春节气;

B项错误,描述的是谷雨节气;

C项错误,描述的是清明谷雨期间。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节气。

第二步,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三个节气,在每年的3月5日或6日。这时天气转暖,渐有春雷,而“惊蛰”即上天以打雷惊醒蛰居动物的日子。这时中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春耕季节。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用关键词法解答。“蛰”是指动物冬眠,藏起来不吃不动。“惊蛰”是指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D项当选。

A项错误。“冬天的结束,春天开始”描述的是立春节气。

B项错误。“降雨量充沛,利于谷物生长”描述的是谷雨节气。

C项错误。“天气晴朗,气温较高,春天已近尾声”描述的是清明谷雨期间。

D项正确。“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每年3月5日或6日,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惊蛰的意思是天气回暖,春雷始鸣,惊醒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

故本题选D。9.甲:“你不能再抽烟了,抽烟确实对你的健康非常不利。”乙:“你错了。我这样抽烟已经15年了,但并没有患肺癌,上个月我才做的体检。”

有关上述对话,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能加强和支持甲的意见?

A.抽烟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容易造成家庭矛盾,甚至导致家庭破裂。

B.抽烟不仅污染环境,影响卫生,还会造成家人或同事们被动吸烟。

C.对健康的危害不仅指患肺癌或其他明显疾病,还包括潜在的影响。

D.如果不断抽烟,那么烟瘾将越来越大,以后就更难戒除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最能加强和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你不能再抽烟了。抽烟确实对你的健康非常不利。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选项说的是抽烟对家庭产生的影响,论点说的是抽烟对自己身体产生的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选项说的是抽烟对他人以及环境的影响,论点说的是抽烟对自己身体产生的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增加论据。该选项指出健康的危害不仅指患肺癌或其他明显疾病,还包括一些潜在的疾病,体检没有患肺癌,不能说明身体没有受到潜在因素的影响,具有加强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选项说的是戒烟很难,论点说的是抽烟对身体产生的影响,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10.现在,死海的湖水正以每年超过1立方米的速度消失,而极为少见的巨大沙坑正以每年________的速度形成,而且这个速度还可能继续加快。尽管官方没有公布沙坑的破坏程度,但许多电源线、公路以及活动住宅正被________,甚至曾有游客掉入沙坑受伤。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计其数淹没

B.数不胜数湮灭

C.数以百计吞噬

D.不可胜数毁灭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根据关键词“而且”判断第一空填入词语的含义。第二步,辨析第二空词语含义,选择最符合文意的一项。

第一空,由后文“而且这个速度还可能继续加快”可知,当前“这个速度”是可以计数的,而“不计其数”“数不胜数”“不可胜数”都表示数不过来,填入均不符合句意,排除A、B、D。

第二空,“吞噬”能准确地体现出沙坑的破坏力,填入符合句意。

故本题选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湖水正以每年超过1立方米的速度消失”可知,目前沙坑形成速度是可以计算的,根据“而且这个速度还可能继续加快”则说明目前沙坑每年形成数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A项“不计其数”、B项“数不胜数”、D项“不可胜数”均形容数量极多,以至于数不过来,程度过重,与“而且这个速度还可能继续加快”构不成语义的递进,均排除;C项“数以百计”形容数量多,程度较轻,符合文意,当选。

第二空,代入验证,“吞噬”指吞没,形象地突出公共物品被风沙掩埋,与后文“掉入沙坑”对应,符合文意。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以色列死海快速缩小被数百沙坑吞噬》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关联词“而且”可知,所填的词语与“这个速度还可能继续加快”构成递进关系,说明前面的速度是可以计数的。A项“不计其数”指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B项“数不胜数”指数也数不过来,形容很多;D项“不可胜数”指数不过来,形容多。三者都是无法计数的,排除A项、B项和D项。C项“数以百计”指数量以百来计算,可以与后面形成递进关系,符合语境。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吞噬”是吞没的意思,可以体现电源线、公路及住宅等被破坏,符合语境。

因此,选择C选项。11.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外逃腐败分子难逃________的命运。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害群之马

B.瓮中之鳖

C.井底之蛙

D.涸辙之鲋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横线部分表示“外逃腐败分子”在国际反腐合作深化的形势下必然逃脱不了被抓获的命运,B项“瓮中之鳖”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符合文意,当选。

A项“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C项“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小的人,D项“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亟待援救的人,均不能表示腐败分子必然被抓的命运,均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天网行动”让外逃贪官颤抖》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根据“随着国际反腐合作深化”这一背景和“外逃人员难逃”可知,外逃的腐败分子也会在别国被控制,是逃脱不了的。

第二步,辨析选项。B项“瓮中之鳖”指瓮里面的鳖,是很难从瓮中逃走的,比喻逃脱不了的人或动物,符合文意。A项“害群之马”比喻危害社会的人,C项“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短浅,D项“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三者均没有“被控制,无法逃脱”之意,排除A项、C项和D项。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明确空缺处所缺词语的语义。第二步,辨析四个成语的语义,排除未体现难逃法网之意的A、C、D三项。A项“害群之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C项“井底之蛙”比喻见识狭窄的人;D项“涸辙之鲋”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三项均不能描述外逃腐败分子难逃法网的命运,排除。

B项“瓮中之鳖”比喻已在掌握之中,逃跑不了的东西,与“难逃”对应恰当。故本题选B。12.现如今提倡“挫折教育”,常言道:“不经历挫折,怎能取得成功。”

下面哪一个选项不是上面这句话的逻辑推论?

A.只有经历挫折,才能取得成功

B.若经历挫折,则能取得成功

C.除非经历挫折,否则不能取得成功

D.凡是取得成功的都应该是经历过挫折的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选项及设问,确定为翻译推理选非题。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成功→经历挫折

第三步,进行推理。

A项:可翻译为:成功→经历挫折,与题干一致,排除;

B项:可翻译为:经历挫折→成功,对①为“肯后”,由“肯后得不到必然性结论”无法确定成功与否,排除;

C项:可翻译为:成功→经历挫折,与题干一致,排除;

D项:可翻译为:成功→经历挫折,与题干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13.春雨啊,________地下,雨珠落在湖面上,像珍珠落在玉盘里四面溅射;雨珠落在干土上,地皮上________一个小坑,像草原姑娘脸上的笑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潇潇

砸出

B.沙沙

隆起

C.哗哗

陷下

D.淅淅

凹下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由“像珍珠落在玉盘里四面溅射”可知,雨下的还是不小的。B项“沙沙”形容踩沙子、飞沙击物或风吹草木等声音,一般不能用来形容雨声,排除;D项“淅淅”一般用来形容小雨,不符合文意,排除。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由横线后的“小坑”可以发现雨的力度没有那么大,A项“砸出”的“砸”指用沉重的东西对准物体撞击或沉重的东西落在物体上,“砸出”放在横线处语义过重,排除。C项“陷下”指凹下去,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C选项。

潇潇:①形容刮风下雨,如风雨~;②形容小雨,如~微雨。哗哗:①喧扰、乱哄哄;②指水流动的声音;③形容人声名大起。淅淅:形容轻微的风、雨、雪等的声音。隆起:高出其他物体之上。

14.大家只有同心协力,才能把事情办好,事情没有办好,因此,大家没有同心协力。

以下哪项中的推理形式与题干中的推理形式相同?

A.若被害人身上发现王某的DNA,则王某就是本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在被害人指甲中检验到了王某的DNA,因此,王某是本案的重大犯罪嫌疑人

B.张同学上场担任主辩手,实验中学辩论队就能赢,实验中学辩论队没有赢,因此,张同学没有上场担任主辩手

C.薄荷只有在温暖的气候下才能很好地生长,薄荷生长得很好,因此,薄荷是在温暖的气候下生长的

D.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未犯人,因此,人未犯我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的逻辑关系为:只有A才B,因为非B,所以非A。

逐一分析选项。

A项:如果A则B,因为A,所以B。与题干逻辑关系并不对应,排除;

B项:如果A则B,因为非B,所以非A。与题干逻辑关系并不对应,排除;

C项:只有A才B,因为B,所以A。与题干逻辑关系并不对应,排除;

D项:只有A才B,因为非B,所以非A。与题干逻辑关系完全对应,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的选项,根据关键词“只有……才……”,可知本题考查假言命题的推理方式,需明确其推理规则,再结合选项比较即可解题。题干推理方式:同心协力←事情办好,事情没办好,没同心协力,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属于错误推理。

A项,发现王某DNA→王某是嫌疑人,发现王某DNA,王某是嫌疑人,肯定前件就能肯定后件,属于正确推理,与题干推理方式不一致。

B项,张同学是主辩手→赢,没有赢,张同学不是主辩手,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属于正确推理,与题干推理方式不一致。

C项,温暖的气候←很好地生长,薄荷生长很好,因此是在温暖的气候下生长,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属于正确推理,与题干推理方式不一致。

D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我未犯人,人未犯我,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属于错误推理,将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转化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以后,与题干推理方式一致。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推理形式相同”,确定为平行结构。

第二步,分析题干推理形式。

事情办好→同心协力,“事情没办好”为否前,“没有同心协力”为否后,推理形式为否前推否后。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发现王某的DNA→王某是犯罪嫌疑人,“检验到了王某的DNA”为肯前,“王某是犯罪嫌疑人”为肯后,推理形式为肯前推肯后,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B项:张当主辩手→辩论队能赢,“辩论队没有赢”为否后,“张某没有当主辩手”为否前,推理形式为否后推否前,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C项:生长好→温暖,“生长得很好”为肯前,“是在温暖的气候下生长的”为肯后,推理形式为肯前推肯后,与题干推理形式不同,排除;

D项:我犯人→人犯我,“我未犯人”为否前,“人未犯我”为否后,推理形式为否前推否后,与题干推理形式相同,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15.老王在微信家庭群内用100.32元发了四个红包,最大的红包金额是最小的6倍,其余两个红包的金额相差4元。已知老王的哥哥抢到红包16.88元,老王的女儿抢到的红包最小,则老王的女儿抢到的红包金额是(

)元。

A.16.08

B.12.88

C.11.76

D.10.08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等量关系明显,且给出最大与最小红包之间,中间两个红包之间的关系,可以设两个未知数列方程进行求解。其中最大红包为最小红包的6倍,则二者相加为最小红包的7倍,数字7经常考察整除特性,本题中16.88元红包并不确定是排第二还是排第三,所以在解方程的过程中很可能会通过7的整除特性来确定未知数的取值。设老王女儿所得红包金额为x,设第二小的红包金额为y,则x+y+y+4+6x=100.32,化简为7x+2y=96.32,其中7x和96.32能被7除尽,则y也应能被7除尽,由题意可知y=16.88或12.88,其中只有y=12.88能被7除尽,符合题意,此时x=10.08,故本题选D。16.两栖爬行动物通过冬眠或夏蛰以抵御严寒酷暑;昆虫以“蛹”或“卵”的形式进行冬眠;鸟类借助长途迁徙或更替羽翼适应气候的变化。这都是____

的事。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妇孺皆知

B.众所周知

C.家喻户晓

D.鲜为人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文段第一句话列举的现象是大家都很熟知的一些规律现象。“众所周知”指大家都知道的。符合文段要求。

“妇孺皆知”形容大家都知道或一看就明了的简单事物。侧重在强调事情简单明了,不符合语境,排除A。

“家喻户晓”指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名气大,人人都知道。文中没涉及名气问题,排除C。

“鲜为人知”指很少被人知道。不合文意,排除D。

故正确答案为B。17.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秋分的前一个节气是:

A.白露

B.霜降

C.大暑

D.冬至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二十四节气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分别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秋分之前的是白露。

因此,选择A选项。

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18.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不属于共同财产,而为夫妻一方财产的是:

A.婚前财产

B.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

C.遗嘱和赠与

D.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参考答案:A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婚姻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一)一方的婚前财产;(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ABD项当选,C项未注明是否只归一方,排除。

因此,选择ABD选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三)知识产权的收益;(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19.国务院扶贫办消息,脱贫攻坚期后要设立(

)实行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A.跟踪期

B.监察期

C.过渡期

D.关怀期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0年12月2日,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欧青平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当前社会关心的脱贫之后政策是否会变,政策会保持总体稳定,脱贫攻坚期后要设立过渡期,在过渡期内继续实行“四个不摘”,即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切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故正确答案为C。20.除夕是春节的前夜,又叫年三十。有一种传说:古时候有个凶恶的怪兽叫夕,每到岁末便出来害人。后来,人们知道夕最怕红色和声响,于是在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贴红春联,燃放爆竹,来驱除夕兽,以求新的一年安宁。这种习俗从此流传下来,年三十晚上便称为除夕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A.介绍除夕的来历

B.介绍在年三十晚上如何驱除夕兽

C.除夕又叫年三十的原因

D.夕最怕红色和声响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除夕”这一话题,随后详细阐述了一则民间传说,过去人们在年三十的晚上用爆竹和红春联来驱赶怪兽“夕”,尾句进行总结,即这种习俗流传下来称为除夕,故文段重点阐述了“除夕”的由来,对应A项。

B项“夕兽”和D项“夕”,仅对应了传说中的内容,传说是在解释为何会有除夕这一叫法,故非重点,排除;

C项,逻辑错误,文段重在说明“除夕”这一叫法是如何产生的,即年三十为何叫除夕,而非除夕为何叫年三十,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除夕的传说》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本题文段结构简单,首先提出一个话题,然后论述其由来。因此文段主要内容应与其由来相关。文段首句引出“除夕”的话题,随后通过介绍关于除夕的传说来说明年三十被称为除夕的原因。故文段重点阐述的是“除夕”的由来,A项正确。B项的“如何驱除”和D项“夕”所怕的东西,都属于传说中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C项逻辑错误,文段重在说明年三十为何叫除夕,而非除夕为何叫年三十,排除。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首句引出“除夕”这一话题,接着详细阐述了一则民间传说,尾句总结,即这种习俗流传下来称为除夕,故文段重点阐述了“除夕”的由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要内容的全面概括。

因此,选择A选项。21.本文主要强调了:

A.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已经没落

B.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

C.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大有作为

D.计算机虚拟技术在文物保护领域不可替代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章首句引出论述的主题词,即“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后文围绕这个核心话题进行展开论述,在文物保护领域,虚拟修复技术对文物数字图像修复具有一系列优势以及重要意义。把握文章主题词,对应C项正确,当选。

A项“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已经没落”表述错误,文段阐述的是“即使在当今的文物修复中,依然主要由具有想象力的修复专家在文物本体上进行处理”,即传统文物修复技术依然占主导地位,排除;

B项未出现“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主题词且“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无中生有,排除;

D项未出现“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主题词且文段涉及的是“计算机虚拟修复技术”,而“计算机虚拟技术”概念扩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应用》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章。文章第一段提出话题,介绍文物虚拟修复技术的概念,第二段提出问题即现在文物保护领域主要使用“在文物本体上进行处理”的方法,以及此法存在的缺陷,第三段至第五段说明如何用“计算机虚拟修复技术”修复和保护文物,以及该方法的特点和注意事项等。文章为“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解决问题的对策是文章的重点。即“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对文物保护所起的作用”。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重点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概括。首先分析文章的脉络结构,抓住文章的中心话题,进而确定文章的主旨。第1段提出话题,介绍了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中的文物虚拟修复技术是什么;第2段和第3段由传统文物修复技术的缺陷引出文物虚拟修复技术的优势;最后两段阐述了文物虚拟修复技术的原则及注意事项。由此可知,文章主旨在于论述数字修复技术在文物保护方面的应用。C项表述与此最接近。

A项,由第2段“即使在当今的文物修复中,依然主要由具有想象力的修复专家在文物本体上进行处理”可知,“传统文物修复技术已经没落”与文意相悖,排除。B项,一是没有提及中心话题“数字图像修复技术”,二是“我国文物保护的现状不容乐观”无中生有,排除。D项,“计算机虚拟技术”不等同于“数字图像修复技术”,属于偷换概念,排除。故本题选C。22.不论是________食品药品还是别的方面的弊病,我们可以发现个案就抨击,但不要轻易论断某一行业某一群体,将猜疑、不信任________到全体,影响全社会的心理,造成人与人之间的________和敌意。

依次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检举

推广

疏远

B.举报

扩展

疏远

C.披露

发散

疏离

D.披露

扩散

疏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该空搭配“猜疑、不信任”。A项“推广”指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B项“扩展”指向外伸展,扩大;C项“发散”指(光线、声音、气味等)向四周散开。三个词均不搭配“猜疑、不信任”,排除A项、B项和C项。D项“扩散”指扩大散布,可以搭配“猜疑、不信任”,符合文意。答案锁定D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一空和第三空。“披露”通常是由旁观者通过比较正式的渠道进行公布、发表,与“食品药品”搭配得当。“疏离”指疏远隔离,可以与“敌意”构成并列关系,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检举:是指向有关部门或组织揭发违法、犯罪行为。举报:向有关单位检举报告(坏人坏事)。疏远:指关系、感情不亲近,冷淡。

23.我国的经济发展用30年走完了发达国家200年的历程,大气污染也因此有了积聚特征,被学界称为“复合型污染”。“复合型污染”就像是人得了综合症,临床症状有许多,细颗粒物(PM2.5)就是症状的综合反映之一。各种病因之间也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大气中有多种污染物,污染物之间还可以互相转换。这种情况下,如果不摸清所有的病症,盲目地治疗一个症状就可能会加重另一个症状。

这段文字意在:

A.说明我国大气污染的特点和治理方向

B.介绍我国环境污染的历史背景和表现

C.说明控制细颗粒物的重要性和合理手段

D.介绍大气污染物对环境的综合性影响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绍了我国大气污染的特征,即复合型污染,然后说明复合型污染症状很多,且病因之间相互联系、转化,最后通过“这种情况下”指代前文,用反面论证阐明了我国在治理大气污染时不摸清所有病症的危害。文段结构为“分—总”,主旨句是“如果不……”这一反面论证引导的最后一句,根据反面论证推出正面观点,作者的意图就是我国治理大气污染要摸清所有病症,不能盲目治理。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引出话题—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的结构,结论为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首先指出我国的大气污染属于“复合型污染”,接着介绍了“复合型污染”的特点,最后说明针对这种污染的治理方向——应摸清所有病症,不能盲目地治疗一个症状。A项“大气污染的特点和治理方向”概括准确,故当选。

B、D两项为文段部分内容,C项文段未涉及,均排除。

故本题选A。24.生命存在的首要条件是液态水,一颗行星是否宜居取决于表面温度能否维持液态水的存在。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此前研究认为,随着恒星辐射增强,其地表冰雪最终会融化形成液态水,从而适宜生命生存。不过,最新研究证明,随着恒星辐射增强,冰行星或冰卫星将直接进入极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表面温度将升至100摄氏度以上,液态水无法存在。一旦冰雪融化,行星地表反射能力的突然降低使其吸收恒星辐射的能力大大增强。此外,冰雪融化后,大量水汽进入大气,强温室效应也使地表温度进一步升高。

下列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

A.宜居行星在事实上并不存在

B.冰行星或冰卫星其实不宜居

C.冰行星或冰卫星其实没有冰

D.温室逃逸状态阻止了冰融化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将选项与文段一一对应。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宜居行星是否存在”在文段没有提及,属于无中生有,排除A项。B项对应“不过”之后的内容,介绍了冰行星和冰卫星不适宜生命生存,B项符合文意。C项对应“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表述与文段相悖,排除C项。D项对应“冰行星或冰卫星将直接进入极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表面温度将升至100摄氏度以上……”,可以得出温室逃逸并不会阻止冰融化,不符合文意,排除D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细节的判断。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将选项与原文相关表述一一对照,选择说法与原文相符的一项。A项与原文不相符,由“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可知,“其实没有冰”的说法错误。

B项与原文相符,由“此前研究认为……形成液态水,从而适宜生命生存。不过,最新研究证明……液态水无法存在”可知,最新研究证明冰行星或冰卫星其实不宜居。

C项与原文不相符,文段只是说明冰行星或冰卫星不宜居,由此不能推出宜居行星并不存在。

D项与原文不相符,由“冰行星或冰卫星将直接进入极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一旦冰雪融化……强温室效应也使地表温度进一步升高”可知,温室逃逸状态不会阻止冰雪融化。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A项,根据“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不过,最新研究证明……液态水无法存在”可知,冰行星或者冰卫星不宜居,而非所有行星均不宜居,故话题范围扩大,排除;

B项,根据“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不过,最新研究证明……液态水无法存在”可知,选项表述正确,当选;

C项,根据“冰行星或冰卫星地表原本被冰雪覆盖”可知,冰行星或冰卫星是有冰的,故选项表述与文意相悖,排除;

D项,根据“冰行星或冰卫星将直接进入极端炎热的温室逃逸状态,表面温度将升至100摄氏度以上,液态水无法存在”可知,温室逃逸状态使液态水无法存在,而非是阻止了冰融化,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新研究显示宜居行星可能少于此前估计》25.胎儿大脑发育需要一种重要的营养物质W-3脂肪酸即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有人建议,孕妇在孕期服用富含DHA的鱼油补充剂有利于胎儿的大脑发育。临床试验中,两组孕妇每日服用含有800毫克DHA的补充剂或安慰剂。两组孩子在18个月大时,其平均的认知,语言及运动评分之间没有差别。此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在4岁时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评估,大多数(91.9%)家庭参与了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对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研究者认为,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驳斥研究者观点?

A.胎儿的DHA来自母亲的饮食,但母亲需要摄入的DHA的确切数量目前难以确定

B.DHA补充剂可能降低早产的风险,也可能降低那些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用药过敏的风险

C.7岁才是能够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4岁时各种因素对发育的影响尚未是充分表现,不能可靠评估

D.研究证明,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该国婴儿出生后常规服用富含DHA的补充剂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驳斥”,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论据:对比实验临床试验中,两组孕妇每日服用含有800毫克DHA的补充剂或安慰剂。两组孩子在18个月大时,其平均的认知,语言及运动评分之间没有差别。此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在4岁时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评估,大多数(91.9%)家庭参与了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对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母亲需摄入的DHA的数量不确定,与论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后孩子是否更聪明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DHA能降低早产风险和孩子过敏的风险,与论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后孩子是否更聪明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C项:否定论据。该项指出7岁才是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否定了题干论据,具有削弱作用。

D项:无关选项。该项讨论的是孩子服用DHA后的好处,与论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后孩子是否更聪明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论据:临床试验中,两组孕妇每日服用含有800毫克DHA的补充剂或安慰剂。两组孩子在18个月大时,其平均的认知、语言及运动评分之间没有差别。此后,研究人员对这些孩子在4岁时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评估,大多数()家庭参与了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对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在两组间没有显著差异。

本题通过对比试验的结果,两组孩子在18个月大以及4岁时,平均的认知、语言、运动评分以及认知、从事复杂思维处理、语言及执行功能(如记忆、推理、解决问题)的检测结果没有明显差异,作为论据得出论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两者话题不一致,削弱优先考虑拆桥,即证明18个月大以及4岁这些能力不能代表孩子是否聪明。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指出母亲需要摄入的DHA数量难以确定,没有涉及摄入DHA后对胎儿的影响,无法削弱,排除;

B项:指出DHA补充剂可能可以降低早产以及有家族过敏史的孩子患过敏的风险,没有涉及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属于无关项,排除;

C项:指出7岁是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论据中对4岁孩子各种能力的评估无法证明孩子是否聪明,削弱了论据与论点之间的关系,拆桥,削弱论证,当选;

D项:说的是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而论点说的是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二者话题不一致,属于无关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驳斥研究者观点的一项,需首先明确研究者的观点,即“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要驳斥该观点,可以通过切断论证联系或另有他因等角度入手。研究者的观点:母亲妊娠期补充DHA不能使孩子更聪明。

A项,指出不确定母亲需要摄入的DHA的确切数量,并未指出DHA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B项,指出DHA补充剂可以降低孩子早产和过敏的风险,并未指出DHA对孩子智力的影响,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C项,指出7岁才是能够预测智力的最早年龄,而题干论据是在孩子18个月大和4岁时对其进行测验,因此通过题干论据无法得出题干的结论,切断了论据和论点间的联系,驳斥了研究者的观点。

D项,指出孩子出生后补充DHA有益于认知能力发展,而题干论证的内容是母亲妊娠期补充DHA能否使孩子更聪明,该项属于无关项,不能驳斥研究者的观点。

故本题选C。26.“分享经济”也叫“协同消费”,是指资源所有者将自己闲置的资源拿出来,供那些需要的人有偿使用。对于传统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的改造与颠覆,是分享经济正向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在分享经济环境中,人们不再是通过购买所有权的方式而是通过取得使用权的方式进行消费,关注的不再是自己占有多少价值而是能够获得多大的使用价值。这种节约型绿色消费理念和方式反映出的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消费理念是影响消费方式的深层原因

B.分享经济使人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发生改变

C.分享经济开辟了充分利用资源的新渠道

D.分享经济已成为当今主流的消费方式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引出话题“分享经济”并介绍其概念。第二句指出分享经济的正向作用是对传统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的改造与颠覆。第三句具体阐述这一改变。第四句对第三句进一步说明,指出分享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即为消费理念和方式的改变。文段属于“分—总—分”结构,重点在第二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B选项是对文段主旨的同义替换。A项“消费理念”与文中“分享经济”话题不一致。C项“充分利用资源的新渠道”,只是分享经济的具体作用,非重点。D项“分享经济成为当今的主流”,文中并无此意,更不是主题句的内容。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引出话题—提出观点—具体论述的结构,观点为文段论述的重点。文段先介绍了什么是分享经济,然后指出对传统消费理念与消费方式的改变是分享经济正向作用的一个重要表现,最后具体阐释分享经济改变人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表现。

A项未提到“分享经济”,D项“主流的消费方式”无法得出,排除。C项虽然表述正确,但文段的重点在于论述分享经济对人们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影响,故B项更契合文段主旨。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介绍了“分享经济”的概念,随后指出分享经济的正向作用是对传统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的改变,接着具体阐述这一改变,即传统的方式是购买所有权,而分享经济大家关注的是取得使用权,尾句“这”指代前文进行总结,强调了分享经济带来的积极作用即为消费理念和方式的改变,对应B项。

A项,文段并没有提及“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之间的因果联系,属于无中生有,且文段主题词为“分享经济”,此项偏离中心,排除;

C项,对应文段首句内容,非重点,排除;

D项,“主流的消费方式”中的“主流”一词过于绝对且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出处】《创造未来全新价值的分享经济》27.单簧管属于(

)。

A.木管乐器

B.铜管乐器

C.弹拨乐器

D.打击乐器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正确,单簧管,又称为黑管或克拉管,有管弦乐队中的“演说家”和木管乐器中的戏剧女高音之称。单簧管是木管乐器的一种,通常用非洲黑木制造,由木料、硬橡胶或金属制成,有一个鸟嘴形的吹口和圆形的空心,管身由五节可装拆的管体组成,管体成圆筒形,下端为开放的喇叭口。

B项错误,铜管乐器,是一种将气流吹进吹嘴之后造成嘴唇振动的乐器。如:小号。

C项错误,弹拨乐器,是用手指或拨子拨弦,及用琴竹击弦而发音的乐器总称。如:古琴。

D项错误,打击乐器,是一种以打、摇动、摩擦、刮等方式产生效果的乐器。如:架子鼓。

故正确答案为A。28.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个人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准则,因此并不包含邻里关系。(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家庭美德知识。

第二步,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基本行为准则,它涵盖了夫妻、长幼、邻里之间的关系。“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作为精神文明因素,是家庭幸福的基石,或者说是家庭幸福的道德保证。人们的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确对待和处理家庭问题,共同培养和发展夫妻爱情、长幼亲情、邻里友情,不仅关系到每个家庭的美满幸福,也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团结。家庭美德的内容主要包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因此,本题错误。

29.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相似,都有类似的线条,考虑样式类。

第二步,两段式,第一段找规律,第二段应用规律。

图2上下翻转与图1去同求异得到图3;第二段应用规律,图2上下翻转与图1求异得到A项。

因此,选择A选项。30.一只运转正常的钟表,时针转动60°的同时,分针转动了(

)。

A.180°

B.360°

C.520°

D.720°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解法一:

第一步,本题考查钟表问题。

第二步,已知表盘上时针每分钟转0.5°,分针每分钟转6°,即分钟每分钟转过的角度是时针的12倍,当时针转动60°时,分钟转动12×60°=720°。

因此,选择D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钟表问题。

第二步,表盘一共360°,每格30°。时针转动60°为2小时,故分针转2圈为720°。

因此,选择D选项。

31.某人花200元在某商店购买了一个足球,商店将其中的3元用于纳税收入,在这一过程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有: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贮藏手段

D.支付手段

参考答案: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商品与货币知识。

第二步,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花200元买足球是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支付手段是指货币在商品赊购赊销过程中的延期支付,以及用于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职能,商店将其中的3元用于纳税收入,是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BD项符合题意,当选。

因此,选择BD选项。

A项: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案例中并没有体现价值尺度的职能。A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C项: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案例中并没有体现贮藏手段的职能。C项不符合题意,不当选。

货币拥有五大职能:①价值尺度是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执行价值尺度职能时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②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执行流通手段职能时,必须用现实的货币,强调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③支付手段是随赊账买卖出现的,是买卖交易的延期或不同步。如工资,房租等。④贮藏手段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财富被保存起来,必须是足值的货币。⑤世界货币是指货币越出国内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职能。

32.近日,火星车在加勒陨坑拍摄的图像发现,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通常这样的土壤存在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这暗示着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地球沙漠土壤中存在土块,具有多孔中空结构,硫酸盐浓度较高,这一特征在火星土壤层并不明显

B.化学物质分析显示,陨坑内土壤的化学风化过程以及粘土沉积中橄榄石矿损耗情况与地球土壤的状况较为接近

C.这些火星远古土壤样本仅表明火星早期可能曾是温暖潮湿的,那时的环境比现今更具宜居性

D.土壤裂纹剖面中的磷损耗特别引人注意,因为地球土壤也存在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微生物的活跃性所致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论点和论据。

论点: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论据: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地球沙漠土壤与火星土壤不同,是对论据的削弱,无法加强,排除。

B项:经化学物质分析后,陨坑内土壤与地球上土壤的化学风化过程相似,与论据表意相同,是对论据的加强,保留。

C项:火星远古土壤样本情况仅表明火星早期的环境比现在宜居,但并没有明确说明当时是否存在生命,不明确选项,排除。

D项:磷在土壤裂纹剖面中有损耗,说明有微生物存在,解释了为什么看到土壤裂纹剖面就说明可能有生命,属于搭桥加强。

B、D两项都能加强,但是D项搭桥的加强力度强于重复论据的B项。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远古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论据: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着类似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通常这样的土壤存在于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不明确项。地球土壤多孔中空结构,硫酸盐浓度较高,这一特征在火星土壤层并不明显,指出火星土壤和地球沙漠土壤有区别,这种区别是否与生命有关不明确,不具有加强作用。

B项:不明确项。陨坑内土壤的化学风化过程以及粘土沉积中橄榄石矿损耗情况与地球土壤的状况较为接近,不确定这种相似是否与生命有关,不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宜居性”和是否存在生命无关,和土壤状况也没有必然联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建立联系。火星土壤裂纹剖面中的磷损耗,地球土壤也存在这种现象,这是由于微生物的活跃性所致,解释了为什么可能通过地球和火星相似的土壤样本来推测生命的存在,在论据和论点之间建立了联系,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到论据和论点。题干论据为“拍摄的图像发现”后面的内容,论点为“这暗示着”后面的内容。要支持该结论,可以说明远古时期火星确实存在生命。题干推论由火星陨坑内的远古土壤存在类似南极干燥谷和智利阿塔卡马沙漠的地球土壤裂纹剖面的土壤样本,推出远古时期火星可能存在生命。

A项,指出火星土壤层不具备地球沙漠土壤的某些特征,并不能说明远古时期火星上是否存在生命,无法支持题干结论。

B项,指出陨坑内土壤的某些情况与地球土壤状况接近,则由地球土壤存在生命的实际情况,说明远古时期火星也可能存在生命,对题干有一定的支持作用。

C项,指出远古时期火星的环境比现今更具宜居性,但宜居并不能说明存在生命,无法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这些土壤中的磷损耗与地球土壤类似,而地球土壤存在这种现象是由于微生物所致,则类比可推测火星远古时期可能也存在微生物,即存在生命,直接支持了题干结论。相较于B项,该项的支持力度更强。

故本题选D。33.若在某连续的三个月中共有24天是周末,则该年第一个周日是(

)。

A.1月1日

B.1月2日

C.1月3日

D.1月4日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星期日期问题。

第二步,每周有2天是周末,已知连续的三个月中共有24天是周末,则共有(周),12周共有12×7=84(天)。一般来说,连续的三个月共计89~92天,若满足连续的三个月中除这24天外不能有周末,则最多只能再有5天(周一到周五),符合三个月有89天的只有平年的2、3、4月这三个月,且2月1号只能是周一(因为除了12个整周外,还包含没有周末的5天)。因此,1月31日是1月的最后一个周日,提前4个整周的日子恰好是第一个周日,即31-4×7=3,则第一个周日为1月3日。

因此,选择C选项。34.牵牛花:喇叭花

A.乞巧节:七夕节

B.七巧板:橡皮泥

C.人行道:车行道

D.防腐剂:添加剂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牵牛花又称喇叭花,二者为全同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乞巧节又称七夕节,二者为全同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七巧板和橡皮泥均为儿童玩具,二者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人行道和车行道为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防腐剂是添加剂的一种,二者为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5.政府采购作为公共财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本意是规范政府购买行为、节约财政资金、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采购部门不从价格上把关,便违背了制度的初衷。中国社科院公布的一份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地方政府在采购办公用品过程中,有近八成的购入商品高于市场价格。这反映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只求贵的不求对的;另一方面则是政府采购招标环节中存在猫腻。政府采购谁来监督一直是采购制度的软肋所在,采购招标在没有阳光的空间操作,反而导致了“逆市场竞争”的乱象。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政府采购制度的初衷是防止腐败

B.政府采购需要在相关监督下进行

C.采购需求的不合理导致政务腐败

D.政府采购中存在大量的违规行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政府采购的本意,然后指出政府采购中存在不从价格上把关的现象,并用一项研究结果补充论证了此类现象。紧接着详细分析了出现问题的两个原因,最后一句话指出政府采购中的“监督”软肋是导致逆市场竞争乱象的主要原因。可以判断整个文段是“分—总”的行文结构,因此,重点是文段最后一句,作者阐述这个现象是希望获得解决的对策。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政府采购需要在相关监督下进行”就是针对原因提出的对策。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是引出话题—指出问题—分析问题的结构,问题是文段的落脚点,结合选项选择与这一问题相关的答案。文段先指出政府采购的本义是规范政府购买行为,防止腐败;接着指出,采购部门不从价格上把关,违背了制度的初衷,主要表现在采购需求不合理、招标环节存在猫腻两个方面;最后指出,谁来监督一直是政府采购制度的软肋所在,采购招标没有监督导致了“逆市场竞争”的乱象。故文段意在说明政府的采购行为需要监督。B项正确,当选。A、C、D三项均为文段部分内容,排除。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文段为“分-总”结构,前文阐述了政府采购的初衷,后文着重分析了政府采购存在问题的原因是缺少监督,根据文段提出的原因给出合理的对策,对应B项,故B项正确。

A项为文段前部分内容,非重点,排除;

C项“采购需求的不合理”为一方面的问题,片面且问题本身非重点,排除;

D项为问题表述,非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6.把下面的六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②⑤,③④⑥

B.①③⑥,②④⑤

C.①④⑤,②③⑥

D.①⑤⑥,②③④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观察题干,既有轴对称图形,也有中心对称图形,可由此进行分类。图形①③⑥都是竖直对称图形,图形②④⑤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题选B。37.内蒙古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第(

)位。

A.第一位

B.第二位

C.第三位

D.第四位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

国家统计局官网中各省耕地面积最新数据为2017年统计的数据,结合本网站2017年各省人口数据可知,2017年黑龙江省耕地面积为15845.7千公顷,人口为3789万,计算得人均耕地面积约6.27亩,居全国第一;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耕地面积为9270.8千公顷,人口为2529万,计算得人均耕地面积约5.5亩,居全国第二。

故正确答案为B。38.平静∶讲述

A.欣喜∶接受

B.愤怒∶言论

C.悲哀∶哀乐

D.快乐∶行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平静”与“讲述”属于偏正关系,二者属于副词修饰动词的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欣喜”与“接受”属于偏正关系,二者属于副词修饰动词的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B项:“愤怒”与“言论”属于偏正关系,但“言论”是名词,二者属于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关系,排除;

C项:“哀乐”是“悲哀”的乐曲,本身包含“悲哀”的意思,二者不属于偏正关系,排除;

D项:“快乐”与“行为”属于偏正关系,但“行为”是名词,二者属于形容词修饰名词的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

39.冬日晴空下,绵延上百公里的黄河湿地三门峡段,一群群“白衣仙客”悠然自得地

,时而引吭高歌,时而

,时而凌空亮翅,时而翩翩起舞,形成全国罕见的城市生态风景线。在三门峡,白天鹅与山水,与城市,与人,融为一体,创造着“天鹅之城”诗意栖居的日常生活场景。

依次填入划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散步飞上云霄

B.飞翔闲庭信步

C.徜徉婉转低鸣

D.玩耍一飞冲天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空,根据上下文可知,“白衣仙客”指白天鹅,横线处词语是对后文内容“时而引吭高歌······时而凌空亮翅,时而翩翩起舞”的概括,故横线处所填词语既需要涵盖白天鹅吟唱、飞翔等动作,又需要符合“悠然自得”,C项“徜徉”指陶醉于某事物当中,形容白天鹅在三门峡的景色中陶醉,D项“玩耍”即做轻松愉快的活动,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散步”无法体现“白天鹅”的状态,排除;B项“飞翔”只能对应“时而凌空亮翅,时而翩翩起舞”,无法概括后文内容,排除。

第二空,根据相同句式表并列,且“凌空亮翅”与“翩翩起舞”均形容白天鹅飞翔的状态可知,横线处词语应与“引吭高歌”构成并列,共同形容白天鹅吟唱的状态,C项“婉转低鸣”形容天鹅低声鸣叫,抑扬动听,符合文意,当选。D项“一飞冲天”意为鸟儿展翅一飞,直冲云霄,常比喻平时没有特殊表现,一下做出了惊人的成绩,与吟唱无关,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光明日报《河南三门峡:黄河岸边

天鹅蹁跹》40.当下的功夫片质量普遍粗糙,丢失了功夫片________的优良传统。此外,一些功夫片过于强调动作,未找到更新的故事表达方法,使得作品越来越套路化,造成了生产和消费之间的________,这些都是导致部分中国功夫片遭遇市场困境的原因。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精雕细琢错位

B.脚踏实地脱节

C.革故鼎新鸿沟

D.一丝不苟差异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阅读文段,把握语句间的逻辑关系。第二步,从第一空入手,利用前后的反义对应关系可直接锁定答案为A。第三步,验证第二空。第一空,由“当下的功夫片质量普遍粗糙,丢失了……的优良传统”可知,此处所填词语应与“质量普遍粗糙”构成反义关系。选项中只有“精雕细琢”能与“质量普遍粗糙”构成反义关系。“脚踏实地”指做事踏实、认真。“革故鼎新”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等。“一丝不苟”指做事认真。三个词语均不符合句意,排除B、C、D。

验证第二空,由“使得作品越来越套路化,造成了生产和消费之间……”可知,影视产业链对接出了问题。“错位”填入恰合句意。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上文语境提示信息“普遍粗糙”可知,第一空填入的词语应与之相反,即应当有“精细”的意思。A项“精雕细琢”比喻做事情精益求精,符合语境。B项“脚踏实地”强调做人做事踏实,C项“革故鼎新”多指改朝换代或重大变革,D项“一丝不苟”强调认真的态度,均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C项和D项。答案锁定A选项。

第二步,验证第二空。“错位”原指离开原来的或应有的位置,“生产和消费之间的错位”意思是两者无法正常衔接,对应语境“遭遇困境”,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A选项。41.台湾海峡是我国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属于

海区。

A.东海

B.南海

C.黄海

D.渤海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地理常识。

台湾海峡又被叫做台海,位于福建省与台湾省之间,北通东海,南接南海,是贯穿中国南北海运的要道,属于东海大陆带区域。

故正确答案为A。42.20世纪70年代以来,光导纤维、非晶态、新型陶瓷、碳60、钛合金、纳米材料、生物材料、智能材料等具有各种特殊性能的材料不断涌现。目前已有25万种性能各异的材料问世,纳米科技正由于其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及广泛应用,正在形成一个新产业群落,推动并影响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的发展。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加强上述断定?

A.某些重要材料的出现,往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B.材料技术的发展是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基础

C.一系列新兴产业群落如纳米科技产业群正在崛起

D.第五次技术革命是智能化革命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加强”,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纳米科技正由于其一系列独特的性能及广泛应用,正在形成一个新产业群落,推动并影响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的发展(即强调纳米科技对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的发展的影响)。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某些重要材料会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与论点“纳米技术与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论据。说明材料技术与各种新技术发展的关系,从而得到纳米技术与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之间的关系,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只提到纳米科技产业群崛起,没有说明其崛起与整个科学技术研究及产业之间的关系,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无关选项。“第五次技术革命是智能化革命”与论点“纳米技术与科学研究、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无关,论题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4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他马上召集常委会进行研究,统一安排了现场会的内容、时间和出席人员,以及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开发

C.当前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每年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数很大,安排城镇青年劳动力就业是一项相当繁重的任务

D.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A项,“统一安排”与“会议中应注意的问题”谓宾搭配不当,“问题”不能安排,可以是“提出”或“指出”,有语病,排除;

B项,“新技术”“新工艺”与“研制”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致力于新产品、新材料的研制和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有语病,排除;

C项,无语病,当选;

D项,语义不明确,在逻辑上不合情理。可修改为“在古代,这类音乐作品只有文字记载,没有乐谱资料。在今天,既无法演奏,也无法演唱”,有语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44.邓某,男,40岁,某网络公司经理,2016年2月过劳死,下列属于其遗产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是:

A.其弟弟

B.其养子女

C.其祖父母

D.其舅舅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继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继承法》第二章第十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法所说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法所说的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法所说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

因此,选择B选项。

根据《继承法》第二章第十一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45.①小枣最初也就米粒大小,再过几天,就渐似绿色的珍珠翡翠,挂满枝头,随风摇曳,很是迷人

②然而,枣树结果却不因花小香淡而含糊

③只有再仔细观察,才能发现枣花也开得十分认真,每朵枣花都由五个小花瓣组成,像是一个个五角星

④几天过后,满树的枣花就变成了翠绿的小枣

⑤枣花开时不妖不艳,花与叶几乎同色,且花朵很小,不仔细看,甚至不会用花来称呼它

将以上5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⑤③②④①

B.⑤④③②①

C.⑤③②①④

D.⑤①③②④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观察选项,首句指出枣花开的时候很不起眼,对比选项,判断⑤③、⑤④、⑤①,③句指出仔细观察下才能发现枣花的形态,与首句“不仔细看”形成对应,且与⑤句话题一致,均论述“枣花”,衔接紧密,①句介绍“小枣”,与首句不是同一话题,排除D项,④句描写枣花变成了小枣,按时间顺序,应先开花再结果,故③应在④前,排除B项,且④描写枣花变成了小枣,①是对小枣的描写,按照时间顺序,④应排在①之前,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枣花至小能成实,桑叶虽柔解吐丝》46.人类历史上,技术革命往往和社会发展的________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今天,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应用正________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化的巨大潜能。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步伐实现

B.变革释放

C.速度发挥

D.方向挖掘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通过分析,本题所给文段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解说,因此前后存在对应关系。第一空,与后文的“变化”相呼应,“变革”更恰当。同时,验证第二空。由句意可知,第二句是对第一句的例证解说。“技术革命”与“以微博为代表的互联网技术”相呼应,“社会发展的________”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化”相对应。与“变化”呼应的词语只能是“变革”。故本题选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