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2022年03月浙江省湖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浙江2022年03月浙江省湖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浙江2022年03月浙江省湖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浙江2022年03月浙江省湖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浙江2022年03月浙江省湖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2022年03月浙江省湖州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招考1名工作人员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高峰体验是指人们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高峰体验的是:

A.冯导终于拍出大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时的体验

B.老崔爬上山峰看到朝阳升起时的体验

C.村民见到老李与失散多年孩子拥抱时的体验

D.小张经过努力终于成为飞行员时的体验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②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导演的最高成就就是获得奥斯卡,符合“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符合定义;

B项:爬上山峰看到朝阳是爬山者的追求,符合“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符合定义;

C项:村民见到老李与失散多年孩子拥抱时,找到失散的孩子是老李的追求,而不是村民的,不符合“在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不符合定义;

D项:成为飞行员是小张的追求,符合“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是一种趋于顶峰、超越时空、超越自我的满足与完美体验”,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C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冯导获的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体验,符合“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符合定义,排除;

B项:老崔爬上山峰看到朝阳升起时的体验,符合“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符合定义,排除;

C

项:村民见到老李找到孩子的体验,村民的此种体验并不是他自我追求的实现,是老李自我追求实现的满足,不符合“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不符合定义,当选;

D项:小张经过努力终于成为飞行员时的体验,符合“追求自我实现的过程中,基本需要获得满足后”、“达到自我实现时所感受到的短暂的、豁达的、极乐的体验”,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C。2.郭教授认为,(构建)一个更加开放的绿色亚洲,是亚洲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替换括号内部分最适当的一项是(

)。

A.构想

B.建造

C.建构

D.构成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构建”指建立(多用于抽象事物)。替换的词语,与“构建”同义且能够搭配“绿色亚洲”。“绿色亚洲”是一个抽象概念的事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等方面。A项“构想”指作家、艺术家在孕育作品过程中的思维活动,是一种预存于心中的想法,和“绿色亚洲”搭配不当,排除。B项“建造”指打造一些楼房等建筑,多用于具体事物,与“绿色亚洲”搭配不当,排除。C项“建构”建立构成(多用于抽象事物),建立“绿色亚洲”,搭配得当,且与“构建”是同义词,符合文意,当选。D项“构成”多用于“某事物由······构成”的句式,放在文段此处不符合语法要求,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3.按决策的重要程度不同分类,通常用于解决全局性、长远性等重大决策问题的决策是:

A.战术决策

B.战略决策

C.风险型决策

D.常规决策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学基本原理知识。

第二步,战略决策是与确定组织发展方向和长远目标有关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具有全局性、长期性与战略性,解决的是干什么的问题。战略决策是战略管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其起着承前启后的枢纽作用。战略决策依据战略分析阶段所提供的决策信息,包括行业机会、竞争格局、企业能力等方面。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是指组织的某个或某些具体部门在未来各个较短时期内,在既定方向和内容下对活动方式进行的执行性决策。其实施是对组织已经形成的能力的应用,实施效果主要影响组织的效率与生存。A项排除。

C项:风险型决策,亦称“统计型决策”或“随机型决策”。面临至少两个发生概率为已知的随机自然状态,至少有两个可供选择的行动方案,且已知损益矩阵的决策。在实际决策中应用广泛。常用方法:以最大可能性为标准的准则、以期望值为标准的准则、决策树等。C项排除。

D项:常规决策是在商务活动中反复出现的例行决策。这类决策是例行公事,有章可循,往往可以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处理。D项排除。

4.由于常规能源的资源有限,以及因其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对环境友好的新能源日益受到重视,下列能源属于新能源的有:

A.生物质能

B.天然气

C.潮汐能

D.氢能

参考答案:A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知识。

第二步,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是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地热能、波浪能、洋流能和潮汐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等;此外,还有氢能、沼气、酒精、甲醇等。

因此,选择ACD选项。

B项:常规能源是已能大规模生产和广泛利用的一次能源,又称传统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是促进社会进步和文明的主要能源。B项错误,排除。

5.一般语言的意义是被语言符号所表达或指称的,而文学语言,特别是诗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前者的意义为语言符号所圈定,是一种给予和传意的关系。后者则打破符号和意义间的习惯连接,使语句里的信息得以最充分的释放,符号与意义之间表现为一种启发、创意关系,给读者以启示、象征和隐喻。对于一般语言,读者不难找到符号与意义之间固定的对应和指称关系;对于诗的语言,语言符号不过是在读者心灵中开向意义交响和衍生的窗户。正如叶维廉先生所说:“一首诗,不是留下一个简单的字条‘你走了,别忘记我啊’那样单一的传意。文、句是一些进入庞大的时空中去活动的阶梯。诗不是锁在文、句之内,而是进出历史空间里的一种交谈。”

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意义是被符号所创造的

B.打破了意义和符号的固定化关联

C.意义和符号之间的关联消失了

D.构造了新的意义和符号之间的关联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上下文语境。横线位于首句,由“而”可知,横线处句子与“而”前面的内容形成对照并列。“而”前面表达的是“一般语言的意义是被语言符号所表达或指称的”,那么横线处语句有“诗的语言不是被语言符号所表达或指称的”含义。其次,可知文段后面都是在围绕第一句进行解释和说明,可从后文再寻找信息。横线处内容描述“后者”和“诗的语言”的内容相对应,由对“后者”的描写中“打破符号和意义间的习惯连接”“符号与意义之间表现为一种启发、创意关系,给读者以启示、象征和隐喻”可知,此处表达的是“符号启发、创造了意义”,故与之呼应的横线处所表达内容亦是如此。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上述语境。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没有明确意义和符号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不够具体。C项:“关联消失了”表述错误,文段只是说“打破符号和意义间的习惯连接”并不意味着没有了关联。D项:不明确,没有明确意义和符号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6.在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下,佛教如果不能适应现实情况,必然不能在中国立定脚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些伪装,以求得生存。早前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别强调“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义以适应中国具有浓厚纲纪色彩文化的要求。

对这段文字的主要意思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佛教是一个适应性很强的宗教

B.“孝”是佛典发展过程中衍生出来的要义之一

C.佛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影响较深

D.传统文化的力量迫使佛教在传播中采取了变通策略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在中国文化的剧烈冲击下,佛教要求得生存,必须做出某些伪装,然后举了佛典中“孝”的例子进行论证。文段为“总—分”结构,“于是”之后是重点,强调佛教为了求得生存必须要做出改变。

第二步,对比选项。D项是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文段强调的是“变通策略”而非“适应性很强”。B项:为举例论证部分,非重点。C项:“影响较深”属于无中生有。

7.社会互动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群体和群体之间通过信息的传播而发生的相互依赖性的社会交往活动,又称为社会相互作用。(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社工知识。

第二步,社会互动是指群体活动和社会过程是由互为条件和结果的社会行动为基础的。

社会互动的内涵:

1.社会互动必须发生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之间。

2.个体之间、群体之间只有发生了相互依赖性的行为时才存在互动,并不是任何两个个体的接近都能形成社会互动。

3.社会互动以信息传播为基础。

4.社会互动总是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的。同一行为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具有不同的意义。

5.社会互动可以是面对面的,也可以在非面对面的场合下发生。

6.社会互动还会对互动双方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一定的影响,并有可能对社会环境形成一定的作用。

7.个体间的互动往往遵循一定的行为模式,具有一定的互动结构。

因此,本题正确。

8.下列最符合环保要求的做法是:

A.小吴很讲究卫生,与人握手后就用清洁剂洗手

B.为减少用水量,小何在洗碗时常使用生物洗涤剂

C.为减少生活垃圾,小王将剩菜搅碎后再用水冲走

D.小明喜欢上网,每到新年他就给朋友们发电子贺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环保知识。

第二步,环保生活指减少日常作息时所耗用能量的绿色生活方式。D选项中发“电子贺卡”表示祝福避免了纸张的消耗,符合环保要求。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用关键词法解题。根据题干“环保要求”,我们会想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注意A项“清洁剂”、B项“生物洗涤剂”、C项“剩菜搅碎用水冲走”都不利于环境友好,排除。而D项“发电子贺卡”符合“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要求,符合题意,当选。A项错误。清洁剂中含有化学物质,可能会对水体产生污染,小吴的做法显然不符合环保要求。

B项错误。相比于传统化学清洁剂,生物洗涤剂更加有利于环境,对人类健康更安全,但使用生物洗涤剂并不能减少用水量。

C项错误。剩菜剩饭作为厨余垃圾可以用于回收堆肥,小王将剩菜搅碎后再用水冲走,不仅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会使水中固体物的增加加大污水处理的难度。

D项正确。电子贺卡是一种比较环保的贺卡可以减少用纸,符合环保要求。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平均每张纸质贺卡要消耗10克优质纸张,每10万张贺卡要消耗1吨纸,这些纸张折合5.5立方米木材,而要得到这些木材需砍伐30棵10年生的大树,而且在生产过程中还需消耗电、排放废水。因此,新年祝福发送电子贺卡的方式最为符合环保要求。

故正确答案为D。

【本题相关知识点】环境保护(简称环保),是由于生产发展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过于严重,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兴起的一场保卫生态环境和有效处理污染问题的措施。9.为了调查国人对投资理财关注程度,《财经速递》杂志在读者中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每月拿出收入一半以上进行投资理财的占50%,每月拿出收入30%以上进行投资理财的占25%,15%的人都拿出20%的收入进行投资理财,只有10%的人不进行投资。《财经速递》杂志得出结论:当前国人90%左右的人会进行投资理财。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A.《财经速递》杂志的读者都是对投资理财特别关注的人

B.并不是所有人都认真参与了问卷调查,有些人并没有认真地回答问题

C.并非所有《财经速递》杂志读者都参与了这次问卷调查,其可信度值得商榷

D.《财经速递》杂志发行量特别大,全国80%以上的人都是读者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削弱”,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当前国人90%左右的人会进行投资理财。

论据:《财经速递》杂志在读者中展开了一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每月拿出收入一半以上进行投资理财的占50%,每月拿出收入30%以上进行投资理财的占25%,15%的人都拿出20%的收入进行投资理财,只有10%的人不进行投资。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此次调查的对象都是对投资理财特别关注的人,说明调查对象不具有代表性,无法代表当前国人的整体情况,即结论不成立。

B项:不明确项。虽然有些人并没有认真地回答问题,但是否会影响结果不明确,不具有削弱作用,排除。

C项:增加反向论据。指出该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值得商榷,具有削弱作用。

D项:增加论据。指出《财经速递》的读者多,说明此次针对读者的调查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国人的整体情况,具有加强作用,排除。

第四步,强弱比较。

A项和C项都具有削弱作用,但A项可以直接说明该结论不成立,因为该杂志的读者情况不代表国人的整体情况,而C选项只是说可信度需要商榷,说明结论可能可信,可能不可信,削弱力度较弱,因此相比之下,A项的削弱力度更强。

因此,选择A选项。

10.生态保护红线主要保护的是生态功能重要和生态环境敏感脆弱的区域。目前,我国在部分省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工作已经结束,剩下省份的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待国务院批准后由省级人民政府对外发布。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

②自然界有其固有的规律性和发展史

③辩证法从本质上说是革命的、批判的

④认识事物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唯物论知识。

第二步,①项: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是基于人的意识所产生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的意识活动都有一定的目的,并通过计划去实现。①项正确。

②项:由于人类和自然界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所以人类可以能够认识和利用规律造福于人类。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属于人类利用自然规律造福自己的表现。②项正确。

因此,选择A选项。

③项:辩证法本质上来说不光包括革命性和批判性,还包括创新性,因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故③项错误,排除。

④项:本题中并没有体现反复认识这一观点。故④项与题意不符,排除。

1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题干图形均由多个图形组合而成,结构存在共性,优先考虑静态位置。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从左到右观察各图形,各图形结构存在共性,依次出现了相交、相离、相交、相离、相交、?呈现相交与相离交替规律,所以问号处应该选择相离的图形,排除A、C项,继续观察题干,封闭特征明显,考虑面的特征,图1、图3、图5面的个数依次为5、4、3,呈等差规律,图2、图4面的个数依次为5、4,所以问号处面的个数应该为3个,排除B项,只有D项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

12.白丁:布衣:百姓

A.冠军:亚军:季军

B.须眉:手足:男子

C.总角:垂髫:小孩

D.学士:硕士:博士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白丁和布衣都指代平民百姓。

白丁和布衣都指代平民百姓。

A项,冠军、亚军和季军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须眉和手足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总角和垂髫都指代小孩,与题干关系一致。

D项,学士、硕士和博士是并列关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C。13.书籍∶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化论》

A.跑步∶使人类健康的方式∶强壮

B.语言∶心灵的桥梁∶汉语

C.月亮∶天空中的小船∶天体

D.舞蹈∶流动的符号∶表演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书籍”常被比喻为“人类进步的阶梯”,二者属于比喻关系,而“《进化论》”是“书籍”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跑步”是一种“使人类健康的方式”,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B项:“语言”常被比喻为“心灵的桥梁”,二者属于比喻关系,“汉语”是“语言”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月亮”常被比喻为“天空中的小船”,二者属于比喻关系,“月亮”是“天体”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舞蹈”常被比喻为“流动的符号”,二者属于比喻关系,“舞蹈”是一种“表演”艺术形式,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词项间关系,书籍包含《进化论》,二者是包含关系,书籍可以被形容成人类进步的阶梯,二者是修饰关系。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进化论》是一本书。

A项,跑步是使人健康的方式,强壮不是跑步,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B项,语言是心灵的桥梁,汉语是一种语言,与题干关系一致。

C项,月亮是天空中的小船,月亮是一种天体,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D项,舞蹈是流动的符号,舞蹈是一种表演,与题干关系一致,但词项位置不一致。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用“人类进步的阶梯”比喻“书籍”,前两个词是比喻义;第一个词和第三个词,《进化论》是书籍,二者是种属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跑步是使人健康的方式之一,但“使人健康的方式”没有比喻“跑步”,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语言是心灵的桥梁,用“心灵的桥梁”比喻“语言”,是比喻义;汉语是语言的一种,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月亮是天空中的小船,用“天空中的小船”比喻“月亮”,是比喻义;但月亮是天体的一种,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舞蹈是流动的符号,用“流动的符号”比喻“舞蹈”,是比喻义;但舞蹈是表演的一种,顺序与题干相反,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4.一个体积为125立方厘米的立方体,它的体积减少98立方厘米,变成新的正方体,则它的表面积减少了(

)平方厘米。

A.58

B.64

C.96

D.98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立体几何类。

第二步,立方体体积为125立方厘米,则其边长为5厘米,缩小后体积为125-98=27(立方厘米),则其边长为3厘米,所以总表面积减少了(5×5-3×3)×6=96(平方厘米)。

因此,选择C选项。

15.调查:求真

A.晨练:健身

B.施肥:收割

C.记忆:怀念

D.备份:复制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只涉及两个词项间的关系,分析发现第二个词项(求真)是第一个词项(调查)的目的。结合选项选出与题干关系一致的一项。

调查的目的是求真。

A项,晨练的目的是健身,与题干关系一致。

B项,施肥的目的是增产,而非收割,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C项,记忆指记住、想起或保持在脑子里的过去事物的印象,怀念指思念,二者没有必然联系,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D项,可以将文件复制出来,进行备份,即通过复制进行备份,与题干关系不一致。

故本题选A。

16.往保温瓶里灌水时,不灌满热水比灌满热水保温效果好,主要因为灌满水时热涨冷缩会导致热气外溢,水温会降低。(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往保温瓶灌开水时,不灌满能更好地保温,因为未灌满时,瓶口有一层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更好地防止热量散失。

故表述错误。17.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基因组编辑技术的效率和准确率并非完美无缺

B.基因组编辑技术的关键在于准确识别目的基因

C.基因组编辑存在较大风险且在道德上不可接受

D.基因组编辑作为治疗手段,其必要性值得探讨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横线在文段首句。横线后指出在特定情况下,基因组编辑会产生意料之外的基因改变,也就是可能会“脱靶”,接下来详细介绍可能会“脱靶”的情况。“此外”指出基因组编辑的“效率”也是一个问题。A项“效率和准确率”对应后文的两个方面,当选。

B项,横线后着重讲基因组编辑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而非介绍技术的关键,排除;C项,后文没有涉及“道德”问题,排除;D项,后文介绍的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而非“必要性”,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文段出处】《“设计婴儿”还有多远?》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横线处的下文语境。横线位于段首,故可能引领全文,可通过后文解释说明的内容判定首句。由关键词“此外”可知,后文为并列形式呈现的解释分说,“基因组编辑有可能会偏离目标”强调基因编辑组技术的准确率不高;“基因组的效率也是一个问题”指出其效率也存在问题。

第二步,辨析选项。A项内容“效率和准确率”全面概括了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两个特点,当选。B项“准确识别目的基因”表述过于片面,仅对应后文一个分说,排除;C项“存在较大风险”表述不明确,且“道德上”无中生有,后文并未谈及,排除;D项的重点为“必要性”,但后文并未围绕“必要性”来阐述,排除。

因此,选择A选项。18.(

)是所有制形式存在的前提,是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具有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

A.能促进政治的发展

B.能促进国际地位的提升

C.能适应上层建筑的要求

D.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经济体制和制度知识。

第二步,所有制形式的存在是以其能促进生产力发展为前提,因此,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某种所有制形式是否有其存在的必然性的标准。

因此,选择D选项。

19.伯乐善于识马。为培养继承者,他慎重地从几千人中选出100人收为弟子。伯乐心想,自己所挑的这批徒弟天资聪颖,再通过自己的精心雕琢,日后必能成为名满天下的相马师。从此伯乐告别相马生涯,专心开堂授课。可到了毕业考核时,伯乐把千里马和普通的马混在一起让弟子们鉴别,却没有一人能识别出一匹千里马来。

根据以上信息,假定伯乐的众弟子学习都很努力,没有缺课,也没有受到外界的不良影响,则可以推出:

A.伯乐善于识马,但不善于识人

B.伯乐善于识人,但不善于育人

C.伯乐既不善于识人,又不善于育人

D.伯乐如果善于育人,则不善于识人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题干关联词“必能”等,确定为翻译推理。

第二步,翻译题干。

①徒弟天资聪颖且伯乐精心雕琢→徒弟成为相马师

第三步,进行推理。

由题干“最后考核时,没有一人能识别出一匹千里马”,即“¬徒弟成为相马师”,是对①的“否后”,根据“否后必否前”,可知“¬(徒弟天资聪颖且伯乐精心雕琢)”,即“¬徒弟天资聪颖或¬伯乐精心雕琢”;再根据“伯乐告别相马生涯,专心开堂授课”,说明“伯乐精心雕琢”,那么根据“或关系至少有一个成立”,可知“¬徒弟天资聪颖”,即伯乐慎重挑选出来的这些徒弟并不是天资聪颖的,由此可知“伯乐不善于识人”,结合题干第一句话“伯乐善于识马”,可知A项可以推出。

因此,选择A选项。

20.①进行良好的时间管理,同样需要这些品质

②把握好间隔和规律正是时间管理的内容

③当鸡蛋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糟的时候,你要有能力控制局面

④进行时间管理,就好像抛鸡蛋

⑤要做好抛鸡蛋的动作,需要耐心、毅力、练习和计划

⑥你要不停地把手中的一只鸡蛋换成另一只,还要保持所有的鸡蛋都不落到地上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②④③⑥⑤①

B.⑤①⑥④③②

C.②④⑤⑥①③

D.④⑥⑤①③②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第一步,快速浏览6个句子并观察选项,通过首句不易判断。第二步,④③⑥⑤均提到“鸡蛋”,根据逻辑顺序对其进行排列,排除错误选项。第三步,①中含有指代词,可根据选项验证其前句,确定答案。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根据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首先验证②句,②句中出现“正是时间管理的内容”,说明在②句之前应先提到“时间管理”这一话题,所以②不能做首句,故排除A项和C项。再对比④句和⑤句,④句将“时间管理”比作“抛鸡蛋”,⑤句是怎么才能做好抛鸡蛋的动作,故④句应该在⑤句前面,排除B项。暂定答案为D项。

第二步,验证D项。D项首先通过④句引出“时间管理”和“抛鸡蛋”的话题,⑥句是对抛鸡蛋动作的描述,⑤句提出做好抛鸡蛋的动作需要的品质,然后引出①句时间管理也需要这些品质,这些品质也是③句控制局面的能力,最后②句进行总结。

因此,选择D选项。21.1,3,8,19,(

),89,184,375

A.22

B.36

C.28

D.42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数列呈递增趋势,且各数字与幂次数关联性不大,排除幂次数列的可能性,未知项在中间,考虑多级数列推测难度较大。考虑递推,由于括号后边的数字相邻两项大概为2倍的关系,因此,可通过2倍的关系去找相邻两项间的规律,即有:3=2×1+1,8=2×3+2,19=2×8+3,(

),(

),184=2×89+6,375=2×184+7。观察规律可知,2×第一项+修正项=第二项,且修正项构成的数列为:1,2,3,?,?,6,7,显然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即修正项构成的数列应为:1,2,3,4,5,6,7。则原数列所求=2×19+4=42,验证2×42+5=89,满足推测规律。

故正确答案为D。22.以往的研究认为火山爆发会释放大量热量,引发全球变暖,但近日的研究发现,火山喷发不仅不会引发全球温度上升,还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研究表明,火山爆发时地下岩浆喷出地面,与空气接触产生氧化反应,引起局部温度升高

B.火山爆发能够抑制某种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其分解的有机物中含有甲烷。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可产生热量

C.火山喷发后会带来大规模的酸雨,酸雨能够在短期内降低火山区气温,但同时也引发了农作物的虫害

D.研究发现火山喷发物质——二氧化硫可与大气物质形成“水粒”并将阳光反射,减少对地面的热辐射,延缓全球变暖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最能支持题干结论的一项,需首先明确题干的结论,即“火山喷发不仅不会引发全球温度上升,还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要支持该观点,可以说明火山喷发确实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题干结论:火山喷发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

A项,指出火山爆发引起局部温度升高,说明火山爆发无法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质疑了题干结论。

B项,指出火山爆发能够抑制某种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其分解的有机物中含有甲烷,说明火山爆发会使甲烷增多,产生更多的热能,质疑了题干结论。

C项,指出火山喷发带来的酸雨能够在短期内降低火山区气温,但仅是短期内,并未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不能支持题干结论。

D项,指出火山喷发产生的二氧化硫可与大气物质形成“水粒”并减少热辐射,延缓全球变暖,说明火山喷发确实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支持了题干结论。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支持”,确定为加强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火山喷发不仅不会引发全球温度上升,还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局部”的范围不能确定,对全球温度的影响不确定,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反向论据。火山爆发能“抑制”某种分解有机物的细菌,其分解的有机物中含有甲烷,“甲烷”的含量会增多,甲烷又可产生热能,说明热能会增加,具有削弱作用。

C项:无关选项。火山喷发后,在短期内降低火山区气温,但是对全球温度的影响不确定,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增加论据。从原理上解释了为什么火山喷发能够延缓全球变暖,具有加强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到论点论据。

论点:火山喷发不仅不会引起全球温度上升,还可以削弱全球变暖的影响。

论据:无明显论据。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火山喷发会产生热能,引起温度升高,削弱了论点,排除;

B项:火山爆发抑制了能够分解出甲烷的细菌,那么甲烷就会减少,但是甲烷燃烧后才会产生热量,因此甲烷量的变化是否会引起相应热量的变化不明确,无法加强,排除;

C项:火山喷发后会带来大规模的酸雨,酸雨能在短期内降低火山区气温,可以加强,保留;

D项:火山喷发物可以延缓全球变暖,可以加强,保留;

比较C、D两项,均说明火山喷发会降温,但C项只是火山区短期降温,而D项是延缓全球变暖,所以D项加强力度更强。

故正确答案为D。23.通常认为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容易出操作事故,这是一种误解。事实上,大多数家务事故,大到火灾、烫伤,小到切破手指,都出自右撇子。

以下哪项最为恰当地概括了上述论证中的漏洞?

A.对两类不具有可比性的对象做实质性的区分

B.对两类没有实质性区别的对象做实质性的区分

C.未考虑家务事故在整个操作事故中所占的比例

D.未考虑左撇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概括了上述论证中的漏洞”,确定为正误评价。

题干的论证为:仅仅根据现实中在做家务、火灾、烫伤以及切破手指中右撇子人数较多,就认为右撇子比左撇子更容易出操作事故。

第二步,分析选项。

A项:该项说的是“对两类不具有可比性的对象做了实质性的区分”,而左撇子和右撇子出事故多少是具有可比性的,与题干论证讨论的话题不一致,不能概括了上述论证中的漏洞。

B项:该项说的是“对两类没有实质性区别的对象做实质性的区分”,而左撇子和右撇子是有实质性的区分的,与题干论证讨论的话题不一致,不能概括了上述论证中的漏洞。

C项:该项说的是“家庭事故在整个操作事故中所占的比例”,与题干论证讨论的话题不一致,不能概括了上述论证中的漏洞。

D项:因为没有考虑到左撇子在所有人中所占的比例,即左撇子和右撇子人的数量的多少,所以就无法根据现实生活中右撇子出事故的人数多,就推断右撇子比左撇子更容易出事故,明确地概括了上述论证中的漏洞。

因此,选择D选项。

24.下列作家与其作品中所展现的地域对应错误的是:

A.鲁迅—《阿Q正传》—绍兴

B.沈从文—《边城》—湘西

C.汪曾祺—《受戒》—高邮

D.莫言—《红高粱》—东北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常识。

A项正确,《阿Q正传》是鲁迅于1921年12月以绍兴地区为背景创作的中篇小说,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

B项正确,《边城》是沈从文创作的中篇小说,首次出版于1934年。该小说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纯爱故事,展现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

C项正确,《受戒》是汪曾祺以早年间在故乡高邮的生活为素材创作的短篇小说,发表于《北京文学》1980年第10期。作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蕴含着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洋溢着人性和人情的欢歌。

D项错误,《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创作的中篇小说,于1986年在《人民文学》杂志问世。该小说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的抗日英雄,是表现高密人民在抗日战争中的顽强生命力和充满血性与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该项中“东北”表述错误,应为山东省潍坊市高密东北乡。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红高粱》是中国作家莫言的长篇小说,主要以抗日战争及20世纪30-40年代山东高密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在伦理道德边缘的红高粱世界,充满了既离经叛道又拥有无限生气的时代气息。《红高粱》所展现的地域是山东高密并非东北。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考生可根据以往所学知识作答。莫言是这两年公务员考试考查较多的作家,考生应对与莫言有关的知识有所了解。莫言是山东人,其作品展现东北地域特征的可能性较小,D项最有可能对应错误。A项对应正确。《受戒》是汪曾祺的短篇小说。该作品主要描写了小和尚明海与农家女小英子之间天真无邪的朦胧爱情,展现了江苏高邮本地乡土文化的浓郁气息。

B项对应正确。《边城》是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该作品描写了一出发生在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城茶峒渡口的爱情悲剧,生动地描绘了湘西的民情风俗和自然风光,语言清丽隽永,风格自然淡远。

C项对应正确。《阿Q正传》是鲁迅的中篇小说。该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绍兴农村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一艺术典型,表达了作者对阿Q“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和力图唤醒农民的觉悟,促使他们起来革命的愿望。

D项对应错误。《红高粱》是莫言的中篇小说。该作品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山东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生活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亦正亦邪的抗日英雄形象。《红高粱》对应的地域是山东高密。

故本题选D。25.失业人员是指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但在调查期内无职业并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的人。

按照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失业人员的是(

)。

A.18岁的小靳高中毕业后就进入社会,虽然一直积极寻找工作但始终未能如愿

B.25岁的小许因家庭原因毅然辞去原有机关单位的工作,在家做起全职太太

C.37岁的老王因挪用公司资产被开除后,到处托朋友介绍新的工作,但无人问津

D.某民营企业因经营不善破产,42岁的员工老赵在无奈之下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场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调查期内无职业”、“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18岁的小靳,符合“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始终未能如愿,符合“在调查期内无职业”,一直积极寻找工作,符合“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符合定义,排除;

B项:25岁的小许,符合“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在家做起全职太太,符合“在调查期内无职业”,不符合“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不符合定义,当选;

C项:37岁的老王,符合“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无人问津,符合“在调查期内无职业”,到处托朋友介绍新的工作,符合“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符合定义,排除;

D项:42岁的员工,符合“在规定的劳动年龄内”,奔波于各大招聘会场,符合“在调查期内无职业”,符合“正在以某种方式寻找工作”,符合定义,排除。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B。26.双避冲突又称负负冲突,是动机冲突的一种,指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但必须接受其一时产生的动机冲突。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双避冲突表现的是:

A.小王结婚后既有家庭之乐,又有家务之累

B.李建在读大学时,既不想用功读书,又怕考试不及格

C.老陈饮酒多年,但因身体不适医生告诫戒酒,虽然嗜酒但又不得不戒酒

D.张磊手中有二十万,他既想买房子又想买车,交了房子首付就没了车钱,买了车就不够房子首付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

②必须接受其一。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家庭之乐和家务之累,不属于“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不符合定义;

B项:用功读书和考试不及格,对李建来说属于“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但这二者之间,不用功读书就会考试不及格,用功读书就能避开考试不及格,符合“必须接受其一”,符合定义;

C项:嗜酒与戒酒之间,老赵是喜欢嗜酒这个目标的,所以对他来说这并不是一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不属于“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不符合定义;

D项:买房和买车都是张磊想实现的目标,并非“同时面临两个具有威胁性的目标都想避开”,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27.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出现了富豪阶层。然而,这个阶层与广大的人民相比,毕竟是凤毛麟角。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点主要是在“中产阶级”身上,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

这段话想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

A.富豪不是我国消费者的主体

B.我国的“中产阶级”引导着消费潮流

C.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

D.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文段开篇引出“阶层”的话题,接着提出是“中产阶级”的超前消费支撑着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的观点,后文进一步指出中国“中产阶级”在“收入水平、消费能力和消费结构”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解释说明了为什么我国“中产阶级”是超前消费,实际上其消费水平不足以能够支撑“奢侈品消费”,因此整个文段是分总分结构,重点强调“我国的奢侈品市场”还未真正到来,对应D项。

A项,文段强调的是富豪不是我国“奢侈品消费”的主体,而非“消费者”主体,选项表述范围扩大,排除;

B项,文段强调的是“奢侈品的消费”,“消费潮流”表述范围扩大,且无中生有,排除;

C项,“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属于解释说明的内容,非文段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D。2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设问内容。

题目要求将题干图形进行拼合。

第二步,观察图形特征,将题干图形进行适当旋转后拼合,如下图所示:

因此,选择B选项。

29.满腹经纶对于(

)相当于(

)对于震撼

A.才能精彩绝伦

B.才华触目惊心

C.才干美轮美奂

D.才学绚丽多彩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逐一代入选项。

A项,“满腹经纶”比喻人很有学问,可用来形容很有“才华”,而“才能”偏重能力,精彩绝伦与震撼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满腹经纶”比喻人很有学问,可用来形容很有“才华”;“触目惊心”指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可用来形容受到震撼,前后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满腹经纶”比喻人很有学问,可用来形容很有“才华”,而“才干”主要侧重办事能力,后两词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满腹经纶”可以形容人有“才学”,属对应关系,但“绚丽多彩”不能修饰“震撼”,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30.感冒药:中药:西药

A.果汁:冷饮:热饮

B.标枪:田赛:径赛

C.城墙:古建筑:西方建筑

D.学士:硕士:博士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中药和西药是并列关系,感冒药分别与中药、西药是交叉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

A项:冷饮和热饮是并列关系,果汁分别与冷饮、热饮是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B项:标枪是田赛中的一个项目,二者是种属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古建筑和西方建筑也是交叉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学士、硕士和博士都是学位,三者是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

31.某城市准备在公园里建一个矩形的花园,长比宽多40米,同时在花园周围建一条等宽的环路。路的外周长为280米,路的面积为1300平方米,则路的宽度为多少米?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几何问题,属于平面几何类。

第二步,根据“花园的长比宽多40米且环路等宽”知,环路的长比宽也多40米。设环路外长为x米,则环路外宽为(x-40)米。根据外周长为280米,得2×(x+x-40)=280,解得x=90,则外宽为90-40=50(米)。故花园与环路总面积为90×50=4500(平方米),花园面积为4500-1300=3200(平方米)。

第三步,设环路宽y米,则花园的长、宽分别为(90-2y)米、(50-2y)米。可列(90-2y)(50-2y)=3200,代入选项,当y=5时等式成立。

因此,选择C选项。32.组织内部的要素是可以控制的,组织外部的要素也是可以控制的。(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管理知识。

第二步,一般认为,组织要素是组成组织系统的各个部分或成分,是组织的最基本单位。组织要素决定了组织的结构、功能、属性和特点。区分和研究组织要素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对组织成员,组织内的类群及其相互关系的调节和预测。组织内部要素是可以控制的。组织外部要素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外部环境影响着组织的管理系统。组织的外部环境,实际上也是管理的外部环境。组织外部要素是部分可以控制(如产品市场),部分不可以控制的(如国家政策)。所以,“组织内部的要素是可以控制的,组织外部的要素也是可以控制的”说法错误。题干表述错误。

因此,本题错误。

33.消费者善意是指消费者基于自身直接经历或者主观上的认知而产生的对某一国家的喜爱、共鸣乃至情感依恋,而这种情感会对消费者有关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消费者善意的是:

A.老刘因从小喜欢俄罗斯歌曲而喜欢上俄罗斯,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选择了俄罗斯

B.德国人以严谨著称,小马非常认可,买电器产品一定要选德国品牌

C.在南美旅游时喝了当地的马黛茶后,小林再也喝不惯国内的马黛茶

D.张教授早年留学美国,儿子受他的影响也选择去美国留学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定义,发现其涉及定义的主体、条件、结果等要点,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要点分析选项。消费者善意的定义要点:①基于自身经历或主观认知;②对有关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A项,老刘喜欢俄罗斯,所以选择去俄罗斯旅游,不涉及对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不符合要点②。

B项,小马认为德国人严谨,购买电器产品选择德国品牌,符合定义。

C项,小林喝了南美的马黛茶后,喝不惯国内的马黛茶,不涉及对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不符合要点②。

D项,儿子受张教授影响去美国留学,不是基于自身经历或主观认知,不涉及对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不符合要点①②。

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消费者基于自身直接经历或者主观上的认知而产生的对某一国家的喜爱、共鸣乃至情感依恋;

②这种情感会让消费者对该国产品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老刘喜欢俄罗斯歌曲,从而选择去俄罗斯旅游,选择去该国旅游并非选择该国产品,不符合“对该国产品消费决策产生影响”,不符合定义;

B项:小马在主观上认可德国人的以严谨性,所以在消费决策时偏向于选择该国产品,体现了“消费者基于主观上的认知产生对某国的喜爱,从而使得其对该国产品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符合定义;

C项:小林在南美旅游时喝过当地的马黛茶后,喝不惯国内的马黛茶,并未体现影响对南美产品的消费决策,不符合定义;

D项:张教授的儿子受到张教授的影响选择去美国留学,并非选择美国产品,不符合“对该国产品消费决策产生影响”,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基于自身直接经历或者主观上的认知”、“产生的对某一国家的喜爱、共鸣乃至情感依恋”、“这种情感会让消费者对有关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马认可德国人的严谨态度,符合“基于自身主观认识产生对国家的喜爱”,因为认可德国人的态度,所以购买电器类的产品一定要选德国品牌,符合“这种情感会让消费者对有关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符合定义,当选;

B项:老刘因为从小喜欢俄罗斯歌曲而喜欢俄罗斯,符合“基于自身经历产生对某一国家喜爱”,选择俄罗斯作为旅游的目的地,但没有明显体现出老刘做出消费决策,不符合“对有关该国产品的消费决策产生影响”,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张只是喜欢喝南美的马黛茶,并没有体现出“产生的对某一国家的喜爱、共鸣乃至情感依恋”,并且也没有做出消费决策,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张教授的儿子是受张教授的影响,不符合“基于自身直接经历或者主观上的认知”,不符合定义,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A。34.根据我国“物权法”规定,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A.正确

B.错误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物权法》第三十四条,无权占有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权利人可以请求返还原物。

因此,本题正确。

物权是指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其特征是:①物权是绝对权(对世权);②物权以物为客体;③物权是权利人直接支配物的权利,无需他人的意思或者义务人的行为的介入;④物权是权利人直接享有物之利益的权利。物权作为财产权,是一种具有物质内容的、直接体现为财产利益的权利。这里的利益分为三种:一是物的归属;二是物的利用;三是就物的价值而设立的债务的担保;⑤物权是排他性的权利。

35.以下这段话本是以上文章中的一部分,其应该位于:

但若仔细思量,网络和网络语言真不能为这扼杀青年语言能力的大祸背锅。网络语言从来没有完备的界定。从新华网上的新闻与领导讲话,到微博上面红耳赤的唇枪舌剑,再到微信公众号里的鸡汤、鸡血,它们都是活跃在网络空间里的语言信息,即便聚焦到微博微信,平台上也是从庄雅到低俗无一不包的语言生活大杂院。

A.①与②之间

B.②与③之间

C.③与④之间

D.④与⑤之间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前后语句的衔接。解答本题需要首先分析所给段落的内容,提取其中的关键信息——“但”引导的转折句,然后回到原文中,找到与这一关键信息联系最紧密的段落和位置即可得出正确答案。题干所给段落以“但”转折,提出网络和网络语言真不能为这扼杀青年语言能力的大祸背锅的观点,是对第①段末尾“总要有一个‘替罪羊’被推出来,在许多受访者口中,这次轮到了网络语言”的转折,题干应紧接第①段,置于①和②之间恰当。②、③、④末尾均不能和所给文段构成转折关系,排除B、C、D。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为变型的语句填空类题目。应结合每段话的首句与尾句话题,使填入句子和原文段保持话题一致,从而确定该段话在文段中的具体位置。观察发现,根据这段文字中首句提到的“但若仔细思量,网络和网络语言真不能为这扼杀青年语言能力的大祸背锅”中“这扼杀青年语言能力的大祸”可知,这段文字的上文要提到“扼杀青年语言能力的大祸”,其次根据这段文字尾句是“它们都是活跃在网络空间里的语言信息……语言生活大杂院”可知这段文字的下文要继续围绕“网络、网络语言”谈论。①段提到“一项调查显示,76.5%的受访者感觉自己的语言越来越贫乏了”“总是要有一个‘替罪羊’被推出来,在许多受访者口中,这次轮到了网络语言”,②段首句提到“网络带给传统语言生活最大的改变”,前后话题与该段文字相照应。故该段话应放到①和②之间。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符合。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所给文段通过转折词“但”强调了“网络和网络语言不能为扼杀青年语言能力的大祸背锅”,转折前后语义相反,那转折之前应当表明“青年语言能力下降的语言原因在于网络语言”。第①段中提及了“语言贫乏原因在于网络语言”,A项当选。

第②段说明了网络语言带来的优势以及带来的焦虑;第③段说明了经典的文化元素会在每个时代流行,其表现方式不同而已;第④段说明了社会语言的提高有赖于建造良好的语言环境,给予有效的指导;第⑤段说明提升语言能力的对策,均未提及“语言能力下降和网络语言有关”这一内容,排除B、C、D三项。

故正确答案为A。36.桃红∶柳绿

A.天蓝∶水碧

B.金黄∶银灰

C.鹅黄∶土褐

D.乌云∶白雪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桃红”与“柳绿”都是颜色的一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桃”与“柳”都是植物的一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天蓝”是一种颜色,但“水碧”是玉的一种,二者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B项:“金黄”与“银灰”都是颜色的一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且“金”与“银”都是金属的一种,二者属于并列关系中的反对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鹅黄”与“土褐”都是颜色的一种,但“鹅”与“土”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D项:“乌云”与“白雪”无明显逻辑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37.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

)万,死亡病例超200万,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是最常见的癌症。

A.10000

B.8000

C.350

D.210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2018年,国家癌症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死亡病例超200万,肺癌、乳腺癌、胃癌等是最常见的癌症。癌症防治难度大、疾病负担重,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研究显示,我国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为30%左右,较发达国家仍有不小差距。

因此,选择C选项。

38.2,2,4,12,48,(

)。

A.96

B.120

C.156

D.240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相邻两项倍数关系明显,优先考虑做商数列。,得1、2、3、4,是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则下一项为5,故所求项。

故正确答案为D。

39.人类很早就知道城墙的防御效果,古往今来,不知上演过多少隔墙而战的攻防战役。蒙古人开始征战世界时,善于野战的游牧骑兵团对攻城战束手无策。但蒙古人善于学习,很快就掌握了攻城的战术,并将各地的攻城武器集中起来综合使用,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都被摧毁了。欧洲当时那些较薄的城墙,根本不能抵御蒙古人的攻击,特别是蒙古人开始使用多种威力巨大的火器,更具破坏性。从此以后,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蒙古兵团是怎样征服欧洲的

B.城墙是如何退出历史舞台的

C.火器是如何在攻城战中发挥作用的

D.蒙古的游牧兵团是如何调整战术的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题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城墙的发展历史,此类论述逻辑,重点落在最后,即最终结果。文段首先肯定了城墙在古代的防御作用,然后介绍了蒙古人通过战术、火器等的综合运用,突破了城墙的防御,最终使得城墙失去作用从而退出历史舞台的过程。文段围绕“城墙”展开,选项中与此相符的只有B项。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第一句先说城墙的防御功能。之后以蒙古人征战世界为例,说明蒙古人运用攻城的战术以及火器,使得城墙的作用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最后一句为主旨句,“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文段主要在讨论城墙的防御功能怎样逐渐消失的,主体词是“城墙”。

第二步,对比选项。B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符合文段意图。

因此,选择B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句引出城墙的防御功能。第二、三句描述蒙古人的攻城历史,通过运用攻城战术和火器摧毁了许多固若金汤的城池,从而使城墙的作用逐渐消失。第四句即为主旨句,由于火炮的火力改进,城墙的作用就逐渐从人类历史中消失了。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B项,第四句是一个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述的是文段的主要内容,即城墙是如何逐渐消失的。A项蒙古兵团征服欧洲并不是文段的重点,文段强调的是城墙作用的消失,所以城墙这个主体对象必须抓准,排除;同理可知,C项与D项亦非文段论述重点,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40.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一次记:

A.2分

B.3分

C.6分

D.12分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第二步,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13年)》的附件4《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分值》,机动车驾驶人有下列违法行为之一,一次记6分:(八)驾驶机动车在高速公路或者城市快速路上违法占用应急车道行驶的。

因此,选择C选项。

根据《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2013年)》第六十五条,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累积记分周期(即记分周期)为12个月,满分为12分,从机动车驾驶证初次领取之日起计算。依据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的严重程度,一次记分的分值为:12分、6分、3分、2分、1分五种。

41.一个科学技术工作者不仅要深钻自己的专业,又要关心相关学科,尤其是基础科学发展的情况。点与面相结合,专与博相结合,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和做出更大贡献。

这段话直接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A.现代科学技术是十分深奥的,普通人很难理解

B.只有掌握了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才能更好地胜任工作和做出更大贡献

C.现代科学技术工作者,不仅要专业精深,还应具有广博的知识

D.对基础科学及有关别的学科的发展情况的了解,比钻研自己的专业更重要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强调的重点是从事科学技术工作的人,既要深钻自己的专业,又要知道其他学科的知识,做到点与面相结合,专与博相结合。

第二步,对比选项。C项是对文段内容的全面归纳概括。A项“普通人很难理解”无中生有,排除;B项表述过于绝对,而且属于片面性的表述,排除;D项无关对比,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42.有一项工作,甲单干需要10个小时完成,乙单干需要12个小时完成。甲、乙两人同时工作5小时后,甲另有其他的事情去做,只有乙继续工作,那么完成这项工作共用了(

)小时。

A.5

B.6

C.7

D.8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工程问题。只知道时间,可以根据题中数字设出工作总量,一般设为已知时间的最小公倍数计算较为简单。假设总工作量为60(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则甲的工作效率是6,乙的工作效率是5,合作5小时后还剩工作量60-(6+5)×5=5,乙还需工作1小时,所以完成这项工作共用5+1=6小时,故本题选B。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

第二步,赋值工作总量为60(10和12的最小公倍数),可得甲、乙的效率分别为6、5。设完成这项工作的时间为x小时,可列方程(6+5)×5+5×(x-5)=60,解得x=6。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第一步,本题考查工程问题,属于时间类。

第二步,由题可知,甲10小时的工作量=乙12小时的工作量,那么甲5小时的工作量=乙6小时的工作量。已知甲单独完成全部工作需要10小时,实际上甲做了5小时后离开,剩余甲5小时的任务量由乙做,则乙需要6小时能将这部分工作完成。所以这项工作是先由甲乙两人同时工作5小时后,乙继续工作1小时,故共用了6小时。

因此,选择B选项。43.在火灾扑救中,需要根据起火物质性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扑救办法。比如,下列选项中,(

)引起的火灾,如果用水来扑救,不仅灭不了火,反而会加速火势的蔓延,造成严重的后果,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损害。

A.金属钾

B.汽油

C.浓硫酸

D.熔化的钢水参考答案:ABCD

解题思路:解答本题需要了解不能用水救火的情形,详见解析的内容。A项正确。水与碱金属(如钾、钠)接触后使水分解成氢气,并产生大量的热,容易引起爆炸。

B项正确。密度小于水的(如汽油)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不能够用水扑救。

C项正确。水遇到浓硫酸会放出大量的热量。

D项正确。铁水、钢水温度约在1600℃左右,而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便分解出氢气跟氧气,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故本题选A、B、C、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A项:金属钾主要是用来作为脱水剂,因为它能强烈地吸收水分。金属钾与水作用后会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容易引起爆炸。所以,由钾引起的火灾,决不能用水或泡沫灭火剂扑灭,而要用碳酸钠干粉。A项符合题意。

B项:汽油是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若汽油起火用水扑救,因为汽油密度小于水,它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甚至扩大火势。汽油着火用二氧化碳或干粉灭火器灭火,也可用干沙灭火。B项符合题意。

C项:浓硫酸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且浓硫酸溶液会四处飞溅,不仅会灼伤人体,还会对人体皮肤造成严重腐蚀。C项符合题意。

D项:熔化的钢水不能用水扑救。因钢水温度约在1600℃,水蒸气在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D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BCD选项。

解题思路:A项正确,金属钾与水作用后会生成氢气和放出大量热,

容易引起爆炸;

B项正确,汽油是轻于水且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若用水扑救则汽油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燃烧;

C项正确,浓硫酸与水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灼伤人体;

D项正确,熔化的钢水不能用水扑救。

因钢水温度约在

1600℃,水蒸气在

1000℃以上时能分解出氢和氧,有引起爆炸的危险。

故正确答案为A、B、C、D。44.从20世纪90年代初始,上海的幼儿园、中小学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准说上海话。在学习语言的最佳阶段,孩子们不能在交际中学会上海话,不能养成说上海话的习惯,自然不会关注说唱上海话的沪剧了。沪剧吸引不了观众,也就失去了从业人员的后继。业内人员趋于老化,而有才华的人才不愿进来受苦。好剧本难觅,好演员难觅,好编曲难觅……于是,以往一年中出现十几个新戏、一台戏中出现好几个新人的沪剧文化生态,再无踪影。

对上面语段的主要意思概括最准确的是:

A.提示了沪语不被重视的“后遗症”

B.分析了沪剧创演人才和观众消减的原因

C.表达了沪剧舞台后继无人的感慨

D.回顾了沪剧文化生态每况愈下的历史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主旨的提炼和把握。解答这类题目,需要首先分析文段结构,提炼文段关键信息,从而得出文段的主旨。通过阅读,文段属于因果结构,前面为因,后面为果,通篇都在分析沪剧面临窘境的原因,结合选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文段指出由于20世纪90年代初,沪语不被重视导致当今沪剧观众流失、从业人员后继无人的情况。故文段强调的是沪剧观众和创作人才消减的原因,B项表述与此相符,当选。文段的论述对象为“沪剧”,排除A。C项为文段部分内容,不全面。文段没有介绍沪剧文化生态每况愈下的历史,排除D。

解题思路:文段首先指出孩子从小教育不准说上海话,不关注沪剧,使沪剧吸引不了观众,也就失去了从业人员的后继,最终导致沪剧出新剧出新人的文化生态再无踪影,可见文段内容是在分析沪剧缺乏观众与后继之人的原因,对应B项。

A项,为解释说明的内容,且没有出现文段的主题词“沪剧”,偏离中心,排除。

C项,“沪剧舞台后继无人”表述片面,文段还提到观众的减少,排除。

D项,“回顾历史”非重点,文段在分析沪剧缺乏观众与后继之人的原因,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

【文段来源】《沪剧,缀起传统与时代之链》45.从所给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不同,且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题干图形中“窟窿”较多,考虑数面,九宫格优先横看,第一行面数量是:2、1、0;第二行面数量是:4、3、2;第三行面数量是:?5、4,故?处面数量应为6,A项为3,B项为5,C项为0,D项为6,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46.近日,由中国、意大利、美国学者组成的研究团队,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未来,将可用于药物筛选或植入大脑帮助治疗脑部疾病,该碳神经支架由我国率先提出并完成材料制备。科学家___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发现,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

将下列四个句子重新排列,填入划横线处,语序正确的是:

①把体内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细小的碳纳米管中

②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四通八达的三维框架

③从而构建出一个“互联互通”的人造神经网络

④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②④

D.②①④③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前文语境。前文介绍最新研发出一种三维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这种生物支架能很好地模拟大脑神经网络结构。划线处是描述了这一网络支架的制作过程。观察选项特征,确定首句。①是把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碳纳米管中,②用石墨烯模拟大脑内部的三维框架。应该是先搭建框架然后移植细胞,因此②在①前面,排除A项和C项。

第二步,对比B项和D项。④①的顺序不同,①是移植神经干细胞,④是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根据后文“相比在二维的培养皿中观察、培养神经细胞,三维支架更接近脑部实际环境”可知,增殖和定向分化神经元细胞是在移植之后,在三维支架中进行。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语句排序。解答本题首先要抓住“从而”这一引导结果的关联词,确定③为尾句,排除A、C。然后对比其他两项差异,根据①和④的逻辑顺序确定答案。

由横线前面的句子可知,横线处是在论述该碳神经支架的建造过程。通读4个句子,③中的“从而”表示结果,应是结论性内容,因此应排在最后,排除A、C;按照支架搭建由宏观到微观的顺序,应先建立框架,再填充其他部分。①是把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碳纳米管中,④是增殖和分化神经元细胞。①、④相比,④更微观,应是在①基础上进行的分化,因此①应排在④之前,排除B。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本题是语句排序题与语句填空题的复合题型,需将句子排列整齐后放于文段横线处,横线出现在文段中间,所以还需要注意与前后文的衔接。

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①句指出将正常的神经干细胞移植到碳纳米管中,②句论述用石墨烯模拟大脑的三维框架,根据前文可知,该框架就是指碳纳米管复合网络支架,按照逻辑顺序,应先有框架,再进行内容填充,先有了三维框架,才能将神经干细胞移植到其中,故②句应在①句前,排除A、C两项。

对比B、D两项,尾句均为③句,区别在于①句和④句的先后顺序,①句讲神经干细胞的移植,④句讲神经元细胞,按照逻辑顺序,应该先有神经干细胞,再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故①句应在④句前,排除B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