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_第1页
印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_第2页
印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_第3页
印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_第4页
印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印染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印染行业竞争格局从世界竞争格局来看,受劳动力成本和制造业竞争激烈等因素的影响,化纤纺织行业产能已经完成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梯度转移。在产量方面,我国继超越日本、韩国后,已跃居为第一大生产国,同时在产品品种、质量等方面,正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消失,人工成本逐年提高,以及中美之间贸易摩擦的加剧,纺织行业产业链呈现出向东南亚地区转移的趋势。但与东南亚地区的纺织企业相比,我国纺织企业在产业链配套、劳动力素质、产品质量等方面仍然具有一定优势,目前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业加工国的地位仍然不可撼动。从国内竞争格局来看,行业集中度较低,产业集聚效应凸显,市场竞争格局呈现两极化发展,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在低端产品领域竞争激烈,少数具有规模、资金和经营优势的企业参与中高端市场竞争。部分企业在研发创新、技术改造、环保投资、设备升级等方面逐步加大投入,通过引进新型生产设备,逐步淘汰落后设备和生产工艺,不断提高纺织产品质量及附加值,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及市场影响力。(一)印染行业内中小规模企业较多,集中度较低目前我国纺织行业内企业数量较多且绝大多数为中小型企业,行业内多数中小企业研发创新、环保投入不足,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不高,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二)印染行业区域集中度较高,产业集聚效应凸显从中国纺织产业链企业区域分布状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华东、华南为代表的中国东部地区,其中长三角地区分布最为集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从省市层面来看,集中度靠前的省市有浙江、江苏、山东、上海、安徽、广东等。由于纺织行业对天然气、电、蒸汽、水等能源的刚性需求以及地方产业发展规划的影响,我国纺织行业主要集中在水资源丰富、配套政策支持的地区,近年来已经出现一批区域集聚的纺织产业园,在集中供气、供电、供热、供水以及废水集中处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起到了行业引领作用。(三)印染行业内企业发展分化逐步显现随着国内纺织行业的发展,部分企业在研发创新、技术改造、环保投资、装备升级等方面加大投入,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逐步淘汰了落后设备和生产工艺,开发和应用在线检测和监控系统,在提高纺织品面料附加值的同时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凭借在规模、技术、资金和经营等方面的优势,部分优质企业在行业内率先树立起良好的口碑和品牌影响力。随着供给侧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行业转型升级的深入,纺织企业之间已从单一的价格竞争,上升到技术、品牌、管理、产品、服务等层面的综合竞争。行业内先进的纺织工艺和印染技术不断应用,能源综合利用技术、废水处理及中水回用技术逐渐推广,推动了纺织行业节能减排、技术进步和工艺创新,优化了产业结构,有利于提升行业集中度,促进纺织行业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近来出现机器换人热潮,其出发点是提高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与高效率,以机器替代传统的人工操作。2017年人工成本上长令纺织企业困难加剧,由此形成了这股热潮。2017年,纺织行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大幅上升,多项行业关键技术取得进步并得到推广,数字化、网络化技术在产业链各环节应用。企业重视并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取得成效,全行业有17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筒子纱数字化自动染色成套技术与装备获国家科技进步头奖,650项成果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规模以上企业有用的发明专利数是十一五末的3.4倍。因此,创新驱动在行业的转型升级发展过程中起到的带动作用愈发明显。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百米印染布新鲜水需水量由2.5吨下降到1.8吨以下,水回用率由15%提到30%以上。再利用纤维年产量达到600万吨,占纤维加工总量比重由2010年的9.6%提到12%以上。旧衣零抛弃活动在社会上产生了影响,推荐了废旧纺织品回收、分捡和综合利用产业链的建设和发展。目前,我国纺织企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36.06%,数字化生产设备的联网率达到27.74%,生产管理环节信息化普及率达到50.49%,实现管控集成的企业比例达到19.82%。业内专家预计,这一比例在十三五期间将会较快的上升。纺织行业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纺织行业形成成熟的产业链。行业上游包括棉花、化纤、皮革等原材料,下游包括品牌服饰商、商超、外贸商等。棉花是纺织行业最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目前国内外棉花供给压力均在高位,棉价或将持续向上。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棉花产量达573万吨,较2020年减少18万吨。纺织行业发展趋势(一)原材料方面新型化纤及天然纤维升级成为必然。放眼国际,一些发达国家所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新型化纤研发和天然纤维升级是重中之重,将研究重点放在开发纳米化、复合型、生态化、高性能、多功能的材料,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研发再生材料,未来研究将更倾向于绿色环保新型生物基纤维材料、再循环利用材料等方向。(二)纺织产品方面会更多生产服饰、家纺等纺织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视域下,会逐渐提高产品的舒适度、个性化和差异化,以此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当前来说,我国服饰、家纺、产业用纺织品领域都有较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服装类纺织品增长速度将达到3%-5%,家用纺织品则可增速6%-7%,产业用纺织品增速则可达到10%左右。(三)企业方面会朝向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这是由市场格局决定的。在中国加入WTO后,加入国际市场并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各个纺织企业的最终出路,要知道,随着国外各种品牌的入驻和冲击,我国纺织产品已经不再占据较强优势,迫切需要打造自身品牌并与国外品牌竞争市场,这一趋势越来越凸显。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以国内企业实力过硬为前提,除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还要让企业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方可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企业要形成品牌意识并朝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及产品影响力,方可从根本上提升产品价值。中国纺织行业在世界市场的影响中国纺织行业对美国的影响甚大,在2009年取消纺织品进口配额限制后,中国纺织品迅速涌入美国纺织品市场,配额取消影响的是美国、加勒比、安第斯等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优惠制度,除非美国继续限制中国出口量和维持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纺织品的进口关税,也正因如此,美国政府才不得不运用纺织品中国特保措施和其他补救措施制约中国纺织品增长。另一方面,中国纺织服装出口往往集中在中国香港、日本、美国等市场,却少有涉猎于以技术性贸易壁垒着称的欧洲市场,随着纺织品配额的取消,纺织品贸易歧视与限制将消除,取代的以产品质量的环境指标为代表的绿色壁垒。现实状况是,国际绿色消费潮流在逐渐影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绿色、生态等理念逐步被消费者认可与接受,生态要求将成为下一个阻碍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扩大国家市场份额的又一关卡。有关于我国纺织品行业现状,将从行业发展背景、行业发展驱动力、行业发展方向、行业发展数据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行业发展背景中,我国纺织行业在2008年受到美国次贷危机较大影响,这种影响持续到了2015年,当时我国纺织行业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停滞、倒闭现象较为多见,虽然当时我国的纺织行业依旧拥有实力,但发展速度和发展状况整体不容乐观,需要在全新格局中找出更好的转型之路,这也是当前纺织行业的追求和目标。其次是行业发展驱动力,我国纺织行业主要为国际大企业和大品牌进行代加工,不可否认的是,经济危机对我国纺织行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出口量的下降也导致行业发展驱动力由国际逐步转向国内成品销售,国内纺织品消费以服装业为主,其他产品市场有待开发。然后是行业发展方向上,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广阔,需求量会持上升趋势,也由此会加剧市场竞争,市场竞争的加剧将导致没有竞争力、产品单一的传统中小企业被取缔,企业会逐步走向多元化,未来也将更依赖创新和品牌优势。最后,行业发展数据中,2012年中国生产量占世界纺织服装生产总量的50%,占纺织纤维加工总量的50%,占国际纺织服装贸易供应量的32%;2017年中国化纤产量达到4919.55万吨,占世界比重超过70%,规模以上企业服装产量287.81亿件,相当于为世界人口每人提供6.89件衣服;2020年纺织行业虽然受到疫情影响,但是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营业收入依旧达到了45191亿元,利润总额有2065亿元,纺织品服装出口2912亿元,接近历史最好水平。纺织行业发展历程纺织行业按用途可分为产业用纺织品、服装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三大类,其中产业用纺织品指的是经过专门设计、具有工程结构特点的纺织品,通常具有柔性好、可加工性强、附加值高、产业渗透面广等特点,主要应用于医疗健康、日常清洁、环境保护、安全防护、建筑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按产品加工方式不同,产业用纺织品可分为非织造、针织、梭织、多层复合纺织等细分品类,其中非织造工艺生产产业用纺织品即为非织造布。我国纺织行业未来发展新趋势(一)原材料方面,新型化纤及天然纤维升级成为必然放眼国际,一些发达国家所研发的知识产权成果,新型化纤研发和天然纤维升级是重中之重,将研究重点放在开发纳米化、复合型、生态化、高性能、多功能的材料,美国和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开始着手研发再生材料,未来研究将更倾向于绿色环保新型生物基纤维材料、再循环利用材料等方向。(二)纺织产品方面,会更多生产服饰、家纺等纺织品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视域下,会逐渐提高产品的舒适度、个性化和差异化,以此打开更大的消费市场。当前来说,我国服饰、家纺、产业用纺织品领域都有较大发展空间,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服装类纺织品增长速度将达到3%-5%,家用纺织品则可增速6%-7%,产业用纺织品增速则可达到10%左右。(三)企业方面,会朝向国际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这是由市场格局决定的在中国加入WTO后,加入国际市场并提升国际竞争力是各个纺织企业的最终出路,要知道,随着国外各种品牌的入驻和冲击,我国纺织产品已经不再占据较强优势,迫切需要打造自身品牌并与国外品牌竞争市场,这一趋势越来越凸显。值得一提的是,进入国际市场需要以国内企业实力过硬为前提,除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还要让企业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方可在国际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此外,企业要形成品牌意识并朝向品牌化方向发展,提高企业及产品影响力,方可从根本上提升产品价值。纤维是纺织行业发展所需的原材料,强化原材料质量把控是顺应未来趋势的主要做法,未来天然纤维需走向不用耕地、不用粮田的道路,加大盐碱地、荒滩地、山坡等开发与使用力度,增多天然纤维来源并做到土地资源的充分利用,以保证生产所需的供应量。此外,不可过度依赖使用木材,而是要倾向于过多使用废弃农作物,如桑叶喂蚕后的桑条、各种麻剥皮后的麦草、稻草等,尽可能将纺织行业带上可持续发展道路,避免生态平衡被打破、避免水土流失问题恶化等,增强资源再生能力、优化生态环境。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为走上品牌发展路线埋下伏笔。外,需要对纺织行业造成的污染进行深入管理,如每年我国废旧纺织品服装的处理,总量可高达4000万吨以上,如若不妥善解决,势必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将其再生利用是较好的出路,但是这是一条成本高昂的发展路线,涉及消毒、清洗、分拣、处理等多道工序,且再生纤维性能会较于之前有所下降,除了借鉴其他国家的处理经验以此降低污染外,还需更多地做好大众宣传工作。我国纺织行业想要谋求未来发展,必须从人才方面入手,只有紧抓人才培养和管理,才可以更好地积蓄转型及发展力量,建议实施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整体性提高人才对服装纺织业的效率作用。鉴于当前人才状况,还需我国及早树立培养创新型、工程类、现代企业管理型和具有国际视野人才的意识,更要在培养期间充分发挥纺织服装专业科研院所的作用和优势,这是培养尖端人才的有利条件,可以配合其他高校在资源互用、合作共赢前提下培养高质量人才,丰富纺织行业人才储备,为纺织行业未来发展、应对全新格局做好准备。需要注意的是,一些培养人才、管理人才的教育工作者或管理层人员,也需要迎合时代发展、行业进步而有所改变,除了要学习先进管理理念、教育理念,还需具备更正确、更人性化的管理手段,助力纺织行业人才顺利成长、充分展现实力。我国纺织行业未来有必要踏上品牌化发展道路,这是迎合时代的唯一出路,需要我国纺织各单位、各企业做好以下几项工作:首先,突出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找准自身定位并制定特色品牌,做好宣传工作,形成品牌效应,以打造成功品牌为最终目的;其次,获取当地消费者认可,满足消费者在纺织产品上的各类需求,巩固纺织产业生存发展的支柱性群体;最后,大胆创新纺织产品,与国际潮流进行融合,为打开国际化市场埋下伏笔。只依靠纺织企业独立成长去顺应未来发展新趋势,显然存在较大难度,还需政府及时介入给予必要支持,可以是政策上支持或辅助,也可以是投资方面的支持等,确保纺织行业在转型和发展中可以顺利实现既定目标。政府要着重给予纺织技术研发上的大力支持,给予人力、物力或财力等方面支持。此外,我国政府也应制定和推出一系列产业标准和规范及相应审核、监督管理办法,涉及质量、技术、污染、环境、安全等多个方面,在良性竞争中带动部分优质企业发展,做到有针对性、侧重点帮扶,可以加速整个行业的推陈出新。当前我国纺织行业处于关键转型时期,需要深入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这是纺织行业谋求未来发展的主要做法,需要政府和行业组织积极联合企业共同研究和解决我国纺织产业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另外,还需将可持续发展新思想、新手段、新思路带入消费领域,着手改变人们的错误行为、落后消费观念,切实打造绿色消费型市场。纺织行业发展政策从政策端看,在环保高压下,中小企业由于难以拿到足量的排污许可将导致发展受限,甚至可能因资金有限难以更新和长期维护设备,导致环保不达标而陆续出清,利好行业龙头集中。纺织企业我国西迁或东南亚建厂近几年,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不断趋升,东南亚地区劳工成本低的优点显现,加上该地区各国实施的税收及政策优惠,许多纺织服装企业纷纷掘金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