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_第1页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_第2页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_第3页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_第4页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时间:4月13日(星期三)18:30~20:30地点:北一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主讲人简介高洪辽宁省沈阳人,1988年获辽宁大学国别史(日本)硕士学位,1993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博士学位。曾留学日本东京大学,讲学于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北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著名大学。2001~2002年任日本爱知大学客座教授。主要著作有《日本政府与政治》、《日本近现代佛教与政治》、《日本政党制度论纲》、《日本文明》、《中日文化交流史》(宗教卷)、《樱花之国》、《日本对华政策与中日关系》、《交错在狂暴与和平之间——日本近代外交史研究》(日文合著),译著有《新时代的尖端产业》、《日本科技六法全书》(合译)等,参加执笔的大型工具书有《日本简明百科全书》、《中日文化交流大事典》等。学术论著曾获“1998年亚洲太平洋图书出版金奖”等。大家好!很高兴有缘分来到师大和大家一同谈谈“中日关系的历史与现实”问题。为了这次难得的机会,我想首先感谢人文学术论坛的主办人王光明教授。正是王先生辛勤开拓了人文学术论坛这样一块学术园地,让大家在这里汲取到丰富的学术养分的同时,也为各个领域中有建树的专家、学者能够充分展示各自的业务专长,把修为最深、心得最多的学识和体会贡献给各位青年才俊。不过,说到这里我很是有些汗颜。因为今天我要讲的题目不但时空跨度过大,而且对我自己来说,一个是过去的专业,另一个是今天所做的研究,两者之间衔接不当,就难免在演讲中出现“逻辑跳跃”。况且,我对古代中日关系的研究仅仅是参加编写过《日本文明》、《中日文化交流史》等书籍,在论文方面只写过《邪马台国方位卮言》、《古代中日贸易》等寥寥数篇。其他部分都是做硕士、博士研究生时从老师那里学来的,加上我生来资质鲁顿,丢三落四的记问之学是不足以示人的。至于当前的中日关系,我做了十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所的外交室和政治室主任,似乎有一点发言权。但是我们的工作兼有基础理论研究和对策研究的性质,外加面对媒体、研究生教学、学会工作等等杂务缠身,也很难说是专注于现实中日关系研究。所以,今天的讲座毋宁说是与大家共同商讨,谬误之处还望谅宥。一中日关系史开端与古代交通往来概观众所周知,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从总体上讲有着两千多年友好的交往历史。但其中发生过五次大的战争——古代三次:唐朝的白村江战役,元朝忽必烈的征讨日本的两场战役,明朝的战争。近代以后,有1895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和1931~1945年的抗日战争。显然,相对于两千多年,战争是短暂的,友好还是主线。日本有文字记录的可考历史,始于中国史官在正史中的记录。日本自己的史书,《古事记》和《日本书纪》均成书于7世纪。最早的记述有《山海经》中“倭属燕”、“倭人畅贡”的文字,但这里的“倭”是否就是后来的“大和倭”很值得怀疑。到了班固撰修《汉书》的《地理志》,有了“夫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的记录。短短20个字,简单描述了“乐浪”之外海里的“倭人”小国林立,经年前来朝贡的情况。真正翔实而有价值的历史记录是《魏志倭人传》。这里有两点必须说明的问题:第一,所谓《魏志倭人传》,实际上是《三国志》的《东夷传》中的“倭人条”,叫《魏志倭人传》是学术界的习惯叫法;第二,《后汉书》里也有《倭人传》,但《后汉书》的作者是刘宋时代的范晔(398~445),比《三国志》的作者晋人陈寿(233~297)晚将近两个世纪,其成书自然也晚于《三国志》,根据汪向荣先生考证,其中“倭国的记载实际上源自《三国志》”。《魏志倭人传》以大量文字记述了公元2~3世纪前后日本列岛上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状况。栩栩如生的描述,为后人展现了当时处于原始社会晚期向奴隶社会过渡中的日本。从那时以后,大陆文明以更快的速度辐射到日本列岛上。从水稻耕作、金属冶炼、天文历法、建筑技法、医药知识等实用技术,到文字、佛教、儒学等抽象知识相继传入,可以说是中华大地的文明孕育和滋养了日本文明的生成与早期发展。甚至连日本早期历史的撰写,也是由中国正史里有关于日本的记录,即历朝历代史书中的《倭国传》来依凭的。值得注意的是,唐代中国对日本的看法发生了新的变化。刘昀在《旧唐书》里采用了“两传并列”的特殊方式,对日本的称谓也因之发生改变:前者仍沿袭前朝称之为“倭国传”,而在后者则开始叫做“日本传”。这里面包含着一个问题。圣德太子593年的推古朝新政后,开始派遣使节到隋朝学习大陆文明,又制定“十七条宪法”,颁布“冠位十二阶”,促使日本全方位学习唐朝的发现发展。革新政治的成功,增强了日本的独立意识,开始想与中国平起平坐,甚至在遣隋使节的国书中出现了“日出国天子敬问日没国天子无恙”的词句,结果引得隋炀帝盛怒。不过,后来的史官倒是比较冷静,等到日本的革新势力——中大兄皇子和中臣镰足等人在归国留学生、学问僧支持下,公元645年发生了“大化改新”后,就按照中国记录属国事情时“名从主人”的惯例,开始使用“日本”的称谓了。有唐一代,从630~894年的270多年里,日本共计划派遣“遣唐使”19次,成功到达16次,随之而来的留学生、僧侣总数约200~300人,但其中有史料可考的只有123人(参见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胡锡年译本)。894年根据菅原道真的建议停止派遣“遣唐使”。不过此后两国接触交流繁盛依旧,尤其在宋、明时期,官方和民间的往来密切,相互之间的影响很大,而元、清两朝虽然或因政治对立,或因双方禁海,官方封锁了交流渠道,但僧侣、学人交通往来以及商业贸易繁盛,两国文化的相互影响浸润仍有值得大书特书的篇章。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加入帝国主义列强行列,把侵略亚洲的扩张政策作为自己发展的“国策”,不断通过吞并琉球、进犯台湾蚕食中国领土。到了1894年,即停止派遣“遣唐使”1000年的年份,发动了大规模侵略中国本土的甲午战争,揭开了近代中日两国不幸的历史。二现实中的日本国家战略与中日关系20世纪70年代初期,中日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1972年复交后的中日关系时时受到双方国家发展战略目标以及国际局势的影响。尤其是冷战结束以后,大国关系的重新调整与中日两国在历史、地理、地缘政治等方面的复杂因素纠葛在一起,加上美国调整亚洲太平洋战略后不断为日本“松绑”,提升日本在国际安全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导致中日关系日益复杂,“政冷经热”成为两国间一种独特而扭曲的现实状况。从中国方面讲,我们的持续高速发展打破了旧的平衡,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日本的恐慌。所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形形色色的“中国威胁论”版本。然而,中国的和平崛起是历史的必然,日本羡慕、嫉妒、惊恐却挡不住这种势头。2005年6月出版的日本外交蓝皮书将日本的对华政策定位为“不应让日中之间的个别问题成为影响两国关系发展障碍,作为日本应当继续通过对话加深相互的理解和信赖,同时加强广泛领域的合作,扩大日中之间的共同利益。”但到了2005年下半年,作为新任日本外务大臣的麻生太郎竟然在《我的亚洲战略——日本应当是亚洲实践的先驱者》演说中指责“在军事方面,中国缺少透明性,就无法向世界说自己的崛起是‘和平’的。而和平的反义词向来就是‘好战’和‘霸权’。”可见,日本仍然觊觎地区乃至亚洲的主导权,同时作为日本21世纪初期的国家发展战略目标的延长线的外交路线,也驱动它推行一种强硬外交路线,其中就包含着与中国由来已久的对抗成分。日本政治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嬗变?主要有以下四方面原因:首先,是构成社会政治生活主体的日本国民所持有的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冷战结束后,对国家、民族利益的追求取代了过去由意识形态决定政治立场的局面,“保革对立”模式消失后,民族主义不断上扬占据了社会思潮的中心地位,结果导致政治学意义上的右倾化与整体保守化。其次,政治家群体更新使经历过战争的老一代人相继退出政治舞台,而标榜民族主义理想的石原慎太郎等右派人物却残留下来。新生代政治家主导国家权力后,在国际关系上采取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急于摘掉“侵略国家”的帽子,不断涂改侵略战争的丑恶历史。再次,与右翼政治力量猖獗形成相反趋势的是旧的革新势力衰落。冷战时期曾与自民党长期抗衡的社会党在改变为社民党后逐渐缩小,国会中只有势单力孤的共产党持反对意见,终究不能扭转大局。最后,作为外因是美国根据自己的全球战略要求日本提升同盟中的地位与作用,而美国霸权战略在亚洲的需求与日本21世纪初期做政治大国与军事大国的战略目标吻合,从外部刺激了日本保守势力的膨胀。日本在21世纪初期的总体战略目标是在“普通国家”名义下,摆脱历史束缚,谋求地区软霸权,争当世界大国地位与地区事物主导权。其中主导日本政治事务的战略派的治国蓝图,是对内通过完善“有事法制体系”、“教育改革”、调整中央地方关系、建立新型政党制度、提高政治效能、提升首相权限、进行经济改革等一系列动作,最终达到修改宪法,重新塑造“民族精神”,完成21世纪的新型国家的战略目的;对外在现阶段继续追随美国的单边主义过程中谋求自己的国家利益最大化,借助反恐突破走军事立国道路的禁区,积极参与联合国改革,争当常任理事国。在这一点上民主党、公民党与自民党没有本质区别。我们把它归结为“两个拳头、一个配合”,日本在21世纪初期的国家战略是所谓“两个拳头一个配合”,即用提高自己在全球经济竞争力与积极参与国际政治事务的两手,通过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在地区和全球中的政治影响力,实现自己的国家利益的最大化。那么,应当如何认识日本社会政治中的变化呢?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在冷战时代建立起来的“55年体制”从危机走向崩溃,日本政局出现惊人的变化。以小泽一郎、小泉纯一郎等为代表的新保守主义政治家崛起,主张对内进行政治改革,对外倡导加强日美同盟,推行“日本政治大国化战略”。这些变化引起了亚洲各国及世界舆论的高度关注,人们对日本政治的性质界定主要有三种:1.政治右倾化关于“右倾化”,最常见的是从这一概念的语义和引申义两方面来解释和分析的。来自社会党的学者认为:“所谓政治右倾化,主要是指日本国内否认侵略历史,纵容右倾势力抬头,强化日美联盟体制等表现。”这种对日本政治现状的描述性解释,可以比较直观地概述日本“政治右倾化”的内容,但还需要进一步把握其本质根源。那么,关于日本政治上的“右倾化”应该怎样表述?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种种表现和迹象,是日本保守政党保守主义执政理念在国家政策层面上的具体表现。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将其理解为是保守政党将其保守主义执政理念通过立法程序转变为国家意识和政策的行为或过程。因为,一般来讲,政治上的“右倾化”,主要是通过体现国家意志的政策表现出来的,而这恰恰是执政的保守党政治理念转变为国家意志和政策的具体体现。与之关联的概念还有“国家右倾化”、“政治右倾化”、“国家主义”等等。我们认为,将“国家右倾化”、“政治右倾化”与“国家主义”相比较,“国家主义”这一概念更能准确地表达冷战后日本的政治现实。因为,“保守主义”和“国家主义”有内在的共性。所以“保守主义”或“新保守主义”受到普遍关注。2.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无论是“传统保守主义”还是“新保守主义”,都主张国家是“秩序”的基础。在国际关系上,保守主义靠维护均势以保护政治独立的对外政策。“维护均势”同样强调的是在国际社会中主权国家与人类共同体的关系要以国家为中心。需要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还要有一定的政治、军事的实力,以此来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维护国家利益。从这个意义上说,保守主义和国家主义是有相同之处的。而保守主义作为保守政党的政治信念,并没有因冷战的结束和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根本的变化。即使日本的保守主义有传统与现代之分,也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已,并没有改变其性质。至于“总体保守化”这一概念,学术界就没有取得过一致的意见,而且有很多的歧义。有的认为,“总体保守化”是指冷战后日本各党派政策趋同于自民党的政策;有的认为,“总体保守化”是指出现“总体自民党化”;有的认为,总体保守化是指日本的国家主义倾向;从“总体保守化”的发展现状分析,有的认为,“总体保守化”是一种政治现状或结果;有的则认为,“总体保守化”是一种政治进程或过程。3.民族保守主义所谓“民族保守主义”,是指今天占据日本政治舞台中心的主流派政治家普遍奉行的“安邦立国”的政治理念以及由此提出的政策路线和政治主张。其“理论特色”明显表现为一系列否认日本侵略历史、反对一国和平主义、鼓吹恢复日本“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的说教。而其“政治内涵”则是追求日本民族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依靠保守政党的政治路线和施政纲领去治理国家的种种努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曾根鼓吹“战后政治总决算”以后,小泽一郎的“日本改造计划”、石原慎太郎等人的“日本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近年显现出来的“强军立国”战略思想陆续登场。“民族保守主义”在日本形成气候,并逐渐占据了政坛主流地位。这些日本政坛上的主流派政治家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骨子里怀有典型的民族主义理想,同时又具有保守主义政治家的躯壳。之所以用“民族保守主义”概念来归纳当今日本政坛上的主流政治意识,是因为人们对冷战结束以来对日本政治走势的种种界定,并未能够完整、准确地抓住其本质。尽管“政治总体保守化”、“政治右倾化”、“新民族主义”、“新国家主义”等概念从某种角度捕捉到了其政治特征的某些侧面,但却未能涵盖驱动政治结构发生本质变化的底蕴和动因。然而,既然作为一种政治意义上的“主义”,就需要有系统的理论和主张来支撑。但在历来缺乏政治理论体系而重视政治行动的日本,其实,相应的理论——“民族保守主义”就“深藏”在当今日本政坛主流政治家的政治活动与政策实施当中。日本的“民族保守主义”不是民族主义与保守主义的简单耦合,而是带有民族主义性质的保守主义。它外表上披着保守主义政治的外壳,骨子里却怀有典型的民族主义理想。在当今的日本社会里,它不仅是自民党一党的主张、信念和价值观,也是其他保守政党的政治基础,并正在成为一种普遍的思想意识和政治文化,而被越来越多的大众所接受。在某些涉及国家、民族利益的具体问题上,甚至会成为公众舆论和社会思潮的主流。众所周知,无论是“传统保守主义”还是“新保守主义”,都主张国家是“秩序”的基础。在国际关系上,保守主义“靠维护均势以保护政治独立的对外政策。”尽管保守主义已被纳入历史文化与社会秩序,但今天的“民族保守主义”既有别于“传统保守主义”,也与通常意义上的“民族主义”有所不同。这是因为今天的日本民族并不处在被侵略、被压迫、被奴役的境地,它无须通过张扬民族主义来争取民族的独立与自由。而且,当前的国际政治环境也不允许它重新捡起帝国主义时期的民族沙文主义。所以,唯一的办法就是日本的政治精英们在鼓吹“日本民族优秀论”的同时,继续实践其保守主义的政治路线与政策主张。“民族保守主义”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经济、政治局势与日本自身的变化的产物。这种变化只能抑制或促进它的发展,并不能改变它的存在和性质。其中,日本政治文化与社会环境起着重要作用。当年,费正清、赖肖尔、克雷格等人曾将日本政治文化定义为“工具文化”,其特点是通过迅速借用政治文化去实现一个个具体的政治目标,从而使“新的政治势力”得以结合到整个政治系统之中。日本今天的“民族保守主义”政治家也正是利用了社会政治文化的变动,在实现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目标中,取得政治主流地位的。反过来,他们又利用这种政治主流地位去广为传播自己“民族保守主义”的政治价值观,进而影响整个社会政治文化的变动,以利于他们政治理想的实现。善良的人们有理由担心,随着国际国内政治环境的变化,民族主义在“民族保守主义”中所占的成分会进一步加重,而这种比例关系的变化恰恰是值得深思和警惕的。日本政治的变化直接牵动着对华政策。小泉政府在对华关系上采取的一系列强硬政策主要表现为,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搞强行突破,试图以连续参拜靖国神社迫使中国方面接受“在参拜前提下的中日外交”;在军事安全上直言中国的威胁,借以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并且游说欧盟不要解除对华军售禁令;针对钓鱼岛主权争议,由政府出面宣布接管右翼势力建造的灯塔,以此宣示主权;在东海海域专属经济区划界问题上,一面对中国进行天然气开发横加指责,一面扬言将在其单方面主张的“中间线”以东海域进行能源勘探;在台湾问题上把追随美国将台海作为美日同盟战略中目标的图谋“明晰化”。日本的上述政策转变发生在中国努力通过睦邻外交塑造稳定和谐周边关系过程中,说明日本在新世纪中调整国家战略所引起的外交方针、政策发生了总体变化,即从以往低调的经援开路转变为趋向政治大国和军事强国的强硬路线。早在80年代初期,中曾根康弘就曾匆忙地提出“战后政治总决算”,试图改变战后外交的软弱局面。到了90年代,小泽一郎又提出“普通国家论”,要求日本在外交上要有更多的自主性,而在安全领域则与其他国家一样发挥作用,包括派兵出国、行使集体自卫权等等,这意味着日本将彻底摘掉“战败国”的帽子。小泉不仅承袭了前者的立国理念,在政治实践中又有了新的发展。对华强硬路线的出现是日本国内政治与国际战略格局双重变化的结果。作为内因,近年来日本国内民族保守主义势力取得政治强势,战略派政治家与“国防族”要实现自己争取地区软霸权的野心,就必须突破国内政治上的禁忌和阻碍。为此,他们利用国民对中国的快速发展感受到某种压力和挑战的不安心理,夸大中国民众的“反日情绪”,虚构出来自外部的军事威胁,极力使之影响日本的国家发展道路。作为外因,冷战结束后,美国为称霸全球总是需要生安硬造地搞出一个“靶子”,布什政府要在亚洲有效地推行单边主义霸权政策,就必须提升日本在同盟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于是形成了美日联手制霸东亚遏制中国的政策。今天的小泉政府巧妙地利用了上述国际、国内政治形势的变化,努力调整日本在新世纪中的国家战略,以求去除战败国的历史包袱,完成“普通国家”的历史性转变。根据新的发展战略,日本对中国的战略定位赋予了新的含义。在现代国际关系与政治格局中,大国间确定外交战略时的基本着眼点是相互关系的定位和对对手的定义。而“定位”与“定义”又相互关联,大体可以划分为四种基本情况,即分别将对方看作自己国家发展的“威胁”、“对手”、“伙伴”或“盟友”。那么,今天的日本如何定义中国、如何定位同中国的关系呢?首先,日本不可能视中国为自己的盟友。攀附强者发展自己既符合日本的历史民族文化传统,也符合今天的战略派政治家对如何使国家利益最大化的路径的判断。所以,小泉政府选择美国做自己的靠山和盟友,一面追随美国的单边主义霸权以换取美国的支持,一面在“联美抑华”政策过程中同中国较量,努力在东亚地区建立自己的软霸权。日本的这一选择决定了中日之间不可能是“盟友关系”;其次,日本也不可能视中国为自己的伙伴。1998年,中日两国之间建立了“致力于和平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但日本虽然在口头上接受了这一政治性限定,内心却从未当真。纸面上的伙伴关系并不能消弭日本政府对中国发展所产生的担心和疑虑。小泉本人以及多数主流派政治家始终没有改变对华疑惧心理和抗拒意识,根本不把中国当作“可以信赖的伙伴”;当然,他们心目中的中国也不是传统的完整意义上的“威胁”。作为政府,日本必须考虑两国之间的多重关系,小泉自己也多次讲“中国的发展对日本来说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因为,明白人都知道今天的中国军事力量远未达到威胁日本安全的实力,中国的经济发展不仅不是威胁,反倒拉动着日本经济复兴。就连军事安全意义上时起时伏的“中国威胁论”,也只能在防卫白皮书中暧昧地表述为“关注”;最能够准确标识出日本对中国的定位的莫过于相对中性的“对手”。这种对华战略定位包含着相互影响的不同侧面,即在政治上把中国作为竞争对手,在经济合作交流上把中国作为可以利用为自己发展合作的对手,在安全上把中国作为需要严加防范的对手。正是由于上述区别,日本朝野在不同时期和不同问题上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大相径庭的感受,于是“中国经济腾飞的威胁论”、“中国军事扩张的威胁论”、“对中国投资的风险论”交替出现,而“利用中国发展的机遇论”也大有市场。日本对华政策趋向强硬的社会背景,是民意在政治家和右翼媒体的诱导下厌华情绪加重。加上日美等国有一些人故意煽动“中国威胁论”和歪曲、诬蔑中国形象,导致了日本国内对华抱好感的人数比率逐步下降。特别是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朝着国富民强的方向健康发展,相形之下的日本作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饱和阶段,增长速度明显降低。中日间综合国力的对比关系的变化,不仅使极端民族主义的政治家眼热,原以为21世纪是“日本的世纪”的公众,面对中国的发展也感到眼热、难以自持。曾经长时间处于亚洲经济“领头雁”地位的日本,不甘心与中国齐头并进。当经济大国的傲慢与经济衰退的颓丧情绪交织在一起时,日本对华抵触情绪便会加剧。根据日本内阁府统计,2005年底,日本民众中不信任中国的情绪在增长,抽样调查中持“不友好”态度的回答甚至多达70%。三中日关系的前景与走向那么,在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中日关系的基础和立足点是什么,两国之间还有没有共同的战略利益?答案自然是肯定的。第一,是地缘战略利益。中日两国比邻而居,谁也无法重新选择邻居,但可以选择与邻居相处的方式。同处在一个政治的战略空间之内的地缘关系,使双方利益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和则两利,斗则两伤,双赢与互利应该成为两国双边关系战略思考的出发点和基本目标。第二,是地区战略利益。中日都是亚太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大国,理应加强合作,为建构公正、合理、平等的地区政治经济秩序发挥积极的建设性作用,促进地区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而且也只有在和平稳定后的地区秩序中,两国自身才能得到顺利而充分的发展。第三,是发展战略利益。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需要稳定的经济安全环境,要争取包括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援助;日本谋求进一步发展经济和扩大国际政治影响,离不开中国的理解和支持。随着中日经贸往来的不断增长,两国间形成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利益共存关系,都需要通过加强合作实现互利、双赢和共同发展。第四,是安全战略利益。冷战以后亚太地区出现了不安定因素扩散化和不确定化以及双边安全同盟扩大化的特征,这显然不符合地区内各国寻求多边安全机制以维护和平与稳定的趋势。无论是维护地区安全,还是解决跨国界的环境、走私等国际性问题,都需要包括中日两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合作。在今天这个谋求和平与发展的世界上,轻易把别国看作威胁,只会给自己制造出新的威胁;使别国感到不安全,自己也就得不到安全。对中日这两个有着历史恩怨的邻国来说,通过安全对话与合作,在保障地区安全的框架之内实现共同安全尤其显得必要。在一定意义上讲,今天中日政治上的主要矛盾和斗争都是美国播种的结果。战后初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