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28分)1.(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两相比较之下,“苍蝇”之害更不易被察觉,往往易被人们忽视,更有人认为芝麻官翻不起大浪,不值得大惊小怪。②一直以来,位高权重的“老虎”落马,总是占据反腐舆情的焦点位置,其严重、恶劣影响,自不待言。③所以,必须坚持“老虎”和“苍蝇”一起打。④“打老虎”和“拍苍蝇”是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⑤其实,腐败无小事,“苍蝇”之害看起来不起眼,其社会危害程度决不能忽视。A.④②①⑤③ B.①⑤③④② C.④①②③⑤ D.①②⑤④③2.(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未来5年,我国出境游客数量将达到5亿人次左右,周边国家将率先受益。B.一代一代传承的好门风,能让我们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里找到真正的人生价值。C.今年春季的降雨量与往年相比减少了一倍多,抗旱保苗成为农业生产的当务之急。D.好的经验会带来好的效果,但在落实过程中,必须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不被用歪了。3.(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2017年是农历“丁酉”年,“丁酉”为干支纪年,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总称,把干支顺序相配正好六十为一周,周而复始,循环记录.“丁酉”年之后,2018年为“戊戌”年.B.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代表作有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等C.《诗经》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朝廷乐歌,有十五国风,共160首;“雅”主要是地方民歌,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主要是宗庙乐歌,有40首.D.“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记叙为主,议论、抒情为辅.既可记人,也可记物、记事,如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柳宗元的《小石潭记》等.4.(2分)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A.晦暗(huì)怅惘(wǎnɡ)戛然而止(ɡá)怒不可遏(è)B.卑鄙(bì)推搡(sǎnɡ)强词夺理(qiánɡ)接踵而至(zhǒnɡ)C.彷徨(pánɡ)堕落(duò)行将就木(jiānɡ)纷至沓来(tà)D.襁褓(qiǎnɡ)缄默(zhēn)不知所措(cuò)挑拨离间(jiān)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庄子是战国哲学家,道家学派代表。《庄子》善于运用寓言故事说理,想象雄奇瑰丽。B.柳宗元,元代文学家,写有《永州八记》。马克·吐温,美国作家,写有《登勃朗峰》。C.《卖炭翁》这首叙事诗揭露了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社会现实,《卖油翁》这篇叙事散文说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D.《桃花源记》中世外桃源的境界是根据《大道之行也》中大同社会的体制构想出来的,是艺术地再现大同社会的生活风貌。6.(2分)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什么孔子反对用极端的手段来实现正义、维护道德?因为一切极端手段必定隐含对某种价值的破坏。B.明代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傅山提出了“作字先做人”的观点,告诉他的后人,在学习颜真卿书法之前,必须要先学习他的做人。C.人生苦短,转眼百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D.斯蒂芬·约翰逊在《好想法从哪里来?》一书中提出“慢直觉”的概念。7.(2分)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外婆坐在床上,面对着窗户,面对着院子,面对着红门,是在大声地哭着的。②小红门后面有个小院子,小院子后面有扇绿色的窗户。③终于也要像别人一样出国留学了的外孙女。④那天下午,我挥手离开小红门。⑤因为红门外面走远了的是她疼爱了二十年的外孙女。⑥我走的时候,窗户是打开的,里面是外婆的卧室。A.④②⑥①⑤③B.⑥①⑤③④②C.④②①⑤③⑥D.⑤③⑥①④②8.(2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鲁迅,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B.《核舟记》作者张潮,选自《虞初新志》。C.《桃花源记》和《小石潭记》中的“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在写法上通常以记述为主,兼有议论、抒情成分,并以此来抒发作者的感情和见解。D.《马说》作者韩愈,古文运动倡导者,有“文起八代之衰”美誉。9、(4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盛夏,热浪滚滚,好似飓风煽动者烈火,大地也似在热浪中战栗。繁枝伸向高空,挣脱jī绊,仿佛要擎起整个沧穹。根须深深扎入泥土,紧紧地拥抱着大地。每一个叶孔都在悸动,拼命地呼吸着空气,吸收着阳光。每一条叶脉都在沸腾,贪lán地吮吸着大自然的乳汁,为的是让秋的硕果更加甘甜。烈火的洪波已经漫过了堤岸,但是别担忧,那未来的一切,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子,给加粗的字注音。jī(______)绊贪lán(______)吮(______)吸(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____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_____”。(3)“擎起”中“擎”的意思是______。(4)请将文中划线句子改为反问句:______。10、填空。(8分)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有关句子。(1)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春望》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三峡》中描写三峡夏水洪大凶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绩在《野望》中引用典故,追古怀伤,在萧瑟恬静的景色描写中表现诗人孤独抑郁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42分)11、(10分)高山流水①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②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那天的天气很高爽。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③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薪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鮮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④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且爬上了高山,真不行。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歌。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逐,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⑤盘盘旋施,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时间,在山上。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⑥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⑦山,并没请谁来!⑧真的,山没有请谁来。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趲路的况味?⑨寂寞趲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⑩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11)那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可是,壁立的山崖挡不住它,嶙峋的怪石阻不了它,终于穿过切的障碍,奔腾而去!谁能回答,泉水,究竟是柔弱还是刚强?(12)我们是来寻山的,没登上峰顶却已经颓唐:我们没想寻觅泉水,泉水却给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13)我们不该学学这一脉山泉吗?(14)不管人们怎么想,泉水只是自顾自地唱歌。如果你喜欢音乐,应该到山中来,听一听山泉之歌,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懂么?山泉之歌是自然的音乐啊!世间的音乐家,有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除了山泉,谁能?(15)在这崇山峻岭间,山泉的歌唱给谁听呢?其实,我们不必顾虑山泉歌唱给谁听,我们如果不来听,也有别的来听。山爱听,谷爱听,一切大自然的家族都爱听,也许他们更能听得懂。我想,也许山泉根本就不要唱给谁听,不然它不会唱得那么悠然,唱给自己听,就不需什么理由。要说理由,也许活力无限的山泉就爱唱歌;或者说,爱唱歌的山泉才有活力吧!(16)山泉是活力无限的生命之泉啊!在水深处,上层虽然平滑如镜,下层仍然流动不息。在浅滩上,飞溅起雪白的珠花,冲击岩石,激荡幽壑,向山峦要道路。山泉,每一分钟,每秒钟,都呈现着生生不已的流动。看遍种种的水,哪一种水能有山泉的生动?哪种水又能有山泉的清澈?山泉,真像一片澄明而秀美的心灵啊!(17)我们徘徊在泉水旁,不忍离开。(18)我们不该学学这脉的山泉吗?(19)那天,我们终于登上了山峰。(20)我们欣慰,不仅是因为到达峰顶,更因为认识了高山和流泉——高山教我们以亘古的宁静,流泉教我们以永生的不息。(21)我们的生活中应该有歌,应该有高山流水之音的。1.结合全文看,本文标题“高山流水”有什么妙处?2.根据②到⑥段内容,概括“我们”爬山的心情变化,并填写到下面的横线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第⑨段可以删掉吗?为什么?4.本文语言优美生动,请具体分析第⒁段中划线的句子。①有时爽朗如银铃,有时激越如仰天吟啸,有时又轻轻地像情人的私语。②世间的音乐家,谁能把这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5.汪国真的诗《祝愿》:当你走上峰巅/便走进了风光/也走进了风险/你要当心了/不要在这个时候晕眩/你还要警惕/悬崖裸露在前边/风躲在后面……我的朋友/愿你/静似青山/动若波澜。与本文在写作手法上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分析。12、(16分)目光里的松阳彭程①“按节下松阳,清江响铙吹。”诗人王维的诗句给深藏在浙西南群山中的松阳注入了一种悠久厚重的历史感。僻远的地理位置,让松阳有幸保存了众多的古村落,也保存了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②这里,蓝天白云是天空的常态,缭绕的云雾是山中的常客;溪水澄碧清亮,茶园舒缓开阔,桂花浓香飘逸。行走于山水间,仿佛置身于一幅立体的水墨长卷中。更为可贵的是,这巨幅山水画中,保留了一百多座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这些山水环绕、林木蓊郁的村落,依据地形的不同,或倚靠青山,或襟带绿水,或俯瞰幽谷,散布在县境各处。③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或者有一棵甚至几棵高大粗壮的古树,伸展的树冠遮住了一大片地面。再向里走,街巷里大青石铺就的石径弯曲幽深,石径的边沿和墙脚交界处,覆盖着一层湿滑的绿苔;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这些在别处早已经消亡的典型的农村建筑和器具,仿佛一位位耄耋老者,虽历经沧桑却安然无恙。随意推开一扇老旧的门板,走进一座老宅,都会看到曲折的廊道、萦回的天井,地面的方砖大半已经龟裂,纹路纷乱;房屋里外上下,石雕、木雕或彩绘到处可见,构图生动,笔法细腻,堪称精美的艺术品。④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都有着深厚的寓意,有着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在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的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古村落中这些传承数千年的文化价值,滋润着一代代人的灵魂。⑤仿佛是上天的特意安排,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今天,这里的人们也没有辜负上苍的厚爱。⑥西屏街是一条明清老街,长约两公里,青石板的街路两旁,鳞次栉比地排列着下店上宅式的几十家二层木结构店铺。通过设施改建,西屏街既提高了居住舒适度,又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当年的样子,堪称街区“活态传承”的样本。位于半山腰处的平田村,在古村落改造中强调“原真性保护”,二十八幢老屋被改建成不同档次的民宿,以品位不俗、知名度高吸引着大批的游客。⑦但是,现代化浪潮席卷之处,一应城市乡村都无所逃遁。这样的古村落在不少地方或者被拆除,或者住户被迁走,只留下徒有“古老”外壳、毫无“人气”的所谓的旅游项目。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的灵性窒息,疲惫不堪。相形之下,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阅读第③段,完成下面的表格。顺序景物村头①

石径,宗祠、水槽等建筑和器具老宅廊道、天井、方砖,雕刻、彩绘等2.第④段中,加点语句“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3.赏析文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作者通过“目光里的松阳”,表达了怎样的观点?13、(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①“老吴变小吴”了!老字号茶庄吴裕泰,在做好茉莉花茶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不同群体需求的新品种,堪称老字号的“返老还童”。然而,在时代更迭中,也有不少老字号失去活力。如今,中华老字号唯有向内挖掘文化价值,向外探索创新路径,才能永葆生机。②中华老字号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北京同仁堂始终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经历300多年风雨不倒,从一家普通的家庭药铺发展为国药第一品牌。创建于36年的百年“义利”始终恪守“先义后利,薄利厚义”的宗旨,成为北京城的一张名片。(甲)可贵的商业道德永续传承,成就了同仁堂、义利的品牌魅力。讲求诚信、重义轻利是许多老字号坚守的传统商业道德;而精雕细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成为老字号的品质保证。内联升的一双普通千层底布鞋,要经过90多道工序,纳2100多针,每道工序都有严格明确的标准。(乙)。诚实守信、精益求精等价值凝聚在每一个老字号身上,彰显的是一种品牌精神。老字号是我们的商魂所系、商道所在,振兴中华老字号是对民族文化的有力弘扬。③老字号价值在老,出路在新。这个“新”首先体现在改造传统产品和推出新产品上。百雀羚针对成熟女性设计了“东方簪”及“燕来百宝奁”礼盒,针对90后、00后设计出了“洛天依”萌系产品,吸引了不同的客户群。新产品为老字号开拓了新市场,也让老价值进入了“新人类”的生活空间。④老字号的新出路还体现在营销方式的变化上。不少老字号纷纷与网络平台牵手结盟,通过大数据手段发掘新的用户群,找到了更加精准的销售方向。老字号转型,就要创新理念,开阔视野,提升品牌的市场活力。⑤老字号既是商品,又是文化。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更应固本培元,守正出新,用创新思维打造新时代的文化精品,使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1.阅读文章,说说老字号怎样才能永葆生机。2.参照第②段(甲)处画线的句子,将(乙)处内容补充完整。3.下面这则材料放在文章哪一段最合适?并阐述理由。始建于1921年的“五芳斋”为打破粽子作为节令食品的局限,专门设立食品研究所,以粽子为主体,不断开发新产品,其三角饭团、米肠、米饭汉堡等快餐产品方便快捷,受到了上班族的欢迎。三、写作。(50分)14、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的内心深处常常会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有时却与自己的言行相矛盾:从来都很执着,有时也想退缩:一直都漫不经心,有时也想认真……坚强中有时也想痛哭一场:是非前有时也想正义一回。青春期中的你,是否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呢?请以“我也想”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把文题补充完整再作文;②内容具体,感情真挚;③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④文中不得出现真事的人名、校名;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8分)1、A【解析】

先找中心总领句,再找连接词。通读所给五句话,找出第一句:④“打老虎”和“拍苍蝇”是反腐领域的形象比喻。②句紧承,进一步诠释,①句对比分析。⑤句指出问题的实质,③所以……作最后总结。所以顺序为:④②①⑤③。故选A。2、B【解析】

试题分析:A.前后矛盾,去掉“左右”。B.正确。C.“减少”不能用“倍数”。D.否定词语滥用,去掉“不”。据此,答案为B。3、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对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识记。C项,《诗经》中的“风”是指地方民歌,“雅”主要是朝廷乐歌。故选项中的“‘风’是朝廷乐歌;‘雅’主要是地方民歌”的说法是错误的。4、C【解析】

A.戛然而止(jiá)。B.卑鄙(bǐ)、强词夺理(qiǎng)。D.缄默(jiān)、挑拨离间(jiàn)。故选C。5、B【解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名著导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要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本题B项错误。柳宗元不是元代文学家,而是唐代文学家。6、C【解析】

C.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学会谢绝,可以帮你节约时间”与“学会谢绝,可以帮你集中精力干事情”是同一层面的并列关系。所以要把中间的句号改为分号。7、A【解析】该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时,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句段的表达顺序主要有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此题可运用排除法。比较四个选项可知,首先要确定④、⑤、⑥句哪一个放在第一位。阅读文段可知,④句交代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和起因,所以应放在第一位,故排除B、D两项。再分析A、C两项,确定放在第三位的是⑥句还是①句,即可解答此题。分析⑥句和①句的内容可知,应先交代外婆的卧室,再写外婆坐在床上,大声地哭,所以⑥句应放在①句前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是A。8、B【解析】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记忆。B错,《核舟记》作者魏学洢,选自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9、(1)羁婪shǔn(2)沧穹苍穹(3)举(4)那未来的一切,不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解析】

(1)关于字音,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多音字。关于字形,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注意“羁”“婪”的书写,“吮”的拼音。羁绊:意思是缠住不能脱身,束缚。贪婪:意思是渴望而不知满足。吮吸:把嘴唇聚拢在乳头上或其他有小口儿的物体上吸取东西。现多用于比喻榨取、伤害。(2)辨析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苍穹:基本意思是苍天;广阔的天空。(3)要求学生结合整个词语的含义和语境分析意思。擎起:举起、向上托起。擎:指的是满怀敬意地向上托举、举。(4)陈述句改成反问句时,除了恰当添加表示反问的代词和句末的问号外,还要在“肯定”或“否定”上注意。“肯定”的陈述句变成反问句时,应该是“否定”的形式。所以这里应改为:那未来的一切,不正在这火的波涛中孕育吗?10、(1)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2)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这类试题属于基础题,也是语文中考必考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别字。本题的“燕脂、搔、簪、襄陵、溯、采薇”等字词容易写错。二、阅读理解。(42分)11、1.答案示例:概括文章主要内容;高山和流泉,暗合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揭示文本的主题,从高山和流泉中悟出“耐住寂寞付出艰辛方能有所收获”的生命哲理。2.兴致勃勃、无精打采、后悔莫及3.答案示例:不可以。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极写“趱路”之苦,为下文看到清泉后的喜悦心情蓄势铺垫,起到了对比映衬之作用。4.答案示例:(1)采用排比、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流泉的种种音韵美。(2)先设问后反问,突出了流泉不可比拟的灵秀、晶莹和活力。5.答案示例:采用托物言志(答托物寓意也可)的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解析】1.考查文章标题的妙处的理解。回答此类题目,一般可采取先分析题目的字面意思,再结合文本分析题目的深层含义,然后分析此题目对作品的作用。首先,此题题目中的“高山流水”的是文章写作的中心事件,概括主要内容;“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高山和流水,与我国古代伯牙善琴,子期善听,钟子期和俞伯牙弹琴遇知音的典故暗合;同时作者从高山和流泉中感悟探寻生命的意义,揭示文本的主题。2.本题考查学生梳理人物情感变化的能力。此类试题根据文章②到⑥段情节的发展变化,一般都能在文段中用原词来选择提取,没有再根据句意来概括。根据“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提取“兴致勃勃”;“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概括为“无精打采”;“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真不该来。”概括为“追悔莫及”。3.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等作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上文所写的登山之苦,引出下文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看到清泉后欢呼心情做铺垫。内容上,前后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所以此段不可以删去。4.本题考查赏析文章精妙语句的能力。赏析句子的一般方法为:方法+效果+情感,在分析效果和情感时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才行。①句三个“有时……”构成排比句,“如”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像情人的私语”运用拟人修辞手法,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流泉声音之美妙。②句“谁能把这一份灵秀、晶莹、活力,谱进美妙的曲子里?除了山泉,谁能?”设问与反问连用,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流泉灵秀、晶莹、活力的喜爱与赞美。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写法的能力。从文章的“意象、情感”等角度来分析即可。了解常用的托物言志等写作手法,明确每一种写法的表达效果。学生作答时能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合理表述即可。一般用这里运用了……写作手法,借助鲜明具体的形象,表达思想感情,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汪国真的诗《祝愿》借青山和波澜(流水)来告诫朋友能理性看待自己的成功,希望像青山一样稳住自己的内心。此文从高山和流泉中感悟到耐住寂寞付出艰辛方能有所收获的生命哲理。都是运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寄情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予以体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富有感染力和艺术性。12、1.①溪流、古树②街巷2.①石雕、木雕、彩绘等内容的教化作用;②匾额、楹联语句的熏陶作用;③先人文魂的引领作用。3.①主语部分的三个短语构成排比,增强句势,表意丰富。②把“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喻为“无形的网”,使描写对象形象生动,具体可感。4.①古村落既有美学价值,又有文化价值,要注意保护,不能一拆了之。②古村落保护要注重人文关怀,考虑人居环境。③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存方式、浓郁的人文气息,在现代社会弥足珍贵。【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文章第③段的“来到村头,或者是一道溪流,溪水汩汩有声,清净见底”“街巷两侧分布着宗祠、水井、水槽、晒谷坛……”提取信息作答。2.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文章,仔细阅读题干,根据题干划分答题区域,仔细阅读,从中筛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信息,进行整合概括回答问题。本题题目是“第④段中,‘丰厚的蕴含’包括哪些具体内容”,通读文章,根据题目提示,可以确定答题区域为第④段,仔细阅读第④段,可以从中筛选出“石雕、木雕和彩绘,内容多取材于神话传说或传统典籍,八仙过海、岁寒三友、松下问童子、鲤鱼跳龙门……,笔法精致、细腻、生动,有祝祷的寓意,有教化的作用”“‘耕读传家’被刻写无数古宅老院的匾额上,并扩展成‘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镌刻于楹柱上,让孩子们在耳濡目染中受到熏陶”“杨家堂村是明代开国第一文臣宋濂后裔聚居地,文风昌盛,绵延不衰,这不能不说是先人的文魂引领的结果”信息,根据这些信息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能力。赏析句子,首先指出句子运用的表达技巧,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分析句子是如何运用该表达技巧的,最后指出句子运用该表达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或者抒发了什么情感。本题,句子“喧嚣和躁动,忙乱和焦虑,速度和效益”为排比,“……织就一张无形巨网,让人们灵性窒息,疲惫不堪”是比喻。前者的作用增强语势,表意丰富。后者的作用是形象生动刻画描写对象。答题时从这两种修辞手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即可。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把握作者观点能力。作者的观点时通过文章主要内容来体现的,所以也是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全文,梳理文章脉络,分清文章层次结构,找到关键句,提取内容要点,综合考虑,必要时用自己语言概括。如本题,通读文章,可以从中筛选出“古村落弥漫着传统美学的韵味和情致,同时,在种种美的样貌形态背后,还有丰厚的蕴含”“在遥远宁静的群山之间,安放一种古朴传统的美好,让人们真切地领悟到什么才是诗意的生存”“这里静谧古雅的氛围、诗意的生活方式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便愈发显得可贵”等信息,根据这些进行分析概括,回答问题。13、1.示例1:唯有向内挖掘文化价值,向外探索创新路径,老字号才能永葆生机。示例2:老字号应固本培元,守正出新,才能永葆生机。2.示例:宝贵的匠人精神,始终坚守,造就了内联升的品牌传奇3.第③段材料论述的内容是“五芳斋”不断开发新产品,受到上班族的欢迎,与第③段“‘新’首先体现在改造传统产品和推出新产品上”的论述一致,所以放在第③段。【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并概括的能力。回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在审清题干的基础上找到答案范围,然后精读该语段,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解题的关键是要统观全文,注意提示性语言,把握中心句。根据第一段的“中华老字号唯有向内挖掘文化价值,向外探索创新路径,才能永葆生机”和最后一段的“老字号更应固本培元,守正出新,用创新思维打造新时代的文化精品,使老字号的金字招牌成为闪亮的国家名片”即可解答此题。2.本题是对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种类型的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格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结合第二段的内容来思考。根据画线句的形式,可知乙句应围绕“内联升的布鞋”来仿写。可按照“……的……,造就了内联升的……”的句式来仿写。3.此题考查论据的运用。根据论据的主要内容,结合文章的观点来思考。首先分析材料的主要内容,这则材料写的是“五芳斋”不断开发新产品,受到上班族的欢迎。这个事例与第三段的观点“‘新’首先体现在改造传统产品和推出新产品上”论述一致,所以应放在第三段。点睛:此题考查学生对论据的把握能力,首先要明白论据的类型,再分析各段所论述的观点,看看这个论据与哪一段的观点一致即可。三、写作。(50分)14、有时,我也想珍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