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会革命情(第二课时)同步测试【人教选必上】_第1页
体会革命情(第二课时)同步测试【人教选必上】_第2页
体会革命情(第二课时)同步测试【人教选必上】_第3页
体会革命情(第二课时)同步测试【人教选必上】_第4页
体会革命情(第二课时)同步测试【人教选必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体会革命情(第二课时)同步测试1.某中学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请你担任导游,介绍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精神。请结合下图写一段解说词,要求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少于100个字。2.请阅读下面的材料并简要概括“抗战美术”三个时期的特点。自1931年起,以反映与表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均为“抗战美术”。“抗战美术”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第一阶段从1931年至1949年,这一时期的大批艺术家自觉地把自己的画笔当成枪炮,记录了全民族奋起抗争的人民形象,作品以小幅木刻画为主,包括当时后方报刊上发表的木刻画、漫画及连环画。第二阶段从1949年至2009年,这段时期国家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艺术家创作“革命美术”,成为新中国美术史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阶段从2009年至2015年,这一时期由国家叙事大型展览主导的抗战艺术创作,成为抗战美术的当代诠释与重要组成,进一步丰富了“抗战美术”的题材与内涵。第一个时期:第二个时期:第三个时期:3.2019年12月13日,中国举行了第六次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活动。学校开展了以“历史记忆、和平发展、共创未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请你结合《大战中的插曲》一文中所叙述的故事,写一段感想,表达中国民众一直以来对和平的珍惜。200字左右。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这些事情留给人的印象是很深刻的,时间虽然过去了几十年,但一想起来,好像并不遥远。百团大战中,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就一直留在我的记忆之中。这是激烈的战火中一个很有意义的“插曲”。…………我还给日本官兵写了一封信。这封信的原文是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掠,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堪设想矣。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生存与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幡然觉醒,与中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专此即颂安好聂荣臻八月二十二日为什么写这样一封信?我是这样考虑的:我们进行抗日战争,这中间不只是打仗的问题,还要注意不失时机地对敌军进行政治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它涉及到军心的问题。就是将来不论同任何侵略军作战,都不能忽视这项工作。(1)文中说:“战时的生活,并不都是炮火轰鸣、刀光剑影的场面,也常常遇到一些曲折有趣的事情。”根据课文内容整理,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的曲折具体指前后哪些情形?(2)把“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放在抗击日本侵略的百团大战的背景下讲述,有什么特别意义?结合作者写给“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的信谈谈认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彭德怀印象(美)埃德加·斯诺【注】彭德怀过去既有这样一种斗争历史,我原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彭德怀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上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未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我住在彭德怀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上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宁夏产瓜,种类很多,彭德怀很爱吃。可是,好吃惯了的作者却发现彭德怀在吃瓜方面并不是什么对手,但是在彭德怀参谋部里的一位医生前面只好低头认输,他的吃瓜能力已为他博得了“韩吃瓜的”这样一个美名。我必须承认彭德怀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很使我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彭德怀突然向他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彭德怀迟睡早起,不像毛泽东那样迟睡也迟起。就我所知,彭德怀每天晚上平均只睡四五个小时。他从来都是不急不忙的,但总是很忙碌。我记得那天早上一军团接到命令要前进二百里到敌区的海原,我多么吃惊:彭德怀在早饭以前发完了一切必要的命令后,下来同我一起吃饭,饭后他就马上上路,好像是到乡下去郊游一样,带着他的参谋人员走过预旺堡的大街,停下来同出来向他道别的穆斯林阿訇说话。大军似乎是自己管理自己的。附带说一句,虽然政府军飞机常常在红军前线扔传单,悬赏五万到十万元要缉拿彭德怀,不论死擒活捉,但是他的司令部门外只有一个哨兵站岗,他在街上走时也不带警卫。我在那里的时候,看到有成千上万张传单空投下来要悬赏缉拿他、徐海东、毛泽东。彭德怀下令要保存这些传单。这些传单都是单面印的,当时红军缺纸,就用空白的一面来印红军的宣传品。我注意到,彭德怀很喜欢孩子,他的身后常常有一群孩子跟着。许多孩子充当勤务员、通讯员、号兵、马夫,作为红军正规部队组织起来,叫做少年先锋队。我常常见到彭德怀和两三个“红小鬼”坐在一起,认真地向他们讲政治和他们个人问题。他很尊重他们。一天我同彭德怀和他一部分参谋人员到前线去参观一所小兵工厂,视察工人的文娱室,也就是他们的列宁室即列宁俱乐部。在屋子里的一道墙上有工人画的一幅大漫画,上面是一个穿和服的日本人双脚踩着满洲、热河、河北,举起一把沾满鲜血的刀,向其余的中国劈去。漫画中的日本人鼻子很大。“那是谁?”彭德怀问一个负责管理列宁俱乐部的少先队员。“那是日本帝国主义者!”那个孩子回答。“你怎么知道的?”彭德怀问。“你瞧那个大鼻子就行了!”彭德怀听了大笑,看看我。“好吧,”他指着我说,“这里有个洋鬼子,他是帝国主义者吗?”“他是个洋鬼子,那没问题,”那个少先队员说,“但不是日本帝国主义者。他有个大鼻子,但要做日本帝国主义者还不够大!”彭德怀高兴地大笑,后来就开玩笑地叫我大鼻子。事实上,我的鼻子在西方人的社会中是正常的,并不惹眼,但在中国人看来,外国人都是大鼻子。我向彭德怀指出,当红军真的与日本人接触后,发现日本人的鼻子同他们自己的鼻子一般大时,这种漫画可能使他们感到极其失望。他们可能认不出敌人,而不愿打仗。“不用担心!”司令员说,“我们会认出日本人来的,不管他有没有大鼻子。”有一次我同彭德怀一起去看一军团抗日剧团的演出,我们同其他战士一起在临时搭成的舞台前面的草地上坐下来。他似乎很欣赏那些演出,带头要求唱一个喜欢听的歌。天黑后天气开始凉起来,虽然还只是八月底。我把棉袄裹紧。在演出中途,我突然奇怪地发现彭德怀却已脱了棉衣。这时我才看到他已把棉衣披在坐在他身旁的一个小号手身上。我后来了解彭德怀为什么喜欢这些“小鬼”,那是他向我的再三要求让步,把他自己的童年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我的时候。他在自己的童年所受的苦,可能使西方人听来感到惊奇,但是却是够典型的背景材料,可以说明为什么许多中国青年像他那样投奔红军。(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注】埃德加·斯诺美国记者、作家。1936年6月,在宋庆龄的安排下,斯诺首次访问了陕甘宁边区,拜访了许多中共领导人。(1)概括文中的彭德怀的形象特点。(2)文中划线部分说明:虽然被通缉,但彭德怀身边的防卫很少。通过阅读选段,你认为他为什么敢于如此?(3)阅读本文后,述说老一辈革命家留给你怎样的印象?(4)这是一篇外国记者记述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文章,和一般的回忆录或新闻报道相比,你觉得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参考答案1.【答案】红军长征从江西瑞金出发到达延安,行程二万五千里,历经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等大小战。长征是类精神的丰碑,它体现出一个被压迫的伟大民族,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的事业,不屈不挠、勇于牺牲的精神品质。【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类的题目。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介绍红军长征的经过和精神”,要注意“经过”“精神”这两个关键词。解说词是口头解释、说明事物的文体。往往事先拟好文稿,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渲染,感染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实情、状态和意义,力争收到宣传效果。根据箭头的指向,长征从“瑞金”出发,经历的重大事件有“血战湘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懋功会师”“激战腊子口”等,然后“大会师”,最后到达“延安”。长征精神,可以写长征途中的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可以写为了独立、自强和正义,不断拼搏、勇于牺牲的精神等。2.【答案】(第一个时期)艺术家自觉记录抗战中的人民形象。(第二个时期)国家组织艺术家创作“革命美术”。(第三个时期)由国家叙事大型展览主导抗战艺术创作。【解析】作答本题时,要抓住各个时期的重要特征,简明扼要地进行概括。3.【答案】略【解析】

作文时,应围绕活动主题“历史记忆、和平发展、共创未来”,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展开。《大战中的插曲》所讲述的“将军救助日本孤女”的历史故事正是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友善仁义的历史明证,而当下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纪念活动,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忘国耻,不忘历史,对现有国际和平环境的珍惜。4.【答案】(1)我们部队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曲折,具体指以下一些情形:一次战斗后八路军救起幸存的日本姐妹,还帮妹妹脱离了危险;为了更好地安置姐妹俩,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她们送回日本;虽然父母死了,但是姐妹俩在八路军里得到了照顾,与我很亲近;八路军最终选择时机,妥善安排出行,将两个孩子送到石家庄;为了孩子和抗战,送走日本姐妹时还附了一封给日本官兵的信。(2)①抗战是主旋律,显示的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和勇气。在这样的背景下讲述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显示的是普通民众在战争中所蒙受的伤害,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认识日本对华战争的侵略性和残酷性,这也是抗战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原文中说:“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②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中国官兵的包容怜悯,彰显了人性的美好,反衬出战争的罪恶,不仅在战争年代能够激励中国将士抗击侵略的决心和勇气,也必定会在和平时期引导人们更加珍惜和平、保卫和平的决心和信念。原文中说:“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解析】(1)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筛选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应根据对文意的理解,从文本中筛选出主要信息,然后运用文中词语概括作答。本题要抓住关键句“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抚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概括即可。(2)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题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要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表达自己对文章主题的独特感受和新颖见解,要阐述对主题的理解,就要回到原文寻找能表露作者观点的句子。把“拯救日本小姑娘”的故事放在抗击日本侵略的百团大战的背景下讲述的特别意义有:抗战是主旋律,显示的是中国抗击日本侵略的决心和勇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