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研究概述_第1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研究概述_第2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研究概述_第3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研究概述_第4页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研究概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老龄化与养老模式研究概述

目前,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也成了21世纪人类社会必须要妥善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虽然世界各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普遍性,但不同国家也有各自的不同特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就表现出老年人口规模大,人口老龄化增长速度快,高龄化趋势显著,以及地区之间老龄化程度差异大等特点。如何从理论和实践上对国内外养老模式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借鉴经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城乡养老模式,是当前急需研究的重要问题。第一节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一人口老龄化概念界定人口老龄化一词是由英语“AagingofPopulation”翻译而来的,自1982年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老龄问题世界大会”,我国才开始从联合国文件中引用该词。在老龄化的研究文献中,“老龄化”有两种含义:一种是人类个体的老龄化,是指伴随时间的推进,个人年龄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的增长变化。这种变化过程是单向且不可逆转的,所以,由人类的生物属性决定了其结果必然是人的死亡;另一种是人口群体的老龄化,即在特定区域范围内人口的群体性老化,是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或群体平均寿命延长的过程。这一动态过程不会导致人类的灭亡,而是人类发展进步所出现的必然规律。按照联合国人口委员会人口学词典的说法,人口老龄化即老年人在人口中的比例增大。那么,本研究所说的人口老龄化就是指后一种含义。衡量一个国家人口老龄化状况的指标体系通常有三类,它们分别是反映人口老龄化的程度指标体系、速度指标体系和抚养比指标体系。那么,按照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龄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一书的标准说法,即一个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判定指标主要包括老年人口比例、少儿人口比例、老少比及人口年龄中位数(见表1-1)。其中,老年人口比例是最常用的判定指标。由此,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规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0岁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10%或以上,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65岁以上人口占该国家或地区人口总数的7%或以上,那么,该国家或地区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表1-1国际通用人口类型指标就目前多数学者对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研究成果看,多数学者指出:中国老年人口比重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随着人口预期寿命的逐步提高,人口高龄化、老龄化相伴而生,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是“未富先老”。笔者认为,把“人口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列为特点的说法还有待商榷。正如学者姜向群认为,生育率下降而导致出现的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并不明显。因为不仅许多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程度的老龄化,而且发达国家在经济未现代化之前也出现了老龄化。此外,关于学术界某些学者把“女性老龄化问题”也作为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更是有些不切题意甚至是以偏概全。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大国。30多年来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升。而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又使得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在生育率持续下降以及平均预期寿命延长的双重作用下逐步加快,甚至被列入世界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据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2月发布的《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公报》,到2009年底,我国人口总数达133474万,相比2008年统计的人口总数,足足增加了672万人,其自然增长率为5.05‰;2009年,全国的出生人口数是1615万,死亡的人口数是943万,其出生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2.13‰和7.08‰。其中,0~14岁的少儿人口数是24663万,少儿人口的比例是18.5%;15~59岁的劳动人口数是92097万,所占比例是69.0%;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是16714万,所占比例达12.5%;统计数字还显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是11309万,其所占比例达到了8.5%。可见,自2000年我国进入老年型的国家行列以来,我国老年人口数一直处在增长状态,人口老龄化的程度在不断加大,这不能不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不得不需要及早做好应对老龄化问题的准备工作。同样,从这份2010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来看,2009年底,我国城镇的总人口数已有62186万,其所占比例达到全国总人口的46.6%。在我国大陆范围内,上海、北京、天津等城市的老龄化水平尤为凸显。毋庸置疑,城市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必然会对一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产生很大影响。那么,城市在面对老龄化直接带来的养老问题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老年人群体的养老需求,而且要着眼于城市发展的大局。因此,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既有利于更好地把握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呈现的特征,也有利于更有效地应对老龄化所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三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及特点1.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1号)统计,目前我国总人口13.71亿,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1.77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亿,占8.87%。同2000年第3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在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老龄人口的比例将以年均3.2%的速度增长,从2001年到2020年这一时期,平均每年将有596万人进入60岁以上的老龄时期,大约到21世纪40年代,人口老龄化程度达到顶峰;2030年前后,我国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预计将增至4亿左右,相当于现在欧盟15国的人口总和;到2050年,我国60岁和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分别达到4.5亿和3.35亿,这意味着每3个人中就有1个老人。据美国人口普查局的统计结果,65岁以上老年人的比重从7%上升到14%所经历的时间,法国用了115年,美国为66年,日本为33年,而我国大约为25年。1970年因我国为控制人口增长而采取计划生育政策,使我国到2030年将比世界各国出现的老龄化更为严重。人口老龄化是导致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困难、缺口加大的主要因素。我们是在尚未进入富裕社会的条件下就进入老龄化社会的,面临的挑战是突出的。我国人口的老龄化呈现以下特点。(1)老年人口基数大。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1.77亿,世界上60岁以上人口超过1亿的只有中国,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1/5,占亚洲老年人口的1/2。(2)老年人口增长速度快。据统计,大概到2045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占到30%。从2005年的11%到30%,中国用了不到半个世纪的时间,而许多国家用了100年的时间,我们的进程大大快于其他国家。(3)高龄化趋势明显。近年来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以年均约4.7%的速度增长,明显快于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增长速度。目前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300万,约占老年总人口的9.7%。(4)地区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上海的人口年龄结构早在1979年就进入了老年型,而青海、宁夏等西部省区到2010年左右才进入老年型社会,相差约30年。(5)历史欠账较多。我们国家经历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当时是没有养老积累的,这个包袱留到了现在,这是其他国家所没有的。(6)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欧美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入老年型社会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般在5000~10000美元,而我国目前尚不足1000美元,是典型的“未富先老”国家。2.城镇人口流动进程加快,城镇人口结构复杂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业的转化,客观上已成为城镇养老不容忽视的问题。据有关资料,目前以各种形式进城务工和谋生的农业人口大约有1亿,而且以内地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为主。随着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以城镇居民职工为主要覆盖对象的养老保障体系必须认真考虑城市人口变化的新特点,不能忽视农民工的问题,不能忽视人口流动范围扩大、流动性加大带来的养老问题。3.城镇人口年龄结构发生变化,老龄人口比例上升在上海,2005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数量为266万,占全市总人口的19.6%;北京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88万,占总人口的14.6%,据预测,到2025年,北京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16万,占总人口的30%;2006年底,天津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口有148.81万,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5.68%。据统计,老龄化水平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上海(19.6%)、天津(15.68%)、北京(14.6%)、江苏(13.75%)、浙江(13.18%)、重庆(12.84%)、辽宁(12.59%)、山东(12.31%)、四川(11.59%)、湖南(11.51%)和安徽(11.18%)等省市。老龄化成为我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4.经济体制市场化,经济运行结构渐趋一元全国统一的市场经济环境逐步形成,人、财、物在全国范围内依照市场经济的调节机制进行流动,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其作用和影响尽管不会很快完全消失,但逐渐由健全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所取代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像户口制度、收入差别等城乡之间、不同地域之间存在的发展障碍,将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随着法制化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消除,我国必须认真考虑这些变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带来的影响。第二节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及其面临的挑战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近些年,为更好地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所产生的社会影响,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都在做人口预测,其结果基本上差异不大。正如将来历史会证明,21世纪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世纪。虽然30多年前人们未能察觉我国人口老龄化正悄悄到来,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步伐明显加快,并在步入21世纪后人口老龄化特征凸显。由此,为了促使我国在制定21世纪发展战略及老龄化对策时,能更客观地认识这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发展趋势,有必要对我国老龄化进程加快的发展趋势进行阐析。依据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状况,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阶段(1970~2000年)。回顾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初,伴随我国总人口数的盲目增多,人口的年龄结构在总体上朝年轻化发展。而导致这一时期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人口的出生率处于高增长状态,可是死亡率却呈现波动式递减趋势。到20世纪70年代初,为控制人口数量,我国积极倡导并全面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开始了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历程,即从1970年到2000年,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完成了从年轻型到成年型的转变,进而逐渐转为老年型国家。第二阶段:典型的老年型人口阶段(2000~2020年)。在这20年期间,我国人口增长的幅度不大,但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速度较快,2000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是10.3%,到2020年该指标将上升到16.3%。同时,有资料反映,在2000~2010年及2010~202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系数的增加幅度分别达2.16个和4.57个百分点。显然,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很快。此外,还呈现出低龄老年人口比重下降,高龄老年人口比重逐步上升的趋势。显然,这些数据都反映此段时期我国彻底完成了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向老年型的转化,并最终形成老化程度较高的典型老年人口型社会。从某种层面上而言,人口年龄结构的这种变化势必会对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造成很大冲击。所以,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引起了人们更多的关注。第三阶段:高度老龄化阶段(2020~2050年)。在这30年间,我国老年人口的总数还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2020~2030年,是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系数增长最快的时期。到2050年,同一指标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3亿,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的总数将增到3.2亿。到205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将达到30.7%。此外,我们注意到高龄老年人的比例也在迅速上升,2040~2050年是80岁以上老龄人口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预计在此阶段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超过一亿。可以说,这些都表明在2020~2050年这一时期,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将达到高峰期。当然,我国老年人口出现这样的增长趋势是有特定背景的,主要是由于出生在新中国成立后人口高峰期的人口,在这一阶段开始陆续步入了老年期。有资料反映,我国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由于相对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所以现在都已步入世界“高龄长寿”的城市之列,这不得不引发人们对城市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的迫切关注。二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挑战1.传统养老方式面临的挑战与老龄化相伴而生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遭遇困难。(1)生育率下降直接导致家庭的供养资源减少,子女养老的人均负担呈几倍增长。夫妻两人供养双方4位老人,抚养1个后代的“421”模式将成为中国今后几十年的主流家庭模式。据人口专家预测,未来10年,包括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组成的独生父母家庭在我国至少会达到上千万个。据一项京沪城市居民调查显示,35%的家庭要赡养4位老人,49%的家庭要赡养2~3位老人。(2)死亡率下降,人均寿命延长。1999年中国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1岁,正在向发达国家的水平(74岁)迈进。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赡养老人的时间也逐步延长;同时,随着高龄老人不断增多,家庭里有可能会出现两代老人,青年人赡养老人的数量开始增多。另外,在家庭中子女的年龄也相应提高的情况下,将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局面产生。(3)21世纪将是老年人独居的时代。1990年,我国老年人口中,有70%的人与子女同住。如今,在许多城市老年人口中空巢家庭数量增长了40%~50%,如北京市东城区安德里社区空巢化比例达到5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70%~80%,代际分离的现实问题增加了家庭养老的困难。(4)现代化生产节奏不断加快,劳动强度增加。忠孝两全难,由于时间、精力所限,成年子女越来越感到照料老人的担子沉重。尤其是对于卧床不起老人来说,他们的子女更难以承担长期照料老人的责任。单独依靠家庭来解决旷日持久的老人照料问题是不可能的。(5)统计表明,无子女和独生子女家庭中的老人是特困老人的多发群体。尤其是老年妇女,无退休金,长期依靠丈夫,丧偶后,失去经济来源,没有地位,没有依靠,更加容易陷入贫困。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及高龄老人的日益增多,急需突破原有的家庭养老方式,建立多种适合中国国情的养老模式,以弥补家庭养老功能的不足。目前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仍不够完善,与社会养老需求仍有较大差距。2.基本养老保险背负着体制转轨的沉重负担我们过去长期执行的是由企业单位承担的现收现付的制度,长期积累下来的历史养老责任必须由现行的养老保险体制承担解决。企业体制改革后,这一负担将更加凸显。现行的养老制度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承担国有企业改革改制中的部分人员分流压力。解决富余人员的出路是国有企业在改革转轨过程中的一大难点,尤其是对大龄人员、病弱困难群体的解决更加困难,提前退休成为解决人员分流难、就业难的途径之一,养老保险事实上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成本的重要承担者之一。(2)供养比例关系趋于恶化。企业在职职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与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员不同增长速度,参保的在职人员增加的速度慢,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员增加的速度快。1985年开始养老保险改革时,参保人员与退休领取养老金的人员比为5:1,2012年,省级统筹的比例为3.45:1,几年来供养比例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3)企业用人单位缴费负担较重。但从全国企业的实际负担情况看,缴费负担仍然是高的,加上医疗保险、工伤、生育、失业等险种,以及住房公积金等,缴费的总比例接近50%,企业缴费的负担仍然比较重。(4)基金收支平衡的压力大。按照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设计,个人账户部分的养老基金应当以积累的形式实现。然而,现行收入的养老保险基金在承担繁重的改革成本的同时,还要承担历史形成和积累下来的养老积欠,这个积欠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隐形债务,当期收入的养老保险费基本上只能用来维持当期的支付,在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不足的情况下,仅仅依靠当期收入的养老保险基金,至少在可预见的短期内难以填平历史积累下来的积欠。由于上述的实际情况,没有能够实现制度设计时要做到的部分积累的目标,变成了事实上的完全现收现付体制,原先制度设计设定的个人账户部分变成空账运行。上述现象的存在,对养老保险基金收支平衡能力的担忧势必会加剧,实际运行的结果日益远离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设计目标。3.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偏窄,扩大覆盖面的难度大,与形势的发展不协调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主要的覆盖人群还是国有企业及其职工,近几年各类其他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城镇灵活就业人员逐步纳入覆盖。直到现在,国家机关和各类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还未正式启动,从整个城镇从业人口看,纳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口实际上只占一半左右。从全国看,城镇从业人员约为2.66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约为1.22亿,约占城镇从业人口的一半。距离建立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有很长的路程要走。4.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改革不能与企业同步,形成较大的待遇差别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计划发放办法,仍然执行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退休金以退休前一个月的标准为基数,分不同的工作年限按70%~90%打折计发养老金,退休后养老金的调整又与机关事业在职人员捆绑同步调整,这就造成:①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与企业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差距日益加大。②机关事业单位自身的改革阻力随着两种体制养老金待遇差距的扩大而不断增大。③机关事业单位的支付压力日益增大,替代率高,养老费用负担日益沉重,收难抵支的风险逐渐增加,不少县市已经出现财政收支难以为继的情况。④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的人员难以流动和交换。⑤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互相攀比,对平稳推进改革造成不利的影响。5.推进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进展慢2003年底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出台了年金暂行办法,政策制度上已经有了比较完整的体系,在20世纪90年代福建省已经制定了建立补充养老保险的政策。但从福建省看,各地推进的进展并不大,目前已经建立年金制度的多是一些大型国有企业,中小企业较少建立,而私营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基本没有建立。社会养老保障是现代国家和文明社会的标志。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为全社会成员提供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框架的重要环节,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社会养老保障是对由于种种原因遇到风险和困难而失去生活来源的人,由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不仅为社会成员提供可靠的“安全网”,是经济列车高速运行的“减震器”,而且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劳动力合理流动的基础条件,是实现企业经营机制转变、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社会养老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关系着全体社会成员的安居乐业,因此,尽管社会经济制度的具体模式不同,但许多国家都把社会养老保障作为政府的主要职能之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这就决定了我国必须把社会养老保障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也在不断推进。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对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建设做了重要的战略部署,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的远景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社会养老保障是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要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本书着重总结30年来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改革和建设的经验和成就,探讨如何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设。第三节人口老龄化及养老模式的相关研究一如何看待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学界对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的研究越来越具体,学者们都认识到老龄化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如张昌彩指出,伴随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发达国家的老年人口开始迅猛增多,高龄老年人在社会及家庭方面的问题日渐凸显,部分“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甚至出现了危机。此外,由于老年人口迅速增长,社会抚养比例也随之逐步上升。人口老龄化对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代际关系的影响日益明显,养老问题已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笔者认为看待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影响不可一概地绝对化或悲观化,更紧要的是应依据国情积极采取应对策略,最大化地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影响。这其中就有学者提到要从制度层面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如李丹、王巍认为“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政府的管理之下,按照一定的法律和规定,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为保障人民生活而提供物质帮助和服务的社会安全制度”。同时,有些学者也强调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产业,进而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如陈建馨提出“加强政策引导,对老年人生活服务市场采取低税或免税等优惠政策,鼓励机关事业单位、有条件的企业、个人、社会团体、慈善团体乃至中外合资机构共同兴办老年产业”。此外,还有学者提出应对人口老龄化要注重养老模式的多元化,结合老人的需求状况采取不同的养老方式,或是延伸家庭养老的传统,或是推崇目前已成为国际潮流的社区居家养老。笔者认为,这些措施分别从制度保障及养老模式等层面做出了积极的研究。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直接问题就是养老问题。我国目前正处在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快的阶段,选择什么样的养老模式进行养老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的农村社会处在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和经济结构转型的过程中,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必须有其特殊的安排。2006年2月2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与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高于农村的发展历程不同,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超过城镇,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为突出。”中国老年人口60%分布在农村,“未富先老”问题在农村更为凸显。加之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外流以及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农村出现空巢家庭并呈逐渐增多之势。2011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9%。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十几年来,关于我国社会保障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中国老年人社会保障体制的建设重点和投入重心主要在城市,农村社会保障始终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在城市,社会、家庭和个人相结合的养老保障制度正逐步完善,社区建设和各种社会化服务也在逐步开展,这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城市空巢家庭老人的经济供给、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问题。而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从收入上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悬殊,两者的保障能力相差悬殊;从制度安排上看,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化养老保障机制和服务还很不完善或根本缺失。绝大多数农民的养老方式仍是实行以土地保障为基础的非制度化的家庭养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将成为显性问题,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养老保障问题将更为严重,迫切需要寻求一种合理的制度安排。在2008年的“两会”上,国家领导人更加关注民生问题,认为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安。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当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中国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但是步入老龄化社会的中国,仅靠政府进行社会保障建设,还远不能为群众提供足够的养老保障。2008年2月,由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教育部、民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建设部、卫生部、人口计生委和国家税务总局十部委联合制定的《关于全面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式颁布。按照《意见》,城市所有社区都要力争在“十一五”期间把居家养老服务开展起来,努力使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实现全面覆盖,服务设施不断改善,服务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服务队伍不断扩大,组织管理体制和监督机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在农村,依托现有的设施资源,通过努力让80%左右的乡镇拥有一处综合性老年福利服务中心,1/3左右的村委会和自然村拥有一所老年人文化活动和服务的站点,并在建成这些设施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老年人的基本服务需求。居家养老模式顺应了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既符合我国农村的传统文化习俗,又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居家的愿望,可以充分整合家庭和社会资源,通过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健全之时探讨建立农村居家养老模式并推而广之,对于减轻国家负担,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破解我国日趋严峻的养老服务难题,切实提高老年人生命、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二关于农村养老模式的研究学术界通常认为我国农村养老保障有家庭养老、个人养老、集体养老、社会养老和商业养老等多种模式。目前农村家庭养老保障模式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农村的养老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缺口是学者们的一致观点,而采用哪种模式来填补养老保障的供需缺口,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观点。(1)家庭养老模式。家庭保障在中国农村沿袭已久,一直是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主要途径。然而,许多学者对家庭能否继续承担起养老功能表示怀疑。杨连专指出,现代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快,大量农村的年轻人进城打工,迫于岗位的竞争压力,忙于工作和事业,使他们无暇顾及老年父母(杨连专,2002)。(2)集体(社区)养老模式。有学者认为,集体供养方式取决于集体的经济状况,在集体经济被削弱、集体组织涣散的农村地区,集体供养制度难以保证被供养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陈彩霞,2000)。一些学者认为虽然我国农村目前尚不具备实行社会化保障的条件,但由于我国农村社区具有互助传统,原有社会保障制度留有一定制度基础以及农村社区经济有了巨大发展,在农村建立社区保障模式具有可行性(梁鸿,1999)。(3)社会养老模式。有学者认为,社会养老保障虽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但对今后一二十年内要进入老年期的老人发挥不了太大作用(陈彩霞,2000)。徐勤从农村家庭养老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出发认为从长远来看,应大力发展农村社会养老制度。她认为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是养老制度的两个方面,一方的削弱应以另一方的增强为前提。在家庭供养资源减少、供养力下降,传统家庭养老受到前所未有挑战的形势下,只有发展社会养老才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根本途径(徐勤,1997)。(4)自我养老模式。穆光宗认为,在农村有相当比例的老年人到了晚年仍然继续劳动,老年人自养一直是农村养老保障的一种重要形式(穆光宗,2000)。也有学者认为中国人口预期寿命的提高使老年期的时间越来越长,自养的可能性将随老年人年龄的增大而逐渐消失。关于农村养老保障模式今后的发展方向,学术界的观点也不尽相同。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养老终究会取代家庭养老,这是社会发展的方向;另一种观点认为家庭养老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应该继续保持下去,但至于家庭养老在未来农村社会保障所处的地位和作用还有待商榷(赵书霞、刘立国,2008)。更多学者采取折中的观点,提出应多种模式相结合。杨翠迎认为中国在社会经济转型的特殊时期,面对庞大的农村人口群,应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区养老三种主流养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建立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杨翠迎,2005)。杨燕绥等人认为应形成“养老金(退休金)+家庭供养+社区服务+国家最低保障”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满足多样化的养老需求,解决养老问题(杨燕绥等,2004)。通过文献回顾,学者们均看到了社会转型期过程中传统养老模式面临的挑战,对今后农村养老的发展方向也进行了探讨,但对于如何应对农村家庭空巢化过程中的养老问题尚未提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模式的探讨有别于一般老年人的养老模式的探讨,应充分考虑当前农村社会的资源条件和实际情况,尽可能满足农村空巢老人的客观需要。三关于居家养老模式的研究居家养老是老年人在家中居住,并由社会提供养老服务的一种方式,既区别于机构养老,也有别于传统的家庭养老,是把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结合起来的一种养老模式。陈平认为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政府和社会力量提供的专业化社区服务为主,以家庭照顾为辅的一种养老模式。孟艳春认为居家养老是指在政府的积极倡导和扶持下,老人居住在家中同时享受社区为其提供的社会化养老服务,即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养老服务网络为外围,以养老制度为保障的养老体系。从检索到的文献看,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在家中居住,但享受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服务的一种社会化养老方式。本书也使用这一概念,同时,本书还特别注重居家养老的外延,“居家”不仅仅指居住方式,也包括了我国家庭养老的“孝”的文化伦理,即费孝通先生所说的“反馈式”养老,只是这种“孝”在当今社会更侧重于子女对父母在照料和精神方面的支持。1.居家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翟振武、李建新在《中国人口:太多还是太少》中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作了比较,认为以家庭为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则是居家养老,如以养老院或是老年公寓等作为生活的主要场所则为机构养老。对于居家养老与其他养老方式的区别,有专家学者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董洪敏在《浅谈我国社区养老的可行性》中认为目前对居家养老的认识出现了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把居家养老与家庭养老等同。家庭养老主要是指由自己或家庭成员承担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等需要,讲的是谁承担的问题;而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居住在自己的家中而非集中居住在养老机构,讲的是居住方式的问题。二是把居家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差别扩大。二者有本质区别,但二者都反映了家庭与养老的关系,如在居住方式和老年人生活服务的承担方式方面有很多共同点。三是把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仅看作一个空间概念。有人认为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只是养老地点的形式”问题,但我们研究的居家养老或机构养老不仅仅是居住场所问题,而主要是揭示它们所反映的社会关系。笔者认为养老方式的区别,实质上,是老年人所嵌入的社会关系网络不同的体现。侯志阳2009年对福州、厦门和泉州三城市居家养老服务的情况进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反映,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包括:老年人的文化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居住情况、婚姻状况、退休前的职业、收入状况以及阶层认同状况。褚湜婧、孙鹃娟以“2006年中国城乡老年人状况追踪调查”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回归分析方法对城市居民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分析发现,依靠子女养老仍然是城市老年人偏好的养老方式,他们更愿意与子女同住或者居家养老,而不愿意入住养老机构。从总体上看,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对于老年人选择居住方式有较大影响;此外,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健康状况、拥有儿女数量等也是影响老年人养老意愿与方式的主要因素。苏丽惠、董沛、李翠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两城市60岁及以上的398位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系统、年龄层次与城市老年人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有密切关系,并且在家养老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首选。牛晓丽、董桂清以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银川市现有社区中选取其中的3个社区为调查现场,调查发现影响养老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学历、职业、月收入、居住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养老金。银川市老年人无论是现有的还是将来的养老方式都以家庭养老为主。龙书芹、风笑天以2004年江苏省四个城市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资料为研究对象,认为总体上老年人的年龄、性别和文化程度对其养老意愿有显著影响。焦亚波对上海市长风街道的调查研究发现,年龄、居住方式和健康状况对老年人的养老方式的意愿存在显著影响。由此我们可以确定个体的年龄、性别、学历、职业、文化、子女数、阶级认同等因素影响了老年人养老意愿的选择。但以上自变量的选择大多数是以个体的相关属性为主,即个体的自我属性影响了养老方式及满意度的选择。但是除了个体的自我属性外,本书认为与居家养老资源有关的社会支持网也是影响居家养老方式和意愿的一个重要因素。已有的研究,例如许传新、陈国华的研究就证实了社会支持网能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产生积极影响。又如,贺赛平将社会支持网分为社会支持网数量和质量,并以山西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证实了在社会支持的数量中,支持网中有无配偶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身体状况都有显著关系,子女的数量只与生活满意度有关;在社会支持的质量方面,关系强度与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正向关系,网络资本中网络成员经济收入的平均水平则与生活满意度和身体状况都有显著关系。因此,以上的研究犯了忽略变量偏误的毛病,因为社会支持网既和个人的基本属性有关,又和变量间存在因果关系,由此可能造成忽略变量的偏误。社会支持网变量是一个影响老年人养老方式和满意度的重要变量。2.居家养老存在问题研究吴翠萍通过性别视角、家庭结构二重变迁视角分析城市女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从性别上看,女性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更长;老年女性人口需面对低文化程度和低经济水平问题;老年女性还需面对保障缺乏问题。在家庭结构中存在着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家庭关系的扁平化和传统家庭观念的式微之间的冲突。孟艳春从居家养老服务主体出发认为造成我国社区养老服务事业发展缓慢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我国对社区养老服务的定性不明确,政府责任缺位,因此要明确国家、社区和个人角色在社区养老服务中的定位;其次是老年人的养老消费观,传统的老人一切为了儿女,儿女将来负责老人的一切的养儿防老观念,影响其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不利于居家养老的发展。李颖奕认为老人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选择权和参与权没有被充分赋予和行使。表现为老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这种使用态度和行为体现出老人将服务视作一种慈善而不是权利。并且她借助“福利场域”概念认为在我国“单位制场域”社会中,人们对组织严重的依赖性构成了单位制时期民众的思想特质。这种“单位制场域”的长期控制使单位制社会结构内化到民众的内心,并逐渐形成了与该场域相协调的“性情倾向系统”——“单位制惯习”。这种场域使得老人对服务的使用态度和行为仍然体现出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福利制度的痕迹,不利于我国福利事业的社会化发展。江海霞、陈雷从城市空巢老人养老保障需求分析入手,认为:宣传滞后致使居家养老服务尚未深入人心;服务经费投入有限而未能有效满足养老保障需要;专业服务人员缺失难以提升服务质量;社会资源与配套设施缺乏影响服务活动开展。四关于机构养老模式的研究1.关于机构养老方式概念的界定问题目前学界还未对机构养老的概念达成统一的界定。穆光宗认为关于养老方式的界定应该根据社会的支持力,即养老资源来决定;他认为机构养老也不一定是社会养老,如果养老资源是来自家庭的话,也只是家庭养老的变形。姜向群、张钰斐认为,机构养老应该更强调以社会途径、社会制度为保障的养老形式,从而区别于家庭养老。于潇认为,机构养老是由社会福利机构为老年人提供专业照顾,并且具有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特征的养老方式。2.关于机构养老服务的需求和供给分析宋宝安把养老意愿操作化为“共同生活”模式、“独自生活”模式和“福利院”模式,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只有5%的被调查对象选择了机构养老方式”。蒋岳祥、斯雯在浙江省5个城市所做的调查发现,有9.69%的被调查对象选择机构养老方式,这一比例比选择居家养老的8.02%还高出1.67个百分点。刘同昌在被调查的7642人中发现,有10%的老年人愿意入住养老机构,并且分别从文化程度、居住地、收入情况和身体状况四个方面统计了愿意入住养老机构的情况。谢钧、谭琳认为,老年人对机构养老的需求主要有四方面:“一是老年人的收入能够与机构收费相适宜;二是机构提供方便、形式多样的服务;三是提高服务水平,改善服务设施和态度;四是创造良好的养老社会环境,给予老年人及其子女相应的尊重。”吕新萍认为,当前中国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更需要精神和心理需求的满足,主张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提升机构服务。丁煜、叶文振在厦门的调查认为,城市68.8%的老年人赞成老年公寓,72.5%支持养老院养老,之所以会出现这么高的比例与他们所做的调查样本中只有非家庭养老方式有关。刘红认为,目前机构的床位存在较高的闲置率,可能是由于老年人经济、传统文化以及对机构养老不了解的三方面原因,导致福利资源的极大浪费。3.机构养老服务的现状和问题周云、陈明灼认为,自从1989年以来,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数一直在不断增加,并且床位使用率一直保持在70%左右。傅桦认为,我国目前城市养老服务设施明显存在不足,这与快速增长的人口数目严重不相称,进而影响到社会化养老体系的建立。刘岚等人认为,从2001年至2005年,我国城镇养老机构的床位数和收养的人数逐年增长,床位数为41.9万张,收养救助人数为31.2万人。目前我国养老机构的床位数按照国际标准还远远不够,但还是出现了床位大量闲置的问题。常宗虎在青岛、大连、佛山、北京和烟台5个城市调研的基础上,认为养老机构的入住率在63%左右,入住率不高的原因不是没有需求,而是机构管理和服务水平不高。孙树菡、葛英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调查中发现,机构的入住率主要集中在60%~70%。我国机构养老床位的供养存在明显不足和入住率低的问题。同时,我国机构养老服务的质量不高、内容单一。廖敏、张蕾在长沙市养老机构的调查发现,长沙养老机构存在数量较少、规模参差不齐、服务质量不高、机构工作人员技术不强等问题。梁鸿等在上海浦东的案例研究中认为,目前机构养老存在规模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服务满足不了社会需求,同时缺乏效率等问题。4.机构养老服务对策研究针对目前存在的机构养老的问题,于潇认为政府应该制定行业规范、标准和优惠政策,同时,还应加强培育新型养老文化。孙树菡、葛英认为,政府应该起主要和主导作用,进而建立多元的社会化机构养老体制。易大方、王玉伟在武汉市的调查认为,应该提高机构的管理水平,打造一支专业化队伍等。桂世勋将我国养老机构进行分类,分类为重度、中度和轻度护理养老院,并提出在机构养老中提供“临终关怀”的服务。案例链接:适合不同人群的20种养老模式1.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情形。喜欢过群体生活的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居住于养老院,或组建大型的老年社区,组织大量的老年人自愿前来入住,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其所需要的各方面专门化服务。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一大主体方式。适合人群:喜欢热闹的单身老人。2.居家养老居家养老是指老年人按照我国民族生活习惯,选择居住在家庭中,而不是入住养老机构,安度晚年生活的传统养老方式。适合人群: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更多的中国老人还是选择在家颐养天年,特别是高龄老人和对到养老院和护理院养老都存在一定的偏见或顾虑的老人。3.居家式社区养老即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目前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适合人群:子女工作太忙照顾不到,又不想离开家的空巢老人。4.乡村养老乡村的空气新鲜,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低廉,吸引了众多的退休老人前去乡村养老。有的城市老人本来家乡就在农村,退休后是叶落归根;有的老人是收入低,居住城市感觉生活成本昂贵,故希望在农村养老可生活得轻松些;有的老人喜欢贴近大自然,终日种草养花,爬山嬉水,整日以大自然为伴也是人生一大乐趣,所以催生了乡村养老这一养老模式。适合人群:“树挪死,人挪活”,这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口头禅。一些老年人虽入晚境,但生命的韧度不减,常想换个地方换个活法。无疑,乡村养老的多种新型模式,对这样的老年人诱惑多多。5.以房养老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的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住房蕴含的价值尤其是自己身故后住房仍然会保留的巨大价值,在自己生前变现用来养老。以房养老模式目前已经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适合人群:对于手头有房,无子女或者不愿意将房产留给子女的老人。6.异地养老鉴于不同地域的房价、生活成本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差异,从那些生活成本高而居住环境恶劣的大城市移出,迁移到生态环境优越生活成本较低的城镇养老居住。适合人群: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喜欢旅游的老人,旅游养老两不误。7.售房入院养老老年人将自己的住房对外出售,用这笔钱居住到较好的养老院养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