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_第1页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_第2页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_第3页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_第4页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绵城市工程施工方案本项目在水景观工程施工中响应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充分利用河湖水系沿岸和低洼地区布置中、小型雨洪调蓄绿地,要结合竖向条件,建设大型雨洪多功能渗蓄绿地。城市绿地改造除了要消纳场地内部径流以外,应在合理范围内将周边汇水面(如道路、停车场、建筑与小区等)的雨水径流引入集中绿地或广场中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充分利用场地内部绿化空间和景观水体建设大型调蓄设施,如将现有绿地改造为下沉式绿地,采用雨水塘以及雨水湿地等雨水滞蓄、调节设施滞留、净化及传输雨水径流;城市绿地内湿塘、雨水湿地等雨水调蓄设施应采取水质控制措施,利用雨水湿地等设施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有条件的可设置人工土壤渗滤等辅助设施对水体进行循环净化。在确保径流水质的同时,将收集净化后的雨水用于绿地浇灌、道路浇洒和冲厕等。雨水设施内植物宜根据设施水分条件、径流雨水水质等进行选择,宜选择耐淹、耐污能力较强的乡土植物。(1)透水铺装在园林景观道路、绿地公园人行道步道、自行车道、社区内地面装饰、轻量级道路、户外停车场等位置利用透水铺装结构,将路面的雨水渗透到路基或是周围的土壤中加以储存,防止因水流对河堤的冲刷而造成水土流失,有利于绿化植物扎根生长。把透水混凝土运用到城市河道的堤岸、护坡工程,实现“水清、岸绿、景美”的景观效果。透水铺装主要有透水砖铺装、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园林铺装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也属于渗透铺装。透水铺装结构均符合《透水砖路面技术规程》(CJJ/T188)、《透水沥青路面技术规程》(CJJ/T190)和《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的规定。透水砖铺装典型效果如图131。图131透水砖铺装典型效果图(2)绿色屋顶在承重、防水和坡度合适的屋面打造绿色屋顶,利于屋面完成雨水的减排和净化,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基质深度根据植物需求及屋顶荷载确定,简单式绿色屋顶的基质深度一般不大于150mm,花园式绿色屋顶在种植乔木时基质深度可超过600mm。绿色屋顶适用于符合屋顶荷载、防水等条件的平屋顶建筑和坡度≤15°的坡屋顶建筑。绿色屋顶的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32、图133。图132绿色屋顶的典型构造图图133绿色屋顶的典型效果图(3)下沉式绿地下沉式绿地可应用于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和广场内。下沉式绿地应满足以下要求:1)下沉式绿地的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mm。2)下沉式绿地内一般应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mm。3)增渗设施采用PP透水片材、PP透水型材、PP透水管材以及渗滤框、渗槽、渗坑等多种形式。下沉式绿地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34、图135。图134下沉式绿地典型构造图图135下沉式绿地典型效果图(4)生物滞留设施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生物滞留设施分为简易型生物滞留设施和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按应用位置不同又称作雨水花园、生物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等。生物滞留设施主要适用于建筑小区内、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城市绿地内。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36、图137。图136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构造图雨水花园雨水花园生态滞留带高位花坛生态树池图137生物滞留设施典型效果图(5)渗透塘在汇水面积较大(大于1hm2)且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区域设置渗透塘,但应用于径流污染严重、设施底部渗透面距离季节性最高地下水位或岩石层小于1m及距离建筑物基础小于3m(水平距离)的区域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发生次生灾害。渗透塘是利用地面低洼地水塘或地下水池对雨水实施渗透的设施。雨水渗透池(塘)可以对雨水净化起到很大作用,而在净化雨水的同时,雨水渗透池(塘)还可以达到景观的要求。渗透塘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38、图139。图138渗透塘典型构造图图139渗透塘典型效果图(6)渗井在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内设置渗井,周围设置水平渗排管,并在渗排管周围铺设砾(碎)石。渗井调蓄容积不足时,也可在渗井周围连接水平渗排管,形成辐射渗井。渗井占地面积小,建设和维护费用较低,可缓解雨水排放设施压力。渗井的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40、图141。

图140渗井的典型构造图图141渗井的典型效果图(7)湿塘在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广场等具有空间条件的场地设置湿塘,具有雨水调蓄和净化功能的景观水体,雨水同时作为其主要的补水水源。湿塘有时可结合绿地、开放空间等场地条件设计为多功能调蓄水体,即平时发挥正常的景观及休闲、娱乐功能,暴雨发生时发挥调蓄功能,实现土地资源的多功能利用。湿塘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主塘、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可有效削减较大区域的径流总量、径流污染和峰值流量,是城市内涝防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湿塘的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42、图143。

图142湿塘的典型构造图图143湿塘的典型效果图(8)雨水湿地雨水湿地适用于具有一定空间条件的建筑与小区、城市道路、城市绿地、滨水带等区域,利用物理、水生植物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是一种高效的径流污染控制设施,雨水湿地分为雨水表流湿地和雨水潜流湿地,一般设计成防渗型以便维持雨水湿地植物所需要的水量,雨水湿地常与湿塘合建并设计一定的调蓄容积。雨水湿地与湿塘的构造相似,一般由进水口、前置塘、沼泽区、出水池、溢流出水口、护坡及驳岸、维护通道等构成,可有效削减污染物,并具有一定的径流总量和峰值流量控制效果。雨水湿地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44、图145。

图144雨水湿地典型构造图图145雨水湿地典型效果图(9)蓄水池蓄水池适用于有雨水回用需求的建筑与小区、城市绿地等,根据雨水回用用途(绿化、道路喷洒及冲厕等)不同需配建相应的雨水净化设施;不适用于无雨水回用需求和径流污染严重的地区。蓄水池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同时也具有削减峰值流量的作用,主要包括钢筋混凝土蓄水池,砖、石砌筑蓄水池及塑料蓄水模块拼装式蓄水池,用地紧张的城市大多采用地下封闭式蓄水池。蓄水池典型构造可参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雨水综合利用》(10SS705)。模块式蓄水池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46、图147。

图146模块式蓄水池典型构造图图147模块式蓄水池典型效果图(10)调节塘调节塘一般由进水口、调节区、出口设施、护坡及堤岸构成,能起到一定的补充地下水和净化雨水的作用。调节区深度一般为0.6~3m,塘中可以种植水生植物以减小流速、增强雨水净化效果。调节塘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48、图149。

图148调节塘典型构造图图149调节塘典型效果图(11)调节池调节池为调节设施的一种,主要用于削减雨水管渠峰值流量,一般常用溢流堰式或底部流槽式,分为地上敞口式和地下封闭式,适用于城市雨水管渠系统中,削减管渠峰值流量。调节池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50、图151。图150调节池典型构造图图151调节池典型效果图(12)植草沟在建筑与小区内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不透水面的周边,城市道路及城市绿地等区域设置植草沟,植草沟也可与雨水管渠联合应用,场地竖向允许且不影响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代替雨水管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植浅草沟具有输水功能,具有一定的截污净化功能。适用于径流量小及人口密度较低的居住区、工业区或商业区、公园、停车场及公共道路两边,可以代替路边的排水沟或者雨水管渠系统。植草沟沟顶宽0.5~2m,深度0.05~0.25m,边坡(垂直﹕水平)1:3~1:4,纵向坡0.3%~5%。可设置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前作为预防处理。植草沟的典型效果如图152。图152植草沟的典型效果图(13)植被缓冲带在道路等不透水面周边设置植被缓冲带,可作为生物滞留设施等低影响开发设施的预处理设施,也可作为城市水系的滨水绿化带。植被缓冲带为坡度较缓的植被区,经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植被缓冲带坡度一般为2%~6%,宽度不宜小于2m。植被缓冲带一般位于水生和陆地之间的过渡地带,为长的、线状的邻近溪流、河流、湖泊、水库等各种水体的植被带,具有过滤径流、保护河岸和湖岸、有效控制洪水、保护水质和维持生态环境的作用。植被缓冲带典型构造及效果如图153、图154。图153植被缓冲带典型构造图图154植被缓冲带典型效果图(14)人工土壤渗滤人工土壤渗滤主要作为蓄水池等雨水储存设施的配套雨水设施,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人工土壤渗滤设施的典型构造可参照复杂型生物滞留设施。部分雨水在收集时同时进行土壤渗滤净化,并通过穿孔管将收集的雨水排入次级净化池或贮存在渗滤池中,来不及通过土壤渗滤的表层水经过水生植物初步过滤后排入初级净化池中。人工土壤渗滤构造如图155。图155人工土壤渗滤构造图(15)生态浮岛生态浮岛是在漂浮于水面的人工浮体结构上栽植植物,并可在浮体下方悬挂人工填料。生态浮岛是一种净化污染、修复生境、恢复生态、改善景观等多种功能的新型生态环境技术。生态浮岛是一种生物和微生物生存繁衍的载体。在富营养化水体中浮岛上植物悬浮于水中的根系,除了能够吸收水中的有机质外,还能给水中输送充足的氧气;为各种生物、微生物提供适合栖息、附着、繁衍的空间,在水生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吸收、摄食、吸附、分解等功能的共同作用下,使水体污染得以修复,并形成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平衡环境。生态浮岛除具有显着的污水治理效果外,同时具有强烈的环境景观功能。水生植物包括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沉水植物、漂浮植物五种类型。其中湿生植物、挺水植物、浮叶植物及漂浮植物在富营养化条件下其生产力可以超过陆生植物。利用水生植物富集N、P是治理、调节和抑制水环境富营养化的有效途径之一。生态浮岛典型效果如图156。图156生态浮岛典型效果图(16)植物选择及栽植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种植景观上考虑一定的层次,采用复合层次的绿化,增加绿化覆盖面积和叶面积系数。采用常绿、落叶、色叶、香花乔木搭配,景观层次分明,色彩丰富;根据公园物色,用植物造景和造型,构图新颍别致,绿化与美化相结合。色彩上强调整体感,大色块对比。以植物造景为手段,以清新、高雅、优美为目的,强调视觉上的效果,不仅有图案美,而且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树种的选择方面首先以乡土树种为主,选用对当地的土壤及气候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的树种。其次,要选择净化能力,抗风能力强,以及对土壤、气候、病虫害等不利因素适应性强的树种。1)选择植物的原则①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态适应能力和生态营建功能。管理简单、方便是人工湿地生态污水处理工程的主要特点之一。若能筛选出净化能力强、抗逆性相仿,而生长量较小的植物,将会减少管理上尤其是对植物后续处理上的许多麻烦。一般应优先选用当地或本地区天然湿地中存在的植物。②植物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旺盛的生长势。a.抗冻、抗热能力由于污水处理系统是全年连续运行的,故要求湿地植物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基本正常生长,而那些对自然条件适应性较差或不能适应的植物都将直接影响净化效果。b.抗病虫害能力污水生态处理系统中的植物易滋生病虫害,抗病虫害能力直接关系到植物自身的生长与生存,也直接影响其在处理系统中的净化效果。c.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由于人工湿地中的植物根系要长期浸泡在水中和接触浓度较高且变化较大的污染物,因此所选用的水生植物除了耐污能力要强外,对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周围的动植物环境都要有很好的适应能力。③所引种的植物必须具有较强的耐污染能力。水生植物对污水中的BOD5、COD、TN、TP主要是靠附着生长在根区表面及附近的微生物去除的,因此应选择根系比较发达,对污水承受能力强的水生植物。④植物的年生长期长,最好是冬季半枯萎或常绿植物。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常会出现因冬季植物枯萎死亡或生长休眠而导致功能下降的现象,因此,应着重选用常绿的冬季生长旺盛的植物类型。⑤所选择的植物将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构成隐患或威胁,具有生态安全性。所选植物根据当地气候等现状条件确定,其应用较成熟和广泛,防止对本土植物形成生态威胁。⑥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文化价值、景观效益和综合利用价值。2)绿化和植物群落施工①绿化原则a.体现乡土树种,适地适树。选用适当数量的速生树种,尽快达到效果。同时,根据生态的要求,应有所突破,引种一般园林中少见的生态配置的植物。但是必须排除有害的、有毒的植物,防止“生态入侵”。b.植物配置讲究科学性,手法多样化,充分体现植物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分布。c.充分体现生态和景观相结合的特色。防洪绿带是一条生态景观林的效果,讲究艺术性、整体性。而每一个区内又有一至二个特色树种形成不同的植物景观。②植物配植方法绿地中植物的配植要充分考虑植物在绿地中的生长环境、处理效果、景观效果等,既能形成物种稳定、功能健全的群落结构,又能形成具有良好视觉效果的园林景观。在植物的生长环境方面,根据绿地中种植区不同的水淹情况,可将绿地种植区分为蓄水区、缓冲区、边缘区。植物在这3个分区中的配植要充分考虑到不同植物的耐淹、耐旱特性。边缘区无蓄水能力,植物物种需要有较强的耐旱能力,对植物的耐淹能力无特别要求,可选用一般较耐旱的植物,与周边植物景观相衔接;缓冲区有一定的蓄水容积,对植物的耐淹特性有一定的要求,同时要求植物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和抗雨水冲刷的能力;蓄水区植物物种耐淹能力和抗污染能力、净化能力要求最高,同时要求在非雨季的干旱条件下也要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在植物的处理效果方面,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特征,避免物种之间对空间和养分的竞争;应根据植物根系深浅以及对不同污染物处理能力均衡配植;应以较高的种植密度配植,这样有助于减缓雨水径流流速,增加径流雨水在下沉式绿地中的停留时间,有助于对径流雨水中沉积物及其它污染物的去除。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