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乡青云村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报告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由联合国在21世纪初期设立,与当时国内提出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和“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有异曲同工之处。在以冯骥才先生为代表的民间文化保护学者的大力倡导下,我国自2000年以来,建立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对民间口传类、表演类、节庆仪式类、手工艺类等传统文化艺术进行抢救式保护。对于为何要如此重视一度不被看好的民间文化,花大力气去将曾经舍弃的东西再找回来,可以用冯骥才先生的一段话来总结回答:“由于非物质文化大多是老百姓创造的、共同认同的,它一直被认为是底层的文化而不被重视。但它是养育我们的一种生活文化,每个人都是在这共同的文化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它直接表达着各个民族的个性特征,还有各自的认同感、亲和力与凝聚力。比如中国人的民族性情,不表现在颐和园和故宫上,而是深邃而鲜明地体现在春节的民俗之中。故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最能体现各个民族的本质,也最能体现人类文化的多样性。”[1]拥有如此巨大文化力量的民间艺术一度未被学界重视,20世纪我国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时也未对其进行正确的保护和指导,使得我国大量民间艺术的生存岌岌可危。近年来,随着国际非遗保护体系的构建和我国更有针对性的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的实施,非遗重焕生机。我国地大物博,随着对各非遗项目的研究越发深入,发现了许多仍旧未被大众关注的地方民俗。安定乡青云村的彝族文化流传悠久,保存完好,近年来在政策的支持下,凭借自身力量发展良好。本报告以安定乡青云村彝族非遗为例,分析近年来地方非遗保护和发展的情况。一景东彝族自治县安定乡青云村生态及人文背景介绍普洱市原名思茅,是云南省地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当地盛产中国名茶普洱茶,云南省政府于2007年1月21日将其更名为普洱市。普洱市有9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居住着14个世居民族。景东县全名景东彝族自治县,位于普洱市北端,境内东有哀牢山、西有无量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体系保存非常完整。景东彝族自治县历史文化深厚,被誉为滇西南历史文化名邦。其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景东县古名“银生”,一说取自唐宋时期南诏国、大理国在当地设立的银生节度,景东在这期间孕育了灿烂的银生文化。另一说为云南自古产盐,“滇南大政,惟铜与盐”[2],“古滇九井”中的景东井位于现景东县境内,自唐已开采。“盐”谐音“银”,“盐生”就传为“银生”。两千多年来,景东当地除了唐宋时期的银生文化,明清时期设立土司机构衍生的陶府文化,还涌现出刘崐等文化名人,保留了文庙等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可见景东县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景东彝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众多,各少数民族代表性文化保存较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集中。统计数据显示,景东县境内居住着汉族、彝族、哈尼族、瑶族、傣族、回族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6.3%,其中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9.5%。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其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4项(彝族打歌、杀戏、羊皮舞、彝族刺绣),市级17项,县级36项;有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03人,其中省级9人,市级40人,县级54人。2003年第一次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显示,全县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46类、986条,其中老艺人26名,地方方言9种,民间文学360篇,民间歌谣242首,民间音乐65曲,民间舞蹈43个,传统戏曲调45曲,民族民间美术4项,民间手工技艺12项,传统医药6项,人生礼仪4项,岁时节令6项,民间信仰4项,传统体育、竞技及游艺5项[3]。当地政府每年还依据彝族民俗定期举办火把节、二月八、三月十六庙会、赶集等大型民俗活动节,节日里人们聚集在一起跳菜、跳歌、耍狮等,是难得一见的民俗游艺现场展演活动。安定乡青云村是景东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密集分布地区。安定乡自古以来就是滇东南连接滇西各州的陆上交通捷径的重要一站,当地彝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7%,是景东县最具代表性的彝族乡镇,彝族的民间艺术文化在这里得到良好的保护和继承。青云村地处安定乡政府以东,位于无量山和哀牢山两大国家自然保护区腹地,当地平均海拔2260米,多高山,出行较为不便。也正因交通不便,与外界沟通闭塞,这里的传统彝族文化较少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与影响,绝大多数非遗仍旧保持着最初的面貌,完好流传并继承至今。景东县安定乡青云村虽然地域面积不大,但村中传统文化世世代代流传至今,被评为普洱市第一批民族文化传承示范村。省级(及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彝族打歌、羊皮舞、彝族刺绣。村中有省级羊皮舞代表性传承人吴治东老师和其妻子省级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李海仙老师,两位老师带领的村民团队曾多次参加火把节等大型节日和云南省少数民族表演活动,向省内外观众展现彝族异彩纷呈的民族艺术文化。二青云村彝族非遗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现状云南省是少数民族大省,当地政府实施了众多政策措施来保护和传承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景东县安定乡青云村在这一方面也因地制宜,实行相关措施并取得显著的成效。青云村在非遗保护上最为成功的一招就是举全村之力,于2011年7月成立了景东密撒把艺术团。密撒把艺术团成员全部是青云村村民,成员年龄段涵盖老中青三代,包括各类非遗传承人。艺术团业务分为歌舞和彝族刺绣两个部分,已经成为当地代表性品牌产业和地区名片。作为安定乡彝族非遗民俗的代表性团队,密撒把艺术团多次参加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大型演出,在云南省少数民族调演、景东彝族火把节、无量景东狂欢节等活动和晚会上向各位观众展示彝族特有的民族艺术文化,将彝族非遗打歌、羊皮舞、大帮腔以及彝族传统刺绣作品带出安定,走向全国。课题组采访了安定乡文化站的罗佳佳老师,以及青云村省级羊皮舞传承人吴治东老师和省级彝族刺绣传承人李海仙老师。罗佳佳老师一直致力于推广青云村传统彝族文化。(一)彝族歌舞的保护、传承及发展的具体措施歌舞类非遗项目保护情况良好。一是密撒把艺术团成立后,团里的老一辈非遗传承人毫无保留、不计报酬地将这些彝族文化教授给团里小一辈的年轻演员,农闲之余就组织大家学习排练,力求将彝族文化以最完整的形式传承下去。二是青云村仍旧保留着民俗节日及活动,良好的民俗环境使青云村彝族文化得以留住根基。村里每逢建新房、结婚等喜事,大家都会自发地前去庆祝,打歌、羊皮舞、跳菜等活动轮番上阵,凭借对彝族传统艺术的热爱,人们一唱一跳就是一通宵。如此浓烈的民俗氛围也只有在青云村这种村落中才能延续至今。图1密撒把艺术团彝族歌舞表演对于如何传承这类歌舞民艺,吴治东老师认为,保护只是一个方面,在保护的同时传承也很重要,不能让这些古老的文化仅留存在记忆中。据吴老师回忆,他年少时对音乐怀有一腔热爱,偷偷地学习、模仿和练习。当时的传艺环境和今日不可同日而语,但像他一样偷学偷练、热爱彝族文化的人在村中不占少数。如今,他已是团队中不可或缺的资深老师,但仍坚持在务农之余揣摩细节、与他人交流学习,为的就是充实自己,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教学和表演。吴老师希望在当前良好政策的鼓励下,办好青云村的羊皮舞传习所,招募更多的羊皮舞传习人,排演出精彩的歌舞类节目,进一步打造青云村“羊皮舞之乡”的招牌,将彝族的原生态艺术推向全国。同时,他也呼吁青年人加入保护传承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让彝族悠久又古老的艺术重焕光彩。图2安定乡青云村省级非遗羊皮舞代表性传承人吴治东在保护传承的同时,青云村的彝族歌舞文艺也在不断发展。青云村密撒把艺术团在排演传统歌舞的同时,还邀请国家级编导、专业音乐制作人等精心编排了《彝山素描》等多个大型原生态歌舞剧,参演省、市各类大型演出。《彝山素描》是一部用青云村彝族本土艺术手法,展现当地彝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大型原生态歌舞剧。吴治东老师对《彝山素描》的定位就是在最本真的前提下,将彝族风格及特色艺术化地搬上舞台。为了配合舞台,整部剧的演出形式有小范围的调整,但传统的舞蹈、动作和唱腔完全没有改变,目的就是让观众在剧场环境中也能体验原生态的彝族艺术。编排《彝山素描》的初衷就是将完整的彝族民俗带出大山,让更多人接触和了解保存如此完好的原生态歌舞,用这种吸引大众兴趣和关注的方式,推广青云村的彝族文化。《彝山素描》是由国家一级编导李彦播执导,青云村密撒把艺术团全员参与编排演出的原生态彝族歌舞剧。这也是密撒把艺术团第一次尝试将分散、各异的非遗元素编排进一部完整、分篇章、有故事情节串联、富有情感色彩的舞台剧中。《彝山素描》于2015年12月31日在普洱大剧院首演,是第二届景东无量山国际狂欢节的一个重要节目。整场演出历时一个多小时,分为两个部分,由一个完整的歌舞故事剧及青云村彝族民俗展演组成。第一部分的歌舞剧由序章《大山儿女》、第一篇《善良篇》、第二篇《勤劳篇》、第三篇《幸福篇》和第四篇《传承篇》五个篇章组成,每个篇章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叙述性表演,每个主题采用不同的曲调和艺术形式,以传统的艺术手法表现彝族人民“中国梦彝族梦,以发扬传统文化为共同梦想”的核心。作为一部完整的歌舞剧,《彝山素描》没有单纯突出景东青云村彝族的非遗艺术,还在舞美、服装、音乐、剧情等细节上尽善尽美,在灯光、布景、道具、音乐制作等方面将原生态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与时俱进,力图借舞台张力为演出增色。针对现今很多当地民众都已经不会说也听不懂彝语的情况,密撒把艺术团在舞台旁白设置上采用了彝语和普通话双语,歌词也有部分改成普通话演唱。这更加符合景东国际无量山狂欢节的主题,既没有舍弃原生态的乡土情怀,也反映了当地非遗的现代化发展,为密撒把艺术团走出大山,走向国际增添实力和信心。在全场深色的灯光下,一位老者坐在红布覆盖的假山顶上,和着彝族特色乐器牛角和大角浑厚的声音,拉开嗓子唱起了传统山歌调子。老者提笔在舞台中央写下“彝山素描”四个大字,整场歌舞剧正式开始。第一篇《善良篇》以彝族人民世世代代生活的彝山为背景,凸显当地民众对彝山自然环境的保护和重视,为后代子孙还能在这美丽的大山间自由生活而努力。开篇为“狩猎调”。牛角声传来,故事从一青年男子打猎遇到一只鸟儿讲起。鸟在当地有非常神圣的地位,彝族素来奉乌鸦为神鸟,彝族传统的舞蹈动作最初就是模仿乌鸦喝水而来。这可以解释为由一种动物信仰而衍生的原始图腾崇拜。乌鸦在彝族民间自古就具有特殊意义。对于其他民族来说,乌鸦多是不吉利的象征,但是彝族恰恰相反。彝族流传至今的很多口传民间故事里都提及乌鸦,例如《体哈识乌鸦语》《洪水朝天的故事》,其中塑造的乌鸦形象都是正面的,具有勇敢正直的性格特征。这与彝族先民对大地的原始自然崇拜有关,乌鸦是黑色的,彝族祖先认为黑色是大地的颜色,象征着吉祥,能够驱邪避害,可以看作一种“地母崇拜”。这里用鸟作为故事开始,可见彝族人民对自然的崇拜和敬畏。在这一篇章中,艺术团的演员们在舞台上边唱边演,向大家呈现彝族人民平日劳动愉快和谐的画面。这一幕的舞美设计将舞台分为四个部分(舞台后上方、前下方、左右方、观众席)。舞台后上方为一队插秧的妇女,前下方舞台分左右两个部分,一边是围着簸箕掰谷的夫妻,一边是打谷、磨谷的男女们。台下观众席中间的走廊上也搭起活动台,坐着一排排编着麻绳、绕着线的妇女们。整个舞台画面丰富、毫不单调,台上干着各种农活的彝家人民唱着传统民歌,在展示传统音乐的同时也向大家介绍青云村彝族的传统农活农具。此章过半,大家放下手中的活计,手拉手排成队,唱起彝族大帮腔,用高亢激昂的音乐歌颂彝家的美好生活。唱罢大家又拿起农具干起农活,男女老少们边劳作边对山歌,在热烈愉快的气氛中,结束第一幕的演出。值得一提的是,第一部分的大帮腔都是用彝语演唱的,生动地再现了流传千年的青云村彝族人民的日常劳动生产场景。随着灯光变暗,音乐由快渐慢,歌舞进入了第二篇《勤劳篇》。此篇章以青云村彝族刺绣为主题,赋予彝族刺绣超出刺绣本身的丰富的内心情感色彩。旁白介绍的彝族刺绣是一件信物,一针一线都是彝家女儿娇羞而又真挚的情怀,寄托着勤劳的彝族妇女对心上人满满的爱意。舞台布景也替换成青山绿水桃花树,春意盎然中,一群彝家姑娘手拿绣花绷子上场。这幕在保持上一幕原生态彝语民歌的同时,将彝族刺绣的特殊手法编排进舞蹈动作。道具绷子上的刺绣也各不相同,都是当地最为常见的代表性花色。伴奏音乐和唱腔延续了传统山歌调子,在高亢明亮的基础上突出轻快活泼的气氛,将妇女们为心上人绣衣裳的内心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与一味地夸赞彝族刺绣不同,这一章更着重描绘传承这一非遗的绣娘们的心灵美,刺绣的花色美,彝家女子的心灵更美。第三篇为《幸福篇》,以放羊的阿表哥向情投意合的阿表妹表明心迹的爱情故事为情节主线,将彝族青年们的生活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这一篇章开始,不管是山歌小调还是人物对白都使用普通话,更符合彝族青年的人物设定。开篇穿着查尔瓦的放羊小哥唱起赶羊调,“左手拿着赶羊棍,右手打开羊圈门”,在表演中融入彝族的舞步动作。和阿表妹表明心意的桥段,台词淳朴,将彝家儿女的真诚和对爱情的忠贞表现得淋漓尽致。阿表哥和阿表妹的双人舞蹈中加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对话还增加了与台下观众的互动。整个篇章虽然故事情节简单,但凸显了彝族青年现代化的一面。青云村的彝族传统民艺想要被非彝族的观众接受,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就需要在一定范围内做出改变。这一章节大胆地跳出彝族传统艺术的框架,融入当代舞台剧不可缺少的爱情故事,改用普通话,可见密撒把艺术团推陈出新、不断摸索、自我更新并努力完善,就是希望能够呈现出更为世人所接受和喜爱的彝家本土风貌。第三章为阿表哥阿表妹情投意合的故事,引出第四章《传承篇》。这一篇章以青云村民俗活动和非遗展示为主,意在将历史悠久的当地民俗情景式再现。首先,向大家展示的是当地彝族传统婚嫁习俗,整个流程分为迎亲、哭嫁、认亲、拜堂四个部分。由唢呐打头的迎亲队伍中有男有女,他们肩扛聘礼,喜气洋洋地向女方家走去。来到女方家,新郎先向女方长辈行磕头礼,再背上和母亲难舍难分的新娘,向新家走去,一位女方家的女性长辈一路上为二位新人撑伞。二位新人再于新房处行拜堂礼,此处拜堂礼和大家日常所见并无二样,都为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三个步骤结束代表一对新人婚礼礼成。第二部分民俗展演由四个节目组成,在舞台上重现村中日常的民俗活动。这些彝族传统的民俗活动在城市中已难得一见,有些地区虽还保留着这类习俗,但也因时代发展和场地限制等因素删减改变了许多。这类融合社会民俗、岁时人生民俗以及游艺民俗于一体的活动,相比于第一部分更能够反映青云村彝族的民族色彩。青云村的彝族民俗活动早已融入其日常生活之中,在村中常可见村民穿着羊皮衣做活,唱着大帮腔在田间穿梭,吃饭喝酒兴起时拿出三弦来一首“三跺脚”等。此次密撒把艺术团将这类珍贵的民俗活动重新编排,使其更为完整,也为民俗活动增添了不一样的观赏感和代入感。第一个节目为青云村跳菜。彝族跳菜远近闻名,源自古代舞、乐、技、食一体的文化。彝族广为人知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大理南涧彝族跳菜早已成为大理彝族名片、旅游招牌。安定与南涧虽山水相隔,但同为彝族,跳菜也有相似之处,如遵循“八大碗”的规矩,跳菜表演者为男子,在婚嫁丧娶类大事和节日中演出,演出参有杂耍的成分。但也有些许不同之处,青云村跳菜为右手举盘,盘两侧都系有红绸布,左手拿红布巾,手上举稳托盘,重点放在舞步上。不同于南涧跳菜舞步的复杂烦琐,青云村跳菜讲究和谐稳健,步伐一致。青云村跳菜的杂耍有双人托举、矮子功、口衔桌等,但并没有南涧跳菜的代表——难度较高的空手叠塔跳。青云村跳菜也没有南涧的口衔铜勺,类似的嘴上功夫只有口衔桌。“八大碗”的摆盘规矩也和南涧“回宫八阵”有细节差异。可见彝家跳菜形式规矩上讲究不一,各有各的喜好偏重。第二个节目为青云村省级非遗羊皮舞。羊皮舞是彝族流传至今、保存完好的原始舞蹈形式,羊皮衣则是彝族最早的服饰。唐樊绰撰《蛮书》卷一《云南界内途程第一》记载:“土多牛马,无布帛,男女悉披牛羊皮”。这种混合了彝族代表性服饰和原始野性性格的古老舞蹈,表达了别具一格的民族艺术色彩。对于羊皮舞的深层寓意,吴老师这样解释道:“舞起来的时候,好的节奏来了,风俗就来了,山清水秀、风调雨顺就都来了。心想事成,吉祥如意,是一家人美好的祈福。”由此可以看出,羊皮舞寄托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舞台版本的羊皮舞改为普通话演唱,采用对歌的形式,边唱边舞,男女一问一答。歌词内容大致为男问:“干什么穿羊皮?”女答:“插秧(或其他)都穿羊皮”。结合上一篇章《幸福篇》阿表哥放羊的情节,不难看出当地人对羊的喜爱和赞美。从远古对动物的原始崇拜,到如今对生活了世世代代的大山和周边自然环境的情谊,这一切早已融入彝族人民的血液。表演还穿插了女儿为父亲穿查尔瓦、儿媳为婆婆穿查尔瓦的情节。这一桥段主要体现了彝族一家亲的和谐氛围,再多的物质也换不来家人团聚的幸福,家庭和睦生活才会越过越好。青云村虽然不大,但是村民们也深深理解这浅显又格外重要的道理,小家幸福,大家才会美好。舞台版羊皮舞的音乐伴奏加入了大鼓元素,大家在前下方的舞台拍打查尔瓦的内层羊皮,和着后上方舞台“无量景东”大鼓的节奏,喊出一声声彝族世代流传的唱腔,全场气氛达到顶峰。第三个节目名为《爷孙俩》,讲述现今村中较为多见的留守儿童在爷爷的教导下,从小学习彝族艺术文化,跳舞步、吹芦笙。扮演爷爷的就是省级羊皮舞传承人吴治东老师,吴老师在采访时就一直强调继承青云村彝族文化的重要性,他以身作则,携全家投身于传承事业之中。扮演留守儿童的就是吴老师六岁的小孙子,他小小年纪就跟随艺术团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演出,在爷爷的言传身教下舞步已经学得有模有样,在舞台上毫不怯场。爷孙俩也可谓本色出演,用歌舞剧的形式,向大家展现彝族非遗艺术生生不息,让世人感受到青云村彝族人民对传承发扬彝族文化的坚定信心和力量。第四个节目以三弦舞结束。三弦是景东当地最有影响力的乐器,曾一举获得两大吉尼斯世界纪录,一是现保存于景东三弦文化广场的“世界最大型的三弦”雕塑;二是“万人同奏三弦曲”活动,7979名各个年龄段的彝族男女一起弹唱民歌《三弦一响脚就痒》,获得“最大型三弦合奏”吉尼斯纪录。三弦外形及演奏方式类似于吉他,但不同于吉他的六根弦,三弦只有三根弦,可奏和弦也可弹大段独奏。三弦规格有大有小,弹法相同,但用处不同。吴老师弹三弦时一般是人多就用大的,人少就用小的。景东县龙街乡的民间三弦艺人认为二者的区别是大三弦一般用来弹和弦,小三弦则更多用于独奏和歌曲的旋律演奏。在传统民俗演出中,三弦的定弦以及旋律的节奏和节点都是固定的,与平时即兴演奏是不同的。演出时,乐师演奏什么曲子,领舞的演员立即换成对应的舞步,舞步和曲子搭配都是固定的,大家跟着旋律一起舞动,起调则相对随意。和其他歌舞戏剧表演演、伴人员不同台的规矩不同,彝族打歌的乐器伴奏人员和舞蹈演员是不分开的。舞台上密撒把艺术团的全体成员和着三弦的旋律,跳起彝族的传统舞步,坚定以弘扬传统文化为梦想的信念,向整个普洱乃至世界传递“无量景东”的好客情怀。作为结束曲的三弦舞的伴奏音乐采用了当地流传极广的彝族小调。小调曲调极其简单,每一句都是两个小三度乐音重复三遍,最后再加入一个大二度乐音的旋律,循环反复。歌词都使用普通话演唱,每句都缺不了“啊”“呀”“哩”之类的语气词。音乐伴奏采用现代音乐制作手段,音律丰满,不乏时下流行的音乐元素。整首歌曲朗朗上口、节奏感强、热情欢快,体现了青云村彝族人民的淳朴好客之情,也让整场演出在热闹愉悦的气氛中完美落幕。此次演出不仅将无量景东国际狂欢节的节日气氛推向高潮,更在普洱市引起强烈反响。观众们都被这种新表现形式下的传统文化所吸引。这也是密撒把艺术团第一次将传统民俗和现代舞台剧艺术相结合,这次尝试也为青云村彝族艺术今后的发展指出方向,扩宽道路。(二)彝族刺绣的保护、继承及发展具体措施青云村彝族刺绣远近闻名,是云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云村在彝绣方面保持着世代家族传习制度,村子里的姑娘至今仍是自小就跟着家中妇女长辈学做刺绣,一针一线都保留着最传统的技法。青云村集合全村及周边村组300余名不同年龄段的优秀彝族绣娘,成立了青云村刺绣合作组织,发展“密撒把”品牌的另一个重要非遗文化项目——彝族刺绣。青云村刺绣合作社发展至今已粗具产业规模,形成了集制作、加工及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逐步推动彝绣手工艺文化产业走上自主、成熟的发展道路。密撒把彝族刺绣合作社自建立以来就以其极高的手工工艺价值获得了当地乃至云南省的重视,参加了大大小小的比赛、展览。青云村曾在“创意云南”2014文化产业博览会“针尖上的云南刺绣大赛暨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乡)”评选活动中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镇(乡)提名奖,在2015年第二届“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评选活动中荣获云南十大刺绣名村荣誉称号。青云村组建的彝族刺绣传习所的教授老师是彝族刺绣省级传承人李海仙及老一辈绣娘。李海仙老师7岁开始学习彝绣,8岁就可以独立完成鸳鸯等复杂的图案纹绣,至今已有50多年的从业经验,曾被评选为云南省彝绣十大绣娘、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实地调研采访时,李老师正带领绣娘们在村中的空地上围成一圈做活,大家边做活边交流,探讨比较着花色和技法。村里还特地拨款建造了一个展示厅,向前来参观学习的彝绣文化爱好者介绍青云村彝绣的各种技法和服饰成品。展示厅中陈列了传统的彝族男、女、幼全套服饰,以及日常佩戴的首饰、家中常用的彝绣生活用品及装饰品等。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青云村彝绣的主打特色,绣品不论是自己使用还是外销,都采用当地传统的设计,保持纯手工制作。图3彝族刺绣在彝族刺绣的发展方面,青云村为了更好地传播彝绣文化,提高当地经济发展和村民收入水平,将密撒把彝族刺绣品牌进行商业销售,在线上线下同时接受订单。线下以前来青云村游玩参观的游客为主,游客可以在参观学习的同时,购买心仪的彝绣作品。线上是主要销售方式,不仅在淘宝网上开了店,还开拓了微信朋友圈销售的新方式。安定乡文化站的罗佳佳老师就是微信销售的负责人,她的朋友圈有大量的绣花鞋、围腰、首饰等图片,无偿帮助村民们销售彝绣成品。罗老师说到,现今在网络上销售彝绣成品都是薄利,有时甚至需要她自己贴补邮费,一是为了推广青云村彝绣,让更多的人知道如今还保存有如此高质量、纯正的手工工艺,以此扩大知名度;二是为了提高当地村民收入,减轻生活负担。销量的提高促进了绣娘们学习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村中传承彝族刺绣的工作也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可以在青云村定制彝族传统服饰和日常生活用品,如包被、喜鞋、枕套、窗帘等。彝绣在传承的同时也跟随时下流行风尚进一步调整发展,将现代元素融入刺绣制品中,时兴的有装饰画、手机套、非彝族传统衣裙等作品。村民力求通过多元化发展,不断创造机会将彝族刺绣带出安定,走向全国。当地政府也非常重视青云村的刺绣产业,希望可以借此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其一,青云村地处高山,以农耕畜牧业为主,近年来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增多,劳动力逐年减少,当地出现了贫困家庭。政府希望以出售彝族刺绣品的方式,提高当地人民的经济收入,减少贫困人口数量,减轻国家负担。其二,“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当地政府想通过独树一帜的彝族文化来打造地方企业,而青云村“密撒把”彝族刺绣品牌自身的发展优势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安定乡于2014年就已注册成立景东县无量山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当地政府想在此公司的基础上,建立“公司+协会+农户”的模式,扩大生产力,提高彝族刺绣的设计和开发水平,拓展销售渠道,真正做大做响“密撒把”品牌。这不仅可以提高当地经济水平,提升文化软实力,还有利于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学习彝族刺绣艺术,真正做到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三青云村彝族非遗传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对于青云村非遗的继承和保护,当地政府和村民都极为重视。不论是政策的宣传与实施还是村民的支持与配合,都显现出青云村对非遗的爱护与坚持。但仅仅做到继承和保护是远远不够的,无法完全支撑当地非遗的未来发展。那该如何解决青云村彝族艺术的发展问题呢?从大方向来看,只有聚集更多眼光,建立相关研究体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细节上看,青云村彝族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报告根据青云村村民对非遗的一些看法和演出视频等资料中反映出的不足之处列出问题,并提出合理解决的建议,希望可以减少青云村彝族非遗保护发展道路上的部分障碍。(一)《彝山素描》音乐伴奏问题及建议对于青云村歌舞类非遗发展的难点,罗佳佳老师以《彝山素描》的配乐问题为例,分析了当地的民俗研究专业性不足及研究人员匮乏的问题。罗老师、吴老师以及艺术团的成员都对这部歌舞剧的配乐不太满意,认为配乐影响了歌舞本身的原生态和完整性,节奏也不如往常好跟。据悉,排演时间紧迫,青云村乃至安定乡都没有对彝族传统音乐文化有深入学习和了解的音乐配乐制作方面的人才。从外聘请的音乐制作人对当地彝族传统音乐了解尚浅,编写时借用非彝族传统音乐的和声旋律、乐器串联和丰富伴奏,使得整个歌舞剧想要贯彻的纯正彝族原生态理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也影响了演出的舞蹈动作和唱腔唱词。大家对呈现的舞台效果也不甚满意。现代MIDI制作的音乐,音色大多从素材库中获取,和当地一些特有乐器的演奏音色有些许差距,尽管已经最大限度地匹配,仍旧和现场演奏的音效有差距。并且,事先做好的音乐缺少了现场演出的机动性和即兴性,不同于艺术团平时的演出,在情感色彩上没有凸显出民俗音乐灵活变化的特质。这也反映出青云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乃至很多其他非遗发展的一个局限性问题,就是没有相关专业人士对每一民族、不同类型的非遗进行深入、系统、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实践,非遗的传播和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力。学界大方向上的分类往往不能细化到每一民族及其支系,可以说它们有些许共同之处,但不能忽视它们之间或大或小的差异。例如我国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之所以很难再写出新剧目,就是因为写曲时,既要按谱填词,又要依字行腔,现今很难有人可以将其非同寻常的曲牌套数烂熟于心,这使得昆曲在发展上和其他戏曲大不相同。《彝山素描》同理,从其编排目的就可以看出,当地村民和政府都非常希望可以保存和发展这些非遗,但是苦于没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发展困难重重。青云村村民多是农民,知识文化水平有限,他们了解自己熟悉的艺术,但不能对应理论依据,无法将这类非遗系统地记录和转化为文字,创新发展就更加困难了。据了解,当地尚未有研究员进行过长时间的田野调查。众所周知,田野调查是获取一手材料的最佳方法。知网上,对青云村彝族的研究只有一两篇论文和几篇新闻报道。近年来,关于彝族的相关研究成果众多,但是彝族支系复杂且分布广,每一处的彝族文化有些许类似但也有些差异,没有深入各支系了解,一味以偏概全是不可取的。青云村地处高山深处,与外界的隔绝使得非遗留存完好,但与外界交流过少,对当地文化发展形成了阻碍,村中地理环境,犹如一把“双刃剑”,有利有弊。(二)如何平衡原生态与现代化二者的取舍问题及建议说到“双刃剑”,也就引出《彝山素描》中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保留原生态”和“适当的改变”二者中保持平衡,这也是很多非遗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些非遗因为太过于原生态而不能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可谓“成也原生态,败也原生态”。例如观众在欣赏彝族打歌时,就无法理解用当地彝语演唱的歌词。这点在《彝山素描》的音乐制作上体现得更为明显。《彝山素描》的音乐运用了一些更为大众所接受的现代音乐元素,更为工整规范,听觉上适应现代听众的审美喜好,但这没有达到整体原生态的要求,表演者在演出时明显感觉舞蹈时节拍不明显,音乐不如平时熟悉。《彝山素描》的前两个篇章都用彝语唱念,虽然彝族风味十足,但观众只能通过舞蹈动作等理解内容情节;后两章用普通话演唱后,观众可以大致了解歌词的内容,但是普通话在押韵和原生态上又不如纯彝语的原汁原味。由此可见,非遗在发展时,原生态和现代感的平衡问题常见但不易解决,需要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例如曾有观众反映昆曲的唱词过于“雅”听不懂,苏州昆剧院就在舞台两侧配备LED屏幕,配上即时滚动的唱词,做到了一定的平衡。昆明市政府在滇池风景区投资建立云南民族村和民俗博物馆,在风景区内根据当地每个少数民族最为显著的特征搭建实景,再聘请民族语言和普通话双语达标、有一定本民族生活经验的各族青年,分时段演出代表性歌舞,不定时地邀请各民族非遗传承人联合表演,在向少数民族文化爱好者展示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护本民族文化传承。云南民族村的民俗演出都有一定现代艺术的融合。例如采用现代电子音乐制作伴奏,既凸显各族音乐特色又不枯燥难懂。演唱时第一段用本民族语言,第二段则用普通话。虽然这种方式使得非遗的原生态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但对民族文化了解不深的群众则更能够接受。只有先吸引眼光,获得关注和兴趣,才能有后期深入的学习和了解。民俗类学科研究离不开田野调查,学者们需要对每一个研究对象的不同艺术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加以合理的艺术性提升,做到既保持原汁原味,又融入合理的新元素。单纯的调查和记录只是一个研究基础,想要构建一个系统性的框架还需要进一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像青云村这样的少数民族支系中的非遗尚有可发掘之处,希望政府在保护传承的同时,加大对地方研究的力度。学者可以长时间浸入式地去当地进行田野调查,将民俗现象与知识理论体系结合起来,建构各地各民族民俗文化框架,使得民俗文化体系更为丰富,学科发展前景更为广阔。(三)如何利用媒体宣传和推广彝族文化问题及实施建议青云村彝族属黑彝支系,其服饰及刺绣绣法和其他彝族支系有所不同,例如彝族较知名的花腰彝,其服饰色彩和包头形状都和青云村黑彝有很大差别。不过,青云村黑彝的关注度远远不如花腰彝等人数众多、更为出名的支系。近年来,花腰彝通过一些影视作品的拍摄和播映,知名度大增。就影视剧拍摄而言,青云村因为经济、地形等条件的局限也难以促成。缺乏关注度一直是青云村彝族文化一个大问题,这使得非遗文化发展难以突破瓶颈。青云村也希望可以借助线上销售等多种形式,吸引投资人和媒体的目光,将当地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非遗通过网络、电视等现代传媒让更多人知晓,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2015年,韩国EBS电视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
- 《医用物理学》超长详细笔记
- 强调工作重要性的排比句50例
- 2024年自然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服务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眼用抗感染药项目资金申请报告
- 2024年甲醇制烯烃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起重机械钢结构冷喷烯锌防护涂装技术指南-意见征求稿
- Python程序设计实践- 习题及答案 ch19 实验15 数据可视化
- 护理措施及护理问题
- 模范人物敬业奉献事迹材料范文5篇
- 2024年巴黎奥运会
- NB-T+10488-2021水电工程砂石加工系统设计规范
- 青年你为什么要入团-团员教育主题班会-热点主题班会课件
- 2024年畜禽屠宰企业兽医卫生检验人员考试试题
- 公路工程施工图审查管理办法
- 幼儿园园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
- 《认识水果蔬菜》ppt课件
- 典型草原割草场技术规范-编制说明-内蒙古
-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实施方案 - 阿坝州羌族
- 精细化工——洗涤剂的合成PPT课件
- 最新Tcpdump格式文件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