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届江苏省苏州市新区一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理论再好,只有被我们掌握、接受和理解,才能成为自觉遵守和奉行的准则。B.首届“读书之星”颁奖典礼,是设在学校礼堂举行的,当场告诉了获奖名单。C.二千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D.李老师学识水平很高,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江河日下,同学们对他趋之若鹜。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回顾了改革开放一路走来的光辉历程,总结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B.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双手要保持握在方向盘上,切记不要一手握方向盘,一手做其他事。C.全体教职工大会通过表决、推举和讨论等一系列程序,选出了学校中层领导。D.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让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日前开馆的盐城“好人馆”集中展示了数百位盐城好人事迹,深刻诠释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B.为了避免校园欺凌事件不再发生,学校切实加大了教育力度,做到了警钟长鸣,防患未然。C.影片《红海行动》的热映,再次展现了中国军人的精神风貌,折射了中华民族构建强国梦的坚定决心。D.班级图书角的图书资源是否共享,是图书角良好运作的关键。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能否以积极的心态直面生活,是迎来“春暖花开”般美好境地的关键。B.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才能,国家才有前途,民族才有希望。C.随着近年来草原自驾的兴起,严重危害了草原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草原不可承受之重。D.我原打算介绍王宾向张凯借阅《平凡的世界》,没想到他已经离开学校,跟父母回老家探亲去了。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出租车的收音机正播放着东盟民歌晚会的动听歌声和舞蹈,让我们感受到民歌的魅力。B.在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下,南宁市创建“全国卫生城市”的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C.教师节那一天,[0-9]{1,}.(9分)[0-9]{1,}.(9分)毕业生许多都相约着回校探望老师,表达对老师的感念之情。D.清华大学为全校教师提供课程作业的查重服务,同学间难以出现不再相互抄袭的现象。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面对流言蜚语,你不必在意,只管做好自己的事。B.由于《唐诗二首》的教学,使学生获得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C.“六·一”儿童节这天,学校组织了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节目大多是以歌舞为主。D.傅雷以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和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传送着自己的惦念。8、下列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梦回繁华》对《清明上河图》画面内容的介绍,采用了空间顺序。B.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C.他和当地百姓给那条线取了个名字,叫“生命等高线”。D.待到中午时分,湛蓝的天空必将万里无云;收获者的双臂,捧满沉甸甸的金黄麦穗。9、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诗经·蒹葭》)(2)___________________,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州》)(3)曲径通幽处,_____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4)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_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6)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8)___________________,落英缤纷。(《桃花源记》)(9)是故学然后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虽有嘉肴》)(10)故虽有名马,___________________,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说》)(11)《卖炭翁》中写出卖炭翁虽然衣服单薄,但仍希望天冷,炭能卖个好价钱的复杂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判断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字注音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1)新年钟声敲响,我祈(qǐ)祷全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安、幸福。(_______)(2)对于这些谣言,他一直保持缄(jiàn)默。(_______)(3)我们拾(shè)级而上,威严的穹顶也随之愈升愈高。(_______)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材料一)干热岩是一种埋藏于地下3~10千米、没有水或蒸汽、致密不渗透的高温岩体,蕴藏着丰富的地热能。据专家们估测,中国大陆3000米至10000米深处,干热岩资源储量相当于860万亿吨标准煤,是中国目前年度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万倍。不仅如此,干热岩还分布广泛,比如我国境内,东北、华北、东南沿海、西南高原,这些地区都有干热岩分布。干热岩是一种清洁能源,热能连续性好,并可循环利用,满足人类长期需要,具有极为可观的商业价值。目前干热岩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电。干热岩发电技术不受季节、气候约束,发电成本是风力发电的1/2,太阳能发电的1/10。干热岩发电的基本过程是:通过深井将凉水高压注入地下2000~6000米深的岩层,使其渗进那里人工压裂干热岩造出的储水库,吸收岩体热能,变成高温水汽;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左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取出的高温水汽,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上述整个过程都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进行。干热岩还可以用来供热、采暖。干热岩可以提供工业蒸汽,它在供热方面有很大的潜力,将是冬季供暖的良好热源。另外,干热岩还可用于强化石油开采。很多干热岩就分布在油田附近,在开采石油的过程中,如果利用干热岩的热能对油田地下的岩石进行加热的话,石油开采的产量就会大幅增加。干热岩发电示意图(材料二)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是中国能源开发的一次历史性突破,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可燃冰”就是天然气水合物,是天然气在0℃和30个大气压的作用下结晶而成的“冰块”,呈白色,形似冰雪,能被直接点燃,故形象地称之为“可燃冰”。科学家们认为,“可燃冰”一旦获得开采技术上的突破,它将立刻成为21世纪最主要、最理想的清洁能源。中国的“可燃冰”资源广泛分布在南海海域、东海海域、青藏高原冻土带及东北冻土带等区域。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能源储藏量超过1500亿吨标准煤,可供人类使用1000年,潜力巨大。(材料三)2017年12月28日,中国第一口干热岩开发试验井在海南琼北地区首钻开机,由此打响了海南深地热能开发的第一枪。经过66天的钻探,第一口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干热岩开发实验井日前在琼北圆满完钻,这是我国第一个进入开发阶段的干热岩钻井成功案例。干热岩能源的开发,将对把海南建成“无烟”国际旅游岛、推动我国能源与国防建设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不仅能造福海南人民,而且可作为示范工程向全国甚至世界推广。1.从(材料一)看,人们利用干热岩的方式有哪几种?2.根据(材料一)的介绍来判断,“干热岩发电示意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文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①人工裂岩储水库②凉水注入井③高温水汽生成井B.①高温水汽生成井②人工裂岩储水库③凉水注入井C.①凉水注入井②人工裂岩储水库③高温水汽生成井D.①高温水汽生成井②凉水注入井③人工裂岩储水库3.联系(材料一)和(材料二)可以看出,“干热岩”和“可燃冰”作为我国极具价值潜力的新型天然能源,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4.如果用(材料一)和(材料三)给同学们介绍开发干热岩能源的知识,你会按怎样的先后顺序使用这两则材料?为什么?12、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淡极始知人生味①喜欢寡淡的,真正有几人?②爱情一定要轰轰烈烈的,事业一定要热火朝天的,交际一定要广若大海的,甚至随便喝点什么,除却酒,除却咖啡,最起码也要是酸甜俱佳的功能饮料。白开水是寡淡的,只能解渴罢了,少人问津。③中国有句古话:“饮食者,人之命脉也。”淡是相对于浓、厚、重而言的,是薄味,不是无味。清代朱彝尊在《食宪鸿秘》中说:“五味淡泊,令人神爽,气清,少病。”医生也常常忠告卧病在床的人饮食要清淡,明朝张宁在《方洲杂言》中说:“平生不经尝五味丰腴之物,清淡安全,所以致寿。”《红楼梦》第五十三回:“晴雯此症虽重,幸亏他素昔是个使力不使心的人,再者素昔饮食清淡,饥饱无伤的。”这都是饮食中的“淡”。要吃出健康,自然清淡点好,日久天长,淡味也会别有一番风味。④人活着,有欢有乐有苦有累,酸、甜、苦、辣、咸……百味杂陈之后,最后出来的一个味道才是“淡”。淡味人生,即使所有的味道都尝过了,你才懂得淡的精彩,你才知道一碗白米饭,一块豆腐好像没有味道,可这个味觉却是生命中最深的味觉。正所谓,淡极始知人生味。⑤“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恐怕没有人一开始就想过一种低调、无欲无求、与世无争的淡生活。东晋时期陶渊明亲眼目睹了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人民的艰难困苦后,毅然决然地辞官归隐,去寻找自己的“世外桃源”。正因为他有不慕荣利、忘怀得失的淡泊胸怀,自得其乐,潜心诗文,才开创了中国的田园诗派;宋代苏轼,他的一生游离于“出世”和“入世”之间,伴随着宦海沉浮,人生几经波折,在经历被贬、入狱、丧子之痛后,还能从容笑对生活的遭遇,以开阔的胸怀笑纳,并傲视人情世故,这也使得苏轼品出了人生的个中滋味:淡,才是人生最深的滋味!⑥淡味人生,不是要一个人郁郁寡欢、不求上进、寡淡无味、执著于萎靡不振的寂寞。淡,更是一种趣味、一种情调、一种境界!仿佛广阔田野里吹过的一阵清新的风,仿佛云散雨霁后深情呼吸的一口甜润的空气,是天然草叶的味道,是树叶的馨香,让人赏心悦目,这便是境界中你享之不尽的“淡”。⑦“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做一个平凡的人,过一种平淡的生活,享受平淡之中的乐趣。人生当如此。淡则明,且回味悠长,其乐无穷。那时候,只有你知道,白开水是天底下最好的饮料。(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选文的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选文第⑥段可否删去?请结合文章简要阐述其理由。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解释下列画线词语。(1)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2)心乐之(_____________)(3)其岸势犬牙差互(_________)(4)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3.第④段画线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心情?并说说作者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14、文言文阅读。(甲)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乙)东海有鳌①焉,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腾跃而上则干云,没而下潜于重泉。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月余日,鳌潜未出。群蚁将反,遇长风激浪,崇涛万仞,海水沸,地雷震。群蚁曰:此将鳌之作也。数日,风止雷默,海中隐如岳,其高概②天,或游而西,或游而东。群蚁曰:‚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逍遥封壤之巅,归伏乎窟穴也。此乃物我之适,自己而然,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注释)①鳌:传说中海里的大龟。②概:原指古代量米麦时刮平斗斛的器具,引申义为平、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怒而飞(_____)(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_____)(3)此将鳌之作也(_____)(4)群蚁将反(_____)2.下列每组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冠蓬莱而浮游于沧海B.鹏之徙于南冥也/我何用数百里劳形而观之乎C.其真无马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D.一食或尽粟一石/或游而西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2)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5.两文除了写鲲鹏和大鳌外,(甲)文还写到野马、尘埃的运动,(乙)文还写到群蚁,其目的分别是什么?四、作文(40分)15、有人曾这样总结现代人不健康的工作方式:把思考交给了电脑,把联系交给了手机,把行走交给了汽车,把健康交给了药丸……诚然,人们在过分追求便捷、享受便利时,无形中丢失了原来应该拥有甚至必须终生坚守的东西。作为中学生,也应该很好地自我反省: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是否曾丢失过什么?例如生活中的爱心、孝心、同情心、责任心,再如成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等等。请以“不该丢失的”为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可以叙写个人经历,也可以就此发表你的看法、感情等。提示与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30分)1、C【解析】

A.语序不当、把“掌握、接受和理解”改为“接受、理解和掌握”。B.重复赘余,用词不当。把“举行的”。把“告诉”改为“宣布”。D.用词不当。江河日下: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故选C。2、A【解析】

B.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该把“就”改为“才”;C.搭配不当,应该把“提高”改为“发扬”;D.有歧义,应该改为“李娟的性格懦弱的母亲”。故选A点睛:注意仔细阅读原句,凭语感找出病因,看语句是否通顺,前后是否搭配,语序是否合理等,然后修改。如果凭语感找不出来,可以压缩句子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3、A【解析】

B.“切忌”“不要”重复;C.语序不当,应调整为推举、讨论和表决;D.缺主语,“通过”“让”任意删去一个。故选A。4、C【解析】试题分析:A残缺宾语。句末加“的精神”等。B逻辑错误。把“不再”改为“再次”。D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也可从语法角度。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5、B【解析】

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成分残缺,去掉“随着”。D.表意不明,改为“我原打算让王宾借阅张凯的《平凡的世界》”。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6、B【解析】

A.搭配不当,“播放着舞蹈”有误。C.语序不当,“许多”应放在“[0-9]{1,}.(9分)[0-9]{1,}.(9分)毕业生”的前面作定语。D.否定不当,“难以不再”是双重否定。故选B。7、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B项主语残缺。可删除“由于”或“使”。C项句式杂糅。可将“节目大多是以歌舞为主”改为“节目大多是歌舞”或“节目大多以歌舞为主”。D项“倾听”和“困难”搭配不当。应改为“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测着儿子前进路上可能出现的困难”。点睛:搭配不当是病句常见的类型,主要有主谓、动宾、主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一面对两面等,较为典型的是一个词语和后面或前面的两个词语配合时,与其中的一个搭配不当。8、B【解析】

B句“三、两个月”中顿号应删去。9、蒹葭萋萋海内存知己禅房花木深波撼岳阳城浮云游子意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芳草鲜美教然后知困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情景描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蒹葭、萋、己、禅、撼、庇、俱、抟、祗”等字词的书写。10、(1)╳(2)╳(3)√【解析】

(1)祈祷(qídǎo),意思是:向神祝告求福。(2)缄默(jiānmò),沉默寡言,不说话。(3)拾级而上(shèjíérshàng),指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向上登。故答案为:(1)╳(2)╳(3)√。二、现代文阅读(25分)11、1.示例:人们利用干热岩的方式有发电,供热、采暖和强化石油开采。2.D3.要点:①都是清洁能源。②分布区域都很广泛。③储藏量都很巨大(或“都可满足长期需要”)。4.示例一:按先【材料一】后【材料三】的顺序,因为这样可以由基本知识到实际应用,更突出科学性,便于同学们了解干热岩能源的本质特点。示例二:按先【材料三】后【材料一】的顺序,因为这样可以由实际应用到专业知识,先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再由浅入深介绍,便于他们接受。【解析】1.试题分析: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材料一,整体把握,然后根据提干要求提取关键句作答即可。如可提取“目前干热岩开发利用的主要形式是发电”“干热岩还可以用来供热、采暖”“另外,干热岩还可用于强化石油开采”等句作答。2.试题分析:D项“干热岩发电示意图”中①②③对应的文字全都正确。首先要读懂材料一的“通过深井将凉水高压注入地下2000~6000米深的岩层,使其渗进那里人工压裂干热岩造出的储水库,吸收岩体热能,变成高温水汽;再通过另一个专用深井(相距约200~600米左右)将岩石裂隙中的高温水汽抽取到地表进行利用;取出的高温水汽,通过热交换及地面循环装置用于发电;冷却后的水再次通过高压泵注入地下热交换系统,循环使用”几句话。然后仔细观看干热岩发电示意图,将文字材料与示意图对应起来理解,答案就清楚了。3.试题分析:比较阅读,也是在考查对两则材料中重要信息的提取。通读两则材料,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根据题干要求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必要时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可。如“干热岩”和“可燃冰”共同特点可从都是清洁能源、分布区域广泛、储藏量巨大等角度作答。4.试题分析:考查对材料的个性解读。也是在考查学生安排材料顺序的能力。首先要理解好两则材料的内容,根据说明文的逻辑顺序推断排序的合理性。如材料一讲的是基本知识,而材料三的实际应用,从理论指导实践的规律应该是先材料一后材料三。如果先材料三后材料一,可从实践是得出理论的前提的角度作答。12、(1)淡极始知人生味。(2)举例论证列举了陶渊明、苏轼淡泊名利、豁达开朗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淡,才是人生最深的滋味”的观点。(3)不能删去,第⑥段用排比和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淡”味人生的真正境界,运用道理论证更加充分的论证了中心论点。是对上文的归纳总结,又照应了标题。【解析】

(1)本题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概括能力。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把④段最后一句话“正所谓,淡极始知人生味”压缩后即可完成答案:淡极始知人生味。或者直接从标题得出答案:标题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2)本题考查对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理解能力。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第⑤段列举了陶渊明淡泊名利,归隐田园的例子和苏轼逆境中乐观豁达的例子,属于举例论证,证明的观点是本段最后一句话“淡,才是人生最深的滋味”。然后按照举例论证作用的答题格式解答即可。举例论证的答题格式:运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通过列举××的事例,真实具体地论证了××论点,使论证更具说服力。(3)本题考查对对文章重要语段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应该先通读全文,然后仔细阅读本段内容,联系上下文和本文论点去分析。第⑥段先用一个否定句强调“淡味人生”不是什么,然后用排比句和比喻句强调“淡味人生”是什么,既是对上文各种“淡味人生”的归纳,又是点明论点中“淡极”的内容。所以这段文字对上文进行了总结与升华,又可作为道理论据进行论证论点,因此不能去掉。三、文言文阅读(25分)13、1.(1)翻卷(2)以…为乐(3)像狗的牙齿那样(4)离开2.(1)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3.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作者产生此情的原因:一是他被贬谪而内心愤懑;二是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解析】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卷”,重点实词,意为“翻卷”;“乐”,意动用法,以……为乐,意为“对……感到快乐”;“犬牙”,名词作状语,意为“像狗的牙齿那样”;“去”,古今异义,今义为“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跟“来”相对)”,古义为“离开”。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两句中重点的词有:澈,穿透;布:照映;以,因为;清,凄清。3.本题考查对作者心情的理解概括能力。联系文章内容、主旨及写作背景作答。文章的主旨是作者含蓄地抒发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孤凄悲凉的心情。“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在凄清环境中,自然流露出作者孤凄悲凉的心情;回答产生这种心情的原因,也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和写作背景。遭到贬谪的柳宗元,内心是愤懑的,虽然游览山水可以暂时排遣心中的抑郁之情,但是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便会油然而生。【参考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玉佩、玉环相互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十分高兴。砍伐竹子,开辟道路,向下看见一个小潭,水格外清澈。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出来,露出水面,成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岛,也有高低不平的石头和小岩石(露了出来)。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百多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头上。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逗玩。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爬行一样弯曲,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我坐在潭边,四下里竹林和树木包围着,寂静没有旁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以久留,于是记录下了此地就离开。14、1.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用兴起同“返”,返回2.D3.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4.(1)大鹏翅膀拍打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2)他头顶(戴)着山,跟我们头顶(戴)着饭粒有什么不一样吗。5.【甲】文写野马、尘埃的运动,是为了说明万物皆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乙】文写群蚁,是为了告诉人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少一份骄傲;要多一点不断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满自足的惰性。【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怒而飞”翻译为“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意思是“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生物之以息相吹也”翻译为“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以”意思是“用”。“此将鳌之作也”翻译为“这表示鳌马上要出来了”,“作”意思是“兴起”。“群蚁将反”翻译为“众蚂蚁准备返回”,“反”同“返”,意思是“返回”。2.此题考查的是一词多义。A:到/在。B:用在主谓之间/代词。C:加强反问语气/代词。D:都是“有时”的意思。故选D。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翻译为“有种红蚂蚁听说了很高兴,(便)和众多蚂蚁相邀来到海边,想观看鳌”。据此断句为:有红蚁者闻而悦之/与群蚁相要乎海畔/欲观鳌焉。4.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水击三千里”正常的语序应为“击水三千里”,“抟”意思是“盘旋而上”。据此翻译。(2)“彼之冠山,何异我之戴粒”句中“彼”意思思“他”,“冠”意思是“戴着”,“何异”意思是“有什么区别”。据此翻译。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甲文中提到“野马”“尘埃”的运动也必须依靠气息,“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这里和鹏相比,说明万物均“有所待”(有所待,须凭借,要依靠),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也好,“野马”“尘埃”也好,状似逍遥,其实并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乙文中蚂蚁们竟然把大鳌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它们微不足道的行为相提并论,实在是有眼不识泰山。故事讽刺了自欺欺人、自高自大(导读上有)、自以为是、目空无人的人。我们做人,需要多一份虚心,少一份骄傲;多一点不断努力的上进心,少一点盲目自满自足的惰性。要知道,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据此作答。译文:(甲)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鲲。鲲的体积,不知道大到有几千里。变化成为鸟,它的名字就叫做鹏。鹏的脊背,真不知道长到有几千里;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翅膀就好像天边的云。这只鹏鸟,大风吹动海水的时候就要迁徙到南方的大海去了。南方的大海是一个天然的大池子。《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这本书上记载:“鹏往南方的大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环绕着旋风飞上了九万里的高空,乘着六月的风离开了北海。”像野马奔腾一样的游气,飘飘扬扬的尘埃,都是活动着的生物的气息相互吹拂所致。天空苍苍茫茫的,难道就是它本来的颜色吗?它的辽阔高远也是没有尽头的吗?鹏往下看的时候,看见的应该也是这个样子。(乙)东海有鳌,头戴着蓬莱在大海里遨游,腾跃起来就可以碰到云,淹没下潜就能到极深的水底。有种红蚂蚁听说了很高兴,(便)和众多蚂蚁相邀来到海边,想观看鳌。

一个多月过去了,鳌潜伏水底没有出来。众蚂蚁准备返回,却见狂风激浪,巨浪有万仞高,海水沸腾,地底雷声震动。众蚂蚁说:“这表示鳌马上要出来了。”

几天过后,风停了,雷声也寂静了,海里隐约像座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