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合肥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千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在细胞核中没有分布
B.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嗓呤碱基数等于咂唗碱基数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ntt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
2.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下列关千核糖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病毒蛋白质外壳不是在核糖体合成的
C.人体的抗体由浆细胞中游离核糖体合成
D.蓝藻核糖体内的翻译过程在转录未完成时已开始
3.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C(a组)和20°C(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
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配.晒
A.b组t2后由于酷达到饱和点,反应速度达最大值
B.a组0-t1时间内反应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C.a组和b组的PH值、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相同
D.30°C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介于t1和t2之间
4.下列不直接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生理过程是()
A.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作用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C.效应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D.胰岛素促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
5.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6.下列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是()
A.原核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对比值较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较低
B.神经元轴突末梢有多个突触小体,有利于与多个神经元间建立联系
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7.下列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DNA复制
@合成RNA聚合酶
@mRNA合成
@染色质➔染色体
@[H]+O分比0
@H2吟[HJ+02.
A.CD@炮)@@B.0@@@@c.G)雹)@恁)雹)D.®@@@@
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相同的mRNA
8.细胞癌变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衰老细胞内色素积累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D.细胞凋亡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
9.如图为人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d
。
A.DNA复制发生在be时期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de时期
C.ef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达到92条
D.染色体交叉互换等基因重组都发生在cd时期
)
10.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选项是(
基因产物性状
ABCDE
.FCH
A.一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种性状
B.多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种性状
C.所有基因都能控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D.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等
11.某二倍体植物掌形叶(M)对圆形叶(m)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现
有一掌形叶抗病突变体,其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通过与图丁所示植株杂交所
得F1性状分离比分析判断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假定甲、乙、丙、丁的其他染色体数目及结
构正常;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以下分析错误的
、丿
是(
@巨飞飞图甲图乙图丙D·丁
A.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1:1,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B.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C.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3: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D.掌形叶抗病与圆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G+T2、`丿
12.某基因一条链中,则其互补链和整个基因中止工/分别为(
A+c3G+C
A.11B.立立c.呈呈D.无法计算
2233
13.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
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细菌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B.细菌增殖受到抑制
C.细菌DNA复制发生院碍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
14.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有()
A.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B.某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
C.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运输到肾小球
D.各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到达突触后膜
15.哺乳动物处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变
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D.下丘脑冷觉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16.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叙述
错误的是()
A.这一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食物引起味觉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反射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17.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减少时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屈千负反馈调节
B.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促进茎段细胞伸长屈千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有利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被污染水体中生物的大量死亡使污染加剧属千正反馈调节
18.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
等.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原因
B.吃虾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虾蛋白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抗体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虾蛋白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
19.下列关千"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植物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丿
A.生长素类似物浓度不同扦插枝条生根数目不同
B.每根枝条上应保留有相同数量的芽
C.预实验中需要设置用蒸熘水处理的对照组
D.正式实验中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之间形成相互对照
20.巢湖水产中银鱼是重要的资源,为获得最大持续年捕捞噩,据图推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I
I
(),
,.
.'
I`
,1,-'
bo重
具
A.当种群数量处千b点时才能进行捕捞
B.当种群数量处千c点时才能进行捕捞
C.捕捞后种群数晕应处千b点
D.捕捞后种群数量应处千a点
二、非选择题(共60分)
21.如图1表示动物细胞中重要有机物A、B、C、D、E的元素组成及相互关系,其中X、Y
代表某些化学元素,a、b、c分别为A、B、C的单体,据图回答:
(1)y代表的元素为.
(2)D所代表的具有参与血液中脂质运输作用的物质名称是;构成生物膜支架的E的合
成场所是.
(3)图1中能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名称是,其结构中代表遗传信息.
(4)某C物质由n个c组成且仅为一条链,其分子式为Cm比凡立S2,并且是由图2的4种c
组成的,那么该物质彻底水解后将会得到乙、丙数目依次为.
.、
L__七-.5
严召1氓也(吵矶吐
殴一一一L弓2i'IT
22.某同学选择芒麻植株上受光面积相近的20片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操作1:将其中的10片叶剪下,从每片中间部分切下lXlcm2小叶片(A组),烘干称重,做
好记录
操作2:相同时间里对另10片叶进行半叶遮光(每一片叶的一半正反面用不透光纸包住,另
一半不作处理).
适宜光照两小时后,剪下叶片,在各半叶中与操作1相似部位切下1XO.Scm2的小叶片(遮
光为B组,正常为C组),烘干称重(mg),做好记录.
叶12345678910平
片均
A组2.73.23.23.33.22.92.93.03.03.23.03
B组2.02.22.41.81.92.0I2.11.92.11.72.01
C组4.54.74.64.24.24.4I4.34.04.34.04.32
请分析回答:
(1)芒麻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光反应阶段能为暗反应阶段提供
(2)通过实验可知,在该条件下,棉花植株的呼吸速率为mg/cm2•h,净光合速率为
mg/cm2•h.
(3)乙同学认为棉花的实际净光合速率_(填”相等”、“大千”或“小千")上述计算值,所
以他建议在操作2中用5%的三氯乙酸点涂叶柄一圈,将叶柄的筛管细胞杀死,你认为,乙同
学补充该处理的目的是
23.果蝇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某生物兴趣小组用果蝇做了下列实验:
(1)该小组做染色体组型实验时,发现了一种染色体组成为XYY的雄果蝇,你认为这种雄果
蝇形成的原因是
(2)在实验中,该小组偶然发现了一只棒眼雄果蝇,于是他们用野生型圆眼雌果蝇(纯合子)
与该棒眼雄果蝇杂交,再将E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F2,F1、F2的表现型及比例如图1所
示.设圆眼、棒眼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由B、b表示,根据图中信息,显性性状是,推测
这对等位基因位千X染色体上,原因是
p圆ll良?x林哏8
F1圆1,从(9、8)
凡雌雄交配Il
l为圆限(9、8)林限(~)4"'`产一”111
3/4l/4、XY
图1图2
(3)同学们继续进行探究,准备对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上进行初步定位(即
探究该基因在如图2所示X染色体的特有区段I还是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II),千是设计了
下列实验:
实验步骤:
CD让历中棒眼雄果蝇与吕中雌果蝇交配,得到棒眼雌果蝇;
@让步骤心得到的个体与(填"棒眼”或“野生型圆眼”)雄果蝇交配,观察子代中有没有
棒眼个体出现.
@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只有雄果蝇中出现棒眼个体,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千_
若子代中没有棒眼果蝇出现,则控制圆眼、棒眼的基因位千
24.剥制神经-肌肉标本如甲图所示,浸润在液体A中,保持标本活性.图乙为神经-肌肉
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垄了..
.乙
(1)液体A的成分应和一相似,与神经细胞内液相比,液体A中钠离子、钾离子浓度的
特点是_.其渗透压应等于神经细胞细胞内液渗透压
(2)当兴奋传导到图乙的突触前膜,引发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Ach(乙酰胆碱),Ach
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肌膜的膜电位变为(外正内负、外负内正).
(3)巴西蛙蛇毒蛋白可与乙酰胆碱抢夺受体,中毒症状为肌肉_(松弛、蔑颤).毒扁豆
碱可使乙酰胆碱酶失去活性,中毒症状是肌肉_(松弛、痕颤).
25.假设某弃耕地生态系统的主要食物链由植物➔83鼠➔勋构成,田鼠动物种群的K值为1000
只,回答下列问题:
(1)弃耕地上进行的群落演替屈千_,用一法可以调查田鼠种群密度,理论上当田鼠种
群数量为——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生态学家对此食物链能噩流动进行了研究,结果如表,单位是」/(hm2•a).
植物田鼠勘
固定的太阳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摄入量同化量呼吸量
能
2.45X10111.05X1097.50X1082.44X1072.44X1072.25X1072.18X107
能量从田鼠传递到黜的效率是
(3)若岫的数噩增加,则一段时间后,植物的数量也增加,其原因是_
(4)弃耕地周围建立的工厂引起的长期酸雨,导致部分生物死亡,会使生态系统的_~稳定
性降低.
安徽省合肥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千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RNA在细胞核中没有分布
B.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嗦呤碱基数等于瞪唗碱基数
C.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Itt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
【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
【分析】1、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的原理是甲基绿和咄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
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其中甲基绿能将DNA染成绿色,Ilt罗红能将RNA染成红色.利用甲
基绿和阰罗红混合染色剂对细胞进行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大部分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少部分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解答】解:A、细胞核中既有DNA又有RNA,A错误;
B、细胞中既有DNA又有RNA,双链DNA分子中嗦呤碱基与瞪哫碱基相等,RNA是单链结构,
嗦呤碱基与P密唗碱基可能不相等,因此提取细胞中全部核酸进行碱基分析可知嗦呤碱基数不
一定等千瞪唗碱基数,B错误;
C、凡是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C错误;
D、甲基绿染色剂使DNA呈现绿色,咄罗红染色剂使RNA呈现红色,D正确.
故选:D.
2.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下列关千核糖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菌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密切相关
B.病毒蛋白质外壳不是在核糖体合成的
C.人体的抗体由浆细胞中游离核糖体合成
D.蓝藻核糖体内的翻译过程在转录未完成时已开始
【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
【分析】1、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2、核糖体中含有RNA,元素组成是C、H、O、N、P;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无核糖体分布.
【解答】解:A、核仁与核糖体RNA以及核糖体的形成有关,但原核细胞没有核仁,A错误;
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但蛋白质外壳是在宿主细胞内核糖体中合成,B错误;
C、人体的抗体由浆细胞中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C错误;
D、蓝藻屈千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翻译过程在转录未完成时已开始,即边转录
变翻译,D正确.
故选:D.
3.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C(a组)和20°C(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时间内
的产物浓度,结果如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l
具.晒
A.b组t2后由千酶达到饱和点,反应速度达最大值
B.a组0-t1时间内反应速度始终保持不变
C.a组和b组的PH值、酶浓度、反应物总量都相同
o.3o•c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介千t1和t2之间
【考点】酶的特性.
【分析】1、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极少数酶是
RNA.
2、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性.
3、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在底物充足,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酶浓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但酶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
4、分析题图:题图是为研究溫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C(a组)和20°C(b组)条件下测
定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据图分析可知,在起初的一段时间(t1
前)内,处在40°C的酶(a组)较处在20°C的酶(b组)催化反应的产物多、到达化学平衡
点早,说明该酶在40°C时的活性较20°C时的活性高.
【解答】解:A、b组t2后产物浓度不再升高,其酶促反应的速率为零,A错误;
B、a组0-t1时间内随时间的延长其产物浓度的增加速度减慢,说明其反应速度逐渐降低,B
错误;
C、题图是为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在40°C(a组)和20°C(b组)条件下测定不同反应
时间内的产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该实验中的pH值、酶浓度、反应物总量均属于无关
变量,无关变量应保持相同且适宜,C正确;
D、由以上分析知,该酶在40°C时的活性较20°c时的活性高,但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未
知,无法判断30°C条件下达到反应平衡点的时间是否介于t1和t2之间,D错误.
故选:C.
4.下列不直接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生理过程是()
A.精子和卵细胞融合完成受精作用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C.效应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接触
D.胰岛素促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
【考点】细胞膜的功能.
【分析】信息交流功能:心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如激素),随血液到达全身各处,与靶细胞
的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相信两个细胞的细胞膜接触,信息从一个
细胞传递给另一个细胞,例如,精子和卵细胞之间的识别和结合.@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
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如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
接,也有信息交流的作用.
【解答】解:A、精子和卵细胞相互接触完成受精作用体现了细胞膜直接接触完成信息交流功
能,A正确;
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是在一个神经细胞内,并没有涉及细胞间信息交流,B错
误;
C、效应T淋巴细胞与靶细胞接触,需要细胞之间的识别和作用,体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
正确;
D、胰岛素促进肝细胞合成肝糖原,需要胰岛素和肝细胞表面的糖蛋白结合,体现了通过化学
物质完成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故选:B.
5.在生物体内,下列生理活动只能单向进行的是()
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
C.肝细胞中糖原与葡萄糖的转化
D.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
【考点】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情况;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ATP
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生长素的极性
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肝糖原和葡萄糖可以相互转化;ATP和ADP
也可以相互转化.
【解答】解:A、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的扩散是双向的,只不过是出的水比进的多,故A
选项错误;
B、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故B选项正确;
C、当血液中的血糖浓度偏高时,机体通过调节会发生葡萄糖合成肝糖原,当血液中血糖浓度
偏低时,肝糖原又会水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中,故C选项错误;
D、当细胞内有吸能反应发生时,会发生ATP水解产生ADP、Pi和释放能量的反应,当细胞内
发生放能反应时,会发生ADP和Pi与能量和成ATP,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6.下列不符合结构与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的是()
A.原核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对比值较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较低
B.神经元轴突末梢有多个突触小体,有利于与多个神经元间建立联系
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场所,其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
D.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1、细胞中细胞核所控制的范围有限,所以一般细胞生长到一定体积就会分裂;细胞
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叫做相对面积,细胞越小该比值越大,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速率越
快,有利千细胞的生长.
2、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突触小体含有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
神经递质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受到刺激以后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运输到突触前膜与其融
合,递质以胞吐的方式排放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3、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第三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4、分泌蛋白是在细胞内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
输过程最初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肤链,肤链进入内质网进行加工,形成
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由觉泡包裹着到达高尔基体,高尔基体对其进行进一步加工,然后
形成觉泡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该过程消耗的能量由线粒体提供.
【解答】解:A、原核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相对比值较大,其物质运输效率较高,A错误;
B、突触结构中,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突触小体,神经元轴突末梢有多个突触小体,有
利于与多个神经元间建立联系,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B正确;
C、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场所,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酶就附着在线粒体内膜
上,而酶的成分主要是蛋白质,所以内膜蛋白质含量较外膜高,体现了结构和功能相适应这
一生物学基本观点,C正确;
D、分泌蛋白的合成需要高尔基体的加工修饰,且有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细胞膜之间生的相互
转化,因此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越快,体现了结构和
功能相适应这一生物学基本观点,D正确.
故选:A.
7.下列在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ODNA复制
@合成RNA聚合酶
@mRNA合成
@染色质➔染色体
@[H]+O分比0
©比0➔[HJ+02.
A.(D@@@@B.0@@)@@c.0@@@@)D.@@@唔)@)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具有浓厚的细胞质和大的细胞核,能持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
产生新的细胞,该部分细胞不具有叶绿体.
【解答】解:O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持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因此会发生DNA的复制,
O正确;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持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
译过程,而转录时需要RNA聚合酶催化,因此能合成RNA聚合酶,@正确;
@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持续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细胞中合成蛋白质的过程包括转录和翻
译过程,而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部分)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RNA包括mRNA、tRNA
和rRNA,@正确;
@,染色体和染色质是同一物质在细胞的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能持续
不断地进行细胞分裂,在分裂间期呈染色质状态,进入分裂期的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成为
染色体,@正确;
@[H]+O分比0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而洋葱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能进行有氧呼吸,怎)
正确;
©比0➔[H]+02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而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
光合作用,@错误.
故选:A.
8.下列关千人体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相同的mRNA
B.细胞癌变是因为基因突变产生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C.衰老细胞内色素积累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
D.细胞凋亡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
【考点】细胞癌变的原因;细胞的分化;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分析】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
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
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3、癌细胞的主要特征:(1)失去接触抑制,能无限增殖;(2)细胞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
(3)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导致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
【解答】解:A、同一个体的不同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相同的mRNA,如ATP合成酶基因和呼吸
酶基因表达过程中产生的mRNA,A正确;
B、细胞癌变是因为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B错误;
C、衰老细胞内色素积累会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C正确;
D、细胞凋亡涉及一系列基因的激活、表达以及调控等,D正确.
故选:B.
9.如图为人体内的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分子含量的变化曲线,下列
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cd
。
A.DNA复制发生在be时期
B.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de时期
C.ef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达到92条
D.染色体交叉互换等基因重组都发生在cd时期
【考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的规律性变化;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分析】根据题意和俗示分析可知:在正常体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为1.在细
胞分裂的间期,复制后变为2;当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
量由2变为1.be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解答】解:A、be时期每条染色体中的DNA含量加倍,所以DNA复制发生在be时期,A
正确;
B、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cd段,B错误;
C、该图若为有丝分裂,则ef期表示后期和末期,细胞中染色体数可能达到92条,C正确;
D、该图若为减数分裂,则染色体交叉互换等基因重组都发生在cd段的某一时期,即减数第
一次分裂过程中,D正确.
故选:B.
10.如图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判断错误的选项是()
基因产物性状
;
t
f
;
A.一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多种性状
B.多种基因可以影响和控制一种性状
C.所有基因都能控制表现出相应的性状
D.图中的产物可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等
【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分析】基因位千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一条染色体上含有多个基因;基因与性状不是简
单的一一对应关系,一般情况下,一个基因控制一个性状,有些性状可以由多个基因控制,
一个基因也可以影响多个性状.
【解答】解:A、由分析可知,A、B、C、D性状由同一个基因控制,A正确;
B、由题图可知,E性状是由多个基因控制的,B正确;
C、有些基因控制的性状的表达受其他基因的影响,C错误;
D、酶的本质大多数是蛋白质,激素有些属于蛋白质,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图中产物可
以是酶、激素或者抗体等,D正确.
故选:C.
11.某二倍体植物掌形叶(M)对圆形叶(m)为显性,抗病(R)对易感病(r)为显性.现
有-掌形叶抗病突变体,其基因组成为图甲、乙、丙中的一种,通过与图丁所示植株杂交所
得F1性状分离比分析判断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假定甲、乙、丙、丁的其他染色体数目及结
构正常;各型配子活力相同,当控制某一性状的基因都缺失时,幼胚死亡.以下分析错误的
定(曰
切@:(1)
出甲祀乙出丙,尸
A.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1:1,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
B.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
C.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3: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D.掌形叶抗病与圆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
【考点】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植物掌形叶(M)和圆形叶(m),抗病(R)易感病(r)
位千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这两对基因表现为连锁遗传.图丁只有一条含隐性基因的染色体,
所以用测交实验判断该突变体的基因组成.
【解答】解:A、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1:1,则为图甲所示的基因组成,A
正确,图解为:
"X霆)气@)@)霆)
B、掌形叶抗病与掌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乙所示的基因组成,B正确,图解为:
@•I@)炟)G)
CD、掌形叶抗病与圆形叶感病植株的比例为2:1,则为图丙所示的基因组成,C错误,D正
确,图解为:
@x000
故选:C.
G+T2-A+T
12.某基因一条链中一一=一,则其互补链和整个基因中一一分别为()
A+C3G+C
A.11B.立立c.呈呈D.无法计算
2233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昔酸,脱氧核昔酸由磷酸二酷键连接形成脱氧核
昔酸链,DNA分子一般是由2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苦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脱氧核
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由氢键连
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A与T配对、G与C配对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G+T2G+T3
【解答】解: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一条链上的-—=一,互补链中的一一=一,但是不能判
A+c3A+c2
断各条链及双链中坐工的比值.
G+c
故选:D.
13.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若在细菌正常生长的培养
液中加入适量的环丙沙星,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细菌基因突变的频率增加B.细菌增殖受到抑制
C.细菌DNA复制发生障碍D.细菌蛋白质合成发生障碍
【考点】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分析】根据题干分析,“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即抑
制DNA复制和转录过程.
【解答】解:A、基因突变是自发产生的,与环境(环丙沙星)无关,A错误;
B、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
螺旋化',即抑制DNA复制,进而细菌增殖受到抑制,B正确;
C、DNA复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
螺旋化',即抑制DNA复制,C正确;
D、“环丙沙星能抑制细菌DNA解旋酶的活性并促进DNA螺旋化”,即抑制转录过程,使得蛋
白质合成发生障碍,D正确.
故选:A.
14.下列不一定发生在人体内环境中的过程有()
A.正常机体内抗体与抗原的结合
B.某种激素与激素受体的结合
C.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运输到肾小球
D.各种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到达突触后膜
【考点】内环境的组成.
【分析】本题是对发生在内环境中的生化反应的总结,内环境由血浆、组织液、淋巴组成,
能发生在血浆、组织液或者淋巴液内的反应属于发生在内环境中的反应.
【解答】解:A、抗体和抗原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A错误;
B、性激素与性激素受体的结合发生在细胞内,不属千内环境,B正确;
C、肝脏细胞代谢产生的尿素通过血液运输到肾小球,发生在内环境中,C错误;
D、神经递质从突触前膜扩散到突触后膜经组织液传递,发生在内环境中,D错误.
故选:B.
15.哺乳动物处在寒冷环境中,机体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不变
B.抗利尿激素的分泌量增加
C.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
D.下丘脑冷觉感受器兴奋性增强
【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
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
温维持相对恒定.
2、体内水少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
利尿激素多于肾小管、集合管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
【解答】解:A、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增加
产热量,A错误;
B、寒冷环境中,汗腺分泌减少,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
B错误;
C、寒冷环境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进而减少散热量,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C正确;
D、寒冷环境中,皮肤等冷觉感受器兴奋性,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D错误.
故选:C.
16.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下列相关叙述叙述
错误的是()
A.这一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唾液腺
C.食物引起味觉和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千不同反射
D.这一过程中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
【考点】反射的过程;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分析】1、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
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
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
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
2、某饲养员长期给海狮喂食,海狮听到该饲养员的脚步声就分泌唾液,属千条件反射,条件
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它是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
【解答】解:A、这一条件反射过程需要高级中枢和低级中枢共同参与,A正确;
B、这是一种反射活动,其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唾液腺,B错误;
C、食物引起味觉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脚步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条件反射,C正确;
D、这一过程在突触处有“电-化学-电信号的转化,D正确.
故选:B.
17.下列有关反馈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性激素减少时促进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属千负反馈调节
B.生长素促进乙烯合成,从而促进茎段细胞伸长屈千反馈调节
C.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被污染水体中生物的大量死亡使污染加剧属于正反馈调节
【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
【分析】1、性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令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性腺激素今性腺➔
性激素,同时性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2、低浓度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
的增高抑制了生长素促进切段伸长的作用.
【解答】解:A、性激素减少时,负反馈调节减弱,则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增加,A正确;
B、当生长素浓度增高到一定值时,促进乙烯的合成,而抑制茎段细胞伸长,B错误;
C、负反馈调节的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C正
确;
D、被污染水体中生物的大霾死亡,污染加剧进而加剧污染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
故选:B.
18.有少数人吃了虾后出现过敏反应症状,轻度的引起荨麻疹,重度的甚至导致休克、死亡
等.以下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遗传物质是决定吃虾引起过敏反应的根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148-11:2024 EN-FR Fibre optic active components and devices - Package and interface standards - Part 11: 14-pin modulator integrated laser diode modules and pump laser
- 【正版授权】 ISO 18935:2025 EN Imaging materials - Colour images - Determination of water resistance of printed colour images
- 2025年建筑安全员知识题库及答案
- 2025-2030年中国采血器市场发展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薯片市场运行态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营养碘盐市场发展状况及营销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自动光学检测仪(AOI)市场运营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绝热隔音材料产业运行状况与投资策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解金属锰行业前景展望规划研究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电站设备行业运行态势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世界建筑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
- 《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国急诊专家共识(2023)》解读课件
- 八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文明之光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课获奖课件
- 2024年全国体育单招英语考卷和答案
-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可打印【7】
- 河北省邯郸市磁县2024届中考数学模试卷含解析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
- 2024年学位法学习解读课件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