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公众环境意识_第1页
中国的公众环境意识_第2页
中国的公众环境意识_第3页
中国的公众环境意识_第4页
中国的公众环境意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的公众环境意识

据调查,中国公众环境意识近年来显著加强,但是中国公众有意识直接参与环保行为的总体水平较低。社会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制约公众的环境意识,公共的环境行为有时表现为无意识和身不由己。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两个主要渠道是媒体与教育。现在的形势是:媒体的环境意识显著提高,但是有待于加强新闻监督的功能;而环境教育则有待大力加强,因为未来决策者的环境意识取决于今天的环境教育。1.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特点1.120世纪90年代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研究概况20世纪90年代中国主要开展了14项环境意识调查项目(见表22-1),85.7%的项目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对象以城市居民为主。上述调查中的“环境意识”不是一个中性概念,而是一个对比性的、能够区分强弱的概念。关于什么是环境意识,目前并无一致的说法。本文所讨论的环境意识包括三个部分:即环境认知、环境价值观和环境行为。也就是人们对于周围有机和无机环境的觉察、认知、所持的内在价值观,以及最终从各自的局部通过个体的消费行为、决策行为和群体的生产活动等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影响(见图22-1)。表22-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主要环境意识调查一览表1.2中国公众环境意识的特点1.2.1公众总体环境知识水平较低上述问卷调查分别得出中国公众总体环境意识偏低的结论。1998年国家环保总局和教育部的联合项目“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的结论具有典型性,公众对于13个题目的回答中,总体平均分、农村居民平均分、城市居民平均分分别仅为21.6分、18.5分和34.6分。由于问卷调查对于环境认知有较准确的测量,因此确切地说中国公众总体缺乏环境知识(见图22-2)。图22-1环境意识图图22-2全国公众环境意识调查中国公众环境知识水平总体偏低,还表现为对环境状况变化趋势的盲目乐观。同一调查结果显示,对于五年来环境变化的认识有43.3%的人认为“好转”、23%的人认为“没变化”、24.9%的人认为“恶化”了。这种认知与中国环境状况“局部好转、整体恶化”的实际变化趋势相差甚远。1.2.2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随时空变化明显《增长的极限》一书中提到,大多数人只关心短期内影响家庭或朋友的事情,只有极少的人对于全球的未来有所关注。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知符合这一规律:中国公众最关心的环境问题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问题。这三类问题都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直接危害其生活。而对于更大尺度的生态问题比如荒漠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全球环境问题(比如酸雨、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表现出知之甚少或无所适从(见图22-3)。图22-3公众认知时空图图22-4公众对环保活动的参与水平1.2.3公众有意识直接参与环保行动的总体水平较低调查结果表明,65.9%的人低度参与环保行动;25.9%的人中度参与环保行动;只有8.3%的人高度参与环保行动(见图22-4)。与此相应,公众在对待环境问题上,表现出很强的政府依赖性。1.2.4社会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制约公众的环境意识,公共的环境行为有时表现为无意识或身不由己有人为了省钱而节水节电,虽然主观上不是为了环保,但其客观的行为后果对环境形成的压力较小。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勤俭节约的生活传统就是最强环境意识。同样,一位受过教育的城市居民可能比一位普通农民了解的环境知识要多,但如果把个人生产、消费行为对资源环境形成的压力进行矢量求和,那就很难说这位城市居民比农民的环境意识强。实际上二者在自身行为对于环境的影响上,都处于一种身不由己的流程之中。随着第三次浪潮的到来,中国社会渐渐步入“用过就扔的一次性社会”,在这个潮流的裹挟下,个人与社会以追求物质满足为目标,人与物之间关系的周期将越来越短。如果这种生活方式不发生根本的改变,即使公众的环境知识越来越丰富,其行为对资源环境造成的压力也将越来越大。2.影响公众环境意识的主要因素分析2.1政府中国政府在推动立法、制定政策、提高学科地位和提供传媒阵地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环保局系统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见中国环境宣传教育大事记),对提高公众环境意识方面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称野生动物为“野生动物资源”,并规定:国家对野生动物实行加强资源保护、积极驯养繁殖、合理开发利用的方针。这部法律并没有向公民阐明野生动物的生态价值、审美价值,而仅仅把野生动物看成是具有巨大经济价值的资源。因此,保护就是为了利用的观点在法律的支持下大行其道。国家林业局在1999年12月在全国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会议上提出:发展野生动植物产业,对野生动物进行有序利用,发展野生动物资源是对其最有效的保护。这种政策将把捕杀、消费野生动物引向商业化、合法化。所以不能把由于法律视野的局限和政府错误的政策导向所衍生的野生动物保护问题一概而论为公众缺乏动物保护意识。法律视野的局限和错误的政策导向带来的问题,绝不是单凭公民的素质和觉悟所能解决的。专栏22-1中国环境宣传教育大事记1973年召开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提出环境保护32字方针1973年北京大学最先创立环境保护专业1978年北京师范大学招收第一批环境保护专业研究生1979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0年成立环境保护干部学校1983年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确定环境保护是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4年《中国环境报》创刊,成立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国家教委将环境科学列为一级学科1992年第一次全国环境教育工作会议1995年《环境教育》杂志创刊1996年颁发《全国环境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政府应该加强对各级官员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生态环境意识。中国在传统上就是一个“官本位”的社会,因此处在局部的一个普通公民可能难以转变整个社会风气,而官员的道德和操守却能对整个社会风气产生直接影响。有媒体曾披露80%的野生动物都满足了各级官员的口腹之欲。官德失范,不仅败坏社会风气,而且给中国的野生动物带来灭顶之灾。此外,各级官员是各个产业、消费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政府的环境意识最终通过各级官员的决策行为得以体现。因此提高官员的环境意识,在他们中间讨论环境伦理和环境价值观,将具有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和净化社会道德的双重意义。“经济靠市场,环保靠政府”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的主要思路,所以中国的环境保护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主导型。政府习惯于动用行政系统的力量,采取会战式的污染控制行动,比如淮河的零点行动。这种行动涉及机构、人员、装备、联络、监测、诉讼等等诸多方面,需要耗费巨额的财政资源。国家环保总局系统在机构改革后,环保部门承担任务和实际能力之间的矛盾将更为突出。这种管理模式不但成本高昂,同时面对多种环境问题力不从心;而与此同时,一般公众即使想要参与环保,却不得其门而入。2.2教育通过教育,对超过2亿在校学生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是提高公众环境意识的关键。学生即是未来的决策者,又可以通过“小手拉大手”,影响父母和家庭。从20世纪80年代起,在环保局宣教部门推动、国际交流和企业参与的背景下,学校环境教育逐渐发展。在此过程中,教育系统在环境教育方面显得不够主动和积极。由于政府已经承认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的重要议程,那么教育部门就应率先在实践层面上推行这一战略。1996年国家环保总局、原国家教委和中宣部联合颁发《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推广绿色学校。教委的介入将使学校环境教育的途径和渠道更加畅通。然而学校环境教育仍然任重道远。现在学校的环境教育大多停留在地球日、课外活动等象征性层面,而没有从根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上培养学生的行为和意识,影响他们和环境的关系。澳大利亚教育家亚瑟·卢卡斯认为:环境教育是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和为了环境的教育。也就是说,环境教育不仅仅是课堂内的知识教育,需要走出学校,把真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作为环境教育的场所和教材,并且注重价值观和行为教育。通过这样的环境教育,使学生成为言行一致、对环境负责的人。从而在根本上提高公众的环境意识。这种理想的环境教育要在中国成为学校教育的现实,需要冲破现有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种种羁绊。很久以来,教学被考试所驱动,考试成绩不仅是评价学生的指标,而且是评价教师、学校甚至是整个基础教育的原则。如果环境教育不成为教育体系的评价与评估的一部分,就很难在学校教育中真正受到重视。而现有教育评估体系更多的是针对知识内容的评估,缺乏价值观和行为的取向,不能满足环境教育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习惯于以权威的身份向学生灌输知识,不鼓励学生提问,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交流,甚至学生与学生之间也缺乏真正的交流。各科的习题多是相似的是非判断,非此即彼。长期的训练形成了学生的单项性思维和崇拜权威的心理,缺乏批判性精神和创造性能力。而现实中的环境问题错综复杂,甚至具有社会争议性,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无助于培养具有生态环境意识的负责任的公民。但是应该看到,随着中小学生生源的逐步减少、小班化教学的推广、学校减负以及教材改革为“多纲多本”,学校环境教育的空间将越来越大。希望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环境教育能够互为机遇,毕竟人的素质最终决定一切。2.3媒体今天,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传统与现代的媒体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对公众产生强大的影响力,不但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甚至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大众传播媒体能对公众的环境意识产生强大的引导作用。调查表明,79%的人通过电视、广播和报纸等媒体获得环保知识。媒体的环境意识在20世纪90年代最后几年大幅度提高。民间团体“自然之友”对1995年以来中国报纸的环境意识做了连续调查,结果表明,报纸环境报道的篇幅呈明显上升趋势,1999年在全国75种报纸中,每报平均报道条数已有630.3条,几乎是1995年的5倍、1997年2倍多。同样,中国环境影视资料中心(EETPC)的录像带使用纪录说明了电视环境节目的增加,1998年录像带总数为529盘,比1997年的111盘提高了476.6%。编辑播出EETPC的电视台次从1997~1999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分别是27台次、107台次和206台次。同时北京以外地方台使用率大幅度提高,1997年播出EETPC环保录像片的北京以外地方台为0台次、1998年4台次,1999年39台次,而2000年的第一季度地方台就高达96台次。无疑,媒体环境意识的提高,是公众环境意识提高的前奏(见表22-2、图22-5、图22-6)。表22-2媒体有关环境问题报道图22-51995~1999年报纸环境报道篇幅的变化图22-61997~1998年电视台环境节目变化趋势环境报道增加的同时,媒体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不足。首先,媒体对消费意识的引导力度远远超过对环境意识的引导。1997年,在全国76种非环境专业报中,环境报道的篇幅占总版面的1.16%,但广告版面在总版面中占到26.02%。这组数据直观地呈现出二者的差异。如果媒体过分宣传高消费,表现奢侈、享受的生活方式,将使中国出现严重的资源透支和惊人的浪费想象并存的现象。其次,在环境问题的报道中,媒体作为国家的宣传工具,主要反映政府的方针、政策和领导意志,所以不同媒体会有相同的宣传政策、口径和相似的报道主题。在1997年报纸的各类环境报道中,表扬性报道占16.7%、中性报道占70.63%、批评性报道占12.67%。像“中华环保世纪行”这样高强度、集中的环境报道,按照既定的宣传原则,以报道正面的、积极的消息为主;所以出现大量表扬性报道,媒体的大量正面报道是公众对于环境问题盲目乐观的一个重要原因。媒体的环境报道还表现出“运动型”的特点。主要表现环境报道在每年“4·22”地球日和“6·5”环境日集中出现,其中多为中性报道,包括大量的会议报道、植树绿化的例行报道以及环境卫生脏乱差的浅层报道。因此媒体的环境报道需要彻底摆脱“政府主导型”的模式,充分发挥新闻监督的职能。政府现已开始实施西部发展战略,开发中西部地区的资源和能源,发展西部经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如果战略实施过程中缺乏生态环境意识,就会使水资源匮乏的问题突显出来,导致西部地区的生态恶化,甚至加剧西北、华北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在对这类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发展战略的宣传报道中,如果媒体只做片面报道,对生态问题避而不谈,就会导致公众不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对环境状况的估计过于乐观,而且会影响政府部门决策的客观性。2.4民间团体在世界各地,活跃着许多被称为草根阶层的民间环保团体,他们为公众在生产、消费行为以外提供了一个新的渠道来表达他们对于环境的立场与关注。民间环保团体在提高公众环境意识,参与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4·22”地球日就来自于1972年4月22日美国一场声势浩大的民间环保运动。民间环保团体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的声音来自基层,是公众环保权益最直接的代表,因此有别于政府行为和商业行为。近年来,中国也逐渐涌现出一些积极活跃的环保团体。如北京的自然之友,致力于公众环境教育,并在保护滇金丝猴、藏羚羊方面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同时组织环境教育流动教学车、报纸环境意识调查等基础工作;地球村以城市居民为对象目标,在垃圾分类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