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如皋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如皋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如皋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如皋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如皋八校联考语文八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对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对偶)B.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比喻)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反问)D.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代)2.(2分)下列文言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译文:扶苏因为多次劝谏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做大将军。B.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译文:因为安陵君,使者唐雎出使到秦国。C.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译文:(通过这些)惊动他的内心,坚强他的性格,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D.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译文:亲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3.(2分)在原文横线上填上四字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河水从五百米宽的河道上排排涌来,其势如________,互相挤着、撞着,________,________,撞向石壁,排排黄浪霎时碎成堆堆白雪。山是青冷的灰,天是寂寂的蓝,宇宙间仿佛只有这水的存在。当河水正这般________地驰骋着时,突然脚下出现一条四十多米宽的深沟,它们还来不及想一下,便一齐跌了进去,更涌、更挤、更急。A.畅畅快快

推推搡搡

千军万马

前呼后拥B.千军万马

畅畅快快

前呼后拥

推推搡搡C.畅畅快快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千军万马D.千军万马

推推搡搡

前呼后拥

畅畅快快4.(2分)下列文化和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庄子,名周,宋国人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B.《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法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C.韩愈字退之河阳人,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D.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5.(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傅雷家书》中父亲与儿子傅聪论及艺术家的修养时,提到“真诚”是第一把艺术的钥匙,是做人的根本,必须从小培养。B.“他的家教如此之严,望子成龙的心情如此之热烈。”“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这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以上这些是对名著《傅雷家书》的评价。C.路遥的小说《人生》刻画了孙少安、孙少平兄弟,他们只是两个平凡的农民,一个扎根乡土,一个走进城市。书中描写的个人奋斗和自我精神追求,充满了正能量,让我们明白生活的意义何在,以及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未来的生活。D.朱光潜的《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专门写给中学生的,以书信的形式,每次一个话题,希望中学生学会生活,既要发挥“人生来好动”的天性,去发展,去创造,又要心境空灵,于静中领略人生的趣味。6.(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壶口瀑布》的作者梁衡是我国现代著名学者和作家。B.马克·吐温是英国的幽默大师、小说家、作家,亦是著名演说家。C.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D.庄子是春秋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大道之行也(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B.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培养)C.是故谋闭而不兴(因此)D.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2.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B.故外户而不闭/是故谋闭而不兴C.是谓大同/予谓菊D.是故谋闭而不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3.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根据对上面文段的理解,谈谈你对“大同”社会的看法。5.为实现“大同”社会,从古到今有许多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一直在追求,请结合历史知识举一个你熟悉的名人的事例。8、(3分)送路六侍御入朝杜甫童稚情亲四十年,中间消息两茫然。更为后会知何地?忽漫相逢是别筵!不分①桃花红似锦,生憎②柳絮白于棉。剑南春色还无赖,触忤愁人到酒边。注:此诗作于杜甫避乱流寓四川梓州时,此时安史之乱告一段落。路六侍御是杜甫儿时旧友。①不分:嫌恶的意思;“分”也作忿;②生憎:最憎恶。1.下列对诗的相关内容的分析和鉴赏,有误的一项是()A.前四句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它本身有个时间的层次。B.诗的后四句写景,似乎颔联毫无相干。但其实,这景物描写,是从上文的“别筵”生发出来的。C.“桃红似锦”,“絮白于棉”,这风光是明艳的,而诗偏说是“不分”,“生憎”,是诗人对景伤情的缘故。D.尾联中的“剑南春色”,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情景融为不可分割的整体。2.这是一首送别诗,但又不单单抒发离别之情。结合诗歌的首联和颔联,分析作者所抒发的丰富情感。9、(7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2)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锦鳞游泳。(4)策之不以其道,____________,鸣之而不能通其意……(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7)《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最能抒发诗人李白豪放超逸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有着与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相同思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追随春天的脚步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春天和我们每个人一样,也有自己的故乡——那就是华南地区。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每一年春天都要来一次从南到北的长途旅行呢!在我们追随春天的脚步展开旅程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春天的标准是什么。②节气“立春”并不是表示春天的到来。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根据当时黄河中下游一带气候确定的。现在气候早就变化了,况且中国那么大,华南的一些地区根本不下雪。所以二十四节气并不统一,“立春”节气不是春天到达的时间。③春天的科学标准是: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每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的就是冬天,高于22℃的就是夏天了。④每年二月下旬,春天便迈开脚步,从其故乡华南地区出发北上了,3月5日左右到达长沙,15日前后到达武汉、南昌和杭州,25日前后到达郑州和济南,4月初来到石家庄、德州和天津,4月10日左右,就抵达北京了。前后共走了40多天,1700多千米的路程,真可谓风雨无阻、日夜袭程!⑤春天稍作停留便接着向北旅行,4月25日左右到达沈阳,5月10日前后到达哈尔滨。这段路是上坡路,所以走得慢一些。要是遇上了寒流,春天的行程表也会有一些调整。⑥春的旅程有两个秘密。第一是上山的速度很慢,一些高山从没有春天在那里驻足过,而且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有人想不通:热空气上升,高空离太阳又近,为什么气温反而低呢??这是因为太阳的能量不是直接加热空气的。太阳光照射大地,先把地面烤热,再由地面去加热空气,因此气温的变化,取决于距离地面(热源)的高低。一般在对流层,每上升100米,气温要降低0.6℃,越高气温越低。⑦和春天有关的另一个秘密是,它到达海边的时间会晚一些,不过一旦到达,就会在那里流连忘返。那是因为海水的温度变化比较慢,加上海风吹来吹去的影响,气温变化要缓慢一些,因此春天到达时间会晚一些,但是驻足时间会比较长。这就是一些高山和海滨往往是避暑胜地的主要原因。1.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依次是:春天的标准、春天的秘密。2.文中第③自然段中划线的句子采用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文章开篇引用的语句出自哪篇文章?作者是谁?篇名《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有“弹性”的异构无线网络①2014年7月14日,巴西马拉卡纳球场八万人座无虚席,球迷们一边观看球赛,一边通过手机在社交网络上实时分享决赛现场的点滴。终场哨响,本次世界杯赛场的通信服务保障工作圆满完成。由中国自主研发的可扩展异构基站和一体化异构协同自组网方案,在世界杯期间为12座比赛球场提供了无线网络服务。②当马拉卡纳球场重新归于宁静,空旷的球场中是否还需要这么多基站维持网络的正常运行?如何让球场的网络在“空闲模式”和“忙碌模式”的切换中游刃有余?怎样才能避免网络过度建设带来的浪费……一切的一切,还要从无线网络的发展历程说起。③无线网络的组网采用“蜂窝式”覆盖,即将网络服务区域分割为多个规则的正六边形小区。这种方式非常适合对业务质量要求较低的语音和短信业务,以最为简单的方式实现网络的无缝覆盖。随着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新型多媒体数据业务成为无线网络最主要的业务,智能手机已经渗透到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一一随时随地享受到高速、稳定的无线网络服务不再是一种生活时尚,而是生活中的基本必需。④随着WiFi、微基站和无线中继技术的的日络完善和普及,传统无线通信中蜂窝网络“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异构网络时代。⑤“和”是中华文明的核心,无线网络同样需要“和”——如何实现各种异构网络节点间的“和谐相处”,如何“容纳”用户超密集区域的数据业务和传输需求,是无线网络研究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⑥流动性强是无线网络用户一大特色。据统计,北京地铁交通枢纽站早高峰出入站人流量超过3万人/小时,而平时人流量不足5千人/小时,形成了明显的“湖汐效应”,这给网络部署带来了极大困难。为了满足高峰期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加大基站部署密度。然而,在大部分时间,网络的业务负载远低于高峰时段,大规模部署宏基站会造成电力、网络传输能力等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由于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大,密集部署将会造成严重干扰。可见,在上述地点的网络部署处于“进退两难”的困境。⑦尺有所长,寸有所短,相比宏基站,微基站等网络中的小型异构节点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它们虽然覆盖范围小,但制造成本低.体积小,便于大规模部署和管理。因此,采用宏基站与微基站等进行联合部署,形成分层异构网络覆盖,使得短时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问题迎刃而解。⑧此外,协同传输技术也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一大“法宝”。通过多个基站间的协作,将“点对点”的传统通信方式化为“群组对群组”的协作通信方式。根据在国家体育馆等无线业务热点区域的测试结果,采用协同传输技术可以将小区间的于扰消除_______%,无线容量与之前比提升5倍。⑨通信人一直致力于编织一张网,连接的是独在异乡倍思亲的游子,是千里共婵娟的恋人,是天涯苦比部的知己。让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分享更好的东西,这才是无线通信和网站技术创新的源动力所在。(文/赵中原,有删改)1.阅读第③~⑧般,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理清文章思路。2.请从说明文语言生动性的角度,品析第④段中加点的词语。3.第⑥段中“进退两难”的困境具体指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析第⑧段中画线句使用的说明方法及作用。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写给两个儿子(主要是傅聪)的书信汇编;《苏菲的世界》是外国长篇小说,带领读者踏上美妙的哲学之旅。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可以分别用哪些方法阅读?请结合作品相关内容说明理由。(阅读方法参考:A.选择性阅读B.摘记法阅读C.体验式阅读)13、(5分)综合性学习在语文学习的旅程中,我们可以感受自然山水的魅力,可以细味名胜古迹的意蕴……(1)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句话。夏天是个好季节。假如我是诗人,我就要写一首长诗来赞美它的热情明朗;假如我是_____,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我国许多旅游胜地,精彩的对联比比皆是,自成一道风景。下面这副对联来自黄石市团城山公园的凝碧亭,上联已给出,下联有待整理,请将整理后的下联填到横线上。上联:把酒问鲶鱼谁道磁湖水浅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盛世山高声随月亮歌临风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阅读材料,按要求作文。声音无处不在,美妙的风声、浙淅沥沥的雨声、爽朗的笑声、优美的歌声、悠悠的劳动的号子声、电话那头的叮嘱声……总有一种声音在你耳畔响起,牵动你的心灵。请以“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为题作文。提示与要求:(1)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C【解析】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设问)。故选C。2、D【解析】

A.正确翻译是:扶苏因为多次劝说(秦始皇)的缘故,皇上派他在外面带兵。B.正确翻译是: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C.正确翻译是: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故选D。3、D【解析】

近义词,近义成语适用范围对象辨析,词语的使用(搭配)。畅畅快快:指轻松愉快。千军万马:形容雄壮的队伍或浩大的声势。根据“其势”的语境,应选用“千军万马”。故排除AC。推推搡搡:粗暴地、接连不断地猛推。根据“挤着、撞着”的语境,应选用“推推搡搡”。故排除B。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正确运用词语的能力。正确运用词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①准确理解词语的意思,切忌望文生义;②辨清词语的感情色彩;③注意词语运用的范围;④注意避免意思重复和矛盾;⑤注意区分近义义词语;⑥注意某些词语只能用于肯定句或否定句中。答题时,还要根据语言环境判断词语使用是否恰当。4、B【解析】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间儒家论著的汇编。故选B。5、C【解析】

C项错误。《人生》改为《平凡的世界》。6、C【解析】

A.梁衡,1946年生人,主要作品发表在解放以后,所以是我国当代著名学者和作家。故“现代”错。B.马克•吐温是美国人。故“英国”错。D.庄子是战国时期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故“春秋”错。故选C。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D2.D3.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因此奸诈之心闭塞而不会兴起,盗窃、作乱害人的事不会兴起4.古代时的理想社会就是要求所有人无私心杂念,做事出于公心,讲求诚信,与人为善,每个人的聪明才智都得到发挥,所有人都能得到照顾,社会安定无犯罪现象,做到“外户而不闭”。作为跨世纪的中学生应从自身做起,从小树立“天下为公”的理想,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道德水平,争做有文化、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5.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康有为《大同书》的构会构想。【解析】1.试题分析:D项“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家一样)”加点词的解释有误。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会。2.试题分析:D项加点词语意思和用法相同。都是否定副词“不”。A前者“是”,后者“对”。B前者“所以”,后者与“是”连用,表结果。C前者“叫、称”,后者“认为”。点睛:一词多义。文言词语的用法和含义是中考的常考题,一词多义现象在文言文中相当普遍。有些词所包含的意义不止一个,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能表示不同的意思,这样的现象叫一词多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注意第一个“亲”、第一个“子”、“兴”“作”等字词的翻译。4.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可从个人和社会两个角度作答。分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男有分,女有归”“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等句。5.试题分析:此考查侧重于阅读的宽度、知识的广度。多读书,多接触社会,多体验生活,多了解历史文化,多积累进步思想家和社会改革家为实现“大同”社会而奋斗的相关知识,这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学生表述合理即可。译文:大道实行的时代,天下为天下人所共有。选举有德行的人和有才能的人来治理天下,人们之间讲究信用,和睦相处。所以人们不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亲人,不只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这样使老年人能够安享天年,使社年人有贡献才力的地方,使年幼的人能得到良好的教育,使年老无偶、年幼无父、年老无子和残废的人都能得到供养。男子各尽自己的职分,女子各有自己的夫家。人们不愿让财物委弃于无用之地,但不一定要收藏在自己家里。人们担心有力使不上,但不一定是为了自己。因此,阴谋诡计被抑制而无法实现,劫夺偷盗杀人越货的坏事不会出现,所以连住宅外的大门也可以不关。这样的社会就叫做大同世界。8、1.D2.首先有表现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第二句写出在兵戈满地,流离转徙的动乱年代里,朋友间失去联系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第三、四句写出了当故交叙旧之日,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词名句的能力。赏析句子时,要根据句子的内容和语言表达从写作手法、表现的情境(景物特点)、表达的情感(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几个方面来分析,指出精彩巧妙之处。D项表述错误,这句诗并没有使用比喻修辞。尾联“触忤愁人到酒边”的“酒”,正是“别筵”饯别之酒:“酒边”的“剑南春色”,也就是诗人“别筵”的眼前风光。故交叙旧之日,即离筵饯别之时,相见的欢娱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人思想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①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②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③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④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诗歌前四句写送别之情,诗人由“过去”想到“现在”,再由“现在”想到“未来”,有童年伙伴之间特有的亲切的感情和重逢的喜悦;有动乱里朋友间失联的茫然之感和感伤离乱的情怀;还有故交叙旧之日,相见的欢愉立即转化为别离的愁思和人生苦短的迟暮飘零之感。据此分析作答即可。9、(1)天街小雨润如酥(2)自缘身在最高层(3)沙鸥翔集(4)食之不能尽其材(5)晓镜但愁云鬓改(6)明月楼高休独倚(7)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8)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解析】此类题属于基础题,也是各地中考语文必考题。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赏析。解题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合适的诗句,三是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酥”“鸥”“鬓”“厦”是此题中的易错字,作答时要注意字形。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春天的旅程或春天的脚步2.运用了列数字和作诠释的说明方法,科学准确在说明了春天的标准。3.春朱自清【解析】1.考查对文章的内容梳理和概括。阅读文本,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文章1~3段说明的春天的标准;4~5段说明春天的旅程(脚步);6~7段说明春天的两个秘密。据此可填写作答。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句“每五天的平均气温,又叫候气温,稳定在10℃~22℃之间,春天就来到了我们的身边”,依据“春天的科学标准是”可知,这个语句除了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还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具体地说明了春天的标准。3.考查对文学常识的识记。文章开头的“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出自朱自清的《春》。11、1.①异构网络时代②解决问题的方法(大意对即可)2.运用拟人修辞,形象地写出随着技术进步,无线网络已不只蜂窝网络一种,而是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大意对即可)3.一方面指为了满足高峰期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加大基站部署密度;另一方面指大规模部署宏基站会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密集部署会造成严重干扰。4.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协同传输技术消除干扰率高,并能大幅度提升无限容量,突出协同传输技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效果好(或者“突出采用协同传输技术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好办法”)。【解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阅读文章3~8段内容,根据文章的结构层次,筛选相关的内容概括作答。第一空可结合文章第4段中的“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异构网络时代”概括作答;第二空可依据“采用宏基站与微基站等进行联合部署,形成分层异构网络覆盖,使得短时热点区域的网络覆盖问题迎刃而解”来概括作答。2.本题考查对科普文章语言特点的理解。科普小品文就是用小品的形式来普及科学知识的文章。一般来说,语言上生动又严谨,通俗又科学是它的主要特点。语句“随着WiFi、微基站和无线中继技术的的日络完善和普及,传统无线通信中蜂窝网络‘一统天下’的局面已被打破,进入到了‘群雄割据’的异构网络时代”中的词语,将无线网络赋予了人的情态,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随着技术进步,无线网络已不是蜂窝网络一种,而是呈现出“异构网络时代”多样化的格局。据此理解分析作答。3.考查对文章内容梳理和分析概括能力。阅读文章,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说明层次,结合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本题可依据第6段中的“为了满足高峰期的数据业务需求,需要加大基站部署密度。然而,在大部分时间,网络的业务负载远低于高峰时段,大规模部署宏基站会造成电力、网络传输能力等资源不必要的浪费。此外,由于宏基站的发射功率较大,密集部署将会造成严重干扰”这一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作答即可。4.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文章第8段画线句子“采用协同传输技术可以将小区间的于扰消除1%,无线容量与之前比提升5倍”中的“1%”“5倍”,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同时把“采用协同传输技术”与“蜂窝式”网络时代的容量进行比较,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采用协同传输技术是解决网络干扰问题的有效方法。据此分析作答。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示例一:《傅雷家书》是书信汇编,每封信独立成篇,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或需要进行选择性阅读,也可以分门别类进行选择性阅读,以问题的形式进行梳理;《苏菲的世界》是长篇小说,为了理解小说内容与写法,宜通篇阅读。示例二:《傅雷家书》是非文学类作品,是一位学识渊博的父亲给孩子的人生指导,阅读这本书,感受父子深情的同时,还可以丰富文化、艺术、历史等各个领域知识,适合用摘记法阅读。《苏菲的世界》是文学作品,借苏菲与艾伯特教授的故事为主线,从同龄人的角度出发走进哲学世界的作品,阅读时可以调动联想与现象,运用体验式的阅读方法。【解析】

考查结合名著使用阅读方法的能力。A.选择性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具有选择性的去读,这类阅读方法适合用于书信体类,非文学作品的类著作,因为这类作品的故事连贯性不强,文章中的故事是分模块的,这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如《傅雷家书》他是以书信体的形式来给自己儿子的,每封信都是独立的,内容涉及丰富,在阅读时可以分类进行,或者自己带着自己设置的问题进行选择性阅读;B.摘记法阅读:这个指的是在阅读过程中摘抄记录自己喜欢的内容。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摘抄文章中自己认为说的比较好的语段或者故事,也可以根据阅读的情况记录自己的感受,如《傅雷家书》它是书信体的形式,内容涉及了文学、艺术、理想等等,阅读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摘录自己有用的部分;C.体验式阅读:这种阅读方法可以理解为把自己当作作品中的某一人物,身临其境的去感受人物在某种情况下的感受。如《苏菲的世界》在阅读时可以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作为同龄人去体验主人公所处的境遇。13、(1)扣住“夏天是个好节”这个中心句,(可从画家、作曲家、雕刻家等角度去展开2)临风歌盛世声随月亮山高【解析】这是一道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题。第(1)小题是对学生句子仿写的考查。做此题时,要注意仿写的句式必须和例句相同,即结构、修辞要相同,内容相近,语言相合,字数相当,要注意识别例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或句子间的关系,然后直接套用。例句是一个假设句,对照仿写即可。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对联知识的掌握能力。首先要了解对联的特点:①字数相等。②句式一致。句式指的是句子节奏形式,上下联相对的句子,节奏形式应当相同。③词性相对。对联要求,一般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以此类推。④结构相应。上下联对应的词或短语,最好是并列短语对并列短语,偏正短语对偏正短语,依次类推,即它们结构上必须是一样的。⑤内容相关。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是相关的,上下要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来共同表达一个主题,决对不能彼此孤立,各自为政,或是不能风马牛不相及,这是写作对联的大忌。分析上联的句式特点,根据给出的几个词语拟写下联即可。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有一种声音牵动我的心灵瓦是最最低沉的乐器,灰蒙蒙的温柔覆盖着听雨的人。瓦是音乐的雨伞撑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