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_第1页
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_第2页
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_第3页
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_第4页
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3-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合集八篇学校数学教案篇1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09页的第7~1.1题,练习二十六的第10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的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的熟识,知道1cm=10mm,1分m=10cm,1m=10分m,1km=1000m,1吨=1000kg.2.使学生掌握正方形、长方形的特征,初步熟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和正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能够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过程一、复习km、吨1.第做109页的第7题.老师提问,学生口答:(1)1cm是多少mm?1分m是多少cm?(2)1km是多少m?1吨是多少kg?随着回答,老师板书:1cm=10mm1km=1000m1分m=10cm1吨=1000kg2.做第109页的第8题.让学生想一想什么东西的高大约1mm(1分硬币),什么东西的长大约1分m.然后再用手势比划出1mm、1分m有多长.3.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0题.老师在黑板上板书:4km=()m,让学生想一想该怎样推想.指名回答后,老师再说一遍推想过程:由于1km是1000m,4km是4个1000m,就是4000m,所以4km=4000m.接着,老师再板书出:5000kg=()吨,仿照上面的方式,使学生明确它的推想过程.然后让学生完成第10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推想过程.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1题.先让学生把相等的数量用线连起来,然后再指名说一说道理.二、复习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1.做第109页的第9题.老师先在黑板上画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然后让学生分别说出是什么图形,依据学生的回答,在每个图形下面板书图形的名称.老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大家想一想,这几个图形各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老师依据学生的回答,把主要的写在黑板上.老师留意引导学生按挨次说,如先说边的特点,再说角的特点,或每个图形分别说.最终使学生看到它们的区分和联系.2.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2题.老师只说明题意,让学生在点子图上任意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正方形.老师巡视,看学生画的方式是否正确,学生画完以后,要说出是怎样画的.对画得又对又快的学生应赐予表扬.3.做第109页的第10、11题.老师:什么叫一个图形的周长?让学生做第10题.要求量的时间,精确到整cm.每量一边,在边的”旁边注上该边的长度.算完以后,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老师留意订正学生中的错误.4.做练习二十六的第13题.老师可以依据班里的状况,让学生预备两张边长15cm的正方形纸.先让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视;留意学生中消逝的问题.集体订正时,可以让学生指出两个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后,求长方形的周长是求哪几条边的和,有没有不同的解法?对想出不同解法的学生应赐予鼓舞.学校数学教案篇2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受综合运用学问和生活阅历处理实际问题的过程。2、能处理与圆的面积有关的简洁问题,能表达处理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和方案。3、感受数学运算的合理性与结果应用的现实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课前预备:三块不同规格的台布图片。教学过程:一、选台布问题(一)问题情境1、师生谈话。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家餐桌是什么样的,从而引出选台布的问题。师:同学们,餐桌是每个家庭都有的生活用品,谁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家的餐桌是什么形状的?指名回答,给学生充分沟通不同餐桌的机会。师:老师的一个伴侣刚买了一个圆形餐桌,桌面的直径是120cm。板书:圆桌直径120cm。师:他预备选一块正方形的台布。到商店一看,有三种不同规格的台布可供选择。出示课本第96页三块台布图片。师:选那块更合适呢?这位伴侣想请老师参谋一下。今日,我们一起来帮他处理“选台布”的问题。老师板书课题:选台布。2、让学生观看三块台布,了解三种台布的数据信息。并理解“110cm×110cm”等规格的含义。师:请同学们观看这三块台布,你发觉了什么?生:这三块台布的花边不一样,大小也不一样。师:你们知道台布下面式子表示了什么吗?(二)处理问题1、提出:“计算第一块台布和圆桌面的面积各是多少,比一比谁的面积大”的要求,给学生自己计算的时间,然后沟通学生计算的结果。师:同学们真聪慧,依据这些式子就知道了台布的边长。现在,请同学们算一算圆桌面和边长110cm台布的面积,比一比,谁的面积大。学生认真计算、比较,老师巡视指导。师:谁来汇报一下你计算和比较的结果?学生说,老师板书:桌面面积:3.14×602=11304(平方cm)第一块台布面积:110×110=12100(平方cm)由于12100>11304,所以台布的面积大。2、提出:“选择第一块台布是否合适?”的问题,给学生充分表达不同看法的机会,最终,形成共识:不合适。师:通过计算,我们知道边长110cm的台布的面积大于圆桌的面积。那么,选用这块台布是否合适呢?谁来说说你的想法?学生可能会消逝以下看法:合适。由于,第一块台布的`面积比圆桌面的面积大。不合适。虽然第一块台布的面积大于圆桌面的面积,但是第一块台布的边长只有110cm,而圆桌的直径是120cm,这块台布不能盖住圆桌面,所以不合适。假如学生消逝两种看法,通过争辩形成共识。3、提出:第二块、第三块哪块合适呢?为什么?鼓舞学生在小组内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看来推断台布是否合适,只比较面积的大小不行,还要看台布的边长和圆桌的直径。现在我们已经确定第一块台布不合适,那第二块、第三块哪块合适呢?为什么?请同学们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学生分组争辩,老师加入争辩并进行指导。师:同学们争辩得很喧闹,谁来说一说你们小组的或你个人的看法?学生可能会有不同看法:第二块比较合适。由于第二块台布的边长与圆桌直径相等,正好盖住圆桌面;第三块台布的边长比圆桌直径大40cm,有些铺张。第二块和第三块台布都合适。由于第二块台布的边长与圆桌直径相等,正好盖住圆桌面;第三块台布的边长大于圆桌直径,一定能盖住圆桌面。第三块台布更合适些。由于第三块台布的边长比圆桌面的直径大一些,铺在圆桌上面四周都能下垂一部分,这样比较美观,台布不易被掀起。师:我的看法是选择第三块台布。由于台布的边长比桌面的直径大一些,台布铺上后,桌子的四周垂下来一部分,既美观,又不简洁被掀起来。(三)尝试练习练一练第1题,引导学生先读题,观看圆桌图,弄清题意和计算的思路,再独立完成,最终沟通计算的过程和结果。师:我们关怀伴侣处理了选台布的问题,再来处理一个和台布有关的问题。同学们看课本97页,自己读题并认真观看图。学生读题。师:谁来说一说,要计算台布的面积和花边的长,务必 要知道什么?生:务必 要知道台布的直径或半径。师:好,请同学们自己计算这块台布的周长和面积。学生算完后沟通。答案:台布直径:1.6+0.2×2=2(m)台布面积:3.14×()2=3.14(平方m)台布周长:3.14×2=6.28(m)二、设计包装问题1、提出设计包装箱的问题。让学生读题,弄清题中的数据信息和设计要求。师:刚才,我们处理了和圆桌台布有关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处理一个设计包装箱的问题。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97页,读一读题中文字,并观看情景图。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师:说一说你了解到那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回答:这种鲜橙汁包装罐底面的直径是5cm,高是13cm。要求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每箱装24罐。2、鼓舞学生自主设计包装箱,并要求画出包装箱底面摆放饮料的示意图。师: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设计包装箱的有关信息和要求,下面就来请同学们自己设计一个长方体包装箱,并在一张纸上画出包装箱底面摆放饮料筒的示意图。老师巡视、个别指导。3、沟通学生的设计方案。要给学生充分呈现不同方案的机会,说一说制定方案的过程,并把不同的方案示意图呈现出来。师:谁来把你画的图让大家欣赏一下?说一说饮料怎样摆放?长方体包装箱的长、宽、高各是多少?怎样算出来?在沟通过程中,假如消逝不合常理,携带不够便利、美观的方案,要给学生指出,并与其他方案进行比较。三、课堂练习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认真读题后自主解答。沟通时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师:同学们真棒,设计出了好几种饮料包装箱,下面看练一练的第2题,我们来处理一个装运矿泉水桶的问题。请同学们认真读题后自主解答。学生自主解答,老师巡视,个别指导,全班沟通。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生:依据矿泉水桶的底面周长可以算出矿泉水桶的底面直径:100.48÷3.14=32(cm)车箱长:2.1m=210cm车箱宽:1.8m=180cm由于:210÷32≈6,180÷32≈5,所以:小货车只能放6排,每排摆5桶。运输小货车一次最多可装5×6=30(桶)。四、拓展学习鼓舞学生观看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记录下来,并尝试处理。师:这节课,我们运用已学的数学学问处理了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问题,请大家留意观看,并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我们尝试着去处理,你一定会体验到成功的欢快,一定会成为一个特殊聪颖的人。学校数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学问,接受列方程的方式解答应用题.2.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沟通,确定等量关系,正确用方程解答应用题3.培养学生利用恰当的方式处理实际问题的力气。教学重点:通过复习,使学生弄请已知量与未知量的联系,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够精确     的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教学过程:一、复习预备.(P107)1.找出下列应用题的等量关系.①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②梨树比苹果树的3倍少15棵.③做8件大人衣服和10件儿童衣服共用布31.2m.④把两根同样的铁丝分别围成长方形和正方形.(学生回答后老师点评小结)我们今日就复习运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解题.(板书:列方程解应用题)二、新授内容1、教学例3、(1)、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km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km?①.读题,学生试做.②.学生汇报(可能状况)(90+75)×4提问:90+75求得是什么问题?再乘4求的是什么?90×4+75×4提问:90×4与75×4分别表示的是什么问题?(由学生计算出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km。)(2)、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km,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km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多少小时相遇?(先用算术方式解,再用方程解)①、660÷(90+75)=?②方程解:设经过x小时相遇,(90+75)×x=660或者,90×x+75×x=660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老师小结(略)(3)、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660km。一列客车以每小时90km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货车每小时行多少km?(先用算术方式解,再用方程解)①、(660—90×4)÷4=?②、方程解:设货车每小时行xkm90×4+4x=660或者(90+x)×4=660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和解题的思路老师小结(略)让学生比较上面三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联系和区分?比较用方程解和用算术方式解,有什么不同?老师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分?三、巩固反馈.(P1091题)1.依据题意把方程补充完整.(1)张华借来一本116页的科幻小说,他每日看x页,看了7天后,还剩53页没有看._____________=53_____________=116(2)妈妈买来3m花布,每m9.6元,又买来xkg毛线,每kg73.80元.一共用去139.5元._____________=139.5_____________=9.6×3(3)电工班架设一条全长xm长的输电线路,上午3小时架设了全长的21%,下午用同样的工效工作1小时,架设了280m._____________=280×32.(P1104题)解应用题.东乡农业机械厂有39吨煤,已经烧了16天,平均每日烧煤1.2吨.剩下的煤假如每日烧1.1吨,还可以烧多少天?小结:依据同学们的不同方式,我们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哪种方式简便就用哪种方式.3.思考题.甲乙两个港相距480km,上午10时一艘货船从甲港开往乙港,下午2时一艘客船从乙港开往甲港.客船开出12小时后与货船相遇.假如货船每小时行15km.客船每小时行多少km?四、课堂总结.通过今日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作业.(P1105题)不抄题,只写题号。板书设计:列方程解应用题等量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3:一列火车以每小时90km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同时有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经过4小时相遇,甲乙两站的铁路长多少千学校数学教案篇4〖教学目标1.通过实例,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2.通过数正方体等操作活动,熟识计数单位千万,并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3.通过多种活动,对大数有具体的感受,发展数感。〖教材分析本课是生活中的大数的第一课。首先,教材呈现了四幅图片,图片中的数据都是几百、几千的数目,学生发觉这些数都比过去学过的大,在生活中存在很多像这样的大数,从而感受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然后,教材借助几何模型,使学生对千万的计数单位有直观的感受,并学习这两个计数单位。教材还支配了说一说的活动,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对一千、一万的实际意义有具体感受。教学预备:实物投影设备、坐标纸卡片若干、练习题卡片、晚报一张。〖教学设计(一)搜集信息,进行沟通1.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查找大数,将百以上、万以内的数整理出来,万以上的数留待以后学习。2.新课开始之前组织学生分组沟通,然后问:听了这么多生活中的大数,你有什么感想?除了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一、十、百以外,你在大数中发觉新的计数单位了吗?一千、一万有多大?它们与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又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进行争论。(二)自主探究,熟识大数1.引导学生观看小正方形卡片(1010格),问共有多少小格,是怎么知道的。小结:10个一是一十,10个十是一百。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百。2.引导学生观看长方形卡片(10100格),它与一百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共有多少格吗?小结:10个一百是一千。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千。师:请大家想一想我校上早操时的情境,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千或几千的吗?3.引导观看大正方形卡片(100100格),它与一千格的卡片有什么关系?你知道这张卡片上共有多少小格吗?小结:10个一千是一万,引导学生在卡片后面写万。师:请看这张报纸,这样的一版报纸大约有一万字。你还知道哪些事物的数量约是一万的吗?(三)引导填写数位挨次表(四)练习1.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几本文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2.有多少小格?出示915格(9个百、1个十、5个一)、9300格(9个千、3个百),引导学生数小格,并说明我校现有915名学生、我校占地面积约为9300m2。(五)总结1.你宠爱大数吗?为什么?2.大家搜集了这么多有意义的大数,课后请你选一个最宠爱的大数,在一万格的卡片中涂出相同数量的小格,最终请家人或同伴数一数小格数,再给他们讲一讲这个数量的意义。〖教学反思二班级学生对于万以内数了解较少,体验不够,教学时难度较大。我重视让学生实际感受,使学生积累大量的感性阅历形成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发展学生的数感。1.搜集信息,进行沟通课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查找大数的例子,除了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大数、理解学习大数的`意义外,还大大丰富了学生对万以内数的熟识。(1)学生初步感受大数,把大数同很高的山很长的河很多的星等事物相联系,感受其大。(2)学生在找、看、说的过程中,初步熟识大数的读、写,发觉大数中有新的计数单位千万。2.学具操作,自主探究我用坐标纸为学生制作了百千万的学具卡片,学生通过观看、比较3张卡片,自主探究出3张卡片的联系:10个一百是一千,10个一千是一万;并通过直观感受建立一十百千万的数学模型。3.联系实际,感受大数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同时,我留意以学生的生活阅历为基础,创设具体情境,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千万的具体感受。如,教学千时,引导学生观看学校上操时的情境,说明操场上师生的总人数约为一千人。教学万时,引导学生观看报纸,说明一版报纸约有一万字。4.以少见多要使学生理解不易直观感受的大数,就要关怀学生插上想像的翅膀。在本课中我主要引导学生进行了以少见多的想像。以少见多是指从较少数量的积累去想像较多数量。如,每本数学书约有多少页纸?想想多少本文合起来约有一千页纸,一万页纸垒起来约有多厚。培养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式,对学生现在理解万以内数和以后理解更大的数都有很大关怀。〖编者点评本节课设计了多个活动促进学生对大数意义的理解,搜集并沟通生活中有关大数的数据,使学生不仅体会到学习大数的必要性,而且借助生活阅历初步积累对大数的感性学问。观看、操作几何模型,关怀学生熟识了千万计数单位,并对这些单位及其之间的关系有了直观感受。以小见大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大数实际意义的理解,而且渗透了一种比较事物的具体方式。本节课设计的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内涵丰富。学校数学教案篇5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熟识分m和mm,建立分m和mm的表象。2.使学生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学校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3.在合作沟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1.提问:你己经知道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表示一下1m、1cm有多长吗?这两个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大,哪一个小?1m等于多少cm?2.拿出直尺,指出直尺的0刻度线、1cm、2cm、3cm。从哪里到哪里是3厘。[评析:通过比划、找刻度等方式唤起学生对已学长度单位的回忆,为学习新学问打下基础。]二、进行新课1.教学分m。(1)出示一个文具盒(长2Ocm、宽l0cm)。提问:猜一猜,文具盒的宽是多少cm?长呢?(2)谈话:要精确     地说出物体的长度,不能只靠眼睛看,可以用直尺量一量它们的长。让学生动手量。(3)叙述:10cm是1分m,20cm是2分m。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m有多长?(板书:1分m=10cm)(4)谈话:你能用什么方式记住1分m的长度?你能用拇指和食指比划一下1分m有多长吗?你能画一条1分m长的线段吗?相互说一说,哪些物体的长大约是1分m?(5)在m尺上数一数1m有几分m,你发觉了什么?(板书:1m=10分m)(6)谈话:量一量课桌和凳子的高分别是多少cm?说说各接近几分m?[评析:由学生熟识的文具盒的宽和长引出分m的概念,再通过数一数、比划比划、画一画等方式,加深对分m的熟识,了解1分m的长度,初步建立起分m的表象。]2.教学mm。(1)熟识mm。谈话:猜一猜数学书有多厚?用尺量一量,谁能用一句话概括一下。叙述:这本文的厚度不到1cm,用cm作单位,不能精确     地量出它们的长度,接着我们熟识一个比cm更小的.单位mm。投影演示:刻度尺上每1cm中间每一个小格的长度是1mm,请同学们用铅笔尖指一指1mm,看看1mm有多长?谈话:1分硬币的厚度是1mm,用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1分硬币再慢慢抽掉,这时两指之间的空隙就是1mm。你知道哪些物体厚度大约是1mm?(电话卡、银行卡、10张纸的厚度等)(2)理解1cm=10mm。谈话:猜一猜,1cm里有多少个1mm?(板书:1cm=10mm)你是怎么想的?数数看。1枚1分硬币的厚度是1mm,多少枚这样的硬币叠起来是1cm?为什么?(3)熟识几十mm、几十几mm。提问:从0刻度开始,1mm在哪里?10mm、20mm80mm在哪里?15mm和25mm在哪里?m尺上5mm、15mm等刻度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多媒体演示)你能画一条26mm长的线段吗?你知道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可以用mm作单位?[评析:让学生猜想、想像、争辩、观看,可以深化学生对mm的熟识。处理的问题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联,学生可以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3.系统地熟识学过的长度单位及符号。(1)提问:我们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从大到小排一排吗?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长度的?(2)让学生用手势比划这些长度单位,说出相邻单位间的进率。(3)叙述:这几个长度单位在国际上还有统一的写法,你们想说说吗?请看第27页横线下边的文字,谁能读出这些英文字母?指名读后,再一起读一读、写一写。三、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2题。提问:橡皮和回形针的长度各是多少mm,你是怎样很快看出来的?同桌沟通后指名回答。2.量下列物体的长,你认为用什么单位合适。语文书的厚度;筷子的长度;教室的长;橡皮的厚度;铅笔的长。指名回答。3.想想做做第5题。写在书上,同桌相互检查。4.玩耍找伴侣。大树、筷子、课桌、蚂蚁想跟长度单位交伴侣,你们谁愿意做它们的伴侣呢?(边唱《找伴侣》边做玩耍)一棵大树高5()一根筷子长20()课桌宽3()小蚂蚁身长5()5.选择题。(1)哪个物体长度最接近1分m。()①1根火柴②1枝粉笔③1枝毛笔(2)哪个物体的厚度最接近1mm?()①一本《新华字典》②一本语文书③一张IC电话卡在小组内说给同伴听。6.想想做做第6题。同桌先猜再量,看谁猜得对。[评析:练习设计重视让学生动手操作,重视联系生活实际。练习形式生动、形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总评学校低班级的学生更多地关注好玩、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支配都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趣味性。本节课让学生经受测量常见物体长度的过程,引出长度单位分m和mm,让学生感受到掌握分m和mm是日常测量的需要,感受到学习这部分学问的价值,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新学问的爱好。接着通过猜想、验证,既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运用了猜想验证的学习方式。再通过争辩、数一数、画一画、比划、举例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m和mm的熟识,丰富了学生的感知。整节课与生活实际亲热联系,运用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既掌握学问,又学会学习。学校数学教案篇6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2、使学生能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3、培养学生的推理以及学问的迁移力气,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的`教学。二、教学重点:把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用于小数乘法的计算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一些小数乘法进行简便计算三、教学具预备:投影仪、小卡片等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按运算定律填空:15×12=×(18×4)×25=18×(×)(36+64)×7=×+×2、用简便方式计算:25×478×465×2013、计算下面各题:2.5×4.78×40.65×2014、引入这两道题用竖式计算要很多时间,谁能想个方式使这两道题计算比较快呢?(二)、教学新课1、刚才几位同学说的对不对呢?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小数乘法是否适用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2、出示:下面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0.7×1.2〇1.2×0.7(0.8×0.5)×0.4〇0.8×(0.5×0.4)(2.4+3.6)×0.5〇2.4×0.5+3.6×0.5学生口头回答后提问:“把上面几题与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比较,你能发觉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说明: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支配律对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学校数学教案《数学教案-小数乘法的教学》。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计算比较简便。3、利用运算定律计算复习中第三题。集体订正时指名说说在怎样计算简便?运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三)、课堂练习1、基本练习完成练习三第4题。说出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2、把左右两边结果相等的算式用线连接起来。0.25×89×465+65×0.011.25×68×0.84.5×10+4.5×0.165×1.01100×4.578×4.5+22×4.50.25×4×894.5×9.912.5×0.8×68(四)小结:学生相互之间争辩,谈谈自己本节课的收获。学校数学教案篇7教学目标:1、经受从现实生活中发觉角、熟识角的过程。2.初步熟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学会画角。3.培养学生的观看力气、初步的动手操作力气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熟识角。教学难点:正确画角。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看2、提问:从图中你发觉什么?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一)联系实际,找角1、说一说你从图中发觉什么?2、小组活动:找角师:同学们观看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二)初步感知,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请几个学生上台指)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生:不是,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争辩一下,再指指看(学生活动)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再一次请同学上台指)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间,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老师示范)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相互指指(三)小组合作,折角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张圆形的纸,这张纸有角吗?生:没有。师:怎样才能折成一个角?(师生折角,生高举角呈现)师:这里面有好多小隐秘,用这个尖尖的扎扎手,有什么感觉,再摸一摸两边,有什么感觉?谁能给这尖尖的取个名字?谁能给这两条直直的取个名字?师:像这样从一点引出两条直直的线的图形,就可以说它是一个角。谁能告知大家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同桌互说:自己折的角的顶点、边在哪里?(四)动手操作,演示活动角1、师:(出示活动角,两边重合)请同学们拿出活动角,跟老师一起做(师让活动角慢慢张开)你发觉角有什么变化?师:请你跟我这样做。你又发觉角有什么变化?师:通过刚才的.操作,我们知道角有大有小,角的大小跟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角的两边叉得越开,角就越大。2、魔术师:同学们表现真好,老师送你们一个魔术。(抽动活动角)你看到什么?角的大小有没有变化?师: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没有关系。3、比较角的大小师:(课件出示)猜一猜,下面两个角,哪个大?哪个小?师:怎样验证?(打开p40,用三角板验证)你发觉什么?(课件演示:两个角重合)(五)体验感悟,画角1、师:我们已经熟识了角,请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学生利用自己宠爱的工具试一试)2、呈现学生画的角师:画得怎样?3、师示范画师: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4、请用正确的画法再次画一个角。[评析:老师给学生供应充分发挥的机会,敬重学生自主选择,在探究和自主体验过程中,学生获得体验](六)总结升华通过今日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三、巩固拓展(玩耍)1.师:同学们学得特殊认真,老师嘉奖你们做玩耍,好吗?(好)同学们宠爱爬山吗?(宠爱)今日咱们就来做个爬山玩耍。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当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领先闯过第一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哪个是角2、师:现在连续闯第二关。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3、师:第三关最难,谁有信念连续闯关?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学校数学教案篇8一、本学期教学目标:1、娴熟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挨次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依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处理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4、熟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熟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式,会进行简洁的分类。7、初步熟识钟表,会熟识整时和半时。8、认真作业、书写洁净的较好习惯。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热联系。二、复习重难点:1.进一步熟识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正确、娴熟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2.在具体的活动中,进一步熟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学会分类的方式,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3.在应用所学学问处理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力气,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三、复习措施及课时支配:1、复习前,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弄清学生对哪些学问掌握的比较好,哪些学问还存在问题,存在什么问题,从而有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复习活动,以增加复习的实效性。2、把握好学问的重点、难点以及学问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升。3、把本学期所学学问分块归类复习,针对单元测试卷、复习册、作业中简洁出错的题作重点的渗透复习、设计专题活动,渗透各项数学学问。专题活动的设计可以使复习的内容综合化,给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所学学问的机会。4、扎扎扎扎实实实实打好基础学问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爱好。5、依据平常教学了解的状况,结合复习有关的学问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指导工作。6、学问分类学问点对应教材复习说明课时支配熟识钟表第八单元P91-P95巩固整时和半时的读写,另外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P120),使学生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1课时熟识图形、分类第四单元P32-P37,第五单元P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