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八下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2分)依次填入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生在世,难免会有痛苦的经历和(),与其消极悲观、(),倒不如抖擞精神、放开手脚,去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抛却心理包袱自然能守得云开见月明。我们可以渺小卑微,不被他人(),但是绝不能失去()和精神力量。A.体会怨天尤人关怀信心B.体会游手好闲关怀决心C.体验游手好闲关注决心D.体验怨天尤人关注信心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是()A.便民箱、井盖板、金属垃圾桶被盗,名草名花,不胫而走,这些发生在城市里的不文明现象,令人气愤。B.北京电视台的编导很有水平,几个经济类节目都办得绘声绘色。C.不只语文,其实无论哪一科,不经过刻苦努力,都不会一气呵成的。D.短短几日,对海南的印象只是浮光掠影,但我却坚定了一个信念,我们的祖国将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3.(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龟裂订书机顶礼膜拜默守成规B.缄默摧化剂海枯石烂震耳欲聋C.宣泄挡箭牌开源节流绵里藏针D.侧隐发祥地天衣无缝接踵而至4.(2分)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核心素养反映了党和国家对于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期望,是对经历教育之后学生所能拥有的品格和能力的要求。②这种期望和要求反映了国家的教育目标。③在这一目的指引下,制定学业质量标准必须依据核心素养,以此为研制依据和根本遵循。④核心素养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是构建学业质量标准的根本遵循。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为了结合具体学科的能力要求,进一步细化教育目标,它成为指导教学实践和教育评价的具体可操作的质量标准。A.④①②⑤③B.⑤③①②④C.⑤③④①②D.④①⑤③②5.(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那些满带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B.生活中有无穷无尽的快乐,就看你是否懂得寻找。C.虽然小草是微不足道的角色,它却以顽强的生命力为世人钦佩。D.桂林那些巧夺天工的奇山胜景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观赏。6.(2分)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样长而富有变化的墨线是中国画的特点。②宋代梁楷《李白行吟图》中李白的一件斗篷,只用了不到十根线条,便勾勒出人物身体的结构,衣褶的变化。③线条的起落及抑、扬、顿、挫都清楚可辨。④造型以线条为主,是中国画区别于西洋画的重要特征,它是中国书法用笔方法的发展和延伸。⑤中国画以“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独特风格,闻名世界。A.⑤④②③① B.⑤④③②① C.④⑤③②① D.④⑤①②③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0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狼(节选)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一狼洞其中。2.下列属于“狼诱敌”策略的一项是()A.狼不敢前,眈眈相向。B.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C.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身已半入,止露尻尾。3.“屠乃奔倚其下”的原因是“__________”,这一举动给我们的启示是______。8、(3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小题江城子·别徐州①苏轼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②,清泗③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④东。(选自《全宋词》)(注释)①此词作于1079年暮春。其时苏轼在徐州上任仅两年,调往湖州任知州,调任途中作此伺。②彭城:即徐州。③清泗:清激的泗水,泗水流经徐州.④楚江:即泗水。1.词的上阙“天涯流落思无穷”中的“思无穷”具体表现为哪些情感?2.“物我相融”是历代词人常用的创作手法,请结合“背归鸿,去吴中”一句分析。9、(7分)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睢》)②怒而飞,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③____________________,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神院》)④拣尽寒枝不肯栖,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①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中他面对自己的破屋漏雨现状,推己及人,渴望广厦万间,来“______”展现了诗人心忧苍生的济世情怀。②白居易在《卖炭翁》一诗中,通过描写卖炭翁虽然身着“单衣”却“_________________”这一复杂矛盾心情,来抒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0分)某学校八年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综合性学习。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题目。(1)阅读下面的文字,探究“咬文嚼字”这一活动的意义。2016年,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曾开展了“2016年围观名家微博活动,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据悉,这次“围观”活动历时一年,吸引数万网民参与,共对周国平、郭敬明、韩寒、黄健翔、郎咸平、李承鹏、李银河、马未都、钱文忠、徐静蕾、郑渊洁、方舟子等12位名家,提出了11万余条(含重复)差错质疑,最终语言文字专家组认定了其中538条差错。根据“围观”结果,12位名人中,周国平、郎咸平语言文字差错较少;而收藏名家马未都与“80后作家”韩寒、郭敬明则差错较多。(2)某班准备模仿央视热播节目,举行“朗读者”主题活动。请仿照示例,再续写两句,形成一组排比。示例:书籍如一位良医,它能抚平我们心中的忧烦愁苦;书籍如一把钥匙,它能启发我们打开智慧大门。(3)将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注意语意连贯。生活中没有导演,谁都无法为自己的人生进行彩排。但我们可以是编剧,①: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那些柴米油盐的琐碎②,那些坎坷不平的经历③。让你的人生时而像水一样流淌,悠闲自在,充满诗意;时而像山路一样跌宕起伏,④。生活是一座杂乱无章的素材库,我们要做的,就是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编剧。11、(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拾荒①深秋的凌晨,天气已经转凉,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大街上冷冷清清的,昏黄的路灯把王婆婆孤单的身影拉得又细又长,她沿街仔细翻找着每一个垃圾箱,将凡是能卖钱的东西统统装进那用了多年的破旧编织袋。②她有些吃力地拖着那个鼓鼓囊囊沉重的袋子,从垃圾桶旁直起佝偻的身躯,用一只手握成拳头用力地捶打着酸痛的腰。这时隐隐约约听到一阵断断续续、细小而无力的哭声,她循着声音,目光不由自主地瞄到了不远处路灯杆下的一个小纸箱,以及被几件旧衣物包裹着只露出一个头的婴儿,环顾四周,除了阴冷的风吹着地上的落叶到处乱跑,鬼影子都没有一个。她小心翼翼地抱起来,发现婴儿脸色青紫,气若游丝,柔弱得像一只筋疲力尽的流浪猫。③王婆婆解开自己的衣襟,把婴儿贴身捂在怀里,一股透心的凉从皮肤瞬间直达五脏六膀,她不禁打了一个寒战,内心涌起一丝悲凉。④全家人的生活被这个从天而降的弃婴彻底打乱了,本来就过得十分拮据的日子更是雪上加霜。不到一周,儿媳就给她下最后通牒:“这日子没法过了,要么你把婴儿扔了,要么我走,人家亲生父母都不愿养,你操哪门子心,说不定孩子有什么绝症。”⑤“好歹也是一条命啊!”王婆婆叹息着,但面对争吵,最后还是不得不妥协,带着弃婴寄居到一个拾荒老乡那儿。”⑥好景不长,真应了儿媳的那句话,孩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得赶紧做手术。王婆婆摸了摸缝在贴身衣兜里的两千块钱,这可是她这些年来起早贪黑拾荒换来的棺材钱啊!可一看到孩子那清澈的眼神,她心一横牙一咬,撕开了衣兜,双手颤抖着揭开一个用塑料布一层又一层包裹着的小袋子,就像一层层剥开自己的心。⑦倾其所有,只够三天。第四天,医院通知续费,说手术费还差得多。王婆婆打电话给儿子,可还没说完,儿子就不耐烦地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没事找事。”⑧王婆婆抱着婴儿独自一人精神恍惚地坐在医院悠长的走廊上,不禁老泪纵横。一束阳光从窗户里斜射进来,像舞台上的追光灯,正好打在她蓬乱、花白的头发上。这一场景,引起了一个年轻人的注意,他悄悄举起相机,迎着走廊的侧逆光,按下了快门。⑨第二天,当地晚报发出了一条《七旬拾荒老人拾弃婴,身患疾病盼救助》的新闻报道,随后,电台记者来了,电视台也扛着摄像机来了,越来越多的陌生人来了……,铺天盖地的爱心向老人和这个弃婴涌来,短短一周,30多万元的爱心捐款就送到了王婆婆的手上。⑩然而,这浓浓的爱心并没有挽留住孩子幼小的生命。一个月后,在付出10多万元的医疗费之后,孩子还是走了。⑪在王婆婆心痛欲绝的时候,儿子儿媳来医院找到她,态度诚恳地向她承认错误,还把她接回了家,破天荒地做了一大桌丰盛的菜肴,并不停地往她碗里夹菜,饭后,儿媳向她诉起苦来:“妈,你看孩子们渐渐大了,长期租房也不是个事儿,听说下月房租又要涨了,我看不如我们直接买一套60平方米的房子吧,首付也就10多万元,你那儿不是还剩……”⑫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⑬一年后,老家大山深处的那所乡村小学新教学楼落成,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从四面漏风的危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教室。王婆婆依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拖着一个破旧的编织袋,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1.参照下面的表述,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凌晨拾荒,捡养弃婴→①_____________→为救弃婴,倾其所有→无助之中,八方相助→子辈相求,决然离去→②_____________2.小说第⑫段中写到“王婆婆没有说话,苦笑了一下,然后头也不回地走出了家门”,请你描写此刻王婆婆的心理活动。3.小说②③段王婆婆捡弃婴的情节,时间很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⑬段仅用“一年后”三个字一笔带过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这样写?4.小说最后一句写到王婆婆“捡拾垃圾,以及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的某些东西……”,结合小说具体分析,文中的人们在不经意间丢弃了哪些不应该丢弃的东西。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斗争。”(1)这段话出自苏联作家________(人名)的小说《_______》。本书的主人公是__________。(2)这部小说主人公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5分)班级开展“经典咏流传”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拟标题)阅读下面一则消息,拟出标题。长江网4月17日讯(长江日报记者耿愿)“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三千年前,人们用诗词畅言爱意,三千年后,在14日晚播出的《经典咏流传》中,来自湖北房县的一群普通农民,又将原生态的《诗经》从田间地头带到央视舞台,令全国观众耳目一新。有意思的是,让《诗经》中的经典篇章碰上湖北民间的小调,并非节目组的创新之举。在《诗经》主要搜集者尹吉甫的故乡房县,源自《诗经》的众多民歌已经传唱千年,“中华诗祖”的古风遗韵,在当下这个时代已然成为风景。最新一期《经典咏流传》中,来自湖北房县诗经民歌农民表演队的18位普通民歌爱好者,与歌手金志文一起,重新演绎了《关关雎鸠》。当来自该表演队的两位6岁小女孩用稚嫩的童声唱响,鉴赏团成员曾宝仪和许多现场观众就忍不住按下“心动”按钮……(2)(析数据)下表是《经典咏流传》节目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相关数据统计。这些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请写出你的结论。(结论中不得出现具体数据)统计内容统计结果短视频播放量全网播放量突破1.5亿57篇微信文章阅读量实破10万多次节目“摇一摇”互动分享400万次节目总曝光量约4亿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书写(3分)15、作文(50分)“人是奇怪的,有些对别人无所谓的事物,于己却珍贵无比且美好得不可思议。”请把这句话作为开头,自拟题目,自定立意,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语文基础知识(12分)1、D【解析】

考查词语理解与运用。体验的意思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亲身经历。体会的意思是指体验领会,也用于人对某种境界或事物的感受。怨天尤人指遇到挫折或出了问题,一味抱怨天,责怪别人。游手好闲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关怀表示“在意,操心”;关注表示“重视”。决心:坚定不移的意志,信心,相信自己的愿望或预料一定能实现的心里。所以选D。2、D【解析】

A不胫而走: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此题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B绘声绘色:把人物的声音、神色都描绘出来了。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应改为“有声有色”。C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应改为“一蹴而就”。D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或印象很不深刻,像水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一晃就过去了。也比喻景物景象飘忽不定,难以捉摸。使用正确。【点睛】运用成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注意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不能望文生义;2、注意把握成语的结构特征,不能肢解其含义;3、注意成语语义的大小、适用范围,不要界限不清;4、注意把握成语的感情色彩,不要褒贬失当;5、注意把握成语的一词多义现象,不要“一概而论”。3、C【解析】

A.默守成规----墨守成规;B.摧化剂----催化剂;C.正确;D.侧隐-----恻隐;故选C。4、A【解析】

认真阅读所给的5个句子可知,此语段属于议论文,论证严密,分别从外因和内因来论证制定学业质量标准的依据和目的,可借助指代词顺利加以排序,“②这种期望和要求”指代“①……的期望,……的要求。”①②紧密相连;“③这一目的”指代“⑤学业质量标准制定的目的是……”,⑤③紧密相连;“①②⑤③”组合在一起的只有A项。本段文字的论证思路是:根本遵循----期望和要求---教育目标---制定的目的---目的指引、依据。故选A。5、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的理解与辨析能力。要想正确的运用成语,必须准确理解成语的意义。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词义的范围、词义的轻重、感情色彩等。巧夺天工:形容技艺极其精巧。与语境不符。考点: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6、A【解析】

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题⑤是总提中国画的风格,排除CD两项,再比较②③是举例说明④句“造型以线条为主”,④应随其后;而③是对②“线条”的解释,所以②前③后。排除B。故选A。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0分)7、1.一只狼在柴草堆中打洞。2.B3.恐前后受其敌面对像狼一样的敌人,我们要善于斗争【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洞:挖洞。2.B正确,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3.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第一问,屠户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第二问,通过屠户遇狼、惧狼、杀狼的故事,告诉人们对于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屈服,不能幻想,妥协让步。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最终的胜利。【点睛】翻译:骨头已经没有了,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的处境很危急,担心前后受到狼的攻击。屠户看见田野中有个麦场,场主在里面堆柴,覆盖成小山似的。屠户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狼不敢上前,瞪眼朝着屠户。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其中一只狼像狗一样蹲坐在前面。过了一会儿,狼的眼睛好像闭上了,神情悠闲得很。屠户突然起身,用刀劈砍狼的头,又劈砍几刀杀死了狼。屠户正想要走,转身看柴草堆后面,一只狼在其中打洞,意图想要钻洞进入柴草堆来攻击屠户的后面。狼的身体已经钻进入一半了,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从后面砍断狼的大腿,也杀死了这只狼。屠户才明白之前的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人。狼也是狡猾的动物,但是一会儿两只狼都被杀死了,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啊?只给人增加笑料罢了。8、1.对邂逅相逢的喜悦,对骤然分别的痛惜,依依不舍,得而复失的哀怨。春光仍在,但无人共赏,有天涯流落之感,湖州赴任,相思难寄,对徐州风物的依恋之情。2.“背归鸿,去吴中”,亦写途中之景,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把离别之情融在“归鸿”身上,流露诗人不如归鸿感叹和无奈。【解析】1.考查词句所抒发的情感。读懂词句并结合注释分析是作答的关键。“既相逢”是写邂逅相逢的喜悦。“却匆匆”是写对骤然分别的痛惜。“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是写依依不舍,得而复失的哀怨。“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是写春光仍在,但无人共赏。再结合注释:苏轼在徐州上任仅两年,调往湖州任知州,词句中无不表明对徐州风物的依恋之情。2.考查对“物我相融”创作手法的分析。这是借物写人的一种技法,用这种笔法写来出的诗歌,既是在写“物”,也是在写“我”,“物”与“我”相融一起。“背归鸿,去吴中”:我要在此时和向北归家的鸿鹄背道而驰,远去南方的吴中。写途中之景,而意极沉痛。春光明媚,鸿雁北归故居,而词人自己却与雁行相反,离开徐州热土,南去吴中湖州。苏轼显然是把徐州当成了他的故乡,而自叹不如归鸿。这里有“我”有“归鸿”,体现了“物我相融”的创作手法。9、窈窕淑女其翼若垂天之云曲径通幽处寂寞沙洲冷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心忧炭贱愿天寒【解析】

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窈窕”、“洲”、“庇”、“炭”的书写。理解型默写(2)中抓关键词“心忧苍生的济世情怀”和“复杂矛盾心情”。三、现代文阅读(25分)10、(1)通过挑出名家运用语言文字的差错,引导人们正确规范地运用语言文字。(2)书籍如一面镜子,它能折射世间人性的善恶美丑;书籍如一艘航船,它能引领我们抵达知识的彼岸。(3)示例:①把生活变成我们想要的体裁;②可以改编成散文;③可以改编成小说;④峰回路转,柳暗花明。【解析】试题分析:(1)题干要求,探究“咬文嚼字”这一活动的意义。通读文章后,可提取导语一句“语言文字期刊《咬文嚼字》曾开展了2016年围观名家微博活动,旨在引导人们正确规范地使用语言文字”分析作答。(2)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书籍如一位良医,它能抚平我们心中的忧烦愁苦”。句式结构为“书籍如……它能……”。内容要与前几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3)第①句是总括性的语句,与“编剧”“诗歌”上下呼应,答出“体裁”;联系上句“那些风花雪月的浪漫可以改编成诗歌,”答出第②③句;根据“水和山”的特点,答出第④句,保持共同的话题,注意语言的衔接与呼应,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语意相近即可。11、1.①婆娘争吵,妥协寄居②捐建学校,抬荒依旧2.示例;这笔钱并不属于我们,我不能拿来给你们买房子;先前收养孩子时你们争吵阻挠,现在凭什么来要这笔钱?这笔钱我要用它来回报社会。内容要点应包括:①无权占为已有;②批评儿子儿媳;③回报社会。3.②③段详细描绘弃婴的状况和王婆要捡拾弃婴的过程,更能够充分展示弃婴的可怜和王婆婆的善心,⑧段中,学校的修建过程对王婆婆形象的塑造和对全文主旨的表达作用不大,故一笔带过。这样写使文章详略得当,中心突出。4.①王婆婆儿子儿媳拒绝收养弃婴,丢弃了善良。②王婆婆儿子儿媳想要用爱心款来买房,丢弃了淳朴(正确的金钱观/纯真)。③婴儿的父母抛弃孩子,丢弃了责任。【解析】1.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已给出的情节,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内容,然后用与示例情节相同的表述形式来概括即可。在“凌晨拾荒,捡养弃婴”与“为救弃婴,倾其所有”之间的情节对应的是文章四、五两段的内容,用八个字来概括,即为:儿媳反对,妥协寄居;最后一个情节对应的是第十三段的内容,可概括为:捐建学校,依旧拾荒。2.本题考查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的联想与想象。根据第十三段内容,可知王婆婆并没有把钱给自己的儿子儿媳拿去买房。王婆婆当时的心理活动可从捐款无权占为己有的角度,从回报社会或修建学校等角度来作答。3.本题考查文章材料详略的安排。文章详略的安排是由中心决定的,表现中心的内容要详写,反之则略写或不写。小说②③段写弃婴的状况和王婆婆捡弃婴的过程,这是文章的中心事件,可以突出文章的主旨,所以详写。而第⑬段是交代钱款的最后去向,是对前文内容的补充,与中心的关系不大,所以略写。4.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纵观全文来看,这里所说的“丢弃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指垃圾。要结合文章的主旨来分析。即把文章表现的中心答出来。从弃婴的角度来说,指的是其父母丢弃的良知与责任;从王婆婆儿子儿媳来看,丢弃的是做人的善良与正确的金钱观。四、名著阅读与综合性学习(10分)12、(1)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柯察金(2)主人公的顽强的毅力、永不言败的精神;在重重磨砺下无所畏惧;钢铁般的意志;温情的一面。【解析】

(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选段。这段话出自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第二部第三章,保尔去烈士墓时的一段心理描写。明确文中的主人公是保尔,这段文字出自于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要求学生联系原著内容,写出保尔的精神品质即可。保尔身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精神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同时结合“保尔在遇到美好的爱情时,他坚定不移,努力守护,直到后来他发现冬妮娅的改变后,选择尊重她,果断放弃。其实从这些种种表现中,都说明保尔在面对爱情是的果断和纯粹。”也能得出保尔温情的一面。13、(1)示例一:湖北农民将《诗经》唱上《经典咏流传》。示例二:房县农民将《诗经》唱上央视舞台。(2)《经典咏流传》节目在网络平台受到广泛关注。【解析】

(1)拟写新闻标题,是压缩语段的一种传统题型。考试经常考拟写一句话新闻、拟写导语、提取主要信息、拟写新闻标题。怎样拟写新闻标题呢?题文一致;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答题时内容无损原意,不能丢掉语段中重要的信息;抓住关键词语。如可分析压缩导语“来自湖北房县的一群普通农民,又将原生态的《诗经》从田间地头带到央视舞台”一句,即可整理出正确答案。(2)此题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经典咏流传》节目在网络平台上传播的相关数据统计”为陈述对象。找到“统计内容”和“统计结果”项目,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及统计分析可得出《经典咏流传》节目在网络平台受到广泛关注的结论。五、书写与作文(53分)14、那件长毛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