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3月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行政管理人员公开招聘1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1页
2022年03月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行政管理人员公开招聘1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2页
2022年03月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行政管理人员公开招聘1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3页
2022年03月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行政管理人员公开招聘1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4页
2022年03月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行政管理人员公开招聘1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03月2022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创新与治理研究院行政管理人员公开招聘1人事业单位笔试参考题库答案解析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I卷一.客观题库(共350题)1.伛偻

对于

相当于

对于

国家

A.老翁;祖国

B.老朽;国度

C.老人;社稷

D.黄发;家园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分别将选项代入题干,确定逻辑关系。

A项:“伛偻”指腰背弯曲,多形容老人,“老翁”指年老的男子,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祖国”指自己的“国家”,“祖国”是“国家”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但词语顺序不一致,排除;

B项:“伛偻”是老人的古称,“老朽”是老人的自称,二者属于全同关系,“国度”指政治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二者属于全同关系,但不是古称与自称的全同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C项:“伛偻”多形容“老人”,是古时对“老人”的称呼,二者属于全同关系,“社稷”是古时对“国家”的称呼,二者属于全同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伛偻”指腰背弯曲,多形容老人,“黄发”指老人,二者属于全同关系,“家园”泛指家乡或家庭,是“国家”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前后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2.扩大论题和缩小论题在辩论赛中很常见。在相互的辩驳中,辩手们常常故意扩大对方的论题,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以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同时为了利于本方立论与防守,辩手们又常常故意缩小本方的论题。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采用了扩大论题的是:

A.将论题“中学生异性交往弊大于利”解释成“中学生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必定弊大于利”

B.将论题“人性本恶”解释成“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因此人性是恶的”

C.将论题“德国人很严谨”解释成“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

D.将论题“人性本善”解释成“没有人不是善的”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扩大论题”,其关键信息如下:

①扩大对方论题;

②将对方的论题推到荒谬的地步;

③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异性交往的范围大于异性过分密切交往,属于“缩小论题”,不符合定义;

B项:人具有与生俱来的本能和欲望,因此人性是恶的,是对人性本恶原因的补充解释,不存在“扩大对方论题”,不符合定义;

C项:德国人很严谨和所有德国人都很严谨是等值判断,即前者是泛指,后者是指每一个德国人,最终二者的主体范围都是德国人,不符合定义;

D项:人性本善指人性本源是善良的,而没有人不是善的指人都是善良的,从人性的论题扩大到人的论题,符合“扩大对方论题”,有“利于本方的反驳和进攻”,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3.请从所给的这几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在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元素组成各自相同,考虑元素的种类。

第一组图形都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第二组图形前两个也是由一种元素组成,

因此第三幅图应该是由样式相同大小也相同的元素组成。

选项中B、C两项都满足,比较B项和C项,C项两个三角有大小之分,那么第一组中第一幅图和第二组中第二幅图都满足,所以选择三角大小相等的B项。

故正确答案为B。

4.休息室之于(

)相当于阅览室之于(

A.图画——图书

B.房间——桌椅

C.客厅——书店

D.休息——阅读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题干是主体和用途的对应关系,休息室是供人休息的场所,阅览室是供人阅读的场所。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阅览室和图书是主体和客体的对应关系,阅览室里有图书,但休息室和图画不是;

B项,阅览室和桌椅是主体和客体的对应关系,阅览室里放有桌椅,但休息室和房间不是;

C项,客厅和休息室、阅览室和书店之间都不存在明显的逻辑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D。5.《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发展的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目标任务的两个“超过”上。这两个“超过”具体是指:

A.西部地区发展增幅超过东部地区发展增幅

B.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

C.服务业发展增幅超过农业和工业发展增幅

D.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参考答案: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

第二步,《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提前实现经济总量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幅。”

因此,选择BD选项。

6.

A.

B.

C.

D.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属于字符类比,主要考查相同符号的对应。

第一位和第五位的图形一样,第二位和第六位的图形一样,第三位和第八位的图形一样,第四位和第七位的图形一样,题干的对应形式为:ABCDABDC,符合此规律的只有D选项。

故正确答案为D。7.王国维《人间词话》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三境界的引词分别出自晏殊的《鹊踏枝》,柳永的《蝶恋花》,辛弃疾的《青玉案》。(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于宋代词人晏殊的《鹊踏枝》,又名《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于宋代词人柳永的《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出自于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题干中,词句与作者及出处对应均正确。

其中晏殊所作的《鹊踏枝》全称是《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蝶恋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词牌,本名“鹊踏枝”。

因此,本题正确。

词牌也称为词格、词典,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固定的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根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的发展产生变化,主要是根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随着词的发展,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通常也决定着词的平仄变化。例如,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青玉案是”词牌名,“元夕”是词的标题。

8.黑色污染是相对“白色污染”而言的污染,主要是指(

)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

A.一次性餐具

B.石油

C.废焦炭

D.废橡胶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黑色污染是相对“白色污染”而言的污染,主要是指废橡胶(主要是废轮胎)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废轮胎等橡胶具有很强的抗热、抗机械和抗降解性,数十年都不会自然消除,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容易滋生蚊虫,传染疾病,还容易引起火灾。

因此,选择D选项。

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环境现象的一种形象称谓。是指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包装袋、农用地膜、一次性餐具、塑料瓶等塑料制品使用后被弃置成为固体废物,由于随意乱丢乱扔,难于降解处理,给生态环境和景观造成的污染。

A项:一次性餐具使用后随意丢弃造成的污染是白色污染,不是黑色污染。A项错误。

B项:石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被称为“工业的血液”。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是地质勘探的主要对象之一。石油又分为原油、天然气、天然气液及天然焦油等形式,但习惯上仍将“石油”作为“原油”的定义用。B项错误。

C项:焦炭是固体燃料的一种。由煤在约1000℃的高温条件下经干馏而获得。主要成分为固定碳,其次为灰分,所含挥发分和硫分均甚少。呈银灰色,具金属光泽。质硬而多孔。焦炭在经过使用后会成为废焦炭。C项错误。

9.以下属于杜甫作品的是(

)。

A.《将进酒》

B.《望岳》

C.《琵琶行》

D.《游山西村》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

A项错误,《将进酒》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诗中交织着失望与自信、悲愤与抗争的情怀,体现出强烈的豪纵狂放的个性。

B项正确,《望岳》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甫,作者通过描绘泰山雄伟磅礴的景象,热情赞美了泰山高大巍峨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流露出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不怕困难、敢攀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C项错误,《琵琶行》作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作者通过对琵琶女高超弹奏技艺和其不幸经历的描述,揭露了封建社会官僚腐败、民生凋敝、人才埋没等不合理现象,表达了对琵琶女的深切同情,也抒发了自己无辜被贬的愤懑之情。

D项错误,《游山西村》作者是宋代诗人陆游,作者通过抒写江南农村日常生活,把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与淳朴的村民习俗和谐地统一在完整的画面上,营造出优美的意境,创设出恬淡、隽永的格调。

故正确答案为B。10.偏见是指针对特定的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它包括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以及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偏见的是:

A.二战期间,纳粹把犹太人看成劣等人,并通过法律限制犹太人行为,企图毁灭雅利安文化

B.美国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对黑人实施隔离和不平等教育

C.在家庭生活中,我们很少倾听小孩的意见,觉得小屁孩什么都不懂

D.杰瑞经常性地搞恶作剧,导致同学们都很讨厌他,老师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判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对特定的目标群体的一种习得性的态度;

②支持这种态度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

③逃避、控制、征服和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纳粹把犹太人看成劣等人,属于“对特定的目标群体”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企图消灭雅利安文化,符合“消灭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符合定义;

B项:美国实施对黑人的隔离和不平等教育,属于“对特定的目标群体”的“消极情感(厌恶)和消极信念(刻板印象)”,不平等教育符合“控制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符合定义;

C项:觉得小屁孩什么都不懂,属于“对特定的目标群体”的“消极信念(刻板印象)”,很少倾听小孩的意见符合“逃避目标群体的行为意向”,符合定义;

D项:杰瑞不是一个群体,是个体,不符合“特定的目标群体”,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11.小天、小亮和小星三位小朋友分别居住在三个不同但相邻的行政村。这三个行政村是王村、李村和江村。一天,三位小朋友一块儿在王村的晒场上玩耍时,走来一位陌生人,问他们各自是哪个村的?小天、小亮争先恐后地机智回答:

小天:小亮是李村的,或者是江村的;

小亮:小星是王村的。

事实上,小星也说了话,但三人中只有家在李村的小朋友说了真话。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小天、小亮、小星三人居住的行政村分别是(

)。

A.王村、李村、江村

B.王村、江村、李村

C.李村、江村、王村

D.江村、王村、李村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信息不确定,优先考虑代入法。

代入A项,小亮住在李村,则他说的是真话,小星应该住在王村,但该项中小星住在江村,与题干信息矛盾,排除。

代入B项,小星住在李村,则他说的是真话,其余两人说的话均为假话。通过小天说的话为假可知,小亮既不住在李村也不住在江村,但该项中小亮住在江村,与题干信息矛盾,排除。

代入C项,小天住在李村,则他说的是真话,其余两人说的话均为假话。通过小天说的是真话可知,小亮住在李村或者江村,该项中小亮住在江村,则小星应住在王村,与小亮说的话为假相矛盾,排除。

代入D项,小星住在李村,则他说的是真话,其余两人说的话均为假话。通过小天说的话为假可知,小亮既不住在李村也不住在江村,根据小亮说的话为假可知,小星不住在王村,所以小亮住在王村,小天住在江村,与题干信息一致,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12.甲诱骗4岁的孤儿离开福利院使之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甲的行为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甲的行为不是犯罪。(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条,拐骗儿童罪是指拐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家庭或者监护人的犯罪行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甲诱骗4岁孤儿离开其监护人(福利院),尽管该孤儿在甲的养育下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但依然构成拐骗儿童罪。

因此,本题错误。

13.刘某是今年的高考状元。某教育培训机构以刘某在该培训机构参加过培训为由,对外宣称自己能够年年培养出高考状元,这种做法错误在于:

A.将原因当成结果

B.将个别当做一般

C.将部分当做整体

D.将要素当做系统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哲学知识。

第二步,个别与一般是反映事物多样性和统一性辩证关系的一对哲学范畴。个别指单个的具体事物,又指事物的个性;一般指许多个别事物所属的一类事物,又指事物的共性。个别和一般既相区别又相联系,是对立统一关系。

刘某的事例只是个别现象,而该教育培训机构却说能够年年培养出高考状元,是错误的把个别现象当作了一般现象。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在哲学上认为,原因和结果的联系是事物或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联系。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是原因,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是结果。因果是事物时间属性的反映,是事物发展连续性的表现。题干刘某的事例没有体现将原因当成结果。A项错误。

C项:部分和整体是标志客观事物的可分性和统一性的一对哲学范畴。整体是构成事物诸要素的有机统一,部分是整体中的某个或某些要素。题干刘某的事例只是个别,不是部分。C项错误。

D项:系统和要素之间的关系体现为一种动态过程中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强调部分之间分工协作的过程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司其职、不可代替,就需要更加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构成一个协调、高效的有机系统。题干刘某的事例没有体现将要素当做系统。D项错误。

14.下列诗句按作者生活朝代先后顺序排序正确的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A.④③②①

B.④②③①

C.③①②④

D.③②④①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②“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出自盛唐王之涣的《凉州词》;③“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④“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古诗作品《泊船瓜洲》。按作者朝代顺序是③②④①。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学常识,主要考查不同朝代的名人诗词。

①句出自南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②句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王之涣字季凌,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边塞诗人,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

③句出自东晋末期诗人陶渊明《饮酒(其五)》。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④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

按照时间先后,正确的排序为③②④①。

故正确答案为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文化常识,主要涉及诗词名句的作者朝代。关于我国各朝著名诗人、词人,南北朝有谢灵运、陶渊明等;唐代有王勃、骆宾王、贺知章、张若虚、王维、孟浩然、王昌龄、岑参、李白、杜甫、孟郊、贾岛、李贺、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柳宗元、李商隐、杜牧等;五代时有温庭筠、韦庄、李煜等;宋朝有柳永、晏殊、李清照、苏轼、辛弃疾、王安石、杨万里、陆游等。①出自南宋词人辛弃疾的《菩萨蛮》;②出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③出自东晋诗人陶渊明的《饮酒》;④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所以按作者生活朝代先后排序是③②④①。

故本题选D。15.2,4,4,8,16,(

A.48

B.64

C.128

D.256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数列变化趋势较快,考虑递推积数列。

第二步,观察数列发现4=2×4÷2,8=4×4÷2,16=4×8÷2,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2,则所求项为8×16÷2=64。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二:数列有明显倍数关系,考虑做商。做商如图所示:

观察商数列2=2×1,2=1×2,是递推积数列,下一项为2×2=4。则所求项为16×4=64。

因此,选择B选项。

解法三:幂次数明显,考虑幂次数列。幂次的分析,,,,,,底数是2的常数数列,观察指数发现2=1+2-1,3=2+2-1,4=2+3-1,指数数列规律为第三项=第一项+第二项-1,下一项为3+4-1=6,则所求项为。

因此,选择B选项。16.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题干所给图形组成元素相同,只是每层曲线的开口位置不同,考虑曲线的旋转规律。最外层和中间层依次逆时针旋转90°,最内层依次顺时针旋转90°,得到下一个图形。故本题选D。17.蚊子:蚊帐:蚊香

A.院子:木门:铁门

B.暴雨:雨伞:雨衣

C.窗户:窗纱:窗帘

D.疾病:疫苗:病菌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

蚊帐和蚊香都是用来防止蚊子叮咬的工具,且蚊帐和蚊香属于并列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的逻辑关系。

A项:木门、铁门属于并列关系,但是二者与院子属于组成关系,不是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B项:雨伞和雨衣是用来防止暴雨侵袭的工具,且雨伞和雨衣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当选;

C项:窗纱、窗帘属于并列关系,二者与窗户属于对应关系,但不是工具对应,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D项:疫苗可以抑制一些病菌,预防疾病发生,疫苗与病菌不属于并列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不一致,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18.精神磨损:指机器、设备等资产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

下列属于精神磨损的是:

A.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使用年限为10年,但是由于高频率使用,仅仅两年,一些主要部件已经需要更换

B.找到新工作后,小陈购买了一价格昂贵的手提电脑。仅仅过了一年,该电脑虽然保养如新,但是已经不值多少钱了

C.老蔡是一位远近知名的质朴木匠,对于电刨、电锯,就是觉得不顺手,因此他帮人家打家具时所用的刨、锯等木工用具仍然是传统的

D.某企业进口了一套最先进的冶炼设备,但由于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致使这些进口设备的效率并没有充分发挥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

该定义中的关键词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

A项是磨床的一些主要部件需要更换是“由于高效率使用”,不符合定义;

B项小陈电脑贬值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技术的进步而引起的,符合定义;

C项不涉及贬值问题,不符合定义;

D项是由于技术人员没有积极地发挥设备的效率,也不符合定义。

故正确答案为B。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固定资产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更换磨床的主要部件,是由于高效率使用,并非“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不符合定义;

B项:购置一年的电脑保养如新却不值钱,属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造成的贬值”,符合定义;

C项:老蔡使用传统木匠工具属于个人喜好,并非“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不符合定义;

D项:进口设备的效率未充分发挥,是由于技术人员积极性不高,并非“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贬值”,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B选项。19.杜甫《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是:

A.早年的读书和漫游生活

B.困居长安十年时的感受

C.“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仇

D.晚年漂泊西南时的客旅生活。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春望》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全诗为:“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此诗前四句写“安史之乱”后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写诗人挂念亲人、心系国事的情怀,充溢着凄苦哀思。所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反映的是“安史之乱”时的国恨家仇。

因此,选择C选项。

安史之乱是唐代中期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暴乱战争,为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暴乱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20.2011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位。(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国情知识。

第二步,根据国家统计局在2011年1月2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39.80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年度经济总量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中国的经济总量上升为世界第二位是在2010年,而不是在2011年。

因此,本题错误。21.在科技发展的历史上,每逢新科技出现,总会有人打着新科技的幌子,搞骗局,传谣言,也有一些不法商家惯于玩概念、蹭热度,开展所谓“借势营销”,从早些年的“电脑算命”到“纳米按摩椅”,再到这些年的“量子抗癌吊坠”“暗物质洗发水”“石墨烯内衣内裤”等,当李鬼登堂入室,李逵反而欲哭无门,不但对社会生活造成危害,而且搞混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伤害人们对新科技的热情。只有把新科技的科普工作做到位,才能避免骗局和谣言在科技发展之路上恶意“抢跑”,从而为科技创新以及将其应用于生活营造良好的条件。

上述文字主要说明了:

A.科学普及应被放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

B.科学普及要注重科学知识,科学史的介绍和传播

C.科学普及有利于帮助人们分辨“新科技”与“伪科技”

D.打破科技产品的神秘感才能发挥科技正确作用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介绍科技发展中会存在一些谣言和骗局。接着点明这一问题产生的危害:“对社会生活造成危害,而且搞混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伤害人们对新科技的热情”,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只有把新科技的科普工作做到位,才能避免骗局和谣言在科技发展之路上恶意‘抢跑’”。文段主旨句为最后一句的对策句。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无从体现,排除A项。B项“重科学知识,科学史的介绍和传播”无从体现,排除B项。C项为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答案锁定C选项。D项“打破科技产品的神秘感”偏离文段主体“科普”,排除D项。

因此,选择C选项。

22.甲是某超市烟草专卖批发商,他到税务局交税时认为自己所缴税种有误,拒绝缴纳税金,税务局遂对甲加处滞纳金并要求甲限时交付税金,这时甲可以:

A.提起行政诉讼,可以只缴滞纳金,不交税金

B.先缴税金及滞纳金,然后提起行政诉讼

C.提起行政复议,从而减免税金、滞纳金

D.暂不缴税金,待诉讼结束再缴纳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政法知识。

第二步,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纳税担保人同税务机关在纳税上发生争议时,必须先依照税务机关的纳税决定缴纳或者解缴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然后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税务机关的处罚决定、强制执行措施或者税收保全措施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根据法条规定,甲作为纳税人同税务局在纳税上发生争议的时候,应先缴纳税金及滞纳金,然后提起行政诉讼。

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甲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在提起之前,应当缴纳税款及滞纳金。A项错误。

C项: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提起行政复议并不会减免税金、滞纳金。C项错误。

D项,根据《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十八条,甲在提起行政诉讼之前应当缴纳税款及滞纳金。D项错误。

23.两汉汉武帝时期,司马迁所著的(

)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A.《三国志》

B.《汉书》

C.《史记》

D.《春秋》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第二步,《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三国志》是由西晋时期史学家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期的纪传体史书。此书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A项错误。

B项:《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由东汉时期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主要记述了上起汉朝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29年的史事。B项错误。

D项:《春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由孔子修订而成。D项错误。

24.氏族∶部落

A.市场经济∶商品经济

B.短篇小说∶小说

C.氯化氢∶盐酸

D.导弹∶直升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部落”是若干血缘相近的“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B项:“短篇小说”是“小说”的一种,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种属关系,排除;

C项:“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氯化氢”是“盐酸”的组成部分,二者属于包容关系中的组成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D项:“直升机”上可以装“导弹”,二者属于对应关系,排除。

因此,选择C选项。

25.把下面的6个图形分为两类,使每一类图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规律,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A.①③⑥,②④⑤

B.①③④,②⑤⑥

C.①③⑤,②④⑥

D.①④⑥,②③⑤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

第二步,根据规律进行分组。

题干部分图形存在相同字母,可考虑数字母的种类数,①③⑤中字母的种类数均为4,②④⑥中字母的种类数均为5,分为两组。

因此,选择C选项。26.关于山东省情,下列哪个选项对应不正确()

A.济南遥墙机场

B.威海山水河国际机场

C.青岛胶东国际机场

D.日照山水沟机场

参考答案:B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省情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B项: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位于威海市文登区大水泊镇,地处威海市中心地带,前身为空军机场。威海大水泊国际机场自1996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开通了北京、上海、广州、沈阳、济南等城市航线,停机坪为3.6万平方米,跑道2600米,候机楼使用面积为16000平方米,外部设计美观大方、时代感强,候机楼内设施齐全、设备先进。威海没有山水河国际机场。B项错误。

D项:日照山字河国际机场,简称“日照机场”,是列入《中国民用航空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全国“十二五”机场发展规划》《山东省民航“十二五”规划》项目,是山东省、日照市重点基础建设工程,机场于2015年12月22日通航投入使用,占地2411.7亩,航站楼面积22000平方米,飞行区等级4C,跑道长度2600米,机位9个。日照无山水沟机场。D项错误。

因此,选择BD选项。

A项: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位于中国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距市中心30公里,为4E级民用国际机场,于1992年7月26日建成通航。该机场是中国重要的入境门户和干线机场之一,是山东省规模第二、旅客吞吐量第二的民用机场,曾获“全国最佳候机环境机场”等荣誉。A项排除。

C项:青岛胶东国际机场,是山东首座4F级国际机场,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该机场是区域性枢纽机场、面向日韩的门户机场,西南距胶州市中心11千米,东南距青岛市中心39千米、距青岛流亭国际机场28千米。C项排除。

27.“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

A.生长现象

B.繁殖现象

C.变异现象

D.遗传现象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医学知识。

第二步,遗传现象是指经由基因的传递,使后代获得亲代的特征、性状的一种现象。“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句话说明豆的后代是豆,瓜的后代是瓜,指的是亲子代之间具有相同的性状,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

因此,选择D选项。

A项:生长是指生物体在一定的生活条件下体积和重量逐渐增加、由小到大的过程。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繁殖是生物为延续种族所进行的产生后代的生理过程,即生物产生新的个体的过程。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变异是指生物体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对称特征明显,考虑属性类对称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题干所给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故问号处应选轴对称图形。只有B项符合。

因此,选择B选项。

29.芜湖方特旅游区是安徽境内国家5A景区。(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0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国情社情。

安徽省芜湖市方特旅游区一般指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芜湖方特欢乐世界——中国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乐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地处安徽芜湖华强旅游城,由深圳华强集团投资兴建。2016年8月3日,国家旅游局召开新闻发布会,批准安徽省芜湖市方特旅游区为5A级景区。目前中国一共有九个方特欢乐世界,安徽芜湖的方特欢乐世界是全国最大的一个也是方特欢乐世界中唯一一个AAAAA级景区。

故表述正确。30.法律行为与事实行为的区分点是看行为人是否有意思表示,有意思表示则是法律行为,反之则是事实行为,下列不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A.赠与

B.遗嘱

C.创作作品

D.合伙协议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民法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法律行为,是指法律事实的一种。能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人的活动(行为),包括作为(即积极的行为)和不作为(即消极的行为)。法律行为具有多样性。有单方的(如遗嘱)、双方的(如合同)、共同的(如建立社团),有有偿的(如购销)和无偿的(如赠与)等形式。法律事实是指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但依照法律的规定能引起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C项中的“创作作品”属于事实行为。

因此,选择C选项。

A项:“赠与”是无偿的法律行为。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遗嘱”是单方的法律行为。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合伙协议”是双方的法律行为。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1.最令人迷惑的幻觉,是日落时的太阳看上去要比高挂天空时大两倍半到三倍半,就像一个巨大的玉盘远挂天边。但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包括用照相机拍照,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以下哪句话是对上述结论的质疑:

A.日落确实很美,色彩绚丽,变化多端

B.黄昏的奇异景象竟然大都是幻觉,夕阳本身没有任何变化

C.日落的景象和日出同样壮观、绚丽并且神秘、迷人

D.由于黄昏会产生光线折射,所以落日会比中午的太阳大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型。

根据提问方式中的“质疑”,确定为削弱论证。

第二步,找论点和论据。

论点:实际上,在大气层外天文学家用各种仪器,包括用照相机拍照,经证明黄昏的太阳与中午的太阳大小是一样的。

论据:无。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日落的特点,论点说的是黄昏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是否一样大,论题不一致,排除;

B项:增加论据。该项说的是黄昏的夕阳没有发生任何变化,也就是说和中午的一样,支持论点,具有加强作用。

C项:无关选项。该项说的是日落的景象,论点说的是黄昏的太阳和中午的太阳是否一样大,论题不一致,排除

D项:否定论点。该项说明黄昏的太阳确实会比中午的太阳大,直接否定了论点,具有削弱作用。

因此,选择D选项。

32.城市病,是指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种种弊病,它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病”。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不属于“城市病”的表现的是:

A.甲市大部分家庭购买了私人汽车,私人汽车拥有量大,而道路设施供给不足,造成甲市交通拥堵

B.随着国家人口政策的放开和外来人口的迅速增加,乙市人口出现膨胀,人地矛盾更加尖锐,住房紧张

C.丙市是一个老工业城市,因汽车尾气、市政建设产生粉尘、工业排放、生活排放等问题致使空气污染加剧

D.由于制度壁垒和文化排斥,在丁市农业转移人口无法享有市民同等待遇并融入城市生活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

②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

③也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私人汽车拥有量大,而道路设施供给不足,体现“由于交通运输过度集中”,造成甲市交通拥堵,也会“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符合定义;

B项:乙市人口出现膨胀,人地矛盾更加尖锐,是“由于城市人口过度集中而造成的”,住房紧张体现“对城市的运行产生了一些影响”,符合定义;

C项:空气污染加剧是“由于城市工业过度集中而造成的”,空气的污染会“给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带来了烦恼和不便”,符合定义;

D项:农民工的城市融入问题不是“由于城市人口、工业、交通运输过度集中而造成的”,而是由于制度壁垒和文化排斥,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D选项。

33.投射效应是指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在认知和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特性的现象,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投射效应的是:

A.五十步笑百步

B.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C.世人皆醉我独醒

D.慈母多败儿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特性;

②把自身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五十步笑百步”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五十步”与“百步”相似,只是程度上轻一些,但却讥笑别人,体现了“以为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特性,把自身特性投射到他人”,符合定义;

B项:“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指自己真正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挫折感时,为了解除内心不安,编造一些“理由”自我安慰,未涉及他人与自己的相似特性,不符合定义;

C项:“世人皆醉我独醒”体现的是自己与他人不一样,不符合定义;

D项:“慈母多败儿”的意思是娇惯出来的孩子,以后到社会上不会成才,未涉及他人与自己的相似特性,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34.人们常把苏伊士运河视为北美洲与南美洲的分界线。(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

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是亚非大陆的分界线。

故表述错误。35.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被水泥丛林挤得难有________的野草,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也生长得________,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则________地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

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一席之地没精打采肆意

B.弹丸之地垂头丧气适意

C.一隅之地奄奄一息恣意

D.栖身之地萎靡不振惬意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快速阅读文段,了解文段大意。第二步,先看第一空,填入词语应能表达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之意,据此排除A、B、C。第三步,验证后两空。

第一空,句意是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的野草被水泥丛林挤压得很难有生存空间。“一席之地”指很小的一块地方或一定的位置。“弹丸之地”指狭小的地方。“一隅之地”指偏僻狭小的地方。三者均强调地方小,而文意强调的是有生存之地,排除A、B、C。“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填入形容野草在水泥丛林里很难有生存之地恰当。

验证后两空:第二空,“萎靡不振”指精神颓丧,不振作,填入与“瘠薄”“茎叶上积满了灰尘,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对应恰当;第三空,由“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句意是表达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舒适的状态,“惬意”填入恰当。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据“即便得到了点滴瘠薄的土地”可知,这些野草生长得并不好。而选项中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C项“奄奄一息”形容气息微弱临近死亡。文中并没有“失败”“临近死亡”的意思。所以,排除B项和C项。A项“没精打采”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均符合文意。

第二步,分析第三空。根据“在风中低语,在雨中吟唱”可知,这是一种比较舒适、愉悦的状态。A项“肆意”意思是任性,任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或舒畅或者是满意;称心;舒服。由此可见,D项符合文意。

第三步,验证第一空。“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本题可从第三空入手,由“野草属于乡间大地”“在城市里······那些生长在乡间大地上的野草”可知,“则”在此处表达转折关系,第三空所填词语应与前文的“失魂落魄”语义相反,体现出野草在乡间大地生长得比较舒适自在的含义。B项“适意”指自在合意,D项“惬意”形容心情感到愉快畅快,愉悦、舒畅或者是满意,均符合文意,保留;A项“肆意”指不顾一切由着自己的性子,C项“恣意”指放纵,不加限制,任意,均与后文的“低语”“吟唱”无法对应,程度过重,排除。

第二空,搭配“生长”,且由“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可知,野草在城市中生长得并不好,D项“萎靡不振”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符合文意,保留;B项“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的样子,多与情绪搭配,置于此处与“生长”搭配不当,排除。

第一空,代入验证,根据“被水泥丛林挤得”可知,野草在城市中很难有生存之地,D项“栖身之地”指暂时居住的地方,符合文意,当选。

故正确答案为D。

【文段出处】《乡间野草》36.关于疫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费用支付方式,分政府免费提供和公民自费自愿接种两类

B.牛痘疫苗彻底消灭天花,是人类用疫苗迎战病毒的首次胜利

C.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

D.目前乙肝疫苗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疫苗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因此,选择D选项。

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需熟悉疫苗相关的知识。这道常识判断题涉及当时的新闻热点“疫苗事件”,题目考查了“第一类疫苗”“第二类疫苗”的概念及乙肝疫苗、流感疫苗等热点词汇。要求考生在复习的过程中要跟生活、时事热点联合起来,才能事半功倍。A项说法正确。根据费用支付方式,中国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B项说法正确。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绝迹——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这是疫苗战胜病毒的首度成功案例。

C项说法正确。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D项说法错误。流感疫苗在全世界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A项正确,按照费用支付方式,中国预防接种的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B项正确,18世纪后,牛痘用作免疫接种以预防高传染性的天花。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宣布天花在地球上绝迹——人类彻底消灭了天花,这是疫苗战胜病毒的首度成功案例。

C项正确,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公共卫生干预措施。

D项错误,流感疫苗在全球已经使用超过60年,目前每年使用量都以亿计,是全球使用量最大的一种疫苗。乙肝疫苗并不是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疫苗。

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37.《拾穗者》本来描写的是农村夏收劳动的一个极其

的场面,可是它在当时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却远不是画家所能

的。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热闹,设想

B.平凡,意料

C.火热,控制

D.忙碌,想象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根据原文中“可是”这一转折词可知空白处的两个词表述含义必定相反,因此第一个空一定是“平凡”,才能与后面“远不是画家所能意料的”相搭配构成一对转折关系的词,所以B项正确。

A、C、D项的两个词语在文段中均不能构成语境相反的关系。

故正确答案为B。38.甲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致乙死亡,事后证实乙的行为不具有不法侵害的性质。甲的行为:

A.可能构成故意杀人罪

B.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D.属于正当防卫

参考答案:BC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犯罪知识。

第二步,B项:根据《刑法》第十五条,过失犯罪,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甲的行为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C项:根据《刑法》第十六条,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是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是犯罪。甲的行为可能属于意外事件。

因此,选择BC选项。

A项: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故意犯罪,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题干中甲是误认为遭到乙的紧急的不法侵害,而对乙实行防卫行为,此情形不符合《刑法》中对故意犯罪的认定。A项错误。

D项:假想防卫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甲的行为属于假想防卫。根据《刑法》第二十条,正当防卫,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D项错误。

39.曾有媒体报道,江苏某小学教师正常批评学生,但家长认为是教师辱骂、殴打学生,拉横幅围堵校门,过度维权。还有河南一学校学生欺凌殴打同学后突然猝死,家长不依不饶,哭闹“维权”要求学校赔偿,在时有发生的这些“校闹”事件中,在“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无限责任下,学校和教师已然成为了最弱势群体,必要的惩戒不敢实施,合理的活动不敢组织,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

根据文意,作者意在强调(

)。

A.部分家长法治意识淡薄

B.学校应无原则息事宁人

C.不能再对“校闹”花钱买平安

D.要明确“校闹”边界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文段先举了江苏和河南的两个例子。接下来针对例子进行总结,指出在“校闹”事件中,往往出现“大闹大赔”、“小闹小赔”的无限责任,使学校和教师已经成了弱势群体,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的问题。故文段重点指出,应对“校闹”不能一直是“大闹大赔”、“小闹小赔”,应优选解决问题的对策,即不能再用赔钱来解决“校闹”,C项符合文意。

A项,文段未提及家长法治意识淡薄,而是强调家长为了得到赔偿而“校闹”,选项无中生有,排除;

B项,“无原则息事宁人”为文段中学校现有的“大闹大赔、小闹小赔”错误做法,选项表述错误,排除;

D项,文段中的问题并非是家长不明确“校闹”边界,而是为了得到赔偿故意“校闹”,选项对策无法解决问题,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C。

【文段出处】《依法打击“校闹”,为平安校园兜底》40.(1)现场竞拍(2)出价最高(3)获得拍卖物(4)发布拍卖公告(5)击槌成交(6)签订拍卖委托合同

A.1-2-6-4-5-3

B.6-4-1-2-5-3

C.6-4-2-5-1-3

D.1-2-4-5-6-3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先确定逻辑关系最为明显的事件顺序。

观察题干,六个事件主要围绕“拍卖”的过程。逻辑关系的先后顺序比较明显的是事件(4)和(6),应该先“签订拍卖委托合同”,再“发布拍卖公告”,即事件(6)在事件(4)之前,且这两个事件应该在进行现场竞拍之前就完成的,即事件(4)、(6)在事件(1)之前,排除A、D项。

第二步:逐一对照选项并判断正确答案。

根据第一步的结果可以判断只有B、C项符合。通过分析事件(1)、(2)的顺序,应该先有现场竞拍活动,才会出现出价最高的情况,即事件(2)应在事件(1)之后,排除C项。

故正确答案为B。41.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规律性:

A.如上图所示

B.如上图所示

C.如上图所示

D.如上图所示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观察特征。

图形组成元素不同,优先考虑数量类或属性类,题干中图形封闭特征明显,考虑封闭性。

第二步,一条式,从左到右找规律。

所给每幅图形中均为全封闭图形,故问号处需要填入一个全封闭图形,C选项符合,当选。

因此,选择C选项。

42.油画只是一层一层敷涂原料,艺术本身也只是一层一层“故事”,一旦失去了可理解的“语境”,作品就成了________的东西。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百无一用

B.乏善可陈

C.不知所云

D.一无可取

参考答案:C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语境。文段说明艺术本身是“故事”,而故事构成了可理解的“语境”,因此失去了“语境”就不能理解作品的含义了。

第二步,辨析选项。C项“不知所云”指语无伦次、不得要领。说明作品表达的意思不能让人理解,符合语境。A项“百无一用”指毫无用处;D项“一无可取”指没有一点可以肯定的地方。油画只是失去了可理解之处,但是还有观赏等其他价值,因此两项用在此处语义过重,排除A项和D项。B项“乏善可陈”表示事物没有什么优点可以提出来称道,没有说明不可理解,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

因此,选择C选项。

43.《史记》的作者是我国古代著名历史学家班超。(

0.正确

1.错误参考答案:1

解题思路:《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故表述错误。4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A.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

B.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C.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D.无风∶不起浪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题干意为“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即“入虎穴”是“得虎子”的必要条件。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因为“股市有风险”,所以“入市需谨慎”,二者属于因果对应关系,排除;

B项:如果“想人不知”,那么“己莫为”,“想人不知”是“己莫为”的充分条件,排除;

C项:如果“台上一分钟”,那么“台下十年功”,“台上一分钟”是“台下十年功”的充分条件,排除;

D项:“无风,不起浪”,即“风”是“起浪”的必要条件,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因此,选择D选项。45.当我们逐渐成长起来之后,我们便也逐渐形成了对这个世界的看法。它不仅来自于阅读,更来自直接的经验。假如我们依然热爱阅读,并且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便会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那些真正的好书。前段时期阅读好书的经历帮助了我们,从人生中得到的真情实感也帮助了我们。阅读和阅历使我们几乎是本能地懂得哪些是好书,哪些是那种作者以诚实与信赖写下来的。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

A.成年之后,我们仍然以信赖的态度读书,而这时候的信赖却是一种理性的信赖

B.成年时期的阅读信赖建立在宽容之上

C.阅读可为我们的人生经验做出补充和修正,使之达到健康完美的境地

D.阅读在人生中给我们带来的益处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提出我们成长起来后便形成对世界的看法。之后提到形成的看法自于阅读,更来自于直接的经验。第三句讲我们成长起来之后依然热爱阅读,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所带来的好处即自觉地去芜存菁,选择好书。最后讲到阅读和自身经历让我们能选择一本好书。因此对整个文段进行把握,即强调成长之后依然热爱阅读,依然对阅读保持信赖,并且要结合自己的阅历和经历,即要理性的信赖。

第二步,对比选项。A项是对文段主旨句的同义替换。

因此,选择A选项。

B项:“阅读信赖建立在宽容之上”属于无中生有。C项和D项:都是在讨论阅读对我们的作用,而文段是在讨论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即理性的态度来阅读,偏离文段重点。

46.农业生产周期指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由于作为农业生产对象的动植物有自身的特性,并且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其生产周期一般比工业生产周期长。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是:

A.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B.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从原材料购进、生产管理再到产品销售,他都亲力亲为

C.小刘今年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

D.小王有个养猪场,虽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但他始终干劲十足

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要求选择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一项。分析发现,其关键点为“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在解题时应严格依据这些关键点分析选项。

农业生产周期定义的关键信息: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

A项,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小李最终获得的产品是布,纺线、织布并不属于农业再生产过程,不符合定义。

B项,小黄办了一家乡镇企业,并不涉及农业再生产,不符合定义。

C项,小刘在承包的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经科学管理,树苗全部成活且长势良好,并没有收获产品,不符合定义。

D项,小王年复一年重复着把猪崽养大的简单枯燥劳动,这一过程体现了小王从饲养幼猪开始到获得生猪这一畜产品经过的全部时间,符合定义。

故本题选D。

解题思路:第一步,根据提问方式,确定为选是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①在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

②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小李从耕地开始种植棉花,所涉及的生产周期应该是从耕地开始,到摘棉花为止,棉花就是种植业中涉及到的收获的产品,而纺线和织布不属于农业生产过程了,不过本题问法是选项涉及农业生产周期的选项,本选项中纺线和织布是多余的,不过前面的确涉及,选项满足题意;

B项:小黄办乡镇企业,只涉及原材料的购进、生产和销售,但是否是属于农业生产不确定,不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不符合定义;

C项:小刘承包荒山种植优质苹果树苗,只说到树苗成活且长势良好,但并未体现产品的收获,不符合“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不符合定义;

D项:小王在养猪场养猪,属于畜牧业,而把幼崽养大并没说明获得畜产品(主要畜产品为肉蛋奶、蜂产品、副产品),不符合“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不符合定义。

因此,选择A选项。

解题思路:第一步:找出定义关键词。

“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种植业中一般是从整地开始到产品收获所经过的全部时间”、“在畜牧业中一般是从饲养幼畜开始到获得畜产品的时间”。

第二步:逐一分析选项。

A项:小李耕地、播种、打枝、摘棉花、纺线、织布……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耕地符合“从整地开始”,“摘棉花”符合“产品收获”,整个流程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符合定义,当选;

B项:小黄办企业,买进材料、生产产品、销售产品,属于工业生产活动,不符合“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不符合定义,排除;

C项:小刘种苹果树苗长势良好,没有提到最终是否获得产品,也没有提到是否是连续不断种树苗,不符合“连续不断的农业再生产过程中,从开始生产到获得产品的整个过程所经过的全部时间”,不符合定义,排除;

D项:小王年复一年重复把猪崽养大,畜产品指的是畜牧业生产所获得的产品(包括乳、肉、蛋、毛、皮及其副产品),养大后的猪崽属于牲畜,不属于畜产品,因此最终并未获得畜产品,不符合定义,排除。

注:A项中的纺线、织布虽属于加工业,但前面的耕地到摘棉花涉及了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而D项并未获得畜产品,生产周期不完整。考虑本题提问方式为“涉及”,只有A项涉及了完整的农业生产周期,因此择优选择A项。

故正确答案为A。47.虽然人们总是假定,只要不断________人类的理性水平,并使信息透明化,就能________谣言产生的土壤,但迄今为止这一直只是________,而且很可能永远无法实现。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提升

消弭

理想

B.提高

消除

噱头

C.增强

避免

前提

D.强化

逃离

假设

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据语境,第一空搭配的对象是“水平”,C项“增强”指增进加强。D项“强化”指加强,使坚强巩固。均不能搭配“水平”,排除C项和D项。

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文段通过“只要……就”引导充分条件,即人类的理性水平上升了,谣言就能制止了,第二空强调消除谣言产生的土壤。A项“消弭”指消除,制止。B项“消除”指使不存在、除去,二者均符合文意。

第三步,分析第三空。根据后文“而且很可能永远无法实现”,可知那只是一个理想情况,A项“理想”符合文意。B项“噱头”指引人发笑的话或举动,不符合文意,排除B项。

因此,选择A选项。

提升:提高(职位、等级等)。理想:对未来事物的想象或希望(多指有根据的、合理的,跟空想、幻想不同)。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避免:设法不使某种情形发生。前提:事物发生或发展的先决条件。逃离:侧重于秘密逃走撤退,尤其在暗中还干了犯罪的行为。假设:姑且认定,虚构。

48.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A

B.B

C.C

D.D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元素组成不相同也不相似,无明显属性规律,考虑数量规律。观察发现图一、图二和图三存在多端点图形,图四存在日字变形图,考虑笔画数。题干图形笔画数均为3。只有D项符合。

故正确答案为D。

注:本题不严谨,存在多个规律,如果考虑面数量是23232,选A;如果考虑部分数是32323,选C。通过对比择优,本题题干只有5幅图,周期规律不严谨,但笔画数都是3,数字恒等更加严谨,故本题粉笔更倾向于考虑笔画数,选D。49.关于生活常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是因为空气能保温和隔热

B.汽车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加大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C.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开启照相机闪光灯,这样画面更清晰

D.看电影时从每个角度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因为银幕产生了光的折射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科技常识。

A项正确,空气的导热系数很低,且双层玻璃的特殊结构限制了空气的对流,因此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

B项错误,汽车的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C项错误,照相机拍照利用的是凸透镜成像原理,就是物体自身的光或反射的太阳光穿过照相机镜头在照相机感光元件上呈倒立缩小的实像。我们看到的电视画面的光是电视机内部光源穿过电视机显示器的透射光,如果想让照相机照的电视机画面清晰,必须减少闪光灯和照明灯对电视机画面的影响,避免闪光灯和照明灯的光在电视屏幕上反射,干扰到电视画面本身的透射光。

D项错误,银幕是凹凸不平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银幕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进入不同方向的人的眼睛,不同方向的人们都能看到,因此光在银幕上发生漫反射。

故正确答案为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活常识中的物理常识,考生可根据生活经验直接作答。双层玻璃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其保温、隔热、气密性好的作用也为人所熟知,可知A项正确,可直接得出本题答案。A项说法正确。双层玻璃中间有一个空气层,空气不易传热,能起到保温和隔热的作用,因而教室一般要装双层玻璃窗。

B项说法错误。汽车车身设计成流线型,是为了减小汽车行驶时受到的阻力。

C项说法错误。电视机屏幕相当于透镜,当闪光灯和照明灯的光线照射到电视机屏幕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从而干扰到电视机自身发出的透射光。因此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会更清晰。

D项说法错误。漫反射是投射在粗糙表面上的光向各个方向反射的现象。当一束平行的入射光线射到粗糙的物体表面时,物体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所以入射光线虽然互相平行,但由于各点的法线方向不一致,造成反射光线向不同的方向无规则地反射,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或“漫射”。电影院的银幕、投影幕布都是生活中最常见的漫反射例子。

故本题选A。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

第二步,双层玻璃是将两片玻璃通过有效的密封材料密封和间隔材料分隔开,并在两片玻璃之间装有吸收水气的干燥剂,从而保证中空玻璃内部长时间为干燥的空气层,无水气、灰尘存在,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和隔声性能,用于建筑物、铁路车辆等作窗户。

因此,选择A选项。50.2021年6月17日,执行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的飞行乘组人员是(

)。

A.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

B.景海鹏费俊龙王亚平

C.杨利伟张晓光刘旺

D.翟志刚陈冬刘洋参考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人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备份航天员为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航天员聂海胜参加过神舟六号、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刘伯明参加过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汤洪波是首次飞行。

故正确答案为A。51.某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每小时20千米,它从下游B地开往上游A地共花去10小时,已知水速为每小时5千米,则从A地返回B地需要(

)小时。

A.5

B.6

C.7

D.8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本题考查行程问题,属于流水行船类。

第二步,从下游B地开往上游A地,路程=(20-5)×10=150(千米)。则A地返回B地顺流时间为150÷(20+5)=6(小时)。

因此,选择B选项。

52.李时珍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近30年编成的著作是(

)。

A.《伤寒杂病论》

B.《黄帝内经》

C.《千金要方》

D.《本草纲目》参考答案:D

解题思路:A项错误,3世纪初,张仲景博览群书,广采众方,凝聚毕生心血,写就《伤寒杂病论》一书。中医所说的伤寒实际上是一切外感病的总称,它包括瘟疫这种传染病。

B项错误,《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

C项错误,《千金要方》又称《备急千金要方》《千金方》,是中国古代中医学经典著作之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临床百科全书,共30卷,是综合性临床医著。唐朝孙思邈所著。

D项正确,《本草纲目》由明朝李时珍撰写。全书共190多万字,载有药物1892种,收集医方11096个,绘制精美插图1160幅,分为16部、60类。

故正确答案为D。53.碗柜∶厨房

A.士兵∶救灾

B.床∶卧室

C.书桌∶书籍

D.电灯∶马路

参考答案:B

解题思路:第一步,确定题干逻辑关系。

“碗柜”是一种家具,通常放置在“厨房”里,二者属于对应关系。

第二步,辨析选项。

A项:“士兵”与“救灾”属于主谓关系,排除;

B项:“床”是一种家具,通常放置在“卧室”里,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与题干逻辑关系一致,符合;

C项:“书籍”通常放置在“书桌”上,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词语顺序与题干不一致,排除;

D项:“电灯”可以安置在“马路”上,为“马路”照明,二者属于对应关系,但“电灯”不是家具,排除。

因此,选择B选项。

54.从山水画史的观点来看,北宋、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