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6套附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1.gif)
![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6套附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2.gif)
![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6套附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3.gif)
![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6套附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4.gif)
![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共6套附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0b3605f52a7f0b12df300b9392f15409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
物理
一、单选题
1.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运动员跳高过杆动作B.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D.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2.关于质点的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越大运动越快B.质点速度变化越快位移变化一定越快
C.质点位置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位移D.质点位置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
3.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曲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等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为零
4.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11.8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由于堵车,翔殷路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6m/s
C.飞机以180km/h的速度着陆D.子弹以10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B.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C.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D.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会改变
6.下列说法正确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内部B.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上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
C.支持力不一定垂直于支持面
之间
8.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当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消失时,弹力不可存在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
9.如图所示,沿光滑水平面运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c壬+,加由M士一比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
A.重力B.重力、下滑力C.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支持力
10.一个物体从甲地到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
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地.下列图象中,正确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是()
1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零时刻开始,通过连续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
为1秒、2秒、3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段位移的末速度之比为1:2:3B.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
C.三段位移之比为1:4:9D.三段位移之比为1:8:27
12.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如下图所示,
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B.在2s时刻,乙追上甲
C.2s前甲比乙速度大,2s后乙比甲速度大D.在2s时刻,甲乙相距最远
13.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经t秒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
共用时间为()
•A.W,A,亚tA.忘fA.母t
14.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l,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
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移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vl>v2>v3B,vl>v2=v3C.vl<v2=v3D.vl=v2<v3
15.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
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
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A.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B.t=10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D.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16.校运动会上,某同学绕标准400米跑道跑了两圈,这一过程他的位移为—明路程为
m.
17.把物体看成“质点”应用的思想方法是;用“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物体运
动快慢,运用的思想方法是.
18.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B点和C点,已知它经过B点时
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BC段的位移之比为,AB段与BC段
的时间之比
19.如图所示,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u=0.2,与此同时一,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F=20N的力的作用,则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
大小为一,方向一.
20.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最初两个连续3s时间的位移分别为36m和54m,则它
的初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
21.两站相距1120米,地铁的最大加速度为2.8m/s2,则地铁在这两站间行驶的最短时
间
为s,这种情况下地铁的最大速度为m/so
22.气球常用于观光探测和观光旅游。如图所示,在高度100m处有两只气球(气球甲和
气球乙),以相同速度5m/s分别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此时,在这两只气球上各掉出一
物体,则这两个物体落到地面时他们的速度差为m/s,时间差为s,所经
过的路程差为m。
23.为了估测该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有位同学做下述实验:他使
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CD.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是d=8cm.请
根据上述信息和照片上的信息,列出计算曝光时间的关系式,并估算出相
机的这个曝光时间S.(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g取m/T)
24.(8分)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行电线杆,相
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
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
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3)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25.(8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因为
司机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做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
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作制动器刹车到车停止,汽车又要前进
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右表是一个司机开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刹车时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为了安全,在能见度只有30m的雾天,该
司机驾驶该汽车在同样路面上行驶时,求:
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
4078
50913
601020
801534
1001954
(1)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允许的反应时间不能超过多少?
(3)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少?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物理学中的“质点”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研究下列物体的运动时可视为质点的是
()
A.研究运动员跳高过杆动作B.研究车轮边缘的速度
C.计算轮船在海洋中的航行速度D.研究乒乓球的接发球技术
【答案】C
2.关于质点的位置位移速度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位移与时间的比值越大运动越快B.质点速度变化越快位移变化一定越快
C.质点位置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即位移D.质点位置变化的快慢就是加速度
【答案】A
3.关于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有()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路程就是位移B.物体沿曲线运动,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两次通过的路程不等,位移不可能相等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位移可能为零
【答案】D
4.下列所说的速度中,哪个是平均速度()
A.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11.8m/s的速度冲过终点线B.由于堵车,翔殷路隧道内的车速仅为1.6m/s
C.飞机以180km/h的速度着陆D.子弹以1000m/s的速度撞击在墙上
【答案】B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方向改变,加速度方向一定改变B.加速度大的物体运动得快
C.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D.加速度不为零时,速度一定会改变
【答案】D
6.下列说法正确是()
A.物体的重心一定在其内部B.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D.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C.物体的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上
【答案】C
7.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以产生弹力B.只要两个物体接触就一定有弹力产生
D.弹力产生在直接接触而又发生弹性形变的两物体
C.支持力不一定垂直于支持面
之间
【答案】D
8.关于弹力和摩擦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若有弹力,就一定有摩擦力B.两物体间若有摩擦力,就一定有弹力
C.当两物体间的摩擦力消失时,弹力不可存在D.当两物体间的弹力消失时,摩擦力仍可存在
【答案】B
9.如图所示,沿光滑水平面运自由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有()
D.重力、下滑力、斜面的
A.重力B.重力、下滑力C.重力、斜面的支持力
支持力
【答案】C
【解答】小球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没有上冲力,因为该力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下滑
力,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故C正确,A、B、D错误。
10.一个物体从甲地到乙地做匀速直线运动,在乙地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从乙地做匀
速直线运动返回到甲地.下列图象中,正确描述该物体整个运动过程的是()
【答案】C
【解答】A、A图象中第三段图线表示时光倒流,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
B、B图象中,汽车在乙地没有停留就返回了,故B错误;
C、C图表示先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接着静止一段时间,然后再沿负方向做匀速直线
运动返回,符合题意。故C正确;
D、D图象中第三段图线表示时光倒流,不符合题意,故D错误。
11.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零时刻开始,通过连续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
为1秒、2秒、3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段位移的末速度之比为1:2:3B.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1:3:5
C.三段位移之比为1:4:9D.三段位移之比为1:8:27
【答案】D
【解答】解:A、因为通过连续三段位移的时间分别为1秒、2秒、3秒,根据速度时间公
式丫=21知,时间之比为1:3:6,则三段位移的末速度之比为1:3:6,故A错误。
B、根据xgat:知,时间之比为1:3:6,则位移之比为1:9:36,可知这三段位移之比
为1:8:27,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知,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之比为
4:9.,故B、C错误,D正确。
12.两个质点甲和乙同时由同一地方沿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如下图所示,
A.甲做匀速运动,乙做匀加速运动B.在2s时刻,乙追上甲
C.2s前甲比乙速度大,2s后乙比甲速度大D.在2s时刻,甲乙相距最远
【答案】B
13.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下,经t秒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
共用时间为()
•A.at•A.垃t•A.近t•A.垃
【答案】A
14.某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它运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l,运动到中间时刻的速度
是v2,经过全程一半位移时的速度是v3,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vl>v2>v3B.vl>v2=v3C.vl<v2=v3D.vl=v2<v3
【答案】D
15.如图所示,t=0时,质量为0.5kg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
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测得每隔2s的三个时刻物
体的瞬时速度记录在表中,由此可知(重力加速度g=10m/s2)()
A.t=3s的时刻物体恰好经过B点B.t=10s的时刻物体恰好停在C点
C.A、B间的距离等于B、C间的距离D.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12m/s
【答案】B
二、填空题
16.校运动会上,某同学绕标准400米跑道跑了两圈,这一过程他的位移为—m;路程为
m.
【答案】0800
17.把物体看成“质点”应用的思想方法是;用“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物体运
动快慢,运用的思想方法是.
【答案】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等效替代
18.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经过B点和C点,已知它经过B点时
的速度为V,经过C点时的速度为3v,则AB段与BC段的位移之比为,AB段与BC段
的时间之比。
【答案】1:81:2
19.如图所示,重力为100N的物体在水平面上向右运动,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0.2,与此同时、物体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F=20N的力的作用,则此物体所受摩擦力的
大小为__,方向—.
【答案】20N水平向左
20.一个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最初两个连续3s时间的位移分别为36m和54m,则它
的初速度大小为m/s,加速度大小为m/s2.
【答案】它的初速度大小为9m/s,加速度大小为2m/s)
21.两站相距1120米,地铁的最大加速度为2.8m/s2,则地铁在这两站间行驶的最短时
间
为S,这种情况下地铁的最大速度为m/s»
【答案】40;56
22.气球常用于观光探测和观光旅游。如图所示,在高度100m处有两只气球(气球甲和
气球乙),以相同速度5m/s分别匀速上升和匀速下降,此时,在这两只气球上各掉出一
物体,则这两个物体落到地面时他们的速度差为m/s,时间差为s,所经
过的路程差为mo
【答案】0,1,7.5
23.为了估测该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有位同学做下述实验:他使
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过程中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
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一条模糊的径迹CD.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是d=8cm.请
根据上述信息和照片上的信息,列出计算曝光时间的关系式,并估算出相
机的这个曝光时间s.(要求保留一位有效数字,g取m/Y)
【答案】4t=t0-tc=J学一再三,0.03s
三、计算题
24.(8分)一辆汽车沿着一条平直的公路行驶,公路旁边与公路平行有一行电线杆,相
邻电线杆间的间隔均为50m。取汽车驶过某一根电线杆的时刻为零时刻,此电线杆作为第
1根电线杆,此时刻汽车行驶的速度为5m/s。若汽车的运动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在10s末
汽车恰好经过第3根电线杆。试求:
(1)汽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汽车继续行驶,经过第7根电线杆时的瞬时速度;
(3)汽车在第3根至第7根电线杆间运动所用的时间。
【答案】(1)lm/s2;(2)25m/s;(3)10s
25.(8分)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因为
司机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做制动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
汽车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作制动器刹车到车停止,汽车又要前进
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右表是一个司机开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刹车时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为了安全,在能见度只有30m的雾天,该
司机驾驶该汽车在同样路面上行驶时,求:
速度(Km/h)反应距离(m)制动距离(m)
4078
50913
601020
801534
1001954
(1)汽车的速度不能超过多少?
(2)允许的反应时间不能超过多少?
(3)刹车后汽车做匀减速运动,汽车的加速度至少应为多少?
【答案】(1)60Km/h;(2)0.6s;(3)-6.94m/s
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二)
物理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本卷取g=10m/s2
一、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选项)
1.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只要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有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有一定距离的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因此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3.关于摩擦力,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无关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物体()
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
D.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x/m
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
A.汽车的速度一定在增大
B.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C.汽车的速度可能不变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7.一物体由静止起做匀加速运动,在第7s的初速度是2.1m/s,则它的加速度是()
A.0.3m/s2B.0.35m/s2C.2.1m/s2D.4.2m/s2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也大,落地时的速度也越大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9.物体沿直线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在AB段运动速度为60m/s,在BC段运动速度30m/s,
且AB=3BC,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A.37.5m/sB.45m/sC.48m/sD.52.5m/s
10.一物体在高处以初速度20m/s竖直上抛,到达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不可能是
()
2
A.IsB.2sC.3sD.2+47s
1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左图所示,则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
动的v-t图象是()
12.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540m,隔3分钟后又观
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m,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0.03m/s2B.O.Olm/s2C.0.5m/s2D.0.6m/s2
二、填空题(共20分,每个空格2分)
13.质点由A点出发向正东方向移动了8m后到达B点,再从B点出发向正北方向移动6m
后到达C点,则质点从A点到C点经过的路程是m,位移大小是m。
14.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
为2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为N,方向。
V
15.以40m/s的初速度自同一地点先后竖直向上抛出两小球,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3s,第
二个小球抛出t=s后与第一小球相遇,相遇时离地面高为h=mo
3
16.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x轴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6t-2.5t2(式
中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m/s\从开始运动到3s
末,物体所经过的位移大小与路程大小之比为o
17.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正中间1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则该物体下落时的
高度为h=m;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m/s«
三、综合题(共40分)
注意:第20、21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
说明、公式、演算等。
18.(6分)如左图所示,小车沿倾斜轨道运动,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再经过计算机绘
制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由图象可得小车加速度大小为2=m/s2;小车
的运动方向是(选填“向左”或“向右”)。
图1
19.(6分)如图,将长直木板B支成斜面,挡光片P固定在小车C的前端,光电门G固定
在木板的侧面A处。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位置O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得宽度ax为2cm、
4cm、6cm>8cm、10cm不同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每次实验时挡光片的前沿均与小车的前
端对齐),计算出各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万=丝Ar),画出炉-图象如图。
△t
则:
4
(1)(单选)实验中最接近小车过A处的瞬时速度的挡光片的宽度是()
(A)2cm(B)6cm(C)10cm(D)8cm
(2)小车前端过A处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
20.(12分)一辆火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撤去牵引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s末的
速度为43.2km/h,求火车的
(1)加速度大小;
(2)15s末的速度大小;
(3)35s末的速度大小。
2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V|=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
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to=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a=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
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25m/s以内.问:
(1)通过计算分析,在警车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的距离如何变化?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5
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共40分,1至8题每小题3分,9至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
选项)
1.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B.只要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作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作质点
D.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不能看作质点
【答案】D
2.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有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
B.有一定距离的磁体间有相互作用力,因此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
C.力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
【答案】C
3.关于摩擦力,正确的是()
A.有弹力必有摩擦力
B.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一定是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和物体间的相对速度无关
【答案】D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的末速度一定与时间成正比
B.物体的位移一定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C.物体的速度变化量与时间成正比
D.若为匀加速运动,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增加;若为匀减速,速度和位移都随时间减小
【答案】C
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则物体()
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一直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C.以某一速率做往复运动
D.有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有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6.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
A.汽车的速度一定在增大
B.汽车的速度也减小
C.汽车的速度可能不变
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
【答案】A
7.一物体由静止起做匀加速运动,在第7s的初速度是2.1m/s,则它的加速度是()
A.0.3m/s2B.0.35m/s2C.2.1m/s2D.4.2m/s2
【答案】B
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正确的说法是()
A.在空气中不考虑空气阻力的都是自由落体运动
B.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C.质量大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也大,落地时的速度也越大
D.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答案】D
9.物体沿直线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在AB段运动速度为60m/s,在BC段运动速度30m/s,
且AB=3BC,则AC段的平均速度为()
A.37.5m/sB.45m/sC.48m/sD.52.5m/s
【答案】C
10.一物体在高处以初速度20m/s竖直上抛,到达离抛出点15m处所经历的时间不可能是
)
2
A.IsB.2sC.3sD.2+47S
【答案】B
1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左图所示,则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
动的v-t图象是()
a
Go----i
—工工
12.某乘客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他先观测3分钟,发现火车前540m,隔3分钟后又观
测1分钟,发现火车前进了360nl,若火车在这7分钟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
A.0.03m/s2B.0.01m/s2C.0.5m/s2D.0.6m/s2
【答案】B
二、填空题(共20分,每个空格2分)
13.质点由A点出发向正东方向移动了8m后到达B点,再从B点出发向正北方向移动6m
后到达C点,则质点从A点到C点经过的路程是m,位移大小是m。
【答案】14,10
14.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在动摩擦因数为0.1的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同时受到大小
为20N、方向向右的水平力F的作用,则物体在向左运动的过程中所受摩擦力的大小
为N,方向。
v
【答案】10,水平向右
15.以40in/s的初速度自同一地点先后竖直向上抛出两小球,两球抛出的时间间隔为3s,第
二个小球抛出t=s后与第一小球相遇,相遇时离地面高为h=mo
【答案】2.5,8.75
3
16.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沿x轴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是x=6t-2.5t2(式
中x以m为单位,t以s为单位)。则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为m/s2»从开始运动到3s
末,物体所经过的位移大小与路程大小之比为o
【答案】5)5:13
17.从某高处自由下落到地面的物体,在正中间1s内通过的路程为20m,则该物体下落时的
高度为h=m;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为v=m/s«
【答案】80,40
三、综合题(共40分)
注意:第20、21题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要求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
说明、公式、演算等。
18.(6分)如左图所示,小车沿倾斜轨道运动,通过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再经过计算机绘
2
制出小车运动的v-t图象,如右图。由图象可得小车加速度大小为2=m/s;小车
的运动方向是(选填“向左”或"向右”)。
图1
【答案】1.2,向右
19.(6分)如图,将长直木板B支成斜面,挡光片P固定在小车C的前端,光电门G固定
在木板的侧面A处。让小车在斜面上的同一位置O由静止释放,分别测得宽度△x为2cm、
4cm、6cm、8cm、10cm不同挡光片的挡光时间△t(每次实验时挡光片的前沿均与小车的前
端对齐),计算出各次挡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万=A竺r),画出力-△/图象如图。
则:
(1)(单选)实验中最接近小车过A处的瞬时速度的挡光片的宽度是()
(A)2cm(B)6cm(C)10cm(D)8cm
(2)小车前端过A处的瞬时速度大小为m/So
4
SI
【答案】A,0.378
20.(12分)一辆火车以54km/h的速度行驶,撤去牵引力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s末的
速度为43.2km/h,求火车的
(1)加速度大小;
(2)15s末的速度大小;
(3)35s末的速度大小。
【答案】(1)0.5m/s2;(2)7.5m/s;(3)0
21.一辆值勤的警车停在公路边,当警员发现从他旁边以w=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的货车严
重超载时,决定前去追赶,经过to=5.5s后警车发动起来,并以a=2.5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
运动,但警车的行驶速度必须控制在25m/s以内.问:
(1)通过计算分析,在警车追赶货车的过程中,两车的距离如何变化?
(2)警车发动后要多长时间才能追上货车?
【答案】(1)9.5s前距离变大,9.5s时达到最大距离75m,9.5s后距离变小,17.5s时距离
变为0;
(2)12so
5
2022学年上海市高中名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三)
物理
一、单项选择题(第1-8小题,每小题3分涕9-12小题,每小题4分洪40分,每小
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中的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
A速度、位移、力
B.速度、加速度、温度
C.位移、力、质量
D.加速度、时间、路程
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是()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
3、下列关于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为零时,路程一定为零
B.路程为零时,位移不一定为零
C.物体沿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D.物体沿曲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路程
4、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没有施力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
B.物体的重心是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上
C.桌面上的书本受到桌面对它向上的弹力由于书本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D.滑动摩擦力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静止的物体不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则加速度一定在增大
B.物体某时刻的加速度为零,则该时刻的速度可能不等于零
C.若物体的速度方向发生改变时,则该时刻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也发生改变
D.加速度很大时物体速度一定很大
6、如图中,光滑接触面对处于球和棒的弹力分析正确的是()
7、《汽车安全行驶手册》规定速率为8m/s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m现对某汽车进行
刹车试验结果显示速度从8m/s匀减速到停止所用的时间为1s那么该汽车是否符合规定()
A.位移为8m,符合规定B.位移为8m,不符合规定
C位移为4m符合规定D.位移为4m,不符合规定
8)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
置,如下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1ttih/4
OOQ□
°°□O□□□
*nti/4tsKn
(A)在时刻t2以及时刻t5两木块速度相同
(B)在时刻tl两木块速度相同
(C)在时刻t3和时刻t4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D)在时刻t2和时刻t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9、如图所示,用50N的水平推力F将重量为30N的物块压在竖直墙面上,物块沿墙面下滑,
物块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N=0.4,则墙面对物块的摩擦力大小为()
A,50N
B.20N
C.30N
D.12N
10、某质点在0〜3s内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在第1s内的均速度大于第2s内的平均速度
B.t=3s时,质点的位移最大
C.质点在第2s内的加速度与第3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D.质点在第1s末改变运动方向义
11、一物体以初速度vO做匀减速运动,第1s内通过的位移为xl=3m,第2内通过的位移
为x2=2m,又经过位移x3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初速度vo的大小为2.5m/sB.加速度a的大小为lm/s2
C位移x3的大小为1.125mD.位移x3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0.75ms
12、如右图,甲、乙两个物体分别从A、C两地由静止出发作加速运动,B为AC的中点,
两物体在AB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l,在BC段的加速度大小均为a2,且al<a2,若甲由A
到C时速度为v甲,所用时间为t甲、乙由C到A时速度在速度大小为v乙,所用时间为
tz,则V甲和vz,t甲和tz的大小关系为()
(A)V甲=\^,t甲=12.(B)v甲=\^.t甲〉t乙,
(C)V甲〈V乙t甲<tC■(D)V甲<V匚、t甲〉t二
//B八C
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3、某质点直线运动的s-t图如图,质点在A点与B点的哪点
速度大(选填A或者B),你的判断依据是
14、如图所示.有一块质量为m的砖,它的长、宽、高分别为25cm、15cm、8cm,则当它平
放、侧放和竖放时,运动的砖块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关系为flf2f3(填〉、(或=)。
15、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3秒末落回到抛出点,则小球在第2秒内的位移(不计空气阻力)
是m,初速度大小是
16、汽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刹车后以大小为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
动,经过4s速度减为零,刹车后2s内与刹车后6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17、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如图所示,已知斜塔第一层离地面的高度h=
6.8m,为了测量塔的总高度,在塔顶无初速度释放一个小球,小球经过第一层到达地面的时
间tl=0.2s,重力加速度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则小球下球过程中,通过第一层的平
均速度大小为m/s:斜塔离地面的总高度为m
三、综合题:(第18题10分,第19题14分,第20题16分,共40分)
18、对下列物理实验回答有关问越:
(1)用DIS测量运动物体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
如图入所示的DIS实验中,把位移传感器的一部分A(选填(发射”或“接收”)固定在小车上,
其—部分B(选填(发射”或“接收)固定在导轨右端。现让小车在导轨上作直线运动,在计算
机屏幕上得到了小车运动的s-t、v-t图像如图(b)所示,通过对图像的观察,可以判定:
②在运动过程中小车[选填"离”或"靠近”)B部分。
③小车做的运动是
(2)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与木块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
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
方案A:木板固定,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
方案B:用弹簧测力计钩住木块,用力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
除了实验必须的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细线外,该同学还准
备了若干重量均为2.00N的祛码
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方案是.理由
②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祛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作出摩擦力F和祛码对木块的压力F的关系图象(以F为横坐
标).并分析图象可知:木块的重量为N木块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
试验次数12345
祛码/个数01234
祛码对木块02.004.006.008.00
压力/N
测力计读数1.502.002.503.003.50
/N
19、物体在斜坡项端以lm/s的初速度和0.5m/s2的加速度沿斜坡向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己知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所用的时间为8秒,求:
(1)物体滑到斜坡底端时的速度。
(2)斜坡的长度。
(3)物体从坡顶经多少时间速度为到达坡底时的一半。
(4)速度为到达坡底时速度一半的位置离坡项多远。
20、一辆汽车沿公路直线由A地驶向B地,A、B相距为d,汽车从A地由静止出发做匀加
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l,汽车最后一阶段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到
达B时恰好静止.行驶途中列车还可能做匀速运动
(1)若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则列车在加速、减速阶段中的位移分别是多大?匀速运动
的时间多长?
(2)若汽车匀速运动时的速度为v则列车由A到达B的时间为多长?
(3)若汽车能达到最大速度的性能指标为Vm则列车由A到达B的最短时间为多少?
(4)因测试需要,这辆汽车在某雷达测速区沿平直路面从静止开始匀加速一段时间后,又接
着做匀减速运动直到最后停止。下表中给出了雷达每隔2s记录的汽车速度数值
时刻(S)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
速度04.08.012.016.016.513.510.57.54.51.50
(m/s)
由表中数据可知:汽车在测试过程中的最大速率多大?汽车在该区域行驶的总位移为多少
参考答案
1-5AACAB
6-10ACCDA
11-12AB
填空题
13BB点切线斜率更大
14==
15015m/s
163:4
173461.25
综合题
18(1)发射器接收器远离匀速直线运动
(2)B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板,更容易控制拉动速度,使示数稳定,测量更准确。
6N0.25
19,(1)5
(2)24
(3)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兰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0题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海口货运从业资格证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4-2025学年度八年级物理上册2.2声音的特性练习新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生物课时分层作业11种群的特征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2024-2025学年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四组12小英雄雨来教案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单元从地球圈层看地表环境第二节水圈与水循环第1课时水圈的组成海水的性质及作用练习含解析鲁教版必修第一册
- 社团下半年工作计划
- 监理员年度工作总结
- 小学音乐教学工作计划
- 设立公司办事处协议书范本
- 福建省泉州市晋江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含答案)
- 医美注射类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春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章 浮力 第4节 跨学科实践:制作微型密度计
- 2025年广电网络公司工作计划(3篇)
- 货运车辆驾驶员服务标准化培训考核试卷
- 银行行长2024年个人年终总结
- 财务BP经营分析报告
- 三年级上册体育课教案
- 2024高考物理二轮复习电学实验专项训练含解析
- 暴发性心肌炎的诊断与治疗
- 2024年全国统一高考英语试卷(新课标Ⅰ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