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模拟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模拟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模拟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模拟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宜宾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模考模拟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北冥(míng)有鱼,其名为鲲(kūn)。B.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C.庄子与惠子游于濠(háo)梁之上。D.鲦(dí)鱼出游从容。2、下列各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怠慢

蕴藻

甜静

马前卒B.暮然

蓬勃

逻辑

叹为观止C.偏僻

宽慰

渺远

顾名思意D.蜜蜂

争讼

衣襟

大彻大悟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以为“‘过去’‘未来’皆是‘现在’”的话倒有些道理。

②故一时代的思潮,不是单纯在这个时代所能凭空成立的,不晓得有几多“过去”时代的

思潮,差不多可以说是由所有“过去”时代的思潮,凑合而成的。

③有的哲学家说,时间有“过去”与“未来”,并无“现在”。

④因为“现在”就是所有“过去”流入的世界,换句话说,所有“过去”都埋没于“现在”的里边。

⑤有的又说,“过去”“未来”皆是“现在”。A.③⑤①④②B.⑤①④②③C.①④②③⑤D.③⑤①②④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随着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出现在街头巷尾,出现了乱停乱放、恶意破坏甚至直接骑回家等诸多不文明现象。B.北京大学写给2017年自主招生初审未通过考生的一封信,让无数人感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和情怀。C.成都市通过一系列改革举措,让公立医院逐步回归公益性,切实减轻了患者。D.四川居民纸质图书的阅读率偏低,让手机阅读成为了四川居民最倾向的阅读方式。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①______________,悠悠我思。(《诗经·子衿》)

②自云先世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③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

④万籁此都寂,______________。(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⑤谁见幽人独往来,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⑥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名句。

①《小石潭记》中表现作者的心情由乐转悲,“记之而去”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②《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在漏雨茅屋中彻夜难眠的情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桃花源记》,完成后面小题桃花源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落英缤纷

缤纷:五颜六色的样子B.屋舍俨然

俨然:整齐的样子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D.便扶向路

扶:沿、顺着。2.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以为号焉B.得其船

其妻献疑曰C.渔人甚异之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D.后遂无问津者

陈胜者,阳城人也3.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东晋著名的田园诗人。B.“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中的“乃大惊”写出了桃花源人对陌生人的惊异,显示桃花源与世隔绝的久远。C.文中真实地描绘了桃花源中人们的生活场景,生动地展现了一个人人劳作、生活安定、风气淳朴的现实社会。D.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善于总结是一种智慧何冠军①总结是一种智慧,也是一门学问。历览前贤俊杰,凡事业有成者,往往都善于总结。②秦国蜀郡太守李冰潜心钻研水文,设计建造了“独奇千古”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总结出“深淘滩,低作堰”的治水六字诀和“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八字真言,泽被后世。楚霸王项羽自矜功伐,直到四面楚歌时仍执迷不悟,发出“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的喟叹;而汉高祖刘邦始终清醒自知,将“所以取天下”的原因归结为“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③回溯历史,一个人总结能力的高低,映照着认识水平、为人境界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生走向与事业成败。④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总结经验。正如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在1965年与程思远谈话时所言,“我是靠总结经验吃饭的”。从革命年代、建设时期到改革岁月,打完一场仗、建完一项工程、推进一项改革,中国共产党都会及时总结反思,努力发扬优点、纠正失误。正是在不断地总结归纳中,我们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筑牢了事业发展的坚实基础。⑤然而,现实中不少看似有模有样的总结,却背离了初衷。有人把总结等同于写材料,任由“秀才”坐而论道、凭空出理,只求辞藻华丽、句式整齐,不管是否源自实践,是否对工作有益;有人视总结为论功行赏的机遇,把尚在构思的蓝图包装成已经完成的工作,为明显存在的问题罗织借口,结果吹大了政绩泡沫,遮蔽了潜在矛盾;有人把总结写成流水账,抄抄文件、堆堆数字、列列表格,既囫囵吞枣应付自己,也草草了事敷衍上级。凡此种种,均徒有总结之表、无总结之实,落入了形式主义的窠臼。⑥如果对总结来个“总结”,敢于直面问题是其中的关键环节。心理学认为,人在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问题时,会本能地选择逃避或推卸,以拒绝痛苦情感的折磨。然而,哲人有言:不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一个人在舒适区待久了,就如同“温水煮青蛙”,长此以往,只会踟蹰不前、能力退化。勇敢面对难题、善于剖析自我、学会总结得失,才能增长心智、提升认知,更好地适应当下和未来。⑦法国作家福楼拜谈及写作体会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现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你必须把唯一的句子、唯一的动词、唯一的形容词找出来。如果我们缺少勇于剖析的心理素质,丧失探寻本质的研究精神,就容易制造言不由衷、词不达意的“花架子”,总结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总结是客观的观察,也是高度的概括、智慧的结晶,必须保证“含金量”。⑧王安石创作“春风又绿江南岸”时,一个“绿”字,就经历了十多个字的反复揣摩。安于做思想懒汉,惯于照猫画虎,难以成就高质量的总结。保持清醒、善于钻研、提高认识,才能知兴替、明得失,用理性之光照亮前行之路。(选自2018年1月29日《人民日报》,有删改)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第②段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3.联系全文,说说如何才能做好总结。

4.简要说说本文的论证思路。

5.阅读下面的三则名言,说说它们共同阐释了一个怎样的道理。要让我写自己的历史,我就写我的错误。——周恩来人不能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那样一个人就不能进步。——毛泽东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种失败,自己揭下面具是一种胜利。——雨果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

甫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1.“八月秋高风怒号”中的“怒”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诗中画横线的句子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语言表达(共10分)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其意。

(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______同______解释:_____

(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_____同____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