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1页
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2页
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3页
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4页
九年级期中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九年级语文试卷(考试形式:闭卷满分12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20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2分)()A.阴晦(huì)教诲(huǐ)B.诅咒(zǔ)沮丧(jǔ)C.牛犊(dú)亵渎(dù)D.觅食(nì)静谧(mì)2、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准确的一句是()(2分)A.人总有一天会衰老,变得老态龙钟。B.“宏志班”的学生生活条件十分艰苦,但他们却不以为然,一心扑在学习上。C.在这次北京国际科技博览会上,展出的产品包罗万象,琳琅满目。D.我们严正警告陈水扁不要错估形势,立即悬崖勒马,停止一切分裂活动。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A.是否有信心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B.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中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D.刘晓庆及其公司房产被依法拍卖。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西湖,是我国江南流域用钱塘江水冲泡出的一盏清透碧绿的茶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杨柳下面长满青青的芳草,夏也葱葱,冬也葱葱,匆匆地抹去了江湖上、武林中那一拨又一拨各类人物的足迹,只留下些残存的景观与建筑伴着四季轮开的鲜花供人们留念、遐想。①日光里,游客乘着叶叶扁舟行于池上,宛若漂浮在盏中的片片龙井扁芽②盏面烟波满目,云海沉沉,池水渺,苏堤、白堤径自横③盏袤九百六十丈,盏广八百四十丈,盏深六百八十丈④茶盏周边布满了依依杨柳,春也飘飘,秋也飘飘,顽皮地轻拂着你我的面颊,你我的发梢⑤晨启雾腾,斜阳残照⑥明月夜,游人归去,水波静敛,茶盏亦如当初,被安稳地放置在杭州这一巨大茶盘的西南地带,天目山脉旁a.③①⑤⑥②④b.⑤⑥②①④③c.⑤③②①⑥④d.③②⑤①⑥④5、下列关于文化常识、文学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对自己的谦称有“愚、鄙、敝”等,对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或尊称)有“令、尊、贤”等。B.《湖心亭看雪》中“是日更定矣”的“更”与“三更半夜”的“更”都表示时间,更次。“更定”是指晚上八点左右。C.南朝宋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D.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平和孙少安两兄弟,分别扎根乡村、走进城市,勇于面对磨难,坚持奋斗追求,铸就了不平凡的人生。6、12月13日,学校举行“牢记历史,砥砺前行”主题活动,请阅读三则材料,完成下面的任务。材料12022年2月2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2022年国家公祭网列出了七类遇难对象供海内外网民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化学武器死难者、细菌战死难者、劳工死难者、慰安妇死难者、三光作战死难者、无差别轰炸死难者。材料21995年4月19日,苏联将5月9日定为战胜德国法西斯纪念日,又称“卫国战争胜利日”。2022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命令,将12月7日定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并定期举行纪念活动。材料3中共中央、国务院12月13日上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隆重举行2022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宣示中国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表达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崇高愿望。(中国江苏网)(1)、结合材料1、材料2,谈谈你对“国家公祭日”的理解。(2分)(2)、请你主持主题班会,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填写句子完成这段结束语。(要求:语意相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2分)时间流逝,却带不走这段沉重的记忆,抚平不了这道深深的伤疤。我们不愿遗忘,也不能遗忘。铭记,不只是民族的悲怆,还有落后必亡的训诫;,,。历史留给我们的是伤痛,也是警示。历史的见证者正在凋零,祭之以国,我们当自强。愿人类远离灾祸,愿家园安全温暖,愿世界和平永续。7、背诵积累(6分)(1)、《沁园春·雪》中化静为动的名句是,。(2)、范仲淹《渔家傲·秋思》揭示自己和征人思念家乡,但因没有建立军功而无法回家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3)、辛弃疾《破阵子》从视觉和听觉表现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的语句是,。第二部分阅读(37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12—13题。(5分)题蕉沈周惯见闲庭碧玉丛,春风吹过即秋风。老夫①都把荣枯事,却寄萧萧数叶中。【注释】①老夫:诗人自称。8、“春风吹过即秋风”句中的“即”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2分)9、诗中三四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11分)魏征,字玄成,魏州曲城人。(贞观)七年,为侍中。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征不素习法,但存大体,处事以情,人人悦服。进左光禄大夫、郑国公。多病,辞职,帝曰:“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①得便尔?”征恳请,数却愈牢。它日,宴群臣,帝曰:“贞观以前,从我定天下,间关②草昧③,玄龄功也。贞观之后,纳忠谏,正朕违,为国家长利,征而已。虽古名臣,亦何以加!”亲解佩刀,以赐二人。帝尝问群臣:“征与诸葛亮孰贤?”岑文本曰:“亮才兼将相,非征可比。”帝曰:“征蹈履仁义,以弼朕躬,欲致之尧、舜,虽亮无以抗。”时上封④者众,或不切事,帝厌之,欲加谯黜⑤,征曰:“古者立谤木,欲闻己过。封事,其谤木之遗乎!陛下思闻得失,当恣其所陈。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帝悦,皆劳遣之。(节选自《新唐书》卷九十七)【注释】①庸:岂,怎么。②间关:道路险峻,这里是辗转奔波的意思。③草昧:形容时世混乱黑暗。④封:封事,密封的奏章。⑤谯黜:斥责。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善冶锻而为器,人乃宝之宝:(2)朕方自比于金方:(3)虽古名臣,亦何以加虽:11、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但存大体,处事以情无他,但手熟尔。(《卖油翁》)B.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愚公移山》)C.为国家长利,征而已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而为之(《鱼我所欲也》)D.或不切事,帝厌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送东阳马生序》)1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公独不见金在矿何足贵邪?(2)言而是乎,为朝廷之益;非乎,无损于政。13、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这段文字内容简要分析。(2分)三、赏喝茶之域彩(13成都人喝茶◆麦家①我非蜀人,入得蜀来,要学习适应的习俗着实不少,甚至连基本的吃、喝之道也要从头学起。吃的学问主要在于对麻辣的麻木,这跟我有些为难,至今要领不得,感受平平。相比之下,喝的功夫是练到家了,有感情了,若是隔三差五地不去泡泡茶馆,心头是欠欠的。②成都的茶馆之多,绝对没有哪个城市敢来一比高低的。哪个茶馆生意都好,都人满为患。③有人说,在这个城市里,每天都有三十万大军泡在茶馆里。成都人喝茶不象北方人,喝的是(A),咕咕下肚,以解渴为目的;也不象福建人,喝的是(B),一口一口地品,品得陶醉,品得专心致志;也不象广东人,喝的是(C),边喝边吃,喝茶的目的其实是填饱肚子,是不是也可以说是为了节省时间?成都人喝茶,喝的是(D),喝的是一种气氛,喝的是滴嗒滴嗒的时间。④有人说,成都的茶馆就是一个社会。在这里,卖报看报的,吆喝擦鞋的,说书唱戏的,谈生意的,做买卖的,看相算命的,按摩掏耳朵屎的,访亲会友的,恩恩爱爱的,形形式式,无所不有。所以,说它是个社会,实在是一点不过分的,起码是个反应社会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张三把他的人生折射给了李四,李四又把他的意气传染给了孙二麻子。就这样,从这个舞台里出来的人,有点悠闲,有点懒散,又有什么好奇怪的?⑤个性是城市的驱动器。成都人的个性在喝茶中可以窥知一二,并且由此精彩了这个城市,也演绎了这个城市的文化。如果说,鲜花象征着古典的诗意,那么成都人文、成都文化就是以这样的精神而显示出它的可贵,和这个城市的价值。坦率说,我喜欢这个城市,又害怕。我总觉得,或者总担心,在这个“腐化”的好地方,我的精神深处也会跟着“腐朽”起来。14、“早晚茶”、“大碗茶”、“雅茶”、“功夫茶”四个词语是从第③段A、B、C、D处摘取的,请你依据前后文将其还原。(2分)答:A、B、C、D、15、通读全文,作者从喝茶中窥知的成都人的个性是什么?请你做简要概括。(3分)16、阅读第⑤段,结合语境,赏析“精彩”这一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17、第④段中“有人说,成都的茶馆就是一个社会”,作者认同这个说法吗?为什么?(2分)18、第⑤段作者说“我喜欢这个城市,又害怕”。结合全文,说说“我”“喜欢”和“害怕”的分别是什么?(2分)“我”喜欢的是:害怕的是:19、【积累链接】其实,不仅成都人爱喝茶,宋代词人苏轼于《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一词中也记录了他在初夏乡间口渴想喝茶的经历,请写出此句。(2分)四、寻生活之真我(8分)活得像凡·高的向日葵◆庄庆鸿①刚进大学时,经历过“中国式教育”的我,只希望以后能赚钱,越多越好。我知道怎么分析段意,怎么写历史主观问答题能拿高分,却不知道未来的生活在哪里。直到我真正遇到凡·高先生。②大二的一个晚上,在清华老图书馆鲜有人到的顶楼,放映了一部凡·高的传记影片。③那是一个魔法时刻。片中都是景物——凡·高眼中的欧洲街道、乡村原野。全片都没有出现凡·高本人,只是在画外音中念着他写给弟弟的几百封信。坐在银幕前,那是我第一次听这个画家说话:“亲爱的提奥,从我的窗口看造船所的景象,真是漂亮极了。白杨林中有一条小径,白杨的苗条树身带着纤细的枝蔓,以优美的姿势,出现于灰色的傍晚天空之上。水中间是一座古老的仓库,寂静得好像以赛亚书里‘古老池塘中不流动的水’……”看完影片,当我走出老图书馆,迈下石头阶梯时,夜空中飘起点点小雨。忽然间,图书馆周围的所有树木都在发出自己的声音,而我能听见了。世界顿时变大了。凡·高就在空气中,他问我:“你知道自己这辈子想做什么吗?你知道怎样才是不辜负生命吗?”④我骑车到学校超市的花摊,那里没有向日葵,却有4种颜色的非洲菊,金黄、肉桂红、粉红和大红。我带回寝室去,送给室友每人一朵。它们都被插在书桌前,怒放了好一阵子。⑤后来我看了凡·高的书信集,才知道,他也是一个普通人,原来也可以平凡地挣钱度过一生。他出生于荷兰乡村,早年做过职员和商行经纪人,还当过传教士。但这个艺术门外汉决心,“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他拼命练粗糙的笔,练眼睛,练某种忠诚。到最后他越来越依赖艺术对艰难生活的净化,所以越来越多地采用纯粹的明黄。那是最丰盛、最纯净、最透亮的阳光,好像可以净化所有的苦。⑥大学毕业时,我放弃了一个离家近且多金的工作,留在了北方。同寝室的婧婍做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讶的决定:一句瑞典语也不会的她,孤身到瑞典念大学。不是斯德哥尔摩,那个地名我们之前谁都没听过,叫乌普萨拉。⑦那年后,“毕业后旅行一年”、“辞职去旅行”的同龄人越来越多了,新名词“间隔年”也慢慢被社会接受。网络上一些年轻人讨论的未来也不再是升官发财,更多的是怎么“趁年轻追点梦”,让自己不后悔。⑧我们愿意过一种火焰燃烧般的生活。我想,没有凡·高,我们不会这么勇敢,爱生活,爱尝试。⑨之后一晃两年,我不时收到寄自法兰克福、柏林、马德里的明信片。我知道婧婍背着包几乎走遍了欧洲,甚至,她还到了北极圈内。利用“沙发冲浪”的社交网络预约,她凭诚信睡过很多陌生人的沙发,和不同语言、肤色的朋友们萍水相逢,把酒言欢。在马德里参加项目时,宿舍窗外就是湛蓝的海,她可以跳下去游一圈再上来吃早饭。我也没落后于她。我独自去过了国内20多个省的44个市,不少是农村和山区。每到一个城市,我不会去名胜景点,而是会在寻常人家的巷子里遛遛弯,抬头望炊烟,低头看落花。安徽的田埂、台州的公路、贵州的山沟,我都在“摩的”后座上风驰电掣地经过。2022年夜进云南发生矿难的山村,紧张地把黑车的车号发短信给主编。穿越寒风和暗夜的旅途,是令生命满意的活法。⑩凡·高在信里说:“如果生活中没有某些无限的、深刻的、真实的东西,我就不会留恋生活。”1890年,当凡·高离开这个世界时,他37岁。生命虽然短暂,但他做到的事如此伟大。请容我引用一句泛滥的泰戈尔诗句,“生如夏花”。而当年手拿非洲菊的4个姑娘,已经分散到四大洲。我在北京,时常奔波赶往一些匪夷所思的地方。婧婍在瑞典,刚换了新工作。和我的床相连的何婧飞去了世界另一端的巴西利亚高原,睡对角线的曼桐还在繁华的纽约奋斗。2022年11月17日,东京东乡青儿美术馆,我在《怒放的向日葵》真迹面前静静地望了30分钟,直到微笑的白发馆员用日语招呼我离开。本以为见到真迹会激动得流泪,但我最后只是回头笑了一笑。我想,我们都在燃烧生命呢。向日葵丛中的凡·高叔叔,你满意吗?20、、从作者的求学经历来看,进大学以前,她对自己未来的生活是没有深入思考的,然而“大二的一个晚上”观看“凡·高传记影片”事件却对其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份经历容易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在日本求学时的类似经历。请用一句话简述鲁迅先生的这份经历。(2分)21、阅读第⑤段,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划线句“在绘画中与自己苦斗”的理解。(2分)22、通读全文,找出关键词或短语(至少四个),说一说本文的记叙顺序。(2分)23、阅读第段,结合上下文,说说作者“本以为见到真迹会激动得流泪”,但为什么“最后只是回头笑了一笑”?(2分)五、品缺憾之美,悟人生真谛(13分)瑕之美①徜徉于芳林之中,采红撷绿,每见枯枝败叶,却无触目萧索之感,反觉新陈代谢,生机盎然。文艺创作中也有类似情形。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往往因作家恰到好处地写出其外形和内心的某种“缺陷”,而别具魅力。②《水浒传》里,黑旋风李逵憨直忠勇,却又鲁莽得可爱;拼命三郎石秀是一个精细人,狠劲上来,其尖利歹毒,叫人刻骨铭心。《红楼梦》中,聪明、活泼的史湘云偏是个“咬舌子”,把“二”说成“爱”;还有林黛玉的“小心眼”,晴雯的“使性子”……一个个人物无不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古往今来,大凡成功的艺术形象,恰恰由于若隐若现的微瑕,而显出璞玉浑金的天然光彩。这就是美学家所称的“缺陷美”。③A谚云:“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浒传》《红楼梦》的例子,正是作家基于真实的艺术的生命这一着眼点,才在“完美”的面庞上点出“缺陷”的痦子。即使作家主观上有某种“神化”的理念,只要他尚能依据生活进行创作,最终仍不得不归于“人化”的描写。《三国演义》中作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作家在绝对化的描写中,也还有着被姜维识破计谋的千虑一失以及在先帝托孤时刻的惶恐心理等笔墨。“缺陷”愈真实可信,就愈有生命力,于是就愈美,“美是生活!”④B外形的“缺陷”是千人千般,万人万种的。美人长有痦子,或者浮现在嘴角,或者隐匿于颈后,绝不相同;内心的“缺陷”更有千差万别,任何分类精密的批评家也无法归纳出几条几款,让人对号入座。这是“缺陷”的独特。所谓“恰如其分”,指的是“缺陷”不过是缺陷而已,既非外形的丑态,也非内心的恶德。这样,“缺陷”便在真实的基础上产生了特殊的韵致,使人物又各具风采,艺术魅力由此而生。正如捧心西施独特的却又风情十足的“缺陷”竟使东施起而“效颦”一样,憨湘云醉眠芍药茵,呆香菱情解石榴裙,都是她们各自独特的“不检点”的行为,相信《红楼梦》的读者不会据此认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是丑陋的。⑤或问,难道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