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涪陵区涪陵高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1.gif)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涪陵区涪陵高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2.gif)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涪陵区涪陵高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3.gif)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涪陵区涪陵高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4.gif)
![2022-2023学年重庆市涪陵区涪陵高中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1bb76502623a6aa5ff4dda653cae16f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唐代诗人曾用“先春抽出黄金芽”的诗句形容早春茶树发芽的美景。茶树经过整形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发挥了协同作用B.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C.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2.如图为人体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液①中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B.②内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增加C.③内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的剧烈变化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3.植物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是通过测量光合作用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应(如O2的释放)来绘制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类胡萝卜素在红光区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反应中ATP的合成B.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C.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D.叶片在640~660nm波长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4.某海岛有一种中地雀,原来没有竞争者。在记录的时间段内,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下图记录了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1977年的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进而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C.2005年后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D.2005年后该海岛上两种地雀的种群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5.下列化学试剂在实验1与实验2中的作用最为相似的是()选项化学试剂实验1实验2A聚乙二醇制备杂交瘤细胞植物体细胞杂交B蔗糖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C盐酸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D氯化钠DNA的粗提取与鉴定腐乳的制作A.A B.B C.C D.D6.下列关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和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原核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的最外层结构B.高等动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不会形成纺锤体C.含叶绿体的细胞内色素均存在于原生质层内D.用含32P的培养基可直接标记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7.中国借用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小麦原产西亚,后来沿着丝绸之路传入我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传入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的基因库之间有区别B.拓荒种麦,实现了群落的初生演替C.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间结构D.引入外来物种均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8.(10分)如图为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家系图,甲病家族无乙病致病基因,乙病家族无甲病致病基因,其中一种遗传病为伴性遗传。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为23/14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B.Ⅱ1与人群中正常男性婚配,没必要进行遗传咨询C.若Ⅲ1为女孩,则其患病的概率为1/3D.Ⅲ2为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1/46二、非选择题9.(10分)香稻米香气馥郁,被视为水稻中的珍品。香稻含有多种挥发性有机物质,其中2-乙酰-1-吡咯啉(2-AP)是香稻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已知基因B编码酶B,基因F编码酶F,基因B的数量决定2-AP的积累量,2-AP的积累量与水稻的香味强度密切相关,2-AP的合成和代谢途径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普通二倍体水稻中,基因F隐性突变后,稻米表现出香味性状的原因是____。(2)基因b不能控制酶B的合成,基因型为Bbff的水稻____(填“具有”或“不具有”)香味。浓香型水稻的基因型为____,无香味纯合水稻的基因型是____。(3)将基因型为BbFf的无香味水稻自交,子代均没有出现香稻,从遗传学的角度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10.(14分)青蒿素能够让胰岛A细胞“变身”为胰岛B细胞,这一研究有望成功治愈Ⅰ型糖尿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致病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诱发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机体胰岛素含量显著______,使血糖浓度______。(2)为了验证青蒿素的作用,设计实验如下:①甲组用含适量青蒿素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适量胰岛A细胞,乙组用与甲组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等量胰岛A细胞,为了使该实验更准确更有说服力,还设置了丙组,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将甲、乙、丙三组实验均放在37℃恒温条件下培养;③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各组培养液中的胰岛素含量。预期的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人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综合征(SCID)是由于“人重组激活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导致人体不能产生成熟的T、B淋巴细胞。科学家对“人重组激活基因”缺失患者进行基因治疗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相关问题:(1)“人重组激活基因”缺失对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是使__________免疫缺陷。图中的A为__________,若要得到较多数量的A,需要对供体注射__________。(2)上图结构C中的a为__________;b将来发育成__________。之所以能用图C中的c诱导成造血干细胞,是因为c具有_______________。(3)②过程采用的技术为__________,采用患者自身的体细胞核经过①②③过程获得转基因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科学家为了提高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aco酶对CO2的亲和力,利用PCR定点突变技术改造Rubisco酶基因,从而显著提高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请回答下列问题:(1)PCR定点突变技术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填“基因工程”或“蛋白质工程”)。可利用定点突变的DNA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常用________________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植物细胞,还需用到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____________技术,才能最终获得转基因植物。(2)PCR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利用PCR技术扩增,若将一个目的基因复制10次,则需要在缓冲液中至少加入____个引物。(3)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科研人员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培育的该转基因植株的光合作用速率并未明显增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另有一些科学家利用生物技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小鼠受精卵的细胞核中,经培育获得一种转基因小鼠,其膀胱上皮细胞可以合成人的生长激素并分泌到尿液中。有关叙述错误的是____A.选择受精卵作为外源基因的受体细胞是因为这种细胞的全能性最容易表达B.采用DNA分子杂交技术可检测外源基因在小鼠细胞内是否成功表达C.人的生长激素基因能在小鼠细胞表达,说明遗传密码在不同种生物中可以通用D.将转基因小鼠体细胞进行核移植(克隆),可以获得多个具有外源基因的后代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1、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2、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3、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焉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4、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5、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详解】A、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在侧芽发育成枝条的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A正确;B、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侧芽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发育,B正确;C、细胞分裂素主要在根尖合成,C错误;D、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体内包括植物激素的合成在内的多种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而影响植物的生命活动,D正确。故选C。【点睛】对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的综合理解应用,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A【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的稳态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详解】体液①是血浆,含有激素、氨基酸、尿素、CO2等物质,A正确;②是组组织液,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B错误;当乳酸进入①血浆中时,因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缓冲对,其中乳酸就与NaHCO3发生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从而达到了调节pH平衡的目的,C错误;③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活动的主要场所。D错误。3、A【解析】
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叶绿体又分为叶绿素a和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又分为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光合作用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类胡萝卜素只吸收蓝紫光,基本不吸收红光,所以不能利用红光的能量合成ATP,A错误;B、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其吸收光谱可通过测量其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值来绘制,B正确;C、由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能用于暗反应,暗反应要吸收CO2,所以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也可用CO2的吸收速率随光波长的变化来表示,C正确;D、根据吸收光谱可知,叶片在640~660nm波长(红光区域)光下释放O2是由叶绿素参与光合作用引起的,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识记光反应的过程和各种色素对不同光的吸收是解答该题的关键。4、B【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1977年和2004年发生了2次旱灾以及有新物种进入,该岛上中地雀鸟喙平均尺寸的变化较大,平均尺寸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B、造成鸟喙尺寸的增大的原因是旱灾的选择作用,不是旱灾诱发了基因突变,B错误;C、2005年以大型种子为食具有大鸟喙的大地雀入侵,使中地雀很可能主要以大地雀不吃的小种子为食,C正确;D、2005年后共存于一个海岛上的两种地雀之间由于相互选择基因频率都在发生改变,D正确。故选B。5、A【解析】
本题考查高中生物课本上的一些基础实验,包括制备杂交瘤细胞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水解作用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和探究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和腐乳的制作实验,回忆这些实验的选材、处理、试剂的选择、实验结果与结论等,据此答题。【详解】A、聚乙二醇在“制备杂交瘤细胞”和“植物体细胞杂交”实验都起促融剂的作用,即诱导细胞融合,A正确;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蔗糖用于配制高渗溶液,而“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蔗糖用作于反应底物,B错误;C、.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盐酸用于配制解离液,而在“探究pH对a-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盐酸用于制造酸性环境,C错误;D、在“DNA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氯化钠用于提取DNA,而在“腐乳的制作”实验中,氯化钠用于防止杂菌污染、调节风味等,D错误。故选A。6、B【解析】
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整体:1.细胞主要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是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寄生。细胞膜的出现使细胞与外界环境隔开,是生命系统的边界。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都以DNA为遗传物质,细胞膜也是原核细胞的边界。2.植物细胞有叶绿体,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分布有光合色素,其次在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3.动物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因此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才有纺锤体的形成。在动物体内只有少数细胞具有分裂和分化的能力,如造血干细胞。【详解】A、真核细胞核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结构,原核细胞的最外层结构是细胞壁,但细胞生命系统的边界是细胞膜,A错误;B、高动物体内只有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细胞才会出现纺锤体,而动物体内大部分细胞高度分化,不具有增殖能力,B正确;C、植物细胞内含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原生质层包括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细胞液中的色素不在原生质层内,C错误;D、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必须在活的宿主细胞内才能进行增殖,因此不能用培养基培养病毒,D错误。故选B。7、A【解析】
1、群落演替是指一个植物群落被另一个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现象。群落演替的类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发生在火山灰、冰川泥和裸露的沙丘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外来物种入侵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下降。【详解】A、传入我国的小麦与原产地小麦存在地理隔离,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和不同自然条件的选择作用,导致它们的基因库之间存在区别,A正确;B、在人们拓荒种麦的过程中发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错误;C、麦田群落与森林群落一样,都存在空间结构,C错误;D、外来物种引进后若能大量繁殖,才会对本地原有物种的生存构成威胁,D错误。故选A。8、D【解析】
分析乙病:3号和4号患病生出正常的女儿和儿子,可知该病是显性遗传病,再根据父亲患病,女儿正常,则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设用字母A、a表示;分析甲病:已知题干中另一种病为伴性遗传,再根据1号患病,2号正常,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设用字母B、b表示,据此答题。【详解】A、据分析可知,甲病为伴X隐性遗传病,乙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A错误;B、Ⅱ1患有甲病,与正常男性婚配,其后代有患病概率,因此需要进行遗传咨询,B错误;C、Ⅱ3的基因型是aaXbY,Ⅱ4的基因型是1/3AAXBXB或2/3AaXBXB,则所生后代是女儿其患病的概率是1-2/3×1/2=2/3,C错误;D、人群中乙病的发病率23/144,则正常的概率aa=121/144,a=11/12,则人群中Aa的概率为22/23,为Ⅱ6的基因型是aaXBY,其后代的女儿一定不患甲病,则只需求患乙病的概率,Ⅱ7的基因型是22/23aa,因此患病的概率是22/23×1/2=11/23,是女儿的概率再乘以1/2,因此Ⅲ2为正常女孩的概率为11/46,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9、基因F突变后导致酶F的功能缺失,2-AP累使稻米产生香味具有BBffbbFF、bbff、BBFF基因B和基因F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b和基因f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只形成BF和bf两种基因型的配子【解析】
提炼题干中信息“(2-AP)是香稻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2-AP的积累量与水稻的香味强度密切相关”,可知B基因数量越多,则香味越浓;且由题图可知F基因存在时会将2-AP分解而使水稻香味丧失,据此分析作答。【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F基因存在会产生F酶分解2-AP,故基因F隐性突变(f)后,F突变后导致酶F的功能缺失,2-AP累使稻米产生香味;(2)基因型为Bbff的水稻因为有B基因存在,可产生2-AP,且无F酶的分解,故表现为有香味;由题干信息知,水稻的香味与2-AP数量有关,最终取决于B的数目,且不能有F基因,故浓香型水稻的基因型为BBff;无香味纯合水稻可能是无B基因,或有B同时有F,故可能的基因型是bbFF、bbff、BBFF;(3)将基因型为BbFf的无香味水稻自交,若为独立遗传,则后代会出现B—ff型的香稻,故子代均没有出现香稻的原因可能是基因B和基因F在同一条染色体上,基因b和基因f在另一条同源染色体上,形成配子时没有发生交叉互换,只形成BF和bf两种基因型的配子。【点睛】此题属于信息类题目,解答本题的突破口是从题图中找出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进而分析作答。10、减少升高与甲组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等量胰岛B细胞甲组和丙组培养液中能检测到胰岛素,乙组培养液中检测不到胰岛素【解析】
1、胰岛素是唯一能降低血糖的激素,其作用分为两个方面:促进血糖氧化分解、合成糖原、转化成非糖类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成葡萄糖。升高血糖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只有促进效果没有抑制作用,即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2、本实验是验证青蒿素的作用,实验设计应遵循等量原则,甲组为实验组,乙组和丙组为对照组,设置丙组的作用是作为对照,用以说明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产生的。【详解】(1)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产生的。I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致病原因可能是病毒感染诱发机体产生异常的免疫应答,导致胰岛B细胞损伤,引起机体胰岛素含量显著减少,使血糖浓度升高。(2)青蒿素能够让胰岛A细胞“变身”为胰岛B细胞,为了验证青蒿素的作用,应设计三组实验。①根据实验的对照性原则和控制单一变量原则,乙组和丙组为对照组,甲组用含适量青蒿素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适量胰岛A细胞,乙组用与甲组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等量胰岛A细胞,丙组则用与甲组等量的不含青蒿素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培养等量胰岛B细胞,用以说明胰岛素是胰岛B细胞产生的。③预期的实验结果是甲组和丙组培养液中能检测到胰岛素,乙组培养液中检测不到胰岛素。【点睛】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考生的实验探究能力,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相关知识之间的迁移能力。1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去核的卵母细胞促性腺激素透明带胎盘和胎膜发育的全能性早期胚胎培养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解析】
题图分析:图示表示对“人重组激活基因”缺失患者进行治疗的流程图,其中A表示去核卵母细胞,B表示重组细胞,C表示早期胚胎细胞;①表示核移植过程,②表示早期胚胎培养过程,③表示将相关基因导入ES细胞。a表示透明带,b表示滋养层细胞,c表示内细胞团。【详解】(1)由于患者“人重组激活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导致人体不能产生成熟的T、B淋巴细胞,所以“人重组激活基因”缺失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均发生缺陷。图中的A为去核的卵母细胞,若要得到较多的A,需要对供体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数排卵。(2)结构C中的a为透明带,b(滋养层)将来发育成胎盘和胎膜。之所以能用图C中的c诱导造血干细胞,是因为c(内细胞团)具有发育的全能性。(3)②过程为早期胚胎培养,采用患者自身的体细胞核经过①②③过程获得转基因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其优点是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点睛】本题结合图解,综合考查免疫调节、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胚胎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识记核移植的具体过程;识记体外受精的具体过程及早期胚胎发育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2、蛋白质工程农杆菌转化法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人口与人种》听课评课记录6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字母表示数》听评课记录
-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8章电功率第4节焦耳定律教案新人教版
- 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4.3 平行线的性质》听评课记录2
- 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 新版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册《18.1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听评课记录
- 2025年度绿色建筑节能技术咨询服务合同 - 副本
- 2025年度股权质押贷款合同范本
- 天津市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42篇(截至2024年)
- 2025年度婚礼庆典酒席场地租赁合同模板
- 湘美版高中美术选修:绘画全册课件
- 宗教地理与宗教景观课件
- 2023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化学试卷2
- 2023辽宁医药职业学院单招数学模拟试题(附答案解析)
- 2022年武汉协和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3届江苏省南京市联合体市级名校中考联考英语试题(含解析)
- 【完整版】防洪防汛应急(含人员避险转移)预案
- 大型活动标准化执行手册
-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快速计算表(EXCEL)
- 甲基乙基酮2-丁酮MSDS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 【大学】挤出管材(P64)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