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市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期末模考提分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和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流俗(sú)

说辨(biàn)

持之以恒

不言而喻B.玄虚(xuán)诓骗(kuāng)舍身求法

不攻自破C.汲取(xī)

压榨(zhà)

孜孜不倦

轻而易举D.墨守(mò)

停滞(zhì)

根深蒂固

走头无路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底蕴

政通人合

朝晖西阴

水落石出B.蔚然

心旷神怡

锦粼游泳

静影沉壁C.野簌

觥筹交错

泉香酒洌

琼楼玉宇D.雅兴

薄暮冥冥

风霜高洁

气象万千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竟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跌落到了另一番境地里。B.杜雍和沉着脸,绝不回头去看一眼。他对杜小康带着哭腔的请求,置之不理,只是不停地撑着船,将鸭子一个劲儿赶向前方。C.杜雍和不再乱发脾气。他甚至向儿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地读书……”D.杜小康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油麻地的孩子歇斯底里的读书声。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新建的班委会健全并建立了一系列班级管理制度。B.来自国内的百余位赏石名家齐聚费县,以石为媒,以石会友,助推费县旅游事业。C.高新黑科技成就了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惊艳的“北京8分钟”。D.看到初夏临港新城的壮美景色,让游客们深深地喜欢上了这里。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

(1)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

(2)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

(3)李白的《行路难(其一)》中写饯别的饭食价值不菲而作者心中烦闷难以下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渲染出一片萧条冷落、荒寒孤寂的日暮秋景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比喻自然和社会发展中,没落的事物终被新事物所代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里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幕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北通巫峡”中的“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C.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D.群臣吏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邹忌讽齐王纳谏》2.本文语言美在何处,请做简要分析。

3.古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是“忧”,迁客骚人“感极而悲”也是“忧”。他们“忧”的各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语句简要阐述。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秋团圆,有你有我、有家有国向学笙①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伴随着丹桂飘香、玉露生凉,中秋节如约而至。在贵州长顺,布依族农民携手收稻谷、打糍粑;在安徽宣城,家家户户忙着制蜜枣、迎中秋;在四川泸州,邻里聚在一起点桔灯、吃月饼……同一片星空,赏同一轮明月,无数人通过各种方式迎中秋、庆团圆。②每逢佳节倍思亲。有人忙前忙后,张罗着一顿久违的团圆饭;有人思乡心切,早早做好了回家的计划;有人遥寄相思,憋了一肚子的话在电话接通时不知从何说起……

A

这个以团圆为意、以美满相宜的温馨时刻,始终月明九州,情暖人间。③在中国人的精神原野上,总是高悬着一轮皎洁的圆月,有阴晴圆缺、悲欢离合的咏叹,也有怀远望乡、家国一体的共鸣。什么是团圆?每个人对此都有自己的理解。或许是一桌子丰盛的宴席,或许是一块酥而不腻的月饼,或许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重逢,或许是一种山迢水远的牵挂……然而无论如何,每一种团圆的方式里,都有你有我、有家有国。对游子而言,这是一种心随远方的精神寄托,也是一种心有所属的文化约定。一次次别离时的叮嘱,让我们勇于追求远方;一声声团聚时的欢笑,让我们无比珍惜眼前。来去之间,是聚与散,也是舍与得。④时移世易,在新时代的一撇一捺里,“团圆”有了更具体更现实的表达。有的团圆是一种执念,无论多远,无论多久,都要找到你——公安部“团圆”行动开展以来,截至目前已找回历年失踪被拐儿童4302名,其中超过60年的就有22名;有的团圆是一种致敬,骨肉分离,国人思盈,没有人会忘记你——第八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累计700多名英烈魂兮归来;有的团圆是一种希望,疫情不回家,中秋我在岗,每个人都是家国一分子——福建莆田学院300多名师生星夜集结,无数人假期里全员到岗。一些人的分离,换来另一些人的重逢;一群人的舍弃,换来更多人的获得。

B

这些与团圆有关的故事,是敬业奉献的价值追求,更是超越“小家”、成就“大家”的高尚境界。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传统佳节是快意人生的“小确幸”,也是思接千载的大叙事。中秋时节,让我们更加确认了“家”的意义,更加懂得“团圆”的价值。人在,心在,家就在,幸福就在。当团聚超越一人一事的悲欢,当古老的文化记忆化作现实的身份认同,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这些跨越时空的思想理念、价值标准,一定能赓续绵延。无论是阖家欢乐的团圆之夜,还是对影三人的相思时分,那些牵挂弥足珍贵,那些陪伴更显长情,那些奉献最是动人。⑥中秋时节话团圆,重温个人的情感之余,也不妨审视一下家的担当、国的责任。这是“月圆情更圆”的涵义,也是“千里共婵娟”的真谛。(选自2021年9月21日人民网)1.文章第①段写各地迎中秋的情景有何作用?

2.请梳理第④段的论证思路。

3.第③段和第④段的顺序能否交换?请阐明理由。

4.下面与中秋有关的诗句放在文中A、B哪一处合适?请阐明理由。

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

我认为放在_______________处合适。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甲】

【乙】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左迁蓝关示侄孙湘刘禹锡

韩愈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首联均含有数字,甲诗中“二十三年”表示被贬谪时间之久,乙诗中“路八千”表示左迁的行程遥远。B.两首诗均运用了典故,含蓄地表现被贬谪之后已经物是人非,悲从中来。C.两首诗的题目中均含有人名,甲诗题中“乐天”是作者作诗答谢的对象,乙诗中“湘”是作者作诗倾诉的对象。D.两首诗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将现实景与心中所想完美的结合在一起。2.两首诗都与作者贬谪的经历有关,但诗歌所传递的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说说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分别是什么?六、语言表达(共10分)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使之构成排比。人生路上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天气不可能总是风和日丽一样,一定要学会乐观对待。如果说人生是旋律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是风景优美的道路,那么困顿则是一些无法绕行的坎坷;(1)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七、作文(共40分)任选一题作文。

(1)题目:__________从未走远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孔子向师襄子学琴艺,一连十天都弹同一首曲子。师襄子让他换首曲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