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通关模拟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保姆(mǚ)

憎恶(è)

孤孀(shuāng)B.福橘(jǔ)

惊骇(hài)

疏懒(shú)C.渴慕(mù)

寂寞(mó)

掳去(luē)D.絮说(xù)

诘问(jié)

搜集(sōu)2、下列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弥高

咳嗽

马革果尸

心会神凝B.忧郁

挚友

沥尽心血

妇儒皆知C.稚序

轻捷

慷慨淋漓

锋芒毕露D.疙瘩

薪金

燕然勒功

心不在焉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窗外春暖花开,一听说明天要去春游,一些学生上课都心不在焉了。B.撒贝宁主持的节目<开讲啦》鲜为人知,其青春活泼的主持风格深受广大青少年朋友青睐。C.我了解了抗日英雄杨靖宇那可歌可泣的事迹后,心里充满了无限的敬意。D.他品学兼优时时以集体利益为重,处处为他人着想,被评为“校园之星”是当之无愧的。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开展经典诵读等活动,使我们从中深切领悟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B.磁浮快线连接长沙火车南站和黄花机场两大交通枢纽,长大约18公里左右。C.四川广元沉船事故导致15人罹难,为了避免沉船事故不再发生,有关部门强化了安全管理措施。D.原野到处有一种鸣叫,天空清亮透明,劳动的声音从这头响到那头。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默写。

(1)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

(3)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一诗中,表现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葱茏苍翠的树木给人无限生机,随风飘落的花瓣让人感动不已,龚自珍触景生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自己甘于奉献的精神。

(6)在杜甫的《望岳》一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用孔子名言,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完成下面有关课内文言文《河中石兽》的小题: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靠近)B.二石兽并沉焉(一起)C.渐激渐深(猛烈)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止)2.对下列句子翻译不当的一项是(

)A.寻十余里,无迹。(寻找了十多里,没有石兽的踪迹。)B.众服为确论。(众人服从了讲学家的话,因为它是正确的结论。)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按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D.竟不可得。(最终没有找到。)3.选出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寺僧判断石兽在下游,“顺流下矣”,但到下游寻找了“十余里,无迹”。B.讲学家判断石兽应在原处沙下,理由是“石性坚重,沙性松浮”。C.老河兵判断石兽在“上流”,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D.这篇文章告诉我们,懂得用书本知识分析问题有时比实际经验更可靠。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谁是最可爱的人①还是在二次战役的时候,有一支志愿军的部队向敌后猛插,去切断军隅里敌人的逃路。当他们赶到书堂站时,逃敌也恰恰赶到那里,眼看就要从汽车路上开过去。这支部队的先头连就匆匆占领了汽车路边一个很低的光光的小山冈,阻住敌人,一场壮烈的搏斗就开始了。敌人为了逃命,用32架飞机、10多辆坦克发起集团冲锋,向这个连的阵地汹涌卷来,整个山顶都被打翻了,汽油弹的火焰把这个阵地烧红了。但是,勇士们在这烟与火的山冈上,高喊着口号,一次又一次把敌人打死在阵地前面。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这场激战整整持续了8个小时。最后,勇士们的子弹打光了。蜂拥上来的敌人占领了山头,把他们压到山脚。飞机掷下的汽油弹把他们的身上烧着了火。这时候,勇士们是仍然不会后退的呀,他们把枪一摔,向敌人扑去,身上帽子上呼呼地冒着火苗,把敌人抱住,让身上的火,也把要占领阵地的敌人烧死。……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战后,这个连的阵地上,枪支完全摔碎了,机枪零件扔得满山都是。烈士们的遗体,保留着各种各样的姿势,有抱住敌人腰的,有抱住敌人头的,有掐住敌人脖子把敌人摁倒在地上的,和敌人倒在一起,烧在一起。有一个战士,他手里还紧握着一个手榴弹,弹体上沾满脑浆;和他死在一起的美国鬼子,脑浆迸裂,涂了一地。另一个战士,嘴里还衔着敌人的半块耳朵。在掩埋烈士遗体的时候,由于他们两手扣着,把敌人抱得那样紧,分都分不开,以致把有的手指都掰断了。……虽然这个连伤亡很大,他们却打死了300多敌人,更重要的,他们使我们部队的主力赶上来,聚歼了敌人。②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烈的战斗——松骨峰战斗,或者叫书堂站战斗。假若需要立纪念碑的话,让我把带火扑敌和用刺刀跟敌人拼死在一起的烈士们的名字记下吧。他们的名字是:王金传、邢玉堂、王文英、熊官全、王金侯、赵锡杰、隋金山、李玉安、丁振岱、张贵生、崔玉亮、李树国。还有一个战士,已经不可能知道他的名字了。让我们的烈士们千载万世永垂不朽吧!③这个营的营长向我叙说了以上的情形,他的声调是缓慢的,他的感情是沉重的。他说在阵地上掩埋烈士的时候,他掉了眼泪。但是,他接着说:“你不要以为我是为他们伤心,不,我是为他们骄傲!我觉得我们的战士太伟大了,太可爱了,我不能不被他们感动得掉下泪来。”④朋友,当你听到这段英雄事迹的时候,你的感想如何呢?你不觉得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吗?你不以我们的祖国有着这样的英雄而自豪吗?⑤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你们已经可以了解我们的战士是怎样一种人,这种人有一种什么品质,他们的灵魂多么地美丽和宽广。……⑥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1.选文第①段中间接引用营长的话(据这个营的营长告诉我……聚歼了敌人)有什么作用?

2.有人说,选文第①段中“敌人的死尸像谷个子似得在山前堆满了,血也把这山冈流红了。可是敌人还是要拼死争夺,好使自己的主力不致覆灭”等句子有显示敌人英勇顽强的嫌疑,应该删除。请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3.下列对选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通讯,记叙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事。B.第①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战士们和敌人同归于尽的情态,赞扬了战士们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C.第④段用两个设问句作结,赞扬志愿军战士的英雄行为,引发读者深思,引起共鸣。D.第⑥段中加点的两个词,“这”指代是“在和平环境中的生活”,“这一点”指代“我们在祖国的平常生活也是一种幸福”。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小题。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这是一首吊古怀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中的“古人”“来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采用直抒胸臆的表现手法,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