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1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2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3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4页
2023-2024学年云南省开远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高分提分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兴味(xīng)

牛犊(dú)

凋谢(diāo)B.茸毛(róng)

洗涤(tiáo)

深渊(yuān)C.卑微(bēi)

消逝(shì)

濒临(bīn)D.星辰(chén)

繁殖(zhí)

遏制(yè)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应衬

错综相连

迥然不同

络绎不绝B.料峭

巧夺天功

惟妙惟肖

就地取材C.拔涉

街道纵横

应有尽有

舳舻相接D.遒劲

巧妙绝伦

梦回繁华

长虹饮涧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我们班长做事是非分明,为人正直,心胸坦荡如砥,深受大家好评。B.每年的春晚就好似一部反映当年社会生活的戏剧,演员们表演得无与伦比,让人们在一个个真实生活场景的回忆中得到美的享受。(八上专题长城)C.听到这消息,他觉得天在旋,地在旋,头重脚轻,身子情不自禁地摇晃起来。D.主人的设计别具匠心,使这幢楼既富有民族传统特色,又有现代气息。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5月10日,50多个市镇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深受广大消费者所欢迎,因为它强化了人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消费者的权益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护。C.为了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行为,长沙市教育局严禁公办学校招收择校生。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_________________,绝知此事要躬行。

(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

(3)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体现诗人舍生取义的生死观,激励后人为祖国建功立业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昔有二翁,同邑而居。乙翁日:“向吾远游冀、雍①,然未尝登泰山,君有意同行乎?”甲翁曰:“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乙翁曰:“差矣,汝之言!襄②者愚公年且九十而移山,今吾辈方逾六句,何老之有?”甲翁曰:“甚善!”翌日,二翁偕往,越钱塘,绝长江,而至泰阴。夜宿,凌晨上山。乙翁欲扶之,甲翁曰:“吾力尚可,无需相扶。”自日出至薄暮,已至半山矣。(有删改)

【注】①冀、雍:古代州名,在今冀陕一带。②曩:从前,过去。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同邑而居

邑:城邑B.向吾远游冀、雍

向:从前C.二翁偕往

偕:一同D.越钱塘,绝长江

绝:断绝2.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限三处。

是山余亦未登然老矣恐力不胜。

3.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吾力尚可,无需相扶。

4.选文中甲翁对登泰山的态度有哪些转变?促成这种转变的原因是什么?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伟大而孤独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韩显阳①1828年9月9日,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出生于距莫斯科不远的雅斯纳亚·波良纳的贵族庄园。他出身名门,世袭伯爵,两岁丧母,九岁逝父,在伯母的照料和家庭教师的精心指导下长大。16岁时,托尔斯泰考入喀山大学东方语系。三年后,他中断学业,回家经营庄园。1851年,托尔斯泰到他哥哥所在的军队中当一名下级军官。1855年,他参加了著名的塞瓦斯托波尔保卫战。此役中,托尔斯泰英勇善战,屡建战功。②从1852年开始,《现代人》杂志上发表了托尔斯泰的自传体中篇小说《童年》,这是他步入文坛的处女作。在《童年》中,托尔斯泰通过对小主人公孤独而又富有诗意的内心世界的细致描写,展示了一个出身贵族家庭、聪颖、敏感而又孤独的儿童的精神成长过程。到1864年,托尔斯泰的20多篇中、短篇小说,已经足以让他有资格置身于俄罗斯一流作家的行列。随着《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两篇长篇巨著的先后问世,托尔斯泰开始赢得世界声誉,成为一代文学巨匠。《战争与和平》的写作开始于1864年,托尔斯泰以俄罗斯抵抗拿破仑侵略为背景,以高度现实主义的描写,将丰富的生活素材和众多人物编织成一幅19世纪初期俄国生活的历史图景。罗曼·罗兰说,《战争与和平》是“我们的时代最伟大的史诗,是近代的《伊利亚特》”。从1873年到1877年,托尔斯泰用5年的时间完成了《安娜·卡列尼娜》。动笔之初,他只想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而在1877年最后的定稿中,小说的重心发生了改变,主要描述了农奴制度被废除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的沦丧,贵族走向没落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陀思妥耶夫斯基对此书十分推崇,称“《安娜·卡列尼娜》是欧洲文坛上没有任何一部作品可以与之媲美的、白璧无瑕的艺术珍品。作者本人是空前绝后的艺术大师”。③从1889年开始,托尔斯泰耗时10年,在71岁的时候完成了《复活》这一他晚年最重要的作品。在法庭上,男主人公聂赫留道夫认出玛斯洛娃是当年他放纵和引诱的牺牲品后,灵魂被深深震动了。孤独而内省的托尔斯泰将作品中的聂赫留道夫塑造为一个为自己和本阶级的罪恶而忏悔,决心用自己的行动来赎罪的形象。这是19世纪末批判现实主义的杰作之一,它撕去了俄国贵族资产阶级的一切假面具,无情地批判了俄国社会的虚伪本质。④综观托尔斯泰的一生,他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巨匠,有关人生目的、宗教和社会的阐述又使他成为一位有世界影响的思想家。⑤托尔斯泰从没放弃对人生真谛的执着追求。他一直在思考,社会上层与下层、地主与农奴之间的隔阂与矛盾在哪里,农民贫困的根源何在,这突出反映了他的人道主义思想。⑥1847年托尔斯泰退学回家,在自己的庄园尝试改革,设计了一个庄园改造计划。他去了庄园附近五个村子中最穷苦的一个,给贫苦农民送茅草、修房子。然而,这位年轻伯爵的梦想在俄国社会的现实面前成了泡影。不服输的托尔斯泰在1859年到1862年之间几乎中断了自己的文学创作,先后在自己的庄园及其他附近农村为农民子弟创办了20多所学校。他的教育方法就是同孩子自由交谈。⑦1861年,托尔斯泰还担任起调解地主与农民之间纠纷的职责。他维护农民权益,因而受到贵族农奴主的敌视并引起了沙皇政府的注意。这期间同农民的频繁接触,为他后来世界观的转变奠定了基础。⑧1868年,托尔斯泰受到德国叔本华唯心主义哲学的影响,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在1879年写成的《忏悔录》中,他谈到了当时的情况:“我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人也变得忧郁了……”这样,他开始转向宗教,有规律地去教堂,早晚在书斋中祷告。⑨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托尔斯泰发誓要改变自己的贵族化生活方式,不时参加体力劳动,自己耕地、缝鞋,为农民盖房子、砌炉子。为实现平民化夙愿,孤独的他曾三次离家出走。结果在第三次出走的时候,因为不幸患上肺炎,出走10天后在阿斯塔波沃车站的站长室逝世……⑩1910年,最后一次出走的托尔斯泰被送回雅斯纳亚·波良纳,因为生于滋葬于兹,这个庄园被称作托尔斯泰的“摇篮和墓地”。(有删改)1.结合托尔斯泰一生的事迹,分析托尔斯泰的“孤独”体现在哪些方面。

2.文中第②段引用罗曼·罗兰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话有什么作用?

3.本文对你学写传记有帮助吗?请结合文章阐述理由。五、诗歌鉴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