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1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2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3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4页
2023-2024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期末评估试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姓名: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 密封线 密封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阅卷人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2.在作答前,考生请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涂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部分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与题目对应的答题区域内规范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A卷(共100分)第I卷(选择题,共24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每小题的每一个填空均只能填一个选项,填错,多填均不得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褶皱(zhé)

告诫(jiè)怒不可遏(è)B.俯瞰(kàn)

矗立(chù)

目眩神迷(xuàn)C.棱角(léng)

驰骋(chéng)

接踵而至(zhǒng)D.出轧(zhá)

蜷卧(quán)

大煞风景(shà)2、下列书写及加点字的注音都有误的一项是(

)A.窈窕(tiǎo)

俨然(yǎn)

篆章(zhuàn)

翕忽(xī)B.悄怆(chuàng)

垂髫(tiáo)

壬戌(xū)

寤寐(mèi)C.二黍(shǔ)

罔不(wǎng)

蒹葭(jiā)

邑人(yì)D.清洌(liè)

俶尔(shū)

阡陌(mò)

间隔(jiān)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A.国产大飞机C919的设计别具匠心,用高效空气过滤系统为乘客提供高品质空气。B.随着“泰州教育大阅读”的深入开展,“师生共读”和“亲子阅读”在全市蔚然成风。C.柳敬亭是明末清初的评话家,张岱、吴伟业、钱谦益等赫赫有名的人物都为他写过诗文。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滋暗长的影响,有效约束家庭成员的行为、作风和操守。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保护并了解“社戏”这种传统艺术,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B.我们是否能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各级部门的重视C.《社戏》的作者是闻名世界的中国作家鲁迅的作品D.《社戏》中有个聪明机智的人物双喜,文中对他有许多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5、名篇名句默写。

(1)蒹葭采采,________________。

(2)《蒹葭》一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小石潭记柳宗元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B.“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C.“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D.“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作者用定点观察的方法来记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来描写小石潭及周围的景物。B.本文语言简洁生动,如“蒙络摇缀”一句,连用四个动词,形象地描绘了树枝藤蔓的各种姿态。C.作者停留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的环境,让他感觉闲适宁静。D.本文写景善用比喻,“斗折蛇行”写岸势,“犬牙差互”写溪身,巧妙而贴切。4.下面的链接材料表明了对游记写作及游览的一种观点,请简要概括。你是否赞同链接材料中画线部分对《小石遭记》的分析?请简要评析。

【链接材料】古人游记,写尽妙景,不如不写尽为更佳;游尽妙境,不如不游尽为更高。盖写尽游尽,早已境味索然,不写尽不游尽,便见余兴无穷。篇中遥望潭西南一段,便是不写尽妙景;潭上不久坐一段,便是不游尽妙境。(节选自清代孙琮《山晓阁选唐大家柳柳州全集·卷二)

概括: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析: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品竹百草原刘

江我拜谒过韶山虎歇坪那挺拔如松柏翠叶如绿云的高山竹,也欣赏过漓江两岸那婀娜多姿的凤尾竹,但像这次坐下来用两三天的时间细细品竹却是从未有过的。竹与人都是百草原主人请来的客,平等且从容。我国素有“世界竹子王国”的美称,仅百草原引进的竹子就有三百余种。走进那片目前全球仅存的大片原始淡竹林,不由得轻了脚步哑了声音,唯恐自己的莽撞破坏了这里的幽静。它们如一群素面朝天的山姑,风来生姿,日过成荫,一个“淡”字道出了它们的天性,无人争出色淡出了和谐,无人强出头淡成了风景,就这样自生自长与世无争,为这个喧嚣的世界营造出了一片“静”地。最引人注目的当属紫竹,真是“人间俗气一点无”,铜枝铁干,气冲霄汉,望一眼敬意心生,它让你能想起所有沉默寡言刚直不阿之人,真是“秋凤昨夜渡潇湘,触石穿林惯作狂;唯有竹枝浑不怕,挺然相斗一千场”。流连山间,细细品味,与那些极具观赏性的“金镶玉”“玉镶金”相比,我更偏爱那满山可洼的毛竹。虽然时值酷暑,但一入竹林便是“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竹涛如水,翠叶如云,似真有仙人护佑绿风拂尘,纵有万丈红尘到这里也是烟消云散。夏日虽多雨,但这竹林却是“宜烟宜雨又宜风”的。清晨观竹,薄雾缭绕,琼枝摇绿云,袅袅婷婷,似有乐音妙曼。雨后观竹,却是风去秆不弯,雨过枝更翠,百尺高节扫浮云,微风清香徐徐吹。徜徉竹林之中,你会看到,那些生长在低洼处的竹子,不但没有因为高处的同辈挡住了雨露阳光而弯腰低头郁郁寡欢,而是以更加茁壮挺拔的身姿和他们并肩站成了一道风景。竹,在我们中国人的心中,早已不仅仅是一种植物,它和中国结、中国红一样,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成为中华儿女修身养性和人生价值取向的标准。难怪苏东坡先生要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那么我们这些来自北方的客人,就该乐不思归了吧!竹下品酒本就是人生一大快事,但如果能邀三五知己,在竹林之中席地而坐,直接品酌着从青青竹节里汩汩流淌出的美酒,那该又是怎样一番情趣呢?安吉的陈立新先生将文人骚客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他把纯粮酿造的高度佳酿注入当年的新竹之中,酒与竹经过三到五年的相争、相识和相生,竹拽了酒的刚烈,酒沁了竹子的清纯,产生了一种好酒好竹好义之人的琼汁玉液。想那风吹悠悠香的竹林之中,头顶绿盖如云细雨沙沙,背靠刚直之竹,手携肝胆之友,对酌那直取天地之间的佳酿,竹,酒,友,这该又是一幅怎样的三绝之图呢?酒醉人,竹亦醉人,不醉不还!(摘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16年第10期)1.文章开头先提及了高山竹和凤尾竹,作用是什么?

2.文中有好几次引用了关于竹的古诗词或名句,有什么好处?

3.根据括号内的要求,赏析下面的词句。

(1)走进那片目前全球仅存的大片原始淡竹林,不由得轻了脚步哑了声音,唯恐自己的莽撞破坏了这里的幽静。(如何理解句中的加点词语?)

(2)竹涛如水,翠叶如云,似真有仙人护佑绿风拂尘,纵有万丈红尘到这里也是烟消云散。(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4.说说你对“酒醉人,竹亦醉人,不醉不还”中三个“醉”的理解。五、诗歌鉴赏(共5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对《蒹葭》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蒹葭》全篇刻画的是芦苇、霜露、秋水、“伊人”所在和男主人公寻求的动态,写景抒情熔于一炉。B.诗的每章开头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与赞叹,描画出一个令人神往的空灵缥缈的意境。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2.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六、语言表达(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