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文高考各考点复习策略(七)诗歌、论语一、易失分点提醒鉴赏诗歌形象题三大失误1.不能区分“形象”的类别,答案笼统。2.不能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3.没有注意作者塑造形象的方法。二、考场增分技巧鉴赏诗歌形象题指津关于“形象”,大家应该有“顶层设计”的意识,从“形象”本质与“主体”角度去把握。首先,要明确,“意境”是形象的主体,有“虚实相生”“诗画结合”“韵味无穷”等特征。其次,从实战角度,分两类推进。一是“意境风俗”类:写的是什么?如何写的?作用如何?答题格式:图景画面+特征手法+效果作用。二是“人物形象”类:他是个什么样的人?性格如何?情感怎样?答题格式:人物+性格+主旨作用。意境作用有渲染气氛、烘托心情、表达志向、抒发情感等。这样,“形象”类试题,即可“拿下”。[22题,真题详析]22.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分析两首诗中抒情手法的差异,主要从内容和手法两方面比较。内容上,两首诗都写“猿声”,都与“愁”有关,但第一首景中含愁,“昏”“繁”二字点明愁情,“那堪”二句则是直抒愁怀;手法上,都通过描写景物抒发感情,但第二首的愁情主要通过运用典故来抒发,与第一首有所不同。答案:①第一首寓情于景,“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愁,借典故写愁。②第一首以“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辨析猿声“不自愁”,愁在人心。[21题,考前叮嘱]一、易失分点提醒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三大失误1.没有构建技巧的知识网络。2.不能根据题干定位技巧类题型。3.术语运用混乱。二、考场增分技巧鉴赏诗歌表达技巧题指津常听同学说,考场上一见“表达技巧”就发晕。其实,不必纠结,对于“手法”“技巧”“方法”“方式”等,解题时,它们虽然各有侧重,但总体可以通用。大家答题时,注意次序,即修辞、表达方式、描写手法、篇章结构。一般基本在“修辞”层面即可。[21~22题,类题训练](2022·浙江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中吕]朝天曲张养浩柳堤,竹溪,日影筛金翠。
杖藜徐步近钓矶,看鸥鹭闲游戏。农父渔翁,贪营活计,不知他在图画里。对着这般景致,坐的①,便无酒也令人醉。【注】①坐的:因此。21.“不知他在图画里”,这里的图画描绘了一幅________的情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实质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既然是情景,分析时就要抓住诗句中的典型意象与人事活动。【答案】柳堤、竹溪、日影;鸥鹭闲游;农夫渔夫忙活。22.简析这首散曲的表现手法。(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对艺术手法的理解。答题时应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句子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解答此类题时易忽视对思想感情的概括,应强化答题的规范性。【答案】白描手法。①散曲用最直观、最简洁的文字描述了堤上溪边的景色,鸥鹭游戏的场景及农夫渔翁的忙活,描绘出一幅悠闲美好的田园生活图景。②动静结合。三种景物有静有动,有忙有闲(诗人的杖藜闲步,农夫渔翁的贪营的忙活),画中有画,充满了诗情画意。③议论作结,与前面的描写相得益彰,表现出作者被眼前美景深深陶醉和由衷的赞美及对闲适生活的热爱。(2022·杭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7分)度浮桥①至南台陆游客中多病废登临,闻说南台试一寻。九轨②徐行怒涛上,千艘横系大江心。寺楼钟鼓催昏晓,墟落云烟自古今。白发未除豪气在,醉吹横笛坐榕阴。【注】①浮桥:今福州市闽江旧大桥,宋时是由船只连成的浮桥。②九轨:轨,指车子两轮之间的距离,“九轨”意指浮桥桥面宽广。21.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了衬托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浮桥________的特点。(2分)【答案】夸张(1分)
雄伟壮观(1分)22.这首诗的颈联和尾联表达的感情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颈联感伤,尾联豪迈。(2分)颈联中的“催”字带有光阴在钟鼓声中流逝、年华虚度、壮志无成的感慨。“自”字写出了作者对世事变幻的深深感慨。尾联,作者转感慨为豪迈。豪气犹在,醉吹横笛,写出了作者豪迈乐观、壮心未已的感情。(3分)(2022·湖州模拟)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7分)临江仙送钱穆父①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②,天涯踏尽红尘。依然一笑作春温。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③。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尊前不用翠眉颦。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注】①钱穆父:苏轼的友人,时被谪出知瀛洲。②改火:指年度的更替。③筠:竹。21.“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句赞扬了友人________
、________的品格。(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形象的鉴赏。抓住“无波”“有节”加以体会即可。【答案】淡泊、坚贞22.你认为“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一句传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先概括情感,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分析。选择观点以第一种观点为最宜,既有积极因素,又符合苏轼词风及人格,还吻合整首词的意境。分析时可结合具体词句,如“依然一笑”“真古井”“是秋筠”“不用翠眉颦”等。【答案】(示例一)是豪放达观,意在劝慰他人。词人认为人生如行旅,人人都是漂泊的旅人,自当随遇而安。表现了词人超然物外、恬淡自安的洒脱情怀。(示例二)是失意惆怅。意在感伤自身。词人认为自己和友人一样不幸。表达了词人对仕宦浮沉的惆怅,对身世飘零的慨叹。(答出情感2分,分析3分)[23~24题,真题详析]23.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显然,这段话体现了孔子的择友观。答案:择友24.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孔子这段话的意思是: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回答第一个问题,要明确微生高行为隐含的本质是他不直说没有醋。回答第二个问题,态度要鲜明,或肯定,或否定,不可模棱两可。答案: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于认为微生高不直。第二问:孔子的评价是正确的,为人处世要实事求是,要正直。其目的在于教诲弟子养成君子品格,于细微事不可不谨。【参考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直率?有人向他讨点醋,他(不直说没有,却暗地)到他邻居家里讨了点给人家。”[23~24题,考前叮嘱]一、易失分点提醒1.概括观点不到位、不明确。概括观点时背离文段大意,或者用文段内容代替观点、思想等。2.分析问题不集中、不透彻。分析问题时不能紧密围绕观点进行分析阐述,或者以翻译代替分析等。二、考场增分技巧解答文化经典题需具备的三种意识1.要有审题意识。命题者往往会在题干中明确说明设题范围或方向,不能漠视这些答题要求。2.要有联系上下文的意识。通读理解选文大意时只有前后联系,互相印证,作者的观点态度才会被揭示得较为准确透彻。3.要有文本意识。答题时组织答案不能脱离所给文本,不能使答案变成无根之木、无源之水。解答评价文化经典中作者的观点题的四个步骤1.疏通文意。阅读文化经典篇目。首先要扫除语言障碍,要借助注释和原有的文言文知识来疏通词句。一般说来,不必逐字逐句理解,只需整体理解。弄懂文字的“字面义”是理解文本内容的“第一关”,是分析问题、评析思想观点的前提。2.立足文本,分析问题。一定要结合文段材料和其他中国古代文化典籍中有关阐释进行分析,一定要做到言之有据。不要笼统回答。3.针对问题,提出意见。针对题目要求分析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判断,适当联系现实社会和个人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见解。4.深入挖掘。要从文本中发现传统文化精髓对现实和人生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谈看法要根据文段内容,做个性化解读。个性化解读不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一定不要脱离文本。[23~24题,类题训练](2022·浙江五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1)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论语》(2)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3)孟子告齐宣王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23.请说明孔子、孟子分别主张怎样的君臣关系。(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与“君君,臣臣”就可分析出孔子主张的君臣关系,孔子强调的是臣对君的遵从;根据“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就可分析出孟子强调的是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答案】孔子讲求君臣相处时都要遵循周礼,都要受到约束。但是“使、事”说明君臣是有尊卑之分的。
孟子更加强调君臣之间的平等关系。24.二者的君臣观对于现代社会中如何处理上下级关系有何启发,请简要说明。(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本题既要理解透彻两段话的内涵,又要根据现实情况展开评价。首先应界定上下级的责任与义务,然后从人格的角度再强调上下级之间的平等关系。【答案】上下级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下级不能唯上级是从,要遵循制度的原则;上级与下级只是工作上的关系,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参考译文】(1)定公问孔子:“君主驭使臣子,臣子侍奉君主,应该怎样?”孔子回答说:“君主用礼来驭使臣下,臣下用忠诚来侍奉君主。”(2)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3)孟子告诉齐宣王说:“君主把臣下看成是自己的手脚,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是自己的心腹;君主把臣下看成是犬马,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是一般人;君主把臣下看成是草芥,那臣下就会把君主看成是仇敌。”(2022·杭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1)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2)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3)《礼记·学记》:“不学操缦①,不能安弦;不学博依②,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注】①操缦:小曲。②博依:指可以歌咏的杂曲。23.《礼记·学记》所写的内容与材料(1)中孔子的话有怎样的关系?(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名著的能力。这是名著阅读鉴赏题,解答试题首先是读懂材料,此题考查的内容包括(1)、(3)两则材料,通过平时学习,应该能够读懂出自《论语》的材料;其次是按照题干解读材料,此题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就是说怎样“艺与乐与游”的,共同的内容都是写“游于艺”的意义和做法。【答案】都是写“游于艺”的意义和做法。24.根据上面的材料,简要评析孔子的观点。(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题的解读范围指前两则材料。该题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读懂这两则文言文,能够明白孔子这两句话的含意。第一句讲仁、德、六艺三者在培养学生中的关系;第二句讲孔子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的担忧,他认为,只有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结合起来,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答案】(1)孔子主张培养学生要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本,使学生能够得到全面平衡的发展。
(2)孔子认为修德、学习都要知行统一,注重实践,善于变通,勇于改错。(写出一点得2
分,写出两点得4分)【参考译文】(1)孔子说:“以道为志向,以德为根据,以仁为凭借,活动于(礼、乐等)六艺的范围之中。”(2)孔子说:“对品德不进行培养,对学问不进行钻研,听到好人好事不能跟着做,有了错误不能及时改正,这就是我所担忧的。”(3)《礼记学记》:“如果不从‘操’‘缦’这些小曲调学起,指法不纯熟,琴、瑟就弹不好;不从通晓鸟兽草木、天时人事学会譬喻,诗就作不好;不学会洒扫应对,礼节就行不恰当。对于六艺等技艺没有兴致,就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2022·浙江六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5分)(1)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
”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论语·颜渊》)(2)“文灭质,博溺心①,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庄子·缮性》)【注】①溺心,指掩盖了天然的心性或纯朴的本质。23.子贡和庄子对于“文”和“质”关系的认识有何差异?(1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西广电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春季招聘9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合肥市医疗器械检验检测中心有限公司社会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食品链追溯体系试题及答案
- 义乌市精神文明创建促进中心选调考试真题2024
- 上海烟草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4
- 2025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招聘1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九洲防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党建干事等岗位3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Writing a short message(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2024重庆三峰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Module3 Unit 2 How many green bird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下册
- 压裂施工安全操作规定(正式)
- 生理卫生教学【青春期男生性教育】走向成熟课件
- 人工呼吸的三种方式和操作方法课件
- 项目基坑坍塌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桌面演练脚本
- 危险化学品MSDS(氮气)
- 无创通气常用模式与参数调节
- 清远市城市树木修剪技术指引(试行)
- GB∕T 8427-2019 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耐人造光色牢度:氙弧
- 退休人员实行社区管理申请书
- 全国同等学力工商管理大纲重点整理
- 机耕道监理实施细则完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