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广东版历史高考第二轮复习
第五单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高频考点
考点一明清时期的政治统治、鼎盛与危机
限时:45分钟,正答率:—/20。
基础
1.(2021天津43分)明初"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胡惟庸任丞相时."生杀黜陟,或不奏径行"。朱
元璋以“擅权植党"罪名诛杀胡惟庸,取消中书省。造成丞相"擅权”的根本原因是()
A.丞相个人贪权揽政B.制度导致权力失衡
C.中央集权受到削弱D.君主专制逐步强化
答案B
2.(2021湖北,4,3分)明代继承前代"以例辅律"的传统。"律"一经颁行,即成定制,因而难以应对不断
出现的新问题,故朝廷不得不大量增补各类"例"以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甚至将六部办定的"成案”提
升为“现行则例"。此举()
A才是升了社会治理的能力B.杜绝了司法腐败的可能
C.确保了审判结果的公正D.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
答案A
3.(2020课标HI,27,4分)明万历年间神宗下令工部铸钱供内府用,内阁首辅张居正"以利不胜费止之"。
神宗向户部索求十万金,张居正面谏力争,"得停发太仓银十万两"。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权势强大B.皇权受到严重制约
C.社会经济凋敝D.君权相权关系紧张
答案A
第1页共51页
4.(2022茂名二模,5)汉代皇帝有6玺.隋以后皇帝的玉玺增加到了8个,明代的皇帝用印不仅从隋、唐宋
时期的8玺激增到24个,而且在文书制度上还增加了行移勘合(将两半文书合在一起,通过对其印识、字
号与内容的比较、勘验,以辨别真伪,防止欺诈)。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集权强化B行政效率提高
C政治制度成熟D.官僚机构僵化
答案A
5.(2022山东,4,3分)明朝时期,朝廷除对赴各地巡按回京的监察御史进行考核外,还要求地方按察使司按
时据实上报御史巡按地方时有无铺张浪费以劳州县等情况。这些规定旨在()
A.保证监察规范有效B.限制监察御史权力
C.协调中央与地方的关系D.拓宽对地方的监察渠道
答案A
6.(2022深圳期末,6)明代赋役改革体现了货币税取代实物税、徭役以银代役、人头税向财产税转化三大
进步趋向,清代则在此基础上彻底废止了人头税。据此可知,明清赋役改革()
A.根本上提高了农民社会地位
B.促进了信用货币推广
C.顺应了社会经济转型的要求
D.消除了人口隐匿现象
答案C
7.(2022湖南,5,3分)嘉庆七年(1802),户部侍郎兼管钱局二品大员周兴岱任江西主考时.却以南书房行走
(即在南书房当值的官员)的身份擅发告示,收受贿赂。这反映当时()
A.君主的高度集权
B.官员俸禄入不敷出
第2页共51页
C南书房地位提高
D.中央吏治十分混乱
答案A
重难
8.(2020浙江7月选考,7,2分)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
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
差别”的是()
A.丞相B.内阁C.六部D.刺史
答案C
9.(2017课标II,27,4分)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
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答案A
10.(2021全国甲,27,4分)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举
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答案D
第3页共51页
11.(2017天津文综,1,4分)"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
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
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
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病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答案D
12.(2020浙江1月选考,7,2分)研究表明,有清一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无疑是军机处的设立。但军机处
在形式上却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如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
且条件简陋,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这表明其实际职能()
A."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B."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C."分理天下庶务彳皮此颉顽"
D."别黑白而定一尊”
答案A
13.(2020天津,3,3分)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古代社会,官府对县以下的乡村管辖,基本限于征徭课税和维护
治安,对乡村的其他事务并不过多干涉,乡村基本实行自治,这种自治社会也是一种自律社会.可以作为这
一观点依据的是()
A.国家政权的长期稳定
第4页共51页
B.宗法教化形成的文化认同
C.法律制度的健全完备
D乡村社会脱离政府的管控
答案B
14.(2022华附、省实、广雅、深中四校联考,5)明清时期统治者构建了严格规范的“圣谕宣讲"制度,以
儒家正统观念为核心,以皇帝颁发的"圣谕”为内容,在乡里定期对所有民众进行宣读与讲解。"圣谕"
的内容也由明初的6条扩展到清代的16条并有详细的解读。这一现象反映了统治者()
A.重视基层治理B.开始尊崇儒术
C.注重政令传达D.压制宗族自治
答案A
15.(2022海南,5,3分)《汉书》记载"开国承家,有法有制",认为国家应关注礼制和法律。唐代有士人
说:"礼法二事,皆王教之端。”宋代以后,儒学士人以乡约教化乡里。到了明清,乡约与法律逐渐合流。
这些治理方式旨在()
A.推诚辅君.效功百姓B.灭私徇公,坚守直道
C.守道与德,思退刑罚D.威制天下,以案刑狱
答案A
综合
16.(2022佛山顺德质检,5)从1391年到1533年,河南省西华县和虞城县新垦的耕地分别是原有耕地的10
倍和17倍,但两县的田赋却从未增加。由此推知.明朝()
A.农业生产技术停滞B.政府重视改善民生
C.封建统治潜藏危机D.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第5页共51页
答案C
17.(20215-3原创题)明代六部尚书各设一员,独揽本部政务,侍郎往往"止陪列画题"。清代尚书、侍郎
均称“堂官",虽有品秩高低和名分上的长贰之别,但侍郎无须经过尚书,即可单独上奏皇帝,不受尚书节
制。由此可知,清代()
A.三省相互牵制削弱相权
B.侍郎逐步掌握施政大权
C.内阁政治地位名存实亡
D.六部建制运作有所调整
答案D
18.(2021海南,6,2分)下表反映了()
清代前期主要财政岁入一览表
单位:万两(银)
1685年1724年1753年1766年
年代
(康熙二十四年)(雍正二年)(乾隆十八年)(乾隆三十一年)
总额3424364942664254
地丁银2823302829642991
%82.483.069.570.3
盐课388387701574
%11.310.616.413.5
关税122135459540
%3.63.710.812.7
杂赋9199142149
第6页共51页
%2.72.73.33.5
A.繁荣背后潜藏危机B.近代前夜发展停滞
C.资本主义萌芽出现D.土地兼并程度加深
答案A
19.(2022深圳光明调研二,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明初地方置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互不统属",互相牵制,凡遇重大
政事须报决于中央。这当然便于对地方实行垂直统治。但地方权力的分散与弱化同样会削弱中央对地
方的统治,这与统治者所追求的整体目标相悖。尤其是随着社会矛盾的加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
权力分散且弱化的地方机构就更会显露其弊端,督抚制度就是在这种状况下产生的。督抚是总督与巡抚
的合称,最早出现于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标巡抚陕西,这个时候巡抚还只是临时性派遣。此后,
督抚经常出现罢设的情况。尽管督抚屡有罢设,但由于督抚本身具有不可替代的中央衔接地方行政的职
能,最终在嘉靖年间成为一种常设职务。
——摘编自林乾《论明代的总督巡抚制度》
材料二作为地方最高官员的总督辖一省或两三省军民要政,凡文职道府以下,武职副将以下都由其奏
请升调免黜,并有对外交涉之权。专务总督有漕运、河道等名目。清朝巡抚职权与总督略同,地位低于总
督。清朝时,除四川、直隶不设巡抚外.每省一员。巡抚是实际上的省级最高民政长官,无总督的身份,但
独当一面。清朝在省一级虽然确定了以总督和巡抚为军政首长的制度,可是中央朝廷对督抚们在工作活
动中的控制极严。一切较为重大的政务都必须奏报皇帝,等候批示。如果督抚们偶有越轨行为和不顺意
之处,立予法办。
—摘编自王跃生《清代督抚体制特征探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督抚设立的目的及其发展趋势。(6分)
第7页共51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明代,清代督抚体制的主要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影响。(8
分)
答案(1)目的:强化中央集权;提高地方行政效率。(4分,言之成理即可)
发展趋势:由临时性派遣到常设性职务。(2分)
(2)主要不同之处:总督和巡抚分立,身份地位略有不同;总督分为地方、专务两种。(4分.言之成理即可)
影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4分,言之成理即可)
20.(2022广东金太阳期末,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有学者这样论述“康乾盛世":康雍乾三位皇帝对中国的历史贡献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如物产丰
饶、国家稳定、对分裂势力不断围剿等。但政治上不开明,贪污腐败上行下效,文化上也十分落后,科技更
是一片黑暗,再无影响世界之发明。进而指出,康雍乾时期的政治稳定是以牺牲中国发展机遇为代价的,
所谓的繁荣也是停滞的繁荣,不是发展的繁荣。
—摘编自周思源《百家讲坛》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中外关联,
论证充分,表达清晰,不得照搬原文表述。)
答案"康乾盛世"使中国失去了追赶世界近代文明的机遇.(2分)
康雍乾时期,政治上,进一步强化封建君主专制,与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不断拓展形成鲜明
对比;经济上,继续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失去了融入正在成长中的世界市场和更早迈进
工业社会的机会;思想上,程朱理学进一步僵化,抑制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近代科技发展的可能性,曾经辉煌
的中国科学技术在世界近代日新月异的科技革新中逐渐没落。(8分)
“康乾盛世"是沉迷于古代农业文明的荣光,中国由此失去了主动融入世界近代文明的机遇,延迟了中
国的近代化。(2分)
考点二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第8页共51页
限时:40分钟,正答率:/14o
基础
1.(2021湖南,6,3分)下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
《冰嬉图》(乾隆时期)
A.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
B.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
C.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
D.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
答案C
2.(2020惠州模拟,27)清朝制定了针对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专门法规—《理藩院则例》
《钦定西藏章程》《回疆则例》等,因俗而治。这些法规()
A.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
B.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C.体现了"天朝上国"的意识
D.加强了民族间文化交融
答案A
3.(2022茂名化州调研,4)清初,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外,还对辽太祖、金太祖、元太祖等进行
祭祀……乾隆帝更是提出了“敬天法祖,勤政爱民""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这反映了()
A.清政府努力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
第9页共51页
B.君主专制空前强大
C清朝皇帝对外族文化的喜爱认同
D.中央集权日益发展
答案A
4.(2021珠海期末,20)下图所示系列事件反映的主题是()
清军将准啜尔部彻底击败
郑成功清朝开始派清朝在新疆设
收复台湾遣驻藏大臣立伊犁将军
1广一
1662年1727年1757年1762年
A.官僚体系的完善B.东南海防的巩固
C.中外联系的加强D.国家疆域的奠定
答案D
重难
5.(2022广州一模,5)明朝时期,郑和开拓了中国同南洋、印度洋、东非的贸易市场。在交易中,择定日期,
对运去的中国丝织品、百货等商品,逐一议定价格,把价格列入书面合同,双方保存,再不悔改。据此可知,
郑和下西洋()
A.宣扬了明朝政府的国威B.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发展D.冲击了传统的对外贸易政策
答案C
6.(2018课标I,27,4分)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
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
时()嘲耻
A.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第1二、二Jrl页
B.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C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答案B
7.(2022梅州一模,5)清朝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基本原则,保持各
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大事集权,小事放权,依据不同情况进行有特点的行政管
理。这T法()
A.不利于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
B.利于对少数民族的同化
C.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理
D.扩大了清朝的统治疆域
答案C
8.(2018海南单科62分)下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
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
时间
国家
17世纪18世纪19世纪
印尼851251
泰国1485
马来西亚17216
合计1062552
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第11页共51页
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
答案A
9.(2022清华10月诊断性测试,27)传统观点认为,明清严格执行"闭关自守”的政策;后有学者指出.从
,,海禁""一口通商”和其他限制性政策及政策效果来看,即使是官方政策也不是长期的“闭关自守"。
据此可知,关于明清"闭关自守”的认识()
A.只能有一种观点正确合理
B.因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理性
C.缺乏相关史料数据的支撑
D.受到了阶级立场差异的影响
答案B
10.(2022揭阳期末,5)《尼布楚条约》签订时,清朝第一次把满文“中国”一词作为正式国名与俄罗斯对
应。此后,在对外交往文件中却再未称自己为"中国"。一直到《南京条约》签订时汉文"中国”才正
式写进外交文书.此后清朝多以"中国"名义与外国签订条约。这反映了清政府()
A.天下观的缓慢转型
B.极力维护天朝上国形象
C.注重捍卫国家主权
D.积极融入国际关系体系
答案A
11.(2022山东日照期末联考,5)近代以前,"中国"一般意为天下的“中心"与周边"四夷"共同组成王
朝,各朝均未将"中国"作为国号。据初步统计,《清实录》(清代官修史料汇编)中"中国"一词共出现
1615次,其中将清朝明确表述为“中国”的有1477处。不同时期出现次数统计如下。
第12页共51页
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咸丰同治光绪
636041173306283605
据此可知清朝()
A.民族之间深度交流交融
B疆域观由传统走向现代
C.民族平等获得广泛认同
D.多民族中国观意识加强
答案D
综合
12.(2021全国甲,42,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卫所,明代常备军军事组织。明代在各要害地方皆设卫所,屯驻军队,若干府划为一个防区设卫,卫
下设所。卫所集中分布区域与明代的政治、经济、国防等有密切关系。
界
明万历年间疆域示意图(局部)
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在地图中标示出明代卫所集中分布的区域,并说明集中分布的理由。(要求:只
需标示出明代卫所的一个集中分布区域;在地图中用斜线///////明确标示理由准确充分,表述清晰。)
第13页共51页
答案
。都城
•行级
驻所
政权部族界
—今国界
nnn良城
一大运河
〜河流
—海岸线
示例一:卫所分布在北部边疆和京畿地区。(如图中①所示)(3分)
理由:明初,为预防北方少数民族的袭扰,防范内地民众起义和少数民族叛乱,加强军事力量和建立军事据
点,明政府在北方和京畿之地大规模设置卫所。明初,在北方和京畿之地设卫所对巩固统治、维护社会稳
定和缓和民族矛盾起了重要作用,对北方游牧民族起了很强的震慑和防御作用。(9分)
示例二:卫所分布在浙江、福建、广东等东南沿海地区。(如图中②所示)(3分)
理由:明中期,东南沿海倭寇、海盗与沿海不法之徒勾结,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经济发展.政府为加强海
防,抗击东南沿海倭寇,在沿海设立卫所,加强海上巡逻与防卫,打击倭寇与非法贸易(或贸易走私),维护海
洋秩序(或海上朝贡贸易秩序),这对维护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9分)
示例三:卫所主要分布在边疆地区,尤其是西北、东北以及西南等中原与少数民族交界的地区。(如图中
①③④所示)(3分)
理由:明朝初定,被推翻的元朝统治集团残余势力仍在西北、东北地区进行顽强反抗,并且不断骚扰边境,
还引发了后来的土木堡之变。为防蒙古南下,明朝重新修缮了长城,又陆续设立了从东北到西北的九个军
事重镇。与此同时,卫所在边疆地区不仅承担边防职能,还管理地方.具有某些行政区划的特征。后来,蒙
古勒粗部与明修好,双方在边境开设互市,漠南卫所逐渐被废弃或内迁。明代后期,东北部的女真部落逐渐
强大.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对东北边疆的统治,不得不在与女真交界处密集设立卫所。(9分)
第14页共51页
13.(2021肇庆二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清朝重视西南地区的治理。顺治帝指出:"浪黔阻远,尚未归诚。朕将以文德绥怀,不欲勤兵懒武。"
在这一基本原则的影响下,许多土司主动投诚。但面对如马乃、乌撒等“阳顺阴逆,中怀叵测”的土司,
则"悉心筹画相机歼剿"。雍正年间,鄂尔泰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改土归流中提出“江外宜土不宜流,江内
宜流不宜土"的策略,既要废除不法土司,还要严格控制未改流的土司,如一些地区的士兵有额定编制征
战时均按定额征调;对土司的考核、二年大计均依流官之例;等。清朝统治者鼓励内地人民到西南边疆地
区垦荒种地,移民的迁入带来了高产作物的普遍推广。清政府下令在全国各地设立社学以传播儒学,教习
汉语,改变落后的风俗习惯。
—摘编自余文兵《帝国深入西南边地
——清中期中央政府对滇缅边区的治理
(1723—1840)》
材料二
图1康熙年间颁赐予图2乾隆年间《平定
唐岸土司的印信两金川得胜图》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对西南地区治理手段的特点和意义。(10分)
(2)材料二中图1的史料类型是什么?以此为证据推断康熙帝采用怀柔政策治理西南地区是否合适?(4分)
答案(1)特点:恩威并济;因地制宜;手段完备。(4分,任答两点即可)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地方稳定推动了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利于传播清朝主流
思想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⑵史料类型:实物史料。(2分)
不合适,因为孤证不立。(2分)
第15页共51页
14.(2022湛江一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唐朝利用军事优势构筑了基于羁縻统治形式的庞大帝国。羁縻州又称为“蕃州".首领须接受
朝廷颁发的印信,实行一种有限制的自治管理方式由朝廷的派出机构都督府或都护府代行具体管理职
责。在羁縻体系下,羁縻各州名义上是以"州、县"划分属民或属部,实际仍维持原有的部落组织习惯,
各羁縻州"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羁縻
州只是形式上接受政府管辖的非正式州、县,故与朝廷直辖的"正州”有着本质的区别。
—摘编自杨军《羁縻体制与古代边疆》
材料二清朝入主中原以后继承了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羁縻政策”.在新疆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1762
年,乾隆皇帝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在行政体制方面,清政府在新疆东部汉族人口较多的地区,
实行州县制,其行政、司法、税收等制度均同于内地各省。在蒙古族、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中,实行"札
萨克制""伯克制",册封或任命各族首领,由他们对本地区本民族人民直接进行统治,各项制度仍按旧
俗。近代边疆危机迫使清政府对其边疆治理政策进行调整,1884年,清政府正式在新疆建省。新疆实行与
内地一致的行政管理制度.取消原为伯克、阿匐所掌握的司法权.各级官府把恢复发展社会经济、文化教
育作为重要职责.1885年,清政府在台湾继之建省,1907年,奉天、吉林、黑龙江改设行省。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等
⑴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唐代羁縻制度的特点简析其历史背景。(8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晚清时期边疆治理制度的变化,并说明其积极影响。(6分)
答案(1)特点:恩威并施;重用少数民族首领;因俗而治;不纳入中原王朝的赋税体制。(4分,任答两点即
可)
历史背景:唐代军事上的优势;统治者治理边疆理念的变化国■域辽阔和各民族习俗的不同;儒学的影响。
(4分,任答两点即可)
(2)变化:边疆与内地划一治理(羁縻统治区域转为直接统治区域)。(2分)
第16页共51页
积极影响有利于抵御列强对我国边疆的侵略;有利于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推动了边疆地区经
济文化发展。(4分,任答两点即可)
考点三明至清中叶的经济、文化与社会生活
限时:50分钟,正答率:/30。
基础
1.(2018江苏单科.5,3分)明清时期,江南"桑蚕之利厚于稼稿公私赖焉"。在太湖流域,地主催收田租常
不在秋收之后,却在农户蚕丝收获之际,俗称“蚕罢米"。这说明,当时江南地区()
A.小农经济已经开始瓦解
B.农耕技术呈现衰退趋势
C.农户收入多赖家庭副业
D.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答案C
2.(2018海南单科,5,2分)明中后期,有人议论,"商亦无害,但学者不当自为之,或命子弟,或托亲戚皆可",
否则一家老小都没有办法养活。这一议论反映了()
A.农本思想被否定B.重商主义盛行
C.传统义利观废弛D.抑商观念削弱
答案D
3.(2021山东,4,3分)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
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
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
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
第17页共51页
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
答案D
4.(2021辽宁,4,3分)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
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
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
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
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
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
答案D
5.(2019浙江4月选考,6,2分)顾炎武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大学者,他曾有诗云:"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
改。大海无平期,我心无绝时."诗中所体现的情怀是()
A."经世致用”
B.”人心一点灵明”
C."循天下之公"
D."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答案A
6.(2020课标I,27,4分)清代,纂修宗谱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每部宗谱均有族规、家训,其内容主要包
括血缘伦理、持家立业、报效国家等。这表明,宗谱的篡修()
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导向作用
B.体现了儒家思想观念
C.维持了士族家庭的血统纯正
D.确立了四民社会结构
第18页共51页
答案B
7.(2022全国甲.27,4分)康熙年间,多次令各地举荐山林隐逸,又令官员推举博学鸿儒,吸收学行兼优之士。
开设明史馆,召集文人编纂明史,还进行多部儒经传注的修纂,编成《康熙字典》。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承续华夏传统B.倡导疑古辨伪
C.弘扬程朱理学D.保存历史文献
答案A
8.(2022汕头模拟,5)山东济南、泰安、淄博、济宁等地保存着大量的明清建筑,并将彩绘艺术融入其中,
尤其是纪念建筑、民居建筑、园林建筑的彩绘,有很多二十四孝故事的画面,如“卧冰求鲤""芦衣顺
母""丁兰刻木"等。可见,这些建筑彩绘()
A.具有明显的儒家文化特征
B.题材内容涉及范围广泛
C.追求华丽新奇的表现形式
D.受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
答案A
重难
9.(2020江苏单科,5,3分)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
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
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
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
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第19页共51页
答案D
10.(2019课标I,27,4分)明中后期,大运河流经的东昌府是山东最重要的棉花产区,所产棉花多由江淮商
人坐地收揽,沿运河运至江南,而后返销棉布。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方式的变革B.土地制度的调整
C.货币制度的改变D.地区经济的差异
答案D
11.(2019江苏单科,5,3分)有学者认为,"传统上人们对贫穷抱有道德中立的认知",但明朝晚期,"人们
越来越怀疑贫穷是短视和懒惰的结果"。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兴资产阶级追求财富和物质享受
B.商品经济发展导致社会价值观变化
C贫富分化和道德沦丧现象日益严重
D.反正统思想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B
12.(2022全国乙,27,4分)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
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
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
答案D
13.(2018课标111,27,4分)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
(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
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
第20页共51页
B.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
D.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答案D
14.(2021广东,5,3分)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
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
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
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
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
答案A
15.(2020海南,5,2分)《明夷待访录》载:“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
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这一论述表明
该书作者()
A.主张废除宰相制B.倡导无为而治
C.倾向于限制君权D.反对王位世袭
答案C
16.(2021全国乙,27,4分)明清时期,"善书"在民间广为流行,这类书籍多由士绅编撰,内容侧重倡导忠孝
友悌、济急救危、受辱不怨,戒饬攻诘宗亲、凌逼孤寡等,以奉劝世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善书"
的流行()
A.确立了理学思想的主导地位
B.强化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
第21页共51页
C阻碍了官方意识形态的推广
D.冲击了儒家经典的神圣性
答案B
17.(2022广东综合能力测试三,5)明清时期,专业市镇如雨后春笋涌现。江南地区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业
市镇,如棉花及棉纺织业市镇、蚕桑及丝织业市镇、粮食贸易市镇等。长江中游地区则有陶瓷业市镇、
茶叶市镇、造纸业市镇等。这些专业市镇的出现,表明()
A.重农抑商政策被弱化
B.传统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D.区域经济商品化程度较高
答案D
18.(2022潮州期末,13)明清时期的震泽镇,元时尚为一村落居民仅数十家;明中叶后增至三四百家;明弘
治、嘉靖年间已有千余家;清初由于丝织之盛,货物并聚,居民达两三千家。这反映了()
A.城市化进程开始
B.区域性经济分工明显
C.集镇经济的繁荣
D.重农抑商政策被废除
答案C
19.(2018课标11,27,4分)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
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
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第22页共51页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答案D
20.(2019海南单科,4,2分)"天子亲耕"缘于《周礼》,明朝在北京永定门内天坛之西建先农坛,作为皇帝
祭祀农神和参与耕作的礼仪场所。清朝从顺治帝开始,直至清末,各代皇帝奉礼如常,这反映出清朝()
A.与明朝在制度上一脉相承B.承袭了农耕文明的传统
C满洲贵族迅速成为农耕者D.刻意笼络反清政治势力
答案B
21.(2022广东,5,3分)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
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
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
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
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
答案A
22.(2021福建,5,3分)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知县余光璧也
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A.富民思想的践行B.新农作物的传播
C.饮食结构的改变D.人地矛盾的加剧
答案B
第23页共51页
23.(2019课标III,27,4分)乾隆时江南地主"所居在城或他州异县,地亩山场皆委之佃户"。苏州甚至出现
"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余皆佃农也。上田半归于郡城之富户"。由此可知,当时江南()
A.土地所有权变更极为频繁
B.农业生产利润微不足道
C个体农耕为主要生产形式
D.农业中商品化生产普遍
答案C
24.(2021湖北5,3分)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
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下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湖北抢修长江、汉江堤工图(局部)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
答案D
际口
25.(2022清远期末,5)清代前期,南方各地形成“一田二主”制度,土地所有权裂变为占有权和使用权,两
者可以单独典卖。有些富裕的人甚至缙绅、土豪往往置买土地使用权,再行出佃;也有的在购得土地使用
权后,使用雇工经营。这一土地制度的实施()
A.推动了农业经济重心的南移
第24页共51页
B.促进了农业资本主义产生
C导致了传统自然经济的瓦解
D.有利于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答案D
26.(2022广东二模,5)安史之乱平定前后,朝廷内充满着对"贰臣"的同情,舆论把主张严惩附逆官员的崔
器视为酷吏。而清人赵翼说:"堂堂大一统之朝,食禄受官.一旦贼至,即甘心从贼,此而不诛,国法安在?”
这种变化反映了()
A.唐代意识形态管控松弛B.清代品评人物的标准苛刻
C.理学对纲常观念的强化D.明清时期进步思潮的影响
答案C
27.(2021湛江二模,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
藏区和川、滇边地则盛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之间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
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浪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
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东奔西走,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形成了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明代是中国历史上汉藏茶马贸易最受重视的一个时期,明王朝直接控制着内地与西藏的茶马贸易。
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四川威、松、茂州三卫以茶、姜、布、纸易马送京师。”
—摘编自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茶马古道》
材料二黑茶T可美.羌马T可殊。有此不珍惜,仓卒非长驱。健儿犹饿死,安知我马徂。羌马与黄茶,胡
马求金珠。羌马有权奇,胡马皆殆驾。胡强掠我羌,不与兵驱除。羌马亦不来,胡马当何如!
摘自《汤显祖诗集》卷二
第25页共51页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至明朝时期茶马古道兴盛的原因,并分析其作用。(10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该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4分)
答案(1)原因:互补性的茶马贸易的需求;政府的重视;长途贩运的发达;饮茶风气的传播。(4分,任答两点
即可)
作用:满足了内地对马匹等货物的需求;使少数民族获得了生活必需品,从而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
发展;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6分,任答三点即可)
(2)明代文学家汤显祖的《茶马》从侧面反映了当时茶马交易市场的兴旺,说明文学作品对历史研究具有
一定的史料参考意义;但文学作品具有一定的虚构、夸大成分,需要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4分,大意相
同即可)
28.(2022广东,17,14分)有同学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问题,收集了如下材料。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
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代财政收入
米麦布绢宝钞银
年份
(万石)(万匹)(万匹)(万锭)(万两)
1430397920.594.17388.932.9
1552265913.332.02414.4243.3
1621278012.920.68.1755.2
——据《明实录》
材料二《醒世姻缘传》、"三言""二拍"等小说中有关白银的描述不可胜数.大到如捐官、行贿、
购房、买卖人口,小到如日常消费和社交馈赠,处处可见。铜钱的使用只是第二位的,以物易物也不频繁。
据《醒世姻缘传》等
第26页共51页
材料三吾以为非废金银不可。废金银,其利有七:粟帛之属,小民力能自致,则家易足,一也。铸钱以通有
无,铸者不息,货无匮竭,二也。不藏金银,无甚贫甚富之家,三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⑴分别阐述每则材料对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价值。(6分)
⑵综合上述材料.简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6分)
(3)除上述材料之外,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还可补充哪些类型的史料,请至少列出两种。(2分)
答案(1)材料一是明代国家财政收入的官方统计数据,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原因、表现等问题。
材料二是小说对当时普遍使用白银的社会场景的描述,可用于研究明代白银使用的广泛性及其社会影响。
材料三是黄宗羲废金银的主张,可用于研究时人对白银货币化问题的认识。
(2)促进国家财政的货币化,有利于赋役制度改革;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区域性商帮群体出现;促进了市
民文化的发展;影响了社会风气;加重了人民的负担。
(3)方志、笔记、外国文献、考古资料等。
29.(2022湖南,1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口粮食总产量(亿斤)
口粮食总需求量(亿斤)
(一人均粮食占有量(斤/人)6(
士4Y
04、
)3
32lt
蜩)
2O咽
兴
28血
卬
蜓16OO
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2024年广东省佛山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2年四川省广元市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2卷含答案
- 2024年云南省大理自治州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辅警笔试自考题1卷含答案
- 集体三等功事迹报告
- 学校圣诞节晚会的主持开场白!中文英文对照版
- 《创建框架网》课件
- 《膈疝放射诊断》课件
- 2025年生命探测仪项目申请报告模板
- 2025年特种粉末及粉末冶金制品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4年医院副院长工作总结范文(2篇)
- UL1017标准中文版-2018吸尘器UL中文版标准
- 【MOOC】诊断学-山东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人体寄生虫表格总结超全(原虫部分)
- 病历质控流程
- 合作投资酒店意向合同范例
- 2024年度新能源汽车充电物流合同
- 2024年学校意识形态工作总结模版(3篇)
- 机械设备招投标授权委托书模板
- 科研年终总结汇报
- 汽车维修安全应急预案范文(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