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1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2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3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4页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山东省聊城市普通高校对口单招教育理论自考真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原始社会教育的显著特点是()。

A.全民性B.等级性C.生产性D.阶级性

2.下列哪个选项属于一般能力()

A.曲调感受力

B.观察力

C.节奏感受力

D.色调感受力

3.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的关系是()。A.A.前者就是后者B.前者指导后者C.前者反映后者D.前者决定后者

4.短时记忆与瞬间记忆的遗忘是属于()。A.A.永久性遗忘B.暂时性遗忘C.干扰性遗忘D.逆向遗忘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知觉的基本属性?()A.知觉的选择性B.知觉的规律性C.知觉的理解性D.知觉的恒常性

6.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考试

D.作业

7.“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

8.教师用红色钢笔批改作业利用的是知觉的哪一个特性?()

A.知觉的选择性

B.知觉的理解性

C.知觉的整体

D.知觉的恒常性

9.“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是()。A.常规思维B.聚合思维C.求同思维D.发散思维

10.智力活动转向头脑内部,借助言语来作用于观念性对象的阶段是()。A.A.原型定向B.原型操作C.操作整合D.原型内化

11.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称之为()。

A.激情B.心境C.应激D.热情

12.马克思主义者认为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A.机器大工业生产B.社会主义制度C.旧式分工D.机器大工业生产与社会主义制度

13.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学生B.教师C.家长D.校长

14.最早使用“美育”一词的是()。

A.赫尔巴特B.席勒C.卢梭D.孔子

15.人脑把抽象出来的事物间共同的、本质的特征联合(综合)起来的过程叫做()。

A.抽象B.概括C.分析D.综合

16.课外校外教育是指下列哪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A.课堂教学以外B.学校以外C.课堂教学和学校以外D.课程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以外

17.教学是()。A.教师教的活动B.学生学的活动C.教加学的活动D.教师教学生学的活动

18.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赞科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根舍因

19.学生动作的执行由出声的外部语言到不出声的外部语言,再到内部语言的过程是智力技能形成的哪个阶段?()

A.原型操作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D.操作练习

20.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A.个性心理特征B.心理过程C.生理条件D.个性倾向性

二、填空题(20题)21.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22.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23.了解与研究学生包括学生个人和_______两方面。

24.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25.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6.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7.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28._______是以学科为中心设计的课程。

29.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30.首先对班级授课制给予系统理论描述和概括的教育学家是________。

31.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2.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3.德育的基本构成要素有教育者、受教育者、________、________。

34.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5.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36.在斯坦福一比奈智力量表中,计算智商的公式是:智商等于__除以__再乘以100。

37.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38.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9.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40.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5题)41.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42.研究心理学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43.思维的基本过程和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分别是什么?

44.现代学制改革发展的趋向表现在哪几方面?

45.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四、论述题(5题)46.联系实际论述如何进行概念掌握。

47.试分析态度的理论。

48.现在强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因此有人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个辅助的作用就可以了。请根据某一教学规律对此看法加以分析。

49.在近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教学应“以书本为中心”与“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之争。试以“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加以分析论述。

50.试论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五、辨析题(5题)51.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需要,又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需要。

52.

53.一个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德育的方向性原则。

54.“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55.采用问答式进行教学必然是一种启发式教学。

六、(0题)56.取得教学成功的内因是()。A.A.教师的主导作用B.学校的管理作用C.教材的媒体作用D.学生的主体作用

参考答案

1.A

2.DD

[解析]一般能力指很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基本能力。

3.C在学习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时,注意规律是客观的,而原则是要求,是人根据规律提出来的。此外,要注意把这部分内容与教学原则和教学规律联系起来掌握。

4.A

5.B

6.B

7.A

8.AA

[解析]人的知觉的选择性是指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优先地知觉事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而红色笔迹鲜明、突出。所以选A。

9.D发展思维是从给予的信息中,产生众多的信息,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大量独特的新思想。“一题多解,演绎推理”正是发散思维。

10.D

11.C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所引起的急速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当遇到突然出现的事件或意外发生危险时,人们为了应付这类瞬息万变的紧急情境,就得果断地采取决定.迅速地做出反应。而应激正是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的内心体验。

12.B

13.B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在教师。

14.B“美育”一词是德国剧作家、美学家席勒在《美学书简》中首次提出使用的。他认为美育就是审美教育,也叫美感教育。

15.B

16.D该题考查的是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概念。考生在学习这一概念时要掌握三点:第一,课外校外教育是课程计划(原教学计划)和学科课程标准(原教学大纲)以外;第二,利用课余时间;第三,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特别是概念的第一、三点,考题容易涉及。

17.D

18.B

19.C此题要求理解智力技能形成的每个阶段的基本含义。

20.A

21.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

22.制度文化

23.学生集体学生集体

24.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25.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6.强化强化

27.识记保持

28.学科课程学科课程

29.强制性强制性

30.夸美纽斯夸美纽斯

31.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

32.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3.德育内容,德育方法

34.混合课混合课

35.社会知识社会知识

36.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智龄(心理年龄)实龄(生理年龄)

37.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38.生活化生活化

39.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40.概念,判断,推理

41.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它既可在教学开始时进行,也可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进行。

42.心理学研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客观性原则。对任何心理现象必须按它们的本来面貌加以考察,在人的生活和活动中,通过研究产生心理现象的客观条件的原因和表现来研究人的心理。切忌根据实验者的主观愿望或猜测来分析人的心理。(2)系统性原则。在研究中坚持系统、整体的观点,对人的心理进行多层次、多因素的系统分析;也要对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形成的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关系进行整体的研究。(3)发展性原则。在研究中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一切心理现象,不仅要看到其现实特征,而还要看到其发展前景。反对把心理现象看作是凝固的、静止的、孤立的东西。

43.(1)思维的基本过程:①分析和综合;②比较;③抽象与概括;④系统化与具体化。

(2)创造性思维的过程:①准备期;②酝酿期;③豁朗期;④验证期。

44.(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向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类型日益多样化;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日益淡化;(5)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45.(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自我的形成。

46.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科学概念的主要途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掌握概念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以感性材料作为概念掌握的基础。

(2)合理利用过去的知识与经验。

(3)充分利用“变式”。

(4)正确运用语言表达。

(5)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并运用于实践中。

此题较难,首先,要把要点答完整;其次,要注意每个要点中的重要概念;最后,要结合实际进行论述。

47.(1)态度的学习理论。霍夫兰等人认为,态度大致同其他习惯一样是后天习得的,是个人通过联想(包括强化和模仿)获得有关信息和情感的过程加上评价组成的。所谓联想就是两个或者多个观念(概念)之间构成联结通道,由一个观念可引起另一个观念的活动表现。强化对态度形成有相当的作用。当个体的态度得到社会的赞许,它就会得到强化,否则就得不到强化。态度的强化更多地依赖于赞许,或者同时受到两种相反的强化,其作用则取决于两者相对的强度。模仿是通过榜样人物形象的示范而产生的联想反应,即初级学习形式。榜样如果是强有力的、重要的或者亲近的人物,引起模仿的作用更大,甚至在没有榜样言语教诲的情况下,也是如此。(2)态度的分阶段形成理论。凯尔曼指出,态度形成以及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顺从,指在社会影响下,个人仅仅在外显行为上表示与别人一致,这里还谈不上有多少深刻的认识或者情绪成分。这种态度是表面的、外控的(受奖惩原则支配),一旦外因消失,它就中止。因此是暂时的。第二个阶段:认同,指由于喜欢某人、某群体或者某件事,乐于与其保持一致或者采取与其相同的表现。这种态度带有较多的情绪、情感成分,它虽然谈不上有多深刻的认识作基础,但已经比较主动了。第三个阶段:内化,即把情感认同的东西跟自己已有的信念、价值观联系起来,给予理智上的辨认,作出是非判断。这是一种认知性成分占主导地位的态度,它已经成为人格的一部分,因此一经产生就比较持久,不容易改变。(3)态度的认知不协调理论。认知不协调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关于人们在相互作用中其认知因素由不协调到协调,从而引起态度或者行为变化的研究领域。费斯廷格认为,任何人都有许多认知因素,他们之间存在三种情况:相互一致和协调的;相互冲突和不和谐的;无关的。当人们的两个认知因素处于第二种情况,人就会感受到不舒适或者紧张,并力求减缓。这种由于认知冲突(更多的是心理上的不一致)导致其内心不自在的状态,就叫做“认知不协调”现象。人出现了认知不协调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驱使自己去减少这种矛盾,力求恢复或者保持认知因素之间的相对平衡和一致性。它通过以下几种途径:①改变或者否定两个认知因素中的一个;②对两个认知因素重新评价,减弱其中一个或者同时改变二者的重要性或者强度;③在不改变两个认知因素的情况下,增加一个或者几个能弥补鸿沟的新认知或者理由。

48.(1)对此观点可以根据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进行分析。(2)该规律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师受过专门训练,而学生的不成熟性等也决定了教师起主导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对教学活动的领导、组织、指导和检查。(3)该规律还指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起主体作用。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主观能动性。(4)教学应该把两方面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上述观点只看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会影响教学效果的。解析:论述题越来越注意考查考生对实际现象和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要能够正确判断根据什么理论去分析。在题中已经提示了“教学规律”,所以只能在这个范围中考虑。答题时,首先应该明确用什么理论(规律)去分析这个观点,然后再把这个规律的内容展开论述,最后结合理论分析评价观点。在展开对基本规律的论述时,要注意内容的层次性,如教师起什么作用、为什么起主导作用、主导作用的表现是什么,这些内容都不能丢,否则就丢分。不能只答“教师起主导作用”。

49.(1)“以书本为中心”和“以直接经验为中心”的观点都是片面的。(2)一方面,教学过程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以接受间接经验来实现的。这些经验是经过前人长期实践概括而来的。学生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最简捷、最有效的途径。另一方面,学生要把间接经验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必须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直接经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