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_第1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_第2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_第3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_第4页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知识建构+拓展延伸】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拉丁美洲和巴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拉丁美洲和巴西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所有美洲国家和地区的通称,因为这里的居民所用的语言是拉丁语系的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所以称为拉丁美洲。由墨西哥、中美地峡(中美7国)、西印度群岛(12个地区和13个国家)和整个的南美洲(12个国家和1个地区)四个部分组成。1.范围一、位置和范围墨西哥中美地峡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拿马运河(1)西印度群岛巴哈马群岛小安地列斯群岛大安地列斯群岛由巴哈马群岛、大、小安地列斯群岛及其他岛屿组成,包括古巴、海地、牙买加、多米尼加等国家,本区地处热带海洋,夏季多飓风。经济以发展农业及旅游观光业为主。西印度群岛年平均气温25℃。物产丰富,有超过6500种植物、137种鸟类以及105种爬行动物。哈瓦那热带草原气候气温年较差小的原因。纬度较低;离海较近。

古巴全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6、(2015天津卷)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T岛所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该岛东北部年降水量大于2000毫米。T岛盛产甘蔗,并建立了制糖厂,所产蔗糖多远销国外。(2)说明T岛东北部年降水量丰富的原因。(6分)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为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暖流影响,大气增温、增湿。

2、中美地峡中美地峡是指墨西哥以南、哥伦比亚以北的狭长的陆地,是连接南北美大陆的天然陆桥。包含七个国家。是科迪勒拉山系的中段,火山地震众多。中美地峡七国+墨西哥=中美洲(2)中美地峡30°N115°W纬度:经度:2.经纬度位置30N-55°S(热带为主,少部分为温带)115°W-40°W(西半球)(南美洲40ºW-80ºW)参考点:巴拿马运河(10°N,80°W)——推测南美洲纬度范围:赤道穿过南美洲北部,60°W穿过南美洲中部,80°W通过北美东部,南美最西部;火地岛(55°S,70°W)(1)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与大西洋的航运要道(2)麦哲伦海峡和德雷克海峡——南大洋的海上通道巴拿马运河3、海陆位置美洲中南部。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北临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南隔德雷克海峡与南极洲相望。是距南极洲最近的大洲。4、交通位置5.板块位置注意:科迪勒拉山系的北段是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加压而成,南段却是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而成,其界限大约在北回归线附近。西部太平洋沿岸位于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碰撞(消亡)边界交通要塞:巴拿马运河—“世界桥梁”1.巴拿马运河的走向。西北-东南走向2.巴拿马运河开凿的意义?(1)沟通了大西洋与太平洋,缩短了两洋之间的航程,节约了时间,节省了燃料;(2)加强了美洲东、西两侧的经济、文化、政治的交流。(3)运河运营收益大,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3.评价船闸式运河的利弊利:通过东、西两侧建设船闸,可以抬高水位,形成加通湖,既改善了通航条件,又减少了运河开凿的工程量;湖泊与外流河相连,湖面高于太平洋和加勒比海,湖水能自流注入水闸。弊:船舶过闸耗时长,影响通行效率。世界三大运河比较巴拿马运河苏伊士运河基尔运河大洲分界线所属国家避免绕行航线缩短航程14500千米。8000-10000千米370~650千米两端港口科隆、巴拿马城塞得港、苏伊士(陶菲克港)布伦斯比特尔科克港、基尔

港沟通的海洋凿通的地峡中美地峡(巴拿马陷落带)苏伊士地峡日德兰半岛南部南、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内部巴拿马埃及德国麦哲伦海峡好望角太平洋与大西洋(加勒比海)大西洋(地中海)与印度洋(红海)北海与波罗的海火地岛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下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4~6题。4.关于图示岛屿叙述正确的是①西部沿岸暖流增湿,东部沿岸寒流减湿②山脉大致呈南北向,山脉阻挡,形成西部多雨区和东部雨影区③岛上湖泊多为冰川作用形成④地处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挤压处,多火山地震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③④B5.火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B.海拔C.海陆位置D.地形6.据图推测“醉汉树”的树冠朝向A.西北B.西南C.东北D.东南AD火地岛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岛屿,西部和南部山地为安第斯山脉余脉。东部和北部为平缓低地,覆盖第四纪冰川沉积和火山灰砾,多湖泊和沼泽湿地,岛上雪线高度仅500-800米,有很多树木,树冠形状奇特,当地称作“醉汉树”,下图为火地岛及其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4~6题。德雷克海峡

德雷克海峡位于南美洲最南端和南极半岛之间,紧邻智利和阿根廷两国,在巴拿马运河开凿之前,德雷克海峡是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海上通道之一。海峡内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飓风狂浪,一年365天,风力都在八级以上。即便是万吨巨轮,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也被震颤得像一片树叶。这片终年狂风怒号的海峡,历史上曾让无数船只在此倾覆海底。于是,德雷克海峡被人称之为“杀人的西风带”、“暴风走廊”、“魔鬼海峡”,是名符其实的“死亡走廊”。6060801、地形:①北部墨西哥高原②南美西部为南北纵贯的安第斯山脉(世界最长的山脉)③东部高原与平原相间排列(2)地形复杂多样,分为三部分:(3)北部南部多岛屿:北部西印度群岛散布在加勒比海中,古巴是其中最大的岛国;南端岛屿较多,其中最大的是火地岛,与南美洲隔麦哲伦海峡。奥里诺科平原圭亚那高原墨西哥高原亚马孙平原巴西高原安第斯山脉拉普拉塔平原巴塔哥尼亚高原西高东低

二、拉丁美洲自然特征

(1)地势:东西分异南北相间的地形400S南美洲南端海岸线破碎?①

在南极洲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岩石破碎,易遭受外力侵蚀;②

地处西风带且位于西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流水侵蚀作用强;③

地处西风带沿海地区,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④

纬度高且山体高大,冰川侵蚀作用强。亚马孙平原是由亚马孙河冲积形成,面积约560万平方千米,地形坦荡,海拔多在200米以下。是世界上最大的平原。巴西高原,面积约500万平方千米,海拔300~1500米,地面起伏平缓,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拉普拉塔平原,草原面积广阔,适宜发展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重要地形区(1)特征:2、湿热为主的气候气候暖热湿润,以热带气候为主;降水充沛,是最湿润的大洲;温带面积较小,缺少寒带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影响明显;大陆沿岸有巴西暖流等,起增温增湿的作用。(2)成因①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②大气环流:③地形影响:④海陆位置和洋流:赤道恰穿过大陆宽广部分,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范围广(占2/3);南回归线以南大陆紧缩,亚热带、温带气候大受局限。大部分地区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控制。山脉东侧面积辽阔,分布着地势较低的高原和平原且向大洋敞开,便于湿润海风深入内陆,并处在迎风坡处;山脉南端西侧多地形雨2、湿热为主的气候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①安第斯山脉东侧气候分布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②安第斯山脉西侧气候分布亚马孙平原——最大的热带雨林区雨林两侧的巴西高原、圭亚那高原东南沿海20ºS-40ºS(巴西和阿根廷)巴塔哥尼亚高原(温带草原和温带沙漠—巴塔哥尼亚沙漠)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以北到赤道附近,主要位于智利和秘鲁境内——智利阿塔卡玛沙漠安第斯山西侧沿海30ºS-40ºS,智利(圣地亚哥、瓦尔帕莱索)安第斯山西侧沿海40ºS-55ºS,(智利南部和火地岛)

(3)分布气候特征(4)亚马孙平原形成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大陆沿岸有巴西暖流和南赤道暖流等,增温增湿。①纬度位置和大陆轮廓:②大气环流:③地形影响:④洋流:⑤海陆因素: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两侧,属于热带。位于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丰富;来自海洋的东南信风和东北信风,带来大量水汽。亚马孙平原南、北、西三面为高原、山地,东面向大西洋敞开,有利于湿润水汽深入;南北高原和西部安第斯山对湿润气流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周围有广阔的海洋,海洋对气候的明显影响。(5)南美洲非地带性气候分布及安第斯山脉的影响?A、巴西高原东南部,中美洲东部和西印度群岛东部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纬度较低,终年高温;来自海洋的信风带来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沿岸暖流增温增湿;B、南美洲的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缺失与北半球相比,南半球同一纬度的地方是海洋(海陆分布)。C、南美西海岸热带沙漠气候成因?纬度较低,终年高温;西侧秘鲁寒流降温减湿(使沙漠气候延伸到赤道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降水少;南北狭长原因?地形——安第斯山脉阻挡D、巴塔哥尼亚高原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E、南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虽然纬度较高,但是冬季均温相对偏高,分析其成因。地处西风的背风坡,焚风效应明显。陆地面积小,受海洋的调节影响大,海洋性强,降温速度慢;极干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阿塔卡马沙漠(AtacamaDesert)南美洲智利北部的沙漠。介于南纬18°~28°之间,南北长约1100公里,从沿海到东部山麓宽100多公里。其平均年降水量竟小于0.1毫米。世界干极——阿塔卡马沙漠分布特点:大致呈狭长的条带状分布,北延至赤道附近极干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和形成原因

原因:②安第斯山紧临海岸,使其分布仅限沿海狭长分布。③东南信风从大陆吹向海洋为离岸风,降水少。④秘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①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①400S以南的安第斯山西侧受西风带控制,西风来自海洋,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②东侧为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以温带荒漠为主。试分析400S以南大陆东西两侧植被差异的原因以安第斯山为界,分属大西洋和太平洋水系:太平洋水系短小流急,大西洋水系河流多,流量大、流域广。

①水文:②水系:(1)亚马孙河:3、河流与湖泊

源自安第斯山脉,是世界上流量最大、流域最广、支流最多(南北对称的树枝状)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明显汛期;含沙量较小;河流流经山地、高原和平原地区,落差大,再加上水量大,水能丰富;无结冰期。源于西部科迪勒拉山系,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支流多、流域面积广、流程长、树枝状水系试分析安第斯山脉对其东西两侧河流的影响东部:西部:①河流短小;②河流大致自东向西注入太平洋,归属太平洋水系;③水流急,支流少;④流域面积均较小,流量较小。①河流源远流长;②河流大致自西向东注入大西洋,归属大西洋水系支流多;③上游快,下游慢,支流多;④流域面积较大,水量丰富。地形影响河流的长度、流向、流速、流域面积等。水系形状是指河流的干、支流组成的形态特征,主要有扇形状、树枝状、向心状、梳状和羽状。向心状(刚果盆地、四川盆地)

梳状(淮河)扇形状(海河)树枝状(长江、亚马孙河)河流特征③亚马孙河水量大的原因。a.支流多,流域面积广;b.气候:流经赤道附近地区,流域内以热带雨林、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c.地形:流域内西,北和南部高,东面向大西洋敞开,东北和东南信风带大西洋水汽易深入内地,受西部安第斯山抬升,多地形雨;d.洋流:沿岸有暖流流经,增温增湿;e.植被:植被覆盖好,涵养水源能力强。④简析亚马孙河流域开发困难的原因?a.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雨林广布;b.人口稀少,劳动力短缺;距离主要市场远。河流特征a.河口地壳下沉,地势落差较大,水流急,泥沙不易沉积b.河流大部分流经平原地区,流速缓慢,侵蚀作用较弱,泥沙少且在沿途沉积多。c.海水运动强烈(海浪侵蚀、河口涌潮),泥沙难以沉积d.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轻,河流含沙量小④亚马逊河河口为什么没有形成明显三角洲?⑤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涌潮潮位高的原因分析亚马孙河口潮水水位高的原因?

喇叭口+风+顶托作用a.河口为三角洲(或喇叭形),潮水涌入由宽变窄,潮位被推高。b.河口受东北信风的影响,信风顺潮流方向推高潮位(或风助潮势)。c.该河流年径流量大,入海口河水逆潮流顶托抬高潮位。(高考·全国文综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玛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1)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6分)①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②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沉积。例(高考·全国文综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玛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2)试对“河上很少有桥”这一现象作出合理解释。(6分)①人口稀少,跨河运输需求量小;②水网稠密,水运便利;③河面宽,水量大,修路搭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对雨林环境破坏大。

(高考·全国文综卷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玛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线,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3)你是否赞同在该地区拓展旅游观光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赞同,理由:热带雨林旅游资源独特,有全球吸引力;旅游开发与运营成本低,经济效益好;增加当地就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不赞同,理由:对热带雨林环境造成破坏、产生污染;对当地居民生活、文化等带来冲击;来自自然的威胁(疾病、野生动物袭击等)较大。上游:流经巴西,热带草原气候区下游:流经拉普拉塔平原,亚季湿气候区(2)巴拉那河:3、河流与湖泊

发源于巴西高原,向南流入大西洋,河口称拉普拉塔河;水量充沛,水能丰富,该河上游巴西和巴拉圭边境建有伊泰普水电站(3)奥里诺科河:3、河流与湖泊

发源于委内瑞拉与巴西交界处,大部分在委内瑞拉境内。呈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西、北部边缘,最后向东注入大西洋。支流众多、流域面积广、水量较大,流域内干湿季明显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面积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陷落于安第斯山脉盆地中,湖面海拔3821m,最深达280多m,湖水源自高山冰雪融水。湖水终年不冻,湖泊可通航。3、河流与湖泊

(4)的的喀喀湖

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是南美洲地势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平均水深140-180米。该湖泊有25条河流流入,只有一条河流由该湖泊向南流入波波湖。的的喀喀湖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1.分析的的喀喀湖湖水为淡水的原因。(2分)湖的四周雪峰环抱,湖水不断得到高山冰雪融水的补充,故而湖水不咸。2.分析的的喀喀湖湖水终年不冻的原因。(6分)纬度较低,气温较高。四周群山环抱,高大的安第斯山脉阻挡了冷空气的侵入;湖泊水量大。南美洲最大的湖泊。系安第斯山脉北段一断层陷落的构造湖。口窄内宽,南北长190千米,东西宽115千米,湖岸线长约1000千米。a.南部(降水量大)入湖河流多,有大量淡水注入;b.北部与加勒比海有水道连接,湖水受海水混合不断变咸;c.人工拓宽入海水道加剧了海水倒灌,增加了北部湖水盐度。3、河流与湖泊

①马拉开波湖湖水北咸南淡的原因?(5)马拉开波湖(人称“石油”湖)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湿热的马拉开波湖(下图)为南美最大湖泊。盆地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说明马拉开波湖区“热”的原因。(2)从气压带和风带角度说明马拉开波湖区冬、夏半年降水都较多的原因。(1)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封闭,风力较小,内部热量不易散发;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2)夏半年,受赤道低气压上升气流影响,降水充沛;冬半年,在东北信风控制下,来自海洋和湖泊的丰沛水汽,受周围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材料一: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世界最大的盐沼是乌尤尼盐沼,海拔3656米,因海水干涸而成。雨季形成浅湖,湖面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蓝天白云在湖面倒影,形成天地相连,故有“天空之镜”之称。盐沼中锂盐丰富,占世界锂矿总储量一半以上,目前我国已有企业开始考察该地的锂产业发展。材料二:乌尤尼盐沼位置及盐沼平面遥感示意图。(1)简述乌尤尼盐沼的形成过程。早期该地为海洋,因板块挤压作用使安第斯山脉隆起,形成以海水为主的湖泊;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旺盛,海水蒸发后形成盐沼。材料一:盐沼是指含有大量盐分的湿地。世界最大的盐沼是乌尤尼盐沼,海拔3656米,因海水干涸而成。雨季形成浅湖,湖面似镜子一样反射天空景色,蓝天白云在湖面倒影,形成天地相连,故有“天空之镜”之称。盐沼中锂盐丰富,占世界锂矿总储量一半以上,目前我国已有企业开始考察该地的锂产业发展。材料二:乌尤尼盐沼位置及盐沼平面遥感示意图。(2)分析乌尤尼盐沼能形成“天空之镜”的原因。湖水水质洁净、水位浅;湖面光滑平整,且面积空旷,地表反射率极高;地处高原,空气稀薄,洁净度高;晴天多,云量少;位置偏僻,经济开发程度低,盐沼区破坏少,大气污染少。★矿产资源丰富加勒比海巴西高原秘鲁智利墨西哥委内瑞拉纺锤树(1)矿产资源:(3)生物资源:(2)水能资源:4、自然资源矿产、森林、草场、水、水能、渔业等资源丰富石油:墨西哥湾和加勒比海沿岸(墨西哥、委内瑞拉)金属矿产:安第斯山、墨西哥和巴西高原

(巴西的铁;智利、秘鲁的铜;墨西哥白银)

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的河流上。如世界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①秘鲁渔场;②亚马孙平原的森林资源(雨林--红木、乌木、纺锤树)③阿根廷的草原(牛肉出口量世界第一);④独特的哺乳动物树懒、大食蚁兽、卷尾猴等森林既是自然资源,又是环境资源环保功效生态作用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繁衍生物维护生物多样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防风固沙作为世界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分布区,其具有全球环境效应:影响全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世界生物基因宝库。亚马逊热带雨林正在遭到严重破坏①过度的焚耕开垦②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③商业性的伐木④采矿、水利和修路等建设是热带雨林被破坏的主要方式。由此可见,人类的开发是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究其根本是由于人口的增长和贫困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亚马逊热带雨林的保护措施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②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④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⑤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⑥加强雨林缓冲区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⑦发展雨林生态农业,模拟雨林结构,建立起多层次的人工经济林。

人们往往把行动缓慢比喻成乌龟爬,其实树懒比乌龟爬得还要慢。树懒生活在南美洲茂密的热带森林中,一生不见阳光,从不下树,以树叶、嫩芽和果实为食,吃饱了就倒吊在树枝上睡懒觉,可以说是以树为家。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耐饥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极其迟缓。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像这样,面临危险的时刻,其逃跑的速度还超不过0.2米/秒。

大食蚁兽是生活在美洲的一种以白蚁为食的无齿哺乳动物.它没有牙齿,有一个很长的嘴,当长嘴前端的鼻子嗅出白蚁的气味以后,便启动锋利的前爪刨开蚁封,直捣白蚁窝,趁白蚁惊慌逃窜时,它便伸出长约30厘米的舌头,利用舌上的黏液粘住白蚁,送进嘴里,囫囵吞食.

它们食量很大,一天能吃20000只。目前已被列为濒临绝种的动物。在拉丁美洲的热带森林中,生活着一种样子很特别的鸟,叫巨嘴鸟。它体长70多厘米,可是嘴长却有22厘米,几乎是整个身躯的1/3,嘴宽达到8厘米,真是名符其实的大嘴。这样大的镰刀嘴与身躯的比例很不相称,显得特别笨重,真叫人为它的脖子担心,怕那粗壮的嘴会把颈骨压断。其实不然,它的嘴虽然体积很大,但是很轻,还不到30克重。卷尾猴拥有聪明的大脑,在接受人类的实验时,可以正确的选择工具,可以熟练的完成任务,可以聪明的交换砝码,可以团结的合作觅食,可以平均的分配战果.他们在食物匮乏的季节可以用大脑判断隐秘的食物,可以跑几千里地去用大石头砸开坚果,可以用不同的声音来警告同伴不同敌人的临近,甚至可以使用石块来击退豹子。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地形平坦,适宜人类活动;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发展;沿海地区,多良港,交通便利;开发较早,经济发展基础好。三、拉丁美洲人文概述1、人口分布及城市化总人口5.88亿。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仅次于非洲。人种结构复杂,以混血人种为主。语言为拉丁语系(葡萄牙、西班牙)。拉美人口分布不均,稠密区主要在墨西哥高原、西印度群岛、加勒比海沿岸、中美地峡、巴西东南和阿根廷沿海。稀少区:热带雨林区、内陆高原和沙漠区。拉美城市化进程快,城市化率高,但人口过度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出现虚假城市化现象(圣保罗、里约热内卢)。种植业为主,经济作物占绝对优势A、热带经济作物:咖啡、甘蔗、香蕉;可可、棉花、烟草产量也较多。(热带种植园农业:古巴的甘蔗、巴西的咖啡)B、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原产地:墨西哥)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的玉米产量居世界前列。目前拉美许多国家的粮

食还不能自给。C:热带雨林迁移农业:D:畜牧业: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是世界粮食和肉类重要生产国和出口国,素有“粮仓肉库”之称。E:渔业:秘鲁渔场2、经济拉丁美洲均为发展中国家,巴西、墨西哥是拉美最大的经济体。受历史殖民影响,经济结构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热带经济作物、矿产)(1)农业

读巴西人口分布图,回答下面小题。1.巴西北部人口很少,是因为A.海拔高,地形复杂

B.气候温差大,潮湿闷热C.经济落后,资源贫乏

D.分布热带雨林,开发晚2.俗话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豆的播种期应该在4月中下旬,个别生长期短的品种可以延迟到5月中旬。据此推测,

巴西大豆的播种期约在A.4—5月份

B.7—8月份C.1—2月份

D.10一11月份DD国家近几十年来建立起来的工业部门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墨西哥钢铁、汽车、飞机制造肉类加工、机械制造石油工业2、经济拉丁美洲均为发展中国家,巴西、墨西哥是拉美最大的经济体。受历史殖民影响,经济结构以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为主(热带经济作物、矿产)(2)现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

拉丁美洲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异同点项目拉丁美洲撒哈拉以南非洲种族以混血种人为主(56%)黑人为主(90%)人口自然增长率都高:撒’居世界第一位,拉’居世界第二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世界上是贫穷地区粮食自给程度很多国家粮食不能自给经济特征以单一初级产品为主多数国家出口商品的种类相同或相似:热带经济作物咖啡,可可和矿产铜、石油香蕉、蔗糖、硝石等活牲畜、金刚石等现代工业的发展一些国家已较发达正在努力发展0°23°26′S60°W40°W50°W1.巴西位于拉丁美洲中部偏东,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五位。2.绝大部分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世界上热带面积最大的国家。3.巴西是拉丁美洲人口最多的国家。白色人种占一半多,其余还有混血人种、黑色人种、黄色人种、印第安人等,被称为“世界人种的大熔炉”。4.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大部分信奉天主教。70°W巴西

一、南美最大的国家5.人口90%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带,其中东南部人口特别稠密,大城市也集中在这一地区。海上交通便利;殖民者首先到达这里,开发较早;气候比较温和湿润;经济较发达。人口、城市多在东部、东南部沿海地区原因:以平原和高原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1、地形:2、气候:热带雨林:亚马孙平原

巴西东南热带草原:巴西高原3、河流:亚马孙、巴拉那河4、自然资源:森林、水和水能、矿产(铁、铝、锰)巴西

自然资源巴西

铁矿砂储量、产量、出口量世界第二;锰储量世界第三,产量世界前四;铀、铝矾土储量世界第三;森林面积约占国土面积52%,世界第二;水利资源丰富,水电占全国供电量的86%——伊泰普水电站巴西

三、快速发展的“金砖国家”巴西经济实力居拉美首位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金砖五国之一。经济以出口导向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