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PAGE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期末复习参考1、两大历史任务和三件大事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始终面临着两大历史任务,一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一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前一任务是实现后一任务的历史前提。只有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扫清障碍、创造条件。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根本目的,也是保证国家强大、维护民族尊严的重要物质基础,如果不能实现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就会受到制约,甚至已经取得的历史成果也有可能重新丧失。中国共产党担当两大历史任务,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一是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二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三是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三件大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命运,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这三件大事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连接起来,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就是在此基础撒谎能够继续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总结出的一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成功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而且在实践上指导中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是紧紧围绕四个基本问题展开的,即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能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前提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样问题的回答就是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必须探索和回答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党成立以来始终面临的一个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是关系到能否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现实基础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不断探索和科学回答这四个基本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经过90年的奋斗、创造、积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领导力量、现实依据、基本路线、主要任务、总体布局和奋斗目标,指明了当代中国的前进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这一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发展道路、发展阶段、发展战略、根本任务、发展动力、依靠力量、领导力量和根本目的等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独创性的重大理论观点,系统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这一理论体系,涵盖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内涵丰富、理论深刻、系统完整。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推进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形成的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符合中国国情,顺应时代潮流,有利于保持党和国家活力,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推动社会经济全面发展,有利于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有利于集中力量办大事、有效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有利于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给定、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形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三者紧密相连、相互贯通,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并随着实践发展而不断发展和完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和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总布局和总任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准确把握国情是我们党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基本前提,是党和国家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前提,也是我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基本前提。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国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尚处于不发达阶段,是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从现阶段中国的实际情况看,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上了新台阶,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但中国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并没有根本改变。第一,从人口的数量和质量看,我国人口总数超过13亿,是一个人口大国,但人口质量较低,不是人才大国和人才强国;第二,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看,我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世界排名在90名之后,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第三,从人民生活水平看,我国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但贫困人口的数量仍有1.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1/10,农村人口的13.4%,离富裕国家的标准仍然很远;第四,从工业化程度看,我国已整体步入工业化的中期阶段,但是,我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水平、与发展中国家水平都还有不小的差距,工业化发展程度还比较低;第五,从城市化程度看,我国的城市化率虽然已经超过50%,但仍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和世界平均水平,更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所以,“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至少需要一百年。在这个过程中会经历若干不同的具体阶段,不同阶段情况是不一样的,有不同的特征,会面对不同的机遇、挑战。当前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主要是:一方面,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成了世界上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进出口总量全球第一,外汇储备世界第一,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并初步达到了小康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超过5000美元。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另一方面,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许多过去被高增长掩盖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目前我国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居民收入差距大;经济发展迅速,但就业、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经济增长方式落后,自主创新能力弱,高消耗、高污染、多占地的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经济效率不高,缺乏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关键技术靠进口,竞争力不强;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胡锦涛在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用了三个世所罕见来说明我们面对的艰巨形势: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我们在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肩负任务的艰巨性和繁重性世所罕见,我们在改革发展中所面临矛盾和问题的规模和复杂性世所罕见,我们在前进中所面对的困难和风险也世所罕见。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途径和办法。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主要包括调整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存在三方面的主要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在于实现“三个转变”。第一,我国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低。一般来讲说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主要靠三驾马车拉动,消费、出口和投资。我国的投资率和净出口率一直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也明显高于各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水平。高投资率和出口率,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会给经济带来负面影响。需要改变,要使经济发展由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出口、消费协调拉动转变,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这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要实现的第一个转变。第二,我国第一产业基础薄弱,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一产业基础薄弱是农村发展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使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存在;第三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滞后不利于就业增加;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第二产业,而第二产业本身素质不高,工业大而不强。这种产业结构影响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影响经济的稳定性,制约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使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巩固第一产业,相对降低第二产业比重,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第三,我国经济发展过度依赖物质资源消耗,科技贡献率低,创新能力弱,竞争力不强。我国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是制造业大国,但我国工业大而不强。由于生产方式落后,我国工业生产能源资源消耗大,利用率低,污染严重,这种经济增长的代价太过高昂。中国资源有限,这样的经济增长是无法长期支撑的。另一方面,由于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制约着我国经济效益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使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转变经济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我们党在改革发展关键时期作出的重大抉择。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是: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是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在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不断提高创新能力,着力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建设创新体系,加快培育创新型科技人才,努力培育全社会的创新精神,把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政治制度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国家结构形式、政党制度、选举制度等。中国的政治制度既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独特优势,其本质是人民当家做主。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的国体。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专政学说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实质上是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结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组织形式,是我国的政体。中国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前提和基础,多党合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核心内容,政治协商是中国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宪法和法律是各政党活动的基本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以少数民族聚居为基础,设立民族自治机关,行使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自治权的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基层居民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最广泛的途径。6、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七大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主要是指文化所具有的凝聚力、吸引力、感召力、影响力。文化对内可以凝聚民心,对外可以展示民族形象,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对于我们国内的发展,还是对于世界竞争,今天,文化的角色之重要、作用之大,都前所未有。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文化是凝聚民族精神的一条特殊纽带,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之中,始终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文化是引导社会进步的罗盘,是张扬真善美的旗帜。文化对思想解放起着引领作用,对经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对社会和谐起着滋润作用,对人的进步起着催化作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国脉传承的精神纽带,是世界华人共同的心灵故乡,是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标志和推动力量。现阶段,我国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利益格局变化,社会出现分层,思想观念多元多样,社会矛盾增多,风险加大,进一步改革和发展难度加大。我们需要克服困难的勇气,需要应对矛盾的智慧,更需要凝聚社会共识。有了这种认同和共识,我们的社会才会稳定,我们才能形成攻坚克难的勇气、力量、智慧和创造力。这种共识、勇气、力量和智慧是在发展进入矛盾凸显期、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进入重大转型期我们所特别需要的。而这种共识、力量和智慧要形成,离不开文化的作用,特别是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作用。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在当今国际舞台上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已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还正在向硬实力转化,世界发展呈现出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的发展趋势。文化经济化是指文化产品与服务已作为独立的贸易形态,日益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出口创汇产业。经济文化化意思是人们的生产、消费等经济活动越来越有文化内涵。文化与政治、经济互相交融,软实力与硬实力互相渗透,是当代国际竞争和国际斗争的新图景。在当今世界,无论是从软实力还是从硬实力看,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文化正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类的发展发生作用。因为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文化的角色越来越重要,所以需要我们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文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趋旺盛,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殷实富足的小康生活,离不开文化的滋养和支撑。健康的文化产品和丰富的精神享受,能够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温润心灵,可以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舒缓心理压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和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发展是硬道理,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也是硬道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意义: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大计。建设生态文明是克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实现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在保护自然与生态的基础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是为人民群众创造良好生活环境的根本举措。8、和平发展道路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归结起来就是:既通过维护世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缝纫机用针项目运营指导方案
- 烟草加工机产品供应链分析
- 亚麻籽油膳食补充剂产品供应链分析
- 给水加热器工业用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硅外延片产品供应链分析
- 图书出租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家政人员招聘辅助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个人用磨脚石产品供应链分析
- 眼镜商业机会挖掘与战略布局策略研究报告
- 休养所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学期年期中数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PA11和PA12市场分析报告
- 电力线路暴雨受灾预案
- 朗致集团逻辑测评试卷2024
- 中国乒乓球自动发球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
- 利用好课外阅读提升综合素养
- 医院预防接种培训课件
- 《幼儿教师应用文写作》课程标准
- 日间照料及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运营实施方案
- 河南省部分地区2023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 政府审计视角下国有企业股权投资风险防控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