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政治(教师版)_第1页
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政治(教师版)_第2页
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政治(教师版)_第3页
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政治(教师版)_第4页
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政治(教师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8/82018北京师大附中高二(上)期末政治2018.1第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1.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法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说明哲学的任务是A.追求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B.观察和分析社会问题c.获得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D.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2.如何看待自然反映了人们的世界观。下列组合选择中,全部属于世界观的是①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客观的②人的生存发展是依赖于自然的③人的实践活动受自身意识的影响④中国的经济资源是有限的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推动哲学家前进的,决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纯粹思想的力量。恰恰相反,真正推动他们前进的,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这说明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B.哲学是具体科学的基础,哲学的进步推动着具体科学的发展C.哲学与具体科学互为前提和基础D.具体科学与哲学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4.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反映现实?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个问题叫做A.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B.思维和存在何为本原的问题C.物质是否依赖意识的问题D.物质和意识是否均是本原的问题5.下列说法不属于唯物主义观点的是A.水是万物的始基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巧妇难为无米之炊D.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6.“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这两则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不同的人对于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反应B.规律对于人们的活动不都是有意义的C.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D.人们面对客观规律不是无能为力的7.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把握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脉搏的一次跳动,每一个真正的哲学问题所演奏的都是自己所处时代的一段最强的音符。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D.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8.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D.肯定了量变和质变的关系9.2010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真实记录了我国社会与国际社会今年春夏季走过的轨迹:地震、上海世博会、低碳、房价调控、南非世界杯、维和警察、债务危机、校园安全、十二五规划、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客观地映照了时代发展中出现的诸多社会现象,反映了现代化与全球化进程中的热点、焦点信息。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具有创造性,可以创造出新的东西C.我国是一个开放兼容的社会D.经济活动决定人的认识活动10.“正是有了我们的意识,才有了地球”,“没有地球哪有我们的意识呢”这两种观点①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的讨论②第一种属客观唯心主义思想③第二种属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④是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②③11.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客观实在”是指①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②物质具有的固有属性③各种概念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④物质具有的唯一特性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2.下图反映的哲理是A.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B.离开了整体的部分就不能称其为部分C.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D.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13.下图是杭州的城市标志。该标志是以篆书“杭”字演变而来。城标运用江南建筑中标志性的翘屋角、圆拱门作为表现形式,将航船、城郭、建筑、园林、拱桥等诸多要素融入其中,巧妙地表达了城市、航船、建筑、园林、拱桥与水的亲近感。它是杭州城市独特文化和精神的直观展现。这说明艺术创作①是意识能动性的体现②根源于现实生活③是对现实生活的复制④完全是想象力的产物A.①②B.①③C.②④D.②③14.某一动物死后,它所有的生理机能都停止了活动,当把它焚烧后,这一动物就不存在了。这说明A.物质的运动停止了B.物质的运动形式没有改变C.物质有生有灭D.被改变的只是物质的具体形态15.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的学生克拉底鲁则认为“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针对这两种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两者都正确反映了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B.两者都错误地夸大了物质的运动C.前者承认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D.后者夸大了事物的相对静止,否认了运动的绝对性16.赫拉克利特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它包含的哲学道理有①世界是物质的②物质是运动的③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④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17.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这说明A.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C.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D.我们要按客观规律办事18.下列说法中,哪些属于规律①日夜更替,四季变化②种瓜得瓜,种豆得豆③物竞天择,适者生存④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⑤商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⑥万有引力A.①④⑤⑥B.③⑤⑥c.②③⑤D.①③④⑥《人民日报》曾发表评论员文章指出,客观地说,有的领导干部也确实把问题的症结认清了,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了,在认识的层面展现了应有的领导水平。但要求了不等于落实了,规划了不等于实施了,指出了不等于解决了。据此材料回答19—20题。19.求真了还要务实。从唯物论的角度看,材料中的“求真”是指A.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B.看到事物的运动和变化C.找出物质和意识的区别D.探究生命的起源20.求真务实不能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彼时的“真”不能代替此时的“真”,彼事的“实”不能代替此事的“实”。其中的哲理是A.事物的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B.事物运动的方式是永恒不变的c.真与假或虚与实是交织在一起的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不可捉摸的21.恩格斯说:“一切观点都来自经验,都是现实的反映——正确的或歪曲的反映。”这句话主要告诉人们A.不论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要经过客观世界的检验B.正确的思想意识、错误的思想意识都是客观存在人脑中的反映C.有了人脑再加上现实就等于意识D.观念等于经验,经验等于意识,所以意识来源于人脑的观念22.鲁迅说过:“描神画鬼,毫无对证,本可以专靠了神思,所谓天马行空似的挥写,然而他们写出的,也不过是三只眼,长颈子,就是在常见的人体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长了颈子二三尺而已。”这段话说明,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①人脑对客观世界的歪曲反映②人脑对鬼神的虚幻的反映③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塑造出来的④可以在人间找到它的原型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③23.世界上最大的斜拉索桥——上海杨浦大桥、北京2008年奥运会比赛场馆——“鸟巢”,都是先由工程师设计,后由建筑工人按图纸施工来完成的。这说明A.人们能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B.有客观存在就能形成人的意识c.在一定条件下,意识可以先于物质产生D.意识决定物质,是本原24.甲、乙两位同学就物质概念进行了辩论。甲说:“物质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乙说:“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甲、乙的观点A.前者正确,后者错误B.前者错误,后者正确C.两者各自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D.都正确,前者是就物质总体而言,后者是就具体事物而言25.被誉为“爱因斯坦以后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的英国科学家斯蒂芬·霍金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最终电脑将像人的大脑一样发达,甚至能够自行设计出新的智能电脑。”上述材料表明A.电脑最终也会具有意识B.电脑能够模拟人脑,是人脑的延伸C.电脑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D.电脑与人脑的功能趋于一致26.对意识的认识是多角度的,下列属于从意识的本质角度看的是A.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B.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c.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27.比利时画家马格利特的作品。画面上明明画了一只逼真的烟斗,而画上的法文写的却是“这不是一只烟斗”。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①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④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8.“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从哲学上看,是因为A.舆论导向对事物发展有决定作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D.意识对事物发展具有促进作用29.天气预报之所以要更加准确,除了2008年奥运会每个场馆需要具体气象信息外,其他一些重大活动也在要求气象预报越来越精细。这表明A.只要人类需要就一定能够达到目的B.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的深化发展D.意识对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30.过去,由于片面追求GDP,导致了某河的严重污染;近年来,A市政府转变观念,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下大力气治理河水污染,消失多年的鱼儿又回来了。从哲学的角度看,这种发展观的转变告诉我们A.不同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不同的作用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C.科学发展观是处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指导思想D.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31.维生素是维持人体正常功能的基本要素。以往人们通过食物获取这些微量物质,科学的发展使人们能够通过服用某种或某几种维生素来弥补食物摄取方式的不足。一些科学家认为,大量服用某些维生素有益于身体健康,但另一些科学家警告说,服用过量的维生素可能对健康造成损害。关于维生素的问题的争论表明①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总是有条件和不完善的②人们获得正确认识仅在一定时期内是真理。③人们获得的正确认识不具有终极真理的性质④人们的认识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3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其哲学寓意是A.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B.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C.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3.“由于战争的需要,古代人设烽火台,用烽火和狼烟为信号传递军情。同样的原因,促使现代人创造了无线电波发报、雷达等科学技术去探测和传递军情。”这说明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人类的认识总是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发展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不断给人们的认识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手段34.思维着的精神之所以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是因为它①如实地反映了客观存在②直接反映了客观存在③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④具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35.实践活动多种多样,下列选项中属于实践的是A.蜘蛛结网B.“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C.医生治病D.人们认识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二、简答题本大题10分36.具体科学是哲学的__________________,哲学是具体科学的___________________,对具体科学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在空格里作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观点属于哪种哲学派别例:水是世界的本质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无物世界是绝对精神的产物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38.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______________的必然的___________的联系。39.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至矣,行之,明也。”这一名言体现的认识论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0.机械设计中,“等强原则”是指设计一个零件要使每个部分的强度相等,这样才能保证机器整体使用寿命相等,不会因部分零件报废造成浪费。“等强原则”符合_____________的方法论要求。三、问答题本大题共20分41.屠呦呦于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1969年2月,屠呦呦接受了中草药抗疟研究的艰巨任务。她首先从收集整理历代医藉、本草、地方药志的单、验方入手,还走访当时中医研究院内老中医专家,整理了一个从2000余方药中选编的以640种药物为主的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