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南省名校联盟高三(上)开学摸底历史
试卷
I.如表所示为关于商代的资料,据此可以得出商代()
内容资料来源
许多殷人的墓地按族分区,展现了死者生前聚族而居的情景殷墟考古
青铜器上常有象形性很强的铭文符号或图画,它们被称为“族徽”青铜铭文
卜辞中常见“族”、“王族”、“子族”“多子族”、“某族”(族前
为人名、官名或地名)、殷墟卜辞
“三族”、“五族”等
A.具有明显的宗族社会特征B.政治分裂异常严重
C.开始重视血缘亲情的作用D.缺乏思想文化统一
2.战国时期,铁制兵器较为罕见,大多数只限于楚地。到西汉时期,铁制的长剑、长
矛、环首大刀不仅能够被生产出来,而且如灯、釜、炉、剪等铁制生活器皿和杂用
工具,都已被广泛使用。这一变化反映出西汉时期()
A.铁器生产趋向生活化B.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
C.政府重视铁器的普及D.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
3.如图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连珠纹边饰。关友惠先生在《敦
煌隋代图案初探》中指出:“它(环形连珠纹)原是流行
于波斯的一种纹样。……外来输入的工艺品与纺织品中的
纹样也被我们所吸收。”这一纹饰在中国的流行说明()
A.中国的本土文化深受外来宗教的影响B.波斯纺织技术高于中国
C.丝绸之路开启东西方技术交流之先河D.隋朝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4.在中国古代,科技处于发展的初期,它形成、发展于文化之中,并且与文化尤其是
与儒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历代儒家不断地把科技纳入儒学的体系之中,在重视科技
的同时,特别强调儒学对于科技的统摄作用。这实质上说明()
A.儒学对科技的依附性增强B.古代科技独立性的缺失
C.儒学重视科技发展的作用D.科技对儒学发展影响大
5.如表中的文学艺术形象可以用来说明明清时期()
明清小说中的“离经叛道”者
人物形象出处
孙悟空不服天庭的统治,无视神佛尊严,大闹天宫《西游记》
哪吒不听父命,闹海斗父《封神演义》
花妖、狐魅等抛开一切清规戒律,大胆追求理想的爱情《聊斋志异》
杜少卿反对八股科举,拒绝入仕《儒林外史》
贾宝玉和林黛玉反对封建礼教,追求真挚的爱情《红楼梦》
A.文学创作脱离现实B.文学作品开始世俗化
C.封建社会暗含危机D.文化政策趋于自由化
6.鸦片战争期间,英军攻陷厦门,当地民众袭击英军,迫使英军退守鼓浪屿;入侵浙
江后,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狠狠地打击了英军;英军进犯长江后,沿江人民
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说明当时民众()
A.对政府妥协表示不满B.出现与政府结盟倾向
C.成为反侵略的主力军D.有自发的反侵略意识
7.19世纪60年代之前,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方式以鸦片走私和“苦力”掠夺为主;
19世纪60年代之后,方式则由非法掠夺逐渐转移为商品的不等价交换。这种变化
意味着()
A.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走向瓦解B.自然经济对外国商品的抵制力减弱
C.晚清政府的外交努力初显成效D.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8.1894年9月,清政府电告台湾巡抚:“遇有他国商船装运米粮接济倭人,经过台湾
洋面,即行截留,勿任偷渡。”由此可知,当时()
A.清政府拥有强大的制海权B.对外政策服从于战争需要
C.清政府急于扭转战争局面D.列强支持日本对中国作战
9.陈旭麓认为,虽然辛亥革命促成了旧体制的瓦解和新体制的建立,但这种几千年岁
月积淀而成的沉重惯性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
会的深处。制度的鼎新并没有终结新与旧的冲突。这种状况()
A.表明君主专制统治尚未终结B.说明封建社会的基础已瓦解
C.促使国人寻求新的救国之路D.不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0.1919年12月出版的《新青年》第7卷第1号,发表了胡适的《新思潮的意义》一
文,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十六字”方针,即“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故国,
再造文明”。据此,胡适强调()
A.创造民族新文化的重要性B.新思想宣传方式需大众化
C.新文化运动遵从务实原则D.对待外来文化应兼收并蓄
11.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国民党之政纲”,其中对内政策第
11条即明确说明:“制定劳工法,改良劳动者之生活状况,保障劳工团体,并扶
助其发展。"国民党制定新劳工政策说明()
第2页,共18页
A.国民党关注农民群体利益B.中共政治纲领获得国民党认同
C.国民革命需要新生的力量D.国民党以服务劳工群体为宗旨
12.如表为中国工业合作运动(简称工合,以发展合作社性质的小工业、手工业为主要
任务)发展表。据此可推知,工业合作运动()
时间合作社数量(个)社员(个)备注
1938年12月651090
1939年8月139816789
1941年6月185829326
1943年11月781(1/3半开工)12395雇工1823人,学徒1775人
1944年初1500(500余家开工)20000多1/3停工,1/3开工
1945年初336(开工或局部开工)股金7557万元月产值为46673万元
A.深受抗战形势与国民政府政策影响B.得到官僚资本主义企业的支持
C.促使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动D.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13.中央文化部于1950年11月召开了全国戏曲工作会议,确定了审定戏曲剧目的标准。
1951年5月,政务院发布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了“推陈出新,百
花齐放”的方针。这些举措反映了新中国()
A.戏曲成为主要的文化形式B.力推新民主主义文化发展
C.戏曲艺术抛弃了传统元素D.高度集中的文化体制确立
14.如图是1979年3月《文汇报》刊登的瑞士雷达表广告,这是上海广告公司承揽的
首个外商广告。据此可知,当时()
A.我国迫切需要引进外资B.民众消费水平大为提高
C.改革开放政策得到贯彻D.计划经济体制完全瓦解
15.梭伦改革之前的雅典城邦“陷于绝境之地”,对立阶层之间的内战迫在眉睫,而改
革后的混乱状态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武力冲突的苗头,他们皆以法律为基础,在合法
的范围内,采用和平手段进行激烈的斗争。这表明梭伦改革()
A.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B.有助于城邦的稳定发展
C.有利于扩大民主范围D.消除了阶级之间的矛盾
16.从罗马帝国元首屋大维和优士丁尼帝实行嫁资制改革起,罗马法开始明确以下事实:
女方嫁奁成为夫妻财产中的独立部分被予以登记和保障,丈夫仅是其临时保管人。
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保护私有财产B.蔑视成年男性公民
C.提倡男女地位平等D.有效避免债务纠纷
17.苏格拉底总是从人们面临的具体问题开始,''引导他们离开这种特殊事例去思索普
遍的原则,引导他们思索、确信并认识什么是确定的正当的东西,什么是普遍的原
则,什么是自在自为的真和美”。这说明苏格拉底()
A.遵循客观规律B.追求社会和谐C.强调人的权利D.提倡理性教化
18.近代欧洲天主教教徒信奉完全的出世,他们必须禁欲苦行,表现出对现世利益的无
动于衷,坚信物质欲望:是不可取的,以换来临终时得以上天堂。而新教教徒身上
有一种积极入世的精神,追求财富和努力工作,反对挥霍浪费,理性做事,从而成
为社会认可的成功者和上帝的“选民”。这主要说明()
A.宗教改革的本质所在B.宗教改革推动了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
C.天主教权威遭到挑战D.新教伦理为欧洲进步提供了精神动力
19.如图是英国不同时间段的对外贸易增长率示意图。导致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工业化提升了产品竞争力B.自由贸易政策的积极推行
C.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D.殖民扩张的持续进行
20.1819年位于路易斯安那的密苏里向国会申请辟为新州时,出现了蓄奴州与自由州
的争议.1820年国会通过议案,规定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同时从马萨
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国。该议案的通过体现了美国旨在
()
A.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缓和南北之间的矛盾
C.避免大小州之间的纷争D.落实三权分立的原则
21.量子力学的假说系统不仅解释了微观世界里的许多现象、经验事实,而且开拓了一
系列的新的技术领域。可以说,没有量子力学中的假说,就没有以电脑控制占主导
地位的现代化工业。这表明量子假说()
A.成就了信息时代B.改变了人类认知C.否定了经典力学D.违背了日常经验
22.列宁在1917年5月发表的《战争与革命》中说道:“这场战争正是兼并政治的继
续,就是说,是进行战争的两个集团的资本主义掠夺和抢劫的继续。因此很清楚,
这两个强盗中究竟是哪一个先下手的问题,对我们来说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据此
可知()
A.苏俄社会主义革命条件已成熟B.列宁清醒认识到和平愿望的无法实现
C.两大军事集团重新划分了世界D.这一战争破坏了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第4页,共18页
23.1947年,马歇尔计划强调其目标是“战胜饥饿、贫苦和混乱”,但在具体执行过
程中却不去援助投票赞成共产党的国家。这反映出,该援助计划()
A.只是无条件地援助西欧国家B.企图遏制东欧国家经济复兴
C.具有遏制共产主义的隐蔽性D.加剧了美苏间的军事对抗性
24.世贸组织解决贸易争端的方式有协商、斡旋、调解和调停、执行程序和仲裁程序等,
具有争端解决机构权威性及“全体一致否认”通过决议方式等特点。这些方式有利
于()
A.经济全球化创新发展B.世界经济的良性运行
C.发展中国家整体进步D.发达国家实力的增强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前半期,英国一些教区采用承包贫民的方法向贫民提供劳动救济,
济贫监督官一般与雇主签订协议,雇主为贫民提供工作,贫民的生活费用由雇主负
责,产品归雇主所有;有的地方的济贫法管理当局直接将贫民承包出去,教区按人
头给一定的补助金,这种办法所需劳动场所一般为济贫法管理当局所管理的贫民习
艺所或者感化院;有的教区每年以固定数量的钱将贫民承包出去,承包人负责教区
所有贫民的生活并有权获得他们的劳动成果,这种方法下所需的劳动场所由承包人
提供,或者是贫民居家劳动。
一摘编自丁建定《论17世纪英国的济贫法制度》材料二:明清时期徽州救济事
例表
年
族名救济活动开展状况资料来源
代
休宁
明盐商黄侃,”居家收族,独建大宗祠,置义社、义冢、义(万历)《休
居安
代田宅”宁县志》
黄氏
祁门商人胡天禄,“输田三百亩为义田,请缙绅先生序之,订
明(康熙)《祁
胡村为条例。烝尝无缺,塾教有赖,学成有资。族之婚者、嫁
代门县志》
胡氏者、丧者、葬者、娶妇无依者、穷民无告者,一赈给”
婺源
清王良货,“尝慕范希文遗事,置义田二十余亩以赡族人,(康熙)《婺
云川
代急者蜩之,灾者恤之;其尤贫不能具棺,则倍给不少靳”源县志》
王氏
官僚许登瀛,“置义田,设义学,乍兴一族,泽被三党。
歙县(乾隆)《重
清族中节妇孤儿与出嫁守志,以及贫乏无依者,生有月粮,
东门修古歙东门许
代寒有冬衣,死有棺衾,葬有义冢,嫁有赠,娶有助,莫不
许氏氏宗谱》
一均沾其惠”
——摘编自陈瑞《明清时期徽州宗族的内部救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7世纪前半期英国济贫法制度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徽州与17世纪前半期英国济贫
制度的差异,并说明造成其差异的原因。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与西方相比,中国启蒙不仅匮缺市民社会的根基和动力,而且没有西方式的孕
育了现代性的传统资源可资利用。这样,当启蒙运动移植西方现代性价值并以其批
判本土传统时,传统的抗拒和文明的冲突,都是西方内源性启蒙所未曾遭遇过的。
五四时代中国思想文化的转型,是一个中西文化冲突和融合的过程。从文字阐述到
政治实践的西方思想启蒙一直把人的价值(文艺复兴)、人的自由权力(启蒙运动)
作为基本起始点,而且人的价值、人的自由权力也是西方思想启蒙的一般归宿。而
中国的思想启蒙长期以来偏离了这个方向,人的价值、人的权力始终没有成为思想
启蒙的起点和归途。
一摘编自高力克《五四:未完成的启蒙》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
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南宋王朝自建立以来,一直在金国的威胁之下,此时的南宋,内部问题多多,
土风日下,吏治腐败。官俸和军费占了国家大量的财政收入。宋高宗时期政府加重
赋税,又使农民造反。宋孝宗即位后,颇欲有番作为,改革朝政,力图恢复。他首
先从整顿内政入手,安定民心,改变以往赈灾方式,设立社仓法。又改变盐钞,将
官府拖欠盐商的钱还给盐商,又放宽了盐的专卖。孝宗又取消了很多加耗。大力削
减冗官,又严格控制荫补任子,以前不加考核的官员儿子即可当官的情况没有了。
对官吏还经常考察实际才能,不合格的都予以革职。在军事上,整军兴武,改革军
事制度。文化上,倡导百家争鸣、共同发展。乾道年间,由于没有战事的干扰,宋
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一改高宗朝时贪污腐朽的局面。
由于宋孝宗治国有方,所以使南宋出现了“乾淳之治”。
一摘编自刘振鹏《中国皇帝全传》
(1)根据材料,概括宋孝宗改革的背景及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孝宗改革的影响。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战结束后,欧洲在国际上的地位一落千丈,经济恶化,严重依赖美国,政
治和安全上处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对抗的夹缝中。为了对抗苏联并防止德国军国主
义死灰复燃、东山再起,西欧一些国家,特别是英国和法国提出搞地区性的联合防
务。在英国的倡议和推动下,1947年3月4日,英法两国签署了有关加强防务合作
的《敦刻尔克条约》,条约规定“……缔约双方于任何一方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
管这威胁系来自德国采取的侵略政策或者来自旨在便利这种政策的德国行动,经彼
此协商后并在相应的场合与负有对德国采取行动责任的其他国家协商后,将采取一
致行动以制止这种威胁。倘缔约一方再度卷入对德冲突……缔约另一方将立即尽力
第6页,共18页
给予已被卷入冲突的缔约一方以一切所有的军事和其他支援力量。”
—摘编自马翠琴《论欧盟共同安全与防务政策历程、动因、现状、制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敦刻尔克条约》签署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敦刻尔克条约》的签署。
29.材料:谭鑫培(1847-1917),名金福,湖北省江夏县人。谭鑫培从小就跟他父亲
学艺。他练功勤奋刻苦,白天黑夜,从不间断,因此练就了一身好功夫。谭鑫培在
艺术上之所以有很高成就,是因为他能不拘一格,博采众长,融会创造。他不故步
自封,对京剧其他行当如青衣、老旦、花脸的唱腔,以至昆曲、梆子、大鼓、单弦
的某些特长,都加以吸收运用。他不仅继承了前辈老生演员的一些拿手好戏,还通
过自己的创造,丰富和发展了京剧老生的传统剧目。如《珠帘寨》中的李克用原是
花脸扮演,谭鑫培将其改为老生后,《珠帘寨》反倒成为老生的传统剧目。由于取
得了高度的艺术成就,谭鑫培驰名南北,获得了“伶界大王”的称号。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谭鑫培在京剧艺术上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谭鑫培在京剧艺术方面获得成功的原因。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材料“按族分区”“族徽”“王族”等词语芾有强烈的宗族社会的特征,因此
A正确;
材料无法看出政治分裂,排除B;
“开始”一词说法错误,排除C;
D与材料主旨不相符,排除。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考生可根据材料表格内容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宗法制,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2.【答案】B
【解析】材料信息显示,西汉时期铁器不仅在军事上而且在生活上也被使用,这说明西
汉时期冶铁技术水平的进步和提高,B项正确;
铁器工具被用于社会生活不意味着其生产有生活化趋势,排除A项;
材料中没有显示政府对铁器普及重视的信息,排除C项;
材料中没有显示社会对铁器要求提高的信息,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的冶金技术,解答本题需要掌握西汉时期的冶金技术。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的冶金技术,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再认再
现能力。
3.【答案】D
【解析】材料信息指出图中纹饰由波斯传入,说明隋朝文化兼容并包,多元发展,D项
正确;
材料不涉及宗教文化的内容,排除A项;
中国吸收外来纹饰风格,是艺术风格的相互影响,不能说明纺织技术水平的高低,排除
B项;
东西方技术交流的开启不是在隋唐时期,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文化的特征,要求学生结合隋唐文化的特征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文化的特征,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
能力。
4.【答案】B
第8页,共18页
【解析】材料“历代儒家不断地把科技纳入儒学的体系之中,在重视科技的同时,特别
强调儒学对于科技的统摄作用”,这实质上说明古代儒学抹杀了科技的独立性,B项正
确;
材料体现的是儒学对科技的影响力增强,排除A项;
“儒学重视科技发展的作用”不能体现材料所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C项;
材料没有体现科技对儒学发展的影响,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技,解答本题需要掌握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科技,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
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C
【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明清时期的小说家,通过对“离经叛道”人物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对封建礼教的不满,这些“离经叛道”人物的塑造也从侧面反映出封建社会暗含
危机,C项正确;
小说作品植根于现实,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社会情况,排除A项;
宋词和元曲就已带有世俗化色彩,排除B项;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加强了文化专制统治,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考生需要结合明清时期的社会变化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明清小说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
和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6.【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鸦片战争期间,当地民众袭击英军;浙江人民组织‘黑水党',
狠狠地打击了英军;沿江人民以多种方式袭击英军阻止其舰队前进”,这反映了鸦片战
争期间,当时民众自发反抗英军侵略,故D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各地的民众自发抗击英军,不能体现出民众对政府妥协表示
不满,故A项错误;
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期间,各地的民众自发抗击英军,没有体现出民众与政府结盟倾
向,故B项错误;
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期间,民众自发反抗英军侵略,但不能说明民众是反侵略的主力军,
故C项错误。
故选:D。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中各地民众的行为,紧扣鸦片战争大背景从
反侵略角度分析。
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时期民众的抗英斗争,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的能力。
7.【答案】B
【解析】19世纪60年代之前,在正当的中外贸易中,由于中国自然经济具有完整性,
会自觉抵制外国商品,中国处于出超地位,故列强以鸦片走私和“苦力”掠夺等非法手
段来平衡贸易,19世纪60年代之后,随着自然经济的瓦解,对外国商品的抵制力减弱,
中国开始处于入超地位,故列强对华侵略的方式转移为商品的不等价交换,B项正确;
A项“开始走向瓦解”的说法错误,排除A项;
这种变化与晚清的外交努力无关,排除C项;
“转移为商品的不等价交换”意味着中国的贸易地位不高,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列强对华的侵略,要求学生结合列强对华侵略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列强对华的侵略,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
能力。
8.【答案】B
【解析】结合时代背景信息可知,材料中的“清政府电”一事发生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电报内容体现了中央政府的要求,这是对外政策服从于当时对日战争需要的结果,B项
正确;
A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
材料中清政府的“禁运米粮”举措不可能扭转战争局面,也不能说明清政府急于扭转战
争局面,排除C项;
材料中的“他国商船”并不能代表西方列强,故材料不能说明列强支持日本,排除D
项。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要求学生结合甲午战争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9.【答案】C
【解析】依据材料“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制度的鼎新并没
有终结新与旧的冲突”可知,反映了辛亥革命的局限性使国人意识到资产阶级革命不能
挽救中国的命运,促使国人寻求新的救国之路,故C项正确。
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故A项错误。
依据材料“如同一种板结的地块,使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的深处”可知,
说明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并未瓦解,故B项错误。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这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故D项错误。
故选:Co
第10页,共18页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新的体制难以把自己的根须扎进社会
的深处”、“制度的鼎新并没有终结新与旧的冲突”的主旨,结合辛亥革命的局限性的
影响分析。
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侧重考查学生解读分析材料、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10.【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胡适提出新文化运动的‘十六字'方针,即'研究问题,输入
学理,整理故国,再造文明'”,并结合所学可知,当时胡适主张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整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再造文明”,实现文化创新和民族复兴,故A项正确;
“新思想宣传方式需大众化”与题意不符,故B项错误;
材料无法体现“新文化运动遵从务实原则”,故C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是胡适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未涉及外来文化,故D项错误。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要求学生结合新文化运动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解答本题要搞清楚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影响,学生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功底。
11.【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24年,国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可知处于国民革命初期,此时
国民党急需新生的力量支持国民革命,而此时日益兴起的工人运动让国民党认识到国民
革命急需新兴力量参与的重要性,故C项正确;
A、B、D三项说法都不是国民党制定新劳工政策的意图。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特征和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第一次国共合作,侧重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
能力。
12.【答案】A
【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工业合作运动在全面抗战的初期发展较快,这是受民族统一
战线的感召得以发展,1941〜1945年迅速衰落,这与抗战形势的发展以及国民党经济
政策密切相关,A项正确;
表格内容无法体现官僚资本对“工合”的支持,排除B项;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变动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C项;
表格也无法体现工合与民族工业之间的关系,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要求学生结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征及影响来分
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
旨的能力。
13.【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6年的中国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年,新中
国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制度,在此基础上对戏曲进行了“审定”和“改革”,并明
确了新方针,这些举措均有利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发展,故B项正确;
A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
“推陈出新”说明新中国并未完全否定“传统元素”,排除C项;
1953年后,高度集中的社会体制才得以建立,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1950年……1951年”。
本题主要通过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来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调动与运用知识的
能力。
14.【答案】C
【解析】《文汇报》刊登瑞士雷达表广告的现象说明中国市场已向外国公司开放,这表
明我国改革开放政策在实践中得到贯彻,C项正确;
刊登外商广告,体现了我国对外国商品的引进,而不是对外资的引进,排除A项;
广告不等于购买力,材料不能说明民众消费水平提高,排除B项;
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要求学生结合改革开放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改革开放,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5.【答案】B
【解析[根据“改革后的混乱状态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武力冲突的苗头,他们皆以法律为
基础,在合法的范围内,采用和平手段进行激烈的斗争”可见梭伦改革有助于城邦的稳
定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反映了梭伦改革后民众皆以法律为基础,在合法的范围内,采用和平手段进行激烈
的斗争“,稳定了雅典社会秩序,并不能反映着梭伦改革确立了依法治国理念,排除A;
材料没有体现民主范围的扩大,排除C项;
“消除了“绝对化,夸大了,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他们皆以法律为基础,在合法的范围内,采
用和平手段进行激烈的斗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分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影响,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所
第12页,共18页
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16.【答案】A
【解析】A、罗马法关于婚前婚后嫁奁的规定,体现了其对妇女财产权的维护和保障,
可见罗马法注重保护私有财产,故A项正确;
B、材料中的规定重在维护妇女的权益。但未蔑视成年男性公民,排除B项;
C、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D、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罗马法。材料反映了罗马法关于婚前婚后嫁奁的规定,可见罗马法注
重保护私有财产。
罗马法,一般泛指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的总称,存在于罗马奴隶制国家的整个历史时期。
它既包括自罗马国家产生至西罗马帝国灭亡时期的法律,以及皇帝的命令,元老院的告
示,成文法和一些习惯法在内。也包括公元6世纪中叶以前东罗马帝国的法律。
17.【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引导”“思索”“正当”“真和美”可知,苏格拉底从问题开始,
深入引导人们去反思自己的智慧与无知之处,去思索生活中的责任和应该具有的德性品
质,即提倡人运用理性达到道德教化的目的,故D项正确。
ABC三项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
故选:D。
本题考查苏格拉底的思想。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引导”“思索”“正当”“真
和美”,结合苏格拉底思想主张分析。
本题考查对苏格拉底思想特点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
解的能力。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认识你自己,使得哲学成为研究人的学问。
18.【答案】D
【解析】根据题干中“新教信仰促成了一种新的社会伦理一一现世苦行主义的形成,提
倡勤奋、节俭、劳作、克制享乐,这种新的伦理改变了人们获得财富与支配财富的态度
和动机,造就了'资本主义的精神'”,可知新教伦理有利于促进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D项正确;
欧洲宗教改革的本质是宗教领域的反封建斗争,排除A项;
题干内容没有提及欧洲近代民族国家的产生问题,排除B项;
C项非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要求学生结合宗教改革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宗教改革,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的能力。
19.【答案】A
【解析】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当时最先进的工业国家,其对外竞
争力的提高,推动了对外贸易的发展和扩大,从而使对外贸易增长率大幅提高,A项正
确;
自由贸易政策推行的原因是工业化提高竞争力的结果,排除B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主要源自工匠的实践经验,排除C项;
尽管对外殖民扩张也促进了贸易发展,但该时期对外贸易增长率大幅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工业化的进行,排除D项。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学生结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及影响来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
20.【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自由州和蓄奴州的划分关系到议员在议会的席位分配
问题,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对南北之间矛盾的缓和,B项正确;
美国通过联邦制调整了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排除A项;
美国通过参众两院席位的划分协调了大小州之间的矛盾,排除C项;
材料与三权分立体制无关,排除D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819年位于路易斯安那的密苏里
向国会申请辟为新州时,出现了蓄奴州与自由州的争议。1820年国会通过议案,规定
密苏里作为蓄奴州加入合众国,同时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一个缅因州作为自由州加入合众
国”。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
决问题的能力。
21.【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的“没有量子力学中的假说,就没有以电脑控制占主导地位的现代化
工业”可以得出,量子假说推动了电脑技术的发展,成就了信息时代,故A正确;
BD两项说法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BD;
经典力学解决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量子论解决微观世界的运动,二者侧重的领域不同,
量子假说没有完全否定经典力学,故排除C。
故选:Ao
本题考查近现代物理学的重大进展,考生需要结合经典力学、相对论和量子论的主要内
第14页,共18页
容来回答。
本题主要通过量子论来考查考生阅读史料、获取与解读信息、调动与运用知识等能力和
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等素养。
22.【答案】B
【解析】由材料知''进行战争的两个集团的资本主义掠夺和抢劫的继续”可知是对一战
中的两个集团的本质认识,不可能带来真的和平,故B正确;
1917年的俄国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现象,不能说明社会主义
革命条件已成熟,排除A;
两大军事集团并没有实现重新划分世界,排除C;
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
故选:B„
本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进行战争的两个集团的资本主义掠夺和抢
劫的继续”。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俄国十月革命,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
能力。
23.【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马歇尔计划表面上强调“战胜饥饿、贫苦和混乱”,执行中却不援
助社会主义国家,这实质上说明了它是美国冷战的重要措施的属性,具有遏制共产主义
的隐蔽性,故C正确;
马歇尔计划并不是无条件援助,故A说法错误;
马歇尔计划主要是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进而控制欧洲,同时遏制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势
力发展,并不是遏制东欧国家经济复兴,故排除B;
马歇尔计划是经济计划,并未加剧美苏军事对抗性,故排除D。
故选:C。
本题考查马歇尔计划,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却不去援助投票赞成共产
党的国家”。
本题为中档题,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4.【答案】B
【解析】材料体现了世界贸易组织解决贸易纠纷的方式,这有助于国际经济秩序的良性
发展,故B项正确。
材料体现的是对世界贸易的“调解和调停”,而不是“创新发展”,排除A项。
“整体进步”和“实力的增强”说法错误,排除CD两项。
故选:B。
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演变的相关知识。依据材料“解决贸易争端的方式有协商、斡旋、
调解和调停、执行程序和仲裁程序等,具有争端解决机构权威性”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
进行归纳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
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25.【答案】【小题1】影响:有利于保障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了劳动力;缓解了社会矛盾(或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使贫困群体遭受严格的控制,
并受到了严重的盘剥。(“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均需答出)
【小题2】差异:英国以教区为单位,明清以宗族为单位;英国采取劳动救济方式,明
清采取义田、义学等多种方式;英国突出政府组织,明清凸显个人作用。原因:英国社
会宗教影响较大,明清社会宗法观念浓厚;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明清经济以小
农经济为主。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东西方政治制度,第一问要求学生结合17世纪前半期英国济
贫法制度的影响来分析;第二问结合明清时期徽州与17世纪前半期英国济贫制度的差
异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东西方政治制度,侧重考查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把握材料主旨
的能力。
26.【答案】据题目要求,首先需要提取观点,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北京住宅房产买卖协议范本
- 2024年水泥砖批发买卖协议
- 2024年示范三方借款协议文件
- 2024专业委托支付服务协议典范
- 2024年公司车辆租赁协议范本
- 2024年模板式出样协作协议
- 2024年化幼儿园服务协议模板
- 企业介绍课件教学课件
- 劳动技术课教案
- 2024广东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政府雇员8人管理单位遴选500模拟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市大学生安全教育(2022级)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苏轼生平及创作整理
- 柴油发电机组应急预案
- 语文《猜猜他是谁》教案
- 绘本:让谁先吃好呢
- 宽容待人正确交往中小学生教育主题班会
- 移动通信网络运行维护管理规程
- 龙头股战法优质获奖课件
- 小班幼儿语言活动教案100篇
- 中国青瓷艺术鉴赏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丽水学院
- 中广国际总公司-CR2010卫星接收解码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