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_第1页
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_第2页
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_第3页
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_第4页
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者按一编者按为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的重要指示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充分发挥中小学课程教材在革命传统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教育部制定了《革命传统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文件指出,将革命传统全面融入课程教材,对中小学革命传统教育目标、内容、方式等进行顶层设计,是充分发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魂育人功能,实现革命传统教育整体化、系列化、长效化的重要举措。本期,嘉兴教育学院刘晶对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特点进行了解读,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向阳小学姜凌佳从问题驱动的角度对革命传统类课文的教学进行探究。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平湖经开实验小学蒋清锋以资料助学为切入点,探索了革命传统类课文中资料的内涵与价值,提出了资料运用的原则与建议。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教师发展中心陈建先以《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例,探讨了革命传统课文“人物形象”教学的三个视角。希望这些文章能对一线教师进行革命传统类课文教学有所启发。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特点与教学建议【摘要】统编教材整体设置了革命传统类课文,编排推进有序,形式丰富多样。本文认为,教师在教学时要融合双线定准教学目标,整合资料明确教学路径,借助教材资源把握价值取向,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关键词】革命传统,编排特点,教学建议缩编教材重视在教学中落实革命传统统教育,引导学生从革命精神中树立责任意识,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统编教材共编排了34篇革命传统类课文,这些内容占整套教材选文篇目的10.67%。如何发挥这些内容的价值?教师须明晰教材的编排特点,进而实施有效的教学策略。―、明晰教材编排特点穿插与集中依循学段特征和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统编教材在编排革命传统类课文时进行了整体规划,有序推进。穿插编排。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一到四年级课文的编排中,即根据语文要素选编适切的课文,并将选文分散到不同的单元。其中,一至三年级主要是将单篇课文编排在不同单元,四年级后同一单元内选编的此类课文数量逐步增加(见表1),旨在引导学生初步感受伟大革命人物的美好品质。集中呈现。到了五、六年级,教材编排了以革命文化为主题的单元,提高了学习的频率(见表2)。这样集中编排,为学生大体勾勒出国家,,屈辱一斗争—建设,,的发展历程,建构起浸润式的理解和传承革命文化的学习场景,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表表1统编教材一至四年级革命传统类课文册次单元课文册次单元课文一下一《吃水不忘挖井人》三下六《我不能失信》二上六《朱德的扁担》《难忘的泼水节》四上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二下一《邓小平爷爷植树》二《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四下六《小英雄雨来(节选)》三上一《不懂就要问》七《黄继光》八《灰雀》《手术台就是阵地》表2统编教材五、六年级革命传统类课文册次单元人文主题课文五上四爱国情怀《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小岛》五下四责任与担当《古诗三首》《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六上二重温革命岁月《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六下四理想和信念《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在不同学段编排不同的文体,这一特点,在革命传统类文本的编排上特别突出,呈现出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设计层次,有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低年级以故事和简短的诗歌为主,篇幅短小精悍,内容浅显易懂,语言生动形象。如《朱德的扁担》一课,语言简洁平实,初步渗透了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雷锋叔叔,你在哪里》,这首诗每一节的结构相似,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学生学习体悟。到了高年级,教材则以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课文呈现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有以回忆录方式记录亲人眼中的李大钊同志的《十六年前的回忆》,有以演讲稿形式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为人民服务》,有以律诗的形式展示红军战士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七律•长征》。无论是描写的内容,还是表现方式,课文所涉及的范围有所扩大,难度有明显提升。多元与开放统编教材中革命传统类课文的编排形式是丰富多样的,力图帮助学生了解革命文化,走近革命伟人,感受人物形象与人格魅力,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助学系统紧密跟进。统编教材为了更好地落实语文要素,在每个单元都编排了与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助学系统,隐含着立德树人的教学价值。这一编排特点,也体现在革命传统类课文及单元的安排上。如篇章页上的单元导语,精读课文中的“泡泡”提示和课后练习题,略读课文中的学习提示等,都编写了革命传统内容与学习任务;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板块安排了与此内容相关的诗词、成语、名言警句等;快乐读书吧向学生推荐了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此外,在相关选文的插图、注释上也都有所体现,还须注意的是阅读链接的有效补充。革命传统类课文中涉及的历史背景、领袖人物以及革命英雄等,大多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距较远。为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便于学生了解课文中的人物,加深对人物形象的认识,感受人物的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的感染和熏陶,进一步提升学习此类课文的效果,统编教材在大多数革命传统类课文后面以阅读链接的形式进行了有效补充,拓展了更为广阔的学习视野,为学生理解革命传统提供了学习支撑(见表3)。这样立体多维度的编排形式能够引导学生跟进学习,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受到革命文化的熏陶。实践活动开放延伸。统编教材编排的实践活动板块中渗透了革命传统类资源。比如,在中高年级,有意识地穿插编排了制作英雄名册,清明节到烈士陵园扫墓,到革命纪念馆参观访问,重温经典革命影片,采访革命英雄前辈等多种开放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革命传统,激发传承革命传统的热情。表表3统编教材革命传统类课文的阅读链接安排年级课文阅读链接四年级《梅兰芳蓄须》《难忘的一课》《黄继光》《祖国,我终于回来了》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七子之歌(节选)》《和平宣言(节选)》《军神》《丰碑》六年级《七律•长征》《菩萨蛮•大柏地》《灯光》《毛主席在花山》《狱中联欢(节选)》《伟大的友谊(节选)》《春天的故事(节选)》《十六年前的回忆》《囚歌》《为人民服务》《十里长街送总理》二、教学建议双线并轨,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统编教材中的革命传统类内容具有极强的人文性,它们也承担着落实语文要素的重任。在教学革命传统类内容时,要实现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统一:一是要将人文性自然地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润物于无声;二是语文课上的革命传统教育要突出语文学科的特质,将思想情感的熏陶与语言运用融合起来。统编教材中,革命传统类内容在一至二年级以单篇课文的形式出现,多是以“识字学词,读好课文,练讲故事”为主要学习任务的语文实践活动,语文要素隐性体现在课后练习中。教学时,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编写意图,将课后练习的铺陈作为教学重点来推进学生的学习,伺机渗入人文精神。同时,教师可不对课文内容和人物形象作过多生硬地讲解,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读懂课文,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初步渗透革命传统教育。从三年级开始,统编教材各单元篇章页上具体提出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须在每课的教学中具体分解落实,人文熏陶和语文能力训练目标的指向更清晰。教学时,教师要坚持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轨,准确定位单元目标和每一课的教学目标(见表4),将思想情感的传递与语文能力的提升落到实处。梳理并确定了准确的双线目标之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紧围绕目标贴合教材文本,在语用实践过程中落实语文要素,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从而促使学生获得革命精神的熏陶和革命思想的启迪,实现潜移默化的育人价值。借助资料,明确阅读教学路径革命传统类文章叙述的内容距离学生较为久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查找资料、运用资料,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统编教材以“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的落实来贯穿,教学时教师要依照循序渐进的梯度进行(见表5),引导学生在有层次地借助资料阅读、学习的过程中,了解故事背景,感知人物形象。如表5所示,四年级上册相关主题单元的学习,通过查找资料,为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作铺垫;五年级上册“爱国情怀”主题单元的学习,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六年级下册“理想与信念”主题单元的学习,综合运用前面习得的能力,自主、有目的地筛选资料,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查找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这一语文要素的训练呈现渐次递进的态势。教学中,教师要依据这样的目标梯度,明确从“查找资料,了解内容”到“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再到“综合运用,自主、有目的地筛选资料”这一教学路径,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借助查找、运用资料这一方法理解课文并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这样一步步的多维度整合的学习和运用中,学生习得了通过借助资料展开阅读、学习这一类课文的方法,不仅提升了学习能力,还进一步促使其获得革命精神的熏陶和革命思想的启迪。活用链接,助推文化价值认同统编教材中编排的革命传统类阅读链接与单元教材具有同质性,主要涉及人文主题、写作内容及表达策略等方面,其价值在于助力课文学习、加强单元整合和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引导学生深入表表4统编教材革命传统单元教学内容双线目标册次课文语文要素工具性目标指向人文性目标指向三上《不懂就要问》阅读时,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和句子能找出有新鲜感的词句并交流学习孙中山勤学好问的精神《灰雀》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能带着问题,边默读边揣摩人物的内心想法体会列宁对男孩的尊重与呵护《手术台就是阵地》带着问题默读课文,联系背景,理解“手术台就是阵地”感受白求恩大夫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三下《我不能失信》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综合运用多种已学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习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四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归纳课文讲述的三件事,并连起来说清楚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四下《小英雄雨来(节选)》学习把握长文章的主要内容能用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雨来机智、勇敢的小英雄形象《黄继光》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找出课文中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的语句,从中体会黄继光的英雄气概感受黄继光英勇顽强、视死如归的崇高精神五上《冀中的地道战》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带着问题读,综合运用所学方法,提高阅读速度感受中国人民的智慧和保家卫国的顽强斗志《少年中国说(节选)》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结合注释和相关资料,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作出卓越贡献人物的故事激励中国少年发愤图强,期盼祖国繁荣富强《圆明园的毁灭》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课文重点语句激发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小岛》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体会战士们艰苦守岛的精神和热爱祖国的情怀五下《青山处处埋忠骨》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体会毛主席不徇私情的伟人胸怀《军神》从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中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感受刘伯承意志如钢的英雄气概《清贫》从人物的自述和对话中,体会品质感受方志敏舍己为公的高尚品质六上《狼牙山五壮士》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体会课文既关注群体,又聚焦个体的写法感受五位壮士的英雄气概《开国大典》体会“阅兵”这个场面中点面结合的写法感受开国大典上热烈、庄重的气氛六下《十六年前的回忆》关注外貌、神态、语言、动作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借助言行体会人物品质;查找资料,了解革命先烈事迹感受李大钊同志大无畏的革命英雄气概《为人民服务》查阅资料,理解课文的关键语句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内涵《金色的鱼钩》从语言、动作描写中体会老班长的可贵品质感受老班长忠于革命、尽职尽责、舍己为人的品质理解革命传统的内涵之美,自觉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1)注重单元统整,深化文化价值认同统编教材以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编排各单元,又以语文要素为核心形成单元学习整体。因此,教学革命传统类课文、单元时要树立单元统整意识,在完成语文要素目标的同时,还要完成革命传统教育这一目标。以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圆明园的毁灭》课后安排了两个阅读链接,分别为《七子之歌(节选)》和《和平宣言(节选)》。学完课文后,首先,请学生读一读阅读链接的内容,结合找到的资料谈谈自己的理解,继续培养学生结合资料表5“查找、运用资料”目标训练梯度安排册次相关篇目目标任务目标训练梯度四上《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查阅资料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结合周恩来的诗,理解他立下志向的原因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历史背景和主人公当时所处的环境,为理解故事的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作铺垫《梅兰芳蓄须》查找资料,深入了解梅兰芳这位京剧大师《延安,我把你追寻》查找相关资料,理解不懂的内容,如“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五上《少年中国说(节选)》结合资料了解写作背景,理解课文的意思,通过查找资料,了解杰出人物的故事结合资料,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圆明园的毁灭》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圆明园的历史、文化价值,感受作者的痛惜之情《小岛》结合资料,了解我国守岛部队的生活,感受海防战士的爱国情怀六下《古诗三首》查阅三位诗人的生平经历,体会诗人的志向综合运用前面习得的能力,自主、有目的地筛选资料,随着阅读的进步,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类型的材料,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十六年前的回忆》查找资料,了解先烈的革命事迹《为人民服务》查阅资料,借助阅读链接,理解关键语句《金色的鱼钩》查阅长征相关资料,加深对课文主旨的理解理解文章、体会情感的能力。接着,把阅读链接的内容与课文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体会其相似处:既抒发了对祖国的赞美与渴望和平、统一的美好愿景,又表达了对侵略者的愤恨。然后,拓展阅读《七子之歌》的另外五首诗和《和平宣言》的其余内容,引导学生明白侵略者不仅抢掠、毁坏文物,甚至还掠夺土地,屠杀人民,加深学生对圆明园“毁灭”的理解。在此基础上,再读《少年中国说(节选)》,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情感激发水到渠成。(2)强化迁移运用,促进文化价值认同统编教材在相同范畴语文要素的编排时非常注重前后要素之间的关联,后一语文要素通常是前一语文要素的深化学习,教师须领会教材编排意图,教学时前后观照,在学生已有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与运用。在革命传统类课文与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在语文要素的落实过程中,帮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