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_第1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_第2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_第3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_第4页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诊疗指南【概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80%~90%的病原体为白色念珠菌,10%~20%为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等其他念珠菌。酸性环境适宜念珠菌的生长,有念珠菌感染的阴道pH值多在4.0~4.7,通常<4.5。白色念珠菌为条件致病菌,10%~20%的非孕妇女及30%的孕妇阴道中有此菌寄生,但并不引起症状。常见的发病诱因有妊娠、糖尿病、大量应用免疫抑制剂及广谱抗生素、胃肠道念珠菌、穿紧身化纤内裤及肥胖,部分患者无发病诱因。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主要为内源性感染,部分患者可通过性交直接传染或通过接触感染的衣物间接传染。【诊断要点】1.临床表现(1)外阴瘙痒,外阴、阴道灼痛,还可伴有尿频、尿痛及性交痛。(2)阴道分泌物增多,呈白色豆渣样或凝乳样。(3)妇科检查:外阴局部充血、肿胀,小阴唇内侧及阴道黏膜表面附有白色块状物或被凝乳状物覆盖,擦除后露出红肿的阴道黏膜面。2.辅助检查(1)涂片法:找芽胞和假菌丝。有假菌丝时才可报告为“阳性”。1)阴道分泌物用10%氢氧化钾或生理盐水悬滴法镜检,此方法有一定的假阴性。2)革兰染色检查。(2)若有症状而多次悬滴法检查为阴性,或为顽固病例,为确诊是否为非白色念珠菌感染,有条件的单位可采用培养法及药敏试验,以了解菌株类型,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药物。(3)对反复发作的顽固病例,可做血糖检测,除外糖尿病。【治疗方案及原则】治疗原则:消除诱因,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局部或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1.消除诱因若有糖尿病应给予积极治疗,及时停用广谱抗生素、雌激素及皮质类固醇激素。2.一般处理重者可用硼酸水溶液(3%)冲洗阴道1次,减少阴道分泌物或外阴瘙痒。也可选用硝酸咪康唑软膏、3%克霉唑软膏或复方康纳乐霜等涂抹外阴。3.抗真菌药物可酌情选用下列方案:(1)局部用药:可选用下列药物放于阴道内:1)咪康唑栓剂,每晚1粒(200mg),连用7日;或每晚1粒(400mg),连用3日。2)克霉唑栓剂,每晚1粒(100mg),塞入阴道深部,连用7日,或每日早、晚各1粒(100mg),连用3日;或1粒(500mg),单次用药。3)制霉菌素栓剂,每晚1粒(10万U),连用10~14日。(2)全身用药:可选用氟康唑150mg,顿服;伊曲康唑每次200mg,每日1次,连用3~5日;或用一日疗法,每日口服400mg,分2次服用。孕妇及哺乳期不宜应用口服药物。(3)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由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容易在月经前后复发,故治疗后应在月经前或后复查阴道分泌物。若患者经治疗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真菌学检查阴性后又出现真菌学证实的症状称为复发,若一年内发作4次或以上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经治疗后5%~l0%复发,部分复发病例有诱发因素,但大部分患者的复发机制不明。对复发病例应检查原因,如是否有糖尿病、应用抗生素、应用雌激素或甾体激素、穿紧身化纤内裤、局部药物刺激等,消除诱因,并应检查是否合并其他感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等。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治疗尚无统一的规范,但主张近期强化治疗及6个月的巩固治疗。在预防用药前应做真菌培养确诊,治疗期间定期复查(第2周、4周、3个月及6个月),监测疗效及药物副作用,一旦发现副作用,立即停药。4.预防及随访(1)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可通过性交传染,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或采用阴茎套。对反复复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