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行知基地《中华文化体验课程》的资源开发现状及改进策略摘要:本文通过罗列行知基地及周边的资源,对《中华文化体验课程》中资源现状、资源开发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在本课程中的资源开发的方法改进策略,重新寻找、整合、开发和利用资源,从社会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关键词:中华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现状改进策略《中华文化体验课程》是行知基地的特色课程,因接待和服务的对象多为境外学生,就更显其“特色”。课程实施以来,为境外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也受到了广大境外师生的好评。位处六朝古都南京的行知基地,具有丰厚的有关中华文化的资源,一方面为课程的设计、实施带来便利;另一方面,在众多的资源面前,是否能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开发,也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一、现有资源范围1.社会资源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城市,历史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自然资源丰厚;同时基地周边5公里范围内的长江、老山等自然风光也为中华文化课程提供了载体;围绕南京周边的城市,如苏州、无锡、安徽和县等地也可作为中华文化体验课程的自然资源。基地与周边九华茶厂、赭洛山茶厂、西江村社区、艺莲苑、星甸青瓷文化体验基地等社区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社区内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茶、荷、陶等资源,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社区资源,另外南京还聚焦了中车集团、南京中医院等全国著名的企事业单位,为课程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社会资源。2.人力资源行知基地教师来自不同专业且多才多艺,基地根据教师特点和兴趣,对部分老师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考核。与行知基地共属行知教育集团的行知中小学、幼儿园师资雄厚,行知小学更是成立了国际交流部,配备精干的教师队伍,与基地共同合作完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基地还外聘中华文化传统工艺传承人、非遗传人、民间艺人等作为教师进行授课。3.基地资源行知基地校园内,行知幼儿园、小学、中学也为不同年龄段的国外学生提供了华文交流的资源;基地内部环境优美,6亩茶园、30亩果园以及陶艺、书法、篆刻等教室都为课程实施提供了课程保障。二、资源开发的问题分析1.资源罗列,联系性不足资源的丰厚给《中华文化体验课程》的开展带来的诸多方便。然而目前,此课程的开展,多是根据对方学校的选择,把资源进行整体罗列和随机抽取,进而将资源直接转化成课程。课程的安排或是根据资源点之间的距离,或时间等因素进行,这样的课程无法构成课程体系,让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始终处在零星的、表面的状态,学习的深度不够,体验不深。2.关注表面资源,对资源的内在价值挖掘不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需要关注资源的表面价值,更要深挖资源的深度价值。如地域性资源中有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物质环境等其外在及表层的部分,还有深一层如民风习俗、性情秉性、习惯礼仪、语言表达等,而处于核心的、深层次的则是地域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1。而现有的中华文化体验课程仍处在让学生游览,或学习传统技艺的阶段,对资源背后的文化价值、历史渊源等渗透较少,重外在的形式,却忽视了本身的内涵。3.教师开发资源的自觉性不够在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具体实践过程,教师实际上存在“三重境界”,即,自然境界、反省境界、觉醒境界1。而基地教师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识和水平仍处在萌芽阶段,甚至部分教师并未意识到资源的有效开发对课程建设的重要性,更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主动地根据课程特点和学生特点去开发和利用资源,大多是被动地按照原有的模式进行“套路式”的实施课程。三、资源开发方法的改进策略1.确立主体目标,依据目标寻资源《中华文化体验课程》的主要受众群体,包括来自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中华文化浸儒”学生、澳大利亚青年领袖营学生和世界各国的华裔青少年学生。各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教学模式都不相同,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则无法做到课程目标的一致性。这就要求教师提前对对方国家的文化背景、学习模式和学习目的进行了解,从而进行资源配备,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资源的课程效应。例如新加坡华文学校和澳洲青年领袖营的学习目的都包括提升中文水平,新加坡中文学校学生中文水平接受度更高,即可将学生送入行知小学的课堂,让学生在中文环境下,通过课堂学习、学生交流等方式学习中文;而澳洲学生中文水平较低,则可根据学生中文程度请进中文教师进行分班教学。另外,在中文系列课程也是有所区别,如新加坡学生地中文学习包括写字、成语故事、美文欣赏。而澳洲学生则主要以生活汉语为主,更加注重字词的掌握。同样的目的采用不同的资源配置,才能更好地提升课程效果。2.完成社会资源转化,形成主题化模块资源的转化是一个不断探索、研究和改革的过程。如何实现各种资源的转化,首先要弄明白,何为“课程资源”?2013年范蔚教授从“课程社会化”的角度进一步阐述了要“打破学校课程的封闭性,引入多种社会力量参与学校课程实践,促进学校课程向开放化的方向发展”,并认为“课程社会化的形式是课程资源生产和流通的社会化且有利于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能便捷地从社会中获取课程资源”2。由此可见,将社会资源转化成课程资源是有据可依的。行知基地在此课程中,进行资源转化的“三步走”:即社会资源教育化,教育资源主题化,主题资源课程化。以自然资源为例,南京自然资源丰富,但并非所有自然资源都适合开发成教育资源,必须是符合境外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因此,第一步:遴选出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资源,如具有历史文化的中山陵、中华门城堡等;具有饮食文化的夫子庙;具有传统技艺文化的甘熙故居等等。第二步:寻找各资源点的相关性,确立主题。如根据历史文化资源点的都有名人的相关性,设计“寻找名人足迹”主题,来通过人物了解相关历史。第三步:根据各资源点的主题,设计每个课程实施的方式。如在中山陵采取小组任务单的方式,而甘熙故居采取动手实践的方式,各不相同,各具特色。3.课程实施验证,提升教师主动性课程的设计犹如高屋建瓴,要想让课程取得成效,学生乐在其中,教师成就感高,还必须要“落在实地”。也就是说,课程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教师应在课程中再不断的进行资源的搜索和整合,“智慧”地将资源变成可以在自己的课程中拿来用的。另外,对不适合的资源也要果断的舍弃。例如在设计“农村农趣”主题时,以不老村作为新农村的代表,原意图让学生感受中国新农村的建设,但学生感触不深,反而对路边的花花草草提起了兴趣,笔者突发奇想,这些花草可以与中医药结合,便与中医院参观、和制作中药香囊联系,设计“国粹中医”主题,从认识中药,采集中药、参观中医院、中药应用方面形成系列课程。在课程资源不断转化和提升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意识不断地“内化”,才能让自己的课程不断发现、创造、升华。四、有效开发资源的实际效果1.重构课程体系,更加清晰明了《中华文化体验课程》在不断的设计、实施、反思的过程中,重新对现有课程进行重组,将此课程形成一个体系,五大模块、十二个主题、三十六门课程。清晰明了的课程体系让学生学习中华文化更加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深入性。让教师在安排计划、实施课程时也减少了用课程凑时间、课程碎片化的现象。(课程结构见附件1)2.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中华文化体验课程》自实施以来,一直作为基地的特色课程开展,但也曾因长期的课程重复性、缺乏探究性受到了一定的质疑。但通过不断的重组和改进,该课程又重新变得“鲜活”起来,得到了省侨办、区教育局的高度重视,更是得到了境内外师生的良好反馈,加深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反馈信息节选:新加坡学生:朱老师把采茶的方法将给我们听,我们采的茶叶是一芽一叶。在热烈的阳光下,我们一棵一棵的找茶叶,太辛苦了!过后去茶馆学茶艺,了解了茶的由来和怎么传出中国,我们一起合作,泡出了美味的茶。最后我们到教室学习了《茶经》,原来茶还有延年益寿的功效呢!今天算是真正地了解茶了!华裔“寻根之旅”学生:中国寻根之旅给了我许多新的想法。我在中国生活了七年,但是,我不知道原来中国还有这么多的东西我不知道。中华文化真的是博大精深啊!我从来都不知道茶艺有这么多的讲究,我真的还想还来一遍。《中华文化体验课程》在不断进行资源的开发的过程中,逐渐更具体系化,但此过程中仍然要继续培养教师的主动意识,将这一思想逐步内化,让教师以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基础,进而应用于课程的实施和反思,在教学中获得职业的成就感。参考文献1.彬彬.《教师开发和利用资源研究》,2015(6)2.范蔚,龙安邦.课程社会化:开放社会的学校课程实践方式[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67-73.附件一:《中华文化体验课程》课程体系模块主题课程研学旅行“寻找名人足迹”中山陵《民国领袖-孙中山》中华门城堡《开国皇帝-朱元璋》夫子庙《一代圣贤-孔子》陶行知纪念馆《教育大家-陶行知》“南京文化”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平之路》《探秘之旅--南京博物院》长江《石头上的长江》传统技艺“纸的前世今生”《造纸》《创意剪纸》“茶韵飘香”《我是小小采茶农》《茶艺》“非遗体验”《篆刻》《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智慧化建设合同(2篇)
- 《餐饮服务与管理》课件-教学课件:团队用餐服务
- 2025精简版房屋租赁合同范本下载
- 前交通动脉瘤的临床护理
- 新质生产力目标
- 新质生产力形成原因
- 人教版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
-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知识(暖通空调专业)综合练习试卷A卷附答案
- 2025年心理咨询师之心理咨询师三级技能考前冲刺模拟试卷A卷含答案
- 2025年统计师之初级统计工作实务能力测试试卷A卷附答案
- 下水疏通施工合同模板
- 酒店消防疏散应急预案
- 护理中医院感染问题课件
- 异地就医登记备案表
- 跨境电子商务建设项目管理组织架构
- 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4
- GB/T 44143-2024科技人才评价规范
- 羽毛球比赛对阵表模板
- 2024年上海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高中化学必修一《4.1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课件
- 钢筋矫直切断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